金刚煤矿矸石山煤矸石自燃机理分析.pdf
2 0 0 1 年 7月 第 2 4巷第 4 期 重庆 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J 0 L l r n a l o f c I 1 0 r 毗U n iv e i t y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2 4 N o . 4 J u 1 . 2 0 0 1 文章编号 1 0 0 0 5 8 2 x 2 0 0 1 0 4 0 0 6 7 0 4 金刚煤矿矸石山煤矸石 自燃机理分析‘ 黄 文 章 , 邱 贤 德 , 王 建 中 , 赵 朝 吉 1 重庆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重庆4 0 0 0 4 4 ; 2 选竹煤电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6 3 5 0 0 0 摘要 通过对金 刚煤矿矸石山各类堞矸石样的 H 2 氧化升温速率实验、 空气氧化升温速率实验 研究和对矸石 山各类煤矸石各种形态硫的定量分析, 以探索金剐煤矿矸石山煤矸石的 自 燃发 火机理 , 从 分析可见金刚煤矿矸石山煤矸石中硫铁矿含量很高, 而硫铁矿中F e 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并释放出大 量的热量, 热量不断积累、 蓄热, 当热量蓄累到一定温度时, 煤矸石中的挥发份析出井着欠燃烧, 从而导 致矸石 山煤矸石 的 自燃 。 关键词 煤矸石;氧化升温;定量分析 中图分类号 X4 3 ;X 7 0 5 文献标识码 A 煤矸石是煤炭开采与加工过程中排放的一种含碳 量低、 灰分高的固态废弃物, 约占煤炭产量的 1 0 %一 1 5 %, 并且全国每年的排放量高达 1 . 5l 0 8 t , 现 已形 成大小 1 7 0 0多座矸石 山, 累计堆存量达 4 . 01 0 9 t , 占 地 1 . 51 0 8 , 现全国大约 1 / 3的矸石山正在发生燃 烧, 从而成为环境污染源 J , 金刚煤矿矸石山自建矿 以来形成了一座 占地面积约 7 5l 的大型矸石 山, 现大约 2 . 0l m 2 的矸石正在发生 自燃 。为了揭 示其矸石山煤矸石 自 燃发火的机理, 首先通过现场多 方位取样, 然后通过对煤矸石进行氧化升温速率分析 和各种形态硫的定量分析, 由此得出金刚煤矿矸石山 自燃发火主要是由于 F 吸氧氧化造成。 1 实验原料 实验用煤矸石按国家取样标准 G B 4 7 5 9 6 规定 的方法采自达竹矿务局金刚煤矿 , 分别取新鲜矸石块 样, 正在燃烧矸石 表层样、 0 . 5 m层样、 1 . 5 m层样 , 已燃煤矸石样, 将煤矸石样缩分, 将样品磨细并过 1 2 0 目筛以备分析用。 2 煤矸石中各种形态硫的定量分析 2 . 1 硫酸盐硫的测定 用稀盐酸煮沸煤矸石样, 浸出煤矸石中所含的硫 酸盐, 使其成为硫酸钡沉淀, 根据硫酸钡的重量, 计算 出煤矸石 中硫酸盐中硫的含量。 2 . 1 . 1 仪 器和试 剂 分析天平准确到 0 . 0 0 0 2 g , 箱形电炉 , 带有热电偶 可升温到 9 O O 的可调电炉。 所用试剂除特别规定外均为分析纯, 所用的水均 为蒸馏水。 H C L 3 %, H C L5 N, N H ] 0 1 1 , c 1 0 %的水溶 液, 3 0 %的 0 2 , K S C N 2 %的水溶液, 1 %的水溶 液置于深色瓶中并加人数滴硝酸, 9 5 %c c H 2 O H , 甲 基橙 0 2 %的水溶液。 2 1 . 2 结 果 测定结果按下式计算 S G IG 2 0 . 1 3 7 41 0 0 t G 1 式中 s 一 分析煤矸石样中硫酸盐硫含量, %;G 一 测定煤矸石样的硫酸钡重量, g ; G 一空白测定的硫酸 钡重量, g ;G 一 煤矸石样重量, g 。 2 . 2 硫化铁硫的测定 用稀盐酸浸出煤矸石中非硫铁矿的铁, 提出后的 煤矸石样用稀硝酸溶解, 以重铬酸钾滴定法测定硝酸 浸出液中以硫化铁形式结合的铁含量, 再以铁的量计 算煤矸石中硫化铁的量。 2 . 2. 1 试 剂 HN 0 3 1 7, N . 0 1 1 , 3 0 % ,HC 1 5 N, 收稿日期 2 0 0 0 - 1 1 . 0 6 作者简介 黄文章 1 9 酷. , 男, 四川省西壳县人. 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 在职博士生。主要从事环境系统工程方面的 研究和教学工作。 重庆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0 0 1 年 H 2 S O 4 一 P O , , S n C I 2 1 0 %, H g C k 饱 和溶液 , C r O , 0 . 0 5 %, 二苯胺黄酸钠指示剂 0 . 2 %。 2 . 2 2 结 果 测定结果按下式计算 一 Ⅳ0 . 0 5 5 8 51 . 1 4 81 0 0 / G 2 式中 一 分 析煤 矸石 样 中硫 化 铁 中硫 含量 , % ; ~ 测定煤 矸石样时重 铬酸 钾标准 溶液用 量, m L ; ~ 测定空白时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用量, m L ; 一 重 铬酸钾标准溶液 的摩尔浓度 , m o l l l ;G 一 煤矸石样重 量 , g ; 0 . 5 5 8 5 一 铁的毫克当量 ;1 . 1 4 8 一 由铁换算成 硫的因数。 2 . 3 各类煤矸石样的全硫分析 采用重量法 艾 氏卡法 , 将 煤矸石样与艾氏剂混 台 , 在 8 5 0℃灼烧 , 生成硫酸盐 , 然后使硫酸根离子生 成硫酸钡沉淀 , 根据硫酸钡的重量 , 计算煤矸石样中全 硫含量的百分率。 2. 3 1 试 剂 a 艾 氏 剂以 2份 重 的 化 学 纯 轻 质 氧 化 镁 H G B 3 1 1 4 5 9 与 1 份重的化学 纯无水碳酸钠 G B 6 3 9 7 7 研细至小于 0 . 2 l l h “ lfl 并混合均匀 ; b 盐酸 化学纯 , 比重 1 1 9 , 配制成 1 1的水 溶 液 ; c 氯化钡 化学纯 , 1 0 %的水溶液; d 硝酸银 化学纯 , 1 %的水溶液, 贮于深色瓶中, 并加入几滴硝酸; e 甲基橙指示剂 0 . 2 %水溶液。 2. 3 . 2结 果 测定结果按下式公式计算 岛 G 】 一G 2 0 . 1 3 7 41 0 0 l G 3 式中 岛一分析煤样中的全硫含量, 话;G . 一硫酸钡 重量培;G 一 空 白试样的硫酸钡重量 , B ;G 一 煤矸石 样重量 , g 。 3 煤矸石的氧化升温速率实验 3 . 1 H 2 氧化实验 用一定浓度的 3 0 % 作氧化荆, 并使各试样 的粒度、 的浓度和用量都固定的情况下在绝热室 中进行, 以测定各被测物质的氧化升温速率, 升温速率 的快慢反映了还原性物质在被氧化过程中质和量的变 化 , 以及被氧化的难易程度 J 。 氧化升温速率 R z .衄 一 , £ ~ 4 式中 一 反应所到达的最高温度; 一 反应的初 始温度; f ~一 从反应开始到反应到达最高温度所需 的时间。 实验中被测物质分别取1 、 2 新鲜矸石块 样 、 3 正在燃烧矸石的表层样 、 4 正在燃烧矸石 的表 层下0 . 5 m处样、 5 正在燃烧矸石的表层下 1 . 5 m处 样 、 6 煤样 、 7 过火矸。 称取待测试样 5 . 0 g置于量热计中, 加入 5 . 0m L 去离子水混合均匀, 测定 0 。 ; 再加入 3 0 % O l 1 0 m L , 盖严量热计上盖, 均匀振荡, 每隔一定时间记录 日 一和 ⋯实验结果见 图 1 。 0 5 1 0 1 5 2 0 f , mi n 图 1 煤矸石氧化升温速率曲线图 一 实验温度; f 一实验时问 从图 1 可见 1 的升温速率最快, 3 正在燃 烧矸石的表层样次之 , 后依次是 2 、 4 、 6 。、 5 和 7 。 3 , 2 煤矸石的空气升温氧化实验 3 . 2 . 1 实验仪器 G C 一 9 A气相色谱仪柱箱程序升温装置 E l 本岛津 公司 K S P - 9 0 1 或 S P - 5 0 1 型气相色谱仪 3 . 2 . 2 实验 将煤矸石样制备成粒度4 0 6 0目 0 . 3 ~ 0 . 5 n m 的样品, 称取4 5 . 0 g 煤矸石样品, 空气通过流量6 0 m L t r n l n , 升温范围 3 0 ~ 4 5 0。 C , 升温速率 1/ m in , 初始取 样间隔为 l O。 C ; 温度超过 1 5 0。 C 后, 取样间隔为 加 。 C ; 超过 2 5 0。 C 后, 取样间隔为 3 0。 C [| 】 。实验结果见 图 2 、 3 、 4 。 4结果分析 4 , 1 各种形态硫的定量结果分析 从煤矸石中各种形态硫的定量分析表 1 分析可得 出 1 金刚煤矿矸石山, 新鲜煤矸石中以硫化铁形式 ∞ ∞ ∞ ∞ ∞ 0 0 第2 4 卷第4 期 黄文章 等 垒刚渫矿矸石山堞矸石 自 撩机理分析 存在的硫含量远远大于以硫 酸盐形式存在的硫含量, 以硫酸盐形式存在的硫含量非常小。 表 1 金刚煤矿矸石山各种煤矸石样的各种形态硫统计表 % 0 l O 0 2 I 。 啪4 0 0 / C 图 2 烷烃气体发生量随升温变化曲线 图巾 ▲表示珂稀 Ik , ; ◆表示甲烷 c th; ■表示乙烯 ; ●表 示丙烷 ; 口表示乙烷 。l ,_烷烃气体发生量; 一实验温度。 ,, ℃ 图 3 C O和 c 气体发生量随升温变化曲线 图中 ▲表示一氧化碳发生量;◆表示二氧化碳发生量 一 c O和 c 发生量; 日 一实验温度。 图 4 煤矸石氧化耗氧量与温度变化曲线 I‘ 耗 瓤量 ; 实验温度 2 由于金刚煤矿矸石山形成历史较长 , 堆积时间 较 长的老矸石山, 煤矸石 中硫化铁在长期的 自然氧化 过程和自 燃过程中, 无论是正在燃烧矸石表层样、 0 . 5 i l l 层样 、 1 5 i l l 层样和已燃煤矸石样 , 其硫化铁均绝大 部分被氧化 , 而以硫酸盐形式存在的硫含量高达 4 % ~ 7 %左右; 并 且正在燃烧矸石和已燃煤矸石样中硫化 铁硫含量基本上一致。 3 硫化铁在氧化和自燃过程中, 一部分被氧化成 硫酸盐 , 一部分被氧化成二氧化硫或单质硫 , 该单质硫 在燃烧过程中可进一步被 氧化成二氧化硫 , 而释放 出 来的二氧化硫必将对大气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4 . 2 氧化升温速率实验结果分析 1 由图 1 可以看出, s 2 很容易氧化并释放出大 量的热量, 而正在燃烧的表面矸石样不仅含有 大量正 在被氧化的 F e S 2 , 而且正 在经历矸石从氧化到 自燃的 过程 , 所以它一旦与 H 2 氧化剂接触则迅速被氧化, 虽然新鲜矸石也含有大量 的 F e s 2 , 但 F e s 2 被氧化还得 经历表面被初始氧化的过程, 故相对于正在燃烧的表 面矸石样要慢; 4 样由于处于正在燃烧的表面下部 0 . 5 i l l 处, 温 度较 高, 一部分 s 2 已经被 氧化 , 故较前 1 、 2 、 3 样慢些; 而 6 样煤则很缓慢地被氧化 , 可见 煤对 自燃的初期影响较小 , 后期主要起到助燃的作用 ; 5 煤矸石由于是处于正在燃烧的表面下部 1 . 5 m处, 并且燃烧时问较长 , F e S 2 已基本上被氧化, 故升温很缓 慢; 7 样过火矸, 已自燃完全基本上无可氧化物, 所以 升温速率最慢 。 2 由图 3 、 4可见, 金刚煤矿矸石山煤矸石在空气 中的通过升温 氧化, 在 2 2 0 左右 c O和 c 迅速增 加 , 说明煤矸石中烷烃开始部分燃烧; 而耗 氧量在 3 0 0 左右迅速增加, 说明在 3 0 0 左右煤矸石氧化速度 迅速增大, 煤矸石 自燃现象在经过前期氧化和蓄热后 在 3 O O 左右煤矸石则开始 自燃 ; 3 由图 2 可见 , 煤矸石中虽然烷烃含量很少 , 但是 其挥发温度通常在 2 2 0℃左右就开始挥发, 而低分子 7 0 重庆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 0 0 1 阜 量烃类的挥发分其燃点较低, 当矸石山内部温度较高 又有一定量的氧气时, 析出的挥发份 气态烃 就会燃 烧起来 , 最后才是固定碳的着火燃烧 。因此 , 可以说煤 矸石的燃烧过程是从挥发份的着火燃烧开始的, 所以 这使得矸石山煤矸石可以在较低温度下燃烧, 故矸石 山煤矸石中挥发份不仅起到助燃作用, 而其起到引燃 作用, 挥发份的析出过程制约煤矸石的燃烧过程。 5 结论 从以上讨论和分析可以得出 1 金刚煤矿矸石山系人为堆积, 煤矸石样颗粒粒 度较大, 结构松散, 表面有许多大的裂缝, 所以能较好 的吸附空气中的氧气; 2 金刚煤矿矸石山由于含有大量的 F e s , F e s 吸 收空气中的氧气, 无论在干燥的环境或在潮湿的环境 下都能缓慢地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并释放出大量的热 量, 热量的不断积累、 蓄热 , 当达到一定温度时则发生 自燃; 3 煤矸石 中的挥发份不仅起到助燃作用, 以起到 引燃作用, 挥发份的析出过程制约煤矸石的燃烧过程; 4 所以金刚煤矿矸石山自燃发火的机理主要是 由于矸石山煤矸石中含有大量的 F e s , 飚 的吸氧氧 化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蓄 累到一定温度时 , 煤矸石 中 析出的挥发份着火燃烧, 从而导致矸石山煤矸石的自 燃 。 参考文献 [ 1 J 刘守维 用压实法防止煤矸石山自燃[ J ] . 煤矿环境保护, 1 9 9 8 , 1 2 1 5 2 5 5 . [ 2 ] 杜志刚 阳泉煤矸石山自燃因素眼特征及治理措施[ J ] . 煤矿环境保护 , 1 9 9 7 , 1 1 5 1 8 2 0. [ 3 ] 林海燕. 彭鞭明. 煤炭自燃过程的物理化学机理探讨[ J ] 山西煤 炭 , 1 9 9 8 . 1 8 8 2 3 一 . [ 4 ] 张全国, 马孝琴. 煤矸石燃烧过程中的动力学特性研究 [ J ]农业工程学报, 1 9 9 7 , 6 1 4 0 _ 4 3 . S p o n t a n e o u s Co mb us ti o n M e c h a n i s m . o f Ga n g u e i n J i n g a n g Co a l M i n e HU ANG ,QI U X/ a n - d e ‘ ,WANGJ i a n - z h o n g 2 ,Z H AO 纰 1 . C o l i e ga o f C o r t r u c t i o n E n n e e r L g ,C h o n g q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C h ong q i 4 O ,O O 4 4 , C h i n a ; 2 . D a z h u C o a l &E l e c t r i c i ty C o . L t d . , 6 3 5 0 0 0 , C t fi n a Ab s h a dT h e t e mp e r a t u r e ri s e r a t e i n o x i d a t i o n p r o c e s s o f g a n g u e a n d c o a l s p e c i m e n f r o m J i n g a n g C o a l Mi n e h a s b e e n in v e s t i g a t e d a n d t h e s u l p h u r c o n fi g u r a ti o n i n v a r i o u s k i n d s o f rt g L l e h a s b e e n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l y a n a l y z e d t o e x p l o r e the i r b- ] 3 o fl ts / l e o a s∞ L 1 s m e c h a n i s m. I t i 。 p r o v e dt h a t t h e c o n t e n t o f F e s 2 i s v e r y h i 曲 i n g g u e o f J i n g a n g c o a l m i n e . A g r e a t d e a l o f h e a t i s re ] e e d w i th the o x k ] a t i on o f 是i n p t es, the a c c u m u l a t i o n 0 f h e a t r e s u l t s i n g a r Ig L l e s p o n t a n e o u s c o m b u s d o n w h e nt h et e mp e r a t u r e r e a c h e s a c e r t a in d e g r e e . Ke ywo r d s g a n g u e ;t e mper a t u re ri s e r a t e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责任编辑钟学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