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密市李岗煤矿勘探探矿权评估报告书.PDF
河南省新密市李岗煤矿勘探探矿权评估报告书 河南金石资产评估事务所 共47页 第1页 河南省新密市李岗煤矿勘探河南省新密市李岗煤矿勘探 探矿权评估报告书探矿权评估报告书 豫金资评报字[2006]07 号 受河南神火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河南金石资产评估事 务所对河南省新密市李岗煤矿勘探探矿权价值进行评估。我所 评估人员根据国家有关矿业权评估的规定,本着客观、独立、 公正、科学的原则,按照公认的矿业权评估方法和必要的评估 程序,对该探矿权在 2006 年 8 月 31 日所表现的价值做出了公 允反映。现将该探矿权评估情况及评估结果报告如下 一、矿业权评估机构一、矿业权评估机构 机构名称河南金石资产评估事务所。 注册地址郑州市黄河路 41 号。 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格证书编号[1999]014 号。 企业营业执照编号4101052900021。 二、评估委托人和探矿权人二、评估委托人和探矿权人 评估委托人河南神火煤电股份有限公司。 探矿权人郑州天宏工业有限公司。 河南省新密市李岗煤矿勘探探矿权评估报告书 河南金石资产评估事务所 共47页 第2页 三、评估目的 三、评估目的 为办理郑州天宏工业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事宜,河南神火 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我所对河南省新密市李岗煤矿勘探探矿 权进行评估,本次评估目的是为探矿权作价出资提供公平、合 理的价值参考意见。 四、评估对象和范围 四、评估对象和范围 评估对象河南省新密市李岗煤矿勘探探矿权。 评估范围评估范围为河南省新密市李岗煤矿勘探勘查许 可证规定的勘探区范围,面积 22.52km 2,勘查范围由 16 个拐点 连线圈定,具体拐点坐标如下 1、11331′30″,3432′04″; 2、11332′33″,3432′09″; 3、11333′12″,3432′07″; 4、11333′51″,3432′01″; 5、11335′10″,3432′07″; 6、11336′28″,3432′07″; 7、11335′49″,3431′46″; 8、11335′10″,3431′33″; 9、11334′30″,3431′21″; 10、11334′30″,3429′30″; 河南省新密市李岗煤矿勘探探矿权评估报告书 河南金石资产评估事务所 共47页 第3页 11、11332′00″,3429′30″; 12、11332′00″,3430′42″; 13、11331′27″,3430′40″; 14、11331′30″,3431′32″; 15、11332′02″,3431′48″; 16、11331′30″,3431′50″。 五、评估基准日 五、评估基准日 本项目评估基准日为 2006 年 8 月 31 日。报告中所采用的 一切取费标准均为该时点价格标准。 六、评估原则 六、评估原则 本次评估除遵循独立性、客观性、科学性、重要性和替代 性等一般资产评估原则外,同时根据探矿权的特殊性,又遵守 以下原则 1、矿业权与矿产资源及有关地质勘查资料相依托的原则; 2、尊重地质科学及地质规律的原则; 3、遵守地质勘探规范和采选设计规范的原则; 4、采矿权持续经营原则、公开市场原则和谨慎性原则。 七、评估依据 七、评估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 2、国务院令(第 91 号)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 ; 河南省新密市李岗煤矿勘探探矿权评估报告书 河南金石资产评估事务所 共47页 第4页 3、国务院令(第 241 号) 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 ; 4、国务院令(第 242 号) 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 ; 5、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0)309 号矿业权出让转让 管理暂行规定 ; 6、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1999)75 号探矿权采矿权评估 管理暂行规定 ; 7、 矿业权评估指南 (2004 年修订版) ; 8、 矿业权评估收益途径评估方法修改方案 (国土资源 部 2006 年第 18 号公告) ; 9、 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 (GB/T17766-1999) ; 10、 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 (DZ/T 0215-2002) ; 11、国土资源部关于采矿权评估和确认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土资[2002]271 号) ; 12、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勘查院编制的 河 南省新密煤田李岗勘查区煤炭勘探报告 ; 13、河南省国土资源厅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豫国土资 储备字[2006] 154 号。 14、煤炭工业部郑州设计研究院编制的河南神火集团有 限公司李岗煤矿可行性研究报告 ; 15、评估人员实地调查、收集、核对、鉴定的数据资料; 河南省新密市李岗煤矿勘探探矿权评估报告书 河南金石资产评估事务所 共47页 第5页 16、其它参考资料。 八、评估过程 八、评估过程 受河南神火煤电股份有限公司委托,我所对河南省新密市 李岗煤矿勘探探矿权价值进行评估。我所选派地质、采矿、财 会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评估项目组,对河南省新密市李岗 煤矿勘探的探矿权价值进行了认真细致的核实、计算,以法定 和公允的程序进行了科学评估。主要评估过程如下 1、初步收集涉及探矿权评估的各种资料,包括相关地质资 料,并进行核实评价,拟定评估方案,制定评估计划,研究确 定拟采用的评估方法; 2、认真研究河南省新密市李岗煤矿勘探区的区域地质条件, 以及周边环境现状,必要时进行实地考察; 3、收集本区交通运输、电力、通讯、水文等客观条件和社 会经济发展状况,完善各种评估资料。 4、在认真详细研究各种评估资料的基础上,按照确定的评 估方案和办法,进行具体的评估计算工作。 5、 对评估结果进行汇总与综合分析。 经评估小组讨论研究, 进行适当调整与修改,在确认该评估工作中没有发生重评和漏 评的情况下,编制了评估报告初稿。 6、评估报告初稿完成后,经与委托方交换意见,并进行了 河南省新密市李岗煤矿勘探探矿权评估报告书 河南金石资产评估事务所 共47页 第6页 少量调整与修改,经审查、复核后送交打印制作评估报告,最 后经签章,于 2006 年 9 月 25 日将正式文本提交委托方。 九、河南省新密市李岗煤矿勘探探矿权概况 (一)位置与交通 九、河南省新密市李岗煤矿勘探探矿权概况 (一)位置与交通 勘探区位于河南省新密市境内, 行政分属新密市岳村镇 (西 北部) 、刘寨镇(西、南部) 、曲梁乡(东部)管辖,西距新密 市区约 15km,北距郑州市约 32km,南距刘寨镇 4km。矿井西距 郑(州)密(县)豫 03 省级公路 9km,东距 107 国道 13km, 新郑郭店至新密岳村的豫 L11 省级公路从矿区中部通过,南部 刘寨镇北有郑州矿区准轨铁路线通过,向东与京广线相连。区 内乡、村间小柏油公路纵横交错,交通十分便利。 (二)自然地理概况 (二)自然地理概况 本井田处于低山丘陵区,总体地势西高东低,海拔高度 147.80~258.21m,相对高差 111m,北部边界沟谷中有二叠系基 岩局部出露,其它基本上为新生界地层覆盖,并形成丘陵、平 地。区内冲沟发育,成 V 型沟谷切割较深,极利于降水排泄。 臻河从井田外北部由西向东经过,井田内地表水体不发育, 无大的河流经过。在北部和东部筑有张湾水库和曲梁水库,库 容量分别为 131 万立方米和 55 万立方米。 本区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大陆性气候,夏季炎热多雨, 河南省新密市李岗煤矿勘探探矿权评估报告书 河南金石资产评估事务所 共47页 第7页 冬季寒冷干燥。据新密市气象站资料,年最低气温-0.5~-15.8 ℃,年最高气温 37.5~42℃。雨季多集中于七、八、九三个月, 其降水量占全年的 60左右,年平均降水量 347.4~1180.8mm, 平均 654mm。年平均蒸发量 2123.0mm,最大冻土深度为 20cm。 冬季多西北风及西风,夏季多北东及北北东风,最大风速 9~ 19m/秒,年平均风速为 3.4~13.7 m/s。 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本区地震烈度为Ⅶ度 区,据密县县志记载,区内曾发生数次地震,震级不详,1976 年郑州市十八里河曾发生 2.8 级地震,1990 年登封告城一带曾 发生了约 3 级地震。 区内经济发展较一般,有数座小规模的水泥厂、耐火材料 厂,劳动力相对较丰富,区内电力供应充足,矿区东西缘即有 两座 35KV 变电所(曲梁、观音堂) ,勘查区北部缺水,南部宋 寨的地下水位较浅且丰富。 (三)以往地质工作 (三)以往地质工作 1954 年,原地质部中南地质局 456 队在密县、新郑、荥阳 等地区进行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 填制了 1 50000 区域地质图, 其范围包括李岗勘查区。 1982~1989 年,河南省地矿厅第二地质调查队在该区进行 了找煤、普查及详查地质工作,1989 年 8 月提交了河南省密 河南省新密市李岗煤矿勘探探矿权评估报告书 河南金石资产评估事务所 共47页 第8页 县曲梁煤矿区详查地质报告 ,河南省储委于 1989 年 9 月 29 日 批准该报告。李岗勘查区位于其中部。 2003 年 7 月,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勘查院 编制了河南省新密市曲梁煤矿详查区李岗勘查区煤炭资源储 量核查报告 ,2003 年 9 月 9 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以豫国土资 储备字[2003]02 号文批准该报告。 以往的地质工作中,在本区内先后进行了多种比例尺地质 及水文地质填图、钻探施工、物理测井及多种样品测试等,在 南部和北部西侧形成了勘探线距 1000m,钻孔孔距 500-2000m 的勘探控制网度。结合其对地层、构造、煤层、煤质等方面的 研究程度与勘查区的勘查类型,其控制程度和研究程度为高于 普查阶段、低于详查阶段地质工作程度。 2004 年 4 月至 2005 年 10 月,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 第二地质勘查院受探矿权人郑州天宏工业有限公司委托,进行 地质勘查工作,于 2006 年 6 月编制了河南省新密煤田李岗勘 查区煤炭勘探报告 ,并提交北京中矿联咨询中心组织评审, 2006 年 8 月 5 日,河南省国土资源厅以豫国土资储备字[2006] 154 号储量评审备案证明, 对该报告提交的矿产资源储量予以备 案。 十、勘查区地质概况 十、勘查区地质概况 河南省新密市李岗煤矿勘探探矿权评估报告书 河南金石资产评估事务所 共47页 第9页 新密煤田属华北地层区豫西分区嵩箕地层小区,整个煤田 属半掩盖类型,西部地层露头较好。区域位于秦岭纬向构造带 东段北支的南侧,及新华夏系第二沉降带的西侧,煤田内断裂 和褶皱均发育,并伴随滑动构造。褶皱主要为轴向近东西的开 阔对称背向斜,有五指岭-白寨背斜、密县-新郑复向斜、荟 萃山-风后岭背斜等。断裂以与褶曲轴大致平行的近东西向高 角度正断层为主,并发育少量北西、北东向断层。滑动构造有 芦店-大隗滑动构造、任岗滑动构造、宋寨滑动构造等。 (一)矿区地质 1、矿区地层 (一)矿区地质 1、矿区地层 区内除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及石千峰组地层局部出露 外,其余均被新近系地层覆盖。 (1)奥陶系中统马家沟组(O2m) 据钻孔揭露,地层厚度大于 54.00m,岩性主要为浅灰色隐 晶细晶质白云质灰岩。局部夹泥灰岩。 (2)石炭系(C) 仅发育有中统本溪组和上统太原组,与下伏奥陶系地层为 平行不整合接触。 ①中统本溪组(C2b) 井田内共有 2 个钻孔 ZK1314、ZK1414 补穿过该组地层,穿见厚度 3.70~11.27m,平均厚 7.49m。中 河南省新密市李岗煤矿勘探探矿权评估报告书 河南金石资产评估事务所 共47页 第10页 上部为灰色泥岩、粘土岩,含植物根化石,下部为浅灰色粘土 岩及铝土岩,富含黄铁矿结核。 ②上统太原组(C3t) 自一 1煤层底板炭质泥岩、黑色泥岩 至二 1煤层底板砂岩之底,地层厚度 61.26~69.69m,平均 65.48m。按岩性组合特征可分为三段 下部灰岩段(C3t 1) 厚度 13.69~32.18m,平均 22.94m。 主要由含生物碎屑泥晶灰岩及其所夹的泥岩、煤层组成。本段 含煤四层,不稳定,均不可采。灰岩一般 1~3 层,下层厚度大 (13.69-14.07m)且较稳定。 中部碎屑岩段(C3t 2) 厚度 22.24~27.55m,平均 24.90m。 上下部由泥岩、砂质泥岩组成,含植物化石碎片。中部有时夹 中粒砂岩。 上部灰岩段(C3t 3) 厚度 15.27~20.02m,平均 22.94m。 主要由含燧石团块的生物碎屑泥晶灰岩、泥岩组成。灰岩一般 1~3 层,最上层为 L8灰岩,厚度一般为 3~4m,较稳定,第三 层灰岩厚度变化较大,不稳定,局部有尖灭现象。灰岩间为泥 岩。本段含植物化石碎片。 (3)二迭系(P) ①下二迭统山西组(P1sh) 自二1煤层底板砂岩(Se)之 底至砂锅窑砂岩(Ss)之底,全组厚 79.04~140.44m,平均厚 河南省新密市李岗煤矿勘探探矿权评估报告书 河南金石资产评估事务所 共47页 第11页 91.51m,主要由砂岩、砂质泥岩、泥岩和煤层组成。含煤 2 层。 其中二1煤层全区发育,为本井田主要可采煤层,其余煤层均不 可采,按岩性特征,本组以大占砂岩底面为界可分为上、下两 段 a、二1煤层段厚度 18.05~47.23m,平均 29.41m,上半 部岩性主要为富含植物化石的深灰色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 炭质泥岩及二1煤层等,下半部为灰色细砂岩及黑色泥岩。黑色 泥岩内含丰富植物化石碎片。 b、大占砂岩段厚度 28.59~102.95m,平均 59.94m,上 部岩性主要为灰色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夹薄层细砂岩,下 部为厚层的香炭砂岩和大占砂岩及二者所夹的泥岩、砂质泥岩 和炭质泥岩、 煤线等。 大占砂岩厚度 0.68~15.88m, 平均 6.72m, 一般为显示逆粒序的中~细粒砂岩,层面富含炭屑及白云母片。 ②下二迭统下石盒子组(P1x,三~六煤组) 自砂锅窑砂岩底至田家沟砂岩之底,全组厚 261.19~ 334.28m,平均厚 286.67m,与下伏山西组整合接触,分为三、 四、五、六 4 个煤段,所含煤层均不可采。岩性由灰白、浅灰、 灰绿、紫红、杂色泥岩、砂质泥岩、细、中、粗粒砂岩及不稳 定的薄煤组成。 ③上二迭统石千峰组(P2sh) 自田家沟砂岩底至平顶山砂 河南省新密市李岗煤矿勘探探矿权评估报告书 河南金石资产评估事务所 共47页 第12页 岩之底,钻孔揭露最大厚度大于 399.85m,分为上、下两段。 a、下段(P2sh 1)厚度大于 285.65m,底部为灰白色长石石 英砂岩,下部、中部为浅灰色、紫红色、灰色泥岩与泥质粉砂 岩、粉砂岩,上部为灰黄色,青灰色,粉砂岩夹同生砾岩及青 灰色细砂岩。 b、 上段 (P2sh 2) 钻孔穿见最大厚度大于 353.76m (ZK818) , 岩性为紫红色中粗粒石英砂岩夹薄层粉砂岩。 (4)新近系中新统(N) 与下伏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变化较大,厚度 0~ 261.28m,顶部为黄褐色细砂岩,含泥质较高,中上部为灰色~ 褐色、灰白色钙质泥岩,下部为褐色~灰色粉砂岩及细砂岩。 (5)新近系更新统(Q) 以角度不整合覆于各时代地层之上,厚 0~38.93m 左右, 主要为褐黄色、粘质砂土、褐红色粘土、亚粘土等,含铁锰及 钙质结核,底部常含砾石。 2、构造 2、构造 井田位于五指岭~白寨背斜东端之南翼,密县~新郑复向 斜之北翼,宋寨滑动构造至魏寨断层(F5)之间,其基本构造形 态为一倾向南南东的单斜构造。井田内共发育 4 条规模较大的 断裂构造(近东西向 3 条F3、F4、F5,北西~南东向 1 条 DF1) 河南省新密市李岗煤矿勘探探矿权评估报告书 河南金石资产评估事务所 共47页 第13页 及宋寨滑动构造(F1、F2) 。整体构造复杂程度为中等类型。 (1)近东西向断裂构造 ①宋寨断层(F3) 位于井田南部的宋寨~西沟一线,井田 内长约 3.5km,总体走向近东西向, 倾角 60~70 度, 落差 320~ 340m,为南升北降的张性正断层。断层在井田内无自然露头, 由钻孔 ZK1620、ZK1420 穿见,该断层已基本控制。 ②七里岗断层(F4) 位于井田南部,紧临 F3断层与之平行 展布,为区域性断层,西起新密市西,经后马庄、七里岗、赵 家门,从刘庄南进入井田,经郑家嘴、阎家岗从东南顶东出井 田,长约数十千米。勘查区内长约 3.5km,总体走向近东西向, 倾角 60~70 度,落差 150~180m,为南升北降的张性正断层。 该断层在井田内无自然露头,由钻孔 ZK1420、ZK1220 穿见,该 断层已基本控制。 ③魏寨断层(F5) 为井田北界断层,为区域性断裂。西起 朱家门,东至曲梁,区内长 8 千米,总体走向东西,倾向北, 倾角 45~80 度,落差 150~300m,南升北降,为张性正断层。 井田内无自然露头,由 TC3 探槽揭露和 ZK1214.ZK1414 等 8 个 钻孔穿见。该断层已达到严密控制程度。 除此之外,钻孔还穿见了两个小正断层,走向近东西。f1 断层最大落差约 30m,f2断层落差约 50m。 河南省新密市李岗煤矿勘探探矿权评估报告书 河南金石资产评估事务所 共47页 第14页 (2)北西向断层 DF1断层为地震勘查解释的正断层,走向北西~南东,倾 向北东,倾角 60,落差 0~150m,有 1 个钻孔 ZK1616 穿见, 该断层控制程度较高,为一可靠断层。 (3)宋寨滑动构造(F1、F2) 南起纵 26 线(崔岗井田内) ,北至纵 16 线,东西长 7km, 南北宽 5km, 目前已确定面积约 35km 2。 在井田内面积约 17.5km2, 滑动构造中部被后期东西向断层F3、 F4错断, 使北部下降约600m。 滑动面分上、下两个,F1为下滑面、F2为上滑面,二者在南部间 距较大,向北两滑面逐渐靠近,并会合在一起。上下滑面形态 呈凹月面形,周围高,中间低且向东倾斜和敞开。滑面浅部倾 角较陡,出现较大的地层缺失,向中部(深部)逐渐变缓,并 与下伏地层产状趋于一致,地层缺失少或几乎无缺失,下滑面 在深部大致位于二1煤层附近,在二1煤层上下波动。 由于滑动面位于二1煤层附近,且常沿二1煤层滑动,则滑 面波动及塑性流动,在其影响区域内往往将煤层铲蚀或滑薄, 出现大片无煤区。滑动过程中的揉挫、挤压、研磨,也使煤层 的原始结构、构造遭到破坏,对煤质、工艺性能亦有一定影响。 另外,由于滑动面上存在较大的构造破碎带,使二1煤层的工程 地质条件变得相应复杂,给二1煤层开采增加了难度。 河南省新密市李岗煤矿勘探探矿权评估报告书 河南金石资产评估事务所 共47页 第15页 滑动构造在井田内无自然露头,但钻孔控制程度较高。 3、岩浆岩 3、岩浆岩 本区未发现岩浆岩。 (二)矿产资源概况 1、含煤地层 (二)矿产资源概况 1、含煤地层 本区含煤岩系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迭系下统山西组、 下石盒子组和上统上石盒子组,含煤地层平均总厚度 730.17m, 分为 9 个煤组,含煤 12 层。其中二1煤层为主要可采煤层,全 区大部可采,七4煤层仅 ZK1422 见可采点,其余均不可采。煤 层平均总厚度 7.07m,含煤系数 0.97。 2、可采煤层 2、可采煤层 勘查区内仅二1煤层可采。二1煤层位于二叠系下统山西组 下部,直接顶板多为泥岩及砂质泥岩,局部有炭质泥岩伪顶, 老顶为大占砂岩。直接底板一般为泥岩、砂质泥岩及细砂岩。 二1煤层层位稳定, 矿区内所施工钻孔除部分打在断失带上外其 余均穿见二1煤层,厚度 0.40~16.64m ,平均 6.81m,其中 F4 断层以北区段煤厚一般 5~11m,平均 8.51m,厚度变化系数 70.05。F4断层以南区段煤厚 0.40~2.17m,平均 1.80m,厚度 变化系数 37.02。均属较稳定煤层,煤层结构较简单,一般无 夹矸,局部见一层夹矸,个别地段见二层夹矸,夹矸厚 0.03~ 河南省新密市李岗煤矿勘探探矿权评估报告书 河南金石资产评估事务所 共47页 第16页 0.69m,岩性多为炭质泥岩。 勘查区内二 1煤层埋深 550~1500m,展布标高–350~ -1300m。 3、煤质特征 3、煤质特征 二1煤呈黑色、钢灰黑色,条痕呈黑色、金刚光泽及似金属 光泽,内生裂隙不发育。煤的原始结构、构造不易辩认,多呈 粉末状及鳞片状,疏松易碎。其真密度 1.44~1.64 t/m 3,视密 度平均 1.47 t/m 3。 显微煤岩鉴定结果有机质含量平均占 88.78,以镜质组 为主,次为半镜质组、丝质组和半丝质组;无机质含量平均 11.21,主要为粘土矿物。镜质组最大反射率为 2.52~2.78。 二1煤层水分(Mad) 、灰分Ad、挥发分Vdaf含量情况见 下表 二二1 1煤工业分析结果统计表 煤工业分析结果统计表 原煤工业分析 浮煤工业分析 煤层 指标 范围 水分 Mad 灰分 Ad 挥发分 Vdaf 水分 Mad 灰分 Ad 挥发分 Vdaf 最小 0.54 9.43 8.47 0.55 4.16 7.00 最大 1.68 23.1413.17 1.75 12.49 10.62 二1 平均 1.13 13.4510.43 1.10 7.24 9.02 二 1煤层全硫含量一般小于 0.5,属特低硫煤,磷含量 河南省新密市李岗煤矿勘探探矿权评估报告书 河南金石资产评估事务所 共47页 第17页 0.03~0.117,平均 0.059,属中磷煤,砷含量较低为 0~2μ g/g,平均 0.86μg/g,对工农业用煤无大的危害。 二1煤层原煤发热量较高,分析基高位发热量一般 26.85~ 32.23MJ/kg,平均为 30.25MJ/Kg。分析基低位发热量 29.74~ 31.52MJ/kg。平均为 30.49MJ/Kg。 二1煤层的原煤灰成分均以 SiO2.Al2O3和 CaO 为主,其次为 Fe2O3、MgO、SO3、TiO2等,二1煤层的煤灰软化温度(ST)最小 为 1270℃,最大 1500℃以上,属高熔灰分煤。 综上所述,二1煤层为特低硫、中磷、低中灰、高发热量的 无烟煤。可选性易选到中等,多呈粉末状,鳞片状,局部呈块 状,热稳定性差。可做动力用煤和民用燃料。 (三) 开采技术条件 1、水文地质条件 (三) 开采技术条件 1、水文地质条件 (1)主要含水层 ①新近系更新统(Q)孔隙水含水层 广泛分布,主要由风积黄土和坡、冲积黄土组成,为粘质砂 土和砂质粘土,厚度 0~38.93m,疏松多孔,垂直节理发育,富 水性弱,除沟谷低洼处和井田东部尚有少量地下水赋存外,其 它地段民井均已干涸。 ②新近系中新统(N)砂岩裂隙水及泥灰岩、灰岩岩溶裂隙 河南省新密市李岗煤矿勘探探矿权评估报告书 河南金石资产评估事务所 共47页 第18页 水含水层 井田内广泛分布,多被中上更新统(Q)松散层覆盖,在纵 16 线以南、横 8 线以西地段,地表有零星出露。 砂岩裂隙水含水层主要由岩性主要由数层砂岩、砂砾岩组 成,砂岩、砂砾岩胶结程度差,孔隙较发育,富水性中等,砂 砾岩单层最大厚度 36.54m,平均厚度 21.91m,泉涌水量 0.10~ 1.519l/s,钻孔单位涌水量 0.0625~1.6475l/s m,渗透系数 1.1330m/d 左右, 水位标高 135.30~199.25m, 水化学类型为 HCO3 Ca 型,矿化度 340630mg/l。 泥灰岩、灰岩岩溶裂隙水含水层由 2~3 层泥灰岩、灰岩组 成,厚度一般 20.00~40.00m,可见溶洞,钻孔穿见该段多发生 漏水现象,漏失量 2~12m 3/h,水位标高 167.24~216.44m,该 组地下水略具承压性。 ③二叠系上统(P2)砂岩裂隙水含水层(组) a、石千峰组(P2sh)砂岩裂隙水含水组 井田西北部边缘地带有零星出露,多被新近系松散层覆盖, 该组厚 200m 左右,最大厚度 327.32m。上部为中粒砂岩,局部 夹泥岩、粉细砂岩等,底部为灰白色长石石英砂岩(平顶山砂 岩) ,砂岩占该组厚度的 50左右,最高占 78,钻孔揭露到该 层时多发生漏水,漏失量 2.2~5.4m 3/h 时,最大 12m3/h,漏水 河南省新密市李岗煤矿勘探探矿权评估报告书 河南金石资产评估事务所 共47页 第19页 多出现在该层的上部及底部, 中部很少漏水, 水位标高 170.01~ 206.20m,井田内本含水组富水性弱。 b、上石盒子组(P2s)砂岩裂隙水含水组 多被上覆地层覆盖,本组地层总厚 140.00~300.00m。含 水层由6~30层细、 中、 粗粒砂岩组成, 砂岩总厚30.00~80.00m, 平均厚 50.00m,单层最大厚度 19.44m,砂岩占该组厚度的 25。 本组地层总厚 140.00~300.00m。砂岩与泥岩互层多构成无明 显相互水力联系的含水层(组) 。钻孔岩心裂隙率一般 0~5 条/ 米,裂隙力学性质多属扭性,次为张性。其富水性弱,水化学 类型为 HCO3CaMg 型,矿化度 350~880mg/l。 ④二叠系下统(P1)砂岩裂隙水含水组 本含水组包括下石盒子组 (P1x) 和山西组 (P1s) , 总厚 250~ 370m 左右。含水层由 18~20 层细、中、粗粒砂岩组成,累计厚 度 60~173m,平均 83.30m。为二1煤层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 由于其地表无出露,埋藏深,裂隙不发育,因此其富水性弱。 井田内的 28 个钻孔仅 ZK1216 一孔在本统中发生漏水,漏失量 5.0m 3/h,漏水位置距地表 505.39m,距二 1煤层顶板 346.42m。 ZK1114 孔在山西组(P1s)进行了抽水试验,含水层为中粗砂岩, 厚 33.55m,降深 33.47m,单位涌水量 0.0166l/s.m,水位标高 175.21m,水质类型为 HCO3-NaK型。 河南省新密市李岗煤矿勘探探矿权评估报告书 河南金石资产评估事务所 共47页 第20页 ⑤石炭系上统(C3)灰岩岩溶裂隙水含水层 井田内 28 个钻孔中有两个断失该组,3 个未揭露到,其余 23 个钻孔均揭露到该含水层,其中有两个钻孔完全揭露。该组 厚度 61.85~70.77m,灰岩厚度 23.31~40.04m。该含水层埋藏 深度最小 600m 左右,最大大于 860m,因此,岩溶作用较弱,在 灰岩中很少见有溶洞,只是局部裂隙发育。 据曲梁煤矿区详查地质报告资料,本组灰岩集中在上、 下两段,中段为泥岩及砂岩。上段灰岩 1~4 层,一般三层,厚 6.03~16.48m,平均 11.95m。本井田揭露到该段的 20 个钻孔中 有 4 孔发生漏水,漏失量一般 1~3m 3/h,ZK1315 孔揭露到该层 时漏失量>10 m 3/h,说明该含水层富水程度弱且分布不均匀。 下段灰岩 1~3 层,厚度 13.82~26.00m,在该段钻进时未发生 漏水现象。本组灰岩总厚 11.76~79.92m,平均厚度为 28.26m, 钻孔涌水量 0.0155~0.0478l/s, 渗透系数 0.0469~0.2000m/d, 邻近的白石沟井田于 2004 年测得水位标高 128.69128.96m。 本井田于 ZK1314、ZK1414 补二孔中在该段进行了抽水试验,均 数分钟就断流,水位标高 100.44~116.90m。 本组水力性质为高水头承压水。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为西北 部低山区大气降水补给, 侧向流入本井田, 水化学类型为HCO3-Na 型及 HCO3-NaMg 型,矿化度 510~710mg/l。 河南省新密市李岗煤矿勘探探矿权评估报告书 河南金石资产评估事务所 共47页 第21页 本组地下水不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滞后降水三个月左 右。 ⑥奥陶系中统(O2)白云质灰岩岩溶裂隙水含水层 该组在井田内埋藏深度大于 630m,ZK1314 和 ZK1414 补两 孔揭露到该层,揭露厚度分别为 20.47 和 54.53m,岩心上均未 发现溶洞,据曲梁煤矿区详查地质报告资料,因该含水组 埋藏深度大,地下水交替迟缓,岩溶不发育,仅部分钻孔岩心 上见有针孔状溶蚀,溶洞极少见。抽水试验资料显示,单位涌 水量 0.0064~0.1428l/sm,渗透系数 0.0404~0.3320m/d, 水位标高 172.52~178.26m,富水程度中等,岩溶及裂隙发育的 不均匀性,使其富水程度极不均匀,钻孔涌水量差别甚大,个 别孔出现无水。本井田 ZK1414 补钻孔抽水试验钻孔单位涌水 量 0.00395l/sm,水位降深 38.6m,渗透系数 0.0077m/d,水 位标高 105.98m。水质类型为 HCO3Na 型,矿化度 621mg/l。北 邻窦沟井田 ZK1311 孔抽水试验钻孔单位涌水量 0.00798 l/s m, 降深 21.01m,渗透系数 0.0094 m/d,水位标高 101.54m,水质 类型为 HCO3MgCa 型,矿化度 496 mg/l。说明该含水层水文 地质特征与区域相接近。 该含水层属高水头承压水。受西北部低山基岩裸露区大气 降水补给。井田内水力坡度小。 河南省新密市李岗煤矿勘探探矿权评估报告书 河南金石资产评估事务所 共47页 第22页 由于该含水层组不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动态变 化滞后大气降水 2~3 个月。年变幅 2.04~5.63m(据曲梁煤 矿区详查地质报告地下水动态长观资料) 。 (2)主要隔水层 ①上二叠统泥岩隔水层 主要由上石盒子组泥岩、砂质泥岩组成,总厚度约占该组 的三分之二,单层最大厚度大于 50m,岩石完整,隔水性好。 ②下二叠统山西组下部泥岩隔水层 由二1煤层、底板泥岩、砂质泥岩组成,底板厚 7~13m,平 均厚 9.9m,在矿区内相对较稳定,为二1煤层底板主要隔水层。 但若遇断层或在相对较薄地段隔水性能变差,易使下部岩溶水 进入二1煤层。 ③上石炭统中段泥岩、砂岩隔水层 据钻孔资料,上石炭统中段的泥岩、砂岩占本组总厚三分 之二,岩石完整,裂隙不发育,可视为相对隔水层。 ④中石炭统本溪组含铝岩系隔水层 由铝土岩、粘土岩、泥岩等组成,一般厚度 5~10m,平均 厚 15.12m,最大厚度 35.99m,相对较稳定。但在该层相对薄弱 段或构造破碎段隔水性能变差,石炭系岩溶裂隙水含水层易与 下部的奥陶系岩溶裂隙含水层发生水力联系, 对开采二1煤层构 河南省新密市李岗煤矿勘探探矿权评估报告书 河南金石资产评估事务所 共47页 第23页 成威胁。 (3)断层导、富水性 井田内共有大小断层 8 条,均有钻孔穿见或控制。f1、f2 是两条小断层,断层带厚 0.2~2.04m,落差 20~50m,规模较 小;DF1为地震推测断层,其特征与富水性不予叙述,其它断层 分述如下 ①F5断层(魏寨断层) 该断层为井田的北部边界。井田内 有7个钻孔穿见该断层, 只有两个在穿见时发生漏水, 漏失量1~ 5m 3/h,最大 12 m3/h,漏水位置距二 1煤层顶板 500~530m。在 ZK1014 钻孔附近,该断层地表有露头,断层带由 2~3m 的断层 泥组成,不见有角砾成分,其北侧沟谷中有断层泉出露,是由 断层阻水使得地下水位抬高形成,说明该断层在上部是阻水的, 其富水性不强。 ②F1断层(滑动构造) F1与 F2为一组滑动构造带,其北支 F1主滑面东西向贯穿本井田。井田内有 8 个钻孔穿见 F1构造带, 穿见深度一般 700~900m,最浅 144.86m,最深 1023.55m,构造 带厚 0~3m,最厚 31.5m,构造岩为角砾岩及断层泥,角砾成分 主 要 为 泥 岩 , 片 理 化 揉 皱 及 压 碎 现 象 明 显 。 井 田 内 ZK1422.ZK1216.ZK1022 等 3 个钻孔穿见构造带时发生漏水现 象,漏失量 3~5m 3/h,曲梁煤矿区详查时在本构造带上抽水试 河南省新密市李岗煤矿勘探探矿权评估报告书 河南金石资产评估事务所 共47页 第24页 验结果显示,钻孔单位涌水量仅 0.0016l/s.m,富水性较弱,因 此,本构造带在 F4、F3北侧对开采二1煤层影响不大。但在 F4、 F3南侧 ZK1022、 ZK1220 以南地段, 该滑动构造滑失石炭系地层, 使得二1煤层直接上覆于奥陶系灰岩含水层之上,对二1煤层的 开采构成很大威胁。 ③F4断层(七里岗断层) 该断层为区域性断层,从井田中 部穿过,井田内 ZK1220 和 ZK1420 分别于 471.05、401.16m 穿 见断层,断层带厚 9.04~28.31m,穿见位置均在七4煤之上,距 二 1煤层较远,ZK1420 穿见断层时发生轻微漏水,漏失量 0.9 m 3/h。在该断层的北侧,局部地段的二 1煤层直接与下伏奥陶系 白云质灰岩岩溶裂隙水含水层相对接,可能会导致奥陶系灰岩 岩溶水涌入二1煤层,对二1煤层的开采构成威胁。 ④F3断层(宋寨断层)位于 F4断层南侧,井田内仅 ZK1420 一孔穿见, 断层止深717.36m, 断层带厚85.26m, 落差320~340m, 钻孔穿见时没有发生漏水,其于 F4断层相距很近,二者对二 1 煤层开采的影响可视为一条断层。 (4)矿井充水因素 井田内二 1煤层的主要充水因素为来自煤层底板的石炭系 灰岩岩溶裂隙水和奥陶系白云质灰岩岩溶裂隙水。在 F4断层以 北地段, 断层带对开采二1煤层有一定的影响。 但总的影响不大。 河南省新密市李岗煤矿勘探探矿权评估报告书 河南金石资产评估事务所 共47页 第25页 在 F4以南地段, 由于 F1滑失石炭系, 二1煤层直接上覆于奥陶系 灰岩岩溶水含水层之上, 断层对二1煤层开采有很大影响。 另外, F3、F4、F5三条断层是区域性导水正断层,在三断层附近开采二 1煤层时应予以注意。封闭不良钻孔对二1煤层的开采有一定的 影响 (5)水文地质勘查类型 在 F4断层以北地段,二1煤层底板泥岩隔水层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