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地质矿产调查.doc
陈国达全集1-9卷 第一卷 地洼学说(活化构造及成矿理论)的孕育中国区域地质矿产调查(19321955) 本卷收入作者1956年创立大地构造与成矿学新理论地台活化说地洼学说之前,19321955年20多年,从事中国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与专门性研究的主要论著,共计46篇;另有附录3篇,包括对作者所编的两本教材的简介及其译著1篇。 作者在这一时期的野外地质实地考察与研究,主要集中在下述三个领域①从生物地层学、沉积岩石学、岩浆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和地震学、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等基础学科方面,以查明区域的地质发展史实为基础,从区域全部地壳运动演化史的角度包括第三纪末第四纪新构造运动期的地壳运动,通过对发生在中国东部大陆华北、东南部中生代燕山运动,地质、构造、矿产等地质作用的客观事实进行的野外调查与研究,对传统大地构造理论“中国地台”的结论,进行了长期检验;②对中国大陆东南部中生代燕山运动造山区中,广泛分布的红色岩系的层位、形成环境、物质组成及矿产等方面,进行了专门性的研究;③对中国大陆东部中生代燕山造山运动发育区中,反映近代地壳运动活动性特征的地震、山川河流、山岳与平原地形、河口三角洲和海滨岸线地形等开展了专题研究。 作者通过对中生代燕山运动、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和新构造运动,造山作用、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与研究,对传统理论进行检验取得的大量实际成果的原始积累,为作者突破传统“地槽-地台”理论的束缚和发现大陆构造新单元,奠定了实证性的客观事实基础,并成为作者1954年立项研究中国地台“活化”区的科学依据。因此,作者这一时期的学术成果,事实上成为了作者原始自主理论创新的起步阶段即地洼学说创立与发展的孕育阶段。 广州三角洲一文,系作者大学时期实地考察后的撰文,其要点为①据对广州三角洲分布区物质组成的观察,并非是珠江河口堆积物组成的真正的三角洲地形,否定了前人的结论;②用海底地壳沉升过程,解释了该处海滨河口地形的成因。这是作者运用现代地壳运动的观点,分析与研究中国大陆海滨河口地形的处女作,也是作者继后重视从地貌与第四纪地质学角度研究中国陆内造山区地壳运动活动性的开端。 察哈尔宣化下花园附近地质构造之初步观察一文,是作者在地洼学说孕育期一篇重要的论文。这是1934年作者获美国洛克菲勒Rockefeller中国文化研究基金资助,在北平地质调查所攻读研究生期间,遵所长翁文灏中国中生代燕山造山运动的发现者与命名者的安排,对华北察哈尔现河北省燕山造山运动区实地考察后的成果。这是作者从事中国大陆中新生代陆内造山研究的起始。此文的要点为①以区域地质发展史实为基础和以地壳运动演化为主线,在各时代地层间不整合关系厘定的基础上,对区域中生代燕山运动造山作用形成的宽展型连续褶曲及逆掩、逆冲、水平走滑断裂等构造型相构造类型进行了分析与研究;②对区域中生代造山作用的多期性和构造的叠加、改造进行了鉴别。并对该区陆内造山的构造格局及应力场,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得出由NWSE水平挤压作用的结论;③提出了中生代造山作用延续至新生代,且后者以断裂作用为主的判断。文中并对反映新构造运动活性的地形、河流水系等地文景观,予以了专门论及。此文的重要意义,是作者对华北燕山中生代发生陆内造山运动典型地区客观地质事实的实地观察,和对“中国地台”这一传统大地构造理论观点,进行检验的开端,也是作者其后对传统大地构造理论进行检验时,在研究途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的先导。本卷中广东境内燕山运动的构造型相1973、广东全省地质矿产志第三篇 地质构造1938等文,均系继后作者在中国东南部对传统大地构造理论,进一步实地检验的相关成果。 广东之红色岩系1935和On the Subdivisions of the Red Beds of SouthEastern China1938二文,以及江西贡水流域地质1939、崇仁宜黄间地质矿产1940、新滏峡江间地质矿产1940等诸文,均系作者长期从事中国东南部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与专门性研究的主要成果,在地洼学说孕育阶段占有重要的地位。前二文是作者对广泛分布于东亚大陆中新生代红色岩系,进行长期专门性研究并颇有建树的早期成果。 后在江西贡水流域地质等区域地质调查中继续深入研究取得重要的进展。其要点①对红色岩系的时代研究,确认了白垩纪旧红岩和第三纪新红岩的划分,二者呈不整合关系,修正了红色岩系只有第三纪的传统认识;重新厘定南雄层属旧红岩在下,丹霞层属新红岩在上,纠正了前人对二者层位的倒置。并提出“丹霞地形”的命名,开创了“丹霞地貌”和“岩石地形”研究的先河。②确认了旧、新红色岩系均系中新生代陆内造山期陆相山间盆地环境的沉积,它们均因地而异,呈不整合产于不同时代的老岩系上,其中尤以旧红岩普遍产于强烈褶皱基底和侏罗纪大规模花岗岩剥蚀面上,表明系剧烈造山期后的盆地沉积,但二者构造均较简单、平缓。③旧、新红岩系的岩石组成均系由底部砾岩层和上部砂砾岩、砂岩、砂页岩组成的粗屑岩系,分选性差、厚度变化大。其中旧红岩系厚度大于千米,且与东南沿海同期大规模流纹岩类火山岩系呈相变关系。因此,作者对红色岩系研究成果的重大意义,是其后成为识别中国大陆中、新生代地台“活化区”的事实依据,以及划分地洼区基本构造层,并将其作为地洼型典型沉积建造类型之一的主要客观事实依据。 后三文是作者对研究区所进行的综合性的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为其后以区域地质发展史实为基础,运用历史-动力分析法进行大地构造与成矿研究,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另外,本卷中江西中石炭世植物化石之发现1942,Neuropteris gigantea 植物化石在江西之发现和江西中石炭世含煤地层1943,以及江西石炭纪梓山煤系前之不整合1944江西海西运动之一幕均是作者在江西区域地质矿产调查时,在扩大江西煤矿矿产和厘定区域地壳运动方面的专门性成果。 广东灵山地震志1936和Origin of the Lingshan Earthquake of April 1,1936,and Its Bearing on the Recent Crustal Movement in SouthEastern China1938文,均系作者1936年广东灵山地震发生后,对震区及余震调查的报告。要点是 ①对感震区域的范围,烈度与集中距离的关系附区域等震线图,地形对烈度之影响,地质对烈度之影响,震区内闻声特性及迟早、强弱及位置,以及震中位置、形状大小和地质概要;震源深度及地震动力的形式与方向和前震、余震,均作了详尽记载与图示,并对该地区历史上的地震,作出统计与分析。 ②对地震造成的山崩、地裂、地陷、喷砂等现象和对潜水的影响,以及地震造成的房屋损坏和人员死伤,进行了详尽的记录统计。 ③认为地震与中生代以来的NE轴向的造山运动有关,系喜马拉雅期块断裂及挠曲地壳运动的产物。此文后被列为中国近代地震地质研究的典型实例之一,且成为作者其后根据地震研究区域大地构造性质的原始成果积累的重要部分。 广东英德硫磺山之黄铁矿1938和粤南油页岩简报1949、中国油页岩概论1951等文,系作者对中生代燕山造山运动发育区的内、外生矿床进行专门经济地质调查的成果报告。前一文的要点 ①产于泥盆系层间黄铁矿,其矿体受泥盆、石炭系背斜构造轴部控制。黄铁矿矿脉与层理斜交和呈鞍状产于背斜核部,见绢云母化、方解石化等热液作用。花岗岩、闪长岩为矿床的矿源岩。 ②燕山运动对含矿岩系的强烈褶皱和断裂及其花岗岩、闪长岩矿源岩和热液作用是成矿的主要条件。成矿后区域地壳运动尚未全息,故矿体与围岩共同受褶皱、断裂,发生压碎等现象。此文是作者对中国燕山造山运动内生成矿研究的最早实例。 后两文中,中国油页岩概论1951 是作者在发表粤南油页岩的开发问题1949一文后,对中国能源矿种之一的油页岩颇具重要性的专论。其要点为 ①作者按地质找矿为国民经济服务的指导思想,为阐明中国已知的油页岩矿床,加快油页岩能源资源开发利用进行了专门调查和详细论述; ②阐明了产于第三纪的辽东抚顺油页岩矿和粤南茂名油页矿,分别均为内陆盆地沼泽相和陆缘滨海盆地沼泽相沉积成矿,共同占有全国近45的储量。 上述三文,分别成为作者在地洼学说的孕育阶段,最早对地洼型内、外生成矿作出研究的实例,也是地洼成矿研究中最早的原始积累。 中国岸线问题1951一文,是作者长期从事中国大陆东部滨海地形学研究背景下,在广州附近之上升浪蚀台地1948、广州附近之上升浪蚀阶地及粤省复式岸线之成因1948和中国南部复式岸线成因一解1948等文基础上,总结性的重要成果。其要点为 ①根据1935年起的观测,中国岸线系是在总的地壳沉降、间以上升形成的复式岸线,否定了国际权威学者认为中国岸线舟山群岛以北上升、以南沉降的错误结论。 ②结合对雷州半岛与海南岛北缘现代地震的调查与研究,提出二者均与现代地壳运动块断-挠曲相关。此文的重要意义一是为其后中国东部中新生代陆内造山区,滨海新构造地壳运动的差异活动性和地洼型岸线的划分提供了原始实证;二是成为其后提出的东亚大陆壳体新生代陆缘扩张形成离散式大陆边缘论述的最初萌芽。 第二卷 地洼学说(活化构造及成矿理论)的初创(19561960) 本卷收入作者自1956年至1960年初,地洼学说初创期阶段撰写的论文31篇、专著一本、附图彩色图版2幅、附录3篇。其中 中国地台“活化区”的实例并着重讨论“华夏古陆”问题是地洼学说初创时期1955年起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立论论著。1955年春,在地质部全国地质会议上讨论湖南涟源斗笠山煤田问题时,著者提出湖南一带为“活化地台”的最初看法。此文即依这一见解,根据作者1932年起历年的野外实地观察,对中国北部阴山山脉及东南沿海诸省的地质构造发展史和成矿特点,作出分析。认为这两个地区,既非历来文献所说的地台区,也不像有人所说的地槽区,而是中国地台区的一些部分于中生代“活化”,即由地台活化而形成的构造区,取名“活化区”,并把东南沿海区命名为“华夏活化区”。 文中提出“活化区”术语于1959年起又称“地洼区”,作为大陆地壳中一种新被发现的活动性构造单元,初步冲破了“非槽即台、非台即槽”的、统治整个地质科学长达百年之久的地槽-地台学说的思想束缚,成为创立地洼学说活化构造理论的客观事实依据和核心概念。 “活化区”的重要特征,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一系列“活化地台凹地”1959年起改称“地洼”的构造盆地。作者从此文起,即把大地构造与成矿关系列在显著地位,指出活化区成矿具有重要性,除存在地台型和地槽型内、外生矿产外,还存在有“活化地台凹地型”外生矿产和活化岩浆型内生矿产,具有矿产类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对地洼学说将大地构造及成矿学兼容并重的立论具有奠基作用。 此文的发表,后被列入自然科学史上的大事之一见自然科学大事年表,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第202页;伊东俊太郎等. 简明世界科学技术史年表,日本弘文堂出版社,1983,第145页;该文发表的时间1956年被作为地洼学说创立的年代。 中国构造区域划分的我见一文,是“地台活化说”地洼学说初创阶段,著者针对大地构造学基本问题大地构造区划问题,对中国地台“活化区”进行区划研究最早的一篇文章。其要点有①对中国构造区域划分的方法及原则方面,著者鲜明地阐明传统的“历史分析法”的理论基础,并根据中国地台区广泛出现的地台活化现象,加以补充、引申,成为适用于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研究的基本方法;②提出了对“活化区”各级区划的原则,既要考虑地台活化前,其前身地台区时的情况,又要考虑活化时期的活化程度、活化形式等情况后多经修改、补充;③运用“地台活化说”作指导,编制了中国第一张区分地槽区、地台区和活化区三大构造单元的中国大地构造分区简图。 初论中国的地台活化现象是著者根据他1932年以来从事区域地质调查,实地观察的资料积累及1953年陪同苏联B.M.西尼村教授进行中国地台活化实地考察,结合讲授中国地质学的教学工作,把对中国大陆地台活化认识系统化整理,于1955年完成地台活化理论及对找矿工作的实际意义初稿后,1960年出版发行时更名为地台活化说及其找矿意义,把其中关于中国地台活化的进程及阶段划分;地台活化发生的时代及地理分布;活化地台区的结构及地台活化的类型;以及中国活化地台区的一般特点;已知的活化地台区及其成矿作用等基本问题,加以系统的概述,先行发表。随文附有中国境内活化地台区域活化发生时代和中国境内华夏型活化地台区分布图,是著者最早编制的中国大地构造方面的图件。由于正值地台活化说及其找矿意义审稿、定稿期,著者对一些基本问题的初步认识,期望能够广泛征求意见,修改、补充完善。 南岭及其邻侧地区的大地构造一文,是1957年作者应二机部309队的邀请,给苏联专家组讲学的中文稿曾由该队译成俄文印发。文中根据作者历年野外考察的大量实际资料,阐明本区的地层,可划分为三大层群,依次构成三个构造层。从历史分析及构造分析看,它们分别代表褶皱基底、沉积盖层以及第三构造层活化构造层。根据各个构造层的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所反映出来的地质发展史,本区原系“中国地台区”的一部分。到早中生代后期,发生活化形成第三构造层“活化构造层”1959年起改称“地洼沉积层”;1960年改称“地洼构造层”,成为活化区。依地质发展史上的差异,本区可细分为华夏、雪峰-黄山及浙-赣-湘-桂三个活化区。所以,以产有色金属及稀有金属闻名世界的南岭山脉,其现阶段的大地构造性质不是属于地槽区,实系中国东南部的后加里东地台区的一部分,于中生代活化时,有几个方向的大断裂带发生或再度活动,互相交错,引起大量酸性岩浆沿之侵入,遂带来了丰富的金属矿床。 中国能源矿产中的油页岩、煤、石油及铀,是作者从1938年起长期关注并实地考察与研究的矿种。中国油页岩的大地构造类型一文,系地台“活化区”概念建立后,地台活化说1959年后称地洼学说初创时期,著者于1957年参加中国地质学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的学术论文节要;是最早将地洼型油页岩,作为与地台型、地槽型山前凹陷型及山间凹陷型并列的大地构造成矿新类型;并对中国油页岩矿产中,不同大地构造成矿类型矿床的含矿系及其地质构造、产出背景特征、成矿时代,以及与中国地台活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附有作者在进行学术讨论时回答的内容;以及其后整理载入中国地质学会会讯的补充意见。该文的意义在于,是对地台活化说倡导“除阐明地壳发展规律外,还要研究并阐明成矿作用的规律,为矿产预测及找矿工作提供依据”的学术指导思想,最早作出的实例表述。 中国活化区矿产的分析,是1956年作者提出“活化区”概念后,继续对活化区内的内、外生矿产的形成与产生特点,优先进行专门性研究与阐明的第一篇重要论著。反映了著者把大地构造学与成矿学融为一体,兼容并重,作为立论之本和大地构造为生产实际及找矿服务的学术指导思想。其重要意义在于阐明了活化区中既有继承其历代前身包括地槽区及地台区阶段的矿产,又增添了自身的矿产,包括外生和内生矿床,这是对活化区矿产多样性、复杂性形成原因,以及活化区成矿专属性、继承性和叠加性的最初表述和递进成矿新概念的雏形;并举出阴山、冀辽活化区,华夏活化区及浙-赣-湘活化区的矿产分析作例证。 “满蒙地块”及其大地构造特点一文,是“地台活化说”1956或“地洼学说”1959从初创期至充实期间,研究中国区域大地构造的一篇主要论文。它把中国古地台区经活化转化为“活化区”的研究范围,从中国大陆的东南部、中部扩展至东北部,构成国内外公认的中国大陆东部地台活化发育的典型区域。文中依据东北诸省前震旦纪至第三纪后期全部地质发展史与华北地台活化区的对比分析研究,把北部与南部划分为两个不同的古地块,前者系另一独立的古地块取名“满蒙地块”,后者则系华北古地块的一部分;其次阐明了这是一个有较长期地台活化历史的“活化区”,大范围、剧烈的活化时期则是中生代,且尤以中生代中后期广泛的火山喷发及大量酸性岩浆侵入为特色,故和中国东南沿海诸省的“华夏型活化区”1959年后称为华夏型地洼区属同一活化区类型。 地壳的第三基本构造单元地洼区,是地洼学说发展“初创时期”的一篇重要论著。1956年作者发表中国地台“活化区”的实例并着重讨论“华夏古陆”问题时,对大陆地壳第三构造单元的命名,因考虑到它是地台区经活化作用向活动区转化的产物,故叫它做“活化区”。后来发现,这个术语虽能反映这种构造单元发生的历史背景及形成过程,但不能反映它的地质记录特征,不利于认识和鉴别。其次,因随后的研究表明大陆构造的“稳定”区和活动区不止一种;在地壳演化史上,于地槽区出现之前,就已经有过一个古老的“稳定”区存在过参考先震旦纪大地构造性质问题一文。任何一种“稳定”区都可以发生活化,例如地槽区的发生,就是由于前地槽区的“稳定”区活化的结果。所以,活化区一名,含义显得笼统,不能确切地表明它是后地台区的活动区。尽管作者所命名的“活化区”一词,已被中外学者广泛采用。但为了克服这个术语的缺点,作者认为有必要根据它的地质作用特征补充另一个名称。本文就是为了阐明这种构造单元的最具代表性并可作为重要识别标志的特征,是在这种后地台活化区里面取名“地洼”的特有的山间构造盆地中形成有独具特征的地洼型沉积建造组合,成为与地槽型、地台型沉积建造组合相区别的一种主要识别标志。故在本文中增称这种新的构造单元为“地洼区”。作为“活化区”的同义词。 本文的主要论点是总结了地洼学说初创时期逐步深入,渐趋系统化的一些研究成果。除提出“地洼”及“地洼区”新概念之外,还把“活化地台凹地沉积”改名为“地洼沉积”或“地洼型沉积”;由这些沉积构成的第三构造层则叫“地洼构造层”。文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地洼区的性质和在地壳演化史上的位置,即它是继地槽区、地台区之后出现的第三种构造单元,是一种新型活动区型的、具有更为复杂结构的构造单元。 文中首次提出“地洼型成矿作用”概念,作为“活化型成矿作用”的同义词,以便更确切地反映这一类型矿产的大地构造成矿类型特征和成矿规律。 文中把“地洼”的译名定为汉语拼音的“Diwa”,意译为“geodepression”。俄文译名为“ДйваГеоделрессяи”,日文则采用“地窪”。湖南省地质发展简史及其大地构造分区一文,反映了著者运用“活化区”或地洼区第三构造单元新概念,借助生产实践的成果资料,进行区域大地构造图的编制,为开展矿产预测及找矿提供依据;并通过编图实践,对地台活化说或地洼学说加以验证、修改、补充。这是地洼学说充实发展阶段的初期的主要特色和基本途径。1958年至1959年初,由著者主持的1∶250万湖南大地构造图和湖南构造纲要图的编制,是最早以地洼学说为指导,采用历史分析法,按三大基本构造层划分,以现今大地构造性质为准则,进行的大地构造区划的具体实践。也是地洼学说初创期阶段,著者于1956年对中国构造区域划分的原则、方法及级次方案,结合湖南省区域地质史分析,最早进行的区划实践见图版Ⅰ、Ⅱ。上述图件及说明书,于1959年34月在全国地质编图会议上曾展出和报告,其后进行了修改与补充。湖南省地质发展简史及其大地构造分区文与其后发表的湖南省大地构造纲要1962,从地壳动定转化递进说看湖南铁铜铝煤的分布1960和未刊稿建国十年来湖南省大地构造研究综合述评1959等系列文章,均是对编图实践,侧重不同的阐明,成为其后20世纪70年代著者深入地质勘探队、矿山,进行矿产预测和找矿等的依据。 萌渚岭西侧湘粤水系间的争夺及其对南岭地区新构造运动的意义系作者依据1957年实习教学期间的实地观察资料,应邀在冶金工业部204队所作学术报告的基础上,整理成文。地洼学说强调区域大地构造类型划分的原则,是以现代地壳运动的性质为准绳的。诸如地震、温泉、水系间的争夺、海岸线的变迁、新构造运动等,均是最为直观,有助于识别区域大地构造类型的另类标志。文中根据研究地区水系间第四系的发育位置和分布状况,经对比分析,确定为河流争夺现象的一个实例。发生的原因系该地区新构造运动活动进程中,属于E-W向构造系的褶断运动与属于NE向构造系的褶断运动,互相干扰、相互交替,构造线方向反复更易所致。该文的意义尚在于,在进行地壳构造运动分析时,也应注重构造体系的具体实际运用,这是著者倡导历史分析法与动力分析法相结合的开端。著者一直认为地洼学说,作为还在成长中的新学说,还是很不够完整,很多重要问题如地洼区级次的区划要通过实践加以检验、修改及补充。划分构造区的方法和步骤即是在总结了编制湖南省大地构造图经验的基础上,依据地槽区、地台区、地洼区之间递进转化的序次关系和继承作用与新生作用的关系,对三类构造区的分区级别、划分根据和划分步骤,作出了进一步较全面、系统的分析、论述与厘定,为其后1977编制中国大地构造图中构造区划分系统的确定,提供了重要的参照基础。地洼学说对大地构造分区的划分原则及方法上,从1956年创立地台活化说起始,依据科学实践的积累与检验,大地构造分区的修改、更新,一直贯穿于该学说从初创、充实发展的全部进程,历经了从侧重于槽、台、洼构造区形成过程到从侧重于槽、台、洼各构造区地质构造识别特征二个方面的探索。前者以1958年编制的湖南大地构造图和划分构造区的方法和步骤编制湖南省大地构造图体会之一1959为代表;后者则以湖南省大地构造及其与矿产的关系1959和中国大地构造图一按地洼说和递进说编制1∶400万1959年完成初稿,1977年正式出版为代表。因而在构造分区特别是3、4级分区的名称上先后有所差异。地壳动定转化递进说论地壳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地洼学说初创至充实时期,作者的一篇主要理论性著作,提出了对地壳演化一般规律的新见解。阐明地台区是由属于活动区的地槽区“稳化”转变而来,而地洼区则是由属于“稳定”区的地台区“活化”转化形成的。根据各个基本构造单元在结构上的差别与联系,活动区与“稳定”区之间的关系既是互相转化的又是对立统一的。地壳发展是活动区与“稳定”区两者按照“否定之否定”法则,互相转化更替,沿着螺旋式的路线,向上向前发展,由简单形式到复杂形式,由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递迭升进。作者称其为地壳“动‘定’转化递进律”。这在理论意义上给自然辩证法增添了新的例证;在实用意义上增添了地洼型成矿作用及其内、外生矿产的分布规律,有利于指导其成矿预测与找矿勘探。从地洼学说谈到湖南大地构造与矿产的关系是著者最早运用地洼学说递进成矿论总结湖南省大地构造及其矿产的关系的一篇论著。按地洼学说为找矿工作服务的指导思想,针对湖南省铁矿和石油为找矿重点的实际,依据湖南省现阶段的大地构造性质和分区,初步阐明了湖南铁矿的大地构造类型及其找矿方向;以及地洼区的生油、成油、储油和油气保存条件。同时,著者作出了华南地洼区内生矿床分带的初步划分,并论及其与地槽区内生矿床分带性的区别。地台活化说及其找矿意义是作者在地洼学说初创期著述的具有里程碑作用和意义的一部重要论著。该专著的特色是以大量实际成果资料作依据,对地洼学说立论的最基本部分的核心概念,及发展引申的科学新概念和相关的辅助性假说,进行了初步阐明。专著论述的根本性问题有以下五个方面。①地洼学说立论基础新被认识的大陆地壳第三类构造单元地台“活化区”地洼区;地台区的活化解体形成活化区过程的阶段划分;以及地洼型地壳运动;地台活化的产物地洼、地洼型沉积以及由其构成的地洼构造层,地洼型构造-岩浆活动及其矿产等基本概念。②地洼学说的中心思想地台区由地槽活动区经“稳化”形成稳定区、以及地台稳定区经“活化”形成“活化区”地洼区、这种转化进程关系上的“地壳动定转化递进说”递进说等。③运用著者倡导并经引申、发展的大地构造研究方法历史分析法,提出了结构、地质构造、地层、古地理、构造运动及其变形类型、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貌及新构造运动、矿产类型等九个方面,作为地台活化区地洼区这一新型的大地构造单元的鉴别依据。④阐述了地洼学说的基本学术路线大地构造理论研究目的是为生产实际服务。举例阐明了“活化区”地洼区内矿产的综合性、多样性,包括见于褶皱基底中地槽型沉积变质和内生矿床及见于盖层中的地台型内、外生矿床,以及地台活化区形成的外生、内生矿床。为其后地洼学说递进成矿理论的形成打下了基础。⑤对地台活化作用和地洼区形成的原因地壳递进发展的力源机制作出了初步探索,认为与地壳内放射性元素的热能聚散交替的规律性有关。为其后1979年著者提出“地幔蠕动热能聚散交替假说”,开拓了最初的思路。 第三卷 地洼学说(活化构造及成矿理论)的充实(19601977) 本卷收入作者自1960年至1977年正式发表的论著以及部分学术报告25篇和成矿构造研究法专著,反映了作者在全集第二卷“地洼学说”创立的基础上,对“地洼学说”的充实和发展;代表该理论从初创至逐步完善的重要发展阶段的理论和实践的成果。 该阶段的特点是,作者突出地依据大地构造辩证历史分析法分析了地洼区的特征和性质及其与所谓“准地台”的比较和从历史分析法的角度看地质力学分析以及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沉积、岩浆、变质建造等分析并与动力分析法的结合,从辩证发展的观点进一步论述了活化、稳化、动“定”递进转化的概念,通过百家争鸣的学术讨论,使地洼学说基本理论观点得到了充实与发展。其中,地洼区后地台阶段的一种新型活动区作为地洼学说的阶段性总结成果于1978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地洼盆地构造的发展过程及阶段划分一文,是地洼构造及其成矿研究的基础性课题的理论成果。其要点为①根据实践的检验,对1958年华夏型地台活化的进行过程一文和1960年地台活化说及其找矿意义专著中对地台活化区或地洼区构造发展过程初动期、渐进期、激烈期、余动期的4阶段划分进行了修订,将初动期与渐进期合并,作出初动期、剧烈期、余动期3阶段的新划分,这一地洼区构造活动强度变化阶段性的划分,更能客观地反映出地洼区构造格局阶段性变更的特征;对地洼区不同构造发展阶段,外、内生成矿作用及其所成矿产赋存的时、空特征等,对提高预测找矿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②作出了地洼期和褶断带期的新划分。 地洼期相当于初动期及剧烈期,褶断带期则相当于余动期,前者以褶断变形构造为主,后者则以块断变形构造为主。 这一划分有助于对地洼区成矿继承、叠加、改造作用的深入研究;③此文通过地洼区的典型地区中国东部,对中新生代地洼构造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划分的原则和方法,地洼盆地构造发展类型及其空间分布,地洼区构造-岩浆活动特点;地洼盆地的构造特征和研究方法等,作出了系统阐明,在地洼学说充实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于地洼区及其他有关问题一文,系著者应邀于1972年9月6日在国家计委地质局、地质科学院审图工作会议上作的学术报告。1969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是地洼学说理论充实与发展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在国内、外被广泛介绍和运用的推广时期。著者在该时期一系列全国性会议上的学术报告中,多是以中国部分地区如山东的研究实例,从其地质发展过程论述其地壳发展的特点,侧重阐明地洼区这一后地台区阶段新型活动区的主要识别标志,并着重阐明成矿递进论的基本论点及其找矿意义。文中还根据70年代中国大陆地震频频发生和抗震防灾工作的实际需要,着重对大地构造与地震地质进行了专门的阐述。近代地震是新构造地壳运动的重要表现,文中列举了20世纪以来中国东部发生的27次6级以上的大地震,均系地洼区地震,从理论上否定了中国是弱震地区的观点。 中国中、新生代盆地红色岩系是重要的含油气盆地。 试论中国东部某些地洼型油田特征和找矿方向一文是根据著者从1935年起长期在该领域研究积累,于1974年3月在中南地区红层研究协作会议广州上的报告专文。其与另文地洼型油气田形成条件的初步认识同为姊妹篇,两文各自论述重点不同。前文重点阐明中国东部地洼型油气田形成阶段的大地构造历史背景,以及油气盆地形成、发展过程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并以实例阐明了地洼型油气田具有“小而多”;常沿凹陷呈向心式环状分布;目的层系较多,常出现不同层系油田连片;沉积岩系多韵律,形成多套生-储-盖组合;储油岩类多、储油性好、油藏类型多、找油范围广等特征。后文则着重对地洼型油气盆地形成、发展过程中,古气候因素、古地理和古构造环境因素等生油必要条件,储、盖层及储油构造形成条件和保存条件,进行了专门阐述。上述两文的重要意义是把中国中、新生代盆地红色岩系的传统地质研究,拓展到大地构造及成矿学研究的新领域;进行了地洼型油气田成矿大地构造基本类型的划分;提出了地洼型油气田的找矿方向。 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著者深入地质勘探队现场,运用地洼学说结合找矿工作需求,进行验证与补充,遂成为推动地洼学说充实发展的主要方式。从“地洼说”谈茶攸地区的成矿构造问题一文即系著者于1974年10月在湖南地质局416队东岗山矿区所作的学术报告摘要,是根据茶陵攸县地区找矿实际,按著者成矿构造研究法一书初稿的内容,针对成矿构造所作的专门报告中的要点。包括了①成矿构造的定义、分类、级次划分;②茶攸地区成矿构造历史分析;③中型构造的控矿作用;④大型构造的控矿作用;⑤对东岗山矿区进一步进行成矿构造研究的建议。鉴于成矿构造研究法书稿1970年送出版社后,因历史原因迟迟未予付印,因而,此文和著者先后在广西冶勘274队1965、青海西冶8队1969、甘冶1队1969、中南冶勘工人地质试点班1971等所作的有关成矿构造讲课或报告的文章,为其后正式出版的成矿构造研究法1978,增补了许多构造控矿的实例。 成矿构造研究法是作者重要的专著之一,已全文汇集于本卷中,对于该书的介绍,请参见其扉页后的内容简介。 运用地洼学说编制各种图件,为生产实际服务和对其理论进行检验,是地洼学说充实与发展时期采取的一种主要方法。1959年中南矿冶学院地质系大地构造研究室成立后,由著者指导,首次按地洼学说新思路编制了1∶400万中国大地构造图初稿,因受到阻挠和1965年起众所周知的历史原因,功亏一篑,被迫搁置。 中国区域大地构造基本特征初步总结一文即是此次编图附说明书的总结性论述。直至1973年应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地质图集之约,编制1∶1500万中国大地构造图及说明书,作为该图集序图之一后仍因受阻未正式出版。中国大地构造简述即是在上述编图基础上,运用地洼学说编图后对中国大地构造主要特征作出的论述。这两篇文章的要点是①简要阐明地洼学说及动“定”递进说并汲取“断块论”及“构造体系”之长的基础上,以现阶段的大地构造性质为准,对中国区域大地构造进行了初步区划。文中所附大地构造分区略图,为其后1977年由地震出版社正式出版的中国大地构造图1∶400万打下了基础;②强调指出了中国大陆地壳大地构造演化上的基本特点为沿经向狭长构造带南北地洼区为界,分为东、西两个壳体或巨型地块,两者之间,无论在大地构造发展史、现今大地构造特点、主要构造线方向及其所属构造系、地貌、地球物理、地壳厚度和M界面深度等方面,以及在各个地质时代的地壳运动、构造型相等方面,都各具自身特色,存在明显的分异。这是继后1992在地洼学说理论体系中,著者提出综合大地构造学新概念壳体概念的雏形。 著者于1959年至1976年期间,作过一系列湖南大地构造与相关矿产关系的学术报告。湖南大地构造与油气、金刚石矿床的一些有关问题系著者于1976年2月及4月分别在湖南石油队及431队所作学术报告的文稿,其中部分内容已在湖南省大地构造与其矿产关系1959一文中发表。故该文现以节要汇编,除保留原文分节标题和部分内容外,仅全文保留“从成矿大地构造条件谈湘西金刚石矿床的一些有关问题”的内容。 大地构造与富铁矿成矿矿规律一文,是在地洼学说充实与发展时期,对递进成矿理论起着奠基作用的一篇重要论述。该文系作者1975年应邀在“南方富铁矿会议”广州上作的学术报告。作者从递进成矿说理论观点与国民经济发展对富铁矿资源需求相结合上,对我国富铁矿的形成及其成矿类型,另辟新径作出的论述。其要点是①结合地壳发展的递进规律性认识,从大地构造单元的成矿专属性,矿产的继承性和成矿递进性,成矿的多体制阶段性及不平衡性;矿产分布的时空规律性等4个方面,阐明了大地构造与成矿的关系;并强调了不同构造单元的构造型相对矿产的控制和改造的重要实际意义,其中包括先成构造单元对后成矿产在成矿构造和成矿围岩条件上的控制与影响;以及后成构造单元对先成矿产在构造型相和岩浆活方面的改造与影响。这两个方面是递进成矿论对矿床分析与研究不可分割的基本内容;②以已知鞍山、白云鄂博、海南岛石碌铁矿等富铁矿床为例,结合这些矿床的成因问题争论多年未能解决,直接影响到富铁矿床的找矿方向未能明确,作者从它们现均产于地洼区中的客观事实,提出了这些矿床的三多特征成矿的多体制阶段性、多成矿物质来源、多成因类型的复成矿床特征,成为作者继后提出“多因复成矿床”概念的雏形和递进成矿论中“多因复成矿床类型划分的初始部分”;③作者根据对中国南方主要铁矿床成矿大地构造条件的分析,分别对地槽型铁矿床沉积变质和火山-沉积变质型、地台型铁矿床风化淋滤和沉积型、地洼型铁矿床火山岩型、热液矽卡岩型的成矿特点和找矿方向包括富矿的找寻分别进行了阐明。 这也是作者对中国金属矿床、矿种,作出三种成矿构造单元类型的最早划定,对其后对中国金属、非金属和能源矿种基本成矿类型的划分,具有承前继后的创新意义。 第四卷 地洼学说(活化构造及成矿理论)的拓展(19771992) 本卷收入作者在地洼学说(活化构造与成矿理论)充实与发展阶段后(19771992)进一步走向世界时期,从理论拓展和成矿学实用两个方面,对地洼区大陆构造新单元这一核心概念加以拓展并与国际前沿研究接轨的论著,共计52篇,另附录文选和讲义简介4篇,作序、序言(选)11篇。 地洼区大地构造单元的新类型一文,是1975年底,自然科学争鸣杂志社致函中南矿冶学院党委,嘱请陈国达教授撰写介绍地洼学说的专文,随后派人亲来说明“这是毛主席嘱办,毛泽东主席想了解我国的大地构造学派。”这篇专文简明扼要地阐述了传统地槽-地台学说;主要从中国大地构造的实况论及地洼学说的基本认识及其哲学观点,并着重论述了地洼区研究的生产实际意义,包括结合找矿实践、预报及预防地震的作用和意义。文后列出了陈国达立论代表作和国外评价的三篇参考文献。 该文稿于1976年初寄交杂志社后,时值“文化大革命”期间,受阻延至1977年初“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方发表于自然科学争鸣[1977(2)2832]。此时,毛泽东主席已逝世。 中新生代构造研究现状一文是作者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地洼学说专门研究机构得以重建并更名为中国科学院长沙大地构造研究所,陈国达被任命为所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后,作者针对“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内地洼构造的研究因受干扰,与国外对活化(地洼)构造研究取得的进展之间,差距明显,原有优势已存不多,以及十年间国际学术交流停滞的实际情况,为加强我国对中新生代地洼构造与成矿研究的步伐而撰写的专文。该文具有如下特点①以国内对地洼构造的研究为主,兼及国外截至1977年的最新研究进展,对地洼构造研究现状作出了回顾与展望;对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加强地洼构造研究的主要方面予以概述;②着重对地洼构造成矿规律方面,依据近期在运用递进成矿论解决找矿实际问题,在复成矿床和多因复成矿床研究上的新进展,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