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陵区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与对策分析.doc
杨陵区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与对策分析 【摘 要】 利用杨陵区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的数据,研究杨凌最近5年在平稳快速建设与发展的环境下城市空气污染的特征。结果表明 空气环境中PM10 经常为杨陵区首要污染物, 5年中有2年均值高于国家二级标准, 呈不稳定态势;SO2 浓度年均值远低于国家二级标准, 呈平稳上升态势;NO2 浓度年均值为国家一级标准, 呈稳中有降态势。污染主要源于气象条件不利、燃煤增加、机动车增加等因素。并针对杨陵区空气污染的特征提出了防治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杨凌 空气质量 变化趋势 1 杨陵区自然地理概况 杨凌农业高新示范区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西部,介于北纬3414′~3420′,东经10759′~10808′之间,东西长16km,南北宽6.5km,总面积94.18km2,地势北高南低,三面环水,以渭河为主,形成三级阶地。1997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区辖三镇(五泉镇、大寨镇、揉谷镇)两办(杨陵街道办事处、李台街道办事处)一乡(杨村乡)87个行政村、9个社区。杨凌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暖多风,夏热多暴雨,秋凉多连阴雨,冬寒少雨雪,年平均气温12.9℃,多年平均降雨量635mm,多年平均蒸发量820mm,平均风速2.4m/s。耕地面积9.3万亩,园林草地等面积1133.33hm2(园地480hm2),灌溉面积5653.33hm2。总人口20.17万人,其中城市人口7.93万人。作物种植以粮食作物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玉米,经济作物主要为蔬菜和果树等。随着示范区的发展,工业和农业经济得到全面迅速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优质良种和经济作物面积不断加大,设施农业和养殖业蓬勃发展。杨凌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农业城市。 2 杨陵区最近5年空气质量状况 2.1 杨陵区空气质量检测情况 杨凌示范区环境空气质量主要依靠位于创业园的空气自动监测设备对环境空气进行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监测,监测项目为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同时,污染物排放标准采用2000年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00)(表2-1)。 根据监测结果,2008-2012年五年间杨陵区空气质量二级及二级以上的天数分别为310、320、312、314、321天,由此可见,杨陵区空气质量整体情况较好,最近五年间并没有出现较大的变动情况。具体空气质量中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监测值(年平均值)我们可以见表2-2。 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五年中,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范围为0.022mg/m3~0.035mg/m3,平均浓度为0.028mg/m3;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范围为0.026 mg/m3~0.033mg/m3,平均浓度为0.030mg/m3;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范围为0.075 mg/m3~ 0.12mg/m3,平均浓度为0.094mg/m3,均符合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 2.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 2.2.1 评价标准及方法 采用环境空气综合污染指数法,以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三项指标为综合评价因子,以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为评价标准我区“十一五”期间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模式如下 式中P为大气污染综合指数;Pi为i项大气污染物分指数; Ci为i项污染物年日均值;Si为i项污染物评价标准(年均值) 2.2.2 现状评价 2008至2012年这五年间,杨陵区历年空气污染综合指数分别为1.92、2.37、2.28、1.67、1.88 。环境空气中污染物质的污染负荷系数由大到小排列依次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表明对杨陵区环境空气质量影响最大的指标是可吸入颗粒物。 (1)PM10变化趋势2008~2012年期间,PM10为杨陵区首要污染物,5年中2009年和2010年均值达到或超过了国家二级标准(国家二级标准PM10数值为0.1),2008年与2011年在国家二级标准之内,2012年接近国家二级标准上限值。这五年里,杨陵区空气中PM10含量呈不规则变化,并没有明显的趋势,具体走势见图1。 (2)SO2变化趋势2008~2012年期间,SO2均值均在国家二级标准之内,但仍没有达到一级标准。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除了2009年SO2含量是较上年有所下降外,从2010年到2012年三年间SO2含量是呈上升趋势。具体走势见图2。 (3)NO2变化趋势2008~2012年期间,NO2均值均都达到了国家一级标准。同时NO2含量走势较为平稳,并有下降趋势。具体走势见图3。 3 杨陵区大气污染成因分析 3.1 人为因素的影响 随着人类生产、生活活动的加剧,人类活动对大气环境产生了及其重要的影响。从人为因素考虑,杨凌地区污染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周边地区企业使用燃煤锅炉、窑炉、部分居民采用燃煤取暖,致使烟尘、烟气污染加重;二是城市运输车辆、出租车产生的二次扬尘以及废气排放;三是杨凌建筑工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产生的建筑施工扬尘。 3.2 自然环境的影响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杨凌地区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10),其污染负荷分担率平均为50左右,并且峰值一般出现在冬季,究其原因主要与杨凌的地理位置有关。杨凌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受大陆性季风气候影响产生大量自然尘和外来尘。尤其是冬天,地表植被稀少,更易导致可吸入颗粒物超标。另外冬季降水少,出现不利于大气扩散的气象条件很多,这不仅不利于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扩散,也加剧了环境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