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煤层顶板抽放巷瓦斯抽放技术的应用.pdf
煤炭工程 2 0 0 6年第 1 2期 “ 三软“ 厚煤层顶板抽放巷瓦斯抽放技术 的应用 李永刚,谢劲松,许国涛,郑 伟 郑煤集团 超化煤矿,河南 新密4 5 2 3 8 5 摘要针对 “ 三软”厚煤层综采放顶煤 回采期 间瓦斯涌 出量 大,在配风量接近极 限的情 况下,回风流和上隅角瓦斯仍经常超限的问题,在郑煤集团超化矿2 1 0 5 1综采放顶煤工作面采用 顶板岩石钻孔进行瓦斯抽放 ,效果不佳 ,而改用煤层顶板 高抽巷抽放 瓦斯 ,消除 了回风流和上隅 角瓦斯超限现 象,回风巷 瓦斯浓度降 至 0 . 3 % ,上隅角 瓦斯浓度降至 0 . 6 % 以下,有效解决 了 “ 三软” 厚煤层 高瓦斯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瓦斯问题 。 关键词 “ 三软” 厚煤层 ;顶板抽放巷 ;瓦斯抽放 中图分类号 T D 7 1 2 . 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1- 0 9 5 9 2 0 0 6 1 2 - 0 0 5 8 - 0 3 O引 言 综采放顶煤具有巷道布置简单、掘进工程量少、高产 高效、技术经济效果明显等优点,在全国得到了全面推广, 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安全问题也 日趋突出,特别 是瓦斯问题已成为制约安全生产的 “ 瓶颈” 。郑煤集团现在 开采的二. 煤为 “ 三软”不稳定厚煤层,煤层透气性低, 瓦斯抽放效果极差,据试验百米钻孔 瓦斯抽放量仅 为 0 . 0 1 5 m l int ,开采过程中部分工作面的绝对 瓦斯涌出量已 达 9 . O m ] / ra i n以上。在超化矿 2 1 0 5 1 综采放顶煤工作面距 开切眼8 0 m范围内,采用顶板岩石钻孔进行瓦斯抽放,平 均抽放瓦斯浓度为2 3 . 1 9 %,抽放混合量为 1 5 / m i n 左右 , 平均抽放量 为 3 . 4 8 m / ra i n 。此 时工作面配风 为 1 6 0 0 m3 / mi n ,回风流瓦斯浓度为0 . 6 % ~0 . 9 %,但在放煤和移架过 程中瓦斯经常超限,上隅角采用吊挂风帘措施后,瓦斯浓 度仍在 1 . 2 % 一1 . 6 %之间,极大地制约了生产;同时,由 于工作面供风量高达 1 6 0 0 m / m i n , 使工作面游离粉尘含量 大大增加,在割煤、放煤时,因煤尘过大,使工作条件恶 化 , 设备故障率高,易发生安全事故 , 大大增加了工人得 尘肺病的机率。因此,寻找治理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瓦斯的 新途径 ,成 为 “ 一通三防”技术管理的重点。在超化矿 “ 三软”厚煤层2 1 0 5 1 综放工作面进行了煤层顶板高抽巷抽 放瓦斯的试验,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 1 煤层顶板高抽巷抽放瓦斯 1 . 1 试 验 区概 况 2 1 0 5 1 综采放顶煤工作面位于矿井东翼 2 l 采 区,走向 长为 1 1 6 0 m,倾斜长为 1 4 7 m。煤层厚度变化较大,在 3 2 6 m之间, 平均厚度为1 0 . 7 m, 平均煤层倾角为1 O 。 。 局部 4结论 参考文献 1 小直径排放钻孔用普通风煤钻打眼,元需专用钻 机,机具搬运、操作方便,且钻进速度快 ,每班 3~ 4人即 可完成打钻任务。又因其灵活,针对性强,应用它获得的 经济效益是十分显著的,尤其是有利于施工人员安全。 2 超前、预测及检验钻孔交替循环前进 ,始终保持 5 m以上的安全超前距,避免了掘进工作面频繁变换工序, 形成巷道两侧三角空白区,有利于实现正规防突循环作业 , 有利于建立可靠的安全屏障,保证了施钻人员的安全。 3 钻孔间距必须小于有效卸压半径 ,并布孔均匀 ,才 能起到连续、充分卸压的作用,达到防治突出之目的。尤 其是将其应用在 自喷力强,垮孔严重 的突出危险地段 ,将 显示出更大的优越性,因而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5 8 俞启香.矿井瓦斯防治 [ M] .江苏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蒋承林.煤与瓦斯突出的预测模型及预测指标 [ J ] .中国 矿业大学学报,1 9 9 8 ,2 7 4 3 7 3 - 3 7 6 .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制定,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 [ M] .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 9 9 5 . 张洪.煤巷掘进综合 防突技术 的实践 [ J ] .甘肃科技, 2 0 0 4, 1 O . 许场彬.在突出煤层中实施防突措施保证快速掘进 [ J ] . 煤矿安全 ,2 0 0 4, 5 . 张传铭.用小直径钻孔防治煤与瓦斯突出 [ J ] .煤炭工程 师 ,1 9 9 7 , 1 . 责任编辑郑燕凌 收稿 日期2 0 0 6一 o 4 0 3 作者简介李永刚 1 9 7 9一 ,河南浚县人,助理工程师,1 9 9 9年毕业于河南煤校采煤专业,现从事矿井安全技术管理 工作。 ]]] ‘I .I 2 0 0 6年第 1 2 期 煤炭工程 瓦斯压力达到0 . 5 5 MP a以上,煤质较软,硬度系数 f 值为 0 . 1 1 ,煤体破坏类型为 I I I ~V类 ,是典型的 “ 三软”厚煤 层区。煤层瓦斯含量高达 1 1 . 0 m 3 / t 以上,局部断层、褶皱 等构造比较发育 ,又是典型的高瓦斯 、高应力区。煤层伪 顶不发育 ,直接顶为泥岩、砂质泥岩,厚 4 . 3 m,老顶为中 细粒砂岩,平均厚度为4 . 5 m,顶板岩层起伏变化较大。根 据工作面上、下付巷掘进期间的瓦斯涌出情况统计资料显 示, 2 1 0 5 1 工作面上付巷掘进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变化在 0 . 3 29 . 6 6 m / m i n范围,平均为3 . 1 8 m / m i n ;下付巷掘进 工作面绝对瓦斯涌出量变化在 0 . 4 8 6 . 8 6 m / m i n范围,平 均为 2 . 8 6 m / m i n 。根据超化矿的经验,回采工作面瓦斯涌 出量是掘进工作面瓦斯涌出量的 1 . 51 . 7倍,预测 2 1 0 5 1 工作面回采期问平均绝对瓦斯涌出量为 8 . 6 5 m 3 / m i n ,最大 绝对瓦斯涌出量达 2 0 . 6 m / m i n 。 1 . 2 技 术原 理 根据矿山岩层移动理论 ,采场上覆岩层在回采工作面 采动以后 ,可分为冒落带、裂隙带、弯曲下沉带。沿工作 面的推进方向又分为煤壁支撑影响区、离层区、重新压实 区。初采期采空区中部裂隙最发育,当工作面推进一定距 离后 ,原来的离层区被逐步压实,采空区中部覆岩的采动 裂隙离层与竖向裂隙趋于压实闭合,而在工作面开切眼及 终采线侧、工作面进回风巷侧由于煤柱的支撑作用离层反 而能够长期存在,从而在采空区四周存在一个连通的采动 裂隙发育的 “ O ”形圈 见图 1 。由于采动裂隙 “ O”形圈 的存在,为采空区瓦斯流动和贮存提供了通道和空间,是 采空区瓦斯聚积的地方 ,顶板高抽巷抽放原理就是利用这 一 原理进行抽放,即将巷道布置在裂隙带和 ⋯ O 形裂隙 圈内。当工作面开采过高抽巷后 ,当顶板垮落、顶板岩层 及煤层卸压,原来煤层中的瓦斯压力平衡遭到破坏 ,围岩、 煤层、采空区遗煤解吸的瓦斯在抽放负压作用下 向高抽巷 流动,通过 “ 高抽巷”将采空区内瓦斯及时抽出,达到治 理采空区瓦斯的目的。 图1 采空区 “ O ”形圈示意图 1 . 3 技术要点及主要参数 根据相似材料模拟可知,随着采面推进 ,覆岩离层裂 隙在第一阶段最为发育,第二阶段在采空区四周存在一个 离层裂隙发育的 ⋯ O’形圈 ,其周边宽度约3 4 m。根据抽放 理论 ,高抽巷距上隅角越近抽放效果越好,但由于受开采 卸压的影 响,回风巷附近煤层已松散,煤体 中裂 隙发育 , 如果高抽巷距回风巷过近,易造成抽放系统漏风,为使高 抽巷既避开压力集中区 1 8 2 5 m ,又能使高抽巷充分发 挥作用,故高抽巷选择在距回风巷内错 1 01 5 m位置。 巷道采用木棚编织制网支护方式。高抽巷采用双道密 闭工艺,密闭间加注黄土和罗克休泡沫、M E A防火剂。根 据矿井的正常推进速度和掘进速度,为保证工作面不间断 抽放,高抽巷间距 1 5 0 2 OOm进行布置 如图 2 。主抽放 管路采用 I 40 0 1 n n l 和 2 5 0 m m的玻璃钢管 ,抽放负压一般 为 2 0 3 0 k P a ,流量平均为 1 0 0 m / rai n 。 图 2 煤层顶板高抽巷瓦斯抽放系统示意圈 1 . 4 抽放效果考察 1 顶板高抽巷抽放有效地降低了2 1 0 5 1工作面回风巷 的瓦斯量 见图3一图5 。工作面距离开切眼8 0 m范围内未 布置高抽巷,而采用顶板岩石钻孔进行瓦斯抽放。平均抽 放瓦斯浓度为 2 0 . 6 6 % ,抽放混合量为 1 5 . 5 m / m i n左右, 平均抽放量为 5 . 5 5 m3 / m i n 。此时工作面配风 1 6 0 0 m 3 / m i n , 回风流瓦斯浓度为 0 . 6 % 一 0 . 9 %,但在放煤和移架过程中。 瓦斯经常超限,上隅角采用 吊挂风帘措施后瓦斯浓度仍在 1 . 2 % 一1 . 6 %之间;顶板高抽巷投入使用后,抽放瓦斯浓 度为 2 2 . 7 % 一 6 9 . 5 %,平均为 4 1 . 8 5 %,抽放量为 9 . 6 7 3 1 . 2 6 m / mi n ,平均为 1 8 . 8 8 m / m i n ,使 2 1 0 5 1工作 面回风 巷瓦斯浓度降至 0 . 2 9 % 一0 . 5 9 %,平均为 0 . 4 4 % ,回风流 中瓦斯量为3 . 2 28 . 1 4 m / m i n ,平均为 5 . 7 7 m / rai n 。 2 从根本上解决了2 1 0 5 1 工作面上隅角瓦斯聚集超限 问晒。 在2 1 0 5 1 工作面采用顶板岩石钻孔进行瓦斯抽放 , O 5 0 l o 0 l 5 0 2 0 0 2 5 o 3 0 0 3 5 0 时间/ d 图3 2 1 0 5 1工作面瓦斯抽排量随时间的变化 ∞ 加 m O l I I Ⅲ . n Ⅲ / 稠菇 煤炭工程 2 0 0 6年第 1 2期 综放工作面撤架期间 自然发火综合防治 王海 清 大同煤矿集团公司 安监局,山西 大同0 3 7 0 0 3 摘要 文章对 同煤五矿综放工作面综采设备回撤过程 中,工作面停采线附近遗煤 自然发火 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根据矿井拥有的技术手段和实际情况,通过采取合理配风、使用化学材料 防灭火、工作面洒浆和建立预测预报 系统等综合的防治 自然发火措施 ,对综放工作面停采搬家期 间易于发生 自然发火的问题进行治理 ,取得 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 支架回撤 ;综放 面采空区;自然发火;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T D 7 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1- 0 9 5 9 2 0 0 6 1 2 枷 6 0 一 D 2 1 概况 同煤五矿现设计年产 3 0 0万 t , 2 0 0 5 年实际原煤产量达 3 1 0万t ,主采煤层为 l 3 煤层,煤层倾角 5 。 ~1 5 。 ,厚 6 9 m,采用先进的综采放顶煤回采工艺,采 3 . 0 m,其余放顶 回收。1 3 煤层属易 自燃煤层 ,自然发火期 3~ 6个月,最 短 2 8 d ,具有低温氧化特性,极易氧化自燃。从同煤五矿多 年来 1 3 煤层综放工作面防治 自 然发火的情况看 , 工作面在 拆架期间防治自然发火难度比较大,2 0 0 1 年 7月 1 3 ‘ 煤层投 产以来,综放面撤架期间采空区发火 3次 ,撤架后发火 3 次。为保障矿井安全,近几年来,对综放面撤架期间停采 线附近遗煤 自燃发火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研究, 采取 了综合 0 5 0 1 0 o 1 5 0 2 0 o 2 5 0 3 册3 5 o 时间, d 图 4 2 1 0 5 1工作面回风巷中瓦斯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图5 2 1 0 5 1工作面瓦斯抽放浓度随时问的变化 工作面配风为 1 6 0 0 m 3 / ra i n ,上隅角采取 吊挂风帘措施后, 瓦斯浓度仍在 1 . 2 % ~1 . 6 %之间,而采用煤层顶板高抽巷 抽放瓦斯后 , 工作面配风降低到 1 2 0 0~ 1 4 0 0 m 3 / m i n ,上隅 角瓦斯浓度仍降至0 . 6 %以下。 3 使 2 1 0 5 1 工作面实现了稳定高产。在煤层顶板高抽 巷抽放系统投入使用前 ,工作面配风达 1 6 0 0 I m i n ,工作 面日 产原煤只能在2 9 0 0 t 以下,而抽放系统投入使用后 , 工 作面配风降低到 1 4 0 0 m / ra i n ,回风流 中瓦斯浓度控制在 0 . 6 %以下,平均 日产原煤达 5 0 0 0 t 。 3 结论与建议 1 煤层顶板高抽巷抽放采空区瓦斯是解决 “ 三软”厚 煤层高瓦斯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瓦斯问题的有效手段。 2 采用煤层顶板高抽巷抽放瓦斯不但可以降低工作面 配风量 , 改善工作面环境 ,而且可以使 “ 三软”厚煤层高 瓦斯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实现稳定高产。 3 煤层顶板高抽巷抽放瓦斯的关键是抽放巷道要处于 “ 0 ”形圈裂隙带瓦斯富集区。 4 煤层顶板高抽巷抽放用于不易 自燃厚煤层,在 自燃 和容易自燃煤层布置时,必须采取防止抽放巷煤层 自燃的 措施。 责任编辑郑燕凌 收稿日期2 0 0 6 0 93 0 作者简介王海清 1 9 6 9一 ,男,山西怀仁人,工程师,1 9 9 3年毕业于山西矿业学院采矿系矿井通风与安全专业,现 在大同煤矿集团公司安监局工作。 们 D/ 0 / 艇搽 _』 蜓狡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