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瓦斯抽放回风巷(东翼)回风绕道施工防误揭煤安全技术措施.doc
凉水沟煤矿 11瓦斯抽放回风巷东翼回风绕道施工防误揭煤安全技术措施 矿长 总工程师 安全矿长 生产矿长 机电矿长 编制 编制日期2013年12月18日 11瓦斯抽放回风巷东翼回风绕道施工 防误揭煤安全技术措施 一、工程概况 11瓦斯抽放回风巷绕道为直墙半圆拱型断面,巷道施工方位99。掘进净宽3000mm、净高2900mm,墙高1400mm, S掘8.7m2,S诤 7.73m2;采用锚网喷支护,φ202000mm 树脂锚杆,Z2335型树脂药卷,2卷/根,φ6mm钢筋焊接网,网孔800800mm,喷厚150mm。 二、地质特征 11瓦斯抽放回风巷所在位置地质资料不详,根据11轨道石门、回风石门揭露煤层资料可知总回风巷位于上组煤层顶板细砂岩、条带细砂岩中,巷道距与18煤层平距为10-15米。 三、“预测预报,先探后掘”施工方案 为保证11瓦斯抽放进风巷安全施工,防止误揭煤层,准确探知巷道距两侧煤层的距离,同时也作为补充勘探的一种手段。根据“有疑必探”的原则,在工作面向前施工过程中,采取“预测预报,先探后掘”的施工方案。 1、加强日常地质预测预报工作 施工中作好地质预测预报工作,定期验证钻探提供的地质资料,掌握施工动态及围岩和标志层的变化情况,及时预 测工作面前方30m范围内的地质变化情况,以指导施工。技术部门向施工队及有关领导提供地质预测预报资料,以指导施工。提供地质预测预报资料由地质技术员负责收集整理。 2、动态跟踪 实施工作面地质状况动态跟踪、汇报制度。施工队负责人施少府、地质工程师李务农要及时掌握施工动态及工作面岩层的变化趋势及有无异常情况,施少府每天向技术科、调度室汇报工作面地质状况。 3、先探后掘 巷道在施工前根据巷道掘进方位、坡度等参数在迎头布置钻孔,采取“先探后掘”、“长探短探相结合”的措施措施,准确探知前方掘进过程中是否有煤层,探孔深度不得小于30米,并允许掘进20米,保持10米的超前距。。 ⑴钻孔布置方法 在工作面迎头布置一前一左一右三个探孔,钻孔夹角为20,两侧的钻孔必须探清巷道两侧距离煤层的实际距离,防治爆破误揭煤层,并组织防突队对打穿煤层进行校检,只有各项指标在允许范围内,无危险方可组织施工。如各项指标超过允许范围,必须打抽放钻孔接管预抽,直到各项指标降至允许范围方可组织施工。 四、安全技术措施 一加强钻探施工管理,严格执行作业规程 1、开钻前应对回风流中的、工作面的电气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消除失爆现象及一切不安全隐患。 2、认真清理工作面的浮碴。 3、每个检查员要佩带光学和便携两种瓦检仪,相互配合检测,确保无误。每班班工长、电工、放炮员佩带便携式瓦检仪,随时检测瓦斯。 4、钻具在孔底时,不准强行开车,不懂操作规程者严禁操作。 5、钻场内及孔内发现异常时,应马上停钻停电检查,在没有处理之前不得送电,不得拔出钻杆。 6、钻进过程中应经常观察岩粉、进尺情况并做好原始记录。 7、机电人员应经常检查设备运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严防设备失爆。 二严格执行安全规程,加强瓦斯管理工作 1、利用班前会口头提问工长、班长、检查员等主要工 种有关防突知识的主要内容,以提高作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2、打钻期间在工作面悬挂一台便携式瓦斯报警仪,所有 入井人员必须佩带隔离式自救器,并会使用。 3、检查员在工作面认真盯岗,随时测定瓦斯浓度,密切 注视工作面各种情况,当发现异常时或有突出预兆时,立即组织所有人员升井。 4、因检修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待恢复通风并确认浓度小于规定值时,工作人员方可进入工作面作业。 5、所有人员严禁带烟草及点火物品下井,严禁穿化纤衣服、带电子表及酒后下井,且必须携带自救器。 6、打钻前必须更换破损的风筒,确保工作面有足够风量。 三加强日常地质观测和资料的整理工作 1、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和地质技术员应定期验证钻探提供的地质资料,掌握施工动态及围岩变化情况,防止误揭煤。 2、出现地质异常时的汇报程序当班工长、班长发现工作面地质异常断层、褶曲、陷落柱、火成岩侵入、岩层倾角、厚度、结构突然变化、裂隙发育等时,要首先停止掘进,及时向项目部经理、技术负责人详细汇报。经理或技术负责人摸清情况后,要立即向处调度室汇报。 3、施工过程中出现瓦斯涌出异常、涌出量忽大忽小、冒顶片帮严重、远处有响雷声、打眼出现夹钻、顶钻、喷孔等突出预兆时要立即停止施工,并及时向处调度室汇报,待工程处采取措施后方可施工。 四放炮管理 1、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换牌”放炮制度, 检查员和放炮员严把瓦斯关,坚持“十不放炮”制度。 2、放炮采用煤矿许用三级以上的含水炸药(或三级以 上乳化炸药) 。 3、所有的探孔或钻孔不得同炮眼孔相透,否则必须重新 补打炮眼,所有的炮眼封泥应符合规程规定。 4、装药放炮严禁一次装药,分次放炮。 5、所有雷管使用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总延期时间 不大于 130 毫秒。 6、放炮 30 分钟后确认无异常后,施工人员方可进入工 作面。 (五)通风管理 1、风机要有专人看管,如有意外停电现象时,应及时 联系, 尽快送电, 并由检查员和工长组织施工人员向外撤, 待按有关规定送电后再组织施工。 2、做到风筒吊挂平直,接头严密不漏风,风筒末端距 工作面不大于 5 米,工作面有效风量不少于 200m /min。 (六)防瓦斯及防突 1、每个检查员都认真盯岗,检查工作面和回风流中瓦斯 浓度,防止积聚超限。当瓦斯浓度出现异常时及时向项目 部、处调度室汇报,当瓦斯浓度超过 1小于 2时,应立 即按就地排放瓦斯措施进行排放。 3 2、检查员必须现场交接班,交班时必须把本班的异常情 况说明,接班后必须对工作面检查一遍,在整个工作期间 发现异常,立即配合工长按避灾路线撤出所有施工人员, 并用不同的方式向队值班干部汇报。 3、按规定安设瓦斯报警仪等仪器并符合规定,当瓦斯超 限时能有效地切断施工巷道内的电气设备的电源。 4、所有下井人员每人随身携带一台隔离式自救器,每一 进入该工作面的人员必须熟悉自救器的使用方法和从本 工作面安全撤离的避灾路线,掌握煤与瓦斯突出预兆的特 点。 突出预兆分为有声预兆和无声预兆。 有声预兆;顶板来压发生掉碴,支架来压,煤层中产生 震动,煤炮声连续不断,先声小后声大,先远后近,先单 响后连响。 无声预兆瓦斯涌出量忽大忽小,工作面气温下降,煤 层层理紊乱,煤体硬度降低,软分层增多,煤壁挂汗,煤 体色泽暗淡,煤尘飞扬,打钻时顶钻、夹钻、喷孔等。 (七)安全避灾 工作面→1490 回风石门→1490 联络巷→1490 主井车场→ 主斜井→地面。 (八)其它未尽事宜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 11 瓦斯抽放进风巷回风绕道掘进安全技术措施 。 五、 培训及贯彻 “先探后掘”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经审批后由技术员组织 所有下井人员进行贯彻学习,并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