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检查工上机考试考试题库.doc
1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工作岗位存在的A.危险因素 、防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措施。 2.安全生产法规定,未经B.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3.在煤矿生产中,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必是A.安全第一 。 4.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得B.操作资格证书 才允许上岗作业。 5.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的执法主体是A.煤矿安全监察机构 。 6.煤矿职工因行使安全生产权利而影响工作时,有关单位不得扣发其工。或给予处分,由此造成的停工、停产损失,应由C.责任者 负责。 7.煤矿安全监察工作应当以A.预防 为主。 8.规定采矿许可证制度的法律是 B矿产资源法 。9规定煤炭生产许可证制度的法律是 B.煤炭法 。 10.安全生产法规定的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包括从业人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 A.劳动防护用品 。 11.安全生产责任制重D.贯彻落实 上下真功夫。 12.刑法第一百三十四条对重大责任事故罪追究刑事责任最高可 C.15 年有期徒刑。 13.煤矿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各级领导安全生产责任制职能机构安全生责任制B.岗位人员 安全生产责任制。 14.行政处分只能对B.个人 做出处分决定。 15.矿山安全法的制定目的是为了保障矿山安全,防止矿山事故,保护c.矿山职工 人身安全,促进采矿业的发展。 16D.重视和保护人的生命权 是制定安全生产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17.根据煤炭法的规定,对违法开采的行为,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C.刑事责任 。 18.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方针是B.安全第一。预为主,综合治理 。 19.煤矿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过B专门安全作业培训 ,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20.煤矿企业没有给职工发放煤矿职工安全手册,且逾期未改正的,处B.5万元 以下的罚款。 21.煤矿企业负责人和生产经营管理人员应当 B轮流带班 下井,并建立下井登记档案。 22.煤矿职工举报煤矿重大安全生产隐患和行为经调查属实的,应给予最先举报人l 000元至 A.1万元 的奖励。 23.矿山企业主管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工人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对矿山事故隐患不及时采取措施,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依照刑法规定追究 A.刑事责任 。 24.坚持“管理、 A.装备 、培训并重”是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原则。25.对发现事故预兆和险情,不采取防止事故的措施, 又不及时报告,应追究A.当事人或事故肇事者的责 任。 26.企业职工由于不服管理违反规章制度,或者强令工 人违章冒险作业,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 果的行为是C.重大责任事故罪 o 27.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 休息 D.2日 。 28.生产经营单位B.不得以任何形式 与从业人员订 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 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29.规定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的法律法规是D.安全生 产许可证条例 。 30.煤矿安全生产是指在煤矿生产活动过程中B人的生 命与健康不受到危害,物财产不受到损失。 31矿山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A.矿长 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32.从业人员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 作业, C.有权拒绝执行 。 33.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中, A。人的因素 占主要地位。 1.在煤矿安全生产方面安全生产许可证制度是一项基 本制度,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它的实施。√ 2.煤矿安全监察机构是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的执主 体。√ 3.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 理”方针的具体体现,是煤矿企业最基本的安全管理制 度。√ 4.把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如实告知 从业人员,会有负面影响,增加思想负担,不利于安生 产。 5.企业的从业人员没有经过安全教育培训,不了解规 章制度,因而发生重大伤亡事故的,行为人不应负法责 任,应由发生事故的企业负有直接责任的负责人负法责 任。√ 6.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一项最基本的安全生产制度,是 其他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碍以切实实施的基本保证。 √ 7.矿山职工有享受劳动保护的权利,没有享受工伤社 会保险的权利。√ 8.过于自信和疏忽大意的过失而造成重大事故发生的 由于主观上不希望爰生,不是有意识行为,不应对责任 人定为重大责任事故罪。 9.煤矿工人不仅 有安全生产监督权、不安全状况停止作业权、接受安全 教育培训权,而且还享有安全生产情权。√ 10.生产经营单位为从业人员提供劳动保护用品时,可 根据情况采用货币或其他物品替代。 11.立法机关经立法程制定、认可的法律,才有保证; 而群众组织、社会团体的文件,不具有国家强制力的保 证。√ 12违法的主体必须具有责任能力。√ 13.凡属违法行为,都应追究违法者的刑事责任,给予 刑事制裁。 14.劳动者本人可以自行购买劳动防护用品。 15.煤矿生产中,事故的预防和处理都是较为重要工作, 都必须重点去抓,不能有主次之分。 16.煤矿企业有权拒绝任何人违章指挥,有权制止任何 人违章作业。√ 17.煤矿企业及其人员因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违法给予行 政处罚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提出赔偿要求。 √ 18.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应坚持“统一规划,归口管 理,分级实施,分类指导,教考分离,,的原则。 √ 19.新的安全监察体制的建立,改变了长期以来政企不 分,在安全管理上重管理轻监督的现象。 √ 20.制定安全生产法最重要的目的是制裁各种安全 生产违法犯罪行为。 21.矿产资源的开采,不论开采规模的大小,在安全和 物质保证上都必须立足干保护矿山职工的人身安全。 √ 22.煤炭生产是一项比较危险的生产活动,企业在与从 业人员生死合同”时,必须如实告知从业人员,并经双 方签字后方可生效,否则将视为无效合同。 23自燃事故属于责任事故中的一种。 24-煤矿企业要保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方针的具体落实,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 25.2004年12月18日,蹬钩工龙某在井下l203工作 面作业时,擅自开动绞车,使下放的两节重车撞到停在 空车道上的车斗,将掘进区爆破工庄某挤死.属于重大 责任事故罪。√ 26.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是,生产是目的,安全是前提, 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 √ 27某乡办小井瓦斯检查王某,自2005年8月下旬起, 已测知井下瓦斯浓度日趋上升,但未及时报告处理。9 月2日,井下爆破时,王某又没有检查瓦斯,结果爆破 引起瓦斯爆炸,死伤多人,属于重大责任事故罪。 √ 28煤矿企业可以有偿为每位职工发放煤矿职工安全手 册。 29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 果的,可不予行政处罚。 √ 30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实行三证制度,即生产许可证、 安全鉴定证和产品合格证。 √ 31.安全生产立法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劳动者在 生产过程中的生命安全与健康。葛范措施以及事故应急 措施。√ 32从业人员有获得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权 利。 √ 33从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 34.在发生安全事故后,从业人员有获得及时抢救和医 疗救治并获得工伤保险赔偿的权利 √ 35.法律责任是指违法者对其违法所造成的对社会和受害者的危害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 36.行政处罚由国家特别授权的机关依法追究、强制执行,其他机关和组织无权进行处罚。 √ 37.我国煤矿生产安全状况较差的原因较多,但煤矿职工整体素质较差.法律意识淡薄是不可忽视的主观因素。 √ 38职业安全卫生管理体系的建立使企业安全管理更具系统性。 √ 39煤矿企业应当向从业人员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的危险因素、 √ 40.所有煤矿企业必须有矿山救护队为其服务。矿山救护队员是井下一线特种作业人员。√ 41煤矿企业使用的设备器材、火工品和安全仪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1.煤矿井下构筑永久性密闭墙体厚度不小于A.0.5 m 2矿井反风时,主要通风机的供给风量应不小于正常供风量的B.40。 3井下风门每组不得少于B.2道,必须能自动关闭,严禁同时敞开。 4.H₂S气体的气味有A.臭鸡蛋味。 5.由于瓦斯具有A.可燃烧的特性,所以可将瓦斯作为民用燃料。 6.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A.26℃。 7恢复通风前,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附近 A.1 0 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 8井下临时停工的地点,C.不得停风。 9当人所处环境氧含量低于 B。12 时,会有生命危险。 10.开采煤与瓦斯突出的煤层时,采掘工作面必须采用 A.独立通风。 11-在地表大气中,8.O2所占比例为20.96。 12.矿井气候条件是指空气A.温度、湿度和风速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13.采煤工作面风流速度最低不得低于B B.0.25 m /s 14-采掘工作面应实行独立通风。布置独立通风有困难时,在制定措施后,可采用串联通风,但串联通风的次数不得超过A.1 A次。 15-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机电硐室深度不超过6 m,入口宽度不小于 15 m,且无瓦斯涌出,A可采用扩散通风。 16、矿井总风量应确保井下同时工作的最多人数每人每分钟供风量不少于B.4 m3 17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 A进风巷道中。 18.压入式局登通风机及其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得小于 C.10 m。19利用矿井主要通风机的风压对掘进工作面通风的 通风方式称为A全风压 20.采用压入式供风的掘进工作面,全风压供给该处的 风量必须 A.大于局部通风机的吸入风量。 21。,矿井备用工作面的风量应按采煤工作面计划所需 风量的 B0.5倍分配。 22_串联通风网络与并联通风网络相比,串联通风网络 的通风阻力 A大于开联通风网络的通风阻力。 一 23.通风网络的连接形式有串联网络、并联网络和角联 网络,其中, A串联网络的安全性最好。 24风桥是矿井通风设施中的一种,其作用是 C使 进回风路相交处的进风与回风互不混合。 25.井下有车辆通过的风门至少有2道,且2道风门的 间距要A大于所要通过车辆的长度。 26采用负压通风抽出式的矿井,其瓦斯涌出量与其 通风压力 A成正比。” 27-长壁采煤工作面应采用 C.全风压通风。 28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B.超过0.5 时,必须进行处理。 29.测定风量时,在同一断面的测风次数不应少于C.3 次。 30一采煤工作面掘进中的煤巷和半煤岩巷,允许最低 风速为C C.0.25 m/s。 31.能有效隔断风流的一组通风设施是 C.风门、风 墙。 32矿井必须建立测风制度,每 B.10天进行l次全 面测风。 33.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掘进巷道必须采用C.局 部通风机或全风压通风 。 34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巷道贯通时,停掘工作面 必须B。正常通风。 35突出危险区设置反向风门必须设置2道,其间距不 得小于B.4m。 36.调节通过巷道风量的通风设施是C.风窗。 37.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的瓦斯测定应在煤壁线B.10 m以外的回风流中测定。 38.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煤工作面的允许风速为 A.0.25 4 m/s 39总风量等于各分支风量之和是B.并联网路的特 性。 40-瓦斯突出煤层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机的通风方式是 A.压入式通风 。通风 41.在高瓦斯矿井、瓦斯喷出区域及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中,掘进工作面的局部通风机都应实行“三专供电”, 即专用线路、专用开关和A.专用变压器。 42.掘进工作面按炸药量配备风量时,每千克炸药应至 少配备风量 D.25 m3/min。 43.采煤工作面风流的划定是以距煤壁顶、底两帮各 A.200 min和以采空区切顶线为界的采煤工作面工作 空间的风流。 44.无瓦斯涌出的架线电机车巷道中的最低风速不得低 于 B.0.5 m/。 45.在进风风流中,硐室深度不超过C.6 m、入口宽 度不小于 D.1.5 m而无瓦斯涌出,可采用扩散通风。 1.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 √ 2.溜煤眼可兼作风眼使用。 3.巷道贯通后,必须停止采区内的一切工作,立即调 整通风系统,待风流稳定后,方可恢复工作。 √ 4.采掘工作面进风巷道内的空气成分比例与进风井口 地表大气成分比例相同。 5.氮气在空气中所占比例较大,无毒,可供人呼吸。 6.氮气无毒,不能助燃,空气中氮气含量过高时,会 使人缺氧窒息。 √ 7。在安排矿井生产工作时,要坚持“以风定产”的原 则。√ 8.矿井反风是矿井发生灾变事故时控制事故范围、防 止事故范围扩大的有效措施。 √ 9.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进风量 应大于风机吸风量,并要求其距回风口距离不小于10 m。这是防止产生循环风的有效措施。 √ 10.压入式局部通风机向掘进工作面有供风时产生循环 风,其害处主要是不能保证掘进工作面足够的风量。 11.井下通风设施是否符合相关要求,是矿井漏风量和 有效风量高低的重要影响因素。 √ 12。只要保证矿井主要通风机有足够大的功率,就能保 证矿井的正常通风。 13.掘进巷道必须采用全风压通风或局部通风机通风。 √ 14.掘进工作面风流是指掘进工作面到掘进巷道回风口 这一段巷道内的风流。 15.掘进工作面回风流是指掘进巷道回风I1以外的 回风巷道内的风流。 16.煤层倾角大于12。但又不是很大的采煤工作面,在 下行通风时,也应检查下隅角处的瓦斯。 √ 17.无瓦斯涌出的掘进工作面,可以采用压缩空气通风。 18.备用采煤工作面的风量配备,除满足瓦斯、C0、 温度、风速等规定外,且不低于其采煤时实际需要风量 的30。 19.长度不超过6 m的掘进巷道,可采用扩散通风。 20.开采有瓦斯喷出或有煤与瓦斯突出的煤层,严禁任 何2个工作面串联通风。 √ 21.轴流式通风机可采取反转反风。 √ 22.预防和处理瓦斯层状积聚的方法是使风速大于O。 51.O m/s。 √ 23.巷道风流划分中,有支架的巷道应划分为距支架和 巷底各为50 mm的巷道空间的风流。 √ 24.巷道风流划分中,无支架的巷道应划分为距顶、距 帮和距底各200 mm的巷道空间的风流。 √ 25.1台局部通风机不得同时向2个作业的掘进工作面供风。 √ 26.扩散通风适用于深度不超过6 m的盲巷或硐室。 27.井下掘进巷道不得采用扩散通风。 √ 28.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空气中O0的浓度不得超过05。 29.风门能隔断巷道风流,确保需风地点的风量要求。√ 30.煤层中有时也会涌出CO。√ 31.人处在瓦斯浓度较高的环境中时,会使人中毒。 32.矿井通风的任务之一是改善矿井的气候条件。√ 33.采煤工作面的进风和回风不得经过采空区或冒顶区。 √ 1.在标准大气状态下,瓦斯爆炸的瓦斯浓度范围为 B.5l6。 2.瓦斯爆炸的条件有3条,C.三项条件必须同时存在,瓦斯才能爆炸。 3.含有瓦斯的混合气体中混入其他可燃性气体,会使瓦斯爆炸浓度的下限C.下降。 4.引火源的温度越高,瓦斯爆炸的感应期 B.越短。 5.空气中因惰性气体混入而导致含氧量下降时,瓦斯爆炸浓度的下限 B.会随之升高。 6.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遇难者绝大多数是因 C.C0中毒死亡。 7.含有瓦斯的空气中,若混入惰性气体,其-E,斯爆炸浓度的界限范 围B.会缩小。 8.瓦斯爆炸所需的引火温度与含有瓦斯的混合气体压力B成反比。 9.导致瓦斯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C管理不善。 10.经科学实验,并下瓦斯爆炸威力最大的瓦斯浓度为 B.9.5。 11.在混合气体中,当氧气浓度低于D.12时,瓦斯就失去爆炸的可能性。 12.地面大气压力突然降低时,井下煤层瓦斯涌出量将 C.增大。 13.在瓦斯矿井的同一采煤工作面,采煤机械化程度越高,工作面瓦斯涌 出量B.越大。 14.厚煤层分层开采,第一分层采完后的其他各分层开采时的瓦斯涌出量,比第一分层开采时的瓦斯涌出量 B.会显著减少。 15.采空区的瓦斯涌出量与采煤工作面的出采率 C.成反比。 16.在同一采煤工作面,落煤工序比其他工序瓦斯涌出量C.会增加。 17.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大于10 m3/t,或绝对瓦斯涌出量大于40 m3/min,矿井瓦斯等级为B.高瓦斯矿井。 18.以下方法不能减少掘进工作面的瓦斯涌出量的是 D。单巷掘进。 19.低瓦斯矿井瓦斯涌出量满足的条件是 D.q相≤lo m3/t且Q绝≤40 m3/mjn。 20.在瓦斯防治工作中,矿井必须从采掘安全生产管 理上采取措施,防止A.瓦斯积聚超限。 21.煤体内吸附状态的瓦斯在高温时转化为游离状态, 这种现象称 为B.解吸。 22.就密度而言,瓦斯与空气相比,A.瓦斯比空气轻。 23.一般来说,煤层埋藏越深,煤层瓦斯含量 A.越 大 。’ 24.一般来说,地下水活跃的矿区,煤层瓦斯含量B。 较小。 25.一般来说,如煤层顶底板条件相同,煤的变质程度 越高,煤层瓦斯含量A.越大。 26.煤与瓦斯突出多发生在C石门揭煤掘进工作面。 27.邻近层瓦斯抽采,抽采率不小于C.25。 1.瓦斯爆炸浓度的上、下界限与爆炸环境因素无关。 2.瓦斯浓度越高,爆炸威力就越大。 3.瓦斯涌出分为普通涌出和特殊涌出。√ 4.煤层瓦斯含量是矿井瓦斯涌出量大小的决定因素。 √ 5.局部瓦斯积聚是指在0.5 m3以上的空间中瓦斯浓 度达到l。√ 6。瓦斯比空气轻,易积聚在巷道顶部。√ 7.瓦斯往往积聚在巷道顶部、冒落空间和上山掘进工 作面。√ 8-‘为解决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积聚的问题,可采用 在工作面装电动小风机的方法来稀释。 9.处理巷道积存瓦斯时,应加大风量以利于尽快地将 积存的瓦斯排除。 10-从岩体或煤体裂隙和孔洞中放出瓦斯的现象称为瓦 斯喷出。 11-每年的瓦斯等级鉴定结果,必须报省级煤炭行业管 理部门审批。 √ 12.煤层倾角越大,煤层瓦斯含量越低。√ 13.背斜构造的轴部和穹隆构造的顶部往往瓦斯含量很 高。 √ 14.煤层瓦斯含量与煤的变质程度有关。 √ 15.煤层瓦斯含量的大小与煤层倾角无关。 16.煤层注水可以减小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 √ 17-抽采瓦斯的目的之一就是降低煤层瓦斯压力,防止 煤与瓦斯突出。 √ 18.有煤与瓦斯突出的采煤工作面,严禁采用下行通风。 √ 19在有突出危险的采煤工作面,可采用松动爆破作为 防突措施。 √ 20石门揭穿突出煤层前,当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 时,可不采取防治 突出措施,但必须用震动爆破揭穿煤层。 √ 21.温度升高,煤吸附瓦斯的能力降低。 √ 1。下面不属于矿井“一通三防”管理制度之一的是 B.机电管理制度 。 2采掘工作面爆破作业时必须执行“一炮三检 制”,其检查内容是B.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 。 3.掘进工作面的专职瓦斯检查人员井下交接班地点是 A.局部通风机处 。 4采区回风巷、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超 过l.0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l。5时, B.必须 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5采区回风巷和采掘工作面回风巷风流中,瓦斯浓度 最大允许值为 A。1.0 。 6停工区内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3.0,不能立 即处理时, B。必须在24 h内封闭完毕 。 7.回拆上隅角支架,该处瓦斯浓度在B.达到1.5 时不得作业。 8采掘工作面风流中,瓦斯浓度 A.达到1 时,必须停止电钻打眼。 B.超过1 9采掘工作面回风流中,瓦斯浓度B.超过1 时,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0.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地点,体积大于0.5的空间内 积聚瓦斯浓度达到 C。2 时,附近20 m内必须 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 1 1.采煤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 B.达到 15 时,必须停止工作。 12.采煤工作面上隅角采用风筒导引瓦斯时,风筒内的 瓦斯浓度应 D.不超过3 0 。 13.采煤工作面采用下行风,机电设备设在回风巷时, 回风流中瓦斯浓度不得超过 B.1 。 14.掘进工作面恢复通风前,必须检查瓦斯。压入式局 部通风机及其开关地点附近A.10 m 以内风流中的 瓦斯浓度都不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动局部通风机。 15.采煤工作面因瓦斯浓度超过规定被切断电源的电气 设备,必须在瓦斯浓度降到 B.1.0 以下时, 方可通电启动。 16.煤矿安全规程规定,局部通风机及其开关地点 附近10m以内风流中,瓦斯浓度不超过A.0.5 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 17.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总回风巷或一翼回风 巷中瓦斯或二氧化碳浓度超过 B。0.75 时,必 须立即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18.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井下停风地点栅栏外风流 中的瓦斯浓度A.每天 至少检查l次。 19.高瓦斯矿井中采掘工作面瓦斯检查次数,每班至少 检查 C.3 次。 20.低瓦斯矿井中采掘工作面瓦斯检查次数,每月至少 检查 B.2 21.突出危险工作面的瓦斯检查,应是A.经常检 查 。 22,对采煤机处的瓦斯检查,应在采煤机前后20 m内距煤壁 D.300 mm 、顶板200 mm范围内检查。23.瓦斯检查工在下井进入待测地点前,需在 C.待测地点附近的进风巷道中 进行对零。 24.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本班未进行工作的采掘工作面,瓦斯和二氧化碳应每班至少检查 A.1次 。 25.使用局部通风机的掘进工作面因故停风后,恢复通风前应重点检查 D.瓦斯浓度 。 26。单巷掘进采用压入式通风时,掘进工作面回风流中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浓度的测点位置应选择在风筒出口 A.10 m 以外风流汇合稳定的回风流中。 27.掘进工作面空气温度的测点,应选在工作面距迎头 A.2 m 处的风流中。 28.单巷掘进采用混合局部通风方式时,必须检测 D.两台通风机附近 的瓦斯浓度。 29.炮掘工作面在贯通前 A.20 m ,必须停止一个工作面作业,做好调整通风系统的准备工作。 30.炮掘工作面贯通前,必须 C.在每次装药前 检查停掘工作面及其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 31.井下停风地点栅栏外风流中的瓦斯浓度A.每天 至少检查l次。 32.在无支架的巷道检查瓦斯时,应距巷道顶、帮、底各C.200 mm 的地点检查 33.凡长度超过 A.6 m 而又不通风或通风不良的独头巷道,统称为盲巷。 1.不能连续自动测定甲烷浓度的甲烷检测仪是D.光学甲烷检测仪。 2.光学瓦斯检定器按其测量瓦斯浓度的范围分为 A.010和0100两种。 3.光学瓦斯检定器二氧化碳吸收管内的药剂是A.钠石灰 。 4.光学瓦斯检定器辅助吸管装 D.活性炭 可消除硫化氢气体。 5.检查光学瓦斯检定器的光路系统时,若干涉条纹不清应调整 B.光源 。 6.热导式瓦斯测定器是用 C。电测方法测定瓦斯浓度的便携仪表。 7.用光学瓦斯测定器在火区、密闭区等严重缺氧地点进行瓦斯浓度测定时,测定结果比实际浓度B,偏大很多 。 8.使用光学瓦斯测定器检测瓦斯时,如果空气中含有H2S,将使瓦斯测定结果B.偏高 。 9.使用光学瓦斯测定器检测瓦斯时,如果空气中含有CO,将使瓦斯测定结果A.偏高 。 1.光学瓦斯检定器由气路和光路两大系统组成。 2.光学瓦斯检定器发生“零位漂移”会造成测量结果不准或错误。 √ 3.光学瓦斯检定器是根据光干涉原理制成的。 √ 4.用光学瓦斯检定器只能测定瓦斯浓度。 5.光学瓦斯检定器不用时,要放在干燥的地方,并取出电池。 √ 6.使用光学瓦斯检定器下井检测瓦斯之前,应在井上 进行“仪器对零”。 7.热导式瓦斯测定器是用电测方法测定瓦斯浓度的便 携式仪表。 √ 8.在巷道内测定瓦斯浓度时,如果测定地点风速较慢, 应将检测仪器的进 气管口置于巷道断面的中心位置 9.在巷道内测定二氧化碳浓度时,如果测定地点风速 较慢,应将检测仪器的进气管口置于巷道断面的中心 位置。 1.利用仰卧压胸人工呼吸法抢救伤员时,要求每分钟 压胸的次数是B.1 620次。 2.当发现有人触电时,首先要B.切断电源或用绝缘 材料将带电体与触电者分离开。 3。过滤式自救器的主要作用是过滤A.CO 气体。 4.对触电后停止呼吸的人员,应立即采用A。人工呼 吸法进行抢救。 5.戴上自救器后,如果吸气时感到干燥且不舒服,C.不 可从事A项或8项。A.脱掉口具吸口气B.摘掉鼻夹 吸气 6.在井下有出血伤员时,应A,先止血再送往医院。 7.在井下发现伤员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时,应 A.先 进行心脏复苏再送医院。 8.某矿井下发生受伤事故,有伤员骨折,作为救护抢 险人员到现场抢救时,应该怎样处理A.先进行骨折 固定再送医院 9.在井下发现伤员突然停止呼吸时,应 A.及时进行 人工呼吸再转送医院o 10.突出矿井的入井人员必须随身携带B.隔离式自 救器。 11.入井人员C.必须随身携带自救器。 1.过滤式自救器只能使用1次,用后就报废 . √ 2.佩戴自救器脱险时,在未到达安全地点前,严禁取 下鼻夹和13具。V 3.隔离式自救器在使用中外壳体会发热,当感到呼吸 温度高时,可取下鼻夹和口具。 4.对一般伤员,均应先进行止血、固定、包扎等初步 救护后,再进行转运。 V 5.对于呼吸、心搏骤停的病人,应立即送往医院。 6.四肢骨折的病人,在固定时,一定要将指趾末端 露出。 √ 7.怀疑有胸、腰、椎骨折的病人,搬运时,可以采用 一人抬头,一人抬腿的方法。 8.对被埋压的人员,挖出后应首先清理呼吸道。 √ 9.煤矿井下出现重伤事故时,在场人员应立即将伤员 送出地面。 10.隔离式自救器不受外界气体的限制,可以在含有各 种有毒气体及缺氧 的环境中使用。 √ 11.在井下将被埋压伤员救出后,应迅速升井,不得停 留检查。 1 2.压缩氧自救器佩用后,可重新充氧和更换二氧化 碳吸收剂。 V 13.佩用化学氧自救器时,戴好自救器后,首先要在原 地呼吸几次,使呼 出的COz和水汽与生氧剂反应生成氧。 √ 14.过滤式自救器要注意保养,一般可用5年,无需定 期检查 X 15.隔离式自救器的作用是防止遇险人员因缺氧发生窒 息和防止发生有害气体中毒。V 16.佩戴过滤式自救器的作用在于防止遇险人员发生C0 中毒 √ 17.佩戴过滤式自救器撤离灾区过程中,可以与别人说 话。 X 18.佩戴过滤式自救器撤离灾区时,应尽量加快速度, 以缩短在灾区的逗留时间。X 19.过滤式自救器的适用环境为氧浓度不低于18,C0 浓度不高于 1.5 √ 20.发生瓦斯爆炸、煤尘爆炸或火灾事故时,应及时佩 戴自救器。 V 21.发生瓦斯或二氧化碳突出事故时,应及时佩戴 过滤式自救器。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