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
阜康市东风福胜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事故类型 瓦斯是煤形成过程中伴生的气体,具有易燃易爆性,瓦斯灾害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重大安全隐患。 1.2危害程度分析 1.2.1矿井概述 阜康市东风福胜煤矿位于乌鲁木齐市以东120km,距阜康市60 km,属昌吉州阜康市管辖。该矿区中心地理坐标为东径8839′23″,北纬4401′50″。2008年由本矿承做的瓦斯等级鉴定;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为2.65 m3/t,绝对瓦斯涌出量0.34m3/min,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1.32m3/ t,绝对二氧化碳涌出量0.17m3/min,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为低瓦斯矿井,但本矿受倒转向斜影响和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延伸、地质条件的不断变化和相邻矿井农六师大黄山煤矿为高瓦斯矿井影响,很可能出现瓦斯异常涌出和局部区域瓦斯聚集等造成瓦斯事故的情况。 瓦斯爆炸事故主要与以下五种因素相关 1瓦斯固有危险源 2存在引燃瓦斯的点火源瓦斯最低点火温度650750度或火化瓦斯最低点火能O.28 mJ,根据我矿实际情况生产过程中可能引燃瓦斯的火源或火花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如井下爆破引起瓦斯爆炸。 使用不合格炸药或过期炸药,充填炮眼不合格造成爆燃,炮眼布置不合理,低限低,放糊炮、明炮等。爆破连线不合格,产生火花。 ②电火花引起瓦斯爆炸。电器设备失爆、带电检修、搬移设备、线路接头不符合要求等。 ③磨摖撞击火花穿化纤衣服、机械摩察、撞击等。 ④明火。 ⑤煤炭自燃。 3环境中氧气的浓度大于1 2; 4瓦斯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51 6;煤矿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瓦斯聚集情况有 ①瓦斯异常涌出。 ②采、掘进工作面风量供给不足。 ③矿井通风系统和设施不可靠、不合理引起局部瓦斯积聚。 ④采煤工作面上隅角未作处理。 ⑤独头巷道。 5管理缺陷。 制度不健全、落实不严格、监测监控仪器失修,人员操作失误等。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井下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后,救援人员应该按照“紧急救灾、妥善避难、安全撤退、救人优先”的原则抢险救灾。 1 以抢救遇难人员为主,必须做到“有巷必入”,要本着“先活者后亡者、先重伤后轻伤、先易后难”的原则救险; 2 在进入灾区侦察时要带有干粉灭火器,发现火源及时扑灭。确认灾区没有火源并不会引起再次爆炸时,即可对灾区巷道进行通风。应尽快恢复原有的通风系统,加大风量,排除爆炸后产生的烟雾和有毒有害气体。迅速排除这些气体,既有利于抢救遇难人员,减轻遇难人员的中毒程度,又可以消除对下井救援人员的威胁; 3 消除巷道堵塞物,以便于救人; 4 寻找火源,尽快扑灭爆炸引起的火灾; 5 做好灾区侦察、寻找爆炸点、灾区封闭等工作。 3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组织体系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应急组织体系主要由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以及现场应急指挥部组成,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成员主要由安全通风、机电等部门的人员以及总工程师组成。 3.2 指挥机构及职责 3.2.1 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及职责 应急救援指挥部 总指挥煤矿矿长刘和礼 副总指挥企业法定代表人刘和发 协议救护队队长杨已林 煤矿安全副矿长吴德政 成员煤矿总工杨振清 煤矿辅助救护队队长张佐国 煤矿生产副矿长刘金刚 煤矿机电副矿长梁地国 安全科科长刘玉成 安全生产调度室主任韩生林 办公室主任李清三 供销科主任刘万勇 其它成员根据救援类别由指挥部临时指定。各相关人员通知顺序和联系方法见附表1。 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后,矿长、总工程师和其他领导必须立即赶到救灾指挥现场,组织抢救,矿长是负责处理灾害事故的全权指挥者。在矿长未到之前,由值班矿长负责指挥 3.2.2 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 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简称应急办,负责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的日常具体事务工作,办公室设在矿井调度室,组成人员如下。 主任煤矿企业法人 副主任煤矿总工 成员由安全生产调度室主任 安全科科长 井下安全员、瓦斯检查员共同组成。 3.2.3 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职责 1 负责矿山应急救援指挥工作的综合协凋和管理工作,根据事故情况和救援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向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报告; 2 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传达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的命令; 3 负责调动矿山应急救援力量和调配矿山应急救援资源; 4 日常提供技术支持,组织矿山应急救援技术组参加救援工作,协调矿山医疗救护工作; 5 调用矿山应急救援基础资料与信息; 6 瓦斯爆炸事故灾难扩大或一专业领域救援力量、资源,不足时,协调相关救援力量及设备增援; 7 完成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事项。 3.2.4 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及其职责 结合矿山的的实际情况,为及时应对矿山发生的瓦斯爆炸事故,在业应急救援指挥部下面设立五个应急救援工作小组 1 通信供电主扇组由煤矿机电副矿长负责 ①熟悉井下各条供电线路,并绘制各采区变电所供电系统图; ②确保井下通信畅通,一旦发生瓦斯爆炸时,能保持正常联系; ③根据矿长命令,必要时对主扇进行反风。 2 通风组由煤矿安全副矿长负责 ①负责日常的通风系统管理,确保通风系统合理、稳定、可靠; ②组织完成必要的通风工程,组织瓦斯排放并执行与通风有火的其他措施; ③完善必要的局部反风设施,确保重点地段能进行局部反风。 3安全撤退组由煤矿生产副矿长负责 ①负责按指挥部要求有序撤到安全地点直至地面,清点汇总人数等工作,并及时汇报; ②要求各单位撤退前将动力、主副井馈电开关打到零并关闭,同时关闭供水阀门。 4 后勤保障组由供销科主任负责 ①供应所需物资、设备,并且保质保量到位; ②负责救援人员的食宿安排工作。 5 安全保卫组由总工和办公室主任负责 ①参加抢险救灾的全过程,根据批准的处理事故的现场处置方案,调配检查人员,对现场处置方案的各环节、措施的实施过程进行检查,确保现场处置方案顺利完成;发现不安个因素有权制止并提出安全可靠的补救措施,及时向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汇报,听取指令; ②负责事故抢救和处理过程中的治安保卫工作,维持矿区的正常秩序,不准闲杂人员入矿,并在井口附近设专人警戒,严禁闲杂人员逗留、围观,保证井口附近无火源。 4 预防与预警 4.1 危险源监控 认真落实“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十二字方针,切实把防治瓦斯的各项管理规定及瓦斯治理措施落到实处。不断 提高“一通三防“现代化水平,努力提高抗御瓦斯灾害的能力,防治瓦斯爆炸事故。防止瓦斯积聚可采取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1 不断完善矿井通风系统,使通风系统合理、稳定、可靠,实行分区通风。 矿井、采区应有足够的风量,采掘工作面配风量满足安全生产需要,消除采掘工作中不合理的串联通风。加强巷道贯通后的通风管理和局部通风管理工作,杜绝巷道出现无风、微风和局部通风机出现循环风现象。 2 严格落实恢复通风、排放瓦斯、停送电的安全措施。 因临时停电或其他原因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在恢复通风前,必须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进行瓦斯检查,只有瓦斯浓度符合煤矿安全规程规定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通风机,恢复正常通风;否则,必须首先制定瓦斯排放措施。 3 排放瓦斯前必须制定专门的瓦斯排放措施。 并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进行报批,严格按措施进行排放。 4 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 杜绝空班、漏检、假检现象;巡回检查人员要按规定时间、线路进行检查。 5 矿井按规定配齐便携式瓦斯报警仪。 下井人员要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佩带便携式瓦斯报警仪。 6 设专职瓦斯检查员跟班检查瓦斯。 煤与半煤岩巷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及瓦斯涌出异常的岩巷掘进工作面必须设专职瓦斯检查员跟班检查瓦斯。 7 加强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的管理工作,保证系统完好正常运行。 各采掘工作面和机电峒室等要按要求上齐、上全监测探头,瓦斯断电功能做到数据准确、灵敏可靠。 8 充分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发布矿井安全监测信息。 各矿井要建立健全安全监测信息发布管理制度,规定安全监测信息发布流程;配齐安全监测机房值班人员,保证安全监测机房24小时有人值班,并应确保监测主机超限声响报警功能正常。当瓦斯超限时,应立即停产,迅速采取措施处理。并及时将瓦斯超限的原因、处理情况、防范措施等反馈给企业总调度室。 9加强掘进工作面瓦斯管理,消灭掘进头瓦斯事故。 4.2 预警行动 煤矿瓦斯爆炸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是甲烷,瓦斯爆炸的必要条件有 1 甲烷积聚超限且浓度达到516; 2 空气中氧含量大于12; 3 引燃引爆热源必须大于甲烷最小点燃温度650℃750℃。 在一般的矿井条件下,氧浓度是满足的,只要积聚的瓦斯达到爆炸浓度范围,同时具有引燃热源,就有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的可能。因 此,矿井须加强对瓦斯积聚程度的监测,一旦发现超标,就要发布事故预警,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具体操作如下 1瓦斯检测预警加强矿井瓦斯检测力度是瓦斯防治的主要措施之一,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瓦斯检查制度。严格执行井下接交班制度、巡回检查制度、一炮三检制度、三人连锁放炮制度、三对口制度和汇报制度。当瓦斯检查员发现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达到1时或二氧化碳浓度达到1.5时,必须停止工作面一切工作,撤出人员,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采掘工作面及其它巷道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内积聚的瓦斯浓度达到1.0时,附近20米内必须停止工作,撤出人员、切断电源,进行处理。局部通风机因故障停止运转,必须切断电源,设置栅栏、挂警示牌。停风区瓦斯浓度达到3时,必须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调度室接到电话汇报后,必须在5分钟之内通知应急救援指挥部所有成员,立即起动瓦斯事故预警预案,由主管安全副矿长负责指挥处理。 2瓦斯监控预案采掘工作面必须安装瓦斯传感器并保证其准确性和有效性,当瓦斯浓度超过规程第一百六十八条规定时,现场作业人员听到报警声响后,当班负责人必须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到安全地点,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矿井安全监控系统中心站值班人员,发现瓦斯报警时应立即通知调度室领导及矿值班领导,由主管安全副矿长负责在30分钟内检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当因局扇故障停风的掘进工作面瓦斯浓度达到3时要立即起动预警预案,撤出受威胁的井下所有人员,切断电源,采取措施排放瓦斯,排放瓦斯必须全副 武装的救护队员进行操作,不能立即处理时,必须在24小时内封闭完毕。 4.3防治瓦斯聚集的措施 1做好每年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工作,重点抓好瓦斯检查管理工作。 2瓦斯检查人员必须提前半小时进入工作面,坚持八小时工作制,严格执行“三对口”制度,并严格执行瓦斯员现场交接班制度,认真填写记录。 3调度室值班人员必须审阅瓦斯人员报来的瓦斯日报表、KJ90模拟量监测数据统计日报表,报矿长和技术负责人审阅,切实掌握井下瓦斯变化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瓦斯检查员必须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定时定点进行汇报数据,严禁空班、漏检、假检和虚报数字。 5瓦检员要认真检查好当班工作面,各检查区域的气体情况要不留死角和空白,盲巷及时设栅栏,挂警标,并对检查区域的通风设施永久性密闭墙、临时密闭墙进行检查,有问题有隐患及时汇报,及时处理。 6瓦检员要树立严肃细致的工作作风,检查气体数据要准确无误,向上级部门汇报要说明检查时的详细情况,不得出现不符合实际随意撤人停工。 7井下使用电焊机和喷灯焊接等工作,必须由调度室制定安全措施,工作地点20米范围内风流中瓦斯不超过0.5时, 方可作业。工作完毕后必须对周围10米范围内洒水,并留专人检查。 8废巷、独头巷道、切眼,终采工作面无通风系统的工作面及时设置栅栏,挂警标或临时进行密闭,严禁人员入内,对临时停风停电的工作面要及时撤人,设栅栏挂警标。 9处理卡在溜煤仓中的煤矸石,必须采用打眼的方法处理,必须检查20米范围内瓦斯浓度不超过0.5时,并制定安全措施报矿领导批准。 10采、掘工作面每班瓦斯检查次数不低于2次,对本班未进行工作的采掘工作面检查次数不低于1次,设专人检查,并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及“三人连锁放炮”制度。 11节假日期间,调度室安排好值班瓦检员对井下采掘工作面,每班检查次数不少于2次,应至少两人同行,边检查边进入工作面。 12瓦检员必须通过正规的安全培训,并由取得上岗合格证人员担任。 13瓦斯检定器设专人维修和管理,做到定期保养、修理、校正期为一个月,同时每一年将各种检查仪器、仪表送有资质单位进行维修标校,以保证仪器检测的数据准确可靠。 14对于停风的工作面在恢复工作前,必须事先通知矿安全生产调度室,作认真的检测,通风后有毒有害气体浓度不超过规程规定的要求,方可恢复工作,对未检查的工作面任何人 不得安排人员工作,否则造成事故由安排人员负责全部责任,工作人员必须拒绝工作。 15安全生产调度室管理人员下井,必须携带瓦检斯报警仪等,预防个别瓦斯积聚。 16对于在正常通风情况下有一次瓦斯超限的工作面,查出原因后,必须专人值班检查。 17采掘工作面安装的甲烷传感器设专人负责管理,定期进行标校,力求达到测量准确。 18瓦斯检查员每班将各采掘工作面安装的甲烷传感器显示的数据报安全生产调度室。 5 信息报告程序 矿井调度室接到瓦斯爆炸事故汇报后,立即通过电话或其他方式联系值班矿长,并根据值班矿长的指示通过电话或对讲机向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和矿山救护队、矿长报告。 报告内容主要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已经采取的措施等;现场人员状况,人员伤亡及撤离情况人数、程度、所属单位等。 6 应急处置 6.1 响应分级 企业应急救援指挥部接到报告后立即由应急办通过电话或其他 方式通知指挥部全体人员到调度室集合,总指挥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以及启动哪一级别应急预案。 1 当发生了特别重大伤亡事故时,事故造成30人及以上被困井下,已经或可能导致30人及以上死亡时,则为I级响应。 2 当发生了重大伤亡事故时,事故造成1029人被困井下,已经或可能导致1029人死亡时,则为Ⅱ级响应。 3 当发生了较重伤亡事故,事故造成310人被困井下,已经或即将导致39人死亡时,则为Ⅲ级响应。 4 发生一般了伤亡事故时,事故造成13人被困井下,已经或即将导致13人死亡时,为Ⅳ级响应。 6.2 响应程序 矿井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矿井调度室负责启动报警器报警,调度室应通知立即撤出井下人员,并切断井下的电力供应,防止由于使用电器引起的爆炸。 调度室按矿井瓦斯爆炸事故应急预案规定的顺序通知矿长、总工程师等有关人员,并立即向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报告。 应急办立即通知企业应急指挥部全体成员和矿山救护队、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赶赴事故现场。 成立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由值班矿长或企业应急指挥部总指挥任命副总指挥或指挥部有关成员担任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长。 由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制定救灾方案,并指挥和调动矿山救护队和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到事故现场实施救援行动,直至灾情消除、被困人员获得解救。 6.3 处置措施 瓦斯爆炸事故是煤矿中极其严重的灾害,它不但会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还因破坏了通风系统,可能引起火灾,甚至发生连续爆炸,增加了灾害的难度,造成灾情扩大。因此当爆炸事故发生后,必须采取正确的应急和处理措施抢救遇险遇难人员和处理事故、防止出现连续爆炸,显得十分重要。 当应急救援指挥部相关人员接到爆炸事故讯息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采取以下应急处理方案。 1利用一切可能的手段了解灾害情况 ①爆炸地点及事故波及的范围。 ②人员分布及伤亡情况。 ③通风情况风量大小、风流方向、风门等通风设施的损坏情况等。 ④灾区瓦斯情况瓦斯浓度、烟雾大小、CO浓度及它们的流向。 ⑤是否发生了火灾及影响的范围。 ⑥是否发生了冒顶及地点和范围。 ⑦主要通风机现在工作运行情况是否运行正常、防爆门是否被吹开、摧毁、风机房水柱读数是否有变化。 2对了解的灾害情况进行分析判断 ①通风系统的破坏程度,可根据灾区通风情况和主要通风机房水柱计读值hs的变化情况作出判断。hs比正常通风时数值增大,说明灾区内巷道冒顶、通风系统被堵塞。hs比正常通风时数值减少,说明灾区风流短路。其产生原因可能是 a 风门被摧毁。 b 人员撤退时未关闭风门。 c 回风井防爆门被冲击波冲开 d 可能是爆炸后引起明火火灾,高温烟气在上行风流中产生火风压,使主要通风机风压降低 ②是否会产生连续爆炸。若爆炸后产生冒顶,风道被堵塞,风量减少,继续有瓦斯涌出,并存在高温热源,则能产生连续爆炸。 ③是否会诱发火灾 ④可能的影响范围 3根据分析判断情况作出以应急处理措施。 ①切断灾区电源。 ②撤出灾区和可能影响区的人员。 ③立即请求协议专业救护对进行救护。 ④根据井下事故实际情况和分析判断情况,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救灾方案。 ⑤保证主要通风机和空气压缩机正常运转。 ⑥保证提升人员的井筒正常提升。 ⑦清点井下人员、控制入井人员。 ⑧安照预案响应程序立即向市级以上主管部门报告事故和请求支援。 ⑨矿山救护队到矿后,立即按照救灾方案布置救护队抢救遇险。 ⑩人员、侦察灾情、扑灭火灾恢复通风系统、防止再次爆炸。 ⑩积极调配救灾物资,联系就近医院准备抢救伤员。 4.现场处置方案 1 低浓度瓦斯爆炸的处理 低浓度瓦斯爆炸指在正常涌出瓦斯的情况下,因微风和无风造成局部瓦斯聚集,达到爆炸下限以上、遇火引起的瓦斯爆炸。其特点时瓦斯有一个聚集的过程。当发生第一次瓦斯爆炸后、需要一定时间聚集,才可能发生第二次爆炸。处理此类爆炸可尽快恢复灾区通风,利用风流带走涌出的瓦斯,不让瓦斯再次聚集达到爆炸界限,若通风系统遭到破坏一时无法恢复通风时,应千方百计查明灾区内是否存在火源,无火源存在时应集中力量抢救人员,然后在严密监视瓦斯情况下,逐节恢复通风。若有火源存在,则根据火源位置、火势大小、灾区通风情况和瓦斯情况,慎重决定灭火方案。 1 瓦斯爆炸引起的采煤工作面火源,火势不大时,可利用灭火器材和水进行直接灭火。 2 当火源为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燃烧,灭火时要注意严防把火苗赶到采空区内,以免发生瓦斯爆炸。当火势较大或灭火器材或水量不足、瓦斯涌出量较大时,采取的有效方法是果断封闭采煤工作面。 3 当火源在采煤工作面回风巷内,灭火时要防止工作面和采空区大量瓦斯涌出和流向火源,引起二次爆炸。 4 当火源处在工作面进风巷或入口处时,可果断采取封闭灾区,断绝供氧、避免引起再次爆炸,扩大灾情。 5 掘进工作面的瓦斯爆炸,在设置专人严密监察瓦斯情况下,全力以赴抢救遇险遇难人员,扑灭或杜绝火源,防止再次爆炸,清理 堵塞物处理冒顶区,在确认灾区无火源或无瓦斯爆炸的情况下及时恢复灾区通风。 6 掘进工作面的瓦斯爆炸后,出现火源若若在短时间内不能扑灭火源,或灭火时存在二次爆炸危险,应指派救护队集中力量迅速救出人员,按规定要求对巷道进行封闭。 2 瓦斯异常涌出爆炸的处理 特点是在瓦斯爆炸后,在区内仍存在大量高浓度瓦斯,这些瓦斯被风流冲淡后遇火源即可再次爆炸,处理此类瓦斯爆炸应首先查明灾区内有无火源。若有火源存在,严禁启动局部通风机供风,此时,应在不供风的条件下集中力量救人和灭火,无法灭火或灭火无效时,可立即采取封闭火区的措施。若无火源,则在集中力量救人后,按排放瓦斯的要求处理积存的瓦斯。 3现场人员处置措施 据亲身经历过瓦斯爆炸的人员回忆,瓦斯爆炸前感觉到附近空气有颤动的现象发生,有时还发出嘶嘶的空气流动声,一般被认为是瓦斯爆炸前的预兆。 井下人员一旦发现这种情况时,要沉着、冷静,采取措施进行自救。具体方法是背向空气颤动的方向,俯卧倒地,面部贴在地面,以降低身体高度,避开冲击波的强力冲击,并闭住气暂停呼吸,用毛巾捂住口鼻,防止把火焰吸入肺部。最好用衣物盖住身体,尽量减少肉体暴露面积,以减少烧伤。爆炸后,要迅速按规定佩戴好自救器,弄清方向,沿着避灾路线,赶快撤退到新鲜风流中。 1掘进工作面瓦斯爆炸后矿工的应急措施 如发生小型爆炸,掘进巷道和支架基本未遭破坏,遇险矿工未受直接伤害或受伤不重时,应立即打开随身携带的自救器,佩戴好后迅速撤出受灾巷道到新鲜风流中。对于附近的伤员,要协助其佩戴自救器,帮助撤出危险区;不能行走的伤员,在靠近新鲜风流3050米范围内,要设法抬到新风中,如距离远,则只能为其佩戴自救器,不可抬运。撤出灾区后,要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 如发生大型爆炸,掘进巷道遭到破坏,退路被阻,但遇险矿工受伤不重时,应佩戴好自救器,千方百计疏通巷道,尽快撤到新鲜风流中。如巷道难以疏通,应坐在支护良好的棚子下面,或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建立临时避难硐室,相互安慰、稳定情绪,等待救助,并有规律的发出呼救信号。对于受伤严重的矿工要为其佩戴自救器,使其静卧待救。并且要利用压风管道、风筒等改善避难地点的生存条件。 2采煤工作面瓦斯爆炸后矿工的应急措施 如果进回风巷道没有垮落堵死,通风系统破坏不大,所产生的有害气体,较易被排除。这种情况下,采煤工作面进风侧的人员一般不会受到严重伤害,应迎风撤出灾区。回风侧的人员要迅速佩戴自救器,经最近的路线进入进风侧。 如果爆炸造成严重的塌落冒顶,通风系统被破坏,爆源的进、回风侧都会聚积大量的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该范围所有人员都有发生一氧化碳中毒的可能。为此,在爆炸后,没有受到严重伤害的人员,要立即打开自救器佩戴好。在进风侧的人员要逆风撤出,在回风 侧的人员要设法经最短路线,撤退到新鲜风流中。如果冒顶严重撤不出来,首先要把自救器佩用好,并协助重伤员在较安全地点待救;附近有独头巷道时,也可进入暂避,并尽可能用木料、风筒等设立临时避难场所,并把矿灯、衣物等明显的标识物,挂在避难场所外面明显的地方,然后进入室内静卧待救。 4救援人员一般处置措施 协议救护队到达矿后,必须按照指挥部的救灾方案,迅速制定救护队的行动计划,这个计划的主要内容是 1根据事故的性质、大小如何在保证救护人员的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制定的行动计划。 2侦察探险的路线和规范要求。 3积极救护遇险人员的正确方法。 4探明灾情、扑灭火灾的措施。 5逐段恢复通风系统,防止再次发生爆炸的规定。 6处理瓦斯爆炸事故的具体措施处理瓦斯爆炸事故必须同时二个及以上的小队,这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技术工作,要做到安全、迅速地完成抢救遇险人员的工作,除了明确每一个救护队员的职责和任务、发挥每一个指挥员智慧和勇敢精神外,还要制定一套比较完整的方法和措施,保证救灾工作的顺利实施。其主要的方法和措施有。 7救护队必须选择距离灾区最近巷道的路线,以最快的速度,用最短的时间达到遇险人员最多的地点进行侦察、救护人员。首先救护遇险不是已经遇难人员是第一位的,然后再是探险等。其主要方法是 a.沿进、回风方向同时进入灾区有二个或二个以上小队时;沿进风方向进入灾区只有一个小队时; b.必须要有足够的井下待机预备队伍; c.选择进入灾区的路线,主要从灾情分析上来判断决定,若救护力量在事故刚发生时人员严重不足,或只有一个小队时,只能从进风方向进入灾区,因为在新鲜风流中,救护队员可以保持体能,对保持氧气的消耗量是十分有利的。若爆炸发生后,进风方向出现冒顶,救护队员无法通过时,也可沿回风方向进入灾区,进入灾区后,由于有烟雾和有毒有害气体的影响,行进的速度必须缓慢渐行,保持体力和氧气,因为这一地段也是遇险人员较为集中的区域。若救护力量较多时,也可以同时从进、回风侧过入。 8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遇有高冒、高温、坍塌、爆炸、水淹、有害气体较高等危险区域的灾区,只有在救人的情况下,指挥员才有权决定救护队进入,但必须制定严密的措施,确保救护人员的安全,否则将会造成新的事故,扩大事故的发生。 9 要迅速恢复灾区的通风。事故发生后,要积极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行之有效措施迅速恢复灾区的通风,排除爆炸所产生的烟雾和有毒有害气体,让新鲜风流不断向灾区供风,是抢救人员最为有效的措施和方法。但是在恢复前,必须认真查明爆炸后,是否引发有火源存在,否则在恢复通风后,将会再次引发新的爆炸的危险。 10 反风。在紧急救援遇险人员的特殊情况下,爆炸所产生的大量烟雾和有毒有害气体,严重威胁回风方向的人员安全时,在确认进风侧方向的所有人员都已经全部撤离了安全地段后,可以考虑采取反风的措施。采取此措施必须十分慎重、严谨,不经过周密的分析和认真的细致的组织,盲目的行动,往往将会造成事故的扩大,造成无法挽回的重大伤害和重大损失。 11 尽快消除灾区巷道内的堵塞物。瓦斯爆炸后,往往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将一些巷道冲垮或造成冒项,造成巷道堵塞,使进回风都将受到严重影响,又直接影响着救护队的侦察探险和抢救人员。若巷道堵塞严重,救护队在短时间内不能及时消除时,应考虑 a.从其它巷道进入灾区; b.其它尽快恢复通风救人的方法,同时要恢复被堵塞区外的通风,能让不带呼吸器的人员参加清除工作,加快速度,在此情况下, 阜康市大黄山东风福胜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专项预案 救护队应在现场进行监护并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一但通道打开,立即 进入灾区抢救遇险人员。 12 及时扑灭因爆炸引起的火灾。为了抢救遇险人员,防止事 故蔓延和扩大,在灾区内发现火灾或残留火源,应立即扑灭。火势较 大、一时难以扑灭时,应采取积极措施和方法,阻止火焰向遇险人员 所在处蔓延,特别是在火源地点附近有瓦斯积聚的盲硐、巷道,尤其 要千方百计地将火源灭掉,若暂时无法直接扑灭时,应能完全控制火 势,防止蔓延到瓦斯积聚的盲硐和巷道引起瓦斯爆炸,待遇险人员全 部救出后,或已经完全确认人员已经全部死亡时,可再考虑封闭控制 火源或用综合灭火的方式进行灭火,待火灾完全消除后,再寻找遇难 人员。 13 发生连续爆炸时,为了抢救遇险人员或封闭火区,在紧急 情况下,也可以利用两次爆炸的间隔时间进行。但必须严密监视通风 和瓦斯情况的变化,同时要认真掌握连续爆炸中间间隔的有效规律, 要把握往救护队人员在灾区、 在身负各种仪器装备情况下往返时间的 计算,当间隔时间不允许的情况下,任何人都不得安排指挥救护队进 入灾区,否则将会造成救护人员的伤亡,造成事故的进一步扩大,造 成伤亡人员数量的进一步增加, 绝不允许用活人换死人, 绝不允许“不 惜一切代价”的用扩大伤亡倍数的方法去抢救和处理各类事故。 14 最先达到事故矿井的救护队,主要担负着抢救遇险人员和 侦察探险的任务,在遇有遇险人员是第一位的就是首先救护人员,其 次才是侦察探险。在煤尘大、烟雾浓的情况下,进行侦察探险时,救 护队出动的小队人数不得低于 6 人,应沿巷道成排成斜线前进,发现 还有可能救活的人员时,应对遇险人员员进行必分的处置,如佩带乙 型呼吸器、自救器等,迅速带领他们撤离灾区,若人员较多,应立即 向井下指挥部汇报,指挥部应立即调入救护队伍,带齐必备的救护遇 险人员的装备,在首先到达灾区的救护队长的指挥下,安全地将他们 全部带到安全地点,然后迅速返回灾区继续侦察。若发现确已死亡的 遇难人员时,应标明位置和人数,继续向前侦察。人侦察的过程中, 除了抢救遇险人员外,要特别注意和关注的是侦察火区及瓦斯情况, 21 阜康市大黄山东风福胜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专项预案 要认真检查火源点和火源周围的瓦斯变化、爆炸点的情况,有条件的 情况下及时灭火控制瓦斯,防止发生再次爆炸。要认真检查顶板冒落 范围、损坏状况、爆炸生成物的流动方向及其蔓延情况、灾区的风流 变化量及风量的分布、风流的方向以及灾区气体的成分等,并要一一 做好记录, 为救灾指挥部制定研究全面的抢救方案和事故的调查提供 较为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15 后续达到事故矿井的各救护队,应在救护指挥部的统筹安 排、统一指挥下,有序地进行抢险救灾工作,或配合第一小队进行抢 险救护人员的工作,或侦察探险、或待机待命,随时做地一切紧急准 备,进入灾区救人救灾。 16 恢复通风设施时,首先恢复主要的最容易恢复的通风设施。 损坏严重一时难以恢复的通风设施可用临时设施代替。 恢复独头通风 时,必须将通风机安在新鲜风流处,在安装电气设备的时候必须注意 完全符合防爆的要求,必须认真地检查开关、电缆、密封、压接线等 是否完全符合要求,排放瓦斯时,必须应按照排放瓦斯具体规定的要 求进行操作,严禁“一风吹” 6.4 注意事项 在处理瓦斯爆炸事故时应注意如下问题 1 问清事故性质、原因、发生地点及出现的情况; 2 切断通往灾区的电源; 3 进入灾区时须首先认真检测各气体成分,确认没有爆炸危 险时再进入灾区作业; 4 检查时发现明火或其他可燃物引燃时,应立即扑灭,以防 二次爆炸; 22 阜康市大黄山东风福胜煤矿瓦斯爆炸事故专项预案 5 有明火存在时,救护队员的行动要轻,以免扬起煤尘,发 生煤尘爆炸; 6 救护队员穿过支架破坏地区或冒落堵塞地区时,应架设临 时支护,以保证队员在这些地点的往返安全。 7 应急保障 7.1 应急物资保障 煤矿按照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要求,建立健全井上、井下 消防材料库,储备局部通风机、水泵、风筒、水管、灭火器材、施工 材料如料石、红砖、水泥、黄沙等必要的救灾装备、物资等。 7.2 应急装备保障 矿山救护和医疗救护装备配备专用警灯、警笛,发生安全生产 事故后,请求地方政府及时协调对事故进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 特别通道,最大限度赢得抢险救灾时间。 建立可靠的有线、无线相结合的基础应急通信系统,并提供相应 的通信设备。 8 附则 8.1 编制与解释 本专项应急预案由安全生产技术部负责编制调度室负责解释。 8.2 实施日期 本专项应急预案自发布之日实施。 8.3 企业应急人员通讯录(附表 1) 8.4 企业应急物资装备清单(附表 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