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生产持证上岗资格考试试题(安全管理判断题).doc
煤矿安全生产持证上岗资格考试试题 安全管理判断题 1.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有资质的培训机构的专门培训, 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资 格证书的,方可上岗。 Y 2. 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工伤社会保险外,无权再向 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N 3. 矿工在发生重大个人生活事件之后容易出现事故。 4. 生产责任事故是指人们在生产建设中不执行有关安全法规并违反规章制度 包 括领导人员违章指挥和职工违章作业而发生的事故。 5.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主要包括社会保障、基础保障、管理保障。 6. 我国煤矿伤亡事故分析常用的统计指标是百万吨死亡率。 7. 劳动保护用品分为特种劳动保护用品和一般劳动保护用品。 8. 群众监督是由工会系统来组织实施的。 9. 所谓过失是指行为人对所发生的后果而言, 但对于违反规章制度的则是明知故 犯。 10. 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是指煤矿企业对采掘过程中的安全工作进行计划、组 织、指挥、控制等一系列的管理活动。 11. 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 其目的是在于保证生产安全和煤矿职工的人身安全。 12. 安全监察有两方面的基本职能一是实行监察;二是反馈信息。 13.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各岗位工作业绩考核的标准之一。 14. 安全生产考评奖惩制度对经济效益与安全业绩都非常突出的矿可有可无。 N 15. 煤矿安全检查由主要负责人组织会同各部门参加。 16. 根据安全工程的观点,事故仅来源于人的不安全行为。 N 17.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目的,是运用科学的、理智的观点,将“安全第一”的 概念变为人们生活中的习惯。 18. 安全文化的核心思想是安全。 19. 煤矿三大规程是指安全规程 、 作业规程 、 保安规程 N 20. 安全评价可对系统进行定性、定量评价,但不能确认系统的危险性。 N 21. 安全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国家矿产资源,使本企业的财产、一生产设备免 遭损失。 N 22.企业安全管理基本制度体系的核心是安全生产责任制。 23. 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24. 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对象是“人一机一环境”系统。 25. 安全行为科学应用于指导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等安全对策,有助于实现高水 平的安全生产。 26. 构成重大责任事故罪的主观要件是故意而不是过失。 N 27. 在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中,人的失误占主导地位。 28. 不良的情绪状态如过度的情绪低落或高涨是导致行为失误、引起事故发 生的极其重要的因素。 29. 企业管理是指为了实现企业的预定目标, 而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进行计划、 组织、领导和控制的综合性活动。 30. 煤矿安全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 要注重对人的生命与健康损失进行评价, 以 对事故的严重性和影响进行更合理评估。 31. 安全的生产力作用可通过对安全增值的计算来进行合理的评价。 32. 班组安全管理要以生产效益必须落实到班组和岗位为目标。 N 33. 安全评价综合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对系统的安全进行预测和度量,是科学管理 的重要手段。 34. 从统计的观点出发,对于大量的伤害事故,伤害严重度是从没有伤害直到许 多人死亡的连续变量。 35.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36. 煤矿企业必须按照相关规定,组织实施对全体从业人员进行教育培训。 37. 直接责任是指与事故结果之间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对事故的发生起直接作用 的责任。 38. 某煤矿 2006年生产原煤 120万 t ,工业生产死亡 3人,其中煤炭生产死亡 2人,该矿百万吨死亡率为 2.5。 N 39. 发生 3人以下矿山事故,由矿山企业负责调查和处理。 N 40. 发现造成事故的紧急危险情况时,安全检查员有权命令立即停止作业,撤出 人员。 41. 企业各级行政正职一直到班长都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 42. 安全检查员发现不安全问题和隐患,有权要求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措施限期 解决整改。 43.季节性安全大检查是指每季度要检查一次。 N 44. 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是,生产是目的,安全是前提,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 安全。 45.某乡办小井瓦斯检查员王某,自 2006年 8月下旬起,已测知井下瓦斯浓度 日趋上升,但未及时报告处理。 9月 2日,井下爆破时,王某又没按规定检查瓦 斯,结果爆破引起瓦斯爆炸,死伤多人,属于重大责任事故罪。 46. 按照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安全是指生产系统中人员免遭不可承受危险的伤 害。 47.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设置和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完全是根据 生产经营单位的规模大小自行确定的。 N 48. 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应根据特种设备的不同特性制定相应的事故应急措施和 救援预案。 49. 无论工伤事故责任是否在于劳动者一方, 只要不是受害者本人故意行为所致, 就应该按照规定标准对其进行伤害补偿。 50. 某人与某企业签订了劳动合同,在第一天上班的途中遇到车祸死亡。这个人 不享有工伤保险待遇。 N 51. 安全评价是对建设项目或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进行识 别、分析和评估,为了达到评价的目的,评价单元的划分要求必须一致。 N 52. 职业安全健康检查与评价的目的是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定期或及时地发现体系 运行过程所存在的问题,并确定问题产生的根源或需要持续改进的地方。 53. 建立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指的是企业将原有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按照体 系管理的方法予以补充、完善以及实施的过程。 54. 企业中对人身有害或污染劳动环境的设备无法改造时,交罚款后可以允许继 续使用。 N 55. 为了防止职工在生产过程中受到职业伤害和职业危害,按工作特点配套的劳 动防护用品、用具可适当的向职工收取一定的费用。 N 56. 国家颁布的安全色标准中,表示禁止、停止的颜色为黄色。 N 57. 事故的发生是完全没有规律的偶然事件。 N 58.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只是针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的要求。 N 59. 在安全管理的强制原理中,所谓“强制”就是让被管理者绝对服从,不必经 过被管理者同意便可采取控制行动。 60. 我国境内的所有在个体工商户打工的人员,均有依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 定享受工伤险待遇的权利。 61.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审核的策划和准备主要包括确定审核范围、指定审核 组长并组成审核组、制定审核计划以及准备审核工作文件等工作内容。 62. 重大危险源控制的目的是预防重大事故发生,而且做到一旦发生事故,能将 事故危害限制到最低程度。 63. 安全行为抽样技术是一种通过局部作业点或有限量时间或空间 的职工行 为的抽样调查,从而判定全局或全体的安全行为水平。 64. 矿长应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或职工大会报告安全生产工作。 65. 在生产过程中,事故是指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或其他损 失的意外事件。 66. 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必须具有“两证”和“一标志” ,即产品合格证、安全鉴定 证和安全标志。 N 67. 从安全生产角度解释,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相关病症、财 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 68. 安全生产“五要素”是指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和安全 管理。 (N) 69.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能够明确生产经营单位中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 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人员在安全生产中应履行的职责和应承担的责任。 () 70.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 冒险作业造成事故的人员应负直接责任或主要责任。 () 71.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操作规程造成事故的人员不负直接责任或主要责任。 (N) 72.违反劳动纪律、擅自开动机械设备、擅自更改拆除、毁坏、挪用安全装置和 设备造成事故的人员负直接责任或主要责任。 () 73.由于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规章和操作规程不健全造成事故的领导者负 领导责任。 () 74.作业环境不安全,未采取措施造成事故的领导者不负领导责任。 (N) 75.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不仅强调对安全行为的激励,更要重视对人的不安全行 为的控制;这样,才能使安全管理和教育的效果更为理想,使预防事故的境界更 为提高。 () 76.利用事故树的最小割集可以选择控制事故的最佳方案。 () 77.事故树的一组最小割集表示一种事故发生的可能途径或事故模式。 () 78.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可采取增加事故树最小割集数量或减少最 小割集中基本事件个数的方法,降低顶上事件的发生概率。 (N) 79.现代社会里,随着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对工人的心理负荷则越来 越轻,从而对人生产操作的安全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N) 80.未按规定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或使用未经考试合格的人员上岗 造成事故的领导者不负领导责任。 (N) 6 81.机械设备超过检修期或超负荷运行或设备有缺陷不采取措施造成事故的,领 导者不负领导责任。 (N) 82.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同时投人生产和使用造成事故的,领导者不负领导责任。 (N) 83.建立一个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总要求是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并由生 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组织建立。 () 84.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有责任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 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 85.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有责任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 86.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有责任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 程。 () 87.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有责任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人的有效实施。 () 88.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有责任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 救援预案。 () 89.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不属于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职责范围。 (N) 90.风险是指在未来时间内为取得某种利益可能付出的代价。 () 91.风险度就是系统可能承受的损失。 (N) 92.安全指标是对某一种职业活动、某一系统运行风险的最低容许限度。 (N) 93.安全工作的根本目的是保护国家和集体财产不受损失,保证生产和建设的正 常进行。 (N) 94.搞好安全管理是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根本对策。 () 7 95.安全技术和劳动保护措施要靠有效的安全管理,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 96.事故隐患是指作业场所、设备或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 上的缺陷。 () 97.危险源是控制事故隐患的安全措施的失效。 (N) 98.系统工程是解决系统整体优化问题的工程技术。 (N) 99.安全系统工程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事故致因理论、系统安全分析、系统安全 评价和安全措施。 () 100.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不得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调阅有关资料,向 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 (N) 101.行政处罚中的责令停止生产是有时间限制的。 (N) 102.企业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主体,要求企业实现安全生产自我约束、自负责任。 () 103.安全管理是企业经营决策的基础和前提。 (N) 104.海因里希因果连锁论认为事故的发生是一连串事件同时发生的结果。(N) 105.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试生产运行之前进行的。 (N) 106.安全现状评价是针对系统、工程的安全现状进行的安全评价。 () 107.安全目标管理实施的程序有安全目标的制定、安全目标的实施和成果的考 核评价。 (N) 108.安全目标管理时,确定安全目标值的主要依据是企业自身的安全状况、上 级要求达到的目标数值、 历年特别是近期各瑰目标的统计数据和同行业,特别是 先进企业的安全目标值。 () 109.危险点指尘、毒、噪声等物理化学有害因素严重、容易产生职业病和恶性中 8 毒的场所。 (N) 110.危害点指可能发生事故,并能造成人员重大伤亡、设备系统造成重大损失的 生产现场。 (N)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