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贵州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初探.doc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贵州煤矿安全 生产工作初探 胡克林 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机电所 摘要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社会稳定大局。而煤矿安全生产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本人从参与贵州省煤矿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编制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个人的想法,结合对科学发展观一些的理解、思考,现在提出来与大家一起共同探讨。 关键词煤矿安全 科学发展观 安全生产 1概论 加强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贯彻党的“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生产方针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煤矿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统筹兼顾的发展,绝对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甚至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贵州省地处西部山区,煤炭资源丰富,居全国第五位。但煤炭开采条件非常复杂,再加上我省煤矿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不平衡,技术水平整体上还存在差距,安全生产基层基础仍然薄弱、从业人员素质还比较低,安全生产长效机制还不尽完善,造成我省煤矿事故多发,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任重而道远,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科学发展观对做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面对我省严峻的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只有树立并真正落实了科学发展观,用其指导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才能明确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把握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大局,抓住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主要问题,强化措施、完善对策,狠抓落实,取得实效。 2编制落实好煤矿安全生产规划,争取纳入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煤矿安全生产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编制落实好一定时期的煤矿安全生产规划。要分析全省煤矿安全生产现状 与问题,提出规划目标,制定实施方案,采取具体措施,明确工作职责,有重点、有步骤的组织实施。争取将规划的内容纳入全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去,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 3全面落实煤矿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3.1全面落实煤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一是健全完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认真学习贵州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规定重要文件,明确煤矿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企业法定代表人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要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总责。强力推进本企业安全技术措施,规章制度体系建设,提高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将各项安全生产责任细化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每个职工。 二是全力推进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煤矿企业要严格按照贵州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规划和贵州省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的要求,认真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要明确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机构和人员,完善和落实全员、全过程标准化管理制度。 三是切实加强煤矿安全基础管理。在继续推广“手指口述”管理法的同时,开展“白国周班组管理法”学习,加强煤矿班组建设。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诚信机制建设,深入开展安全生产诚信创新活动。 四是强化煤矿安全教育培训。建立企业安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制,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职责。采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普遍性、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教育,逐步建立煤矿专业教育、职业教育、企业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安全生产教育体系。强化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重点抓好农民工、外来包工队的安全培训。 五是加大安全投入,提高机械化程度。设立煤矿安全专项资金,建立和落实有利于推进安全生产工作的奖惩制度,保证投入到位。必须按照规定落实到位各项安全技措资金,必要时争取各级人民政府适当安排专项资金支持本企业安全设备改造。要加大煤矿技术改造力度,采用先进装备, 进行资源整合重组,增加科技投入,提高矿井生产能力和防灾抗灾能力。 六是深入扎实开展隐患排查治理活动。继续深化对矿井生产系统及瓦斯治理、水害预防、顶板管理、劳动组织等方面隐患排查治理,严格煤矿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强化隐患排查治理责任、措施、资金、时间和预案“五落实”,强化隐患排查治理信息化监控手段,切实搞好隐患整改效果评价,有效消除事故隐患。 七是突出重点,深化煤矿瓦斯、水害、顶板防治工作。努力构建“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隐患排除、综合利用”的瓦斯治理24字工作体系。落实瓦斯发电上网、民用综合项目的财政补贴以及瓦斯抽采利用税收等有关政策。切实做好煤矿瓦斯治理工作体系“双百工程”建设,积极推进煤矿瓦斯治理工作体系示范工程建设。全面落实“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煤矿水害防治方针。加强井下探放水工作,进一步完善防排水设施,着力推进“物探先行、提供目标、钻探验证、综合治理”的煤矿水害防治理念,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有效遏制煤矿水害事故。建立、健全各项顶板管理责任制,明确职责,实行目标管理。严格技术管理,着力抓好现场管理。建立健全顶板管理保障体系。利用激励约束机制,稳步推进小煤矿综采、综掘,努力创建先进顶板管理矿井,建设一批支护改革示范县和示范企业。 3.2全面落实各级政府和部门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健全完善煤矿安全监管工作监督考核机制,加强培训,全面提升安全监管能力。完善各级安全监管基本制度及相关基础台账。完善各级监管人员下井检查制度,进一步强化煤矿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管理制度。强化县、乡两级煤矿安全监管机构和执法队伍建设,配齐专业人员,完善四级监管网络。 二是加大煤矿安全执法力度。严格依法实施监察,认真组织开展重点监察、专项监察和定期监察。严格煤矿安全准入制度,强化煤矿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加大对建设项目、整合技改矿井的监察监管力度。严格煤矿安全许可证颁发管理,健全完善联合执法机制,严厉打击煤矿非法违法行为。 三是加大事故查处力度。严格事故查处和责任追究。严格按照“依法依规、实事求是、注重实效”三项基本要求和“四不放过”原则,认真履行组织事故调查处理的职责,严肃追究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进一步健全完善和落实事故后约谈、现场分析会、事故通报和跟踪督导制度,加强舆论引导,形成新闻媒体、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煤矿安全生产舆论监督网络。坚持用事故教训推动工作。 四是不断健全完善煤矿安全法规标准体系。制定煤矿企业安全投入强制性规定,完善大煤矿带小煤矿产业体系相配套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部门、公检法、纪检监察机关共同参与的联合执法机制。推进驻矿安全监管员制度建设,提高驻矿监管实效。 五是加强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积极开展我省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创建活动,按照安全文化建设示范评价标准要求,每年评选出几家我省安全监管范围内符合要求的煤矿企业。 4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优化煤炭产业结构 一是巩固煤矿整顿关闭成果。充分发挥政策激励作用,用好煤矿整顿关闭“以奖代补”专项资金,并根据贵州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和配套政策措施。严把煤矿安全准入门槛,大力推进煤矿整顿关闭工作制度化、常态化,探索建立小煤矿正常退出机制。继续关闭资源枯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小煤矿。 二是完善大煤矿带小煤矿产业体系。进一步加快工作进度,推进资源整合。针对此体系实施过程中取得的经验和不足,采取措施,全面推进,构建集团化、集约化、多元化、减数量、提素质、保安全、优结构、转方式、可持续之路的大矿带小矿体系。 三是要积极探索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有效方式。支持符合条件的国有和民营煤矿企业成为兼并重组主体,鼓励各种所有制煤矿企业和电力、冶金、化工等行业企业以产权为纽带、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参与兼并重组。 5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信息化和应急救援建设,提高保障能力 一是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科技支撑体系建设。进一步落实“科技兴安”战略,推动煤矿安全技术进步。深入开展煤矿瓦斯、水害、火灾等灾害探 测、预警及治理关键技术攻关,并进行相应技术示范工程建设。加强对涉及煤矿安全生产的评价、检测、培训等中介机构的日常监督检查,规范中介机构的行为,充分发挥专家和科研院校的科技支撑作用。 二是不断提高煤矿安全装备水平。积极推广应用煤矿安全先进适用技术,强力提高装备水平、提高煤矿机械化程度,严格淘汰落后和安全生产性能差的技术装备与工艺。按照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的要求,2013年末完成安装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等技术装备。 三是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和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完善全省各级煤矿监察机构的安全生产资源专网和共用共享信息系统建设。以六盘水市为试点,逐步推广“贵州省数字矿山研究开发”,切实提升我省煤矿安全生产信息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快贵州省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平台和贵州省安全生产应急培训演练基地建设,着力将贵州省矿山应急救援基地、贵州省矿山事故排水基地作为示范项目重点建设,加大贵州省矿山应急救援物资储备中心投入,全面提升贵州省煤矿应急救援体系的应急救援能力。 6标本兼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煤矿安全生产始终具有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是由煤矿生产的基本特性决定的。安全生产工作既要抓当前,更要抓长远,既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要致力于建立长效机制,实现长治久安。要坚持法治、政策治本、依法治安,发挥政策的导向、保证作用。要坚持科技、人才管理治本,发挥科学技术的支撑、保障作用,大力引进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切实加强基层基础,提高企业安全管理素质和监管监察部门监管能力、执法能力。要努力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考评机制、重大隐患整治与督办机制、执法监督机制、协调沟通机制。要利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思想深刻认识安全生产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极端重要性,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充分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使安全生产成为自觉行为。 7结论 煤矿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复杂、长期的系统工程,要高度谨慎、经常 性的坚持做好大量艰苦细致的基础工作和必要的硬件工程建设。各级监管 监察部门和各煤矿企业的每一个人,都要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恪尽职 守,努力工作,以实际行动落实利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的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中去,为构建具有贵州特色、科学发展的煤炭安全生产工作格局做出应有 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煤安监办[2010]9 号 2010 年煤矿安全工作要点 2010,2 [2] 骆琳 在全国安全生产(季度)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2010,4 [3] 贵州省安全生产委员会 贵州省煤矿安全生产“十一五”规划 2007,2 [4] 贵州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贵州省能源局 贵州省煤矿工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框架) 2010,6 [5] 魏永柱 企业法定代表人与安全生产职责 贵州煤炭.2006,第 2 期 [6] 曾冉贵 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建设大型企业集团 贵州煤炭.2007,第 4 期 作者简介 单位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机电所 姓名胡克林 联系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大水沟 邮编55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