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原因与对策研究.doc
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原因与对策研究 张静梅 山东工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山东烟台 264005 摘 要 该文分析了煤炭资源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前景,提出了目前我国煤炭安全生产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并且提出了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煤矿 事故 对策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 T D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2801200801-0127-02 R esearch on the R eas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Accidents in China’s Coal Mining Safety Production ZH ANGJing-mei School of Management Science and Engineering,Shandong Institute of Business and T echnology,Y antai,264005 Abstract In the presented paper,the status and prospects of the coal res ources in China’s economic and s ocial development were analyzed,the main reas ons in the current production safety accidents in China’s coal were proposed too.It is put forward the management to strengthen the coal mine production safety,the mea2 sures and proposals to reduce coal mine accidents. K ey w ords C oal mining Accidents C ountermeasures and proposals 1 煤炭资源的地位与发展前景 1.1 煤炭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基础资源 我国是煤炭大国,我国煤炭1000m以浅保有储量约为1万亿t,其中探明可采储量1145亿t,煤层气储量35万亿m3,占化石能源探明储量的94,这表明,煤炭资源在我国能源储备结构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此外,煤炭还是一种可洁净的价格低廉的能源,通过煤炭洗选加工、水煤浆、煤炭液化、新型煤等洁净煤技术以及对燃煤锅炉进行技术改造,可以有效控制煤炭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因为资源丰富,勘探开发相对简单,运输也较方便,煤炭的开采成本要比石油、天然气、核能、水电等低很多,是一种价格低廉,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能源。 1.2 我国对煤炭的消费需求日益增加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增长,国民生产总值翻了几倍,而经济的发展是建立在能源消耗基础之上的,因此对煤炭的需求也不断增加。2002年全国煤炭产量达到了13.9亿t,创历史最高水平。据专家预测,如果国民经济按照每年平均增长78的发展速度,到2010年和2015年的煤炭需求将分别是16.5 3收稿日期2007-11-25 作者简介张静梅1985-,女,汉族,山东工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大学本科学生。亿t和20亿t,在一次性能源中的比重将多达62、60左右,对煤炭的消费需求呈现日益增加的趋势。 2 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2.1 违法违规组织生产现象普遍存在 一些煤矿业主为了追求巨额暴利,在生产过程中不遵守相应的安全生产条例超能力、超强度开采,有的甚至超层越界开采。更有甚者,不仅仅在生产作业许可证件不全备时就开矿生产,还大搞人海战术,在局部区域内布置大量采掘工作面,导致井下一个班的作业人员高达数百人。这些不顾生产安全,只追求利润的违法行为,导致了重大矿难事故的发生。 2.2 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 政府监管不到位 一些煤炭企业甚至是国有重点煤炭企业负责人责任心不强,不遵循相关规定,一味追求产量,忽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最终导致生产事故的发生。地方政府的一些监管部门不能认真履行好其监管职责,对煤炭企业的违规生产行为不闻不问,或在对煤矿下达停产整改的指令后不跟踪落实,有的地方甚至存在以罚代管的现象。正是某些监管部门监管不力,姑息了煤炭企业的违规行为,才导致众多矿难事故的发生。 2.3 煤炭企业管理秩序混乱 一些煤炭企业内部部门错综复杂,很多部门形同虚设,一些煤矿管理人员没有认真贯彻煤矿安全规程,置安全生产于不顾,有的甚至严重违反该规程的规定, 721 2008年第1期 山东煤炭科技 如采掘接替紧张时,采用非正规工作面开采;采用串联通用或用局部通风机送风等。这些不合理的违规生产行为都为煤矿生产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而管理混乱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来自于企业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一线有经验的工人的大量流失,而大专院校的毕业生又不愿意到煤炭企业工作,致使企业的技术力量无法得到保障,对安全生产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2.4 安全设施不完善 安全培训不到位 我国的煤矿大都属于地下矿,瓦斯浓度高,安全系数低,开采过程中需要高技术人员进行作业。大多数煤矿业主没有能力提供完善的安全设施,而政府的财政拨款又不能足以弥补这方面的缺口,致使工人在没有完善安全设施的条件下进行作业。一些煤矿采掘一线工人多数为农民工,且乡镇煤矿的工人流动性很大,而煤矿培训工作不到位,导致这些工人专业素质低,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差,违章作业严重。 3 加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3.1 改善能源体系结构 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社会生产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煤炭资源作为我国传统的基础能源需要大量投入到社会生产中。高需求量加重了煤炭生产的负担,导致了煤炭企业的超负荷生产,而长期处于这种超负荷的状态必然会导致煤炭安全体系的崩溃,带来很多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改进能源利用技术,改善能源体系结构,建立节约型社会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开辟新的矿源,改进现有开采技术,引进先进的生产开采技术,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大投入产出比;树立节约意识,科学采矿,杜绝采肥丢瘦的掠夺性开采方式,消费者也应节约使用能源,使得在产、用两方面都达到节能的目的,共同建立和谐的节约型社会。 3.2 加强政府监察力度 完善企业管理体制 事实上,很多事故是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管理不当造成的,只要完善企业管理体制,就能避免大多数矿难事故或将事故中的损失降到最低。企业引进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加大管理监督力度,将矿难事故减少到最低。同时政府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监管力度,杜绝任何形式的贪污腐败行为,摒弃原有以经济增长为表现自己政绩的方式错误思想,积极投入到煤炭生产中,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和物质上的支持,扮演好煤炭生产中的重要角色。 3.3 加强安全培训与考核 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生产者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自身素质能力如何,直接关系着安全生产能否顺利进行,因此,努力培训和增强生产经营者的安全生产意识是重中之重。由于大多数的煤矿从业人员没有专门的生产知识,没有接受高层次的教育,普遍缺乏安全生产技能,那么对这部分人进行安全生产技能的培训同样是必需的,使所有的从业人员只有基本上具备了安全生产知识和事故险情发生后逃生自救的能力,具备常规事故的处理能力和临危不乱、遇变不惊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拥有从业资格,准予上岗,这对于解决煤矿安全生产问题和提高煤矿抵御事故能力是行之有效的。 3.4 加速改革经济体制 抑制经济投资过快增长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不仅带来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带来经济过热现象,影响了我国以后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改革经济体制势在必行。我国已采取了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经济已开始平稳较快发展,但必须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的改革,加速市场经济进程,改变传统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模式,改善能源利用和供需模式,降低煤矿生产的高额利润,完善能源价格形成机制,缓解供需矛盾。 参考文献 [1]徐跃通,李平,李红梅.G IS支持下的煤矿塌陷区监测与环境整治管理系统[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2002. [2]姚梦新.对煤矿开展安全评价工作的几点思考[J],煤矿安全. 2005,2. [3]杨树江.对如何搞好煤矿安全工作的几点认识[J],甘肃科技. 2005,4. [4]赵从国.当前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煤炭科技,20012. 上接第126页 2安装双风机双电源双风筒。为避免回撤风筒时出现瓦斯积聚,安装了两台风机,每台风机带一条风筒,即双风机双电源双风筒,确保了抽出风机的正常运转。在回撤一条风筒时,另一条风筒抽风,两条风筒交替回撤,确保了上隅角瓦斯不超限。 4 效果 通过以上措施形成了工作面空间流向上隅角的风流,消灭了上隅角涡流区、无风区,工作面上隅角瓦斯浓度降到了0.26。到207西面回采结束历时半年的时间再没有出现上隅角瓦斯超限情况。 此项措施应用到瓦斯管理重点区的2406东面、2207东面、2408东面,经过一年多的运行,从没有出现上隅角瓦斯超限的现象。 821山东煤炭科技 2008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