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湾子煤矿)贵州省生产建设煤矿全面安全自检报告 - 图文-.doc
贵州省生产建设煤矿全面安全自检报告 贵州黔宜能源集团有限公司 九龙湾子煤矿 2017年3月 5 日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矿井概况 2 第一节矿井概况及地质特征 2 第二节矿井生产现状 7 第三节主要生产系统 10 第四节安全管理 13 第二章生产布局 15 第一节井田开拓 15 第二节采场接替 15 第三节重大灾害防治方案 24 第三章瓦斯治理 32 第一节矿井通风 32 第二节瓦斯抽采 41 第三节防治煤与瓦斯突出 45 第四节安全监控 62 第四章水害防治...................................................................................................................... 第一节矿井水文地质情况........................................................................................ 第二节水文地质补充勘探........................................................................................ 第三节水害防治措施................................................................................................ 第四节矿井排水系统................................................................................................ 第五章其他灾害防治及紧急避险设施. 75 第一节防灭火 75 第二节粉尘防治 79 第三节顶板灾害防治 80 第四节紧急避险设施 95 第六章供配电、提升、运输、空气压缩系统 96 第一节供配电系统 96 第二节提升系统 100 第三节井下带式输送机 106 第四节井下辅助运输设备 107 第五节空气压缩系统 108 第七章安全投入 114 第八章评估结论 115 前言 一、本次安全体检工作的依据、目的、过程、范围、结论。 1、工作依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重要部署,分析研究煤矿安全生产面临的复杂严峻形势和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动向,以防范遏制煤矿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为重点,督促煤矿企业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防范措施,更加有效地保障煤矿安全生产。根据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能源局黔安监煤矿[2017]1号文件要求,全面开展九龙湾子煤矿安全体检工作。 2、目的。以查大系统、治大灾害、除大隐患、防大事故为主要任务,组织煤矿相关技术人员,开展煤矿全面安全体检自查,进一步摸清我矿安全生产基本情况,查找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从严惩治违法违规行为,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为全国“两会”、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创造稳定的安全生产环境。 3、自查过程、范围、结论。 本次自查2017年3月1日4日,制定了工作方案,按照采矿、通防、地质含水文、机电和安全管理等专业,配齐专业技术人员,对照煤矿安全体检内容要求开展自检诊断,结论符合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结论合格。 第一章矿井概况 第一节矿井概况及地质特征 简介以下内容 一、隶属关系、地理位置 九龙湾子煤矿位于贵州百里杜鹃百纳乡龙坪村,属于贵州黔宜能源集 团有限公司,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0552′4″--10553′48″,北纬27 18′39″--2719′51″。 二、井田范围 矿区范围由10个拐点圈定,面积2.1984km2。开采深度由1900m至1450m标高。矿界拐点坐标西安坐标系如下 三、矿井投产时间,设计生产能力、核定能力 矿井于2009年9月投产,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 45万吨/年。 四、证照情况 煤矿依法取得了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矿长安全资格证。采矿许可证证号C5200002010011120055206,有效期至2017年11月;安全生产许可证证号黔MK安许证字[1776号],有效期至2018年9月7日;营业执照社会统一信用代码91520000755356304D,有效期为 长期;矿长安全资格证证号14152010100300。 五、地质概况 矿区位于百纳向斜南段南东翼。矿区内为一单斜构造,地层走向北东南西,区内无断层出露,矿区地层总体倾向北西,倾角812。井田构造复杂程度为简单类型。 井田含煤组为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由褐、灰绿、灰褐色薄层至中厚层砂岩、粘土岩、砂质粘土岩和煤层组成,煤系地层厚100150m,平均厚125m,煤层倾角一般812,一般为10左右,本井田龙潭组含煤性较好,含煤13余层,本井田范围内可采煤层2层,即M8、M3煤层,可采总厚3.38m。 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07年2月、2012年4月提交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九龙湾子煤矿M8和M3煤层无煤尘爆炸性, M8和M3煤层的自燃倾向为Ⅲ类,属不易自燃煤层。 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11年12月提供的大方县百纳乡九龙湾子煤矿M8煤层1659.5m1550m标高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及贵州省矿山安全科学研究院文件关于对的综合论证评审意见黔矿安院突出论证字〔2011〕162号;鉴定结论为九龙湾子煤矿在开采标高1659.51550m圈定范围内的M8煤层无突出危险。 2014年度九龙湾子煤矿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9.65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5.44m3/t,属高瓦斯矿井。 井田构造矿区位于百纳向斜南段南东翼。矿区内为一单斜构造,地层走向北东南西,区内无断层出露,矿区地层总体倾向北西,倾角8 12,井田构造复杂程度为简单类型。 可采煤层及分组划分矿井有M8、M3两层可采煤层,平均间距33m。 瓦斯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2011年12月提供的大方县百纳乡九龙湾子煤矿M8煤层1659.5m1550m标高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及贵州省矿山安全科学研究院文件关于对的综合论证评审意见黔矿安院突出论证字〔2011〕162号;九龙湾子煤矿在开采标高1659.51550m圈定范围内的M8煤层无突出危险。 根据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抚顺分院2008年7月提供的贵州省大方县百纳乡九龙湾子煤矿M3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M3煤层1735m 标高圈定范围内的煤层无突出危险。 2014年,毕节市工能委毕市工能通[2015]4号批复鉴定九龙湾子煤矿为高瓦斯矿井。 地层综合柱状图 六、资源/储量 在实际采掘作业中,未发生喷孔等动力现象,未出现陷落柱,茅口灰岩位于M3煤层底板,对开采影响不大。 七、周边矿井及小煤窑等影响安全生产的其他方面情况 九龙湾子煤矿由原小坡煤矿、湾子煤矿、沙坡煤矿整合而成,整合关闭前三个煤矿只对M8煤层进行开采,采空区可能存在一定的积水。由于一采区M8煤层已采,矿井在开采下覆M3煤层时,应对M8采空区积水进行疏放,并对M3采空区留设足够的防隔水煤柱。 矿井东翼为滴水岩煤矿,西翼为玉龙煤矿,西北为大方县瑞丰煤矿。 八、矿井技术改造情况 矿井目前进行机械化及洗煤厂改造。掘进工作面实行综掘,时间在2017年8月份完成,地面进行洗煤厂扩能,预计6月份完成。 第二节矿井生产现状 一、矿井开拓方式,目前在用井筒、生产水平、主要巷道布置、生产采区、准备采区、原煤产量等。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方式,布置有主井、副井、风井三条井筒。矿井划分三个水平、四个采区。主井、副井、风井沿M3煤层顶板布置,二采区、 三采区三条下山均布置在岩层中,巷道顶板距离M8煤层底板10m。 M8煤层一采区已开采结束;二采区只有一个2807采面在回采,剩余储量5.8万吨;三采区通风、排水系统已形成,正在布置首采面运输巷和回风巷。M3煤层布置有两个掘进工作面。 目前2807采面生产,平均日产量960吨。 二、采掘工作面位置、数量掘进分煤巷、岩巷,开采煤层,采煤方法及回采工艺。 矿井采用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实行高档普采,开采M8煤层。布置有一个采煤工作面,工作面名称为2807采煤工作面,工作面设计走向长度400m,倾斜长度140m,工作面最低水平标高1600m。矿井布置有半煤岩巷四个掘进工作面,掘进工作面实行“两掘两治”,均沿煤层卧底布置掘进。 表1-2-1 矿井采掘工作面现状表 第三节主要生产系统 一、供电系统 矿井一回路电源来自35kV百杨变电站10kV星宿煤矿专线,供电线路长5km,架空线型号LGJ-70;二回路来自35kV百杨变电站10kV百坪线,供电线路长5km,架空线型号LGJ-70;两条回路均接入矿区10kv变电所。 在工业场地建有10kV变电所。地面供电由地面变电所供给,地面供电电压等级为380V和220V;在井下二采区运输下山与二采区回风下山之间1611.638m标高位置布置采区变电所,由地面变电所引两趟10kV高压自副斜井下井至井下变电所,在采区变电所变压后送至井下各配电点,对工作面及掘进面等进行供电,局部通风机采用专用变压器引双回路电源电缆至局部通风机进行供电,井下供电电压等级为10Kv、1140V、660V和127V。 二、提升系统 副井采用串车提升,型号JTP-1.61.2型单滚筒提升绞车。 主井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型号DTL80/20/255。 三、井下运输系统 1、二采区运输下山运输方式 二采区运输下山采用采用DTL80/40/75型皮带机运输煤炭。DTL80/40/75型皮带运输机参数见下表 2、三采区轨道下山运输方式 二、三采区轨道下山采用JTPB-1.61.5型单滚筒提升绞车提升, JTPB-1.61.5型单滚筒提升绞车参数见下表 3、三采区运输下山运输方式 三采区运输下山采用采用DTL80/40/75型皮带机运输煤炭, DTL80/40/75型皮带运输机参数见下表 4、30801、30801回风巷运输巷运输方式 各采用一台DSJ65/20/40型皮带运输机运煤。该皮带机参数见下表 5、回采工作面运输方式 工作面的煤炭选用SGZ730/400刮板运输机运至运输顺槽,运输顺槽选用一台SGB-620/55、DTL65/40/55带式输送机运输。 四、通风系统 矿井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方式方法、主要通风机型号FBCDZ16/275。 五、瓦斯抽采系统 地面建有永久瓦斯抽放泵站,安装有高负压抽放泵两台一备一用,型号2BEC50,功率185KW,流量160m/min,极限真空度160hPa; 低负压抽放泵两台一备一用,型号2BEC42,功率132KW,流量110m/min,极限 真空度160hPa。 低负压抽放主管为φ3775的矿用无缝钢管,支管φ2505PV管;高负压抽放主管为φ3255的矿用无缝钢管,支管φ2005PV管。 六、井下排水系统 井下排水方式矿井采用斜井开拓,在二采区底部1602m标高的岩层中布置二采区水泵房及水仓。在三采区底部1506.5m标高岩层中布置三采区水泵房及水仓。回采面及掘进面涌水排到三采区或二采区水仓后,由采 区水泵房的水泵集中排至地表污水处理池。 30801工作面淋水→30801采面运输巷自流→三采区运输下山自流→三采区联络巷自流→三采区水仓→三采区水泵房水泵二采区轨道下山→井底轨道石门→副斜井→地面; 30802回风巷掘进工作面淋水→30802回风巷自流→30802轨道石门1自流→三采区轨道下山自流→三采区水仓→三采区水泵房水泵→二采区轨道下山→井底轨道石门→副斜井→地面; 30802运输巷掘进工作面淋水→30802运输巷自流→30802轨道石门2自流→三采区轨道下山自流→三采区水仓→三采区水泵房水泵→二采区轨道下山→井底轨道石门→副斜井→地面。 一采区、二采区淋水→二采区水泵房水泵→二采区轨道下山→井底轨道石门→副斜井→地面。 二采区水泵型号100D456,三台。三采区水泵型号MD120-506,三台。 安装两趟排水管路,管径φ200、φ150各一趟。 七、压风系统 安装有空气压缩机三台,型号BJJ-10/7一台,型号BJ-10.08/8G一台,型号MLGF-21/7G-132一台,流量分别为10m3/min1、10m3/min、21m3/min。 第四节安全管理 煤矿2009年投入生产医以来,严格依法组织生产,严格执行国家、地方、行业有关规定。 一、安全管理机构及人员配备 矿安全管理机构设置成立了九龙湾子煤矿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下设通防科、技术科、地测科、机电科、财务销售科、办公室、调度室等职能科室。配齐了安全管理人员,企业主要负责人、矿长、总工程师、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等均取得了安全资格证。 说明矿井主要工程技术人员情况。 表1-4-1 工程技术人员表 二、隐患排查 能严格执行隐患排查制度,近三年矿井共排查隐患962条,排查重大隐患1条,隐患全部按照五落实整改结束。 三、近三年事故及涉险情况 1、近三年发生的事故类型、伤亡人数,列表。 表1-4-2 近三年事故统计表 2、近三年涉险情况 近三年出现的瓦斯、水害、火灾、顶底板、机电运输等方面的涉险情况,列表说明。 表1-4-3 近三年涉险情况 第二章生产布局 第一节井田开拓 根据20172019年生产接替计划和未来6年20172022年中长期规划,说明需要实施的开拓工程包括新增井筒、主要巷道,水平延深的情况以及工程实施的时间等。 2017年2019年生产接替计划无需要实施的开拓工程。 2017年2022年需要延伸三水平四采区接替工程。开拓工程为四采区轨道下山、四采区运输下山、四采区回风下山。工程实施时间在2020年3月。 第二节采场接替 一、采场接替计划 20172019年采掘接替计划二采区→三采区→一采区。其中二采区布置有2807采煤工作面,剩余储量6万吨,无掘进进尺;三采区布置四个采煤工作面,储量56.5万吨,掘进进尺2753m;一采区布置四个采煤工作面,生产原煤82.3万吨,掘进进尺3676m。 未来6年中长期规划2020年布置四采区开拓巷道,设计工程量三条下山、三采区水泵房、联络巷等960m,投产时间2020年12月。 20172019年接替按工作面排队2807采面→30801采面→30803采面→30802采面→30804采面→1305采面→1302采面→1304采面→1307采面。 20202022年接替按采区排队三采区→四采区。 附回采工作面接替及产量表、掘进进尺计划表。 采掘工作面接替平面图。 二、矿井“四个煤量” 2017年3月1日止开拓煤量为230.6万吨,准备煤量为120.06万吨,回采煤量为30.75万吨,瓦斯抽放煤量为49.06万吨。 九龙湾子煤矿“四量”统计表 三、接替采区及工作面开采技术条件分析 分析20172019年接替工作面及20172022年接替采区开采技术条件重点是构造、瓦斯、水文、顶底板条件等,列出需要采取防突、防治水等措施的工作面数量、位置。 20172019年接替工作面开采技术条件从已结露煤层覆层分析,没有0.5m落差以上的地质构造。随着工作面开采深度不断增加,需加强瓦斯工作治理。一采区M3煤层四个回采工作面重点加强上覆M8煤层采空区积水治理;三采区M8煤层重点加强瓦斯治理。 20172022年接替采区开采技术条件接替采区为四采区,必须做好防治水工作及煤与瓦斯突出鉴定工作,加强瓦斯治理。 表2-2-1 2017年2019年回采工作面接替表 九龙湾子煤矿 2017-2019年掘进工作面接续表1 表2-2-2 2017年掘进进尺计划表 表2-2-3 “四个煤量”及可采期计算表 表2-2-4 2017年2022年采区接替表 第三节重大灾害防治方案 未来6年内生产区域、准备区域、开拓区域重大灾害的防治方案,以及将要实施的治理工程的主要内容。 重大灾害防治内容 一、瓦斯防治 1. 设立由总工程师负责的瓦斯防治专业队伍,配备通防科长和安全巡查员、监控员、瓦检员、测风测尘工等,并做到持证上岗; 2. 建立瓦斯防治规章制度和瓦斯超限分级责任追究责任制度。 3. 瓦斯员严格执行现场交接班制度,并按照瓦斯巡回检查图表进行巡回检查,是否存在空班、漏检、假检现象; 4. 瓦斯检定器、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报警矿灯是否完好并定期进行校验; 5. 是否按规定足额提取了“一通三防”专项安全费用,确保瓦斯防治投入到位,积极采用先进的一些装备、技术和工艺,保证通风系统简单、有效、可靠。 6. 是否有独立、完善的通风系统;是否超通风能力组织生产。 7. 是否存在不合理的串联通风,是否存在盲巷,盲巷管理是否到位;是否存在瓦斯超限作业和瓦斯积聚现象。 8. 井下通风设施设置是否合理、可靠;通风设施构筑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化要求;设施完好,使用正常。 9. 是否按规定进行测风,风量、风流是否稳定,是否存在无风、微风、循环风作业现象。 10. 风井主要通风机切换运行时间是否能在10min内启动;通风机性能测定和通风阻力测定是否在有效期内。 11. 主要通风机的检查门、反风设施防爆盖、碟阀装置是否运行正常。 12. 局部通风机是否实现了“三专、两闭锁”和“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定期试验并留有记录。 13.局部通风机必须由专人负责管理,不得出现人为的无计划停风现象。 14.风筒吊挂是否平直,风筒接头是否严密不漏风,且无破口。 二水害防治 1. 成立矿井防治水机构,职责分工明确,各类防治水制度完善; 2. 编制水文地质报告,确定水文地质类型。煤矿基础性水文地质图纸齐全并及时更新; 3. 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和队伍满足规定的要求,并配备4台750探放水钻机; 4. 探放水施工前编制探放水设计,并进行探放水工程验收;施工前后要下发停、采掘通知单,保留30m预留超前距离; 5. 实行“三线”警戒线、探水线、积水线管理老空、采空区积水; 6. 编制各类防治水资料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年度防治水计划、水害应急预案及现场处置方案并组织演练、防治水预报等; 7. 主排水系统是否满足煤矿安全安规程要求,采区排水系统完善,各掘进及回采工作面排水设备要满足排水能力; 8. 每周进行一次矿井涌水量观测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9. 对受水威胁的区域,是否摸清水源和周边采掘情况; 10. 井下所有掘进作业,严格执行“预测预报、逢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 11. 探放水管理牌是否按要求悬挂,允许掘进距离确认牌按规定每班班后确认并签字; 三防灭火 1. 消防、防灭火系统。检查井上、下消防材料库,库存材料、工具的品种与数量符合需要,并定期检查更换。井底车场、机电设备硐室、检修硐室、材料库、火药发放硐室、风动工具清洗硐室、使用带式输送机或液力偶合器的巷道以及采掘工作面附近的巷道中等,是否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材,并按要求设置支管和阀门。 2. 严格材料准入关1严格限制携带易燃、易暴物品下井,确属井下需要,必须严格按规程规定执行;2井下严禁存放汽油、煤油、变压器油。井下使用的棉纱、布头、纸和润滑油等必须存放在盖严的铁通内,严禁扔、洒在井巷、硐室和采空区;3在井下清洗风动工具必须在专用硐室内进行;4严格限制可燃性支护使用范围,木支护只允许做为特殊地段的临时支护、信号柱、应急支护使用;5对入井使用的胶带、电缆、管线、风筒、塑料网等材料必须具有阻燃性能和抗静电性能的试验合格证明。 3. 完善矿井反风系统。建立矿井反风系统包括主扇反风设施和井下反风 设备,矿井反风装置必须每月检查一次,风机的反风系统应进行专门设计。反风系统必须在10分钟内完成反风操作。 4. 建立健全明火管理制度,严格明火制度。1严禁携带明火下井;2回风井口20m内严禁烟火;3井下严禁使用电炉;4井下严禁使用灯泡取暖;5井口和井下电气设备必须有防雷击和 防短路的保护装置;6井下电焊、气焊作业必须严格按规程规定进行;7严禁使用产生火焰的爆炸器材和爆破工艺;8木材场、矸石山、炉灰场距离进风井口不得小于80m。 5. 严格防灭火措施。1回风巷、硐室回风道、联络巷等地点浮煤、电缆皮等可燃物必须明确管理责任单位,定期检查,及时清理干净。2皮带运输机应装设皮带火灾装置和自动洒水灭火装置。 3井下电气焊作业必须符合规程中相关规定的要求,制定专项安全措施,经矿长批准后执行。 四粉尘防治 1. 井下防尘供水管路是否完好; 2. 井下接煤口、刮板转载点、皮带机转载点等地点,是否全部安设了喷雾装置并在作业时进行喷雾降尘; 3. 掘进工作面是否有完善的洒水系统,并在距工作面50m范围安设有两道净化水幕。 4. 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50m范围内是否设置有两道全断面水幕; 5. 采掘工作面巷道必须定期冲洗,不得有煤尘堆积,距离工作面50m范围 内每班至少冲洗一次,50m以外的回风巷道每3天冲洗一次。 6. 各作业地点的总粉尘和呼吸性粉尘浓度是否定期进行了测定,是否存在粉尘超标现象; 7. 采掘工作面作业人员是否按规定佩戴个体防护设施; 五顶板管理 1. 检查敲帮问顶使用工具,确保长钎、短钎齐全。 2. 每个掘进工作面备足单体支柱、背板及前探梁用于临时支护。 3. 工作面有顶板管理措施,有开切眼和工作面收尾时的顶板管理专项措施。 4. 制定井巷维修制度,加强井巷的维修,保证巷道设计断面,保证通风、运输的畅通和行人的安全。巷道失修率不得超过规定,报废巷道和井筒必须按规定封闭。 5.失修巷道维修必须制定经矿总工程师审批的专项安全技措施。 6. 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禁空顶作业。开工前,安全员和班组长人员必须对工作面进行全面检查,确认无危险后,方准作业人员进入工作面。 7. 加强临时支护管理,必须按照作业规程的要求,及时架设临时支护,严禁空顶作业。 8. 回采工作面控顶范围内,无顶板失控现象。 9. 回采工作面顶板暴露面积沿工作面2m长的范围内局部空顶面积大于0.5㎡,必须支护接顶。 10. 回采工作面必须经常存有足够的备用支护材料保证在先支后回的条件下备用不少于在用支柱量的10和一定的坑木量和处理顶板事故时必要的工具、器材。 11. 回采工作面底板松软时,支柱必须穿鞋。工作面上、下出口的两巷超前支护按作业规程要求支护完善。回采工作面控顶距符合作业规程要求,切顶线支柱数量齐全,挡矸有效。 12. 回采工作面有伞檐时,必须有贴帮支护。必须及时找除,防止片帮伤人。 13. 巷道维修时,必须坚持先支进行临时支护后,再拆除原有已坏的支护和“由外向里”依次维修的原则。 14. 主井、副井、风井等砌碹或锚喷支护巷道、行人下山、运输下山每周找顶1次。回风巷每月检查找顶一次。各责任范围内的找顶,各单位自行负责包括车场、甩道口、操作硐室、机电硐室、重要场所、存用巷道等。 六、提升运输 1. 检查完善行人下山、其它斜巷运输管理制度,查漏补缺,逐步完善。 2. 制定培训计划,加强职工教育培训,提高职工专业素质、理论知识及职业技能,使职工思想安全,操作安全,从根本上杜绝违章和减少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3. 检查整改斜巷运输轨道质量,分区分片划分责任范围。 4. 检查整改各地点的运输设备。重点对小绞车的管理闸、护身板、各连接装置、钢丝绳,斜巷的信号、一坡三挡、防跑车装置、跑车防护装置; 皮带输送机各种保护装置、防护栏、过桥、头尾基础固定;刮板机的机头机尾压柱、地锚、过桥、挡煤板;轨道运输的达标水平和车辆的完好性等进行整治。钢丝绳钩头处要按规定打绳卡或插接绳头,保险绳长度足够。 5. 检查整治其它机电运输场所和采掘工作工的机电运输设备。重点对各种电气闭锁、性能完好、安全保护、信号齐全、防护栏、预警急停等进行检查和整治。 6. 检查各类矿车碰头、插销和三连环,完善及改进“一坡三档”设施。对斜巷运输信号装置检查,各单位负责自己所管辖范围内的信号装置检查、整改,必须落实到责任人。信号装置必须安装到信号硐室内,安装必须符合质量标准化规定的要求。 七其它 监测监控 1、矿井监控系统中心站是否双回路供电,备份主机能否在5min 内投入工作,并有不小于2小时不间断电源,是否有接地、防雷装置及录音电话; 2、安全监控系统中心站运行是否正常,能否实时监控全部采掘工作面瓦斯浓度变化、被控设备的通、断电状态和各类传感器的运行状态。 3、甲烷、一氧化碳、风速、风压、温度、烟雾、馈电状态、风门状态、风筒状态、局部通风机开停、主通风机开停等各类传感器安设数置、地点是否符合规定,并能实现甲烷超限声光报警、断电和甲烷风电闭锁控制。 4、是否建立安全监控安全监控责任制、操作规程、值班制度、维护调校等规章制度,图纸台账是否完善,是否配备了足够的管理、维护、检修、值班人员,并经培训持证上岗;各类传感器和甲烷超限断电闭锁、甲烷风电闭锁功能是否定期进行调校或测试。 5、安全监控系统日报表是否报矿长和总工程师逐日签字审批,问题和故障是否实现闭合处理。 6、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备品备件数量是否符合有关要求。 五、防治措施 1. 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职工素质。进一步加强职工安全知识教育,提高职工素质和自我保安能力,强化职工操作技能,最大限度的减少事故损失和伤亡,使职工思想安全、操作安全,从源头杜绝违章和失误。 2. 加强检查力度,突出重点,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每天由各单位专职人员检查一次,每周由矿相关领导有关人员检查一次,发现隐患立即停用及时整改。对重大灾害隐患排查不认真,隐患没有及时整改的,要追究责任。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要不留死角,做到隐患天天排查、天天治理。 3. 深入开展各项重大灾害内容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逐步提升矿井质量标准化水平。 4. 加大事故的查处力度,对发生的各类人身和生产事安全事故,必须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三章瓦斯治理 第一节矿井通风 一、矿井通风现状 1、通风系统 九龙湾子煤矿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主要通风机使用FBCDZ-6-NO16B型防爆轴流式对旋通风机2台,电动机功率N275Kw,主要通风机风量为1698-3768m3/min,静压7202650Pa。2807采面采用U 型通风,采面和掘进工作面都按有关规定施工了专用独立回风通道与总回连通,保证工作面回风流经专用回风通道直接进入专用回风大巷。通风系统合理可靠。 矿井通风系统图 2、矿井风量、阻力 介绍矿井风量、阻力情况 表3-1-1 矿井风量分配情况 3、通风设备 主通风设备状况见表3-1-2,并提供通风机装置安全检验报告、反风演习报告、风机出厂曲线。 A、通风机装置安全检验报告 B、反风演习报告 2017年度九龙湾子煤矿反风演习总结报告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122条等关于矿井反风演习的有关规定,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总体推进”的原则,本矿提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反风演习实施措施,经矿领导审查批准后,于2017年1月2日进行全矿井反风演习。 本次反风演习经过措施编审、组织协调、现场测定、数据整理四个阶段,已顺利完成。现根据有关反风演习的要求结合本次反风演习实际情况,编制本总结报告。 一、矿井生产及通风概况 本矿核定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2016年生产原煤15万吨,采B8、B3煤层,一个采面、四个掘进工作面。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通风。地面新鲜空气从副主井进入,主要进风巷道有主斜井和副斜井。 矿井主通风机两台,同一型号主要通风机使用FBCDZNO16型防爆轴流式对旋通风机2台,电动机功率N275Kw,主要通风机风量为 1698-3768m3/min,静压7202650Pa。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目前的通风情况为主斜井进风,风量为1419m3/min,副斜井进风, 风量为1410m3/min。回风斜井为回风,风量为2872m3/min. 等积孔为1.29 m2,矿井为高瓦斯矿井。 本次反风演习使用的是Ι号主通风机。 二、反风演习的组织准备工作 为了加强反风演习的组织领导,保证反风工作的顺利进行,矿成立了以技术负责人张敬民为组长,陈玉根、卢志源、赵斌等多名测风员和瓦检员为成员的反风演习小组。 领导小组专门召开了专业会议,对本次反风演习工作的日程安排、人员组织、方案制定、组织实施以及现场工作任务作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挑选业务精、责任心强的25名专业性强的人员组成5个测定小组。每一小组由一名管理人员任组长,并组织上述人员认真学习反风演习的有关文件规定和实施措施,对瓦斯和二氧化碳的测定、测温、测风及巷道断面测定等专业技术进行了全面培训,并且预先将使用的风表、光学瓦检仪、温度计进行校正,使其灵敏、准确、可靠。提前对矿井通风系统、通风设施进 行检查,保证反风时设施稳定有效、动作可靠。 三、矿井的反风系统 1、矿井主通风机的反风系统 矿井的反风是利用主扇风机反转反风。其反风线路与正常通风线路方向相反。 2、井巷的反风系统 井巷的反风系统与正常的通风系统一样,但风流方向相反,原来的进风巷道变为回风巷道,为了防止吹开风门,主要进、回风巷道之间的风门均设置了正反风门和正反向调节风门,主要反风流的路线与正常通风线路方向相反 四、矿井反风设施操作顺序 矿井的反风关键是风井地面设施。为从实际出发,本次反风是从Ι号主通风机正常运转开始的,因此矿井的反风设施的操作步骤是 1检查井下通风设施;2倒转开关开启Ι号风机;310分钟后,测量各种数据。 五、反风演习的观测工作 为了检查矿井反风设施是否能达到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及反风时的瓦斯涌出情况,我们组织五个观测小组,每组五人,其中 地面一组;井下五组,每组有一名管理人员任组长,一名瓦检员,一名测风员,每组三人。 第一组总回风巷测量。 第二组负责2807采面进风巷测量。 第三组负责2807采面回风巷测量。 第四组负责主斜井测量。 第五组负责副斜井测量。 地面组负责主井地面反风设施的操作和观测记录,把反风前后的负压、电机的电流、电压、温度及轴承的温度等情况详细记录下来,见表二。 第一、二、三、四、五组负责井下各观测点的风量变化和气体涌出变化及井下风门检查,局部通风机的开启等,并详细记录反风前后数据。 每个测点要求测三遍,反风前、反风中、恢复正常后各一遍,每遍都测三次取平均值,并作好记录,准确的测得反风前后的风量、瓦斯、二氧化碳、温度等参数变化情况。详见表三 六、结论 此次反风由于准备工作充分,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反风过程中组织协调好,完成的比预期好。此次反风演习包括下井前的准备时间,总共用了3小时25分钟。反风设施操作时间8点00分至8点10分共10分钟,反风设施操作完毕后,井下主要巷道的风流立即反向,5分钟后达到反风正常。矿井总回风巷的风量与正常风量之比为51.6。恢复正常通风操作 时间为11点25分至11点35分共10分钟。没有发现因反风导致的局部气体升高现象,没有瓦斯浓度达到2的地点,井下各地点瓦斯、二氧化碳浓度与正常通风时变化不大。由此可见,矿井反风设施符合规程要求,反风时矿井和采面的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经检测均不超过规定。但存在以下不足。 1、主通风机司机要熟练掌握反风设施的操作程序,做到紧急情况下能单独操作,10日内对主通风机司机进行专门培训。 2、井下个别地点风门设置不合理,没有设置反风门,影响反风效果, 10日内上齐。 3、个别较远地点反风风量较小,需加强各地点通风设施维护,减少漏风。 4、主井通风道风门腐朽漏风,需要抓紧维修,10号前完成。 矿井通风概况 井巷中风量和CH4、CO2浓度测定结果三 C、风机出厂曲线 4、通风系统现状评价 1九龙湾子煤矿通风系统合理、可靠,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暂时不需要需要进行通风系统改造。 表3-1-2 主通风机技术特征表 2采掘工作面及其他地点供风量是否满足需要。矿井实际风量,是否大于需要风量15。 3对采用非U型通风工作面的安全措施及可靠性进行分析。 二、20172022年矿井通风 1、矿井风量、阻力 按系统预计20172022年矿井最大风量、通风阻力,校核通风系统是否满足安全生产需要。 2、通风系统改造 20172022年若需实施通风系统改造工程,应加以说明。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根据采掘接替,分析未来6年矿井通风系统是否全理、可靠,通风系统能力能否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采取哪些措施保障通风系统的稳定、可靠。 表3-1-3 2017年九龙湾子煤矿通风系统风量、通风阻力计算结果表 注多回风井矿井,按每个回风井列表。 表3-1-4 通风系统改造工程一览表 第二节瓦斯抽采 一、瓦斯抽采现状 一抽采系统 1、瓦斯抽采设备 1地面固定瓦斯抽采泵概况 地面固定瓦斯抽采泵概况见表3-2-1分系统填写。 2井下无移动泵。 2、抽采管路 九龙湾子煤矿地面及回风井,铺设一趟325高负压瓦斯抽放铁管,一趟377低负压瓦斯抽放铁管、支管都是直径200cmPVC管道。 表3-2-1 地面固定瓦斯抽采泵技术特征表 百里杜鹃九龙湾子煤矿开采M8和M3煤层。根椐大方县百纳乡九龙湾子煤矿M81659.5---1550水平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报告,现在开采M8煤层在1550水平标高以上为不突出,所以直接采取顺层钻孔预抽煤巷条带煤层瓦斯防突措施。钻场设计为60米一个,每个钻场工程量714.4米,15个瓦斯抽放钻孔,钻孔孔间距不大于5米,施工完一个连抽一个,由集团公司专业技术人员现场取芯,达到消突效果后方可进行作业,掘进过程中严格按照防突规定进行效果检验和采取安全防范措施。采面采取由运回风巷分别向工作面施工顺层钻孔,钻孔孔间距不大于5米,其它与掘进工艺一样。M8煤层在1550水平以下作业前,必须进行煤与瓦斯突 出危险性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采取相应防突措施。M3煤层在1735水平以上鉴定为不突出,M3煤层在1735水平以下作业前,必须进行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采取相应防突措施。现在1305准备工作面在1735水平以上,根据相关文件精神,由中煤科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瓦斯研究院对1305工作面瓦斯治理方案技术报告结论为,1305工作面瓦斯地质赋存正常区域可以不抽放瓦斯的措施。 二、20172022年瓦斯抽采规划 一瓦斯抽采量 计算20172019年回采工作面、掘进工作面、采空区、矿井瓦斯抽采量见表3-2-2。 20202022年九龙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