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如何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doc
试析如何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 袁光平 云南东源煤电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224 摘 要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永恒的主题,通过对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分析,论述了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应认真抓好的几项主要工作。 关键词煤矿;安全生产;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TD79;X9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8-44952010S1-0148-03 收稿日期2010-06-08 作者简介袁光平1964 ,男,工程师,1985年7月毕业于云南省煤炭工业学校,2001年毕业于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 安全是煤矿生产永恒的主题,由于煤炭行业的特殊性、工作环境的恶劣性、地质条件的多变性特别是南方煤矿等诸多方面的不利因素,导致煤矿事故频发。当一次次事故、一起起矿难发生的时候,现 场触目惊心、惨不忍睹,当遇难者家属撕心裂肺、痛不欲生的时候,人们才真正理解安全是政治,安全是生命,安全是幸福,安全是稳定的真正内涵。煤矿要实现安全生产就必须处理好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偶然与必然等方面的关系;落实好现场安全责任制,以促进持续稳定的安全生产;在实践中坚持走探索、完善、提高、创新、发展的道路。 1 煤矿安全生产要理顺几种关系 1.1 安全与生产的关系 安全与生产是一对孪生兄弟,安全伴随着生产的全过程,生产过程中必须保证安全,不安全就不能更好地正常生产。但在实际工作中,对安全工作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思想还是比较普遍存在,因此,造成事故的几率也就增加了不少。在当前煤炭市场较好的形势下,煤矿的各级领导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树立安全工作是各工作的重中之重的思想,为安全工作服务的观念,坚持安全第一,把安全生产的方针落到实处,落实到现场,才能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生产。 1.2 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经济效益是企业全部工作的目的和归宿,煤矿也不例外,但在具体生产过程中,必须坚持安全第一,如果没有安全保证,生产煤炭就要付出血的代 价,经济效益也会受到较大的损失。事实证明,安全与效益是煤矿的两项根本任务。在安全上必须坚持两手抓,该投入的必须投入,该整顿的必须整顿,以安全促效益,以效益保安全,不能顾此失彼。1.3 偶然与必然的关系 在事故发生后,常有人以 偶然性来解释,这种偶然显然不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看似偶然的事故中,都有深层次的原因,如安全投入不够、教育培训不到位和安全管理力度不够等等,这些不到位或不够,是造成事故的必然原因。1.4 安全监察与安全管理的关系 1煤矿实行安全监察的目的是为了落实安全生产方针。搞好安全监察就是关心企业和员工生命财 产安全,就是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2安全管理工作是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垂直管理的安全监察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安全监察与安全管理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安全监察与安全管理必须有机地结合。作为安全监察部门必须从思想观念上转变,要从过去的侧重安全管理向安全监察上转变,要从过去的行业管理部门向行政执法机构转变;作为安全管理部门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安全管理这一职责,要积极支持和配合好煤矿安全监察部门的工作。两者职责明确,目标一致。 2 煤矿安全生产要落实的几项工作 2.1 安全技术培训 搞好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工作,努力提高煤矿职工安全素质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是维护职工人身安全的基本保证。∀煤炭法规定 煤矿企业应当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不得上岗作业。这充分说 ∃ 148∃ 明煤炭企业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由于行业的特殊性,比其他行业显得更为重要。煤矿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安全基础工作,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职工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技能的提高。应该按照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培训的原则,切实做到正确认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改革、安全与效益、安全与稳定的关系;实行安全一票否决制,把提高职工安全自保互保意识和能力作为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提高对安全技术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保证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的资金投入。加强培训机制建设,建立完善的安全培训机构,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安全技术培训体系和有关安全技术培训规章制度,从制度上为做好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提供保障;主管领导亲自参与指导安全技术培训工作。 安全技术培训就是为了解决在实际工作中所发现的问题,这就要求授课人员既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又要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一支稳定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十分重要。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效果是靠职工技术水平提高与否,职工的安全意识是否增强来评价的,因此加大考核力度是提高安全技术培训工作收效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各单位要制订安全技术培训管理办法,形成一个上下负责齐抓共管的局面;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培训班的课堂纪律及对出勤情况进行抽查和巡回检查;在学员中开展评先创优活动,对优秀学员给予奖励,定期进行表彰。 2.2 加强现场安全监督 现场安全监督工作是落实安全管理制度最主要的环节,这就要求置身安全一线的安监人员必须做到 1树立安全为天的思想意识。行为是由思想意识来支配的,高境界的思想意识来源于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作为一名合格安监员,必须认真学习自觉贯彻执行安全第一的安全生产方针,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先安全后生产,不安全不生产的原则,时刻把安全工作作为天字号大事来对待,严格按照安全指示精神、规章制度自觉地开展工作。时常坚持学习∀安全生产法、∀操作规程、∀安全规程和施工措施等安全法律法规及有关安全方面的知识。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同时还要向工友大力宣传遵章守纪的好处和违章蛮干的害处。俗话说,打铁还得自身硬,干安监员这一行,不掌握好安全知识,没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业务能力、丰富的安全经验是不行的,否则既不能保证自身安全,又不能做到互保联保,更不能及时地排查、发现、消除安全隐患,安监员的安全监督作用也就无从谈起。 2明确职责,强化责任意识。安监员必须明白抓安全是本职工作,其肩负的责任不可推卸。必须以高度的主人翁责任感,当好工友的安全卫士,自觉地抓好安全管理。同时还要正确处理好两个关系 处理好安全与生产之间的关系,要明确安全是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原则。忽视安全就必然导致事故的发生。二是靠安全文化来熏陶;三是靠各级安全管理者的言传身教来带动。安监员也是安全工作的管理者,这就要求安监员在平时的工作中,从自身做起认真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安监员的监督作用,狠反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侓的三违现象,积极倡导按章作业的良好风气。在安监岗位上,始终把五勤当作自己的工作标准,即眼勤、脑勤、嘴勤、腿勤、手勤。 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安监员的安全监督作用,认真负责、尽职尽责地履行安监员的权利和义务,敢问敢管,严把现场各个安全关口,以深、严、细、实的工作态度查找安全隐患,重点抓好安全生产中的薄弱环节、三违人员和重要岗位,做到苗头早发现,隐患早排除,为安全生产发挥应有的作用。 2.3 三违分析与对策 三违指的是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煤矿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大多是由于三违引起的。对三违人员进行经济处罚,这种做法并不能真正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三违人员处理轻了,好像麻醉药,只管一阵子,收不到长久的效果;处罚重了容易激起三违人员的逆反情绪,反而不利于安全生产。因此,加强对三违人员的管理,减少三违的产生,是杜绝煤矿伤亡事故、创建平安和谐矿区的关键。 2.3.1 三违产生的原因分析 1有些领导干部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思想,当生产、效益与安全发生矛盾时,往 ∃ 149 ∃ 往就是安全让路,进行违章指挥,这些领导干部的心里也知道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知道出事的严重后果,但生产被动时或效益不好时,找不到妥善处理办法,就违心地违章指挥,致使工人也图省事,造成事故发生。所以违章指挥是安全生产的天敌。 2工人安全意识不强。 3安全培训不到位。 4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 2.3.2 减少三违行为的措施 1加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学习,不断增强全员的法制观念,提高职工安全技术素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质量第二,生产第三的思想,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切实实现安全闭环管理,真正达到教育本人,警醒大家,增强法制观念的目的,从而不断提高干部职工自觉抵制三违行为的自觉性。 2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形成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 3加强对新入矿工人的培训。 4加强对三违行为的管理。 5进一步提高煤矿工人的待遇,促使煤矿工人爱岗敬业、认真工作,从而减少三违的产生。 2.4 改善工作环境 一个良好的生产作业环境是安全生产的关键,工人在井下连续工作8h少数工人从上班出门到下班回家的时间达10.511h,工作场所煤尘弥漫、噪音巨大,不可能保证安全和职工的身体健康。因此应该彻底改善生产作业环境,为员工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工作场所。首先要在人员数量上给予保证,不能出现一人多岗的现象;其次要增加投入选用先进的煤矿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 2.5 坚持安全生产质量标准化工作 如果在工作中处处按照标准、规程作业,事故就能降到最低甚至实现零事故。发生事故是偶然,不发生事故才是必然的,这就是本质安全。其基本特征一是个人的安全行为,不论是在何种作业环境和条件下,都能按规程操作,杜绝三违,实现个人安全;二是物的安全状态,不论是在动态过程,还是静态过程中,物始终处在能够安全运行的状态;三是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在日常安全生产中,不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况而发生重大事故,形成人机互补、人机制约的安全系统;四是制度科学合理,杜绝管理失误,煤矿生产中实现零缺陷、零事故。 3 煤矿安全生产要有超前意识 首先,在安全教育上的超前意识。坚持不懈地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灌输安全为天的理念,是每一个企业确保安全生产的必要手段,职工才有可能克服自身的惰性和侥幸心理,绷紧安全生产弦。 其次,在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上的超前意识。对一些隐患,尤其是细微隐患,应该以最快的速度在事态恶化前提前做好整改。这样既可以将所有事故隐患真正消灭在萌芽状态,当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为企业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否则,等到事故发生再去整改,已经是为时已晚了。 再次,在处理险急情况和自我保护技能上的超前意识和超前行为。每个职工应本着有备无患的心理,牢牢掌握要领,在这方面有了超前意识和超前行为,才能镇定自若地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化险为夷,才能头脑清醒地运用科学的应变方法,保证自身及他人免受伤害,企业的安全工作也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只有牢固树立安全作业的超前意识,才能保证安全工作的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吴自立 上接第147页 市场,又有利于在国外利用专利技术投资办厂,以占领某个方面的国外市场。面对技术、市场的激烈竞争,加强知识产权战略研究是企业在国际大市场中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韩雪,万一锋.我国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的缺陷及对 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63134-136. [2]盛建华.浅谈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J].山东冶金, 2002,24133-35. [3]冯晓青.企业知识产权战略[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 社,2001. 责任编辑熊云威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