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县沙土镇妥善处置煤矿地质灾害的启示.doc
金沙县沙土镇妥善处置煤矿地质灾害的启示 近几年来,金沙县依靠黔北电厂的龙头带动,煤矿开采、煤炭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不断推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在煤矿开采中,不少地方造成大面积的地面塌陷、地面裂缝、建筑物倒塌等灾害,严重影响着矿区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在既要开发矿产资源、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又要保障生态建设、保证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二者兼顾的同时,如何统筹协调处理二者的矛盾,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这篇文章上,金沙县沙土镇创新思路,勇于实践,率先走出了一条调处矛盾、科学发展的好路子。 一、煤矿地质灾害的背景 沙土镇距金沙县城60公里。自1997年以来,因煤炭开采,在原三联、红旗等村相继出现了地表开裂塌陷、山体滑坡、岩体开裂、房屋裂缝倒塌、水源枯竭、庄稼被裂缝冒出的煤气熏死等严重地质灾害。数百亩耕地被破坏,大面积庄稼减收、绝收,灾害不断蔓延,直接威胁着天堂片区近8000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从而引发了灾民聚众堵厂、断路、上访、厂群械斗、张贴大字报、集队上街游行和聚集到镇政府抢吃、强行住宿办公室等事件,断路最长时间达三个月之久。2005年3月,矛盾升级,群众将通往矿区的四条公路同时全部挖断,每处都有近百名群众轮班昼夜守护,并且发生了渝南煤矿组织上百名工人与当地200多群众械斗的群体性事件,造成4人重伤、15人轻伤。由于党委政府领导和公安干警及时赶赴现场制止,才未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民不安居,煤矿企业不能生产,300余辆运煤车辆无煤可拖,相关服务行业停业,社会失业人员增多,党委政府已处于无法开展正常工作的状态。 二、面对地质灾害找准焦点,科学决策 面对煤矿地质灾害产生的矛盾,是把矛盾推向煤矿方,还是让受灾群众上访找上级解决是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临时性解决办法,还是制定处理问题的长效机制 这些问题在地质灾害初期是没有统一认识的。随着问题的日益严重和群众的不断上访,沙土镇党委政府一班人特别是负责调处地质灾害的领导和干部们,一方面不厌其烦地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积极协调煤矿方解决问题,同时认真思索和研究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经过深入调查发现,煤矿厂方与受灾群众争论的矛盾焦点是厂方认为地质灾害产生原因与采煤无关或与本厂无关,而群众则坚持认为是采煤原因引起而且认为是某间煤矿采煤所致。若煤矿地质灾害没有处理好,煤老板把钱赚走了,煤矿闭坑后留给政府的将是沉重的包袱,留给人民的将是不堪设想的灾难。于是镇党委政府一边组织国土所、派出所、安监站、沙土法庭等相关人员一起调查,一起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请来了贵州省102地质勘测队对煤矿地质灾害因果关系进行认定,一边向县委、县政府报告。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广泛的调研,2005年3月至4月,沙土镇政府连续召开三次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沙土镇有证煤矿开采导致地质灾害涉及受灾农户的赔偿搬迁安置等一系列问题,逐步形成了沙土镇有证煤矿开采区地质灾害赔偿搬迁安置方案。这是一个在当时没有先例的方案。方案实施后,受到煤矿厂方和受灾群众的认同和欢迎,贵阳、遵义以及金沙县有关乡镇的领导和管理人员前来参观学习,给予了充分肯定和好评。 三、灾民搬迁安置方式、范围、标准、步骤环环相扣,依法实施 解决受灾农户的生产生活,一个迫切的问题就是大部分受灾户必须搬迁。沙土镇在经过无数次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反复协商和深入调研中发现,该镇农村存在着大量外出定居转产农户,有大量的可有偿流转的承包土地和可出售的闲置住房,为彻底解决煤矿地质灾害矛盾找到了突破口。他们坚持以“迁得出、安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能发展”为指导思想,以“政府出面、企业出钱、分散安置、统筹兼顾、依法办理”为原则,积极稳妥地开展搬迁安置工作。 本文内容只是论文部分简介,如需了解更多详情请咨询本站客服QQ93942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