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煤矿施工管理信息系统.doc
浅析煤矿施工管理信息系统 摘 要为建立一个完全基于网络、能够处理煤矿井巷开挖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的管理平 台,构建了基于B/S 模型的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系统的实现采用了ASPSQL SERVER 的 结构。该管理信息系统在工程实际应用中体现出了优越性,为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增强竞争 力、降低成本提供了有力保证。 关键字煤矿;矿井管理系统;网络技术 1 前言 现代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 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 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的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在煤矿建 设施工管理工作中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将对矿井建设带来全面、深远、革命性的影响,使得 煤矿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日益系统化和科学化。[1] 清河门煤矿是国家“十一五”规划重点建设项目,项目周期长,施工单位多,施工技术 复杂,施工条件也非常恶劣。在建设过程中没有采用总包的方式进行建设,而是采用了单项 工程分包的方式,所以建设过程中的合同方较多,协调的工作量较大,彼此交叉牵扯的面较 广,这对工程的信息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根据黄玉川煤矿施工管理过程中要求,设 计了一套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施工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学化,为矿井早日顺利投产提供了有 利保障。 2 施工项目信息管理需求分析 2.1 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系统 国际上对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普遍认可的定义是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是处理项目信息的人 - 机系统。它通过收集、存储及分析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有关数据,辅助工程项目的管理人员 和决策者规划、决策和检查,其核心是辅助对项目目标的控制。它与一般管理信息系统的差 别在于,工程管理信息系统是针对工程项目中的投资、进度、质量目标的规划与控制,是以 工程管理系统为辅助工作对象。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国际管理的基本手段,其作用在于 1利用计算机数据存储技术、集中存储管理与项目有关的信息,并动态地进行查询和更新。 2利用计算机准确、及时地完成工程项目管理所需信息的处理。 3通过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可以按决策需要,方便、迅速地生成大量的控制报表,提供高质 量的决策信息支持。[2] 2.2 矿井建设的项目管理 煤矿建设项目主要包括地下矿井建设、地上附属设施建设、机电设备安装三块内容。其 中对于黄玉川煤矿而言,它是斜井开拓,矿建的主要内容就是斜井、副立井、回风井的 建设主要是地下作业;土建的主要内容是建设煤矿生产的辅助设施包括井口联合建筑,洗煤 厂,生产指控中心,职工宿舍食堂等;安装工程主要是指煤矿生产所需的挖掘设备,井巷通 风设备的安装和辅助变电站以及土建中重要设备的安装等。比较一般工程项目煤矿建设较为 -2- 复杂,涉及资源多,施工技术也受地质条件限制,项目周期较长一般从立项到投产要2-3 年。 因此对于信息的管理的要求也越高。 煤矿施工项目管理主要有以下特点 (1)涉及面广。煤矿施工项目管理是一个多部门、多专业的综合全面的管理。它不单 包括施工过程中的生产管理,还涉及到技术、质量、材料、计划、安全和合同等方方面面的 管理内容。 (2)工作量大。一个煤矿的建设,需要消耗的物资种类繁多,需要大量的施工活动共 同参与。对所有这些施工环节及其用到的资源都做到管理上的深入到位,可以想到煤矿施工 项目管理工作的复杂与繁重程度,而这些仅仅是项目管理中的生产管理和材料管理两个侧 面。 (3)制约性强。项目管理工作必须符合煤矿施工从准备到竣工验收这样一个循序渐近 的规律。因此,煤矿施工项目管理不仅要符合建筑工程有关规范规定的要求,还要做到彼此 协作、安排有序。 (4)信息流量大。信息与物质、能源一样,是构成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任何一 项管理活动,都离不开某种信息的处理工作。煤矿施工项目各方面的管理活动井不孤立,它 们之间存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联系。于是,各管理活动之间必然需要信息的交流与传递, 而且煤矿施工项目管理工作的复杂与繁重程度,直接决定了项目管理中信息流动的复杂和频 繁等特点。[3][4] 3 煤矿施工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3.1 系统目标 本系统开发的目标是保证矿井按国家质量要求在计划工期内顺利投产。煤矿建设的自然 环境恶劣、技术条件复杂、结构复杂和工程庞大等基本特征,决定了煤矿施工具有生产周期 长、资源使用的品种多、用量大、空间流动性高等特点。对矿井施工过程本身以及施工过程 中涉及到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和控制,是煤矿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内 容。 3.2 系统框架和主要功能 矿井施工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面向煤矿建设管理单位,是一个采集、输入、存储、检索 与分析空间数据,并输出各种查询、分析结果的计算机系统,主要针对煤矿建设过程中对于 工序信息、物料信息和组织人员信息的查询、管理和各种报表的管理与打印输出。其中最重 要的部分是进行项目进度的编排与控制,利用网络计划技术排定项目网络图,计算出网络时 间参数,在此基础上对项目中的各种资源进行管理。 信息管理系统总体功能模块设计为四个功能模块,如图1。 -3- 图 1 系统功能设计图 Fig1. System function design drawing 系统用户管理模块用于管理系统用户信息;施工信息管理模块用于存储和管理施工管理 的基本信息(包括施工工序的名称、施工方法、持续时间以及对各种资源的需求等等),施 工进度管理模块用于绘制施工网络计划图,计算网络时间参数,生成项目进度横道图,并且 可以在网络图中对各工序详细信息进行查询和修改(如图2,图3)。部门员工管理模块包括 施工项目组织、部门信息管理和员工信息管理三块。在项目管理中有效的项目组织很重要, 该模块可以自己建立适合项目需求的组织机构,并且可以方便的管理部门信息和各部门的员 工信息。 3.3 系统数据分析及处理流程 3.3.1 业务流程分析 本系统的数据处理流程如图4。 -4- 图4 业务流程图 Fig4. Business process diagrams 施工单位通过WBS 任务分解,将项目划分为每个具体的施工工序。每个施工工序的信 息包括计划开始时间,计划完工时间,施工方法,施工单位或招投标方式,需要的个种资源 等等,同时在项目立项以后必然会有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在本系统中可以创建部门并且编辑 部门的员工信息,并在项目过程中根据需要随时调整。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在确定 施工组织和施工工序信息后,就可以进行施工计划的排定,利用三点法计算各单项工作持续 时间的期望和方差,利用网络计划技术计算网络时间参数,最后进施工管理,管理者可以通 过网络图和横道图清晰方便的观察各施工的工序的情况,并且即时把握施工进度情况,对施 工过程进行监控,出现问题即时调整。 3.3.2 网络参数 本系统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施工进度管理模块。矿井建设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常采用的 方法有关键日期法,横道图(又称甘特图)法,网络计划技术,前锋线比较法,列表法 等等,其中最常用的是网络计划技术[5]。本系统对于煤矿进度的管理就是采用PERT 技术。 在 PERT 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的持续时间均以一个期望值e t 来表示的,这样将不 确定网络转化为确定型网络,按照CPM 网络计划计算时间参数的方法进行计算,找出工程 项目的关键路线。求解关键路线的指导思想首先计算各节点的最早、最晚时间,并通过结 果计算各工作的时间参数,然后计算各工作的总时差和自由时差,总时差和自由时差都为零 的工作为关键路线上的工作。计算流程图如图5。 -5- 图5 网络参数计算流程 Fig5. Network parameter calculation process 4 小结 本文研究的煤矿施工管理信息系统立足于煤矿施工环境的特点,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对施 工信息进行管理,用网络计划技术对施工进度计划进行编制和调整,计算时间参数和关键路 径,为管理决策提供有利保障。 参考文献 [1] 杰克R梅瑞狄斯,小塞缪尔J曼特尔.项目管理管理新视角(第六版). 北京电子工业工业出版社, 2006 [2] 齐东海,宋向群.工程项目进度管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1 年6 月27 [3] 王佰顺,王广湖. 论煤矿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与开发[J]. 中国煤炭, 2000,11 . -6- [4] Jeffrey K.Pinto.Project management achieving competitive advantage. BeijingChina Machine Press,2007 [5] 刘志红.施工项目进度控制原理.同煤科技,2007(3) Analysis of Coal Min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nation System Zong Qingfu Mining Depart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Jiangsu 221008 Abstract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 fully web-based, capable of handling coal mine roadway excavation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management plat was constructed based on B / S model of project management ination system. System using ASP SQL SERVER structure. The management ination system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s in engineering, showed superiority for the enterprises to improve their management level, to enhance competitiveness, reduce costs provide a strong guarantee. Keywords Coal mines; mine management systems; network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