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机电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doc
煤矿机电事故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论文网作者刘旭东 郭霞2012-1-14 182552 【摘 要】煤矿机电事故指机电设备设施导致的事故,包括运输设备在安装、检修、调试过程中发生的事故,发生在低、高压电网,直流架空线的人身触电事故等。该文分析了矿区近几年来机电事故的特点、原因及在煤矿各类事故中所占比例,提出如何加强煤矿机电事故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煤矿机电;事故;原因分析;预防措施;煤矿机电论文 根据我矿的实际情况和以往的事故暗例分析,当前我矿机电运输存在的主要隐患是 1.煤矿机电事故的原因剖析 1.1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参差不齐,掌握特种作业技术不娴熟 对技术工种安全操作知识掌握不牢,熟悉程度不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1.2指令性的新来人员顶替 由于代岗人员顶替时间短,对顶替工种操作熟练程度差,缺乏顶岗前的安全培训,产生违章指挥和盲目操作双重不安全因素。 1.3特种作业人员的频繁调换,岗位的调整,给安全埋下隐患 特别作业人员大都是经过专业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后作业者,对他们的工种不宜随意予以变动。但是,矿山某些技术性工种,有些企业领导不去考虑学识水平,不讲究用工要求,而是当作好工种,并通过人情关系把一些不合格的人员充塞进去,加之一些人员不钻研技术业务,违章违纪现象比较突出。另外,临时性工作调整时安全培训工作没有及时到位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1.4设备检修不到位 如今正规煤矿大多采用了采煤机、运输机、掘进机、支架等一系列的先进采掘设备, 逐步由机械化向自动化迈进,但长时间运行和在运行当中职工操作的失误都会引起设备的损坏,这就要求对设备检修必须做到认真、细致、全面。现在的煤矿职工整体素质不高,再加上设备陈旧,本身维护工作量很大,所以对设备的检查维修只能是哪坏修哪, 年检月检工作很难进行下去。据统计,发生的机电设备事故约有 75~80是由于操作不规范、检修不到位而造成的。 2.减少煤矿机电事故的对策 2.1加强特殊工种的用 工制度管理。煤矿机运工种的技术性较强,其各岗位工种都不能以照顾的身份出现,要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工人来担任。同时加强临时用工的安全管理,尽量少用或不用临时工。除特殊情况外,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要严格考核发证,持证上岗。 2.2加强思想教育工作 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引导教育职工,明确事故的危害性,消除安全侥幸心理,增强安全意识。运用典型的事故案例对职工进行思想教育。 2.2.1建立典型事故案例教育展室,定期对职工进行开放,用生动的案例形象教育职工。 2.2.2用典型说教的方式,教育职工认清“三违”的危害,强化职工安全防范意识。 2.2.3定期请典型事故的家属做报告,以引起职工思想上的共鸣。 另外,特别要注意了解掌握职工的思想和生理状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加以监护,防止因不安全心理因素造成的突然事故发生。 2.3加强职工的安全业务培训工作 减人提效后,以岗定人,管理层和工人岗位限额,原有的培训组织形式已不适应,需根据新的形式采取新的对策 2.3.1建立竞争机制,如对技术工种和管理人员采取竞争上岗,对所有职工都采用岗位技能工资,划分工资等级,引导和迫使职工自发学习安全业务知识。 2.3.2每隔一定时期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对优胜者给予重奖,以调动职工学技术、学业务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岗位上按标准及规程进行作业。 2.3.3采用“三结合”的培训方式,即业余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以业余培训为主,全员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以重点培训为主,内培与外培相结合,以内培为主;对新工人、新岗位、新技术要进行强化培训,以全面提高职工的安全业务素质为目的,为搞好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以人为本”的基础。 2.4努力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 矿井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的基础。实践证明,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投入,能得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效益产出,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经常化的工作来抓,要由静态达标向动态达标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实现生产全过程达标。 2.5加强安全工作力度,向管理要安全 实践证明,要抓好安全工作,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失去了监督作用,必然助长麻痹侥幸、违章蛮干的现象。监督不到位或流于形式,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现场安监人员的作用;同时,必须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人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安全职责。另外,采取安全资金激励机制,通过经济杠杆,严格考核,兑现奖惩,从而促进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文 煤矿机电运输隐患排查 浅谈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论煤矿机电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 浅析煤矿机电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如何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