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3477_2-2002_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_第2部分_密度的测定_建筑材料标准.pdf
I C S 9 1 . 1 0 0 . 5 0 02 4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 / T 1 3 4 7 7 . 2 -2 0 0 2 代替 G B / T 1 3 4 7 7 -1 9 9 2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 第 2 部分 密度的测定 T e s t m e t h o d f o r b u i l d i n g s e a l a n t s P a r t 2 D e t e r m i n a t i o n o f d e n s i t y 2 0 0 2 - 1 2 - 1 7 发布2 0 0 3 - 0 6 -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 发 布 34 7 G B / T 1 3 4 7 7 . 2 -2 0 0 2 前言 G B / T 1 3 4 7 7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 分为2 0 个部分 第 1 部分 试验基材的规定; - 一 第2 部分 密度的测定; 第 3 部分 使用标准器具测定密封材料挤出性的方法; 第4 部分 原包装单组分密封材料挤出性的测定; 第 5 部分 表千时间的测定; 一第6 部分 流动性的测定; 一一 第 7 部分 低温柔性的测定; 一 一 第 8部分 拉伸粘结性的测定; - 第9 部分 浸水后拉伸粘结性的测定; 一一 第1 0 部分 定伸粘结性的侧定。 第1 1 部分 浸水后定伸粘结性的侧定; 一一 第 1 2 部分 同一温度下拉伸一压缩循环后粘结性的侧定; - 一第 1 3 部分 冷拉一热压后粘结性的侧定。 第 1 4 部分 浸水及拉伸一压缩循环后粘结性的测定; 一 一 第 1 5 部分 经过热、 透过玻璃的人工光源和水嗯妈后粘结性的侧定; - 一 第 1 6 部分 压缩特性的侧定; - 一 第 1 7 部分 弹性恢复率的测定; 第1 8 部分 剥离粘结性的测定; 第 1 9 部分 质量与体积变化的测定; 第2 0 部分 污染性的测定。 本部分为G B / T 1 3 4 7 7 的第2 部分, 对应于J I S A 1 4 3 9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 1 9 9 7 年日 文版 中第4 . 2 0 节“ 比 重试验” 。本部分与J I S A 1 4 3 9 4 . 2 0 的一致程度为非等效, 主要差异如下 - 一 增加了试验方法的原理; 明确了试验模具的材质; 试验结果计算改为用密度计算公式; - 一一 增加了试样体积的校正。 本部分与G B / T 1 3 4 7 7 -1 9 9 2 中第3 章“ 密度的侧定” 相比, 主要变化为 增加了试验方法的适用范围 见第 1 章 ;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见第2 章 ; - 一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 见第3 章 , 增加了试验方法的原理 见第4 章 , 一一增加了试样体积的校正 见7 . 3 , 本部分与其他部分组成的标准G B / T 1 3 4 7 7 -2 0 0 2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 代替G B / T 1 3 4 7 7 -1 9 9 2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 。 本部分为第一次修订。 本部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 原 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 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 广州白云粘胶厂。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 江门市精细化工厂、 苏州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邓超、 李谷云、 丁苏华、 王跃林、 黄细杰、 沈春林。 C B / T 1 3 4 7 7 . 2 -2 0 0 2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 第 2 部分 密度的测定 范围 G 川T 1 3 4 7 7 的本部分规定了建筑密封材料密度的 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测定非定形密封材料的密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 B / T 1 3 4 7 7 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 然而, 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G B / T 1 4 6 8 2 律筑密封材料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 B / T 1 4 6 8 2 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 B / T 1 3 4 7 7 的本部分 4 服理 在已知容积的金属环内填充等体积的试样, 侧量试样的质量。以试样的质量和体积计算试样的 密度。 5 一般规定 5 . 1 标准试脸条件 试验室标准试验条件为 温度 2 3 士2 C 、 相对湿度 5 0 士5 , 5 . 2 状态调盛 试验前, 待测样品及所用器具应在标准条件下放置至少2 4 h , 6 试验姗具 6 . 1 金属环 如图1 所示, 用黄钢或不锈钢制成。高 1 2 m m, 内径6 5 m m, 厚 2 m m。环的上表面和下 表面要平整光滑. 与上板和下板密封良好。 6 . 2 t板和下板 用玻璃板. 表面平整, 与金属环密封良好。上板上有 V形缺口, 上板厚度为 2 m m, 下 板为 3 mm, 尺寸均为8 5 mmX8 5 m m, 6 . 3 滴定管 容量5 0 m I 。 6 . 4 天平 感量0 . 1 g , G B / T 1 3 4 7 7 . 2 -2 0 0 2 t铜环‘ 2一 填充试料‘ 3一下板; 4 一缺口‘ 5卜 板。 图 1 密度试验器具 7 试验步骤 7 . 1 金属环容积的标定 将环置于下板中部, 与下板密切接合, 为防止滴定时漏水, 可用密封材料等密封下板与环的接缝处, 用滴定管往金属环中滴注约2 3 ℃的水, 即将满盈时盖上上板, 继续滴注水, 直至环内气泡消除。 从滴定 管的读数差求取金属环的容积V m L , 7 . 2 质.的测定 把金属环置于下板中部, 测定其质量m , 。在环内填充试样, 将试样在环和下板上填嵌密实, 不得有 空隙, 一直填充到金属环的上部, 然后用刮刀沿环上部刮平, 侧定质量 。 。 7 . 3 试样体积的校正 对试样表面出现凹陷的试件应采取以下步骤进行体积校正 将上板小心盖在填有试样的环上, 上板的缺口 对准试样凹陷处, 用滴定管往试样表面的凹陷处滴注 水, 直至环内气泡全部消除, 从滴定管的读数差求取试样表面凹陷处的容积V } M L . 8 试验结果计茸 密度按式 1 计算, 取三个试件的平均值 P m ,一刀t o V一VI 1 式中 , - 一密 度, 单 位 为 克 每 立 方 厘 米 B / c m ; V - 一 金属环的容积, 单位为立方厘米或毫升 c m , 或M L ; m 。 一一 下板和金属环的质量, 单位为克 9 ; m , 下板、 金属环及试样的质量, 单位为克 9 ; V一 一 试样凹陷处的容积, 单位为立方厘米或毫升 c m , 或m L , 9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写明下述内容 a 采用的 G B / T 1 3 4 7 7 的本部分; b 样品的名称、 类型和批号; c 密度, 精确至0 . 0 1 K / c m , . 3 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