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13477_10-2002_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_第10部分_定伸粘结性的测定_建筑材料标准.pdf
I C S 9 1 . 1 0 0 . 5 0 02 4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 B / T 1 3 4 7 7 . 1 0 - 2 0 0 2 代替 GB / T 1 3 4 7 7 -1 9 9 2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 第 t o 部分 定伸粘结性的测定 T e s t me t h o d f o r b u i l d i n g s e a l a n t s P a r t 1 0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t e n s i l e p r o p e r t i e s a t ma i n t a i n e d e x t e n s i o n I S O 8 3 4 0 1 9 8 4 , B u i l d i n g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J o i n t i n g p r o d u c t s - S e a l a n t s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t e n s i l e p r o p e r t i e s a t ma i n t a i n e d e x t e n s i o n , MOD 2 0 0 2 - 1 2 - 1 7 发布 2 0 0 3 - 0 6 - 0 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 国 家 质 量 监 督 检 验 检 疫 总 局 发 布 4 07 G B / T 1 3 4 7 7 . 1 0 -2 0 0 2 前言 G B / T 1 3 4 7 7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 分为2 0 个部分 一一第 1 部分 试验基材的规定; 第2 部分 密度的测定; 第3 部分 使用标准器具测定密封材料挤出性的方法; 第 4部分 原包装单组分密封材料挤出性的渊定, 第 5 部分 表干时间的测定; 一 第 6 部分 流动性的测定; 第7 部分 低温柔性的侧定; 第8 部分 拉伸粘结性的测定; 第9 部分 浸水后拉伸粘结性的侧定; 第1 0 部分 定伸枯结性的测定; 一第 1 1 部分 浸水后定伸粘结性的测定; 第1 2 部分 同一温度下拉伸一压缩循环后粘结性的测定; - - 一第 1 3 部分 冷拉一热压后粘结性的测定; 一 一 第 1 4 部分 浸水及拉伸一压缩循环后粘结性的测定; 一一 第 1 5 部分 经过热、 透过玻璃的人工光源和水曝露后粘结性的侧定; 一 第1 6 部分 压缩特性的测定; - 一 第1 7 部分 弹性恢复率的测定; 一一第 1 8 部分 剥离粘结性的测定; 第 1 9 部分 质量与体积变化的测定; 第 2 0部分 污染性的测定。 本部分为G B / T 1 3 4 7 7 的第 1 0 部分。本部分修改采用I S O 8 3 4 0 1 9 8 4 建筑结构接缝产品密 封材料定伸状态下拉伸性能的测定 英文版及1 9 9 5 年修改单 。 本部分根据I S O 8 3 4 0 1 9 8 4 重新起草。在附录A中列出了本部分章条编号与I S O 8 3 4 0 , 1 9 8 4 章条 编号的对照一览表。 考虑到我国国情及I S O密封材料试验方法标准的修订情况, 在采用I S O 8 3 4 0 1 9 8 4 时, 本部分做了 一些修改。在附录B中给出了这些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以供参考。 为便于使用, 本部分还对I S O 8 3 4 0 1 9 8 4 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a 对标准的名称做了修改; b “ 本国际标准” 一词改为“ G B / T 1 3 4 7 7 的本部分” 或“ 本部分” ; c 删除了I S O 8 3 4 0 1 9 8 4 第6 , 7 , 8 章正文中含有章条编号的括号。 d 将I S O 8 3 4 0 ; 1 9 8 4 第9 章的列项a 和b 合并为本部分第1 0 章的列项b , e 将I S O 8 3 4 0 1 9 8 4 第9 章的列项H 和h 合并为本部分第1 0 章的列项B ; f 删除一I S O 8 3 4 0 ; 1 9 8 4的前言。 本部分与G B / T 1 3 4 7 7 -1 9 9 2 第 1 0 章相比主要变化为 增加了标准的适用范围 见第 1 章 ; 一一 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 见第 2 章 G B / T 1 3 4 7 7 . 1 0 -2 0 0 2 - 一增加了 术语和定义 见第3 章 ; 一 一 增加了试验方法的原理 见第4 章 ; - 一一在试验器具中增加了量具 见6 . 9 ; 一一在试件制备中增加了有关养护方法的说明 见第7 章 ; - 一 在试件处理中增加了有关B法的说明 见第8 章注 ; 一一 将试件定伸宽度由相对伸长率改为绝对伸长率 1 9 9 2 年版的 1 0 . 1 . c 和 1 0 . 4 ; 本版的6 . 4 和表 1 ; 在试验方法中增加了试件破坏深度的测量 见第9 章 ; 对试验结果的表示方法做了 修改 1 9 9 2 年版的1 0 . 5 . f ; 本版的1 0 . 妒. 本部分的附录A、 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与其他部分组成的标准 G B / T 1 3 4 7 7 -2 0 0 2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 代替G B / T 1 3 4 7 7 - 1 9 9 2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 。 本部分为第一次修订。 本部分由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 原 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轻质与装饰装修建筑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 河南建筑材料研究设计院、 广州白云粘胶厂。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 江门市精细化工厂、 苏州非金属矿工业设计研究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邓超、 李谷云、 丁苏华、 王跃林、 黄细杰、 沈春林。 G B / T 1 3 4 7 7 . 1 0 -2 0 0 2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 第 1 0 部分 定伸粘结性的测定 1 范 围 G B / T 1 3 4 7 7 的本部分规定了建筑密封材料定伸粘结性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测定建筑密封材料在定伸状态下的拉伸粘结性能。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巾的条款通过G B / T 1 3 4 7 7 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 然而, 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部分。 G B / T 1 3 4 7 7 . 1 建筑密封材料试验方法第 1 部分 试验基材的规定 G B / T 1 3 4 7 7 . 1 -2 0 0 2 , I S O 1 3 6 4 0 1 9 9 9 , B u i l d i n g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J o i n t i n g p r o d u c t s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f o r t e s t s u b s t r a t e s , MO D G B / T 1 4 6 8 2 建筑密封材料术语 3 术语和定义 G B / T 1 4 6 8 2 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 B / T 1 3 4 7 7 的本部分。 4 原理 将待测密封材料枯结在两个平行基材的表面之间, 制成试件。 将试件拉伸至规定宽度, 并在规定条 件下保持这一拉伸状态。记录密封材料枯结或内聚的破坏情况, 以及拉伸性能的应力一应变曲线。 5 标准试验条件 试验室标准试验条件为 温度 2 3 士 2 0C 、 相对湿度 5 0 士5 , 6 试验器具 6 . 1 粘结基材 符合G B / T 1 3 4 7 7 . 1 规定的水泥砂浆板、 玻瑞板或铝板. 用于制备试件 每个试件用两 个基材 , 基材的形状及尺寸如图1 和图2 所示。按各方商定, 也可选用其他材质和尺寸的基材, 但密封 材料试样粘结尺寸及面积应与图 1 和图2 所示相同。 6 . 2 隔离垫块 表面应防粘, 用于制备密封材料截面为 1 2 m m X 1 2 m m的试件 如图1 和图2 所示 。 注 如隔离垫块的材质与密封材料相枯结. 其表面应进行防粘扯理, 如薄涂蜻层 6 . 3 防粘材料 防粘薄膜或防粘纸, 如聚乙烯薄膜等, 宜按密封材料生产厂的建议选用。用于制备 试件。 6 . 4 定位垫块 用于控制被拉伸的试件宽度, 使试件保持绝对伸长率为2 5 , 6 0 环或 1 0 o 见表1 e G B / T 1 3 4 7 7 . 1 0 -2 0 0 2 表 1 试件拉伸后的接缝宽度 拉伸宽度与初始宽度之比 / 最终缝宽 m m 2 5 1 5 . 0 6 0 1 9 . 2 1 0 0 2 4 . 0 6 . 5 拉力试验机 配有记录装置, 拉伸速度可调为 5 -6 mm/ m i n , 6 . 6 致冷箱 容积能容纳拉力试验机拉伸装置, 温度可调至 -2 0 士2 C 6 . 7 鼓风干燥箱 温度可调至 7 0 士2 0C, 6 . 8 容器 用于按B法浸泡处理试件。 6 . 9 量具 精度为 0 . 5 mm. 7 试件制备 用脱脂纱布清除水泥砂浆板表面浮灰。用丙酮等溶剂清洗铝板和玻璃板, 井干燥之。 按密封材料生产方的要求制备试件, 如是否使用底涂料及多组分密封材料的混合程序。每种基材 同时制备三个试件。 按图1 和图2 所示, 在防枯材料_ L 将两块粘结基材与两块隔离垫块组装成空腔。然后将在 2 3 士 2 ℃下预先处理2 4 h的密封材料样品嵌填在空腔内, 制成试件。嵌填试样时必须注意 a 避免形成气泡; b 将试样挤压在基材的粘结面上, 粘结密实; C修整试样表面, 使之与基材和隔离垫块的上表面齐平。 将试件侧放, 尽早去除防粘材料, 以使试样充分固化。在固化期内, 应使隔离垫块保持原位。 单位为毫米 A一A 2 5 I 1 2 1 2 5 水泥砂浆板; 一 试样吕 3 、 4 - - 隔离垫块。 圈 1 定伸钻结性能用试件 水泥砂桨板 G B / T 1 3 4 7 7 . 1 0 -2 0 0 2 单位为毫米 A- A 2 1 一 一 铝板或玻瑞板; 2 一一 试样; 3 、 4 一 一 隔离垫块. 日 2 定伸钻绪性能用试件 侣板或玻劝板 8 试件处理 8 . 1 概述 按各方商定, 试件可选用A法或 B法处理。 处理后的试件在侧试之前, 应于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至少2 4 h , 8 . 2 A法 将制备好的试件于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 8 d , 8 . 3 B法 先按照A法处理试件, 接着再将试件按下述程序处理三个循环 a 在 7 0 士2 ℃干操箱内存放 3 山 b 在 2 3 士2 C 燕馏水中存放 1 d , c 在 7 0 士2 ℃干操箱内存放2 d , d 在 2 3 士2 C 蒸馏水中存放 1 d , 上述程序也可以改为c -d -a -b , 注 B法是利用热和水的影响的一般处理程序, 不宜给出有关密封材料耐久性的信息。 9 试验步. 分别在 2 3 士 2 ℃和 一2 0 士2 C 温度下进行定伸试验。每一温度条件下测试三个试件。在一2 0 C 测量时, 试件事先要在 一2 0 士2 C 温度下放置4 h , 将试件除去隔离垫块, 置人拉力机夹具内, 以 5 - - - 6 m m / m i n的拉伸速度将试件拉伸至原宽度的 G B / T 1 3 4 7 7 . 1 0 -2 0 0 2 2 5 , 6 0 或 1 0 0 , 记录应力一 应变曲线。然后用相应尺寸的定位垫块插人已拉伸至规定宽度的试件 中并在相应试验温度下保持2 4 h o 检查试件粘结或内聚破坏情况, 并用精度为。 . 5 m m的量具测量粘结或内聚破坏的深度 m m o 在一2 0 ℃试验时, 应将试件从致冷箱中取出并待其融化后方能检查、 侧量其粘结或内聚破坏情况。 表 1 给出了初始宽度 L } 为 1 2 mm的试件拉伸后的接缝宽度 L m m , 1 0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写明下述内容 a 采用的GB / T 1 3 4 7 7 的本部分; b 样品的名称、 类型和批号; c 基材类别; d 所用底涂料 如果已知 ; e 试件处理方法 A法或 B法 ; f 定伸宽度 ; 9 试件粘结或内聚破坏情况; 破坏深度和部位。必要时报告应力一应变曲线图 h 与本部分规定试验条件的不同点。 G B / T 1 3 4 7 7 . 1 0 -2 0 0 2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章条编号与I S O 8 3 4 0 1 9 8 4 章条绷号对照 表A . 1 给出了本部分章条编号与 I S O 8 3 4 0 1 9 8 4 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 表A . 1 本部分章条编号与I S O 8 3 4 0 1 9 8 4 幸条编号对照 本部分章条编号 } 1 1 2 2 3 3 4 4 5 6 .1-6 . 85 . 1 - 5 . 8 6 . 9 7 6 8 .1 8 . 3 7 .1 7 . 3 9 8 1 0. 1 0 b 9 a , b 1 0c 一f 9c 一f 1 0 g 9 g , h 1 0 h 90 图 1 、 图 2 图 1 , 图 2 41 5 G B / T1 3 4 7 7 . 1 0 一2 0 0 2 附录B 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与 1508 340 1984 技术差异及其原因 表B . 1 给出了本部分与l S 8 3 切 1 9 8 4 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的一览表。 裹 B . 1 本部分与 二 5 0834 0 1984 技术差异及其原因 本部分的章条编号 l 技术性差异 一 原因 1 将1 5 5 3 4 0 1 9 5 4 第 1 章中的. 在定伸状态下的 拉伸性能” 改为“ 拉伸粘结性” 删除了1 5 s a 4 o 1 9 8 4 第 1 章中的注 以与G B 了 T1 4 6 8 2 的规定一致 此条信息己列人本部分的前言中 2 一 引用了我国标准, 而非国际标准 增加引用了G B / 飞l a 咯 7 7 . 1 删除了1 5 08 3 3 9 } 以 适 合 我 国 国 情 以与G B 厂 r1 3 4 7 7 的其他部分致 本部分未引用 5 增加了“ 标准试验条件“ 章以与G B 广 T1 3 4 7 7 的其他部分一 致 6 .1 以“ 帖结基材 符合G B/T1 3 4 7 7 . 1 规定的水泥 砂浆板、 玻璃板或铝板” 代替1 狱 8 3 4 。 1 9 8 4 5 . 1 中 “ 混凝土基材和/ 或铝基材和/ 或平板玻璃基材” 增加了“ 按各方商定, 也可选用其他材质和尺寸 的基材, 但密封材料试样粘结尺寸及面积应与图 1 和 图 2 所示相同” 删除了1 以 8 3 魂 0 1 9 8 4 中 5 . 1 的注 以与G B 门 ’ 1 3 4 7 7 的其他部分一致 以与G B 厂 r 1 3 4 7 7 的其他部分致 G B / T1 3 .曰 7 . 1 4 . 2 中已有说明 6 . 2 以“ 隔离垫块 表面应防枯, 用于制备密封材料截 面为 1 2tnmX1 2m m的试件” 代替“ I S 8 3 峨 。 1 9 8 4 的5 . 2 中 “ 垫块 尺寸为1 2 mm X12朴 只1 2 . s n 呱, 用 于试件制备” 增加了关于隔离垫块防粘处理方法的注 以与 G B 厂 T1 3 4 7 7 的其他部分一致 6 .3 以“ 防粘薄膜或防粘纸, 如聚乙烯薄膜等” 代替 “ 聚四氛乙烯 P T F E 薄膜或牛皮纸” 以适合我国国情 6 .4 以“ 定位垫块, 代替“ 垫块” 将定伸宽度由相对伸长率改为绝对伸长率 以‘ 见表 ”” 代替“ 见图1 ” 以与隔离垫块相区别 以与其他 1 义 密封材料试验方法标准 的2 。 。 2 年F D Is稿的规定一致 使表述更准确 6 .5 增加了“ 配有记录装置” 以与 G B 厂 rl 3 4 7 7 . 8中 6 . 4的表述 一致 6 . 6增加了“ 拉伸装置.使表述更准确 6 , 8 以“ 按 B法浸泡处理试件” 代替“ 浸抱试件”以与G B / 下1 3 4 7 7 的其他部分一致 6 . 9 增加了. 量具” 条以方便使用 7 增加了基材表面清洁处理的程序 增加了“ 多组分密封材料的混合程序” 增加了“ 每种基材同时制备三个试件” 将“ 48 h 后去除” 改为“ 尽早去除, ” 将“ 2 8d内” 改为“ 固化阴内” 以方便使用 以与 ; H / r1 3 4 7 7 的其他部分一致 以与G B 厂 T1 3 4 7 7 的其他部分一致 以与其他 l s 密封材料试验方法标准 的2 。 。 2 年F D ls搞的规定一 致 41 6 G B / T 1 3 4 7 7 . 1 0 -2 0 0 2 表 B . 1 续 本部分的章条编号 技术性差异原因 9 将 I S O 8 3 4 0 1 9 8 4 第 8 章中表示定伸宽度的百 分数由相对伸长率改为绝对伸长率 增加 了 “ 记录应力 一 应变曲线” 增加了“ 用精度为。 . s m m的盘具测量粘结或内 聚破坏的深度C m m “ 以与其他 I S O密封材料试验方法标准 的2 0 0 2 年F D I S 稿的规定一致 以与I S O 8 3 4 0 1 9 9 5 年修改单一致 以与其他1 50 密封材料试验方法标准 的2 0 0 2 年F D I S 稿的规定一致 1 0 a 增加了“ 采用的G B / T 1 3 4 7 7 的本部分”以与G B / T 1 3 4 7 7 的其他部分一致 1 1 e 以气A法或 B 法 ” 代替“ 参见第 7 节 即以使表述更漪晰 1 1 只 将I S O 8 3 3 9 1 9 8 4 09 9 5 年修改单 第9 章的列 项H 的内容改为“ 必要时报告应力 一应变曲 线图” 在I S O 8 3 3 9 1 9 8 4 第9 章的列项h 中增加T“ 破 坏深度和部位” 以适合我国国情 以与其他I S O密封材料试验方法标准 的2 0 0 2 年F D I S 稿的规定一致 41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