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准收益率.doc
(4)基准收益率ic的确定。基准收益率也称基准折现率,是企业或行业或投资者以动态的观点所确定的、可接受的投资方案最低标准的收益水平。它表明投资决策者对项目资金时间价值的估价,是投资资金应当获得的最低盈利率水平,是评价和判断投资方案在经济上是否可行的依据。 基准收益率的确定一般以行业的平均收益率为基础,同时综合考虑资金成本、投资风险、通货膨胀以及资金限制等影响因素。对于政府投资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时使用的基准收益率是由国家组织测定并发布的行业基准收益率;非政府投资项目,可由投资者自行确定基准收益率。确定基准收益率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1)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 显然,基准收益率应不低于单位资金成本和单位投资的机会成本,这样才能使资金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这一要求可用下式表达 ic ≥i1 = max{单位资金成本,单位投资机会成本} (2.2.14) ①当项目完全由企业自有资金投资时,可参考行业基准收益率;可以理解为一种资金的机会成本。 ②当项目投资由自有资金和贷款组成时,最低收益率不应低于行业基准收益率与贷款利率的加权平均收益率。如果有几种不同的贷款时,贷款利率应为加权平均贷款利率。 2)投资风险。通常,以一个适当的风险贴补率i2来提高ic值。风险越大,贴补率越高。为了限制对风险大、盈利低的项目进行投资,可以采取提高基准收益率的办法来进行投资方案的经济评价。 3)通货膨胀。若项目现金流量是按当年价格预测估算的,则应以年通货膨胀率i3修正ic值;若项目的现金流量是按基准年不变价格预测估算的,预测结果已排除通货膨胀因素的影响,就不再重复考虑通货膨胀的影响而去修正ic值。 综合以上分析,基准收益率的确定如下 ①当按当年价格预测项目现金流量时, ic=(1+i1)(1+i2)(1+i3)-1≈ i1+ i2 + i3 (2.2.15) ②当按不变价格预测项目现金流量时, ic=(1+i1)(1+i2)-1≈ i1 + i2 (2.2.16) 上述近似处理的条件是i1、i2、i3均为小数。 总之,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是确定基准收益率的基础,投资风险和通货膨胀是确定基准收益率必须考虑的影响因素。 5. 净年值 净年值(Net Annual Value,NAV)又称等额年值、等额年金,是以一定的基准收益率将项目计算期内净现金流量等值换算而成的等额年值。它与前述净现值(NPV)的相同之处是,两者都要在给出基准收益率的基础上进行计算;不同之处是,净现值将投资过程的现金流量换算为基准期的现值,而净年值则是将该现金流量换算为等额年值。由于同一现金流量的现值和等额年值是等价的(或等效的),因此,净现值法与净年值法在方案评价中能得出相同的结论。而在多方案评价时,特别是各方案的计算期不相同时,应用净年值比净现值更为方便。 (1)计算公式。净年值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A/P,ic,n)资本回收系数。 (2)评价准则。由于(A/P,ic,n)>0,由式(2.2.18)可知,NAV与NPV总是同为正或同为负,故NAV与NPV在评价同一个项目时的结论总是一致的,其评价准则是 1)NAV≥0时,则投资方案在经济上可以接受; 2)NAV 0时,则投资方案在经济上应予拒绝。 【例】某投资方案建设期为2年,建设期内每年年初投资400万元,运营期每年年未净收益为150万元,若基准收益率为12,运营期为18年,残值为零,并已知P/A,12, 187.249,则该投资方案的净年值为 。 NPV150*(P/A,12,18)*(P/F,12,2)400400*(P/F,12,1) 150*7.249 *(112)-2400400*(112)-1 109.77(万元) NAVNPVA/P,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