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沟特大型钼矿床矿石物质组成及选矿新工艺.pdf
第 3 O 卷 第 1 期 2 0 0 6年 2月 中国钼业 CHI NA MOL YBDENUM I NDUS TRY Vo L 3 O N o . 1 F e b r u a r y 2 0 0 6 东沟特大型钼矿床矿石物质组成及选矿新工艺 付治国 , 李济营 , 瓮纪昌 , 靳拥护 1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勘查院, 河南许昌4 6 1 0 0 0 ; 2中国地质大学 , 北京1 0 0 0 8 3 摘要 通过对河南汝阳东沟特大型钼矿床矿石物质组成及选矿新工艺的论证评价。 揭示了该矿床物质成分的复 杂性及选矿性能, 得出以下认识 1 赋矿岩石以碳酸盐与铝硅酸盐为主要组分, 受后期构造热液影响 , 矿石破裂变 形、 扭曲以及交代现象十分普遍, 因而矿石具多种复杂结构 , 这些因素可对矿石的选矿性产生严重影响; 2 对选矿 方案给予多方面论证 , 找出了矿石技术加工的难点及影响因素, 并在选别过程中给予了充分考虑 ; 3 可浮性试验。 找出脉石矿物上浮所需时间及与目的矿物之间的关系; 4 粗选试验 , 从七个方面对 目的矿物的捕收剂及其用量和 添加地点、 磨段细度、 脱泥考察、 石英和硅酸钠用量等都进行 了全面试验, 并找出各方面适应矿石物质组成和选矿 性能的楔合点, 给出了一系列参数作为依据; 5 钼精选试验, 分别进行了再磨细度、 抑制剂种类、 全开路和浮选闭路 流程等四方面试验, 使最终产品的选别指标满足国家标准。结论 浮选使用 7 0 % 一 2 0 0目, 再磨设置在 8 3 . 5 % 一 4 0 O目条件下, 选用磷诺克斯与巯基乙酸钠配合 , 有效地抑制了黄铜矿、 方铅矿等硫化物杂质的混入, 再次精选获得 钼精矿品位5 1 . 0 8 %, 钼回收率 8 4 . 2 4 %, 达 G B 3 2 0 0 --8 2特级品标准。 关键词 钼矿床 ; 矿石; 物质组成; 选矿; 评价 中图分类号 T D1 6 4 .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0 6 2 6 0 2 2 0 0 6 0 l 一 0 0 1 50 5 T HE oRE S UBS TANCE CoM P oS r I ’I oN AND T HE NEW DRES S I NG TECHNOLOGY oF DoNGGOU OVERS I ZE MOLYBDENUM DE POS r r F U Z h i g u o , L I J i y i n g ,WENG J i c h a n g , J I N Yo n gh u 1 No . 2 Ge o e x p l o r a t i o n P a rt y o f He n an B u r e a u o f G e o e x p l o r a t i o n and Mi n e r a l D e v e l o p me n t . X u c h a n g 4 6 1 0 0 0, He n a n 。 C h i n a ; 2 C h i n a U n i v e r s i t y o f G e o s c i e n c e s 。 B e i j i n g 1 0 0 0 8 3 Ab s t r a c t B y d e mo n s t r a t i n g a n d e v a l u a t i n g t h e o r e s u b s t a n c e c o mp o s i t i o n a n d n e w d r e s s i n g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R u y a n g Do n g g o u o v e r s i z e Mo d e p o s i t, He n a n p r o v i n c e , t h e c o mp o n e n t i a l c o mp l e x i t y o f d e p o s i t s u b s t a n c e a n d t h e o r e d r e s s i n g p e rf o r m a n c e l i r e e x p o u n d e d ,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i s a s f o l l o w, 1 T h e h o s t r o c k色m o s t l y c o n t e n t i s t h e a l u mi n o s i l i c a t e . E n d u r e a n a p h a s e c o n s t r u c t h o t l i q u i d i n fl u e n c e,t h e o r e b r e a k s ,d e f o r ma t i o n a n d d i s t o r t i o n p h e n o me n o n v e r y w i d e s p r e a d,a s a r e s u l t t h e o r e h a s v a r i o u s c o mp l e x f a b ri c, t h e s e f a c t o rs c a n p r o d u c e s e ri o u s i n fl u e n c e t o t h e o r e d r e s s i n g p r e f o rma n c e ; 2 G i v e v a r i o u s a r g u m e n t t o t h e o r e d r e s s i n g p r o j e c t, f o u n d o u t t h e rub a n d t h e i nflu e n c e f a c t o r o f t h e o r e p r o c e s s t e c h n i q u e ,a n d g a v e f u l l c o n s i d e r a t i o n i n s e l e c t i v e p r o c e s s ; 3F l o a t p e rf o rma n c e e x p e ri m e n t , fi n d o u t t h e g a n g u e m i n e r a l t o fl o a t u p n e e d s t i m e a n d t h e r e l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t h e p u r p o s e mi n e r a l ; 4 The r o u g h i n g e x p e rime n t , f r o m s e v e n a s p e c t s c a r r y t h r o u g h o v e r a l l e x p e rime n t , t o t h e p u rpo s e mi n e r al , a b o u t t h e p r o mo t e r and i t s d o s a g e , a c c e s s i o n s p o t , g r i n d s e c t fi n e n e s s , mo h r e v i e w,q u a r t z,s o d i u m s i l i c a t e a n d i t s d o s a g e e t c ,a n d fi n d o u t t h e u n i t e p o i n t o f t h e a p i e c e f a c e t t o a d a p t the mi n e r a l s u b s t anc e c o mp o s e a n d o r e d r e s s i n g p e rf o r ma n c e ,g i v e a s e ti e s o f p ara m e t e r c o n d u c t a n d a c t i o n s a c c o r d i n g; 5 Mo c h o i c e n e s s e x p e ri me n t ,s e p a r a t e p r o c e s s e d f r o m f o u r a s p e c t s ,t h e w h e t a g a i n fi n e n e s s ,d e p r e s s o r c a t e g o ry , o p e n n i n g r o a d an d fl o a t a t i o n c l o s e d c i r c u i t p r o c e s s e t c ma k i n g fi n a l l y p r o d u c t i o n s e l e c t i v e t a r g e t f u l fi l t h e n a t i o n s t and a r d. C o n c l u s i o n F l o a t a t i o n u s e t h e c o n d i t i o n o f 7 0 %一2 0 0 e y e s , wh e t a g a i n i n t e r c ala t e 8 3 . 5 %一4 0 0 e y e s ,c h o o s e P h o s p h o rk n o x a n d t h e S o d k u m t h i o g l y c o l l a t e c o n c e rt, a v a i l a b l y r e s t r a i n t h e c h a l c o p y r i t e , g a l e n a e t c .t h e s u l p h i d e i mp u ri t y 5 1 . 0 8% ,t h e Mo r a t e o f r e c o v e r y 8 4. 2 4% ,i t r e a c h e s GB3 2 0 0 8 2 t i o n. i n t e rfu s e ,a g a i n c h o i c e n e s s a c q u i r e Mo g r a d e a r t i c l e s t an d a r d p r e s c ri b e s p e c i al c l a s s p r o d u c Ke y wo r d s mo l y b d e n u m d e p o s i t; o r e; s u b s t a n c e c o mp o s e ; o r e d r e s s i n g ; e v alu a t e 河南省汝阳县东沟特大型钼矿床, 是继8 0年代 矿床之后, 国内发现并探明的第六个特大型钼矿床, 前期于东秦岭一大别山钼成矿带发现栾川南泥湖钼 其钼金属资源量规模在全国位居第四。它的发现, 收稿日期 2 0 0 5 1 1 2 2 作者简介 付治国 1 9 5 6一 。 男。 学士, 地质工程师。 对我国今后数十年钼矿产业的运行和发展将产生深 远影响。 维普资讯 -1 6 中国钼业 2 0 0 6年2月 该矿床的物质组成及矿石选矿性能, 经北京矿 冶研究总院及西北有色地质研究所进行详细试验研 究, 证实为单一钼矿床, 但其物质组成较复杂, 需经 一 系列复杂的选矿工艺流程, 才能将 目的金属矿物 辉钼矿大部分回收, 使精矿品级达到国标, 从而使矿 床广泛的开发利用成为可能。 1 矿石 工艺学研 究 东沟钼矿床与陕西金堆城、 河南栾川上房沟、 三 道庄、 南泥湖四个特大型钼矿床同属一个成矿带。 东沟钼矿床赋矿岩石为中元古界长城系熊耳群鸡蛋 坪组一套旋回清楚的火山喷发岩系, 矿床产于晚侏 罗一早白垩纪, 即燕山晚期花岗斑岩的外接触带, 矿 石自然类型属岩浆期后热液贯人的细脉一细脉浸染 状矿石, 矿床的成因类型属斑岩型钼矿床。 矿床赋矿岩石是以硅酸盐和铝硅酸盐为主, 同 时含有一定数景的滑石、 方解石和萤石等, 还有一定 数量的硅质物。总而言之, 有用钼矿矿石的物质组 成相对较复杂, 选矿难度偏大。 1 . 1 矿石物质组成 原矿中主要金属矿 物为辉 钼矿 、 磁铁矿、 钛 铁 矿、 赤铁矿、 黄铁矿等, 其次为黄铜矿、 方铅矿、 闪锌 矿、 褐铁矿等; 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 长石、 角闪石、 黑 云母、 绢云母, 其次为方解石、 绿泥石、 萤石、 滑石等。 1 . 1 . 2 主要有用矿物的嵌布特征 辉钼矿 M o S 呈粗、 中、 细粒、 片状集合体不均 匀嵌布在脉石矿物或近脉裂隙中, 少量呈微细粒片 状浸染在脉石矿物中。能谱分析表明, 辉钼矿是由 Mo 、 S组成 图 1 图1 原矿中辉钼矿的 X射线能谱 总体上辉钼矿嵌布粒度较细, 最大粒度为0 . 2 m m, 多数为 0 . O 1 ~ 0 . 1 m m之间, 呈浸染状嵌布在 脉石矿物中。其余的磁铁矿多呈自形、 半自形晶粒, 黄铁矿呈粗粒 自 形状, 赤铁矿多呈半假像嵌布于脉 石矿物中。 1 . 1 . 3 辉钼矿 的形态特征及粒度分析 1 形态特征 多呈片状、 板条状、 针柱状、 片状集 合体状, 由于辉钼矿质地较软, 可以见到挠曲现象。 2 粒度分析 为了进一步研究辉钼矿在矿石中 的粒度分布情况, 在显微镜下利用面测法对辉钼矿 的粒度进行了系统测定, 并详细地做了统计分析, 其 结果见图2 。由图上可以看出, 0 . 6 4~ 0 . 3 2 m m 图2 辉钼矿粒级变化趋势图 这个粒级范围内含量最多, 达 3 3 . 8 2 %, 其余各粒 级均有, 说明有用矿物颗粒大小及分布是不均匀的。 1 . 1 . 4 矿石 的结构 构造 1 矿石结构 片状与 自形、 半自形晶粒结构为 主, 尚有交代环边与交代残余结构。 2 矿石构造 细脉与细脉浸染状为主, 尚有条 带状构造与气孔构造。 1 . 2 试验矿石综合评价 1 . 2 . 1 钼矿床储量大最具经济价值 辉钼矿 为最主要的可 回收矿物 , 其它矿物均达 不到回收标准。由于东沟钼矿床资源量规模达超大 型, 从而提升了钼的经济价值。 1 . 2 . 2 难选 因素浅析 1 辉钼矿因鳞片状结构及天然疏水性好而成 为易选矿石, 然而在成矿过程中, 由于外力, 二次析 出l [J --次成矿以及其它作用而使矿石结构构造复杂 化, 甚至导致某些辉钼矿的性质发生一些变化造成 难选, 如压碎, 胶状及揉皱构造, 均促成辉钼矿晶形 发生破裂、 扭曲而促成其难选。 2 矿液二次析出成矿而形成辉钼矿呈星点状 构造、 蠕虫状构造及乳滴状构造等 , 与脉石矿物之间 的关系非常密切, 并且常被包裹在脉石矿物中, 很难 解离出来, 难以回收而造成目的金属损失。 3 薄膜状结构的辉钼矿性软, 磨矿过程中很容 易过粉碎造成损失 。 1 . 2 . 3 目的金 属矿 物 回收技 术 的 改进 方向 维普资讯 第 3 0 卷 第 1 期 付治国 东沟特大型钼矿床矿石物质组成及选矿新工艺 l 7 虽然试验矿石选别 比较困难, 其选别回收技术 应着重以下几方面研究 首先, 由于辉钼矿和磁铁矿 的嵌布粒度比较细, 因而, 确定适宜的磨矿细度和选 择性磨矿是必要的; 其次, 加强选别工艺研究, 从而 提高目的金属的选矿技术指标。 2选矿 方案论证 鉴于东沟钼矿床属于单一钼矿床, 其矿石技术 加工性能表现出复杂性, 但总体选矿方案采用国内 外通常采用的浮选方案, 但在工艺流程方面则采用 不同的操作方法。 根据以上选矿难点的分析 1 由于在成矿过程 中导致矿体断裂、 断层错动等作用发生 , 致使某些辉 钼矿的晶形变异, 可浮性下降。同样, 某些辉钼矿呈 薄膜状结构极多, 过粉碎和泥化, 易在选别过程中流 失; 2 呈点状辉钼矿被包裹在脉石矿物中不易解 离; 3 影响钼精矿品位最大的因素是脉石矿物的结 构和性质。试验样品中含有大量的泥化硅酸盐、 铝 硅酸盐和硫酸盐矿物, 还含有片状的绢云母、 层状的 滑石、 粒状萤石等。这些脉石矿物以及泥化了的呈 粘土状甚至粘泥状的硅酸盐矿物, 都会影响辉钼矿 的浮选过程, 并很容易混入到钼精矿中, 使钼精矿品 位下降, 这些技术难点和影响因素直接关系到选矿方 案的制定、 流程结构、 药剂制度和工艺参数的优化等。 3 矿石可浮性试验 置矿 糟矿7 尾矿 糟矿8 图3 矿物可浮性试验流程 试验样品中的目的矿物及其它相关矿物的可浮 性是影响目的矿物浮选的非常重要的因素, 为了解 其可’浮.『生 及上浮状况, 进行了矿物可浮性试验, 试验 流程及条件见图3 。 试验结果 钼精矿产率 0 . 2 0 %, 品位 2 2 . 3 5 %, 回收率4 2 . 9 4 %, 上浮率9 2 . 2 3 %。 试验结果表明, 浮选初始阶段有大量的非目的 矿物即脉石矿物上浮, 致使其钼品位不高, 然而在 6 m i n 时, 这些易浮脉石矿物上浮基本完结, 可见, 脉 石矿物的可浮性不亚于辉钼矿的可浮性。 4粗 选试 验 4 . 1 捕收剂种类试验 煤油是辉钼矿浮选通常采用的捕收剂, 为了提 高钼的回收率, 进行了丁胺黑药、 煤油与丁胺黑药混 用及单用煤油的选矿试验, 结果证实, 单用煤油即可 获得钼精矿品位为 3 . 9 4 %的最好效果, 添加丁胺黑 药对钼上浮没有益处 。 4 . 2 煤油添加地点试验 煤油是辉钼矿的有效捕收剂, 但捕收效果如何 , 有时可能与添加地点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本试验分 浮选机和球磨机两种地点分别试验, 结果证明, 其效 果相当, 也就是说 , 煤油作为捕收剂其添加地点没有 选择性 。 4 . 3 磨矿细度试验 采用五种磨矿细度分别观察, 结果证实, 随着磨 矿细度的增加, 钼回收率有所上升, 但在 一2 0 0 目 7 0 % 一 8 0 %条件下达到最佳。之所以如此, 与辉钼 矿的单体解离有关; 根据各磨矿粒度下原矿单体解 离度检查可知, 在 一 2 0 0目7 0 %时辉钼矿的单体解 离度为8 0 %, 并且连生体仅为 2 0 %, 就是说已经达 到了有利于辉钼矿上浮的解离度和浮选粒度。 4 . 4 脱泥考察试验 考虑到滑石、 碳质物、 萤石、 绢云母及泥质物等 易浮脉石矿物的可浮性很好, 有时先于辉钼矿上浮, 如果预先将其选出, 将给钼矿物的上浮造成有利的 氛围, 因此, 脱泥考察试验成为必须工序。由表 1 考 察试验结果可知, 泥的产率小于 1 %, 说明易浮脉石 矿物量不是很大, 而且泥中含钼高于原矿, 同时没有 为后续选钼带来益处, 因此对试验矿石拟不采用脱 泥技术。 4 . 5 煤油用量试验 试验结果, 试验矿石对 2 号油需用量大些, 其原 因与脉石矿物组成有关, 煤油用量 6 O一 1 0 0 g / t , 暂 维普资讯 1 8 中国钼业 2 O 0 6年 2月 拟为 8 0 g / t 。 裹 1 脱泥考察试验结果裹 4 . 6 石灰用量试验 为了抑制矿石中的黄铁矿等硫化物, 进行了石 灰用量试验, 试验流程见图4 。试验结果 石灰的加 入对钼的浮选影响很小, 故确定粗选段不加石灰。 曩r 中r 尾r 图4 石灰用量试验流程 4 . 7 硅酸钠用量试验 试验结果说明, 硅酸钠的加入有利于提高钼精 矿品位 , 其加入量以5 0 0 g / t 为最佳。 5 钼精选试验 5 . 1 再磨细度试验 因辉钼矿嵌布粒度较细, 有部分呈微细粒包裹 于石英中, 在粗磨条件下难以获得合格钼精矿, 为此 进行了钼精矿再磨细度试验。试验说明, 再磨细度 以 一4 O O 目8 3 . 5 %为宜, 所 获得的钼精矿产率 0 . 2 8 %, 钼品位 2 6 . 3 2 %, 回收率 7 8 . 9 1 %, 接近了理 想选别指标。 5 . 2 抑制剂种类试验 试验矿石中的硫化物除辉钼矿外, 还有少量的 黄铁矿、 黄铜矿、 方铅矿等, 在浮选过程中不断富集 在钼精矿中, 影响钼精矿质量, 故在精选段选择合适 的硫化物抑制剂至关重要 , 为此进行了钼精选段抑 制剂种类试验, 试验结果见表 2 。 衰 2 抑制剂种类试验结果裹 抑 一 N a 2 S 、 1 0 0 、 5 0 、 精Ⅲ5 0 精矿 0 . 1 1 5 4 . 2 5 6 2 . 0 8 0 . 0 4 6 0 . 1 1 7 磷诺克斯 、 3 0 、 2 0 、 1 0精矿 0 . 1 0 5 5 . 8 2 5 9 . 9 2 0 . 0 4 4 0 . 0 7 磷 诺 专 誓 螽 蕃 酸 钠 精 矿 0 .0 8 7 5 8 .5 1 5 1 .4 3 0 .0 3 4 0 .0 39 试验结果可知, 磷诺克斯是方铅矿与黄铜矿的 有效抑制剂, 巯基乙酸钠与磷诺克斯配合使用效果 更佳。故钼精选段抑制剂选用二者混合使用; 如果 单用磷诺克斯, 用量为 2 0 g / t 为宜, 混合使用, 则用 磷诺克斯为3 0 g / t , 混合巯基乙酸钠为 1 0 g / t 。 5 . 3 全开路试验 为考察钼精选条件是否合理, 进行了钼精矿开 路展 开试 验, 得 到钼精矿 产率 0 . 0 3 %, 钼品位 5 5 . 3 7 %, 作业回收率 1 9 . 8 1 %, 说明钼精选开路展 开试验结果基本上有一定的规律, 钼精选条件原则 上符合试验矿石性质, 试验结果总体还是可以的。 5 . 4 钼浮选闭路流程试验 在钼粗选试验、 精选试验、 精选开路展开试验的 基础上进行参数优选和必要的工艺条件调整后, 进 行了最后一道工艺流程一钼浮选闭路流程试验, 试 验结果见表 3 。 裹 3 闭路试验结果裹 6 结语 6 . 1 钼精矿的物质组成 除钼 含 量 达 5 1 。 0 8 % 外,尚有 少 量 的铅 0 . 0 4 4 %、 铜 0 . 1 1 4 %、 氧化钙 0 . 6 5 %。在显微镜下 观察, 除辉钼矿外, 还有少量的硫化矿物和脉石矿 物, 其中金属矿物有黄铁矿、 黄铜矿和方铅矿等, 少 量的脉石矿物主要是硅酸盐和铝硅酸盐的泥质物。 6 . 2 选矿工艺流程概述 经过一系列的选矿试验的探索和研究, 找出了 提高钼浮选指标的新途径。 维普资讯 第3 O 卷 第 1 期 付治国 东沟特大型钼矿床矿石物质组成及选矿新工艺 1 9 1 在钼粗选段经过药剂的组合, 强化辉钼矿浮 选, 在7 0 % 一 2 0 0目条件下, 尽量使辉钼矿与脉石 矿物解离。 保证了钼的回收率。 2 设置了钼粗精矿再磨作业, 保证了辉钼矿有 较高的单体解离度, 有利于辉钼矿的浮选。 3 在再磨前设置两段精选作业。因钼粗精矿 中含有一定量的矿泥, 更有一部分可浮性好的黄铁 矿与绢云母等脉石矿物互含, 经再磨矿后将使矿泥 进一步增加, 严重影响下一步对钼精矿品位的提高, 必须再磨前除之。 4 选用了磷诺克斯与巯基乙酸钠 , 有效地抑制 了黄铜矿、 方铅矿等硫化矿物, 从而保障了钼精矿的 质量。 5 采用浮选方案, 在 一 2 0 0目7 0 %条件下浮选 得出钼粗精矿, 然后对钼粗精矿再磨, 经五次精选获 得了钼精矿品位5 1 . 0 8 %, 钼回收率 8 4 . 2 4 %的选别 指标。 6 该试验取得的选别指标达到了 G B 3 2 o 0 8 2 的特级品标准, 为特大型斑岩型单一钼矿床的选矿 工艺流程找出了一条新的途径, 为该钼矿的开发利 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依据。 参考文献 [ 1 ] 北京矿治研究总院. 汝阳东沟钼矿北矿区矿石选矿工 艺试验研究报告[ R ] . 2 0 0 4 . [ 2 ] 西北有色地质研究院. 河南汝阳东沟钼矿选矿工艺试 验研究报告[ R ] . 2 0 0 5 . 专利名称 由苯直接氧化胺化一步合成苯胺的催化 剂制备方法 专利申请号 2 0 0 4 1 0 0 2 1 6 3 6 . 0 公开号 C N 1 5 5 5 9 2 1 申请 日 2 0 0 4 . 0 1 . 0 9 公开 日 2 0 0 4 . 1 2 . 2 2 申请人 四川大学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由苯直接氧化胺化一步合 成苯胺的催化剂制备方法, 催化剂是以 r A 1 2 0 。 为 载体, 以镍、 钼、 钒、 锰、 锆、 铈中的两种或三种作为催 化剂活性组分, 经浸渍、 焙烧等处理而获得的。在由 苯直接氧化胺化一步合成苯胺中, 该催化剂在较温 和的反应条件 常压、 低于3 7 3 K 下具有较高活性 和选择性, 而且制备原料廉价易得、 成本低, 制备方 法简单。 冶专 专利名称 一种钻钼系C O耐硫变换催化剂、 其载体 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申请号 0 3 1 2 3 7 6 5 . 7 公开号C N 1 5 4 8 2 2 8 申请 日 2 0 0 3 . O 5 . 2 0 公开 日 2 0 0 4 . 1 1 . 2 4 申请人 魏海; 梁足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钴钼系 C O耐硫变换催化 剂, 载体组分为 A l 2 O H 3 、 r A 1 2 0 3 、 8 一 A 1 2 0 3 、 It A 1 0 , 或拟薄水铝石中的一种或任何两种混合物; 活性组分为钴的氧化物和钼的氧化物; 制备方法为 a 载体的制备 将载体物料中添加活性助剂, 进行 混合; 然后加入高效助挤剂进行捏合; 最后挤条后进 行焙烧, 制得载体. b 将含有活性组分钴和钼和碱 金属共浸液浸溃所述的载体, 然后干燥或焙烧制得 催化剂; 本发明制得的催化剂可在 l 一 5 . 0 M P a 的压 力范围内使用, 强度及强度稳定性、 抗粉化能力和在 不同温度下的变换活性高于一般工业催化剂。 . 冶专 专利名称 富氢条件下一氧化碳选择性氧化催化剂 专利申请号 0 3 1 3 1 1 3 5 . 0 公开号 C N 1 5 4 8 3 6 8 申请日 2 0 0 3 . 0 5 . 1 3 公开 日 2 0 0 4 . 1 1 . 2 4 申请人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富氢条件下一氧化碳选择 性氧化催化剂, 使用较少量的贵金属, 获得更高的低 温一氧化碳的氧化活性和选择性。该催化剂由担载 在多孔性无机物载体上的贵金属组分和其他金属组 分构成。其特征在于, 前述贵金属组分可以是下列 的贵金属群中至少一种, 前述其他金属组分可以是 下列的其他金属群中至少一种。贵金属群 铂、 钌、 金、 铑、 钯; 其他金属群 铁、 钛、 锆、 钡、 锡、 钨、 锌、 钼、 铈、 镧。本发明的催化剂贵金属含量低, 并可有效应 用于一氧化碳在富氢气氛下的选择性氧化。本发明 的催化剂的活性起始温度低 , 使用温度范围宽 , 可在 8 0 1 8 0 cI 间有效工作。本发明的催化剂在有效工 作温度区间内氧的选择性可高达 8 0 % 一 9 0 %, 即在 有效去除一氧化碳的同时, 氢气的消耗极少。 冶专 维普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