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T3327-2015 铁路信号用断相保护器.docx
ICS 45.020 S61 TB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 TB/T 33272015 铁路信号用断相保护器 Phase interruption protector for railway signal 2015-11-01实施 2 0 1 5 - 0 4 - 2 4 发 布 国 家 铁 路 局 发 布 TB/ T 33272015 目 次 前 言Ⅲ 1 范 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产品型号及结构 2 3.1 型号及含义 2 3 . 2 结 构 2 4 技术要求 2 4.1 环境要求 2 4.2 一般要求 2 4.3 外观及零部件要求 3 4.4 电气要求 3 4.5 时间特性 3 4.6 绝缘电阻 3 4.7 绝缘耐压 3 4.8 抗扰度要求 3 4.9 耐盐雾性能 3 4.10 耐长霉性能 4 4.11 低 气 压 4 4.12 耐振性能 4 4.13 耐冲击性能 4 4.14 阻燃性能 4 4.15 使用寿命 4 5 检验方法 4 5.1 试验条件 4 5.2 电气特性测试 4 5.3 时间特性测试 5 5.4 绝缘电阻测试 5 5.5 绝缘耐压测试 5 5.6 低温试验 6 5.7 高温试验 6 5.8 抗扰度试验 6 5.9 交变湿热试验 6 5.10 盐雾试验 6 5.11 长霉试验 6 5.12 低气压试验 7 5.13 振动试验 7 5.14 冲击试验 7 I TB/ T 33272015 5.15 阻燃试验 7 6 检验规则7 6.1 检验分类 7 6.2 出厂检验 7 6.3 型式检验 8 7 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 8 7 . 1 标 志 8 7 . 2 包 装 8 7.3 运输及储存 9 Ⅱ TB/T 33272015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西安全路通号器材研究有限公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全路通号器材研究有限公司、上海铁大电信设备公司、济南三鼎电气有限责 任公司、太原电务器材厂。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达三、韩梅丽、郝丽娜。 Ⅲ TB/T 33272015 铁路信号用断相保护器 1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三相交流道岔控制电路用断相保护器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 装、运输及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断相保护器的设计、制造、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912008,ISO 7801997,MOD GB/T 24082008 塑料 燃烧性能的测定 水平法和垂直法IEC 60695-11-101999,IDT GB/T 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A 低温IEC 60068-2- 12007,IDT 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 验B 高温IEC 60068-2- 22007,IDT GB/T 2423.4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 验 Db 交变湿热12 h 12h 循环IEC 60068-2-302005,IDT GB/T 2423.5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Ea 和导则冲击idt IEC 60068-2-271987 GB/T 2423.10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Fc 振动正弦IEC 60068-2-61995,IDT GB/T 2423.16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 验J 及导则长霉IEC 60068-2-102005,IDT GB/T 2423.17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 Ka盐雾IEC 60068-2- 111981,IDT GB/T 2423.2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M 低气压IEC 60068- 2-131983,IDT GB/T 5169.52008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5部分试验火焰 针焰试验方法 装置、 确认试验方法和导则IEC 60695-11-52004,IDT GB/T 17626.2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2 2001,IDT GB/T 17626.4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4 2004,IDT GB/T 17626.5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5 2005,IDT GB/T 17626.62008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IEC 61000-4-6 2006,IDT GB/T 17626.82006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工频磁场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82001, IDT 1 TB/T 33272015 GB/T 17626.92011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脉冲磁场抗扰度试验IEC 61000-4-9 2001,IDT TB/T 1447 信号产品的绝缘电阻 TB/T 1448 通信信号产品的绝缘耐压 3 产品型号及结构 3.1 型号及含义 断相保护器的型号及含义见图1。 Q D x□□ □ 延时保持时间 一 派生类型延时型用S表示,非延时型不标注 设计顺序号 信 号 _ 断相 保护器 图 1 断相保护器的型号及含义 3.2 结 构 3.2.1 断相保护器安装在AX 型继电器的底座、外罩等构成的结构内。 二 二 二 一 3.2.2 断相保护器的端子接线图见图2。 2 C 相输入 51 B 相输入 31- A 相输入 11 直流输出 1 61 C 相输出 41 B 相输出 21 A 相输出 2 直流输出一 图 2 断相保护器的端子接线图 4 技术要求 4.1 环境要求 断 相 保 护 器 在 下 列 环 境 条 件 下 应 可 靠 地 工 作 a 周围空气温度 -25℃55℃; b 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9025℃; c 大气压力不低于70.1 kPa海拔高度不超过3000 m; d 振动频率5 Hz~22 Hz,位移幅值1 mm;22 Hz~50 Hz,加速度幅值20 m/s2g; e 周围无引起爆炸危险的有害气体。 4.2 一般要求 4.2.1 断相保护器的所有零部件经检验合格后,标准件及外购件应符合相应的标准方可进行装配。 4.2.2 出 厂 的 断 相 保 护 器 应 具 有 制 造 厂 的 封 印 。 TB/T 33272015 4.3 外观及零部件要求 4.3.1 断相保护器的零部件应安装牢固,结构稳定,插片排列整齐,标志及文字清晰。 4.3.2 断相保护器印制电路焊点应光洁饱满、无假焊;引接线与插片的焊接应光滑、牢固、整齐美观。 4.3.3 断相保护器金属零件的镀层应光洁细致,不应有斑点、剥落、凸起和未镀上的地方。 4.3.4 热固性塑料表面应平整、有光泽,无裂纹、肿胀、疏松、气泡及掉渣现象。 4.3.5 热塑性塑料表面应平整、质地均匀、无纹络、无气泡等。 4.4 电气要求 4.4.1 在工频三相交流电路中,断相保护器输入电压38057 V, 电流1 A5 A电流时,连接负载插 入式无极信号继电器JWXC-1700, 线圈串联使用,输出直流电压不应小于20 V,且不应大于27.5 V。 4.4.2 当三相交流电路输人、输出任一相断路时,断相保护器输出直流电压应小于0.2 V。 4.4.3 断相保护器在每相交流工作电流2 A 条件下,一次侧每相交流线圈电压降应小于3.0V。 4.5 时间特性 4.5.1 断相保护器在最小输人电流时的启动响应时间不应大于0.15s。 4.5.2 断相保护器的断相响应时间不大于0.25 s。 4.5.3 延时型断相保护器的延时保持时间分13 s 、30s 两种,误差1 s。 4.6 绝缘电阻 4.6.1 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断相保护器的正常绝缘电阻应符合表1的要求。 4.6.2 断相保护器经循环次数为12的交变湿热试验后,其潮湿绝缘电阻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断相保护器绝缘电阻 断相保护器类型 正常绝缘电阻 MΩ 潮湿绝缘电阻 MΩ 普通型 500 1.5 延时型 100 0.75 4.7 绝缘耐压 在大气压力不低于86 kPa 条件下相当于海拔高度1000 m 以下,断相保护器的绝缘耐压应能承 受交流正弦波50 Hz, 按表2规定的有效值电压,历时1 min 应无击穿或闪络现象。复验时的试验电压 值应为原试验电压的75。 表2绝缘耐压试验电压值 单位为伏特 断相保护器类型 输入端每两相之间 输人端每相与地 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 输出端与地 普通型 2400 2000 2000 1000 延时型 2400 1200 1200 500 4.8 抗扰度要求 断相保护器的抗扰度包括静电放电、电快速脉冲群、浪涌、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工频磁场、脉冲 磁场,并应符合 GB/T 17626.22006 、GB/T 17626.42008 、GB/T 17626.52008 、GB/T 17626.6一 2008 、GB/T 17626.82006 、GB/T 17626.92011中试验结果评价a 的规定。 4.9 耐盐雾性能 断相保护器的金属零部件经盐雾试验后,允许色泽明显变暗或镀层有均匀连续轻度膜状腐蚀,镀 层腐蚀面积应小于3、主金属无腐蚀。 3 TB/T 33272015 4.10 耐长霉性能 断相保护器的非金属绝缘零部件经长霉试验后,长霉程度不应低于GB/T 2423.162008 中12.3 长霉程度2b 级的规定。 4.11 低 气 压 在大气压力不低于70.1 kPa 时相当于海拔高度3000m 以下,断相保护器应能承受交流正弦波 50 Hz,按表3规定的有效值电压,历时1 min 的耐压试验应无击穿或闪络现象。 表3低气压试验电压值 单位为伏特 断相保护器类型 输入端每两相之间 输入端每相与地 输人端与输出端之间 输出端与地 普通型 1900 1600 1600 800 延时型 1900 950 950 400 4.12 耐振性能 断相保护器经规定的频率和幅值振动时,断相保护器应能正常工作且输出电压不应有间断;试验 后,不应有机械损伤和结构松动。 4.13 耐冲击性能 断相保护器应能承受半正弦波冲击脉冲,峰值加速度为500 m/s50g, 脉冲持续时间为11ms, 垂 直方向进行3次冲击试验后应能可靠工作,产品应无损坏现象。 4.14 阻燃性能 断相保护器的外罩应有阻燃或自熄能力,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断相保护器的外罩燃烧性能应符合GB/T 24082008中 V-2 级的规定; b 断相保护器的外罩经针焰试验后,试验结果应符合GB/T5169.52008 中第11章b 的规定。 4.15 使用寿命 断相保护器的使用寿命不低于10年。 5 检验方法 5.1 试验条件 5.1.1 测试用电压、电流表准确度等级为0.5级,其他仪表不低于1级 5.1.2 交流电源的波形应为正弦波,频率为50 Hz1 Hz;三相电压不平衡度不超过5。 5.2 电气特性测试 5.2.1 断相保护器电气特性测试图见图3。 说明QDX断相保护器;ZOB一三相自耦变压器;BHJ保护继电器JWXC-1700;R、R₆ 、R 一滑线式变阻器; KA、KB、Kc、K,、K,、K。一单联开关;KM1、KM2、KM3同步接触器KM的主接点。 图 3 断相保护器电气特性测试图 4 TB/T 33272015 5.2.2 联接在电路中的断相保护器一次侧绕组分别输入交流电压38057 V, 电流1 A、5 A 时,测试其 输出直流电压。 5.2.3 当三相交流电路输入、输出的任一相断路切断开关K。或 K。、KB 或 K 、Kc 或 K。时,断相保 护器在交流电压380 V, 电流1 A、5 A 时测试输出直流电压。 5.2.4 断相保护器在交流电压380 V, 电流2 A时,在其一次侧每相线圈11、21,31、41,51、61测量电 压降。 5.3 时间特性测试 5.3.1 启动响应时间和断相响应时间 测试电路如图3及图4所示,测试时调整断相保护器最小输人电流为1 A。 说明MB电秒表或数字毫秒表;KM同步接触器线圈;KM4同步接触器 KM的辅助接点;BHJ保护继电器 JWXC-1700;K1、K2、K3一开关。 图 4 断相保护器时间特性测试图 先 将K3 转 向A, 闭合 K2; 再将开关K1 接通,接触器KM 励磁,辅助动合接点KM4 吸合,电秒表MB 开始计时,至保护继电器BHJ 吸合动合接点接通,停止计时,此时即为启动吸合时间。 然后,将电秒表MB 复位,再将开关K1断开,接触器 KM断电,辅助动断接点KM4 断开,电秒表 MB 开始计时,至保护继电器BHJ 释放动合接点断开,停止计时,此时即为断相释放时间。 再 按AX 继电器试验方法测出BHJ 的吸合时间和释放时间缓放时间,按公式1和2分别计 算出启动响应时间和断相响应时间。 启动响应时间启动吸合时间-BHJ 的吸合时间 1 断相啊应时间断相释放时间-BHJ 的释放时间 2 5.3.2 延时保持时间 测试电路如图3及图4所示,测试时调整断相保护器最小输人电流为1 A。 先 将K3 转向B, 断 开K2; 再将开关K1 接通,接触器 KM 励磁,辅助动合接点 KM4 吸合,保护继电 器BHJ 接点吸合,电秒表MB 开始计时,至保护继电器BHJ 释放动合接点断开,停止计时,此时电 秒表的时间即为延时保持时间。 5.4 绝缘电阻测试 断相保护器绝缘电阻的测试应按TB/T 1447的规定进行,用500 V 兆欧表测得断相保护器的直流 输出端1、2与交流输入端11、31、51之间,11与31,11与51,31与51 以及输入输出端与地之间的绝缘 电阻。 5.5 绝缘耐压测试 断相保护器的绝缘耐压试验应按TB/T 1448 的规定进行。测试断相保护器的直流输出端1、2与 交流输入端11、31、51之间,11与31,11与51,31与51以及输入输出端与地之间的绝缘耐压。 5 TB/T 3327--2015 5.6 低温试验 低温试验应按GB/T 2423.12008 试验Ab的规定进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a 初始检测按本标准的规定,对断相保护器进行外观检查、电气特性的测试; b 条件试验按正常工作位置安置在试验架上,不通电,放入试验箱内; c 严酷等级将试验箱内温度降到规定值-25℃2 K, 持续时间2 h; d 中间检测2 h 后在箱内立即测试断相保护器的电气特性; e 最后检测试验后,将断相保护器从试验箱内取出,在标准的大气条件下放置2h 后,观察外观 并测试电气特性的测试。 5.7 高温试验 高温试验应按GB/T 2423.2-2008 试验Bb的规定进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a 初始检测按本标准的规定,对断相保护器进行外观检查、电气特性的测试; b 条件试验按正常工作位置安置在试验架上,不通电,放入试验箱内; c 严酷等级将试验箱内温度降到规定值55℃2 K, 持续时间2 h; d 中间检测2 h 后在箱内立即测试断相保护器的电气特性; e 最后检测试验后,将断相保护器从试验箱内取出,在标准的大气条件下放置2 h 后,观察外 观并测试电气特性。 5.8 抗扰度试验 断相保护器抗扰度试验应按 GB/T 17626.22006 、GB/T 17626.42008 、GB/T 17626.52008、 GB/T 17626.62008 、GB/T 17626.82006 、GB/T 17626.92011的规定进行测试。 5.9 交变湿热试验 交变湿热试验应按GB/T 2423.42008的规定进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a 初始检测按本标准的规定,对断相保护器进行外观检查、电气特性的测试; b 条件试验将断相保护器按正常工作位置,在不包装、不通电、“准备使用”状态放入试验箱内; c 严酷等级高温40℃、循环次数12; d 降温方法采用GB/T 2423.42008中7.3.3的方法2; e 中间检测在低温高湿阶段的最后2h 内在箱内测量断相保护器的绝缘电阻; f 最后检测试验后,将断相保护器从试验箱内取出,在标准的大气条件下放置2 h 后,进行绝缘 耐压测试,并观察外观及测试电气特性。 5.10 盐雾试验 盐雾试验应按GB/T 2423.172008的规定进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a 试验前对试样进行外观检查,试样表面应干净,无油污、无临时性防护层和其他弊病; b 试样应按正常使用状态进行试验,试样之间不应有接触,也不能与其他金属部件接触; c 试验温度为35℃2℃,试验时间为16 h; d 试验结束后,应在自来水下冲洗5 min,然后用蒸馏水或者去离子水冲洗,然后晃动或者用气 流干燥去掉水滴;清洗用水温不应超过35℃,然后在标准的恢复大气条件下放置1h2h 后 观察外观。 5.11 长霉试验 长霉试验应按GB/T 2423.162008的规定进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a 按本标准的规定,对断相保护器的试验样品进行外观检查; b 严酷等级试验持续时间为28 d; c 试验结束后,取出的试验样品应立即观察外观。 6 TB/T 33272015 5.12 低气压试验 低气压试验应按GB/T 2423.212008 的规定进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a 初始检测按本标准的规定对断相保护器进行外观检查及绝缘电阻测试; b 严酷等级70.1 kPa, 持续时间为2 h; c 条件试验试验箱内温度为正常试验大气温度,试验样品在不包装、不通电、“准备使用”状态 按正常工作位置放入试验箱中;压力变化速率不应大于10kPa/min; d 最后检测在试验的最后15min内,测试断相保护器的绝缘耐压。 5.13 振动试验 振动试验应按GB/T 2423.102008的规定进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a 将断相保护器按正常工作位置牢固地安装在振动台上,分别进行垂直、水平方向的振动试验; b 按本标准4.1d 规定的频率和振幅,频率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进行扫频试验,扫频三次,判 断有无共振现象;扫频速率为每分钟一个倍频程即每分种2 Hz~4 Hz,4 Hz~8 Hz,8 Hz 16 Hz; c 若产生共振,则在产生共振振幅最大的频率下进行耐久试验0.5 h; 若无共振,则按22 Hz 位 移幅值1 mm 和50 Hz加速度幅值20 m/s2g 进行耐久试验,持续时间为0.5h; d 振动试验中不应出现机械损伤、结构松动等现象; e 最后检测试验后,观察外观并测试电气特性。 5.14 冲击试验 冲击试验应按GB/T 2423.51995的规定进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a 初始检测按本标准的规定,对断相保护器进行外观检查、电气特性的测试; b 条件试验将带包装的断相保护器固定在试验台上; c 严酷等级峰值加速度500 m/s, 脉冲持续时间为11 ms, 采用半正弦波冲击脉冲,按正常工作 位置进行三次垂直轴向的冲击; d 最后检测试验后,不应出现机械损伤、结构松动等现象,观察外观并测试电气特性。 5.15 阻燃试验 5.15.1 阻燃试验仅作外罩材料试验。 5.15.2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应按GB/T 24082008中垂直法的规定进行。 5.15.3 针焰试验应按GB/T 5169.52008的规定进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a 试验火焰施加于样品上靠近载流部件的绝缘件位置; b 试验火焰高度12 mm1 nim; c 持续时间20 s; d 在进行单独试验时一般在厚约10 mm 的平滑木板上,紧密覆盖一层包装绢纸,将其置于施加 针焰的试验样品下方200 mm5mm 处; e 试验结果评定在试验火焰离开后,试验样品和周围的零部件的火焰或灼热在30 s 之内熄灭, 即 t₆30s, 而且周围的零部件没有完全烧毁以及规定的铺底层或包装绢纸没有起燃。 6 检验规则 6.1 检验分类 断相保护器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种。 6.2 出厂检验 6.2.1 每套断相保护器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应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方能出厂。 7 TB/T 33272015 6.2.2 出厂检验项目见表4。 表4断相保护器检验项目 序号 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检验方法 判 别 1 一般要求、外观及零部件要求 ● ● 目 测 4.2、4.3 2 电气要求 ● ● 5.2 4.4 3 时间特性 ● ● 5.3 4.5 4 绝缘电阻 ● ● 5.4 4.6.1 5 绝缘耐压 一 ● 5.5 4.7 6 低温 一 ● 5.6 4.3、4.4、4.5 7 高温 一 ● 5.7 4.3、4.4、4.5 8 抗扰度要求 一 ● 5.8 4.8 9 交变湿热 一 ● 5.9 4.3、4.4、4.5、4.6.2、4.7 10 盐雾 一 ● 5.10 4.9 11 长霉 一 ● 5.11 4.10 12 低气压 一 ● 5.12 4.11 13 振动 一 ● 5.13 4.12 14 冲击 一 ● 5.14 4.13 15 阻燃 --- ● 5.15 4.14 注“●”表示应检验项目,“一”表示不必检验项目。 6.3 型式检验 6.3.1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产品型式检验 a 试制的新产品; b 当产品设计、工艺或所使用的原材料的改变可能影响其性能时; c 停产超过两年,恢复生产时; d 经常生产的产品,每隔三年进行一次;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6.3.2 型式检验项目见表4。 6.3.3 经过型式检验的断相保护器不应作为合格品出厂。 7 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 7.1 标 志 7.1.1 每套断相保护器应在明显的位置装有产品标牌,标牌文字应清晰。 7.1.2 产品标牌应有下列标志 a 产品型号和名称; b 制造厂名; c 电气要求输入电流、输入电压、输出电压、断相电压。 7.2 包 装 7.2.1 断相保护器应采用防潮包装,包装时底座向下,再装入包装盒内,包装盒应有防震措施。 8 TB/T 33272015 7.2.2 包装箱箱面应按GB/T 191 的有关规定标明“向上”、“怕雨”、“易碎物品”和“堆码层数极 限”等标志,并标明制造厂名、产品型号及名称、产品数量、包装箱尺寸、重量、收发货单位的名称、地 址等。 7.2.3 每个包装箱内应附有产品合格证和装箱单,制造厂应提供产品说明书。 7.3 运输及储存 7.3.1 在运输过程中,不应受到强烈的震动和碰撞;应防止雨雪直接淋袭。 7.3.2 断相保护器应贮存在通风良好,温度为-25℃55℃,相对湿度不大于90,周围无带酸、 碱或其他有害气体的库房中。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