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T3202-2008 铁路信号点灯单元.docx
ICS 45.020 S61 TB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铁 道 行 业 标 准 TB/T 32022008 铁路信号点灯单元 Railway signal lighting unit 2008-09-06实施 2 0 0 8 - 0 9 - 0 6 发 布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铁 道 部 发 布 TB/ T 32022008 目 次 前 言 Ⅱ 1 范 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产品型号 2 4 技术要求 4 5 试验方法 6 6 检验规则 13 7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13 附录A规范性附录 铁路信号点灯单元主灯丝采集装置 15 I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www. jz 321. net TB/T 32022008 前 言 本标准附录A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西安全路通号器材研究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安全路通号器材研究所、西安信通博瑞特铁路信号有限公司、宁波思高软件科 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达三、刘春辉、韩梅丽、郝丽娜、徐伟光、朱建军。 Ⅱ TB/T 32022008 铁路信号点灯单元 1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铁路信号点灯单元以下简称“点灯单元”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 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点灯单元的设计、制造、检验和维修。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 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912000,eqv ISO 7801997 GB/T 24081996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法和垂直法eqv ISO 12101992 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A 低 温idt IEC 60068-2-11990 GB/T 2423.2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 验B 高 温idt IEC 60068-2-21974 GB/T 2423.4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Db 交变湿热试验方法eqv IEC 60068-2-301980 GB/T 2423.5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Ea 和导则冲击idt IEC60068-2-271987 GB/T 2423.10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 验Fc 和导则振动正 弦 idt IEC60068261982 GB/T 2423.161999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 验J 和导则长霉idt IEC 60068-2-101988 GB/T 2423.17199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 验Ka 盐雾试验方法eqv IEC 60068-2-111981 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 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 计划ISO 285911999,IDT GB/T 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T 5169.51997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 第2篇针焰试验idt IEC695-2-21991 GB/T 5169.102006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第10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试验方法灼 热丝装置和通用试验方法IEC60695-2-102000,IDT TB/T 14241982 通信信号产品的温升 TB/T 14471982 信号产品的绝缘电阻 TB/T 14481982 通信信号产品的绝缘耐压 TB/T 19171987 铁路直丝信号灯泡 TB/T 26571995 JZSJC型交流灯丝转换继电器 1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TB/T 32022008 TB/T 30732003 铁道信号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性试验及其限值 3 产品型号 3.1 型号及含义 D D X □ 口 派生类型及规格 设计顺序号 铁路信号 点 灯 _ 单 元 3.2 点灯单元的外形尺寸 点灯单元的外形尺寸应符合下列要求 长度不大于120mm; 宽度不大于120 mm; 高度不大于130 mm, 3.3 点灯单元的安装尺寸 点灯单元的安装尺寸如图1所示。 单位为毫米 77 0.5 ≤120 1040.5 4-φ5.5 960.5 ≤120 图 1 点灯单元的安装尺寸 3.4 点灯单元的端子排列及标牌 点灯单元的端子排列及标牌设置如图2所示。 2 TB/T 32022008 单位为毫米 I I₂ I₃ I,G I₃ 23 ₂ Il F 21 T Z ≤120 DDX□-口型铁路信号 点灯单元 输人 L-12 180V I-1; 220V 变压器容量34VA 空载电流≤11 mA 额定电流2.1 A 继电器释放值≥0.35 A 工作值≤1.5 A . 输出 连按 负载 Ⅱ₁-₂ T-II2 13V D₁-I T- ; 4V - ; T-I. 16V Z主丝 F副丝 u₁ G公共 报警 21、23动断 21、22动合 编号□ □H 期C I₁ 、I₂ 、I₃-- 次线圈,I₁-I₂ 为180V,Ir-I₃ 为220V; Ⅱ₁G 、Ⅱ₂ 、Ⅱ3 、Ⅱ₄ 二次线圈,Ⅱ G-Ⅱ₂ 为 1 3V,Ⅱ₁G-Ⅱ₃ 为 1 4V,Ⅱ₁G-Ⅱ4 为 1 6V; Z主丝; F- 副丝; G 公共端; T 转换端子; 21、22、23报警接点。 图 2 点灯单元的端子排列与标牌设置 3.5 点灯单元的标牌 点灯单元的标牌尺寸及内容如图3所示。 单位为毫米 40.0 DDXD-D型铁路信号点灯单元 变压器容量34 VA 空载电流≤11 mA 额定电流2.1 A 继电器释放值≥0.35 A 工作值≤1.5A 输人 l₁-I₂ 180V l-I₃ 220V 输出 1,-I₂ 13V Ⅱ-3 14V l-H₄ 16V 连接 T-I₂ T-Ⅱ₃ T-I₄ 负载 Z主丝 F副丝 Ⅱ,G 公共 报警 21、23动断 21、22动合 编号 日 期 工厂 80.0 图 3 点灯单元的标牌 3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TB/T 32022008 3.6 点灯单元的安装 点灯单元的安装分为墙面安装和地面安装两种,如图4所示。 单位为毫米 a 墙面安装 b 地面安装 图 4 点灯单元的安装示意图 3.7 点灯单元的组成 点灯单元主要由变压器和交流灯丝转换继电器以下简称“继电器”组成。 4 技术要求 4.1 点灯单元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及技术文件生产。 4.2 点灯单元的所有零部件经检验合格后,标准件及外购件应符合相应的标准方可进行装配。 4.3 点灯单元在下列环境条件下应可靠地工作 a 大气压力不低于70.1kPa海拔高度不超过3000m; b 周围空气温度-40 ℃70℃; c 空气相对湿度不大于9025℃; d 振动频率5Hz22 Hz,位移幅值1mm;22 Hz50 Hz加速度幅值20m/s2g; e 周围无引起爆炸危险的有害气体。 4.4 整机外观及零部件 a 点灯单元的零部件应安装牢固,结构稳定,其标志及文字清晰。 b 点灯单元的所有零部件不应有缺陷,金属零件表面应有防护层;塑料零件表面应平整、有光泽, 无裂纹、气泡等缺陷。 c 点灯单元焊点光洁牢固,不漏焊、假焊,配线应整齐美观。引接线不应有断股及碰伤,并加绝缘 套管。 d 点灯单元引出接线端子从正面与安装底面相对引出,且应采用直径M5 的螺栓,相邻端子之 间的中心距离不应小于20 mm。应带有为接线用的配套紧固件如螺母、垫圈等,并应有防松 措施。 4.5 点灯单元技术指标 a 变压器性能应符合表1的要求。 4 TB/T 32022008 表 1 容 量 VA 一次线圈 二 次 线 圈 额定电压 V 空载电流 mA 二次电压 V 二次电流 A 34 180、220 ≤11 13、14、16 2.1 b 变压器空载时,其二次端子电压的误差不应大于规定值的5;满载时其二次端子电压不应 小于规定值的85。 c 点灯单元继电器的电气性能工作值不应大于交流1.5A, 释放值不应小于交流0.35 A。 d 主灯丝断丝时,点灯单元应能自动转至副灯丝,转换时间不应大于0.1s。 e 在点灯电路中,点灯单元的继电器线圈有效压降不应大于1.2V; 主、副灯丝点灯的电压差值 不应大于1.1V。 4.6 点灯单元的绝缘电阻应符合以下规定 a 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点灯单元的端子之间、端子与地的绝缘电阻均不应小于100 MΩ; b 点灯单元经受12d 交变湿热试验后,其潮湿绝缘电阻不应小于1.5MΩ。 4.7 在气压不低于86 kPa 条件下相当于海拔高度1000m 以下,点灯单元的绝缘耐压应能承受交流 正弦波50 Hz 、2000V 有效值电压,历时1 min 应无击穿或闪络现象。复验时的试验电压值应为原试验 电压的75。 4.8 点灯单元主要器件变压器、继电器线圈的温升不大于45K。 4.9 点灯单元的抗扰度能力应符合TB/T 30732003中5 . 1的A 级的规定。 4.10 点灯单元继电器无故障转换次数不应少于50万次。 4.11 点灯单元的金属零部件经盐雾试验后,不应低于表2中耐腐蚀等级2级的要求。 表 2 耐腐蚀等级 腐 蚀 情 况 1 1色泽无变化或轻微变暗。 2镀层和主金属均无腐蚀 2 1色泽明显变暗或镀层有均匀连续轻度膜状腐蚀。 2镀层腐蚀面积小于3。 3主金属无腐蚀 3 1镀层腐蚀面积为315。 2主金属腐蚀点应不多于1个/dm,且其直径应不大于1mm。若试样总面积小于1dm, 则每一试样上的主金属腐蚀点不多于1个,且直径不大于1mm 4 1镀层或主金属的腐蚀程度超过3级者。 2镀层腐蚀面积虽未超过15,但呈局部严重块状腐蚀 注1镀层腐蚀面积是指镀层锈点总面积占整个腐蚀区域面积的百分数。 注2经规定周期试验后,1级者为良好,2级者为合格,3级者以下为不合格。 注3只要达到等级中腐蚀程度的任何一项,即作为该级论。 4.12 点灯单元的非金属绝缘零部件经长霉试验后,长霉程度不应低于GB/T 2423.161999中10.3 长霉等级2级的规定。 4.13 点灯单元经规定的频率和幅值振动时,点灯单元应能正常工作且输出电压不应有间断。试验后, 不应有机械损伤和结构松动。 5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TB/T 32022008 4.14 点灯单元应能承受半正弦波冲击脉冲,峰值加速度为500m/s50g, 脉冲持续时间为11ms, 垂 直方向进行3次冲击后仍能可靠工作,产品无损坏现象。 4.15 点灯单元塑料绝缘件应有阻燃或自熄能力,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点灯单元塑料燃烧性能应符合GB/T 24081996中FV-2 级的规定。 b 点灯单元经灼热丝试验、在灼热丝移开后,试品上的火焰或火光应在30s 内自行熄灭。 c 点灯单元经针焰试验、在试验火焰离开后,自燃时间不应超过30s。 4.16 点灯单元变压器的启动冲击电流不应大于一次侧额定电流的20倍且脉冲宽度不大于5ms。 4.17 出厂的点灯单元应具有制造厂的封印。 4.18 点灯单元的使用寿命应不低于20年。 4.19 点灯单元主灯丝采集装置应符合附录A 的要求。 5 试验方法 5.1 测试仪表与器具 测试仪表与器具如表3所示。 表 3 序 号 代 号 含 义 备 注 1 ZOB 自耦变压器,250V、0.3kVA 2 MB 电秒表 3 K、K₁、K₂ 开关 4 A₁、A₂ 交流电流表 准确度为1.0级 5 V₁、V₂、V₃ 交流电压表 准确度为1.0级 6 R 电阻,50W、25Ω 7 R₁ 无感电阻,1Ω 8 R. 可调电阻,50W、25Ω 9 D 表示灯 10 E 电 池 1 . 5 V 11 SBQ 数字存储示波器 带宽不应小于25 MHz 5.2 测试要求 5.2.1 交流电源的波形应为正弦波,频率为50Hz1Hz; 电压稳定,其波动范围不应超过5。 5.2.2 测试用灯泡负载应符合TB/T 19171987的规定,且功率为25W0.5W。 5.2.3 点灯单元的测试与试验均应连接转换端子T 与Ⅱ2端子。 5.3 点灯单元的性能测试 5.3.1 空载特性测试 5.3.1.1 空载电流的测量 测试电路如图5所示。将K₁ 转换到端子1上,调节ZOB使 V₁ 的数值为220V, 读出电流表A₁ 数 值,此值应符合本标准4.5a 的规定。 5.3.1.2 空载电压的测量 测试电路如图5所示。将K₁ 转换到端子1上,调节ZOB使 V₁ 的数值为220V, 然后将K₁ 分别接 到端子2、3、4上,分别读出电压表V₂ 对应数值,此对应数值应符合本标准4.5 a 、4.5b 的规定。 6 TB/T 32022008 I₁ 、I₃ 一 次 线 圈 ,I₁-I₃ 为220V; Ⅱ₁、Ⅱ ₂、Ⅱ ₃、Ⅱ ₄二次线圈,Ⅱ₁-Ⅱ2为13 V,Ⅱ₁-Ⅱ₃ 为 1 4V,Ⅱr-Ⅱ4 为 1 6V。 图 5 空载特性测试接线图 5.3.2 负载特性测试 测试电路如图6所示。调节ZOB使 V₁ 的读数为220V, 将K₁ 分别转换到端子2、3、4上,然后调节 R使 A₁ 的读数为2. 1A, 分别读出电压表V₂ 对应数值,此对应数值应符合本标准4.5 a 、4.5b 的规 定 。 I₁ 、I₃ 一 次线圈,I1-I₃ 为 2 2 0V; Ⅱ、Ⅱ₂、Ⅱ ₃、 Ⅱ₄二次线圈,Ⅱ₁-Ⅱ₂为13V,Ⅱr-Ⅱ₃ 为 1 4V,Ⅱ1-Ⅱ4 为 1 6V。 图 6 负载特性测试接线图 5.3.3 转换特性测试 测试电路如图7所示。正向调节ZOB, 使电压表 V₁ 的读数为220V; 反向调节 ZOB使电流表A₁ 的读数逐渐减小,监视表示灯D 刚灭灯时电流表A₁ 的读数为释放值,再继续减小至零;之后再正向调 节 ZOB使电流表A₁ 的读数逐渐增大,监视表示灯D 刚亮灯时的读数为工作值。其测试结果应符合本 标准4.5c的规定。 5.3.4 转换时间的测试 测试电路如图8所示。正向调节ZOB,使电压表V₁ 的读数为220V, 此时拉开双指同步单向开关 K₂, 读出MB 的读数为转换时间。此值应符合本标准4.5 d 的规定。 5.3.5 主副灯丝电压测试 测试电路如图9所示。 K₁ 合到2的位置,正向调节ZOB, 使电压表V₁ 的读数为12V, 电压表 V₂ 的读数为主灯丝的电压值;然后将开关K₂ 断开,即主灯丝断电,自动转换至副灯丝点灯,K₁ 合 到3的位置,此时电压表V₂ 读数为副灯丝的电压值;前后两值的相对差值应符合本标准4.5e 的 规 定 。 7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TB/T 32022008 I₁ 、I₃ 次线圈,I₁-I₃ 为220V; Z主丝; F 副丝; G公共端; 21、22报警接点。 图7 转换特性测试接线图 I₁ 、I₃ 一次线圈,I₁-I₃ 为 220 V; Z 主丝; F 副丝; G 公共端; 21、23报警接点。 图 8 转换时间测试接线图 I₁ 、I₃ 次线圈,I₁-I₃ 为220V; Z主丝; F 副丝; T 转换端子; G公共端。 图 9 主副灯丝电压测试接线图 8 TB/T 32022008 5.3.6 继电器线圈有效压降测试 测试电路如图10所示。 K₁ 合到2的位置,正向调节ZOB, 使电压表V₁ 的读数为12V, 电压表V₂ 的读数为 Vzc; 然后将K₁ 合到3的位置,电压表V₂ 的读数为 Vrc, 计算 VrG-Vzc 即为继电器线圈 的有效压降。此值应符合本标准4.5e 的规定。 I₁ 、I₃ 一次线圈,I₁-I₃ 为220V;. Z主丝; T转换端子; G 公共端。 图10 继电器线圈有效压降测试接线图 5.4 绝缘电阻的测试 5.4.1 正常绝缘电阻测试 点灯单元正常绝缘电阻的测试应按TB/T 14471982的规定进行,用500V 兆欧表测得点灯单元 端子I 与端子Ⅱ,端子Z 与端子21或端子F 与端子21;端子I 、端子Ⅱ、端子Z 或F 分别与地之间绝缘 电阻应符合本标准4.6a 的规定。 5.4.2 潮湿绝缘电阻测试 点灯单元潮湿绝缘电阻的测试应按TB/T 14471982的规定进行,测试结果应符合本标准4.6b 的规定。 5.5 绝缘耐压试验 点灯单元的绝缘耐压试验应按TB/T 14481982的规定进行。测试点灯单元端子I 与端子Ⅱ,端 子 Z 与端子21或端子F 与端子21;端子I 、端子Ⅱ、端子Z 或 F 分别与地的绝缘耐压应符合本标准4.7 的规定。 5.6 低温试验 低温试验应按GB/T 2423.12001的规定进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a 按本标准的规定,对点灯单元进行外观检查、电气特性的测试。 b 将点灯单元在标准的大气条件下放置2h, 再按正常工作位置安置在试验架上,并放入试验箱 内 。 c 将试验箱内温度降到规定值-40℃,持续时间2h, 在降温和保温过程中,点灯单元在额定值 下应正常工作。 d 保温后,在试验箱内测试点灯单元的电气性能,应符合本标准4.5 a、4.5b的规定。 e 将点灯单元从试验箱内取出,在标准的大气条件下放置2h 后,进行外观检查、电气特性的测 试,应符合本标准4.4 a 、4.4 b 、4.5a 、4.5c的规定。 9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TB/T 32022008 5.7 高温试验 高温试验应按GB/T 2423.22001的规定进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a 按本标准的规定,对点灯单元进行外观检查、电气特性的测试。 b 将点灯单元在标准的大气条件下放置2h,再按正常工作位置安置在试验架上,并放入试验箱 内 。 c 将试验箱内温度升到规定值70℃,持续时间2h, 在升温和保温过程中,点灯单元在额定值 下应正常工作。 d 保温后,在试验箱内测试点灯单元的电气性能,应符合本标准4.5 a 、4.5 c的规定。 e 将点灯单元从试验箱内取出,在标准的大气条件下放置2h 后,进行外观检查、电气特性的测 试,应符合本标准4 .4a 、4.4b 、4.5a 、4.5c 的 规 定 。 5.8 温升试验 点灯单元温升试验应按TB/T 14241982的规定进行,用电阻法测量连续满载工作状态下的温 升,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4.8的规定。 5.9 抗挠度试验 点灯单元抗扰度性能试验,应按TB/T 30732003的规定进行,试验项目包括电快速瞬变脉冲 群,工频磁场抗扰度,电压暂降、短时中断、电压变化,静电放电,浪涌冲击电压,脉冲磁场等六项,测试 结果应符合本标准4.9的规定。 5.10 点灯单元继电器,无故障转换次数试验 测试电路如图11所示。主丝回路内的控制开关K 按 5 次 /min8 次/min 通断,实行主丝或副丝 轮换点灯运行,定期检测继电器转换工作值、释放值变化量,其值应符合TB/T 26571995中规定的变 化范围;无故障转换次数应符合本标准4.10的规定。 I₁ 、I₃ 次线圈,I₁-I₃ 为220V; Z主丝; F副丝; G公共端。 图 1 1 转换次数测试图 5.11 交变湿热试验 交变湿热试验应按GB/T 2423.41993的规定进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a 按本标准的规定,对点灯单元进行外观检查、电气特性的测试。 b 将点灯单元按正常工作位置安置在试验架上,并放入试验箱内。 c 点灯单元进行湿热试验前,在温度25℃3℃、相对湿度45~75的条件下使试验样品达 到温度稳定。之后,在1h 内将工作空间内的相对湿度升高到不小于90,然后升温开始计算 时 间 。 d 按表4的要求进行12d 的交变湿热试验。 10 TB/T 32022008 表 4 阶段 温度 ℃ 相对湿度 持续时间 h 升温 253→40 ≥95 30.5 120.5 高温高湿 402 953 降温 40→253 ≥95 3~6 12 低温高湿 253 e 试验最后一个周期结束前2h,在箱内测试点灯单元的绝缘电阻应符合本标准4.6b的规定。 f 试验结束后,从箱内取出点灯单元在正常的试验大气条件下放置2h 后,进行绝缘耐压测试,并进 行外观检查和电气特性的测试,其结果应符合本标准4.7、4.4 a、4.4 b、4.5 a及4.5 c的规定。 5.12 盐雾试验 盐雾试验应按GB/T 2423.17--1993的规定进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a 按本标准的规定,对点灯单元进行外观检查、电气性能的测试;试样表面应干净,无油污、无临 时性防护层和其他弊病。 b 将试样放入盐雾试验箱内,试样的安放不应互相接触,不应互相遮住自由落下的盐雾, 一个试 样上的盐溶液不应滴落到其他试样上。 c 试验温度为35℃2℃,试验持续时间为16h d 试验结束后,用流动的水轻轻洗掉试样表面盐沉积物,再在蒸馏水中漂洗,洗涤水温不应超过 35℃,然后在标准的大气条件下恢复1h2h, 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4.11的规定。 5.13 长霉试验 长霉试验应按GB/T 2423.161999的规定进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a 按本标准的规定,对点灯单元进行外观检查、电气特性的测试。 b 严酷等级试验持续时间为28d。 c 试验结束后.取出的试验样品应立即进行观察,其长霉程度应符合本标准4.12的规定。 5.14 振动正弦试验 5.14.1 试验要求 振动试验应按GB/T2423.101995 的规定进行 5.14.2 共振检查 5.14.2.1 将点灯单元按正常工作位置牢固地安装在振动台上。 5.14.2.2 点灯单元应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下分别进行共振检查。 5.14.2.3 按本标准4.13规定的频率和振幅,频率从低到高,再从高到低进行扫频试验,扫频三次,用 目测判断有无共振现象。 5.14.2.4 若产生共振,应设法消除,不能消除时,则在产生共振的频率下振动0.5h, 不应出现机械损 伤、结构松动等不良现象。 5.14.2.5 扫频速率为每分钟一个倍频程即每分钟2 Hz~4Hz,4 Hz8Hz,8 Hz~16 Hz。 5.14.3 振动试验 5.14.3.1 按本标准的规定,对点灯单元进行外观检查、电气特性的测试。 5.14.3.2 点灯单元按正常工作位置牢固地安装在振动台上,按本标准4.13规定的频率和振幅或加 速度进行定频试验。 5.14.3.3 点灯单元在工作状态和非工作状态下均应进行试验。 5.14.3.4 试验持续时间按两种安装方向分别进行垂直轴向振动试验,持续时间为0.5h。 5.14.3.5 在试验中,用指示灯监视通断情况,指示灯不应出现闪烁或灭灯现象。 5.14.3.6 试验结束后,进行外观检查和电气特性的测试,应符合本标准4.4、4.5a 、4.5c 的规定。 11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TB/T 32022008 5.15 冲击试验 冲击试验应按GB/T 2423.51995的规定进行,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a 按本标准的规定,对点灯单元进行外观检查、电气特性的测试。 b 将点灯单元按正常工作位置牢固地装在试验台上。 c 按本标准规定的冲击条件,对点灯单元进行冲击试验,采用半正弦波冲击脉冲,按两种安装方 向分别进行三次垂直轴向冲击。 d 试验结束后,应无零件松动和机械损伤,电气特性应符合本标准4.5 a 、4.5c 的规定。 5.16 阻燃试验 5.16.1 灼热丝试验 灼热丝试验应按GB/T 5169.102006的规定进行,该试验仅在一个试品上进行,灼热丝的温度为 750℃10℃。 试验结果应满足下述要求 灼热丝移开后,试品上的火焰或火光应在30s 内自行熄灭,并且滴落物不应点燃试验用的铺底层 中的薄绵纸绢纸或烧焦松木板。 5.16.2 针焰试验 不焰燃材料试样应承受GB/T 5169.51997中规定的针焰试验。 试验火焰施加于样品上靠近载流部件的绝缘件位置。 试验火焰长度12 mm1mm。 持续时间30s。 在进行单独试验时一般在厚约10mm 平滑的白松木板上紧裹一层绢纸做铺底层,并置于施加针焰 的试验样品位置下面200 mm5mm 处 。 在试验火焰离开后,自燃时间不超过30s, 由样品中落下的任何燃烧物应不引燃试验样品下面200 mm5mm 处水平铺置的绢纸,白松木板也不炭化。 5.16.3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应按GB/T 24081996中垂直法的规定进行,试验结果应符合本标准4.15的 规 定 。 5.17 启动冲击电流试验 测试电路如图12所示。 I₁ 、I₃ 一次线图; Z 主丝; F副丝; G 公共端。 图12 启动冲击电流测试图 合上开关K, 调节 ZOB使 V₁ 的数值为220V 后断开K。 12 TB/T 32022008 试验过程闭合开关K, 用数字存储示波器捕捉脉冲宽度不小于2ms 的峰值电压 VR,断开K 。计 算启动电流 IVR/R₁, 其与一次侧额定电流之比应符合本标准4.16的规定。 试验次数5次,每次间隔时间不小于30s。 6 检验规则 6.1 检验分类 点灯单元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和型式试验两种。 6.2 出厂检验 6.2.1 每套点灯单元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应附有产品质量合格证方能出厂。 6.2.2 出厂检验应包括下列内容 a 外观检验应符合图样及本标准4.4的规定。 b 点灯单元性能检验应符合本标准4.5、4.6a 、4.7的规定。 6.2.3 出厂检验的产品需要复验时的试验按以下规定进行 a 检验项目和试验方法与出厂检验相同。 b 复验时采用计数抽样检验,抽样方案按GB/T 2828.12003的有关规定进行,并应符合以下 规 定 1 检验水平一般检验水平Ⅱ级; 2接收质量限AQL2.5; 3抽样方案及类型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 c 检验不合格的批,定货单位可以拒收或由制造厂进行100的挑选,挑选后可重新进行复验, 但应按加严检验抽样方案进行。 6.3 型式试验 6.3.1 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产品型式试验 a 试制的新产品; b 当产品设计、工艺或所使用的原材料的改变可能影响其性能时; c 停产超过两年,恢复生产时; d 经常生产的产品,每三年进行一次;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试验有较大差异时。 6.3.2 型式试验项目应包括本标准规定的全部技术要求。 6.3.3 型式试验用的产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批中随机抽取,按GB/T 28292002的有关规定进行, 并应符合以下规定 a 判别水平Ⅲ级。 b 不合格质量水平RQL40。 c 抽样方案类型一次抽样方案。 d 判定数组合格判定数Ac0; 不合格判定数R1。 若不合格品数大于或等于不合格判定数,则型式试验不合格,制造厂应采取措施,解决存在问题,直 到型式试验合格为止。 6.3.4 经过型式试验的点灯单元不应作为合格品出厂。 7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7.1 标 志 7.1.1 每套点灯单元应在明显的位置装有产品标牌,标牌应符合本标准3.5的规定。 13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TB/T 32022008 7.1.2 包装盒盒面应有下列标志 a 产品型号和名称; b 制造厂名。 7.2 包 装 7.2.1 点灯单元应采用防潮包装,包装时底座向下,再装人包装盒内,包装盒应有防震措施。 7.2.2 包装箱箱面应按GB/T 1912000的有关规定标明“向上”、“怕雨”和“易碎物品”等标志,并标 明制造厂名、产品型号及名称、产品数量、包装箱尺寸、重量、收发货单位的名称、地址等。 7.2.3 每个包装箱内应附有产品合格证和装箱单,制造厂应提供产品说明书。 7.3 运输及贮存 7.3.1 在运输过程中,不应受到强烈的震动和碰撞。应防止雨雪直接淋袭。 7.3.2 点灯单元应贮存在通风良好,温度为-25℃55℃,相对湿度不大于90,周围无带酸、碱 或其他有害气体的库房中。 14 TB/T 32022008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铁路信号点灯单元主灯丝采集装置 A.1 采集装置功能 采集装置应具有信号机主灯丝断丝定位报警的功能。 A.2 总 则 采集装置应符合以下要求 a 采集装置应符合铁道部关于“信号微机监测系统技术条件”的相关规定; b 采集装置应与点灯电路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