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T3217-2009 机车用半球型折角塞门.docx
ICS 45.060.10 S32 机 验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铁 TB 道 行 业 标 准 TB/T 3217-2009 机车用半球型折角塞门 Semi-spherical angle cock for locomotive 2009-08-28发布 2 0 0 9 - 0 9 - 0 5 实 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发布 TB/ T 32172009 目 次 前 言Ⅱ 1 范 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型式与基本尺寸 1 4 技术要求 1 5 试验方法 3 6 检验规则 4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4 附 录A规范性附录 折角塞门排气试验方法 5 附 录B规范性附录 防尘封堵型式尺寸 6 I TB/T 32172009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 录B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铁道部运输局提出。 本标准由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育通京铁机车车辆配件厂、北京铁路局北京机务段、铁道部产品质量监督 检验中心低温试验站、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金属及化学研究所、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无 锡市华铁机车车辆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田宝德、孔令清、邱红、王伟、许焯昆、郑华、王进、郁有为。 Ⅱ TB/T 32172009 机车用半球型折角塞门 1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铁路机车用半球型折角塞门的型式与基本尺寸、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 志、包装等。 本标准适用于列车空气制动系统中机车与车辆联接用公称通径为DN32 的半球型折角塞门以下 简称折角塞门的制造和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 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28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拉伸应力应变性能的测定GB/T528-2009,ISO 372005, IDT GB/T 531.1 橡胶袖珍硬度计压人硬度试验方法GB/T 531.12008,ISO 7619-12004,IDT GB/T 1176 铸造铜合金技术条件GB/T 11761987,neg ISO 13381977 GB/T 1184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eqv ISO 2768-21989 GB/T 1682 硫化橡胶低温脆性的测定 单试样法GB/T 16821994,eqv ISO 8121991 GB/T 1690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耐液体试验方法GB/T 16902006,ISO 18172005,MOB GB/T 18042000 般公差 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eqv ISO 2768-11989 GB/T 3512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 热空气加速老化和耐热试验GB/T35122001,eqv ISO 1881998 GB/T 3672.12002 橡胶制品的公差 第1部分尺寸公差ISO 3302-1/1996,IDT GB/T 64141999 铸件 尺寸公差与机械加工余量eqv ISO 8062./1994 GB/T 7306.2200055密封管螺纹第2部分圆锥内螺纹与圆锥外螺纹eqv ISO 7-11994 GB/T 7759 硫化橡胶,热塑性橡胶 常温、高温和低温下压缩永久变形测定GB/T 77591996, eqv ISO 8151991 GB/T I01251997 人造气氛艇蚀试验盐雾试验neq ISO 92271990 GB/T 11352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 113522009,ISO 37551991,Cast carbon steels for general engineering purposes,ISO 49902003,Steel castings General technical delivery requirements,MOD GB/T 12230 通用阀门 不锈钢铸件技术条件 GB/T 215632008 轨道交通 机车车辆设备 冲击和振动试验IEC613731999,IDT HG/T 38662008 硫化橡胶 压缩耐寒系数的测定 3 型式与基本尺寸 折角塞门的型式与基本尺寸见图1。 4 技术要求 4.1 折角塞门应按本标准及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4.2 折角塞门在环境温度-50℃70℃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 1 TB/T 32172009 1压盖; 2阀芯; 3手把旋转90; 4套口; 5阀体。 图 1 4.3 折角塞门在GB/ 725632008 规定的1类A 级振动试验后应能正常工作, 4.4 折角塞门应进行防锈处理,经过56h 的盐雾试验后,出现锈蚀的面积不应大于总面积的5。 4.5 碳钢铸件应符合GBT11352 的规定。 4.6 不锈钢铸件应符合B/T 12230 的规定。 4.7 铜合金铸件应符合GB/T 1176的规定。 4.8 未注机械加工尺寸公差按GB/T 1804-m级执行。 4.9 未注形状和位置公差按GB/T 1184-K级执行。 4.10 铸件的未注尽寸公差按GB/T 6414-C17级执行。 4.11 圆锥管螺纹应符合GB/T 7306.2的规定。 4.12 橡胶件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 1 性能项目 指 标 试 验 方 法 密封垫圈 上密封垫 硬度 HA 755 705 GB/T 531.1 拉伸强度 MPa ≥10 ≥10 GB/T 528 扯断伸长率 ≥150 ≥200 GB/T 528 压缩永久变形A型试样,100℃24 ≤30 ≤30 GB/T 7759 脆性温度 ℃ ≤-55 ≤-55 GB/T 1682 压缩耐寒系数压缩20,-50℃ ≥0.2 ≥0.2 HG/T 3866 热空气老化 100℃24h 拉伸强度变化率 -30~30 -30~30 GB/T 3512 扯断伸长率变化率 -30~30 -3030 吸油增重GP-9硅脂,70℃24h 05 0~5 GB/T 1690 硬度值作为参考。 4.13 橡胶件未注装配尺寸公差按GB/T 3672.12002 的 M2 级执行,未注非装配尺寸公差按 GB/T 2 TB/T 32172009 3672.12002的M3 级执行。 4.14 橡胶件的工作表面不应有任何缺陷,非工作面的气泡、杂质面积最大不应超过1.5 mm, 且数量 不超过1处。 4.15 橡胶件不应接触煤油、汽油、柴油、机油等油类以及酸、碱等腐蚀性物质。 4.16 手把在开放位或关闭位时与阀体止挡间的最小搭接量不应小于3mm。 4.17 折角塞门组装时应在橡胶件与金属件接触部位涂以适量的GP-9 或7057硅脂。 4.18 试验合格后的碳钢折角塞门非加工表面应按有关要求涂面漆。 4.19 手把从开放位移至关闭位时,风缸压力从900kPa 降至100 kPa的时间不应大于16s。 4.20 常温条件下,开放位折角塞门漏泄量每分钟不应大于1kRa,关闭位折角塞门漏泄量每分钟不应 大于3.5 kPa; 在开放位与关闭位之间转动手把所需施加的扭矩不应大于15 Nm。 4.21 低温条件下,开放位折角塞门派泄量每分钟不应大于2kPa; 关闭位折角塞门漏泄量每分钟不应 大于7 kPa; 在开放位与关闭位之间转动手把所需施加的扭矩不应大于20 m。 4.22 折角塞门应进行110次的疲劳试验,试验后开放位折角塞门漏泄量每分钟不应大于3 kPa, 关闭位折角塞门漏泄量每分钟不应大于10 kPa, 扭矩不应大于20Nm 5 试验方法 5.1 设备要求 用于测量漏泄量的塑力表或虚拟压力表传感器的精度不应低于0.4级。与折角塞门相连的试 验设备容积应为0.30.02L, 在额定压力900 kPa 下每分钟漏泄量不应大于0.1 kPa。 5.2 常温气密性试验、扭矩试验 5.2.1 开放位气密性武验 将折角塞门手把置于开放位,堵住折角塞门的软管连接器端,从进气端向内充人900 kPa 的压力空 气,待压力稳定后,保压I min,测量漏泄量。 5.2.2 关闭位气密性试验 排空折角塞门内的压力空气,将手把置于关闭位。从进气端向内充入900 kPa 压力空气,待压力稳 定后,保压1 min,测量漏泄量。 5.2.3 扭矩试验 卸下折角塞门手把,用扭矩扳手测量从开放位移至关闭位和从关闭位移至开放位的扭矩,以每分 钟不超过15次的频率在正常范图内循环操作5次后连续测试5次,任何方向施加的扭矩均应符合 4.15的规定。 5.3 低温气密性试验、扭矩试验 5.3.1 开放位气密性试验 将折角塞门在-50℃环境温度下放置24 h, 并在该环境温度下按第5.2.1的要求进行试验,测量 折角塞门在开放位的漏泄量。 5.3.2 关闭位气密性试验 将折角塞门在-50 ℃环境温度下放置24 h, 并在该环境温度下按第5.2.2的要求进行试验,测量 折角塞门在关闭位的漏泄量。 5.3.3 扭矩试验 将折角塞门在-50 ℃环境温度下放置24 h, 分别在无压力空气和900 kPa 压力空气的情况下,用 扭矩扳手测量从开放位移至关闭位和从关闭位移至开放位的扭矩,以每分钟不超过15次的频率在正 常范围内循环操作5次后连续测试5次,任何方向施加的扭矩均应符合4.21的规定。 5.4 排气试验 折角塞门排气试验方法见附录A。 3 TB/T 3217-2009 5.5 振动试验 振动试验按GB/T 215632008的规定进行,试验工况为1类A 级。振动试验后按5.2的规定进 行常温气密性试验、扭矩试验,结果应符合4.20的规定。 5.6 盐雾试验 按 GB/T 101251997 的规定进行中性盐雾试验,盐雾试验周期为56 h, 结果应符合4.4的规定。 5.7 疲劳试验 在常温环境下从折角塞门进气端充入900 kPa的压力空气,使折角塞门在开放位和关闭位之间反 复动作110⁴次,动作频率为每分钟不超过10次,每次循环应将压力空气排放到零。然后按5.2的规 定进行常温气密性试验、扭矩试验,结果应符合4.22的规定。 6 检验规则 6.1 型式检验 6.1.1 折角塞门在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定型时; b 定型产品转厂生产时; c 停产超过一年恢复生产时; d 连续生产达到两年时; e 产品结构、材料工艺有重大改变时。 6.1.2 型式检验包括本部分第4章、第5章的全部内容。振动试验仅在新产品定型时进行,疲劳试验 前应先进行常温试验和低温试验。 6.1.3 应随机抽取不少于3个试件进行型式检验。 6.2 出厂检验 6.2.1 出厂检验应逐件进行。 6.2.2 出厂检验包括本部分4.19、4.20的内容。 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 折角塞门在阀体上应有清晰永久的标志,标志内容为制造单位名称或代号、制造年月及批号。 7.2 折角塞门包装时应置于开放位,两端应封堵。防尘封堵应采用外包型或平罩型,防尘封堵的型式 尺寸见附录B, 材质为聚乙烯 7.3 折角塞门出厂时应有合格证,合格证内容包括 a 制造单位名称或代号; b 产品名称、图样代号及数量; c 产品编号; d 制造年、月; e 检验单位及检验人员印章; f 本标准代号。 7.4 运输过程中应防止产品碰撞损伤、防止雨雪浸淋以及曝晒。 7.5 贮存时折角塞门两端的封堵不应拆下以保证阀体内清洁。 7.6 橡胶件自制造完成之日起至产品组装前的贮存期不应超过6个月。 7.7 折角塞门应存放于通风、干燥、清洁场所,应将折角塞门手柄向上水平放置,不应露天存放或堆 置。存放超过12个月时,阀芯与橡胶密封面间应重新涂油,各转动部位应注油。橡胶件存放超过18 个月时应更换,并按5.2的规定重新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 TB/T 32172009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折角塞门排气试验方法 A.1 试验设备组成 折角塞门排气试验设备组成见图A.1, 折角塞门出气端与100 L 的风缸相连。 图 A.1 试验设备组成 1截止阀,通径≥375mm; 2压力传感器; 31000 kPa; 4截止阀; 5被试折角塞门 A.2 试验方法 关闭截断塞门1,打开截断塞门4为100L 风缸充气,当风缸压力达到1000 kPa时,关闭截断塞门4。 关闭半球型折角塞门5,测量风缸压力由900 kPa 降至100 kPa 的时间。 重复上述试验,取两次试验的平均值。 5 TB/T 32172009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防尘封堵型式尺寸 外包型防尘封堵及平罩型防尘封堵的型式尺寸分别见图B.1、B.2。 单位为毫米 10 G1B 3 L 2 066 o34 φ38 610.5 G S 本 2 图 B.1 外包型防尘封堵 单位为毫米 图 B.2 平罩型防尘封堵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