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T3203-2008 列车调度指挥系统、调度集中系统组网技术条件.docx
ICS 45020 S71 TB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铁 道 行 业 标 准 TB/T 32032008 列车调度指挥系统、调度集中系统 组网技术条件 WAN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of train operation dispatching command system and centralized traffic control system 2008-12-01实施 2 0 0 8 - 0 9 - 0 6 发 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 发 布 TB/T 32032008 目 次 前 言 Ⅱ 1 范 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缩 略 语1 4 TDCS、CTC组网基本原则 2 5 TDCS、CTC 广域网网络结构 3 6 路由选择6 7 编址原则6 8 网络管理 7 9 网络安全要求7 10 接口、连接方式及组网设备基本要求 8 附 录A规范性附录 OSPF 域的划分 9 附 录B规范性附录 TDCS、CTC广域网 IP 地址分配10 附 录C规范性附录 TDCS 、CTC 局域网IP 地址分配 11 附 录D规范性附录组网设备基本要求12 I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TB/T 32032008 前 言 本标准的附录A、附 录B、附 录C 和附录D 均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运输局提出。 本标准由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浩、田晓强、张晓莉、杨海超。 本标准由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负责解释。 Ⅱ TB/T 32032008 列车调度指挥系统、调度集中系统组网技术条件 1 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 调度集中系统CTC 广域网组网的网络结构、路由选择、 编址原则、网络管理、网络安全、通道及接口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大修列车调度指挥系统TDCS 、调度集中系统CTC 广域网的设计、施 工与维护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YD/T 5024--2005 SDH本地网光缆传输工程设计规范 YD/T 50952005 SDH长途光缆传输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YD/T 50982005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ITUT G.703 系列数字接口物理/电特性 3 缩 略 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3.1 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异步传输模式 3.2 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 边界网关协议 3.3 CIDRClassless Interdomain Routing 无级别域间路由 3.4 CTCCentralized Traffic Control System 调度集中系统 3.5 TDCSTrain operation Dispatching Command System 列车调度指挥系统 3.6 DVMRPDistance Vector Multicast Routing Protocol 距离矢量多点路由协议 3.7 DCEData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数据通信设备 3.8 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 数据终端设备 3.9 EIGRPEnhanced Interior Gateway Routing Protocol 增强型内部网关协议 3.10 HDSLHigh-speed Data Subscriber Link 高速数字用户链路 1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TB/T 32032008 3.11 HSSIHigh-Speed Serial Interface 高速串行接口 3.12 HSRPHot Standby Router Protocol 热备路由协议 3.13 MPLS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 多协议标记交换 3.14 MIBManagement Ination Base 管理信息库 3.15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 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协议 3.16 PIM DM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 Dense Mode 多点传送独立协议密集模式 3.17 PIM SMProtocol Independent Multicast Sparse Mode 多点传送独立协议稀疏模式 3.18 QoSQuality of Service 服务质量 3.19 RIPRouting Ination Protocol 路由选择信息协议 3.20 RSVPResourse Reservation Protocol 资源保留协议 3.21 REDRandom Early Detect 随机早期检测 3.22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3.23 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协议 3.24 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 虚拟专网 3.25 WREDWeight Random Early Detect 加权随机早期检测 3.26 CHAPChallenge Handshak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握手鉴权协议 3.27 PPPPoint to Point Protocol 点对点协议 4 TDCS、CTC组网基本原则 4.1 TDCS 、CTC是重要的行车设备,应自成体系、单独组网。 4.2 TDCS 、CTC的组网应遵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合理布局的原则。 4.3 TDCS 、CTC组网设计时在满足现阶段需要的同时应兼顾预留和发展,骨干层设备宜按远期考虑。 TDCS 、CTC广域网组网设计,应符合开放式的网络体系结构,采用TCP/IP 技术组网。TDCS 、CTC广 域网的组网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和铁道部规定的信息安全、保密标准及其他强制性 标 准 。 4.4 IP 地址和域名由铁道部统一规划,各铁路局负责管内IP 地址和域名的管理和分配。 2 TB/T 32032008 4.5 TDCS 、CTC广域网中采用的各种主要软件、硬件设备,均应符合国家通用标准并经过有关主管部 门批准。 5 TDCS 、CTC广域网网络结构 5.1 TDCS 、CTC广域网网络整体结构 5.1.1 TDCS 、CTC广域网网络由铁道部、铁路局/客专调度所和车站组成。 5.1.2 TDCS 、CTC广域网分为两层骨干层和接入层。铁道部调度指挥中心节点和各个铁路局/客专 调度所节点共同构成骨干层,车站节点含场、段构成接入层。骨干层网络为TDCS 、CTC共用,接入层 网络TDCS 区 段 、CTC 区段分开。其网络结构见图1。 铁道部调度指挥中心 Q Q 竹干层 铁路局/客专调度所 铁路局/客专调度所 接人层 o 车站车站车站车站车站车站 O O δ 车站 车站 车站 车站车站车站车站 车站 车站 车站 8 图 1 TDCS 、CTC广域网网络结构 5.1.3 在骨干层,铁道部调度指挥中心节点与各个铁路局节点和客专调度所节点相连,汇集各铁路局、 客专调度所上报信息,并使得各铁路局节点及各客专调度所节点之间能够进行信息交换。铁路局/客专 调度所节点起到承上启下的功能,汇聚所属各车站节点含场、段的信息,并与铁道部调度指挥中心节 点进行信息交换。 骨干层节点路由器应双机设置。 5.1.4 接入层主要负责信息的采集,向调度中心提供所需信息,并接受调度中心下达的命令、信息等。 一般情况下TDCS 系统采用单通道单机组网,CTCS-2 区 段TDCS 系统应采用双通道双机组网,CTC 应 采用双通道双机组网。 接入层节点应设置信源点路由器。 5.2 TDCS、CTC组网方案 5.2.1 TDCS、CTC 骨干层组网方案 5.2.1.1 组网要求 TDCS 、CTC骨干层要求安全、可靠,各节点关键部分和功能应作合理的冗余配置。 5.2.1.2 网络结构 根据调度系统既有的行政组织模式,TDCS 、CTC骨干层应采用以铁道部调度指挥中心节点为中心 的星型网络结构。铁路局节点及客专调度所节点间可根据实际需求建立直连通道,TDCS 、CTC骨干层 通道应采用专线方式。 3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TB/T 32032008 5.2.1.3 通道组成方式 TDCS 、CTC骨干层节点间的连接应采用双专线连接。两条专线分别连接两套设备、选用两条物理 路由,最大限度地保证骨干层不中断。 根据现阶段的信息量,专线通道带宽每条至少为2 Mbit/s,今后可根据信息量的增加情况采用更高 带宽的专线组网,如 N2 Mbit/s 、155 Mbit/s等。专线通道技术参数指标应符合YD/T 50242005、 YD/T 50952005的规定。 5.2.2 TDCS接入层组网方案 5.2.2.1 组网要求 TDCS 接人层采用专线方式组网,可采用环型或星型网络构成方式, 一般情况下宜采用环型结构, 特殊情况可采用星型结构。通道速率为2 Mbit/s。 5.2.2.2 网络结构 5.2.2.2.1 环型结构 采用环型结构组网时,车站环首尾两条通道应分别连接至铁路局或客专调度所的TDCS/CTC 中 心 的两台并行的路由器上。铁路局与下属车站含场、段可构成多个环型网络。相邻两站间采用专线通 道直连,每6~12站引一条迂回通道与所属路局相连。网络结构见图2。 图 2 TDCS 接入层环型结构示意图 5.2.2.2.2 星型结构 采用星型结构组网时,车站含场、段与铁路局/客专调度所直接连接,铁路局/客专调度所与下属 车站含场、段构成星型网络。网络结构见图3。 铁路局/客专调度所 车站 车站 车站 车站 车站 车站 车站 车站 车站 车站 车站 车站 图 3 TDCS 接入层星型结构示意图 4 TB/T 32032008 5.2.2.3 分界口车站组网 5.2.2.3.1 在 TDCS 区段,相邻铁路局分界口车站间不设直连通道,通过路局间通道完成分界口各项 功能,网络结构见图4。 5.2.2.3.2 在非TDCS 区段,分界口系统各站信息汇聚至中心站,中心站与所属路局进行信息交换,相 邻路局通过与中心站所属路局的连接完成信息交换。分界口范围内的车站间、分界口中心站与所属路 局间的通道带宽至少为2 Mbit/s, 网络结构见图5。 铁路局A 铁路局B 中心站 图 4 TDCS 区段的分界口车站组网结构示意图 5.2.3 CTC接入层组网方案 5.2.3.1 组网要求 铁路局A 铁路局B 中心站 图 5 非TDCS 区段的分界口车站组网结构示意图 CTC 接入层采用双专线通道,可采用环型或星型网络构成方式, 一般情况下宜采用环型结构,特殊 情况可采用星型结构。每条通道速率为2 Mbit/s。 5.2.3.2 环型结构 铁路局/客专调度所与下属各站、场构成多个双环型网络。相邻两站间采用专线通道直连,每6 12站引一条迂回通道与所属路局相连。网络结构见图6。 车站 车站 车站 车站 车站 车站 图 6 CTC 接入层环型结构示意图 5.2.3.3 星型结构 各个站、场均与铁路局/客专调度所直接连接,铁路局/客专调度所与下属各站、场构成星型网络。 5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TB/T 32032008 逻辑结构见图7。 车站 车站 车站 车站 车站 车站 图 7 CTC 接入层星型结构示意图 5.2.3.4 分界口车站组网 在CTC 区段,相邻铁路局分界口车站间不设直连通道,通过路局间通道完成分界口各项功能,网络 结构见图8。 6 路由选择 6.1 TDCS、CTC 骨干层节点间路由协议采用OSPF 协议;接入层路由协议可采用OSPF、RIP 等 。 6.2 铁道部 TDCS/CTC 中心、铁路局TDCS/CTC 中心共同构成一个OSPF0 域,路局TDCS/CTC 中 心与下属信源点可根据实际应用构成一个或多个域,OSPF 域的划分见附录A。 铁路局A 铁路局B 中心站 图 8 CTC 区段的分界口车站组网结构示意图 7 编址原则 7.1 地址总体分配原则 7.1.1 IP 地址的合理分配是保证 TDCS 、CTC 网络顺利运行和网络资源有效利用的关键。对于 TDCS 、CTC网络IP 地址的分配,应充分考虑地址空间的合理使用,保证实现最佳的网络地址分配。 7.1.2 IP 地址规划应采用全路统一规划原则。由于TDCS 、CTC网络是专网,选用保留地址资源。 7.1.3 IP 地址的规划与划分应考虑TDCS 、CTC网络的发展,满足TDCS 、CTC网络发展的需要,即要 6 TB/T 32032008 满足目前对IP 地址的需求,同时要充分考虑未来业务发展,预留相应的地址段。 7.1.4 IP地址的分配应采用可变长子网掩码技术,提高IP 地址的利用效率。 7.1.5 采用CIDR 技术,这样可以减小路由器路由表的大小,加快路由器路由的收敛速度,也可以减小 网络中广播的路由信息的大小。 7.1.6 对原有地址资源应尽量利用,保证网络平滑升级。 7.1.7 在TDCS 、CTC网络中采用172.16.0.0至172.31.255.255的16个B 类 IP 网络地址。其中, TDCS 、CTC各节点局域网地址采用172.16.0.0至172.27.255.255的12个B 类网段,TDCS 、CTC广 域网采用172.28.x.x 、172.29.x.x 两个B 类网段,172.30.x.x 、172.31.x.x 两个B 类网段预留。 7.2 TDCS 、CTC广域网IP 地址分配 根据总体地址分配原则,TDCS 、CTC网络广域网地址分配采用以下方案TDCS 、CTC广域网地址 采用172.28.x.x 、172.29.x.x 网段,点到点专线端口的IP 地址,掩码采用255.255.255.252以便节省 网络地址;具体地址分配见附录B。 7.3 TDCS 、CTC局域网IP 地址分配 根据总体地址分配原则,TDCS 、CTC局域网地址分配采用以下方案铁道部调度中心、铁路局调度 中心均分配5个C 类地址,子网掩码采用255.255.255.0,每个信源点局域网分配2个IP 地址段每段 32个IP 地址,包括子网地址及广播地址,子网掩码采用255.255.255.224,具体地址分配见附录C。 8 网络管理 8.1 在铁道部调度指挥中心节点、铁路局/客专调度所节点设置网管工作站。铁道部调度指挥中心网 管工作站管理骨干层网络,铁路局/客专调度所网管工作站管理管内接人层网络。 8.2 网管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 a 网络结构和设备配置; b 网络运行和实时监视; c 网络维护、故障诊断; d 网络统计告警统计、信息量统计等; e 网络系统安全防护。 8.3 网管系统应支持SNMP 等网管协议。 9 网络安全要求 由 于TDCS 、CTC网络是对网络可靠性、安全性、可用性要求极高的网络,宜采用以下措施提高网络 的可靠性、安全性 a 骨干层等关键节点路由器采用双机并行的方式进行节点保护; b 网络的拓扑结构设计上采用冗余路由,包括传输线路的冗余和拓扑结构的冗余; c 铁路局/客专调度所TDCS/CIC 中心至铁道部调度指挥中心的双通道应分别接在不同的路由器上; d TDCS 接入层组网时若采用环型结构,车站环首尾两条通道应分别连接至铁路局/客专调度所 TDCS/CTC 中心两台并行的路由器上; e CTC 接入层组网时若采用环型结构,两个车站环应分别连接至铁路局/客专调度所 TDCS/ CTC 中心两台并行的路由器上; f 选用高可靠性的网络硬件设备,提高设备的单机可靠性;对网络设备的关键部件采用冗余配置; g 通过获取网络中各种日志信息、MIB 信息,有目的地监控网络异常数据流,通过路由过滤、包 过滤、命令屏蔽等管理策略,防止网络入侵; h 通过身份验证系统及口令管理,来保证网络设备控制台登录和远程登录的安全; i 通过IPSEC 、CHAP等技术,防止口令及用户认证信息在网络中明文传输;在网络设备中设置 7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TB/T 32032008 系统日志,产生完善的系统信息,防止通过破解口令攻击路由器等网络设备; j 本系统网络设备与其他系统、网络接口时,应在充分保证两系统间的物理、逻辑隔离安全性前 提下连通,铁道部调度指挥中心和铁路局/客专调度所TDCS/CTC 中心应设置硬件防火墙保 护内部区域; k 本系统防雷及接地应符合YD/T 5098--2005的有关规定。 10 接口、连接方式及组网设备基本要求 10.1 传输设备接口要求 专线通道速率为2 Mbit/s, 采 用ITU-T G.703接口标准。 10.2 通信机械室至信号机械室的连接方式 10.2.1 通信机械室至信号机械室有三种连接方式,具备光缆条件区段的宜采用方式一,不具备光缆条 件的区段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方式二或方式三。 10.2.2 方式一采用光缆芯线进行连接,连接方式见图9。 信号机械室 通信机械室 TDCS/CTC V.35 G.703 路由器 光纤收发器 光纤收发器 传输 光缆 设备 图 9 通信机械室至信号机械室的连接方式一 10.2.3 方式二采用一对75Ω同轴射频缆或两对120Ω高频对称电缆进行连接,连接方式见图10。 信号机械室 通信机械室 TDCS/CTC 路由器 V.35 G.703 传输 设备 V.35/G.703转换器 一对75Ω向轴射频缆或两对120Ω高频对称电缆 图10 通信机械室至信号机械室的连接方式二 10.2.4 方式三采用电缆实回线芯径0.4 mm0.9mm 进行连接,连接方式见图11。 信号机械室 通信机械室 V.35 TDCS/CTC 路由器 实回线芯径0.4mm0.9mm G.703 对称带宽的 XDSL 传输 设备 对称带宽的 XDSL 图 1 1 通信机械室至信号机械室的连接方式三 10.3 组网设备基本要求 组网设备的基本要求见附录D。 8 TB/T 3203-2008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OSPF域的划分 序 号 铁路局名称 OSPF域号 1 铁道部 0 2 铁道部预留 1~40 3 哈尔滨 41~190 4 沈阳 191~400 5 北京 401~460,521~550 6 太原 461~520 7 呼和浩特 551~610 8 郑州 611~640,671~700 9 武汉 641~670,731~760 10 西安 701~730,761790 11 济南 791~880 12 上海 881~970,10011030 13 南昌 971~1000,1031~1090 14 广铁集团公司 1091~1300 15 南宁 1301~1360 16 成都 1361~1450 17 昆 明 1451~1510 18 兰州 1511~1570,1601~1630 19 乌鲁木齐 1631~1750 20 青藏铁路公司 1571~1600,1751~1780 21 北京客专调度所 1781~1820 22 上海客专调度所 1821~1860 23 武汉客专调度所 1861~1900 24 广州客专调度所 1901~1940 9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TB/T 32032008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TDCS、CTC广域网IP 地址分配 序 号 部、局名 广域网地址 1 铁道部调度中心172.28/172.29 0.x3.x 2 哈尔滨172.28/172.29 16.x~35.x 3 沈阳172.28/172.29 38.x66.x 4 北京172.28/172.29 69.x79.x,88.x95.x,165.x 5 呼和浩特172.28/172.29 96.x100.x 6 郑州172.28/172.29 101.x104.x,109.x111.x,158.x159.x,187.x 7 济南172.28/172.29 127.x137.x 8 上海172.28/172.29 139.x149.x,154.x157.x 9 南昌172.28/172.29 150.x153.x,160.x164.x 10 广州集团公司172.28/172.29 166.x185.x 11 南宁172.28/172.29 188.x194.x 12 成都172.28/172.29 195.x211.x,186.x 13 昆明172.28/172.29 212.x217.x 14 兰州172.28/172.29 218.x~223.x,227.x230.x 15 乌鲁木齐172.28/172.29 233.x241.x 16 青藏铁路公司172.28/172.29 36.x37.x,224.x226.x,138.x 17 太原172.28/172.29 80.x87.x,67.x 18 武汉172.28/172.29 105.x108.x,117.x120.x,68.x 19 西安172.28/172.29 112.x116.x,121.x126.x 20 北京客专调度所 4.x7.x 21 上海客专调度所 8.x~11.x 22 武汉客专调度所 12.x15.x 23 广州客专调度所 231.x232.x,242.x243.x 全网预留 244.x255.x 10 TB/T 32032008 附 录 C 规范性附录 TDCS 、CIC局域网IP 地址分配 本标准是为指导TDCS 、CTC广域网设计、施工而制订的,但考虑到IP 地址分配的整体性,在此对 局域网的IP 地址也作出分配,具体分配见下表 序 号 部、局名 局域网地址 1 铁道部 172.16.0.x172.16.31.x 2 哈尔滨 172.16.32.x172.17.27.x 3 沈阳 172.17.60.x172.18.176.x 4 北京 172.18.209.x172.19.95.x,172.19.207.x172.20.31.x 5 呼和浩特 172.20.48.x172.20.120.x 6 郑州 172.20.121.x172.20.181.x.172.20.234.x172.21.21.x 172.21.173.x172.21.188.x.172.20.32.x172.20.47.x 7 济南 172.21.205.x172.22.91.x 8 上海 172.22.124.x172.23.7.x.172.23.59.x172.23.102.x 9 南昌 172.23.8.x172.23.58.x.172.23.135.x172.23.222.x 10 广州集团公司 172.23.223.x172.24.233.x 11 南宁 172.24.250.x172.25.93.x 12 成都 172.25.94.x172.26.29.x 13 昆明 172.26.46.x172.26.134.x 14 兰州 172.26.135.x172.26.220.x 172.27.3.x172.27.41.x.172.24.234.x172.24.249.x 15 乌鲁木齐 172.27.74.x172.27.195.x 16 青藏铁路公司 172.26.221.x172.27.2.x.172.17.28.x172.17.59.x 17 太原 172.19.96.x172.19.206.x 18 武汉 172.20.182.x172.20.233.x.172.21.85.x172.21.130.x 19 西安 172.21.22.x172.21.84.x.172.21.131.x172.21.172.x 172.21.189.x172.21.204.x.172.26.30.x172.26.45.x 20 北京客专调度所 172.18.177.x172.18.208.x 21 上海客专调度所 172.22.92.x172.22.123.x 22 武汉客专调度所 172.23.103.x172.23.134.x 23 广州客专调度所 172.27.42.x172.27.73.x 全网预留 172.27.196.x172.27.255.x 11 建筑321---标准查询下载网 TB/T 32032008 附 录 D 规范性附录 组网设备基本要求 D.1 对称带宽的XDSL D.1.1 应支持二线或四线工作方式。 D.1.2 应在0.4mm 线径条件下,传输距离达到3.5km以上。 D.1.3 应可根据预设值或通过检测DTE 端口速率而自动匹配线路传输速率。 D.1.4 应提供适应不同数据用户的接入接口E1G.703/G.704,V.35,X.21 及 Bridge/Router10Base- T 接口形式。 D.1.5 应具有网络管理功能,可方便地在中心机房进行本地及远端设置管理。 D.1.6 应有良好的操作界面,可及时读取各项参数的设置及当前的状态。 D.1.7 应能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提供选择内时钟、外时钟或线路时钟功能。 D.1.8 应提供多种诊断能力模拟环路AL, 远端/本地数字环路DL 误码测试等功能。 D.2 G.703/V.35 接口转换器 D.2.1 设备应提供G.703 与 V.35 接口类型之间的转换。 D.2.2 应可以连接E1/E1C网络。 D.2.3 在不成帧模式下,应全透明完成信号转换。 D.2.4 应提供数据速率N64 kbit/s2.048 Mbit/s。 D.2.5 设备应E1接口编解码方式为HDB3。 D.2.6 V.35接口应能提供DTE和DCE模式可供选择。 D.2.7 设备应提供工作时钟可支持内时钟及网络时钟。 D.2.8 应提供本地和远端环回测试功能。 D.2.9 设备应提供TD、RD、TEST、TX CLK LOSS、RX-SINGAL LOSS、ALARM信号监测。 D.2.10 设备应提供RJ45120 Ω及BNC7 5Ω 两种接人方式。 D.2.11 设备E1接口应支持长线驱动方式。 D.2.12 设备应具有网络管理功能,支持集中管理。 D.2.13 设备在N64kbit/s 速率时,E1 端口应可设定时隙范围。 D.3 骨干层路由器 D.3.1 采用模块化路由器,配置双引擎、双电源模块。 D.3.2 接口种类应支持10Base-T,10Base-FL,100Base-TX,100Base-FX,HSSI,V.35,E1/T1G.703, GE, 信道化STM-1, 同步串口等。 D.3.3 端口密度应具有48个V.35/E1,4个100M 或者4个信道化STM-1 以上的能力。 D.3.4 应支持的路由协议RIP v1/2,OSPF,BGP4等。 D.3.5 应支持IPX协议。 D.3.6 应支持源地址路由,透明桥接。 D.3.7 应支持的策略路由方式router mapMatch length,Match address。 D.3.8 应支持PPP,MLPPP,PPP Over Ethernet。 D.3.9 应支持组播PIM-SM,PIM-DM,DVMRP。 D.3.10 对 VPN 的支持应包括L2TP,IPSec。 D.3.11 应对MPLS 的支持使用RSVP, 快速重路由,MPLS VPN流量工程。 12 TB/T 32032008 D.3.12 应支持接口全双工线速转发能力。 D.3.13 吞吐量应在50 Kpps以上。 D.3.14 应支持的拥塞控制机制包括RED,WRED。 D.3.15 应支持的QoS 分类方式包括高层协议,IP 地址,端口。 D.3.16 应支持IP Diffserv。 D.3.17 应支持路由器冗余协议HSRP 等。 D.3.18 网管应支持SNMP、基于WEB、带外管理等方式。 D.4 接入层路由器 D.4.1 采用模块化路由器。 D.4.2 接口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