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830-2012 视频光端机.doc
ICS 03.220.20;93.080.30 R 85 备案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 JT/T 8302012 视频光端机 Video optical line terminals 2012-09-26发布 2013-02-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发 布 JT/ T 8302012 目 次 前言 Ⅱ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组成与分类 1 4 技术要求 2 5 试验方法 6 6 检验规则 8 7 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 9 I JT/T 8302012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国家交通安全设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中交华安科技有限公司、杭州中威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朱传征、王磊、李伟、崔晗晶、杨勇、石旭刚。 Ⅱ JT/T 830-2012 视频光端机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视频光端机的产品组成与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 储存。 本标准适用于交通运输行业中用于视频传输的光端机,其他领域使用的视频光端机也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2423.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A 低温 GB/T 2423.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B 高温 GB/T 2423.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Cab 恒定湿热试验 GB/T 2423.10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Fc 振动正弦 GB/T 2423.1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Ka 盐雾 GB/T 2423.22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2部分试验方法 试验 N 温度变化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 GB/T17626.2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3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17626.4 电磁兼容 试验和测量技术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18226 高速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 GB/T 220402008 公路沿线设施塑料制品耐候性要求及测试方法 3 组成与分类 3.1 组成 视频光端机主要由视频发送侧的输入接口电路、视频编码器、复用器、光发送机和视频接收侧的输出 接口电路、视频解码器、解复用器、光接收机等组成。 3.2 分类 3.2.1 按光纤传输类型分类 视频光端机可分为单模光纤传输视频光端机、多模光纤传输视频光端机。 3.2.2 按视频传输通道数量分类 视频光端机可分为单路视频光端机和多路视频光端机。 3.2.3 按供电电源分类 视频光端机可分为直流电源型视频光端机和交流电源型视频光端机。 1 JT/T 8302012 3.2.4 按使用环境分类 视频光端机可分为室外型视频光端机和室内型视频光端机。 3.3 型号 产品型号表示如下 SGJ 一位阿拉伯数字,表示设计序号; 适用环境I- 室外,Ⅱ-室内; 电源类型Z-直流,J-交流; 阿拉伯数字,表示视频传输通道数量; 结构尺寸,单位为毫米mm; 视频光端机代号; 生产厂商代号,一般用大写字母。 4 技术要求 4.1 适用条件 4.1.1 室外型视频光端机适用条件 4.1.1.1 安装环境户外无气候防护或收费亭内。 4.1.1.2 环境温度 S2 级-5℃55℃; A 级-20℃55℃; B 级-40℃50℃; -C 级-55℃45℃。 4.1.2 室内型视频光端机适用条件 4.1.2.1 安装环境具有温度和湿度调节的室内。 4.1.2.2 相对湿度不大于85。 4.1.2.3 环境温度15℃35℃。 4.2 材料和外观 4.2.1 视频光端机的外壳应采用金属材料,并经过防腐蚀处理。 4.2.2 视频光端机构件应完整、装配牢固、结构稳定,边角过渡圆滑,无飞边、无毛刺。 4.2.3 安装连接件应便于安装施工。室内型视频光端机宜采用标准机架安装结构;室外型视频光端机 宜采用轻便结构,以便于在室外机箱中安装。视频光端机机壳及安装连接件应无明显变形、凹凸等缺陷。 4.2.4 机壳及连接件的防护层色泽应均匀,无划伤、无裂痕、无基体裸露等缺陷,其性能指标应符合 GB/T 18226的规定。 4.2.5 机壳内元器件安装要求牢固端正、位置正确、部件齐全;内部接线整齐,符合工艺和视觉美学要 求;接口标准统一,便于连接。 4.3 供电要求与安全 4.3.1 交流电源型视频光端机 4.3.1.1 绝缘电阻 2 JT/T 8302012 电源输入线缆端子与外壳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0MΩ。 4.3.1.2 抗电强度 在电源输入线缆端子与外壳之间施加频率50Hz、有效值1500V 的正弦交流电压,历时1min, 应无闪 络或击穿现象,漏电电流不大于5mA。 4.3.1.3 安全接地 视 频 光 端 机 应 设 置 安 全 保 护 接 地 端 子 , 并 与 外 壳 可 靠 连 接 , 接 地 端 子 与 外 壳 的 接 触 电 阻 应 小 于 0.1Ω。 4.3.1.4 电源适应性 视频光端机应适应交流电网波动要求,在以下条件下应可靠工作 电压交流220115V; 频率5014Hz。 4.3.1.5 短路保护 视频光端机供电线路的相线应设置过电流保护装置,能切断可能流过的最大故障电流包括短路电 流。 4.3.1.6 与交流电网电源的连接 视频光端机应具有能与电源作永久性连接的接线端子或能利用三针阳性插头与电源连接的不可拆 卸的电源线,以确保视频光端机能安全可靠地与交流电网电源连接。 4.3.2 直流电源型视频光端机 4.3.2.1 直流输入电压 视频光端机在直流输入电压允差不大于5的条件下应可靠工作。 4.3.2.2 短路保护 视频光端机直流供电线路应设置过电流保护装置,能切断可能流过的最大故障电流包括短路电 流。 4.3.2.3 电源输入极性反接保护 如果直流电源输入极性接反可能导致光端机损坏,则在设计上应减少极性接反的可能。 4.3.2.4 外置低压直流电源供电 视频光端机采用外置低压直流电源设备供电时,外置低压直流电源设备应作为视频光端机的附件, 技术要求参照4.3. 1的规定。 4.3.3 防雷与过电压保护 视频光端机应采取必要的防雷电和过电压保护措施,采用的接口、元器件和防护措施应符合有关标 准的要求。 4.4 接口要求 4.4.1 视频输入接口 视频光端机宜采用阻抗75Ω的 BNC 型模拟复合视频输入接口。 4.4.2 视频输出接口 视频光端机宜采用阻抗75Ω的 BNC 型模拟复合视频输出接口。 4.4.3 光纤连接器 光纤连接器宜选择 FC/PC 型和 FC/APC 型。 4.5 光发送模块和光接收模块 视频光端机应根据传输光纤类型、视频传输通道数量、传输距离、传输码速率等条件选择使用符合相 关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的光发送模块和光接收模块。 3 标 准 分享网 wW JT/T 8302012 4.6 视频传输性能 4.6.1 视频传输性能参数 视频传输性能参数和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 的规定。 表 1 视频传输性能参数和技术要求 序号 项 目 技 术 要 求 1 视频电平mV 70020 2 同步脉冲幅度mV 30010 3 K 系 数 ≤3 4 亮度非线性失真 ≤5 5 色度一亮度增益差 ≤5 6 色度一亮度时延差ns ≤50 7 微分增益 ≤10 8 微分相位 ≤10 9 幅频特性5.8MHz带宽内dB 2 10 视频信杂比加权dB ≥56 4.6.2 主观评价 视频传输性能的主观评价项目见表2,可采用五级损伤制评定,各项的评分结果应不低于4分。 表 2 视频传输性能主观评价 序号 项 目 主观评价现象 1 随机信噪比 雪花干扰 2 单频干扰 网纹 3 电源干扰 黑白滚道 4 脉冲干扰 跳动 4.7 防护性能 4.7.1 室外型视频光端机的外壳防护等级按 GB 42082008的规定应不低于IP55 级。 4.7.2 室内型和安装在收费亭或机箱机箱外壳防护等级按 GB 42082008 的规定不低于 IP55 级内 的室外型视频光端机的外壳防护等级按 GB 42082008的规定应不低于 IP3X 级。 4.8 环境适应性能 4.8.1 室外型视频光端机 4.8.1.1 耐低温性能 视频光端机正常工作时,在-5℃-20℃、 -40℃、 -55℃条件下,进行耐低温性能试验8h, 试验期 间和试验结束后,视频光端机应工作正常。 4 JT/T 8302012 4.8.1.2 耐高温性能 视频光端机正常工作时,在55℃50℃、45℃条件下,进行耐高温性能试验8h, 试验期间和试 验结束后,视频光端机应工作正常。 4.8.1.3 耐湿热性能 视频光端机正常工作时,在温度40℃,相对湿度982条件下,进行耐湿热性能试验48h, 试验 期间和试验结束后,视频光端机应工作正常。 4.8.1.4 耐温度交变性能 视频光端机正常工作时,放入温度交变试验箱中,在高温70℃条件下保持4h, 在 2min 内转移到低 温-40℃条件下保持4h, 在 2min 内再转移到高温70℃条件下,如此共循环五次。试验期间和试验结束 后,视频光端机应工作正常;视频光端机的结构件包括印刷电路板、机架等不应产生变形和其他损伤。 4.8.1.5 耐机械振动性能 视频光端机正常工作时,在振动频率2Hz~150Hz 的范围内进行扫频试验。在2Hz~9Hz 时按位移 控制,位移幅值3.5mm;在 9Hz~150Hz 时按加速度控制,加速度为10m/s 。2Hz→9Hz→ 150Hz→9Hz→ 2Hz 为一个循环,共经历20个循环,视频光端机应工作正常,结构不受影响,零部件无松动。 4.8.1.6 耐盐雾腐蚀性能 视频光端机的外壳防腐层、印刷电路板及安装连接件,经过168h 的试验后,应无明显锈蚀现象,金属 构件应无红色锈点,电气部件应工作正常。 4.8.1.7 耐候性能 视频光端机的外壳防腐层及安装连接件经过人工加速老化试验累积能量达到3.510⁶kJ/m后,应 符合 GB/T 220402008中5 . 1的规定。 4.8.2 室内型视频光端机 4.8.2.1 耐低温存储性能 视频光端机不通电工作时,在-5℃条件下,进行耐低温存储性能试验8h, 试验结束后,视频光端机 应能够正常工作。 4.8.2.2 耐高温存储性能 视频光端机不通电工作时,在55℃条件下,进行耐高温存储性能试验8h, 试验结束后,视频光端机 应能够正常工作。 4.8.2.3 耐机械振动性能 视频光端机包装在包装箱内,在振动频率2Hz~150Hz 的范围内进行扫频试验。在2Hz~9Hz 时 按 位移控制,位移幅值3.5mm; 在 9Hz~150Hz 时按加速度控制,加速度为10m/s 。2Hz→9Hz→ 150Hz→ 9Hz→2Hz 为一个循环,共经历20个循环,开箱检查并通电测试,视频光端机应工作正常,结构不受影响, 零部件无松动。 4.9 电磁兼容要求 4.9.1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要求 对视频光端机的电源端口、视频接口、音频接口、数据接口以及机壳的接地线进行电快速瞬变脉冲群 抗扰度试验。将2kV 试验电压通过耦合/去耦网络施加到供电电源端口和保护接地上,将1kV 试验电压 通过耦合/去耦网络施加到视频接口、音频接口和数据接口上,施加试验电压五次,每次持续时间不少于 1min 。视频光端机应工作正常。 4.9.2 静电放电抗扰度要求 对操作人员正常使用视频光端机时可能接触的点和表面以及用户维修点进行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对所确定的放电点采用接触放电,试验电压为4kV 。至少施加10次单次放电,放电之间间隔至少1s 。 视频光端机应工作正常。 5 准分享网 免费下载 JT/T 8302012 4.9.3 辐射电磁场抗扰度要求 对正常工作的视频光端机进行辐射电磁场抗扰度试验,对正常运行的视频光端机四个侧面分别在 发射天线垂直极化和水平极化位置进行试验,发射场强为3V/m 。视频光端机应工作正常。 5 试验方法 5.1 试验条件 除特殊规定外,一般试验条件如下 环境温度15℃35℃; 相对湿度35~75; 大气压力85kPa~106kPa。 5.2 材料和外观 5.2.1 核查原材料或组件的质量检验证书是否齐全有效,必要时可对原材料或组件的主要性能指标进 行检验。 5.2.2 外观和内部结构采用目测和手感法。 5.3 供电要求与安全试验 5.3.1 交流电源型视频光端机 5.3.1.1 绝缘电阻 用准确度等级1.0级、500V 的绝缘电阻表在电源接线端子与机壳之间测量。 5.3.1.2 抗电强度 用准确度等级2级的耐电压测试仪在电源接线端子与机壳之间测量。 5.3.1.3 安全接地 用准确度等级0.5级、分辨力0.01Ω的电阻表在机壳顶部金属部位与安全保护接地端子之间测量。 5.3.1.4 电源适应性 用可调交流电源给视频光端机供电,保持测试频率为50Hz,测试电压分别为185V→200V→220V→ 240V→255V→230V→210V→ 185V, 每调整到一挡电压并稳定后,都分别开启和关闭视频光端机,检查是 否工作正常;保持测试电压为220V, 测试频率分别为48Hz→49Hz→51Hz→52Hz,每调整到一挡频率并稳 定后,都分别开启和关闭视频光端机,检查是否工作正常。 5.3.1.5 短路保护 通过目测和必要时通过模拟过载或短路故障条件进行检验。 5.3.1.6 与交流电网电源的连接 通过目测和手感法进行检验。 5.3.2 直流电源型视频光端机 5.3.2.1 直流输入电压 用可调直流电源给视频光端机供电,调节测试电压分别为额定输入电压的95和105,电压稳定 后,都分别开启和关闭视频光端机,检查是否工作正常。 5.3.2.2 短路保护 通过目测和必要时通过模拟过载或短路故障条件进行检验。 5.4 接口 视频输入接口、视频输出接口和光纤连接器通过目测进行检验。 6 JT/T 8302012 5.5 视频传输性能 5.5.1 测试通道 单路视频光端机应对单个视频传输通道进行试验,多路视频光端机应对每个视频传输通道分别进行 试 验 。 5.5.2 视频传输性能参数 将视频信号发生器的测试信号通过视频输入接口接入视频光端机,用视频性能分析仪测量视频光端 机视频输出接口的视频信号。测试项目与对应的测试信号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 3 视频传输性能测试项目和对应的测试信号 序号 项 目 测 试 信 号 1 视频电平mV 75彩条信号 2 同步脉冲幅度mV 75彩条信号 3 K 系 数 2T正弦平方波和条脉冲信号 4 亮度非线性失真 阶梯波信号 5 色度一亮度增益差 副载波填充的10T信号 6 色度一亮度时延差ns 副载波填充的10T信号 7 微分增益 阶梯波叠加副载波信号 8 微分相位 阶梯波叠加副载波信号 9 幅频特性5.8MHz带宽内dB Sinx/x信号 10 视频信杂比加权dB 50平场信号 5.5.3 主观评价 参评人员不少于五人,包括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参评人员按照表4分别对主观评价项目评分, 并取所有参评人员评分的算术平均值为最终评分结果。 表4 五级损伤制评分分级 图像质量损伤的主观评价 评 分 分 级 图像上不觉察有损伤或干扰存在 5 图像上有可觉察的损伤或干扰,但不令人讨厌 4 图像上有明显的损伤或干扰,令人感到讨厌 3 图像上损伤或干扰较严重,令人相当讨厌 2 图像上损伤或干扰极严重,不能观看 1 5.6 密封防护性能试验 密封防护性能试验按GB 42082008中第11、13和14章的规定进行。 5.7 环境适应性能试验 5.7.1 耐低温性能和耐低温存储性能试验按 GB/T 2423.1 的规定进行。 7 分享网 W 费 下载 JT/T 8302012 5.7.2 耐高温性能和耐高温存储性能试验按GB/T 2423.2的规定进行。 5.7.3 耐湿热性能试验按 GB/T 2423.3的规定进行。 5.7.4 耐温度交变性能试验按 GB/T 2423.22 试验 Na的规定进行。 5.7.5 耐机械振动性能试验按GB/T 2423.10 的规定进行。 5.7.6 耐盐雾腐蚀性能试验按 GB/T 2423.17 的规定进行。 5.7.7 耐候性能试验按GB/T 220402008中6.9的规定进行。 5.8 电磁兼容性试验 5.8.1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确定试验等级3,按GB/T 17626.4 的规定进行。 5.8.2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确定试验等级2,按GB/T 17626.2 的规定进行。 5.8.3 辐射电磁场抗扰度试验 确定试验等级2,按GB/T 17626.3的规定进行。 6 检验规则 6.1 检验分类 视频光端机的检验分为型式检验和出厂检验,检验项目见表5。 表5 视频光端机检验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技术要求 检验方法 型式检验 出厂检验 备注 1 材料和外观 4.2 5.2 √ √ 2 绝缘电阻 4.3.1.1 5.3.1.1 √ √ 交流电源型 3 抗电强度 4.3.1.2 5.3.1.2 √ √ 交流电源型 4 安全接地 4.3.1.3 5.3.1.3 √ V 交流电源型 5 电源适应性 4.3.1.4 5.3.1.4 √ V 交流电源型 6 短路保护交流电源 型 4.3.1.5 5.3.1.5 √ O 交流电源型 7 与 交 流 电 网 电 源 的 连接 4.3.1.6 5.3.1.6 √ O 交流电源型 8 直流输入电压 4.3.2.1 5.3.2.1 √ 直流电源型 9 短路保护直流电源 型 4.3.2.2 5.3.2.2 √ O 直流电源型 10 接口要求 4.4 5.4 √ ○ 11 视频传输性能参数 4.6.1 5.5.2 √ √ 12 主观评价 4.6.2 5.5.3 √ O 13 防护性能 4.7 5.6 √ O 14 环境适应性能 4.8 5.7 √ ○ 15 电磁兼容要求 4.9 5.8 √ ○ 注 √为检验项目,○为不检验项目。 8 JT/T 830-2012 6.2 型式检验 6.2.1 产品通过型式检验合格后,才能批量生产。 6.2.2 产品的型式检验一般由国家法定的质量监督机构组织进行。 6.2.3 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试制定型鉴定或老产品转厂生产; b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产品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d 正常批量生产时,每年一次; e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 6.2.4 型式检验的样品应从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三个完整的产品 6.2.5 型式检验中,供电要求与安全项目不合格时,该次型式检验为不合格;若具他项目出现不合格,应 在同一批产品中加倍抽取样品,对不合格项进行检验,若仍不合格,则该型式检验批产品判为不合格。 6.3 出厂检验 产品出厂检验由产品生产企业质量检验部门按出厂检验的规定逐项进行检验,合格后签发合格证, 方可出厂。 7 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 7.1 标志 7.1.1 产品标志 产品标志可采用铭牌或直接喷刷、印字等形式,标志应清晰,其颜色要易于识别且不易随自然环境的 变化而退色、脱落。产品标志上应注明 a 生产企业名称、地址及商标; b 产品名称及型号规格; c 供电方式及电源电压; d 功耗; e 质量; f 产品编号; g 制造日期。 7.1.2 包装标志 包装标志应符合 GB/T 191的规定,应标有“易碎物品”、“向上”和“怕雨”等图案,还应在包装箱上印 刷以下内容 a 生产企业名称、地址及商标; b 产品名称及型号规格; c 本标准号; d 质量; e 外形尺寸; f 数量; g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h 产品编号。 9 标准分享网 WWW. 免费 下载 JT/T 8302012 7.2 包装 7.2.1 产品的外包装箱宜选择瓦楞纸箱,内部宜用聚氨酯泡沫板和塑料泡沫等材料缓冲。包装应牢固 可靠,能适应常用运输工具运送。 7.2.2 产品包装箱内应随带以下文件 a 产品合格证; b 产品使用说明书; c 装箱单; d 随机备用附件清单; e 接线图、安装图、支撑架结构图; f 其他有关技术资料。 7.3 运输 包装好的产品可用常规运输工具运输,运输过程应避免剧烈振动、雨雪淋袭、太阳久晒、接触腐蚀性 气体及机械损伤。 7.4 储存 产品应储存于通风、干燥、无酸碱及腐蚀性气体的仓库中,周围应无强烈的机械振动及强磁场作用。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