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T848-2013 公路用复合隔离栅立柱.doc
ICS 93.080.30 P 66 备案号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交 通 运 输 行 业 标 准 JT/T 8482013 公路用复合隔离栅立柱 The compound post for highway fences 2013-04-07发布 2013-05-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发 布 JT/ T 8482013 目 次 前言 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产品分类与命名1 4 技术要求2 5 试验方法 4 6 检验规则6 7 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7 I JT/T 8482013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全国交通工程设施公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223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国家交通安全设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新 桥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安徽省高速公路路政支队。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河北盛百和技术工程发展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学锋、赵之杰、尹东升、沈洋、陈瑞琦、陆宇红、申强、何京一、胡志海、王成虎、 乔卫国、张璇、韦静、王超、朱国军、马骏、张帆。 Ⅲ JT/T 8482013 公路用复合隔离栅立柱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用复合隔离栅立柱的产品分类、通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 运输和储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用复合隔离栅立柱及附属金属构件,复合隔离栅斜撑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1 GB/T 1446 GB/T 1449 GB/T 25732008 GB/T 2918 GB/T 3857 GB/T 5462 GB/T 8237 GB/T 16422.2 GB/T 17470 GB/T 18226 GB/T 18369 GB/T 18370 GB/T 18371 GB/T 220402008 HG/T 2573 JC 933 JC/T 659 JT/T 4952004 3 产品分类与命名 3.1 产品分类 纤维增强塑料性能试验方法总则 纤维增强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老化性能试验方法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耐化学介质性能试验方法 工业盐 纤维增强塑料用液体不饱和聚酯树脂 塑料实验室光源暴露试验方法 第2部分氙弧灯 玻璃纤维短切原丝毡和连续原丝毡 高速公路交通工程钢构件防腐技术条件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 玻璃纤维无捻粗纱布 连续玻璃纤维纱 公路沿线设施塑料制品耐候性要求及测试方法 工业轻质氧化镁 快硬硫铝酸盐水泥 低碱度硫铝酸盐水泥 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质量检验抽样及判定 依据结构材料的不同,公路用复合隔离栅立柱产品分为以下三类 TP 型,无外皮包裹的纤维增强水泥复合隔离栅立柱; KP 型,中空玻璃钢复合隔离栅立柱; BP 型,玻璃钢填充无机材料复合隔离栅立柱。 3.2 产品规格型号 公路用复合隔离栅立柱产品的命名应符合以下规定 JT/T 8482013 2 □ □□□ 或φ□ 示例 复 合 隔 离 栅 立 柱 类 型 为 纤 维 增 强 水 泥 复 合 隔 圆柱直径,单位为毫米 mm; 柱截面长,单位为毫米 mm; 柱截面宽,单位为毫米 mm; 复合立柱类型 TP 、KP 、BP; 隔离栅用F表示。 离 栅 立 柱 , 规 格 为 6 8mm58mm, 其 产 品 规 格 型 号 表 示 为 FTP6858。 4 技 术 要 求 4.1 一 般要求 4.1.1 原 材 料 4.1.1.1 玻璃钢材料外层使用的树脂 热固性树脂的性能指标应符合 GB/T 8237 的 要 求 。 4.1.1.2 玻璃纤维增强材料 玻璃纤维应选用无碱玻璃纤维或中碱玻璃纤维制成的纱制品和织物,玻璃纤维的性能指标应符合 GB/T 17470 、GB/T 18869 、GB/T 18370 和 GB/T 4.1.1.3 水 泥 材 料 水泥材料的性能指标应符合JC/T 659或 JC 4.1.1.4 镁质胶凝材料 镁质胶凝材料的性能指标应符合 GB/T.5462 18371的 要 求 。 933规定的多酸盐水泥的要求。 和 HS/T 2573的 要 求 。 4.1.2 外 观 质 量 4.1.2.1 产品表面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不得有起皱、裂纹、破损等缺陷。 4.1.2.2 玻璃钢材料应无分层,无翘曲,表面的气泡和气孔累积面积不得大于100mm/m, 单 个 最 大 气泡或最大气孔面积不得大于15mm。 增强材料与基体之间应结合致密,样品不得出现分层、孔隙、蜂 窝、开裂等缺陷。 4.1.3 结 构 尺 寸 4.1.3.1 立柱长度应根据设计确定。 4.1.3.2 KP 和 BP 型复合隔离栅立柱产品结构尺寸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 1 复合隔离栅立柱主要结构尺寸 单位为毫米 类 型 方 形 圆 形 玻璃钢外层厚度 截面长度l 截面宽度w 直径D KP 60~80 40~60 40~60 ≥3.0 BP ≥2.0 4.1.3.3 TP 型复合隔离栅立柱结构见图1,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a 截 面 长 度l≥68mm; b 截 面 宽 度w≥58mm; JT/ T 8482013 c 弦高h 为 5mm。 图 1 TP 型复合隔离栅立柱结构示意图 4.1.3.4 结构尺寸的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立柱长度的允许偏差为10mm; b 截面长度l的允许偏差为0mm~5mm; c 截面宽度w 的允许偏差为0mm5mm; d 弦高的偏差为1mm。 4.1.3.5 立柱的弯曲度不大于2mm/m。 4.2 物理化学性能 公路用复合隔离栅立柱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能一般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 2 公路用复合隔离栅立柱物理化学性能 序号 项 目 技 术 要 求 适 用 类 型 1 抗折荷载F ≥10000N 用于KP、BP、TP型 2 耐低温坠落性能 经低温坠落试验后,产品应无折断、开裂、破损 现象 用于KP、BP型 经低温坠落试验后,产品应无折断、开裂、破损 现象,且抗折荷载不小于9500N 用于TP型 3 抗冻融性能 经规定时间试验后,产品表面不应出现裂纹、起 层、剥落等痕迹,材料抗折荷载不小于9500N 用于BP、TP型 4 耐水性能 经规定时间试验后,产品表面不应出现软化、皱 纹、起泡、开裂、被溶解、溶剂浸入等痕迹 用于KP、BP型 5 耐化学溶剂性能 汽油 经规定时间试验后,产品表面不应出现软化、皱 纹、起泡、开裂、被溶解、溶剂浸入等痕迹 酸 碱 6 环境适应性能 耐湿热性能 经240h的耐湿热试验后,产品不应有变色或被 侵蚀的痕迹 耐候性能 自然曝晒试验 经五年自然曝晒试验后,试样无变色、龟裂、粉 化等明显老化现象 氙弧灯人工 加速老化试验 经总辐照能量不小于3.510⁶kJ/m的氙弧灯 人工加速老化试验后,试样无变色、龟裂、粉化等 明显老化现象 3 JT/T 8482013 4.3 附属金属构件防腐层厚度 复合隔离栅立柱的附属金属构件防腐层厚度应满足 GB/T 18226 的要求。 5 试验方法 5.1 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环境条件 试样应按GB/T 2918的规定进行状态调节24h, 并且在下列条件进行试验 a 试验环境温度23℃2℃; b 试验环境相对湿度5010。 5.2 试剂 试剂应包括下列试剂 a 固体试剂NaOH化学纯、NaCl化学纯; b 液体试剂H₂SO₄化学纯、汽油90号。 5.3 试验仪器和设备 试验应包括下列主要仪器和设备 a 力学性能试验机应符合GB/T 1446的规定; b 人工加速氙弧灯老化试验箱应符合 GB/T 16422.2 的规定; c 高低温湿热试验箱高温上限不低于100℃,低温下限温度不高于-45℃,温度波动范围不超 过1℃; d 试验平台等级不低于1级。 5.4 外观 在正常光线下,目测直接观察。 5.5 结构尺寸 5.5.1 立柱长度 用分度值1mm 的钢卷尺,直接量取三个数值,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5.5.2 立柱截面长度 用分度值不低于0.02mm 的游标卡尺,直接量取三个数值,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5.5.3 立柱截面宽度 用分度值不低于0.02mm 的游标卡尺,直接量取三个数值,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5.5.4 外层材料厚度 对外层材料厚度均匀的试样,用分度值0.02mm 的千分尺分别在板的中部及边缘部分量取三个测 量值,取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结果。 4 JT/T 8482013 5.6 通用物理力学性能 5.6.1 抗折荷载 取三节600mm 长的试样,跨距为500mm,按 GB/T 1449 规定的方法采用力学性能试验机进行试 验,如图2所示。 单位为毫米 说 明 1 压头; 2 试样; 3 跨距; 4 支撑。 图2 抗折荷载测试示意图 5.6.2 耐低温坠落性能 将长度为1800mm当样品长度不足1800mm 时,样品长度截取1200mm的试样放置在低温试验 箱中,温度降至-20℃3℃,恒温调节2h 后取出试样,长度方向平行于地面由2m 高度处自由坠落至 硬质地面,观察外表面。将坠落后的试样无损伤截成600mm 长,截取试样断面,应无裂缝和明显破损痕 迹,然后将试样再进行5.6.1的抗折荷载试验,抗折荷载应大于9500N。 5.6.3 抗冻融性能 取三节600mm 长的试样,放入-45℃环境箱中冷冻2h, 然后取出放入20℃2℃水中浸泡2h, 以上 过程循环25次,观察外表面并进行5.6.1的抗折荷载试验。 5.6.4 耐水性能 仲裁试验按GB/T 25732008的规定执行,试验用水应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试验水温为23℃ 2℃,试验720h 后,观察试样的外观质量。 一般常规试验和型式检验可按 GB/T 25732008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用水应为蒸馏水或去离子 水,试验水温为80℃2℃,试验144h 后,观察试样的外观质量。 5.6.5 耐汽油性能 按 GB/T 3857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溶剂为90号汽油,常温10℃35℃浸泡360h 或加温至80℃ 2℃浸泡72h 后,观察试样的外观质量。 5 JT/T 8482013 5.6.6 耐酸性能 按 GB/T 3857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溶剂为30的硫酸溶液,常温10℃35℃浸泡360h 或加温至 80℃2℃浸泡72h 后,观察试样的外观质量。 5.6.7 耐碱性能 按 GB/T 3857 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溶剂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常温10℃35℃浸泡168h 或加 温至80℃2℃浸泡24h 后,观察试样的外观质量。 5.6.8 耐湿热性能 按 GB/T 25732008 规定的方法进行,选择恒定湿热试验条件,温度60℃2℃,相对湿度93 2,以24h 为一个试验周期,不少于10个连续周期。试验完成后,观察试样的外观质量。 5.6.9 耐候性能 耐候性能可采用自然曝晒试验和人工加速老化试验两种方法检测,型式检验采用人工加速老化试 验,仲裁试验采用自然曝晒试验。 a 自然曝晒试验按GB/T 25732008 的规定进行; b 人工加速老化试验按 GB/T 220402008中6.9的规定进行。 5.7 附属金属构件防腐层 防腐层厚度可使用磁性测厚仪进行测试。 6 检验规则 6.1 型式检验 6.1.1 型式检验需每两年进行一次,如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也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设计试制的产品; b 正式生产过程中,如原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差异时; d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型式检验要求时。 6.1.2 型式检验应在生产线终端或生产单位成品库内抽取九根样品,长度不低于1.8m, 进行4.1.3和 4.2全部性能检验。 6.1.3 判定规则 型式检验时,若有任何一项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则需在同批产品中重新抽取双倍试样,对该项目 进行复验。若复验结果仍然不合格,则判定该型式检验为不合格,反之判定为合格。 6.2 出厂检验 6.2.1 出厂要求 产品需经生产单位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合格并附产品质量合格证方可出厂。 6 JT/T 8482013 6.2.2 组批 同一配方、原料、工艺和生产条件的产品可组成一批。 6.2.3 抽样方法 按照JT/T 4952004 中5. 1 的规定执行。 6.2.4 出厂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项目为产品的外观质量、结构尺寸和抗折荷载。 7 标志、包装、运输及储存 7.1 标志 7.1.1 交货时,产品外包装应附有一张制造标签和一张合格证标签。 7.1.2 制造标签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批号、产品标准号、生产企业名称、联系地址。 7.1.3 合格证标签内容应包括合格证、检验合格、检验证编号、检验人员代号、检验日期等。 7.2 包装 产品外包装应能保证产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不发生外力导致的表面损伤。 7.3 运输 产品在运输过程中应固定牢固,避免产品受到碰擅、重压。 7.4 储存 产品应储存在防雨、防潮、避光、无腐蚀的环境中,不与高温热源或明火接触。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