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T217-2007 建筑幕墙用瓷板.doc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 JG/T 2172007 建筑幕墙用瓷板 Porcelain piate for building curtain walls 2007-08-21发布 2 0 0 7 - 1 2 - 0 1 实 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发 布 JG/ T 2172007 目 次 前言Ⅲ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分类和标记 1 5 要求 2 6 试验方法 5 7 检验规则8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0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幕墙瓷板弯曲强度试验方法 11 附录B规范性附录幕墙瓷板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14 JG/ T 2172007 前 言 本标准附录A、附录 B 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佛山市高明区加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上海斯米克建筑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广东 东鹏陶瓷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蒙娜丽莎陶瓷有限公司、佛山石湾鹰牌陶瓷有限公司、佛山市高明区季华 铝建有限公司、山东天虹弧板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韩广建、叶伟华、张旗康、夏著威、朱宗武、钟保民、麦卓荣、王立夫、曹树垛、 廖学权。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JG/T 2172007 建筑幕墙用瓷板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幕墙用瓷板以下简称幕墙瓷板的产品分类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幕墙使用的瓷板。 本标准不适用于以建筑物墙体为基面、直接粘贴的装饰瓷板。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1912000 eqv ISO 7801997 GB/T 3810.22006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2部分尺寸和表面质量的检验 GB/T 3810.32006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3部分吸水率、显气孔率、表观相对密度和容重的测定 GB/T 3810.62006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6部分无釉砖耐磨深度的测定 GB/T 3810.72006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7部分有釉砖表面耐磨性的测定 GB/T 3810.92006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9部分抗热震性的测定 GB/T 3810.112006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1部分有釉砖抗釉裂性的测定 GB/T 3810.122006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2部分抗冻性的测定 GB/T 3810.132006 陶瓷砖试验方法 第13部分耐化学腐蚀的测定 GB/T 4100.11999 干压陶瓷砖 第1部分瓷质砖吸水率E≤0.5neq ISO 13006BIa 1998 GB/T 5574 工业用橡胶板 GB6566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T 9195 陶瓷砖和卫生陶瓷分类及术语 GB/T 138911992 建筑饰面材料镜向光泽度测定方法 JC/T 8832001 石材用建筑密封胶 3 术语和定义 GB/T 9195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幕墙瓷板 porcelain plate for building curtain walls 建筑幕墙上使用的,吸水率平均值ε不大于0.5的干压瓷质板。 3.2 正面 front surface 安装在建筑幕墙上瓷板的装饰面。 4 分类和标记 4.1 分类与代号 4.1.1 按瓷板形状来划分,可分为 1 JG/T 2172007 a 普形板正面为平面且形状为矩形的幕墙瓷板,代号为PX; b 圆弧板正面为圆柱面的幕墙瓷板,代号为YH; c 异形板普形板和圆弧板以外的其他形状的幕墙瓷板,代号为YX。 4.1.2 按瓷板正面加工状态来划分,可分为 a 毛面板瓷板正面呈凹凸纹样的幕墙瓷板,代号为MM; b 釉面板瓷板正面全部施釉或部分施釉的幕墙瓷板代号为YM; c 抛光板瓷板正面经过机械研磨、抛光,表面呈镜面光泽的幕墙瓷板,代号为 PG; d 亚光板瓷板正面经加工或未经加工,表面细腻,无镜面光泽的幕墙瓷板,代号为 YG。 4.2 标记 4.2.1 标记内容信息 产品标记应包括以下内容信息,产品名称幕墙瓷板,代号为CB 、色调编号、正面加工状态分类 代号、形状分类代号、规格仄寸宽度长度厚度。 注幕墙瓷板的色调编号由瓷板生产厂家自行编制。 4.2.2 标记示例 自编色调号为4522正面加工状态为毛面、形状为普型板、规格尺寸宽度长度厚度为 598 mm1198 mmk16mm的幕墙瓷板,标记内容如下 幕墙瓷板 CB 4522MMPX 598119813.5 5 要求 5.1 厚度、单片面积 幕墙瓷板的实迎厚度不应小于12mm 不包括背纹,单片面积不宜大于1.5 m。 5.2 表面质量 幕墙瓷板的表面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综合合格率不应小于95。 表1幕墙瓷板表面质量 序号 缺陷名称 规定内容 质量要求 1 裂纹 正面、背面和边缘、侧面或两面有可见裂纹 不允许 2 正面边磕碰、 缺棱 长度≤10 mm,宽度≤1 mm长度15 ≤4.0 弧长1000 瓷板厚度≤15 ≤5.0 瓷板厚度15 ≤6.0 注有凸纹浮雕的毛面圆弧幕墙瓷板,不进行吻合度检验。有要求时并可能时,可在其背面检验。 5.9 弧面弯曲偏差 圆弧板弧面弯曲偏差应符合表6的规定。 表6圆弧板弧面弯曲偏差 单位为毫米 高度 弧面允许偏差 高度≤900 ≤3.0 9001200 ≤6.0 注有凸纹浮雕的毛面圆弧幕墙瓷板,不进行弧面弯曲偏差检验。有要求时并可能时,可在其背面检验。 5.10 扭曲 曲率半径大于400 mm 的圆弧板的扭曲应符合表7的规定。曲率半径不大于400 mm 的圆弧板的 扭曲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表7圆弧板允许扭曲值 单位为毫米 高度 要 求 弧长≤1000 弧长1000 高度≤900 ≤3.0 ≤4.0 9001200 ≤5.0 ≤6.0 5.11 物理性能 幕墙瓷板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8的规定。 4 JG/T 2172007 表 8 幕墙瓷板物理性能 序号 项 目 要 求 1 吸水率e 平均值≤0.5;单个值≤0.6 2 抗热震性 经抗热震性试验后不出现炸裂或裂纹循环次数10次 3 抗釉裂性有釉表面 经抗釉裂性试验后,有釉表面应无裂纹或剥落循环次数1次 4 抗冻性 经抗冻性试验后应无裂纹或剥落循环次数100次 5 光泽度抛光板 光泽度不低于55 6 耐磨性 非施釉表面耐深度磨损体积不大于175 mm 施釉表面耐磨深度不低于3级 7 放射性核数限量 不低于C类 8 色差 同一品种、同一批号瓷板颜色花纹基本一致 注釉面板上有生产厂为装饰效果而制作的裂纹时,应加以说明,不进行抗釉裂性试验。 5.12 力学性能 幕墙瓷板力学性能应符合表9的规定。 表 9 幕墙瓷板力学性能 项 目 要 求 弯曲强度/N/mm 平均值R≥30.0;最小值Rm≥27.0 剪切强度/N/mm 平均值z≥15.0;最小值tmm≥13.5 注1圆弧板力学性能检查,在用于弯制圆弧板的普型板上进行; 注2小于弯曲强度和剪切强度平均值的试样数量均不应超过2个。 5.13 化学性能 幕墙瓷板化学性能应符合表10的规定。 表10 幕墙瓷板化学性能 项 目 要 求 耐化学 腐蚀性 施釉表面 采用GB/T 3810.132006第8章所列试验溶液,不低于GLBV级 非施釉面 采用GB/T 3810.132006第7章所列试验溶液,不低于ULB级 耐污染性 污染物采用符合JC/T 8832001 规定的硅酮类建筑密封胶 污染深度 ≤1 mm 污染宽度 6 试验方法 6.1 表面质量 表面质量检验按 GB/T 3810.22006的规定进行。 6.2 尺寸偏差 6.2.1 普形板尺寸偏差检验按GB/T 3810.22006的规定进行。 6.2.2 圆弧板弦长和高度偏差检验采用分度值为1mm 的钢卷尺分别在圆弧板的两端和中心进行测 量。测量位置如图2所示,取最大偏差值。 5 JG/T 2172007 1、2、3 弦长和吻合度测量位置; A、B、C高度、弧面弯曲以及直边弯曲度、厚度测量位置。 图 2 圆弧板弦长、高度、吻合度、弧面弯曲偏差测量位置图 6.2.3 拱高偏差检验将圆弧板竖直放置在平面上,用分度值为1mm 的钢直尺测量圆弧板两端的最 大拱高与设计值比较,取最大偏差值。 6.2.4 圆弧板厚度检验采用测量精度不低于0.1mm 的量具,在图2两端高度和吻合度测量线6个 交点处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取平均值,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 6.3 边直度 普形板的边直度检验按GB/T 3810.22006的规定检验。 6.4 对角线差 普形板的对角线差采用分度值为1 mm 钢卷尺进行测量。 6.5 表面平整度 普形板的表面平整度检验,按照以下方法进行将瓷板竖直放置在平面上,然后用靠尺贴紧瓷板两 条中心线和对角线所在表面,用塞尺测量尺面与瓷板表面的间隙,取最大偏差值。 6.6 直边弯曲度 当在背面进行测量时,钢直尺的侧边应贴紧背纹。普形板和圆弧板的直边弯曲度按照以下检验 a 拱形用钢直尺的侧边紧贴瓷板直边的正面,用塞尺测量钢直尺直线边与瓷板正面之间的最大 间隙,并以最大弧高与弦长之比的百分比来表示,如图3a所示。 b 波形进行局部波形测量时,用长度适当的钢直尺的侧边紧贴瓷板直边的正面,用塞尺测量直 线边与波峰或波谷之间的最大间隙,并以波峰或波谷与直线边之间的最大间隙值除以 300 mm 的百分比来表示,如图3b所示。 整体弯曲时,瓷板凹面与钢直尺侧边的最大间隙 a 幕墙瓷板直边整体弯曲度拱形 b 幕墙瓷板直边整体弯曲度拱形 图3 测量示意图 6 JG/T 2172007 6.7 吻合度 圆弧板的吻合度以合同规定的模板或理论形状的曲线为基准,分别在上下两端和中心用分度值为 1 mm 的钢直尺测量模板或理论形状的曲线与瓷板之间的偏差,取最大值。测量位置如图2所示。 6.8 弧面弯曲偏差 圆弧板的弧面弯曲偏差采用靠尺和塞尺测量。将靠尺沿圆弧板母线方向贴放在被检弧面上,用塞 尺测量尺面与板面的间隙,测量值精确到0.1 mm, 以最大间隙的测量值表示弧面弯曲偏差。测量位置 如图2所示。 6.9 扭曲 采用具有足够刚度的检测支撑装置和分度值为1 mm 的钢直尺测量。把圆弧板放在支撑装置上, 支撑装置的仰角为57,瓷板下角与支撑装置两表面的交线相接触,其他角靠近支撑装置竖平面,然 后用钢直尺测量瓷板悬空角顶点与支撑装置竖平面的最大距离,该测量值即为扭曲值。测量扭曲用支 撑装置和测量方法如图4所示。 专用支撑装置 圆弧板的扭曲值 90 90 圆弧瓷板 57 图 4 圆弧板扭曲检验装置和测量示意图 6.10 物理性能 6.10.1 吸水率按 GB/T 3810.32006的规定检验。当有需要时,以真空法为准。 6.10.2 抗热震性按GB/T 3810.92006的规定检验。 6.10.3 有釉表面抗釉裂性按GB/T 3810.112006的规定检验。 6.10.4 抗冻性按 GB/T 3810.122006的规定检验。 6.10.5 抛光瓷板光泽度按GB/T 138911992的规定检验。 6.10.6 耐磨性检验应符合以下规定 a 无釉表面的耐磨性按GB/T 3810.62006的规定检验。 b 有釉表面的耐磨性按GB/T 3810.72006的规定检验。 6.10.7 放射性核数限量按 GB 6566的规定检验。 6.10.8 色差检验应符合按以下规定进行 在自然光条件下,将瓷板竖直放置在3 m 远处,从正面目测观察。 6.11 力学性能 6.11.1 弯曲强度应按附录A 的规定检验。 7 JG/T 2172007 6.11.2 剪切强度应按附录B 的规定检验。 6.12 化学性能 6.12.1 耐化学腐蚀性按GB/T 3810.132006的规定检验。 6.12.2 耐污染性按JC/T 8832001附录A 的规定检验。试验用基材尺寸 h25 mm75 mmh瓷 板厚度,mm, 共需24块基材,制成12个试件,污染物应采用符合现行行业标准JC/T 8832001规定 的硅酮类建筑密封胶;进行工程检验时,污染物应与实际使用的建筑密封胶一致。 7 检验规则 7.1 出厂检验 7.1.1 普形板和圆弧板 普形板和圆弧板出厂检验项目和抽样数量应符合表11的规定。需要增加其他检验项目,由供需双 方协商确定。 表11普形板和圆弧板出厂检验项目和抽样数量 检验项目 试样数量/ 块 瓷板类别 普形板 圆弧板 表面质量 30 √ √ 尺寸偏差 10 √ √ 边直度 10 √ 一 对角线差 10 √ 一 表面平整度 10 √ 一 直边弯曲度 10 √ √ 吻合度 5 一 √ 弧面弯曲度 5 一 √ 扭曲 5 一 √ 吸水率 10 √ √ 抗冻性 10 O O 色差 30 √ √ 弯曲强度 7 √ √ 剪切强度 7 √ √ 注1符号说明 √必检项目,○寒冷和严寒地区必检项目,一不进行该项目检验。 注2圆弧板弯曲强度和剪切强度检验,在用于弯制圆弧板的普形板上进行。 7.1.2 异形板 异形板出厂检验项目,由供需双方根据本标准规定项目协商确定。 7.2 型式检验 7.2.1 型式检验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质量监督检验机构进行。 7.2.2 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正式生产后,瓷板用原材料产地、配比或生产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产品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 d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8 JG/T 2172007 e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7.2.3 在正常生产条件下,对于普形板,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型式检验。型式检验项目和抽样数量应 符合表12的规定。 表12普形板型式检验项目和抽样数量 检验项目 试样数量/块 表面质量 30 尺寸偏差 10 边直度 10 对角线差 10 表面平整度 10 直边弯曲度 10 物理性能 吸水率 10 抗热振性 5 抗釉裂性施釉表面 5 抗冻性 10 光泽度抛光板 5 耐磨性 施釉表面 11 无釉表面 5 放射性核数限量 2份 色差 30 力学性能 弯曲强度 7 剪切强度 7 化学性能 耐化学 腐蚀性 施釉表面 5 无釉表面 5 耐污染性 12 7.3组批规则与抽样方案 7.3.1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应以同类产品、同一规格尺寸、同一色号、同一生产批次连续生产的幕墙瓷板组成一个 检验批。检验样品应随机抽取,数量应符合表11的规定。 7.3.2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应以同一正面加工状态、同一生产批次、生产批量不小于5000 m 的幕墙瓷板组成一个 型式检验批。检验样品应从同一检验批中随机抽取。样品的规格尺寸、色号应当一致,数量应符合12 的规定。 7.4 重复试验和判定规则 7.4.1 出厂检验 出厂检验结果应满足本标准的有关规定。如果其中有一项不符合要求,则应加倍取样进行该项目 重复试验。重复试验的结果符合以下规定,则判定该批瓷板合格 a 表面质量两次检验结果的综合合格率不小于95; b 尺寸偏差复验结果全部合格; 9 JG/T 2172007 c 边直度复验结果全部合格; d 对角线差复验结果全部合格; e 表面平整度复验结果全部合格; f 直边弯曲度两次检验结果,不合格试样总数量不大于1个; g 吻合度两次检验结果,不合格试样总数量不大于1个; h 扭曲两次检验结果,不合格试样总数量不大于1个; i 吸水率两次检验结果的综合吸水率平均值合格,单个试样的吸水率大于0.5但不大于 0.6的试样数量不大于2个,该批瓷板合格; j 抗冻性复验结果全部合格; k 色差两次检验结果的综合合格率不小于95; 1 弯曲强度复验结果,平均值和最小值合格,但小于平均值30 N/mm 的试样数量不大于3个; m 剪切强度复验结果,平均值和最小值合格,但小于平均值15 N/mm 的试样数量不大于3个。 7.4.2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结果应满足本标准的有关规定。如果其中有一项不符合要求,则应加倍取样进行该项目 重复试验。属于本标准规定的出厂检验项目,按照7.4.1的有关规定判定;其他项目,符合以下规定,则 判定该批瓷板合格 a 抗热振性两次检验结果,不合格试样总数量不大于1个; b 抗釉裂性两次检验结果,不合格试样总数量不大于1个; c 光泽度两次检验结果,不合格试样总数量不大于1个; d 耐磨性两次检验结果,不合格试样数总量不大于2个; e 放射性核数限量首次检验必须合格,不允许进行重复检验; f 耐化学腐蚀性两次检验结果,不合格试样总数量不大于1个; g 耐污染性两次检验结果,不合格试样总数量不大于1个。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 标志 8.1.1 幕墙瓷板背面应有清晰的商标或瓷板生产厂名。 8.1.2 包装标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 191的有关规定。应包括产品名称、厂名、厂址、商标、规 格、数量、生产日期、批号、色号、本标准编号,且应标明“朝上、轻搬正放、防雨、防潮、小心破碎”等字样。 8.1.3 对安装顺序、安装方向有要求的幕墙瓷板,应在每块瓷板的侧面或背面应标明安装顺序号或安 装方向。 8.2 包装 8.2.1 幕墙瓷板应用纸箱和/或泡沫塑料包装,特殊要求的包装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8.2.2 包装箱应牢固,并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并满足在正常条件下安全装卸、运输的要求。 8.2.3 包装箱内应有合格证、使用说明书以及其他合同规定的质量证明文件和资料。 8.3 运输 产品运输规则、运输条件等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运输过程中应防止碰撞、滚摔,并应有防雨措施。 搬运时应轻拿轻放,严禁摔扔,防止产品破损。 8.4 贮存 8.4.1 幕墙瓷板宜贮存在干燥、通风的室内,并按品种、规格、批号、色号分别整齐堆放。在室外堆放时 应有防雨设施。 8.4.2 产品应立放,并根据产品类别和规格确定堆码高度,防止压坏包装箱或产品。 10 JG/T 2172007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幕墙瓷板弯曲强度试验方法 A.1 设备及量具 A.1.1 烘箱 能在110℃5℃下工作的烘箱。能取得相同结果的微波、红外线或其他干燥系统都可用。 A.1.2 加载设备 能够连续平稳地加载拉为和压力,加载速度可调的加载设备。试样破坏负荷应在设备示值的 20~90范围内。 A.1.3 橡胶板 质量符合GB/T5574 的 规 定,硬度为50 IRHD5 IRHD,厚 度t5mmmm 的橡胶板。 A.1.4 量具 分辨率为0.02mn 的游标卡尺。 A.1.5 金属棒 A.1.5.1 支撑棒直径d20 mm的两根圆柱形金属棒,与试样接触部分用质量符合 GB/T 5574 1994规定,硬度为9 IRHD5 IRHD,厚 度t5 mm1mm 的橡胶板包裹。一根棒能稍微摆动,另一 根棒能绕其轴稍作旋转。 A.1.5.2 中心椿用来传递试验荷载的、直径d20 mm的一根圆柱形金属棒,与武样接触部分用质 量符合GB/T 552规定,硬度为50 IRHD5 IRHD,厚 度t5 mm1mm的橡胶板包裹,此棒也可稍 作摆动。 A.2 试样 A.2.1 试样数量 进行弯曲强度试验的试样,每组7个,其中2个试样备用。 A.2.2 试样规格 试样长度L300 nm 试样宽度K300 mm,厚度保持瓷板厚度;对千非矩形瓷板,应切割成可 能最大尺寸的矩形试样。长度和宽度尺寸允许偏差1.0 mm。 A.2.3 试样表面质量 试样的正面、背面和侧面,不得有裂纹、边磕碰、角磕碰、缺棱和缺角,其他表面缺陷,应符合本标准 5.2的规定。 A.3 试验步骤 A.3.1 将加工好的瓷板试样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用硬刷刷去瓷板所有表面的粉尘、颗粒。 A.3.2 将清洁好的瓷板试样放入110℃5℃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即间隔24 h 的连续两次称量的差 值不大于0.1。然后将试样放置在密闭的烘箱或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采用干燥器时冷却时,干燥 器中宜放入硅胶或其他合适的干燥剂,严禁使用酸性干燥剂。 A.3.3 按照图A.1 将试样放置于支撑棒上,使瓷板正面向上。对于矩形瓷板,应以其长边垂直于支撑 棒放置;正面有凸纹浮雕的瓷板,应在与中心棒接触位置垫上一层符合A.1.3 规定的橡胶板。 A.3.4 以0.5 mm/min 的速率对试样均匀地增加荷载,直到试样断裂,记录试样断裂时的荷载值P, 精确到10 N。 11 JG/T 2172007 10 P d 20 中心棒 橡胶板 d20 2 L 瓷板试样 支撑棒 支撑棒 d20 10 图 A.1 A.4 结果表示 A.4.1 试验数据 试验数据应符合以下规定 a 计算弯曲强度平均值至少需要5个有效试验结果。只有在宽度与中心棒直径相等的中间部位 断裂的试样,其断裂荷载值,才能用来计算弯曲强度平均值; b 有效结果少于5个,应取加倍数量的瓷板进行第二组试验,此时至少需要10个有效结果来计 算弯曲强度平均值。第二组试验不算作重复试验。 A.4.2 结果表示 弯曲强度应符合以下规定 a 单个试样的弯曲强度按式A.1 计算,数值修约到0.1N/mm A.1 式中 R 试样的弯曲强度,单位为牛每平方毫米N/mm; I 试样的有效断裂荷载值,单位为牛N; L 支撑棒之间的距离,单位为毫米mm; K 试样的宽度,单位为毫米mm; h 试验后,沿试样断裂边测得的试样断裂面的最小厚度,单位为毫米mm。 b 检验批的弯曲强度以每组试样弯曲强度的算术平均值R 和单块试样的最小值Rin 表示,数 值修约到0. 1N/mm。 A.5 重复试验和判定规则 A.5.1 重复试验 当试验结果不符合本标准5.12的规定时,应按照本标准的有关规定,抽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重 复试验。 A.5.2 判定规则 重复试验的结果,平均值和最小值均合格,但小于弯曲强度平均值30 N/mm 的试样数量超过 3个时,则该批幕墙瓷板的弯曲强度不合格。 A.6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信息 12 JG/T 2172007 a 试验委托单位及检测类别出厂检验、型式检验; b 试验条件依据的标准、试验装置及仪器设备; c 瓷板名称、种类、生产厂家、规格尺寸、色号,瓷板正面加工状态及其他信息; d 试样名称、尺寸、数量; e 每个试样的弯曲强度实测值; f 每组试样的弯曲强度平均值、最小值; g 检验结论合格或不合格; h 检测人员及日期。 13 JG/T 2172007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幕墙瓷板剪切强度试验方法 B.1 设备及量具 B.1.1 能在110℃5℃下工作的烘箱。能取得相同结果的微波、红外线或其他干燥系统都可用。 B.1.2 加载设备设备应能连续平稳地加载拉力和压力,加载速度可调,试样破坏负荷应在设备示 值的20~90范围内。 B.1.3 橡胶板质量应符合GB/T55741994 的规定,硬度为50 IRHD5 IRHD,厚度t5mm1mm B.1.4 专用支架采用碳素工具钢或合金钢制成,具有相当的强度和硬度,当试验加载到最大负荷时 其变形不应大于1 mm。 B.1.5 游标卡尺分辨率为0.02 mm。 B.2 试样 B.2.1 试样数量 进行剪切强度试验的试样,每组7个,其中2个试样备用。 B.2.2 试样规格 试样长度L250 mm,试样宽度K50 mm;其中,一条短边应保留瓷板原始状态。长度和宽度 尺寸允许偏差1.0 mm 。 试样两个受力面应平整且平行,毛面板以及瓷板背面的背纹与专用支架接 触部位应打磨平整,正面与侧面的夹角应为900.5;与支架接触部位打磨处的厚度h 允许偏差 0.2 mm。 注当矩形瓷板或异形板的边长小于250 mm时,应将瓷板切割成宽度为Kmm, 长度可能最大的矩形试样。 B.2.3 试样表面质量 试样的正面、背面和侧面,不得有裂纹、边磕碰、角磕碰、缺棱和缺角,其他表面缺陷,应符合本标准 5.2的规定。 B.3 试验步骤 B.3.1 将加工好的瓷板试样用清水冲洗干净,并用硬刷刷去瓷板所有表面的粉尘、颗粒。 B.3.2 将清洁好的瓷板试样放入110℃5℃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即间隔24 h 的连续两次称量的差 值不大于0.1。然后将试样放置在密闭的烘箱或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采用干燥器时冷却时,干燥 器中宜放入硅胶或其他合适的干燥剂,严禁使用酸性干燥剂。 B.3.3 在试样的一个侧面上,用细铅笔画出两条与受力面垂直的平行线,线间距离180 mm, 每条线与 端面距离35 mm1 mm见图B.1。 B.3.4 用游标卡尺测量试件画铅笔线位置处的厚度和宽度,读数精确到0.1mm。 厚度测量应在试样 画铅笔线的两端和中心进行。以其平均值表示每块试样的厚度h 和宽度K。 B.3.5 试样安装 试样安装应符合下属要求 a 将专用支架安装在试验机平台上; b 按照图B.1 将试样的正面向下,放置在下支架的中央,调节试样使两个下支架的内侧边缘线 与铅笔线的距离为1 mm~2 mm,并将试样固定; c 按照图B.1 将上支架放置于试样上面,调节位置使上支架的外侧边缘线与左右铅笔线对齐。 14 JG/T 2172007 上支架 幕墙瓷板试样 橡胶板t51 P 压板 剪切间隙1 mm2 mm 下支架 剪切间隙1 mm2 mm 试验荷载 180 mm 图 B.1 B.3.6 以0 . 5mm/min 的速率对试样施加荷载至试样破坏,记录试样破坏荷载值P, 精确到10 N。 B.4 结果表示 B.4.1 试验数据 试验数据应符合以下规定 1 当试样未从剪切面断开,表示剪切间隙过大,数据作废。应当调整剪切间隙,重新进行试验; 2 计算剪切强度平均值,至少需要5个有效的结果。有效结果少于5个,应取加倍数量的瓷板进 行第二组试验,此时至少需要10个有效结果来计算剪切强度平均值。第二组试验不算作重复 试验。 B.4.2 结果表示 剪切强度应符合以下规定 a 单个试样的剪切强度按式B.1 计算,数值修约到0.1 N/mm B.1 式中 T试样的剪切强度,单位为牛每平方毫米N/mm; P 试样的有效破坏荷载值,单位为牛N; G 上支架的重量,单位为牛N; K 试样的宽度,单位为毫米mm; h试样的厚度,单位为毫米mm。 b 检验批的剪切强度值,以每组试样剪切强度的算术平均值z 和单块试样的最小值Tmin表示, 数值修约到0.1 N/mm。 B.5 重复试验和判定规则 B.5.1 重复试验 当试验结果不符合本标准5.12的规定时,应按照本标准的有关规定,抽取双倍数量的试样进行重 复试验。 B.5.2 判定规则 重复试验的结果,平均值和最小值均合格,但小于剪切强度平均值15 N/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