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T125-2017 建筑门窗五金件 合页(铰链).doc
ICS 91.060.50 Q7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 JG/T 1252017 代 替JG/T 1252007 建筑门窗五金件 合页铰链 Building hardware of windows and doors Hinges 2017-01-19发布 2017-07-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 布 JG/ T 1252017 目 次 前言 I 引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分类和标记 1 5 要求 3 6 试验方法 6 7 检验规则 13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5 JG/T 1252017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G/T 1252007建筑门窗五金件 合页铰链。与 JG/T 1252007 相比,主要技 术变化如下 增加了安装形式代号见4.2.2、使用频率代号见4.2.4; 增加了宜用于使用频率较高场所使用频率I 的门用明装式、隐藏式合页铰链的力学性能 要求见表2; 增加了宜用于窗使用频率Ⅲ的隐藏式合页铰链的力学性能要求见表2; 增加了宜用于使用频率较高场所使用频率I 的试验模拟门的要求见6.1.1a; 增加了宜用于使用频率较高场所使用频率I 的合页铰链转动力矩、荷载变形见6.4.5反 复启闭见6.4.6a的试验方法; 增加了宜用于使用频率较高场所使用频率 I 的门用明装式、隐藏式合页铰链出厂检验和 型式检验项目见表6,增加了宜用于窗使用频率Ⅲ的隐藏式合页铰链的出厂检验和型 式检验项目见表6。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广东合和建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中山亚萨合莱安防科 技有限公司、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茵科门控珠海保税区有限公司、青岛立兴杨氏门窗配 件有限公司、多玛门业控制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诺托弗朗克建筑五金北京有限公司、格屋贸易上 海有限公司、安朗杰安防技术中国有限公司、丝吉利娅奥彼窗门五金三河有限公司、国家建筑材料 工业建筑五金水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亚萨合莱国强山东五金科技有 限公司、沈阳远大铝业工程有限公司、北京米兰之窗节能建材有限公司、大连实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春 光五金有限公司、浙江兴三星五金有限公司、广东澳利坚建筑五金有限公司、浙江瑞德建筑五金有限 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旭琼、谢晓东、李伟凡、杜万明、韦俊、杨钟鸣、何莉、戴红亮、梁士林、蔡锐、 王亮、王东旭、鲁冬瑞、张海峰、徐长利、潘福、范怀瑾、林文维、郭晓华、陈云祥、戴卫洪、廖邦泓。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JG/T 1252000; JG/T 1252007。 I JG/T 1252017 引 言 建筑门窗五金件包含有以下12个标准 GB/T 32223建筑门窗五金件 通用要求; JG/T 124建筑门窗五金件 传动机构用执手; JG/T 125建筑门窗五金件 合页铰链; JG/T 126建筑门窗五金件 传动锁闭器; JG/T 127建筑门窗五金件 滑撑; JG/T 128建筑门窗五金件 撑挡; JG/T 129建筑门窗五金件 滑轮; JG/T 130建筑门窗五金件 单点锁闭器; JG/T 213建筑门窗五金件 旋压执手; JG/T 214建筑门窗五金件 插销; JG/T 215建筑门窗五金件 多点锁闭器; JG/T 393建筑门窗五金件 双面执手。 本标准为JG/T 125建筑门窗五金件 合页铰链。 Ⅱ JG/T 1252017 建筑门窗五金件 合页铰链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门窗用合页铰链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 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平开门、内平开窗用合页铰链。不适用于无框平开玻璃门用铰链、纱门窗合页 铰链、折叠门窗用合页铰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 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5823 建筑门窗术语 GB/T 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 总则 GB/T 29048 窗的启闭力试验方法 GB/T 295552013 门的启闭力试验方法 GB/T 32223 建筑门窗五金件 通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3.1 GB/T 5823 、GB/T 3222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合页铰链 hinge 用于连接门窗框和门窗扇,支撑门窗扇,实现门窗扇向室内或室外产生旋转的装置。 [GB/T 322232015,术语和定义3.10] 3.2 明装式合页铰链 visible hinge 合页铰链在门窗扇关闭状态下有外露部分。 3.3 隐藏式合页铰链 concealed hinge 合页铰链在门窗扇关闭状态下无外露部分。 4 分类和标记 4.1 分类与代号 4.1.1 按用途分类 按用途分为两类 1 JG/T 1252017 a 门用合页铰链,代号为 MJ; b 窗用合页铰链,代号为CJ。 4.1.2 按安装形式分类 按安装形式分为两类 a 明装式合页铰链,代号为MZ; b 隐藏式合页铰链,代号为 YC。 4.1.3 按承重级别分类 以单扇门窗用一组2个合页铰链承重进行分类时,取承重为10 kg 整数倍的重量表示承重级 别如承重为26 kg 时,以20 kg 的级别表示。 4.1.4 按使用频率分类 使用频率分类及代号应符合表1规定。 表 1 合页铰链使用频率分类及代号 使用频率分类 用于使用频率较高场所的门 合页铰链 用于使用频率较低场所的门 合页铰链 用于窗的合页铰链 反复启闭次数 ≥20万次 ≥10万次 ≥2.5万次 使用频率代号 I Ⅱ Ⅲ 4.2 标记 4.2.1 标记方法 合页铰链的标记由用途分类、安装形式分类、承重级别、使用频率和标准号组成 a 门用合页铰链标记方法 JG/T 1252017 使用频率代号 承重级别代号 安装形式代号 b 窗用合页铰链标记方法 CJ 一 JG/T 1252017 使用频率代号 -承重级别代号 安装形式代号 4.2.2 标记示例 示例1 一组承重级别为120 kg、使用频率较高的门用明装式合页铰链,标记为MJMZ120I JG/T 1252017; 示例2 一组承重级别为80 kg、使用频率较低的门用明装式合页铰链,标记为MJMZ80Ⅱ JG/T 1252017; 2 JG/T 1252017 示例3 一组承重级别为60 kg、窗用隐藏式合页铰链,标记为CJYC60Ⅲ JG/T 1252017。 5 要求 5.1 一般要求 合页铰链主体材料应用碳素钢、压铸锌合金、压铸铝合金、挤压铝合金、不锈钢的金属材料且满足 GB/T 32223的要求。 5.2 外观 合页铰链外观应满足 GB/T 32223的要求。 5.3 耐蚀性、膜厚度及附着力 合页铰链耐蚀性、膜厚度及附着力应满足 GB/T 32223的要求。 5.4 力学性能 合页铰链力学性能应符合表2的要求。 表 2 合页铰链力学性能要求 序号 项 目 要求 适用产品 使用频率I 的门用明装 式、隐藏式 合页铰链 使用频率Ⅱ 的门用明 装式合页 铰链 使用频率Ⅲ 的窗用明 装式合页 铰链 使用频率Ⅲ 的窗用隐藏 式合页 铰链 1 转动力 ≤6N √ 一 一 一 ≤40N 一 √ √ √ 2 承重 性能 a一组合页铰链在2倍的扇重量作用 下,门扇水平方向位移应≤2 mm,垂直 方向位移应≤4 mm; b卸载后,水平方向残余变形和垂直方向 残余变形应在图1承重后的允许变形 极限范围所示的阴影区域内; c在3倍的扇质量作用下,不应有破损、 裂纹 √ 一 一 一 一组合页铰链承受实际承重级别,并附加 悬端外力作用后,门窗扇自由端竖直方向位 置的变化值应≤1.5 mm,试件应无变形或损 坏,且能正常启闭 一 √ √ 一 一组合页铰链承受实际承重级别,并附加 悬端外力作用后,试件应无变形或损坏,且 能正常启闭 一 一 一 √ 3 JG/T 1252017 表 2 续 序号 项 目 要求 适用产品 使用频率I 的门用明装 式、隐藏式 合页铰链 使用频率Ⅱ 的门用明 装式合页 铰链 使用频率Ⅲ 的窗用明 装式合页 铰链 使用频率Ⅲ 的窗用隐藏 式合页 铰链 3 承受 静态 荷载 门用明装式上部合页铰链承受静态荷载 应满足表3的规定,试验后均不应断裂 一 √ 一 一 窗用上部合页铰链承受静态荷载应满足 表4的规定,试验后均不应断裂 一 一 √ √ 4 反复 启闭 一组合页铰链按实际承载重量,反复启闭 20万次后 a水平方向变形和垂直方向变形应在图2 反复启闭后的允许变形极限范围所示 的阴影区域内,试验前后,应满足转动 力的要求; b在承重级别3倍的扇质量作用下,不应 有破损、裂纹 √ 一 一 一 一组合页铰链按实际承载重量,反复启闭 10万次后,门扇自由端竖直方向位置的变化 值应≤2 mm,试件应无严重变形或损坏 一 √ 一 一 一组合页铰链按实际承载重量,窗合页 铰链反复启闭25000次后,试件应无严重 变形或损坏,且能正常启闭 一 一 √ √ 5 悬端 吊重 悬端吊重1 kN试验后,扇不应脱落 一 √ √ √ 6 撞击 洞口 通过重物的自由落体进行扇撞击洞口试验, 反复3次后,扇不应脱落 √ √ √ √ 7 撞击障 碍物 通过重物的自由落体进行扇撞击障碍物试 验,反复3次后,扇不应脱落 √ √ √ √ 注“ √ ”表示需检测的项目,“一”表示不需检测的项目。 实际选用时,按门窗扇实际重量选择相应承重级别的合页铰链,且应同时满足不大于试验模拟门窗扇尺 寸、宽高比。 4 JG/T 1252017 垂直残余变形/mm 0.35T 0.3 0.25- 0.2- 0.15- 0.1- 0.05 0 0 0.1 0.2 0.3 0.4 0.5 0.6 水平残余变形/mm 图 1 承重后的允许变形极限范围 表 3 使用频率Ⅱ的明装式上部门用合页铰链承受静态荷载 承重级别代号 扇质量WG/kg 拉力F/N 允许误差2 承重级别代号 扇质量WG/kg 拉力F/N 允许误差2 50 50 500 130 130 1250 60 60 600 140 140 1350 70 70 700 150 150 1450 80 80 800 160 160 1550 90 90 900 170 170 1650 100 100 1000 180 180 1750 110 110 1100 190 190 1850 120 120 1150 200 200 1950 表 4 使用频率Ⅲ的上部窗用合页铰链承受静态荷载 承重级别代号 窗扇质量WG/kg 拉力F/N 允许误差2 承重级别代号 窗扇质量WG/kg 拉力F/N 允许误差2 30 30 1250 120 120 3250 40 40 1300 130 130 3500 50 50 1400 140 140 3900 60 60 1650 150 150 4200 70 70 1900 160 160 4400 80 80 2200 170 170 4700 90 90 2450 180 180 5000 100 100 2700 190 190 5300 110 110 3000 200 200 5500 5 JG/T 1252017 垂直变形/mm 1.27 1.0- 0.8- 0.6 0.4- 0.2 0 0 0. 1 0.2 0.3 0.4 0.5 水平变形/mm 图 2 反复启闭后的允许变形极限范围 6 试验方法 6.1 试验模拟门窗、试验顺序 6.1.1 试验模拟门窗 试验用模拟门窗应保证足够的刚性,且不能出现影响试验结果的变形,模拟门窗的质量和尺寸见 表5,且应符合以下规定 a 使用频率I 的门用合页铰链应采用钢制模拟门进行试验,上部与下部合页铰链以门扇水 平中心线对称安装,且中心之间的安装距离为15405mm、门重心位于距离垂直旋转轴 50010mm, 门扇操纵部件的操作点应位于距上部合页铰链中心下方7705mm 线 上。测试用模拟门见图3。 单位为毫米 1540 770 1000 2 3 4 5 6 500 333 1000 0 0 0 2 1 说 明 1上部合页铰链; 2 门扇; 3 门框; 4门扇重心; 5转动力施力点; 6 下部合页铰链。 图 3 使用频率 I 的门用合页铰链模拟门示意图 6 JG/T 1252017 b 使用频率Ⅱ的门用明装式合页铰链、使用频率Ⅲ的窗用合页铰链的试验模拟门窗见 图4。合页铰链安装位置距离扇末端外段图4中的L 应不大于200 mm, 扇操纵部件的操 作点位于扇自由端型材中点位置。 说 明 1上部合页铰链; 2门窗框; 3门窗扇; 4下部合页铰链; L合页安装位置。 图 4 使用频率Ⅱ的门用明装合页铰链、使用频率Ⅲ的窗用合页铰链试验模拟门窗示意图 表 5 试验模拟门窗的质量和尺寸 适用范围 试验模拟门窗扇宽高尺寸/mm 使用频率I的门用合页铰链 门扇质量 ≥40 kg 10002000 使用频率Ⅱ的门用明装式合页铰链 门扇质量 ≥50 kg 9002300 使用频率Ⅲ的窗用明装式合页铰链 窗扇质量 ≤130 kg 13001200 130 kg 15501400 使用频率Ⅲ的窗用隐藏式合页铰链 窗扇质量 ≥30 kg 7501200 6.1.2 试验顺序 各类合页铰链产品耐腐蚀、膜厚度及附着力性能应在一组合页上进行;其他性能测试顺序应符合 下列规定,当力学性能试验结果任何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试验终止 a 使用频率 I 的门合页铰链外观、转动力、承重性能按顺序在一组合页铰链上进行;反复启 闭在一组合页铰链上进行;撞击洞口和撞击障碍物按顺序在一组合页铰链上进行; b 使用频率Ⅱ的明装式门用合页铰链、使用频率Ⅲ的窗用合页铰链上部合页铰链承受静 态荷载性能在3件上部合页铰链上进行;外观、转动力、承重性能、反复启闭、悬端吊重、撞击 洞口和撞击障碍物按顺序在一组合页上进行。 6.2 外观 按照GB/T 32223中的方法进行。 7 JG/T 1252017 6.3 耐蚀性、膜厚度及附着力 按照 GB/T 32223中的方法进行。 6.4 力学性能 6.4.1 转动力 6.4.1.1 使用频率 I 的门用合页铰链 将一组合页铰链安装在钢制试验模拟门上,加至承重级别的重量,启闭门扇20次后,扇开启至 905或设计最大开启角度过程中按 GB/T 295552013 中8. 1的试验方法进行。 6.4.1.2 使用频率Ⅱ的明装式门用合页铰链、使用频率Ⅲ的窗用合页铰链 将一组合页铰链按其实际承重安装在相应尺寸试验模拟门窗上,门用合页铰链按GB/T 29555, 窗用合页铰链按GB/T 29048的试验方法进行。 6.4.2 承重性能 6.4.2.1 使用频率I 的门用合页铰链 将测试完转动力性能的使用频率I 的门用合页铰链试样按以下要求进行承重性能测试,荷载变 形试验测量点位置示意图见图5。 a 在门扇重心处加载至承重级别时,记录水平距离 h。和垂直距离vo; b 在门扇重心处加载至2倍承重级别后、启闭门扇20次时,记录变形后的水平距离 h₁ 和垂直距 离 v₁ ; c 按式1计算承重级别下的水平变形△h₁、按式2计算承重级别下的垂直变形△v1; d 卸载后,再次启闭门扇5次,记录卸载恢复后的水平距离 h₂ 和垂直距离 U₂ ; 按式3计算卸载 后的残余水平变形△h₂、按式4计算卸载后的残余垂直变形△v₂; △h₁h₁-h 。 1 式中 △h₁2 倍承重级别下的水平变形,单位为毫米mm; h₁2 倍承重级别下的水平距离,单位为毫米mm; h 。 初始状态的水平距离,单位为毫米mm; △u₁v₁ 一Uo 2 式中 △u₁2 倍承重级别下的垂直变形,单位为毫米mm; U1 2 倍承重级别下的垂直距离,单位为毫米mm; uo 初始状态的垂直距离,单位为毫米mm; △h₂h₂-h 。 3 式中 △h₂卸载后残余水平变形,单位为毫米mm; h₂ 卸载后的水平距离,单位为毫米mm; △u₂U₂Uo 4 式中 △v₂卸载后残余垂直变形,单位为毫米mm; 8 JG/T 1252017 U₂ 卸载后的垂直距离,单位为毫米mm。 e 在门扇重心处加载至实际3倍的承重,启闭门扇5次后,保持1min~2 min,卸载后,检查合页 铰链是否有可见的损坏和裂纹。整个过程应在5 min 内完成。 单位为毫米 说 明 1门框; 2门扇; 3 合页铰链; A测量点;竖直位置上部合页铰链水平中心线向上1705 mm处,水平位置距合页铰链的轴线705mm处; B测量点;竖直位置上部合页铰链的水平中心线向上1705mm 处,水平位置框的竖直中心线上; C测量点;竖直位置框的水平中心线上,水平位置距合页铰链的轴线705mm 处。 图 5 荷载变形试验测量点位置示意图 6.4.2.2 使用频率Ⅱ的明装式门用合页铰链、使用频率Ⅲ的窗用合页铰链 将测试完转动力性能的使用频率Ⅱ的明装式门用合页铰链、使用频率Ⅲ的窗用合页铰链试样 按下列要求进行承重性能测试 a 扇开启至905或设计最大开启角度,用精度0.01 mm 位移测量仪在距扇上角部自由端扇 框型材外侧55-9 mm 处记录初始位置见图6所示测量点A 读 数Lo; b 在此点的垂直延长线扇框材边缘上施加垂直向下力50010N, 保持60 s 后卸载,卸载后 601s, 记录测量点A 竖直方向位置此时的读数L₁; c 按式5计算变化量△L₁, 并观察试件是否变形或损坏、能否正常启闭。 △LL₁-L 。 5 式中 △L 变化量,单位为毫米mm; L₁ 测量点试验后的位置读数,单位为毫米mm; L。 测量点的初始位置读数,单位为毫米mm。 9 JG/T 1252017 说明 1合页铰链转轴侧; 2 门窗框; 3 门窗扇; A测量点。 图 6 扇自由端扇框型材中心线测量点A 示 意 图 6.4.3 承 受 静 态 荷 载 取3件上部合页铰链,将合页铰链与门窗框连接的部件固定在试验台上,对与门窗扇连接 的部件按表3或表4的规定施加静荷载F, 见 图 7 所 示 。 说明 1与框连接的部件; 2 与扇连接的部件; F 荷载。 图 7 上部合页铰链框上部件承受静态荷载试验示意图 6.4.4 反 复 启 闭 6.4.4.1 使 用 频 率 I 的 门 用 合 页 铰 链 将测试完承重性能的使用频率I 的门用合页铰链反复启闭按以下要求进行 a 按6.4. 1. 1的测试方法测量、记录转动力。记录图5中水平距离 h。和垂直距离V₀ ; b 通过测试装置将门扇平开至905位置或设计最大开启角度,以60030次/h 的 速 度 启 闭 门扇至20万次,测试过程中, 一 直保持6 . 4 . 1 . 1中所加的铰链承重级别的重量,每1万次可按 照说明书中的要求对产品进行润滑 ; c 记 录 反 复 启 闭 后 的 水 平 变 形 距 离 h₃ 和 垂 直 变 形 距 离 v₃, 按 式 6 计 算 水 平 变 形 △h₃ 、按 式 7 计 算 垂 直 变 形 △v₃; △h₃h₃-h 。 6 10 JG/T 1252017 式 中 △h₃ 反复启闭后的水平变形,单位为毫米mm; h₃ 反复启闭后的水平距离,单位为毫米mm; △u₃U₃Uo 7 式 中 △v₃反复启闭后垂直变形,单位为毫米mm; U3 反复启闭后的垂直距离,单位为毫米mm。 d 再重复6.4.1.1,检查转动力是否满足要求; e 再重复6.4.2.1中e 项检查合页铰链是否有可见的损坏和裂纹。 6.4.4.2 使用频率Ⅱ的明装式门用合页铰链、使用频率Ⅲ的窗用合页铰链 将测试完承重性能的使用频率Ⅱ的明装式门用合页铰链、使用频率Ⅲ的窗用合页铰链反复启 闭按以下要求进行 a 用精度0.01 mm 位移测量仪,测量图6所示测量点A 试验前的初始位置L 。; b 在没有其他带有限位功能的装置的状态下,通过测试装置将门窗扇平开至905位置或设计 最大开启角度,扇在回到关闭位置505mm 处停止。试验频率250次/h~275 次/h 。 在反 复启闭测试过程中,每完成5000次测试循环,可按安装方法中的要求进行调整、润滑,观察试 件有无变形或损坏; c 用精度0.01 mm 位移测量仪测量试验后竖直方向的变化位置L₁′, 按式8计算变化量△L △L′L₁-L 。 8 式 中 △L 变化量,单位为毫米mm; L₁ 测定点试验后的位置读数,单位为毫米mm; L 。 测试点的初始位置读数,单位为毫米mm。 6.4.5 悬端吊重 在测试完反复启闭性能后,将门窗扇开启到905,在距门窗扇自由端外边缘55-9 mm 处的中心 线上附加100010N 重力,保持5 min。 6.4.6 撞击洞口 在测试完反复启闭性能后,在没有其他限位功能装置的状态下,将试验模拟门窗扇从距测试基准面 45010mm 处,用绳子非弹性与试验模拟门窗在距门窗扇自由端外边缘55-号mm 处中间点处相 连接,通过一个100.05kg 重物的自由落体使扇加速开启,重物在距测试基准面前202mm 停止 运动。每次测试后必须让试验模拟门窗扇充分摆动,此试验反复3次。测试装置见图8。 11 JG/T 1252017 单位为毫米 说 明 1刚性模拟墙; 2 测试基准面; α 模拟墙与窗扇夹角;当窗扇最大开启角度大于90时,α为90;当窗扇最大开启角度不大于90时,a 为最大开 启角度减5; H扇高度的一半。 图 8 撞击洞口试验 6.4.7 撞击障碍物 在测试完撞击洞口性能后,在没有其他带有限位功能装置的状态下,将试验模拟门窗扇从距测试基 准面20010mm 时,将10 kg 自由落体的重物用绳子非弹性与试验模拟门窗在距门窗扇自由端外 边 缘 5 5 - mm 处中间点处相连接,使试验模拟门窗扇加速关闭。在重物距离测试基准面202mm 时,重物停止运动,试验模拟门窗扇撞到刚性障碍物。每次测试后待试验模拟门窗扇摆动停止后,再进 行下一次试验。此试验反复3次,测试装置见图9。 12 JG/T 1252017 单位为毫米 a 撞击障碍物装置 b 刚性障碍物示意图 说 明 1刚性障碍物; 2测试基准面。 图 9 撞击障碍物试验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类别及项目 7.1.1 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7.1.2 检验项目见表6。 13 JG/T 1252017 表 6 合页铰链出厂检验与型式检验项目 序 号 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使用频率I 的门用合页 铰链 使用频率 Ⅱ的门用 明装式合 页铰链 使用频率 Ⅲ的窗用 明装式合 页铰链 使用频率 Ⅲ的窗用 隐藏式合 页铰链 使用频率I 的门用合页 铰链 使用频率 Ⅱ的门用 明装式合 页铰链 使用频率 Ⅲ的窗用 明装式合 页铰链 使用频率 Ⅲ的窗用 隐藏式合 页铰链 1 外观 2 耐蚀性、膜 厚度及附 着力 只检验膜厚度 3 转动力 一 √ 4 承重性能 一 √ 5 承受静 态荷载 一 √ 6 反复启闭 一 √ 7 悬端吊重 一 一 √ √ √ 8 撞击洞口 一 √ 9 撞击障 碍物 一 √ 注“ √ ”表示需检测的项目,“一”表示不需检测的项目。 7.2 出厂检验 7.2.1 组批和抽样 以同一批次按照GB/T 2828.1 规定,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取一般检验水平Ⅱ,接收质量限 AQL 为4.0。 7.2.2 判定规则 若有一项检验项目不符合标准要求时,应从原批次中加倍复检,当复检仍不合格时则判定该批次为 不合格产品。 7.3 型式检验 7.3.1 检验时机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正式生产后,当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产品停产半年后,再恢复生产时; d 正常生产时,每年进行一次; 14 JG/T 1252017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7.3.2 组批和抽样方案 以同一产品批次、规格,3000组以下随机抽取一个检测单元;3001~10000组随机抽取二个检测 单元,10000组以上随机抽取三个检测单元。每个检测单元抽样量按下列要求执行 a 使用频率I 的门用合页铰链为4组合页铰链; b 使用频率Ⅱ的明装式门用合页铰链、使用频率Ⅲ的窗用合页铰链为2组合页铰链,3个 上部合页铰链。 7.3.3 合格判定规则 若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重新加倍抽取进行检验;仍不符合要求时,则判该批为不合格 产 品 。 8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标志 8.1.1 在产品明显部位应标明下列永久性标志 生产厂名或商标。 8.1.2 在产品包装的明显部位应标明下列内容,且符合 GB/T 14436 的规定 a 生产厂名和商标; b 产品适用的标准号,产品名称、型号和标记,数量或质量; c 生产日期、检验批号或编号。 8.1.3 在产品包装箱内应附有合格证及安装、使用、保养、维护内容的说明书。 8.2 包装、运输和贮存 8.2.1 产品应采用塑料袋、纸箱或木箱包装,防止受潮和碰撞。 8.2.2 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雨淋和撞击,防止腐蚀和变形。 8.2.3 贮存时应保持室内通风、干燥,并避免腐蚀性介质的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