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T308-2011 建筑门用提升推拉五金系统.doc
ICS 91.060.50 Q 7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 JG/T 3082011 建筑门用提升推拉五金系统 Building hardware for doorsLift and slide hardware system 2011-02-17发布 2 0 1 1 - 0 8 - 0 1 实 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 布 招盖5 份 数码防伪 JG/T 308201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参考 EN 13126-162008建筑五金 窗和门五金要求和检测方法 第 16部分提升推拉窗和门五金,与EN 13126-162008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所提出。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制品与构配件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门窗配套件委员会、广东坚朗五金制品有限公司、广 东合和建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青岛立兴杨氏门窗配件有限公司、国强五金集团有限公司、丝吉利娅-奥 彼窗门五金北京有限公司、诺托 弗朗克建筑五金北京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 限公司、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建筑五金水暖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吉斯门窗五金制品有限公 司、大连实德集团有限公司、格屋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浙江瑞德建筑五金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旭琼、杜万明、刘学林、朴永日、孙继超、王雨生、河红、徐勤、邓贵智、佟建新、 范怀瑾、房公殿、戴卫洪、王晓军。 I JG/T 3082011 建筑门用提升推拉五金系统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门用提升推拉五金系统的术语和定义、代号和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门用提升推拉五金系统。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99 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 700 碳素结构钢 GB/T 905 冷拉圆钢、方钢、六角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GB/T 2828.1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 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3280 不锈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GB/T 4232 冷顶锻用不锈钢丝 GB5237.1 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1部分基材 GB 5237.2 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2部分阳极氧化型材 GB 5237.4 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4部分粉末喷涂型材 GB 5237.5 铝合金建筑型材 第5部分氟碳漆喷涂型材 GB/T 5823 建筑门窗术语 GB/T 11253 碳素结构钢冷轧薄钢板及钢带 GB/T 13818 压铸锌合金 GB/T 14436 工业产品保证文件 总则 GB/T 15115 压铸铝合金 GB/T 246012009 建筑窗用内平开下悬五金系统 JC/T 1292007 建筑门窗五金件 滑轮 JG/T 2122007 建筑门窗五金件 通用要求 HG/T 2233 共聚甲醛树脂 3 术语和定义 GB/T 5823 、JG/T 212 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提升推拉五金系统 lift and slide hardware system 由提升机构、锁闭部件等组成的,可以使门具有升降、推拉、锁闭等功能的五金系统。 3.2 提升机构 lifting mechanism 由执手、多点锁闭器、连接部件等组成的,可实现升降功能的组合。 1 JG/T 3082011 3.3 锁闭部件 lock part 分别安装在框、扇上,当发生相互作用后能起到阻止扇向开启方向运动的零件。 4 代号和标记 4.1 代号 4.1.1 名称代号 建筑门用提升推拉五金系统参见附录A 用STM 表示。 4.1.2 主参数代号 建筑门用提升推拉五金系统以能够承受单个活动扇的最大承载质量从100 kg 开始,每50 kg 为 一 级标记,锁闭部件以实际数量标记。 4.2 标记 4.2.1 标记方法 STM-□□ 一主参数代号锁闭部件数量 主参数代号承载质量 名 称代号 4.2.2 标记示例 示例承载质量为150kg,4 个锁闭部件的建筑门用提升推拉五金系统; 标记为STM-150-4。 5 要求 5.1 材料 5.1.1 一般要求 系统中主要受力构件所用材料的性能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 5.1.2 碳素钢 碳素钢不应低于Q235, 其要求应符合GB/T 700的规定。冷拉工艺部件的外形允许偏差应符合 GB/T 905中的规定;冷轧薄钢板及钢带的外形允许偏差应符合GB/T 11253中的规定。 5.1.3 优质碳素结构钢 优质碳素结构钢不应低于45号钢,其要求应符合GB/T 699中的规定。 5.1.4 锌合金 压铸锌合金不应低于ZZnA14Cu1Y, 其要求应符合GB/T 13818中的规定。 2 JG/T 3082011 5.1.5 铝合金 a 挤压铝合金基材不应低于6063 T5, 其要求应符合GB5237.1 中的规定;阳极氧化铝合金不应 低于 GB 5237.2的规定;粉末喷涂铝合金不应低于GB5237.4 的规定;氟碳喷涂铝合金不应 低于GB 5237.5的规定; b 压铸铝合金不应低于YZA1Si12, 其要求应符合 GB/T 15115中的规定。 5.1.6 不锈钢 a 不锈钢冷轧钢板不应低于06Cr19Ni10, 其要求应符合GB/T 3280 中的规定; b 不锈钢铆钉不应低于12Cr18Ni9,其要求应符合GB/T 4232中的规定。 5.1.7 塑料 塑料不应低于 M270 的机械性能,其要求应符合HG/T 2233 中的规定。 5.1.8 喷涂涂层 需作喷涂处理的表面喷涂涂层不应低于涂膜加速耐候性能500h、硬度 H 以上性能的要求。 5.2 外观 组成系统的各部件表面应平直、光滑,表层色泽均匀,不应有明显缺陷。 5.3 耐蚀性、膜厚度及附着力 应符合GB/T 246012009中表8的规定。 5.4 力学性能 5.4.1 操作力 单个活动扇质量不大于200kg 时,系统初始操作力不应大于100N; 单扇活动扇质量大于200kg, 供需双方商定。 5.4.2 反复启闭 5.4.2.1 提升下降过程 提升下降反复循环25000次后,系统应工作正常,操作力应满足5.4.1的要求。 5.4.2.2 推拉过程 滑轮组反复推拉25000个循环后,应满足JG/T 1292007 中的4.3.3的要求。 5.4.2.3 升降、推拉、锁闭过程 反复循环25000次后,系统应能正常工作、操作力应满足5.4.1的要求。 5.4.3 抗破坏性能 5.4.3.1 锁闭部件 锁闭部件不应少于3个;对每个锁闭部件分别施加1005N 的力,保持5 min 后,部件不应损坏,仍 3 JG/T 3082011 能保持正常使用功能。 5.4.3.2 提升机构 提升机构承受100050N 力作用5min 后,扇不应脱落,仍能保持正常使用功能。 5.4.3.3 执手 执手承受300N 力作用60s 后,不应损坏。 5.4.4 抗撞击性能 用系统标称最大承载质量的50进行撞击,活动扇不应脱落。 6 试验方法 6.1 外观 应在自然光或光照度在3001x~6001x 范围内的近自然光下进行目测检查,目测距离为400 mm 500 mm。 6.2 耐蚀性、膜厚度及附着力 按照GB/T 246012009中6.3.11、6.3.12的方法进行。 6.3 力学性能 6.3.1 试验准备 6.3.1.1 试验模拟门 试验模拟门活动扇宽高尺寸1200 mm2000 mm;模拟门框内口的宽度为2400 mm; 试验门 扇质量与产品标记的实际承载质量一致。 6.3.1.2 试验资料及检验记录 试验资料及检验记录的要求按附录B 规定。 6.3.1.3 试验顺序 按5.1,5.4.1,5.4.2,5.4.3、5.4.4的顺序在一套系统上进行,5.2在另一套系统上进行。 6.3.2 操作力 将系统装在试验模拟门上必须按实际状态装上全部的密封材料,在执手手柄中心线上距离执手 旋转中心230 mm 不足230 mm 时,可从手柄末端返20 mm 处,用精度为1N 的拉力计测量提升、锁 紧、推拉各过程中最大的操作力,并判定。 6.3.3 反复启闭 6.3.3.1 润滑与调整 反复启闭使用寿命试验前及过程中每5000个检测周期后,可以对试件进行调整并按产品使用 说明书的规定进行润滑。 4 JG/T 3082011 6.3.3.2 提升下降过程 将系统安装在试验模拟门上,试验频率为20010个/h 循环。试验步骤、要求 a 活动扇处于锁闭位置; b 通过操作执手将提升机构升至最高位置,然后停留1s; c 在推拉位置向开启方向移动,离开锁闭位置3mm 处停止,停留1s; d 活动扇回到a锁闭位置,停留1s 后,重新开始循环。 6.3.3.3 推拉过程 滑轮组反复启闭按照JG/T 1292007中5.4.3的方法进行。试验频率20010个/h 循环,滑轮 机构反复启闭行程为移动扇宽尺寸减去200mm; 在滑轮机构推拉启闭循环过程中,至每一个循环的初 始、最终位置时,应停留1s 后再继续进行。 6.3.3.4 升降、推拉、锁闭过程 将系统安装在试验模拟门上,从锁闭位置一提升并推到最大开启位置,停留1s; 关闭至锁闭位置, 距锁闭位置前3mm 停止,停留1s 后锁闭,为一个循环过程。活动扇每一个循环至开启、关闭位置后停 留 1s,再进行下一个循环。试验完成后按6.4.1测量操作力。在试验过程中,要保证如下条件 a 在距离最终关闭位置 3mm 处停止; b 活动扇推拉移动行程为移动扇宽尺寸减去200mm; c 锁紧机构完全关闭; d 试验频率1005个/h 循环。 6.3.4 抗破坏性能 6.3.4.1 锁闭部件 将系统装在试验模拟门上,要保证如下条件 a 将活动扇打开; b 对每个安装在框上的锁闭部件分别施加静拉力F₁1005N, 保持5 min; c 卸载后检查部件是否脱落、损坏,并检查系统是否能正常工作。见图1。 说 明 1 门框; 2活动扇; 3锁闭部件。 图 1 锁闭部件施力示意图 5 JG/T 3082011 6.3.4.2 提升机构 将系统装在试验模拟门上。提升状态下,在活动扇重心处施加 F₂100050N 力,作用5 min, 卸载 后检查活动扇是否脱落、系统是否正常工作。见图2。 说 明 1 门 框 ; 2 活动扇。 图 2 提升机构施力示意图 6.3.4.3 执手 从试验模拟门上卸下执手。将执手基座固定,再将方轴在距离执手基座底面15 mm 处刚性固定; 沿执手手柄转动方向、距执手旋转中心230 mm 处施加300N 的力,保持60s,卸载后观察损坏情况。 6.3.5 抗撞击性能 将系统安装在试验模拟门上,活动扇的质量选择其最大承载质量的50,要保证如下条件 a 从开启状态向关闭方向运行并撞击门框; b 从关闭位置向开启方向运行并撞击缓冲块;分别进行3次。在距离撞击位置100mm 处的速 度应达到0.8m/s。 试验过程中、撞击后允许震荡,撞击震荡中有可能处于推拉、锁闭状态;如果系统包括机械减速装 置,允许按实际情况降低速度。 7 检验规则 7.1 检验分类 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 产品经检验合格后应有合格证。合格证应符合GB/T 14436的规定。 7.2 出厂检验 7.2.1 在型式检验合格后,进行出厂检验,出厂检验项目应符合表1的规定。 7.2.2 组批和抽样及合格判定以同一产品、批次、规格按照GB/T 2828.1规定,采用正常检查二次抽 样方案,取一般检查水平Ⅱ,接收质量限AQL 为 4 。 6 JG/T 3082011 7.3 型式检验 7.3.1 检验项目应符合表1的规定。 7.3.2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正式生产后,当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 产品停产半年后,再恢复生产时; d 正常生产时,每两年进行一次;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或合同规定要求进行型式检验时。 7.3.3 组批和抽样方案以同一批次、产品、规格,3000组以下随机抽取一个检测单元;300010000组 随机抽取二个检测单元,10000组以上随机抽取三个检测单元。每个检测单元为2套系统。 7.3.4 合格判定规则产品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应重新加倍抽取进行检验;仍不符合要求时,则判该 组产品为不合格产品。 表1出厂检验与型式检验项目 序号 检验项目 出厂检验 型式检验 要求条款 试验方法 1 外观 V 5.2 6.1 2 耐蚀性、膜厚度及附着力 检验膜厚度 √ 5.3 6.2 3 操作力 √ 5.4.1 6.3.2 4 反复启闭 √ 5.4.2 6.3.3 5 抗破坏性能 √ 5.4.3 6.3.4 6 抗撞击性能 √ 5.4.4 6.3.5 注1表中符号“ √”表示需检测的项目,符号“”表示不需检测的项目。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应满足JG/T2122007 第8章的规定。 7 JG/T 3082011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建筑门用提升推拉五金系统基本配置示意图 说 明 I--- 模拟试验门框; Ⅱ--模拟试验门扇; 1 执 手 ; 2多点锁闭器; 3--锁闭部件; 4-- -滑轮组。 注;以提升右推拉门用五金系统为例。 图 A.1 建筑门用提升推拉五金系统基本配置示意图 8 JG/T 3082011 附 录 B 规范性附录 试验资料准备及检验记录的要求 B.1 试验资料的准备 B.1.1 系统应安装在试验模拟门上进行试验。试验模拟门由委托单位或被检测单位提供给检测 机构。 B.1.2 在提供检测试件的同时应提供提升推拉门及系统的立面图、各部件联接剖面图,并注明 a 各部件名称; b 安装要求; c 承载质量; d 锁闭部件数量及安装位置尺寸; e 执手长度; f 润滑部位; g 有无减速装置。 B.2 检测记录及报告要求 B.2.1 在检测记录、报告中,除应载明标准文本中规定的检测内容外,还应注明提升推拉门系统的承 载质量、锁闭部件数量、执手长度。 B.2.2 检测记录、报告中需附提升推拉门系统的立面图及联接剖面图,图中应注明 a 各部件名称; b 安装要求; c 承载质量; d 锁闭部件数量及安装位置尺寸; e 执手长度; f 润滑部位; g 有无减速装置。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