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GJT451-2018 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技术标准.doc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GJ JGJ/T 451-2018 P 备案号J 2593-2018 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 技 术 标 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cast-in-situ concrete composite shear wall of built-in insulation 2018-11-07 发布 2019-04-01 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发 布 目 次 1 总 则 1 2 术 语 和 符 号 2 2.1 术 语 2 2.2 符 号 3 3 基 本 规 定 4 4 材 料 5 5 设 计 9 5.1 一般规定 9 5.2 结构设计 10 5.3 建筑热工设计 12 6 构 造 措 施 14 6.1 一 般规定 14 6.2 构造要求 16 7 施 工 21 7.1 一 般规定 21 7.2 施工准备 21 7.3 网架板安装 22 7.4 混凝土施工 22 7.5 施工安全 23 8 质 量 验 收 25 8.1 一般规定 25 8.2 网架板安装分项工程 26 8.3 混凝土分项工程 28 8.4 工程验收 30 附 录A 各分项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32 6 附 录B 网架板的力学性能要求 35 本标准用词说明 36 引用标准名录 37 附 条文说明 39 7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1 2 Terms and Symbols 2 2.1 Terms 2 2.2 Symbols 3 3 Basic Requirements 4 4 Materials 5 5 Design 9 5.1 General Requirements 9 5.2 Structural Design 10 5.3 Architectural Thermal Design 12 6 Detailing Requirements 14 6.1 General Requirements 14 6.2 Detailing Requirements 16 7 Construction 21 7.1 General Requirements 21 7.2 Construction Preparation 21 7.3 Grids Slab Installation 22 7.4 Concrete Construction 22 7.5 Construction Safety 23 8 Acceptance for Quality 25 8.1 General Requirements 25 8.2 Subdivisional Engineering of Space Grid Installation 26 8.3 Concrete Subdivisional Engineering 28 8.4 Acceptance of Construction 30 Appendix A Quality Acceptance Records for Inspection Lot Q of Various Subentry Engineering 32 Appendix B Mechanical Perance Requirements for Steel Welding Space 35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 36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37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39 9 1 总 则 1.0.1 为提高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在建设工程中的 应用,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工程质量,制 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8度及8度以下抗震设防区新建、扩建、 改建的民用建筑中采用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的设计、 施工及验收。 1.0.3 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的设计、施工及验收, 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 语 2.1.1 内置保温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 cast-in-situ concrete composite shear wall of built-in insulation 施工现场在保温层两侧同时浇筑混凝土结构层、防护层形成 的结构受力与外墙于一体的复合墙体,包括钢筋焊接网架式现浇 混凝土复合剪力墙和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简称复合剪 力 墙 。 2.1.2 钢筋焊接网架式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 space truss- 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 结构层与防护层由穿过保温层的钢筋焊接网架连接成一体的 复合剪力墙,简称网架式复合剪力墙。 2.1.3 点连式现浇混凝土复合剪力墙 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 of Retarder-dowty type 结构层与防护层由穿过保温层的拉结件连接成一体的复合剪 力墙,简称点连式复合剪力墙。 2.1.4 保温层 insulating layer 复合剪力墙中置于结构层和防护层之间的保温板材。 2.1.5 结构层 structural layer 复合剪力墙中处于保温层内侧,主要起结构受力作用的钢筋 混凝土层。 2.1.6 防护层 protective layer 复合剪力墙中处于保温层外侧,主要起保温层防护作用的钢 筋混凝土层。 2.1.7 钢筋焊接网架板 steel welding space 网架式复合剪力墙中,将两层或三层钢筋焊接网中间夹以保 2 温板,用立体交叉斜向钢筋以下简称腹筋焊接成的骨架,简 称网架板。 2.1.8 拉 结 件 connector 点连式复合剪力墙中,穿过保温层、两端分别与结构层及防 护层进行可靠连接的圆钢或型钢构件。 2.2 符 号 bw₁防护层截面宽度; bw₂结构层截面宽度; La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 laE抗震设计时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 GaE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修正系数; η1复合剪力墙轴压比折减系数。 3 3 基 本 规 定 3.0.1 复合剪力墙应由防护层、保温层和结构层等组成图 3.0.1。 a 网架式复合剪力墙 b 点连式复合剪力墙 图3.0.1 复合剪力墙构造 1防护层;2保温层;3结构层;4钢筋焊接网; 5受力或锚固钢筋焊接网;6腹筋;7拉结件 3.0.2 复合剪力墙在设计使用年限内,应能承受荷载和室外环 境的长期作用而不产生有害变形和破坏。 3.0.3 复合剪力墙的截面设计和配筋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规定。 3.0.4 复合剪力墙的保温、隔热和防潮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 50176 及国家现行相关建筑节 能设计标准的规定。 3.0.5 复合剪力墙的耐火极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 防火规范GB 50016的规定。 3.0.6 复合剪力墙的隔声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 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 的规定。 3.0.7 复合剪力墙的外饰面层宜采用涂装饰面层。 4 4 材 料 4.0.1 复合剪力墙的混凝土力学性能指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的规定,且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不应低于C25。 4.0.2 当复合剪力墙的钢筋采取现场绑扎时,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的规定;采用钢筋焊接 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焊接网钢筋的强度应符合表4.0.2-1规定,当焊接网的 钢筋采用冷拔低碳钢丝时,其规格和性能要求应符合表4.0.2-2、 表4.0.2-3的规定。 2 焊接网的规格及质量应符合表4.0.2-4的规定。 表4.0.2-1 焊接网钢筋强度值N/mm 焊接网钢筋 符号 钢筋直径 mm 极限强度 标准值 fsk 屈服强度 标准值 fyk 抗拉强度 设计值 fy 抗压强度 设计值 fy HRB400 业 6、8、10 一 400 360 360 CRB600H φRH 5~10 600 540 430 380 表4.0.2-2 冷拔低碳钢丝规格要求 牌 号 符号 极限强度标准值fsk N/mm 抗拉强度设计值fy N/mm 直径 mm 直径允许偏差 mm CDW550 中 550 320 3 土0.06 4 0.08 5 表4.0.2-3 冷拔低碳钢丝性能要求 项 目 直径 mm 抗拉强度 N/mm 伸长率 180反复弯曲 次数次 弯曲半径mm 性能要求 3 ≥550 ≥2.0 ≥4 7.5 4 ≥2.5 10 注1 抗拉强度试样应取未经机械调直的冷拔低碳钢丝; 2 伸长率测量标距为100mm。 表4.0.2-4 焊接网规格及质量要求 钢筋直径mm 3 4 5 6 8~10 钢筋间距mm 50 50、100 100 100 200、250 间距允许偏差mm 士10 焊点开 焊数量 总数量 ≤1 任一钢筋 ≤50 最外钢筋 不允许 注钢筋间距大于250mm 时,允许偏差可取10mm 及规定间距5的较大值。 4.0.3 复合剪力墙保温材料的性能应符合表4.0.3-1的规定, 当采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以下简称XPS 板及模塑聚苯 乙烯泡沫塑料以下简称 EPS 板时,应符合表4.0.3-2的 规 定 。 表4.0.3-1 复合剪力墙保温材料的性能要求 项 目 厚度mm 30~100 100 压缩强度kPa ≥200 ≥100 吸水率 ≤4.0 导热系数[W/m K] ≤0.039 燃烧性能等级 不应低于B2级 6 表4.0.3-2 复合剪力墙用XPS板、EPS板性能要求 项 目 性能要求 XPS板 EPS板 吸水率 ≤1.5 ≤4.0 透湿系数[ng/m s Pa] ≤3.5 ≤4.5 尺寸稳定性 ≤2.0 ≤3.0 导热系数[W/m K] ≤0.032 ≤0.039 表观密度kg/m 一 ≥20 熔结性 断裂弯曲负荷N 一 ≥25 弯曲变形mm 一 ≥20 4.0.4 复合剪力墙的拉结件采用的钢材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网架式复合剪力墙的腹筋应采用冷拔低碳钢丝,其规格 及性能应符合本标准表4.0.2-2、表4.0.2-3规定; 2 当点连式复合剪力墙的拉结件采用Q235B 型钢时,厚度 不应小于4mm, 其材料性能应满足表4.0.4-1的要求;当采用 HPB300 级钢筋时,直径不应小于8mm, 其材料性能应满足表 4.0.4-2的要求; 3 腹筋及拉结件穿过保温层的部分应做两道表面防腐涂层, 第一道应为镀锌,第二道可为聚乙烯、聚氯乙烯或聚酯,各层质 量或厚度应满足表4.0.4-3的要求。 表4.0.4-1 钢材的强度设计值N/mm 钢材牌号 厚度或直径 mm 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 f 抗剪强度设计值 fv Q235 ≤16 215 125 16~40 205 120 40~60 200 115 7 表4.0.4-2 普通钢筋强度标准值 N/mm 牌号 符号 公称直径 dmm 屈服强度标准值 fyk 极限强度标准值 fstk HPB300 ① 8~14 300 420 表4.0.4-3 腹筋及拉结件表面防腐涂层质量要求 项 目 镀锌层平均质量 g/m 涂层厚度mm 聚乙烯、聚氯乙烯 聚酯 要求 90 0.15 0.10 4.0.5 网架式复合剪力墙中的钢筋焊接网架板应由两层或三层 钢筋焊接网、保温层及腹筋构成图4.0.5。 a 双层钢筋焊接网 b 三层钢筋焊接网 图4.0.5 钢筋焊接网架板 1钢筋焊接网;2腹筋;3保温层 8 5 设 计 5.1 一 般 规 定 5.1.1 复合剪力墙可用于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和部分 框支剪力墙结构建筑中的外墙、楼电梯间墙、分户墙。 5.1.2 复合剪力墙应按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进行设计。 5.1.3 复合剪力墙的节能设计应与地区气候相适应,并应分别 满足冬季保温和夏季隔热的设计要求。 5.1.4 抗震设防的复合剪力墙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 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的规定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和抗震 设防标准。 5.1.5 采用复合剪力墙的丙类建筑不同结构类型的最大高度应 符合表5.1.5的要求,对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的建筑,适用的最 大高度宜适当降低。 表5.1.5 采用复合剪力墙的丙类建筑不同结构类型的最大高度 m 结构类型 抗震设防烈度 6 7 80.2g 80.3g 框架-剪力墙 130 120 100 80 剪力墙 140 120 100 80 部分框支剪力墙 120 100 80 50 注1 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顶板的高度不包括局部突出屋顶部 分; 2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指首层或底部两层为框支层的结构,不包括仅个别框 支墙的情况; 3 乙类建筑可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适用的最大高度; 4 超过表内高度的房屋,应进行专门研究和论证,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 5.1.6 复合剪力墙应根据建筑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及结构 9 类型和建筑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抗 震措施要求,其抗震等级应按表5.1.6确定。 表5.1.6 复合剪力墙的抗震等级 结 构 类 型 抗震设防烈度 6 7 8 框架- 剪力墙 结构 房屋高度m ≤60 60 ≤24 25~60 60 ≤24 25~60 60 框架 四 三 四 三 二 三 二 一 剪力墙 三 三 二 二 一 复合剪力墙 三 三 二 二 一 剪力墙 结构 房屋高度m ≤80 80 ≤24 25~80 80 ≤24 25~80 80 剪力墙 四 三 四 三 二 三 二 一 复合剪力墙 四 三 四 三 二 三 二 一 部分框 支剪力 墙结构 房屋高度m ≤80 80 ≤24 25~80 80 ≤24 25~80 剪力墙 一般部位 四 三 四 三 二 三 二 加强部位 三 二 三 二 一 二 一 复合 剪力墙 一般部位 四 三 四 三 二 三 二 加强部位 三 二 三 二 一 二 一 框支层框架 二 二 一 一 注1 建筑场地为I 类时,除6度外可按表内降低一度所对应的抗震等级采取抗 震构造措施,但相应的计算要求不应降低; 2 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可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及场地、地基条件确定抗 震等级。 5.2 结 构 设 计 5.2.1 当点连式复合剪力墙在稳定性验算和承载力计算时,墙 体的计算截面厚度应取结构层混凝土截面厚度。 5.2.2 当网架式复合剪力墙在稳定性验算时,可将防护层混凝 土截面厚度计入墙体总厚度;当承载力计算时,墙体的计算截面 厚度应取结构层混凝土截面厚度;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时,可取 结构层与防护层混凝土截面厚度之和 10 1 建筑高度不大于36m, 且层高不大于4.5m; 2 保温层厚度不大于80mm; 3 同时设置有效连接防护层及结构层的边缘构件及暗梁。 5.2.3 复合剪力墙截面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护层截面厚度在底部加强部位不得小于50mm; 2 10层以下或房屋高度不大于28m 的住宅建筑及房屋高度 不大于24m 的其他民用建筑中,网架式复合剪力墙结构层厚度 不应小于100mm。 5.2.4 复合剪力墙两端和洞口两侧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边缘构件应设置在结构层中图5.2.4-1; a 暗柱 b 角柱 c 翼柱 图5.2.4-1 复合剪力墙边缘构件位置 1防护层;2保温层;3一结构层;4一边缘构件 2 房屋高度不大于28m 且轴压比小于0.3的网架式复合剪 力墙的构造边缘构件图5.2.4-2,其纵向钢筋宜为4φ12, 160 上 160 ≥160 8 爪 ↓ 1- b 角柱 2- a暗柱 ≥b 且≥160 -2 1 c翼柱 0 6 1 ≥ * 4 图5.2.4-2 多层建筑网架式复合剪力墙构造边缘构件 mm 1防护层;2保温层;3结构层;4边缘构件;bw约束边缘构件厚度宽度 11 箍筋宜为φ6200。 5.2.5 在计算地震力作用时,应计入防护层和非承重墙的影响, 复合剪力墙结构的自振周期折减系数可按下列规定取值 1 框架-剪力墙结构可取0.65~0.75; 2 剪力墙结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可取0.75~0.90。 5.2.6 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复合剪力墙墙肢的轴压比不宜 超过表5.2.6的限值。 表5.2.6 复合剪力墙墙肢的轴压比限值 抗震等级 一级 二、三级 四级 轴压比限值 0.5η 0.6m 0.65n 注复合剪力墙墙肢的轴压比是指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复合剪力墙墙肢承受 的轴压力设计值与墙肢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 复合剪力墙墙肢全截面面积是指该墙肢防护层与结构层截面面积之和。 5.2.7 复合剪力墙的结构层和防护层共同作用时轴压比应进行 12 折减,折减系数η应按下式计算 5.2.7 式中η复合剪力墙轴压比折减系数; bw₁防护层截面宽度; bw₂结构层截面宽度。 5.2.8 点连式复合剪力墙拉结件与主体结构应可靠锚固。 5.3 建筑热工设计 5.3.1 外墙装饰线应与防护层或结构层有可靠的拉结措施。 5.3.2 复合剪力墙的保温层材料的导热系数及蓄热系数的综合 修正系数宜取1.3。 5.3.3 复合剪力墙保温层端部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30mm, 当经验算可能出现冷凝时,应进行二次保温处理或采 用 A 级保温材料封堵,保温层的搭接长度不宜小于50mm 图5.3.3。 a门窗位于保温层 b门窗位于结构层方式一 c 门窗位于结构层方式二 图5.3.3 保温层端部处理 1门窗框;2二次保温处理;3A 级保温材料封堵 5.3.4 与复合剪力墙连接的同一平面内的非承重墙宜同时浇筑 图5.3.4,保温层两侧防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 a与复合剪力墙同厚的填充墙 b 与复合剪力墙不同厚的填充墙 图5.3.4 非承重现浇混凝土复合墙 1复合剪力墙;2填充墙 5.3.5 在同一建筑物中,复合剪力墙保温层的材质不宜多于 2种。 5.3.6 复合剪力墙上悬挑构件应进行二次保温处理,并应进行 冷凝验算,且应按结构性热桥计入外墙平均传热系数。 13 6 构 造 措 施 6.1 一 般 规 定 6.1.1 复合剪力墙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的有关规定执行,防护层应设 置竖向防裂引导缝。 6.1.2 复合剪力墙防护层钢筋焊接网和结构层受力钢筋的保护 层厚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 50010 的有关规定。 6.1.3 防护层水平及竖向分布钢筋配筋率不宜小于0.25,钢 筋直径不应小于3mm, 间距不应大于100mm。 6.1.4 复合剪力墙的腹筋及拉结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网架式复合剪力墙的腹筋两端应与防护层和结构层内的 钢筋焊接网焊接,焊点的抗剪力应满足现行行业标准钢筋焊接 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14的有关规定。当腹筋与每层受 力钢筋均焊接时,可不再另行设置普通剪力墙的拉筋。 2 点连式复合剪力墙的拉结件与结构层受力钢筋应有可靠 连 接 。 6.1.5 复合剪力墙内钢筋焊接网的锚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筋焊接网的最小锚固长度la应符合表6.1.5的规定; 表6.1.5 复合剪力墙钢筋焊接网最小锚固长度la mm 钢筋焊接网类型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 C30 C35 ≥C40 CR B600H级 钢筋焊接网 锚固长度内无横筋 40d 35d 32d 30d 锚固长度内有横筋 28d 25d 22d 21d 14 续表6.1.5 钢筋焊接网类型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5 C30 C35 ≥C40 HRB400级 钢筋焊接网 锚固长度内无横筋 40d 35d 32d 30d 锚固长度内有横筋 28d 25d 22d 21d 冷拔低碳钢丝焊接网 30d 27d 25d 23d 注1 当锚固区内无横筋、焊接网的纵向钢筋净距不小于5dd 为纵向钢筋直 径且纵向钢筋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d 时,表中钢筋的锚固长度可乘以0.8 的修正系数,但不应小于本表注2规定的最小锚固长度值; 2 在任何情况下,锚固区内有横向钢筋的焊接网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 200mm; 锚固区内无横向钢筋时焊接网钢筋的锚固长度,对冷轧带肋钢筋 不应小于200mm, 对热轧带肋钢筋不应小于250mm; 3 d为纵向受力钢筋直径 mm。 2 有抗震设防要求的锚固长度l应按下式计算 LaEξaEla 6.1.5 式 中 Lae抗震设计时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 la纵向受拉钢筋的锚固长度; aE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修正系数,对一、二 级抗震等级取1.15,对三级抗震等级取1.05,对 四级抗震等级取1 . 00。 6.1.6 复合剪力墙内钢筋焊网的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两片焊接网之间钢筋的最小搭接长度不应小于最小锚固 长度la的1.3倍,且不应小于200mm; 在搭接区内每张焊接网 片的横向钢筋不得少于 一 根,两网片最外 一 根横向钢筋之间的距 离不应小于50mm; 2 当搭接区内两张网片中有一片无横向钢筋或采用热轧带 肋钢筋作为附加绑扎钢筋搭接时,最小搭接长度应取本标准第 6.1.5条中关于锚固区内无横筋时规定的l 值的1.3倍,且不应 小于200mm; 3 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抗震搭接长度lE 应 取 1 . 3 倍laE。 15 6.1.7 复合剪力墙中的网架板水平向连接宜设在竖向边缘构件 处,竖向连接应设在楼、地面或屋面处。 6.2 构 造 要 求 6.2.1 网架式复合剪力墙结构层钢筋构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结构层厚度小于140mm 时,可配置单排受力钢筋, 并应采用钢筋焊接网图6.2.1a; 当结构层厚度不小于140mm 时,应配置双排受力钢筋; 2 当双排受力钢筋均采用钢筋焊接网时,腹筋应与双排受 力钢筋同时焊接图6.2.1b; 3 当双排受力钢筋一排采用钢筋焊接网另一排采用绑扎钢 筋时,腹筋应与内侧受力钢筋焊接网焊接,受力钢筋焊接网与绑 扎钢筋之间应设置拉筋,拉筋间距不宜大于600mm, 直径不应 小于6mm 图6.2. 1c; 4 当双排受力钢筋均采用绑扎钢筋时,腹筋应与内侧锚固 钢筋焊接网焊接,锚固钢筋焊接网的钢筋直径不应小于3mm, 间距不应大于100mm; 两排受力钢筋之间应设置拉筋,且30 以上拉筋应与内侧构造钢筋焊接网拉结图6.2.1d。 a单层受力钢筋焊网 b 双层受力钢筋焊网 c 焊网与绑扎钢筋结合 d 双层绑扎受力钢筋 图6.2.1 复合剪力墙墙身钢筋构造 1腹筋;2单层受力钢筋焊接网;3内侧受力钢筋焊接网;4外侧受力钢筋焊接网; 5外侧绑扎受力钢筋;6普通拉筋;7锚固钢筋焊接网;8内侧绑扎受力钢筋 6.2.2 复合剪力墙的腹筋及拉结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网架式复合剪力墙的腹筋应满足表6.2.2的要求; 16 表6.2.2 网架式复合剪力墙腹筋规格及质量要求 项 目 要 求 最小直径 不小于保温层厚度的1/60,且不小于3mm 每平方米的数量 ≥100根 最小配筋率 0.07 端部连接 与两端焊接网的焊点抗剪力不小于150A, 开焊率不应大于5 防腐涂层伸出保温板长度 5mm10mm 注1 焊点抗剪力中150的单位为N/mm;A, 为腹筋截面面积,单位为mm; 2 非承重墙的腹筋直径不受保温层厚度影响,为3mm。 2 当点连式复合剪力墙的拉结件采用Q235B 型钢时,间距 不应大于800mm; 当采用 HPB300 钢筋时,直径不应小于 8mm, 间距不应大于400mm; 拉结件距墙角、伸缩缝及洞口边 缘的距离不得大于100mm; 拉结件的两端应设置可靠锚固措施。 6.2.3 复合剪力墙在楼板、屋面板处宜设置混凝土连接点,连 接 点 的 截 面 宽 度 不 应 小 于 8 0mm, 高 度 宜 同 楼 板 厚 度 , 中 心 间 距 不应大于1200mm; 连接点内应设置U 形钢筋,且钢筋直径不 应小于8mm, 其在保温板内侧的长度应满足锚固长度的要求 图6 . 2 . 3。 ≥80 ≥80 1 -2 ≤1200 图6.2.3 楼屋面板处混凝土连接点 1楼板、屋面板;2混凝土连接点;3U 形钢筋 17 6.2.4 防护层钢筋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防护层钢筋焊接网的水平向连接应搭接同规格的钢筋焊 接网,钢筋焊接网的搭接应采用扣搭的方式,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200mm; 在墙体端部及洞口周边应采用U 形钢筋与结构层连接, U 形钢筋间距不应大于200mm, 直 径 不 应 小 于 6mm 图 6.2.4-1;U 形钢筋防护层一侧应设置φ10分布钢筋,并应满足 锚固要求; a 墙中部位 b 墙角部位 c 端部 图6.2.4-1 防护层钢筋焊接网水平搭接 1防护层钢筋焊接网;2搭接钢筋焊接网;3U 形钢筋 2 防护层钢筋焊接网的竖向连接宜采用附加绑扎钢筋搭接, 附加绑扎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6mm, 间距不应大于250mm, 其 与钢筋焊接网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mm 图6.2.4-2。 a 基础部位 b 楼板部位 c 屋顶部位 图6.2.4-2 防护层钢筋的竖向连接 18 6.2.5 结构层钢筋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结构层受力钢筋采用钢筋焊接网时,水平钢筋可直接 伸入边缘构件,也可附加绑扎钢筋连接图6.2.5-1;竖向钢 筋可伸出楼板、屋面板与上层钢筋焊接网搭接,也可附加绑扎钢 筋连接图6.2.5-2;附加绑扎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焊接网的 钢筋直径,间距不应大于钢筋焊接网竖向钢筋间距的3倍,且不 应大于200mm, 并应满足同截面等强度原则; 2 结构层内锚固钢筋焊接网可不进行搭接。 a 受力钢筋焊接网附加绑扎钢筋 b 受力钢筋焊接网锚入边缘构件 图6.2.5-1 结构层水平钢筋锚固 1一受力钢筋焊接网;2附加绑扎钢筋;3边缘构件箍筋;4绑扎受力钢筋 19 a 基础处附加 绑扎钢筋 b 楼板处附加 绑扎钢筋 c 楼板处焊接网 d 屋面板处附加 伸出锚筋 绑扎钢筋 图6.2.5-2 结构层竖向钢筋连接 1附加绑扎钢筋;2上层受力钢筋焊接网;3下层受力钢筋焊接网; 4基础或地下室剪力墙;5楼板;6屋面板 6.2.6 复合剪力墙防护层防裂引导缝宜设在主体墙与填充墙的 交接部位,且不得影响建筑外观设计;同一平面内引导缝的水平 方向间距不宜大于12m, 引导缝宽度不宜大于10mm, 深度不宜 大于20mm; 可通过切割混凝土形成引导缝,并应采用密封胶或 弹性填缝材料填实。 图6.2.6 防护层防裂引导缝 1主体墙;2填充墙 6.2.7 复合剪力墙预留的穿墙孔洞应设置两端带有止水环的 套管 。 20 7 施 工 7.1 一 般 规 定 7.1.1 复合剪力墙工程的施工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外,尚应 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混凝 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 50666 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 收规范GB 50411的有关规定。 7.1.2 复合剪力墙工程的施工应建立完善的技术、质量、安全、 检验制度和环境保护体系,并应制定专项施工方案。 7.1.3 复合剪力墙工程施工前应对相关施工作业的人员进行技 术交底和实际操作培训。 7.1.4 复合剪力墙工程的施工现场应采取可靠的安全防火措施。 7.2 施 工 准 备 7.2.1 复合剪力墙工程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对复合剪力墙的墙身构造、使用位置、边缘构件节点 连接措施、原材料性能指标、施工工艺方法等进行会审; 2 应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试配工作。 7.2.2 施工前应进行材料的准备,并应明确保温板、网架板、 垫块、拉结件等材料的供应计划。 7.2.3 复合剪力墙工程施工前,施工现场应留设网架板、保温 板存放或垫块制作场地,且应进行平整、硬化,并应有排水措 施;场地宜设在吊装设备工作范围内,面积应满足施工要求。 7.2.4 水平和垂直运输设备及专用机具准备应齐全,且应能工 作正常,并应制定运输方案。 21 7.3 网架板安装 7.3.1 网架板应工厂化制作,不宜在现场拼装。 7.3.2 网架板应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深化设计,并应进行编号, 应表述其规格、几何尺寸、所在楼层和单元等具体信息。 7.3.3 网架板应根据施工进度提前进场,装卸时严禁摔震、踩 踏,存放时宜按使用顺序斜立式靠放在存放架两侧;当存放时间 较长时,应采取防雨、防潮、防风、防火等措施。 7.3.4 对进场材料的品种、规格、包装、外观和尺寸等应进行 检查验收,应核查质量证明文件,并应形成验收记录,应按检验 批进行复检。 7.3.5 网架板安装前,施工平面应逐层引测墙身、洞口等的垂 直和水平控制线;竖向搭接的附加绑扎钢筋或钢筋焊接网、边缘 构件及墙身钢筋应安装完毕;混凝土强度应达到施工许可条件。 7.3.6 网架板的吊装应采取加固措施,中小网架板的垂直运输 应按顺序采用吊笼或吊箱集中吊装。 7.3.7 网架板的安装应按逐间封闭、顺序连接的方式进行,就 位后应立即按设计要求进行连接固定。 7.3.8 网架板安装完成后,保温板拼缝应严密或采用填充处理。 7.3.9 网架板固定后方可进行墙身内的管线、电箱及预埋件的 敷设和安装。 7.3.10 网架板固定后应安装垫块,垫块应位于钢筋焊接网十字 交叉处,并应有序排列、均匀分布,其间距不宜大于500mm。 垫块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应可靠固定保温板,并应控制钢 筋的保护层厚度。 7.4 混凝土施工 7.4.1 点连式复合剪力墙结构层钢筋安装完成后方可进行保温 层、拉结件及防护层钢筋焊接网的施工,保温层的位置应采用垫 块或连接件上的卡具进行控制。 22 7.4.2 复合剪力墙的模板施工应符合现行行业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