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955-2005 火力发电厂水、汽试验方法 铜、铁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doc
ICS 27.100 F24 备案号15358-2005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 9552005 火力发电厂水、汽试验方法 铜、铁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Analysis of water and steam in fossil fuel power plant Determination of copper and iron by 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photometry 2005-02-14发布 2 0 0 5 - 0 6 - 0 1 实 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 布 DL/ T 9552005 目 次 前言 Ⅱ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原理 1 4 试剂与材料 1 5 仪器 2 6 分析步骤 2 7 精密度 3 8 试验报告 3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仪器工作条件 4 附录 B 资料性附录 方法精密度结果 5 I DL/T 9552005 前 言 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下达2002年度电力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 电力[2002]973号文的安排制订的。 本标准主要参照美国 ASTM D 16881995标准测试方法 水中铜的测试方法C 一石墨炉原子吸 收法和 ASTM D 10681996标准测试方法 水中铁的测试方法C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并结合火力 发电厂水、汽中铜、铁测试的特点编写制订。 本标准与 ASTMD 16881995和 ASTMD10681996 的主要区别是取样前预先加适量硝酸酸化 水样,改变了样品的消解条件。 本标准附录A、 附录B 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电厂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主要负责起草单位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常旭红、柯于进、邰方方、赵爱华。 II DL/T 9552005 火力发电厂水、汽试验方法 铜、铁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火力发电厂水、汽中铜、铁的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锅炉给水、凝结水、蒸汽、水内冷发电机冷却水和炉水的测定。测定范围为铜Oμg/L 100μg/L; 铁0μg/L~100μg/L。 核电站水、汽中铜、铁的测定可参照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6903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通则 GB/T6907 锅炉用水和冷却水分析方法 水样的采集方法 3 原理 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测定水中痕量铜、铁,将酸化后水样注入石墨管中,蒸发干燥、灰化、 原子化,测量原子化阶段铜、铁元素产生的吸收信号的吸光度,再从标准工作曲线上查得与各吸光度相 对应的待测铜、铁元素的含量。 4 试剂与材料 4.1 试剂水使用符合 GB/T6903 规定的一级试剂水。 4.2 盐酸溶液11,用ρ1.19g/mL, 优级纯盐酸配制。 4.3 硫酸溶液11,用p1.84g/mL, 优级纯硫酸配制。 4.4 硝酸溶液1199,用p1.42g/mL, 光谱纯或优级纯硝酸配制。 4.5 硝酸溶液11,用p1.42g/mL, 光谱纯或优级纯硝酸配制。 4.6 铜标准溶液 4.6.1 铜标准贮备液,1000mg/L 称取 1.000 g 金属铜含铜99.99以上于烧杯中,加入硝酸溶液4.5 30mL, 缓慢加入硫酸溶液4.34mL, 缓慢加热溶解,继续加热蒸发至近干,冷却后,用水溶解转移 至10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 4.6.2 铜标准中间液 I,10mg/L 准确移取铜标准贮备液4.6.110mL 于1000mL 容量瓶中,用 硝酸溶液4.4稀释至标线。 4.6.3 铜标准中间液Ⅱ,100μg/L 准确移取铜标准中间液I4.6.210mL 于1000mL 容量瓶中, 用硝酸溶液4.4稀释至标线。此标准中间液用于分析时配制标准工作溶液。 4.6.4 铜标准工作液,10μg/L 准确移取铜标准中间液Ⅱ4.6.310mL 于100mL 容量瓶中,用硝 酸溶液4.4稀释至标线。此标准工作液应于分析当天配制。铜标准工作液的浓度可以根据待测水样中 铜的浓度范围而改变。 4.7 铁标准溶液 1 DL/T9552005 4.7.1 铁标准贮备液,1000mg/L 称取1.000g 纯铁丝含铁99.99以上于烧杯中,加入盐酸溶液4.2 100mL, 加热溶解,冷却后,转移至10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4.7.2 铁标准中间液 I,10mg/L 准确移取铁标准贮备液4.7.110mL 于1000mL 容量瓶中,用 硝酸溶液4.4稀释至标线。 4.7.3 铁标准中间液Ⅱ,200μg/L准确移取铁标准中间液I4.7.220mL 于1000mL 容量瓶中, 用硝酸溶液4.4稀释至标线。此标准中间液用于分析时配制标准工作溶液。 4.7.4 铁标准工作液,20μg/L 准确移取铁标准中间液Ⅱ4.7.310mL 于100mL 容量瓶中,用硝 酸溶液4.4稀释至标线。此标准工作液应于分析当天配制。铁标准工作液的浓度可以根据待测水样中 铁的浓度范围而改变。 4.8 氩气,纯度99.998或更高。 5 仪器 5.1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及相应的辅助设备。 5.2 铜空心阴极灯和铁空心阴极灯。 5.3 石墨管,热解涂层石墨管。 5.4 石墨炉自动进样器。 5.5 规格齐全的玻璃器皿,清洗配制标准和水样测试中使用的所有玻璃器皿,先用分析纯或以上级别 的硝酸11浸泡24h 以上,再用试剂水清洗干净后备用。 6 分析步骤 6.1 仪器条件的选择 根据仪器使用说明书选择最佳仪器参数,设置石墨炉原子化器的工作条件,参见附录A。 6.2 标准工作曲线的绘制 6.2.1 根据铜、铁元素的检测灵敏度和水样中铜、铁含量,确定进样体积, 一般选取10 μL~40μL。 6.2.2 以硝酸溶液4.4为空白溶液和稀释溶液,以铜标准工作液4.6.4为铜最高浓度校正标准工 作溶液,设置五个以上校正标准工作溶液,自动进样器将自动进行稀释配制校正标准工作溶液,测定空 白溶液和校正标准工作溶液的吸光度峰面积或峰高。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铜标 准工作曲线或求得回归方程,线性相关系数应大于0.995,参见附录A。 6.2.3 以硝酸溶液4.4为空白溶液和稀释溶液,以铁标准工作液4.7.4为铁最高浓度校正标准工 作溶液,设置五个以上校正标准工作溶液,自动进样器将自动进行稀释配制校正标准工作溶液,测定空 白溶液和校正标准工作溶液的吸光度峰面积或峰高。以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铁标 准工作曲线或求得回归方程,线性相关系数应大于0.995,参见附录A。 6.3 水样的测定 6.3.1 水样的采集方法应符合GB/T6907 的规定。 6.3.2 取样前,向100mL 取样瓶中加入硝酸溶液4.51mL, 然后采集水样100mL。酸化水样所用硝 酸的纯度以及酸度与标准工作溶液一致。 6.3.3 准确移取50mL 水样于100mL 烧杯中,用电热板加热水样,确保水样不沸腾,使水样体积浓缩 至20mL~25mL, 冷却,将水样转移至5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标线。 注如果试验证明仅酸化水样和加热消解水样测试结果一致,此步可以取消。 6.3.4 在与测定铜校正标准工作溶液相同的条件下,将水样注入石墨管中,测得吸光度,由铜标准工作 曲线得出水样中铜含量。 6.3.5 在与测定铁校正标准工作溶液相同的条件下,将水样注入石墨管中,测得吸光度,由铁标准工作 曲线得出水样中铁含量。 2 DL/T 9552005 6.3.6 如果水样中铜、铁浓度超过最高标准工作溶液浓度,可设置自动进样器用硝酸溶液4.4稀释 水样,重新测试。水样中铜、铁含量超过100μg/L 时,可以通过稀释后测试,也可以用火焰原子吸收法 直接测试。 6.3.7 分析水样时的进样量应与分析标准工作溶液时的进样量完全相同每测试一定数目样品后,应分 析一个标准样品,检查石墨管的寿命,若有影响,应更换新石墨管。 7 精密度 由三个实验室对本标准方法做了验证试验,精密度数据参见附录B。 8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格式应固定,且至少包含下列信息 a 注明引用本标准; b 受检水样的完整标识包括水样名称、水样编号、采样日期、采样人、采样地点、厂名等; c 水样中铜、铁含量,μg/L; d 试验人员和试验日期。 3 DL/T 955--2005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仪 器 工 作 条 件 仪器工作条件见表A.1。 表A.1原子吸收光谱仪、石墨炉工作参数 元素 波长 nm 灯电流 mA 光谱通带 nm 铜 324.8 10 0.7 铁 248.3 15 0.2 石墨炉温度程序Fe 步骤 温度 ℃ 斜坡升温 s 保持时间 s 氩气流量 1 90 10 20 250mL/min 2 130 10 20 250mL/min 3 1100 10 20 250mL/min 4 2400 0 5 关 5 2600 1 3 250mL/min 石墨炉温度程序Cu 步骤 温度 ℃ 斜坡升温 s 时间 S 氩气流量 1 90 10 20 250mLmin 2 130 10 20 250mL/min 3 1000 10 20 250mL/min 4 2300 0 5 关 5 2600 1 3 250mL/min 注铁、铜进样体积均为20μL 标准工作溶液系列 元素 浓度水平 μgL 铜 空白 1.0 3.0 5.0 7.0 10.0 铁 空白 2.0 5.0 10.0 15.0 20.0 4 DL/T 9552005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方 法 精 密 度 结 果 方法精密度结果见表B.1。 表B.1方法精密度结果 元素 浓度值 μg/L 测试值 μg/L 标准偏差 μgL 相对标准偏差 铜 1.00 1.01 0.13 12.3 5.00 5.04 0.19 3.6 10.00 10.10 0.31 2.3 20.00 20.22 0.68 3.0 铁 5.00 5.06 0.27 4.5 10.00 10.12 0.31 3.1 20.00 20.10 0.57 2.4 40.00 40.25 0.88 2.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