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26-6油田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
惠州 26-6 油田开发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建设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北京 二○二二年九月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惠州 26-6 油田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 录 1 概述1 1.1 工程项目特点1 1.2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1 1.3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2 1.4 主要评价结论2 2 总论4 2.1 评价依据4 2.2 评价标准6 2.3 环境敏感目标与环境保护目标9 2.4 评价内容9 2.5 评价重点9 2.6 评价工作等级10 2.7 评价范围11 3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13 3.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3 3.2 工程开发方案概述18 3.3 新建工程项目组成19 3.4 依托设施校核25 3.5 施工和建设方案29 3.6 生产工艺流程33 3.7 产污环节分析36 3.8 污染源强核算38 3.9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45 4 工程区域环境概况47 4.1 区域自然环境概况47 目录 I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惠州 26-6 油田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4.2 环境功能区划及相关规划符合性64 5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88 5.1 海洋环境现状调查概况88 5.2 海水水质现状调查与评价101 5.3 海洋沉积物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04 5.4 海洋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06 5.5 海洋生物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17 5.6 海洋渔业资源现状调查与评价120 6 环境影响回顾性分析137 6.1 现有工程回顾137 6.2 相关环评批复及落实情况140 6.3 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情况144 6.4 溢油事故回顾146 6.5 海洋环境质量回顾148 6.6 环境影响回顾分析结论155 7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57 7.1 海洋环境影响预测157 7.2 海水水质环境影响评价172 7.3 海洋沉积物环境影响评价173 7.4 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74 7.5 海洋生物资源损失评估175 7.6 环境敏感目标影响分析180 7.7 通航安全影响分析181 7.8 水文动力环境影响分析182 7.9 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影响分析183 8 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价184 目录 II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惠州 26-6 油田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8.1 风险评价概述184 8.2 风险调查185 8.3 风险识别190 8.4 风险事故情形分析192 8.5 地质性溢油风险分析197 8.6 溢油风险后果分析200 8.7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处置措施208 8.8 风险评价结论225 9 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227 9.1 清洁生产分析227 9.2 产品的清洁生产分析227 9.3 清洁生产措施228 9.4 建设项目清洁生产评价230 9.5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与建议235 10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及其合理性分析237 10.1 建设阶段环境保护对策措施237 10.2 生产阶段环境保护对策措施239 10.3 海洋生态保护对策245 10.4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一览表248 10.5 环保设施“三同时”竣工验收建议248 11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252 11.1 环境保护设施和对策措施的费用估算252 11.2 环境保护的经济损益分析253 11.3 社会效益分析254 12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255 12.1 环境管理255 目录 III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惠州 26-6 油田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2.2 环境监测计划260 13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建议 264 13.1 工程分析结论264 13.2 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结论265 13.3 环境影响回顾性分析269 13.4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论270 13.5 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价结论272 13.6 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273 13.7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的合理性、可行性273 13.8 区域规划和政策符合性结论274 13.9 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结论275 目录 IV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惠州 26-6 油田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 概述 1. 1 工程项目特点 惠州 26-6 油田位于中国南海珠江口盆地,距深圳市东南约km,距离现 有惠州 26- 1 油田约km ,距离现有惠州 32-5/33- 1 油田km km ,所 在海域水深约m。本项目计划于 2024 年 11 月底投产,高峰年产油量约 m3 ,高峰年产气量约m3 ,总投资约元人民币。 惠州 26-6 油田开发项目拟新建 1 座惠州 26-6 钻采平台(简称 HZ26-6DPP 平台),共设置 40 个井槽,本次拟钻 19 口生产井,预留 21 个井槽。本项目新 铺设 1 条 10“ 14.3km HZ26-6DPP 至现有南海奋进 FPSO 的海底混输管道,以及 1 条 10“ 15.2km HZ26-6DPP 至现有番禺 30- 1 登陆海管水下三通的输气管道。惠 州 26-6 油田所产物流在 HZ26-6DPP 平台进行气液分离,油水及南海奋进 FPSO 所需燃料气通过新建海底混输管道输往南海奋进 FPSO,剩余天然气处理成干气 后,部分供本平台发电使用,其余部分通过新建输气管道接入番禺 30- 1 登陆海 管水下三通处,然后一部分输往现有惠州 26- 1 平台(简称 HZ26- 1 平台)以满 足惠州油田用气缺口,剩余部分输往珠海横琴终端。 1.2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 受建设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的委托, 由中海油研究 总院有限责任公司承担并完成惠州 26-6 油田开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环评单位接到本项目的环评任务委托 7 个工作日内,通过“ 中国自然资源报 网” 网络媒体进行了信息公开。同时,开展了资料收集,以及相关法规和标准等 与本项目有关文件的研究工作,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工程资料、相关法规和标 准文件、已批复的依托设施相关环评文件等。 通过对惠州 26-6 油田开发项目设计文件分析、环境敏感目标和环境保护目 标筛选等工作确定了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内容、评价重点、评价工作等 级和评价范围,并对本项目功能区划及相关规划符合性进行了分析。 本项目委托国家海洋局南海环境监测中心和国家海洋局南海调查技术中心 围绕惠州 26-6 油田及周边海域开展了海洋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工作,委托 国家海洋局南海调查技术中心开展了渔业资源及渔业生产现状调查与评价工作, 并根据本项目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结果,开展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 第一篇 概述 第 1 页 共 275 页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惠州 26-6 油田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预测与评价工作。 结合工程分析以及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果,开展了本项目清洁生产分析、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及其合理性分析、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价、环境管理与环境监 测以及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等专题研究。根据各专题研究结果,完成惠州 26-6 油田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 1.3 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位于中国南海珠江口盆地,评价范围内的敏感目标主要是鱼类产卵 场,本项目位于鲐鱼粤东外海区产卵场、蓝圆鯵粤东外海区产卵场、深水金线 鱼产卵场及黄鲷南海北部产卵场中,与其他产卵场的最近距离均在 6km 以上; 本项目距离海洋保护区、生态红线区等均较远,距离最近的针头岩海洋保护区 约km ,距离最近的万山群岛重要渔业海域限制类红线区约km。 本项目在正常作业情况下,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钻井期间钻井液和钻屑 排放,以及生产阶段含油生产水排放对上述敏感目标及周围海域的海水水质、 底质和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及程度。在风险事故情况下,关注的主要环境 问题是油气泄漏事故对工程设施周围海域的环境敏感目标、海洋生态环境、渔 业资源以及渔业生产的潜在影响。 1.4 主要评价结论 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2021 年修改)中鼓 励类“ 常规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采” 项目,其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本项目符 合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 年),与 广东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 年)、 广东省海洋生态红线和广东省“三线一单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相 协调。 本项目从设计和施工方案上采取了一系列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措施,采用 的生产工艺流程及设备、污染防治措施等均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建设阶段产 生的主要污染物为钻屑和钻井液,对环境的影响属于短期、一次性且可恢复的。 生产阶段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含油生产水,经现有南海奋进 FPSO 处理达标后排 放,其影响仅局限于排放口周边小范围内。其它污染物排放量较小,拟采取的 清洁生产和污染防治措施得当,污染物排放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较 小。 第一篇 概述 第 2 页 共 275 页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惠州 26-6 油田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本项目的建设和生产对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会产生一定影响和损害, 需采取有效的保护或补偿措施。本项目存在一定的溢油风险,需采取具有针对 性的风险防范措施和切实有效的溢油应急防范对策措施。 评价认为,在建设单位切实落实了各项污染防治对策措施、生态保护对策 措施,切实落实风险事故应急对策措施和应急预案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 考虑,本项目建设可行。 第一篇 概述 第 3 页 共 275 页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惠州 26-6 油田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 总论 2.1 评价依据 本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根据项目总体开发方案,在各项专题研究的基础上,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环保法规的要求而编制,具体编制依据如下。 2.1.1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4.4.24 修订)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7.11.4 修订)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8.12.29 修正) .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3.12.28 修正)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7.6.27 修正) .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8.10.26 修订)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20.4.29 修订) .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2.2.29 修正)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21.4.29 修订)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8.10.26 修正) .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0.10. 1 施 行) 2.1.2 行政法规与部门规章 .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2017.7. 16 修订) . 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国务院,2018.3.19 修订) .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国务院,2018.3. 19 修 订) . 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国务院,2006.2. 14) .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务院,2017.10.7 修订) . 中华 人民 共和 国海 洋石 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 管理条例(国务 院, 1983.12.29)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 第二篇 总论 第 4 页 共 275 页 源部,2016.1.5 修正) . 铺设海底电缆管道管理规定(国务院,1989.2. 11) . 海底电缆管道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2004.1.9 颁布) . 铺设海底电缆管道管理规定实施办法(国家海洋局,1992.8.26)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年版)(生态环境部,2021.1.1 施行) .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2018.7. 16) .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年版)(生态环境部,2021.1. 1 施行)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2021 年修改) (发展改革委, 2021.12.30 施行) .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境保护部, 2012.7.3) . 国家海洋局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应急预案(国家海洋局,2015.4.3) .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化学消油剂使用规定(国家海洋局,2015.11.23 修改) .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规定(国家海洋局,2017.4.27) .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规定(交 通运输部,2017.5.23 施行) . 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交通运输部,2018.11.3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作业和活动通航安全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 2021.9. 1 起施行) . 关于进一步加强石油天然气行业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生态环境部, 2019.12. 13) . 关于印发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污染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环 海洋函[2022]27 号) 2.1.3 技术导则及规范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 .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19485-2014) .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 . 海洋调查规范(GB/T12763-2007) . 海洋监测规范(GB17378-2007) 第二篇 总论 第 5 页 共 275 页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惠州 26-6 油田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SC/T9110-2007) . 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20 年) . 水上溢油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JT/T1143-2017)* . 船舶溢油应急能力评估导则(JT/T 877-2013)* *注由于行业适用性,部分采用 2.1.4 基础资料 . 惠州 26-6 油田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任务委托书 . 惠州 26-6 油田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22. 1) 2.1.5 其他依据 . 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2015.8) . 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 年) . 广东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2017. 12) . 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 年) . 广东省海洋生态红线(2017.9) . 广东省“三线一单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2020. 12)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 标纲要 . 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 要 . “十四五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 十四五” 规划 . “十四五 ”现代能源体系规划 2.2 评价标准 2.2.1 环境质量标准 本项目位于广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之外,新建工程设施距 岸最近距离约 135km 。根据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本项目所在 海域位于南海北部海域珠江口盆地,本区“ 是我国重要的油气资源分布区,区域 主要功能为矿产与能源开发、渔业、海洋保护”。环境影响评价中水质、沉积物、 海洋生物质量执行不劣于现状海水水质、现状海洋沉积物、现状海洋生物质量 第二篇 总论 第 6 页 共 275 页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惠州 26-6 油田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标准,具体见表 2.2- 1。 表 2.2- 1 本项目采用的环境质量标准 项目 采用标准 标准等级 适用对象 海水水质 海水水质标准 (GB 3097- 1997) 执行不劣于 现状标准 海水水质评价 沉积物 海洋沉积物质量 (GB 18668-2002) 海洋沉积物质量评价 海洋生物 海洋生物质量 (GB 18421-2001) 海洋生物质量评价(贝类) 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 调查简明规程 - 海洋生物质量评价(软体类、甲壳类 和鱼类的重金属生物质量评价,砷和 铬除外) 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 查技术规程(第二分册) - 海洋生物质量评价(软体类和鱼类的 石油烃生物质量评价) 2.2.2 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项目位于中国南海珠江口盆地,新建工程设施距岸最近距离约 135km 。 根据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GB4914-2008),本项目所在 海域属于三级海域;根据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生物毒性第 1 部分分级 (GB18420.1-2009),本项目所在海域属于二级海区。本项目在建设和生产过 程中所产生的相关污染物的处置与排放标准见表 2.2- 2。 表 2.2- 2 本项目采用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污染物 采用标准 等级 标准值 适用对象 含油生产 水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 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GB4914-2008) 三级 含油浓度≤ 45mg/L(月平均) 含油浓度≤ 65mg/L( 一次容许值) 生产阶段排 放的含油生 产水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 染物生物毒性 (GB18420.1-2009) 二级 生物毒性容许值≥50 000mg/L 钻井液和 钻屑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 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GB4914-2008) 三级 不得排放含油量8的含油钻屑和钻井 液,Hg≤1mg/kg ,Cd≤3mg/kg 建设阶段钻 井作业排放 的钻井液和 钻屑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 染物生物毒性 (GB18420.1-2009) 二级 生物毒性容许值≥20 000mg/L 生活污水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 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GB 4914-2008) 三级 COD≤500mg/L 平台排放的 生活污水 生产垃圾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 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GB4914-2008) 三级 禁止排放或弃置入海 建设/生产阶 段产生的生 产垃圾 第二篇 总论 第 7 页 共 275 页 第二篇 总论 第 8 页 共 275 页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惠州 26-6 油田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污染物 采用标准 等级 标准值 适用对象 生活垃圾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 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GB4914-2008) 三级 食品废弃物经处理至颗粒直径25mm 时,可排放或弃置入海,其他生活垃圾 禁止排放或弃置入海 平台产生的 生活垃圾 船舶含油 污水 73/78 防污公约 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 制标准 (GB3552-2018) / 石油类≤15mg/L 排放应在船舶航行中进行 作业船舶排 放的含油污 水 船舶生活 污水 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 制标准 (GB3552-2018) / 采用下列方式之一进行处理,不得直接 排海 a )利用船载收集装置,排入接收设施; b)利用船载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处理,达 到以下规定要求后在航行中排放(1) 在 2012 年 1 月 1 日以前安装(含更换) 生 活 污 水 处 理 装 置 的 船 舶 , BOD5≤50mg/L ,SS≤150 mg/L ,耐热大 肠菌群≤2500 个/L;(2)在 2012 年 1 月 1 日以后安装(含更换)生活污水处 理 装 置 的 船 舶 , BOD5≤25 mg/L , SS≤35mg/L ,耐热大肠菌群≤1000 个/L, CODCr≤ 125mg/L,pH6-8.5,总氯(总 余氯)0.5mg/L。 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生活污水处理装 置出水口。 距最近陆地 3 海里以内 (含)的海 域产生的船 舶生活污水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使用设备打碎固形物和消毒后排 放; (2)船速不低于 4 节,且生活污水排放 速率不超过相应船速下的最大允许排放 速率。 3 海里12 海里的海域 船舶垃圾 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 制标准 (GB3552-2018) / 禁止排海,收集并排入接收设施 塑料、废弃 食用油、生 活废弃物等 在距最近陆地 3 海里以内(含)的海域, 应收集运回陆地处理;在距最近陆地 3 海里至 12 海里(含)的海域,粉碎至直 径不大于 25mm 后方可排放;在距最近 陆地 12 海里以外的海域可排放。 食品废弃物 船舶大气 污染物 船舶大气污染物排 放控制区实施方案 / 排放控制区范围内使用硫含量不大于 0.5m/m 的船用燃油 作业船舶产 生的大气污 染物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惠州 26-6 油田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2.3 环境敏感目标与环境保护目标 2.3.1 环境敏感目标 本项目位于中国南海珠江口盆地,评价范围内的敏感目标主要是油田所在 海域附近的鱼类产卵场。 本项目新建设施位于鲐鱼粤东外海区产卵场、蓝圆鯵粤东外海区产卵场、 深水金线鱼产卵场及黄鲷南海北部产卵场内,其他产卵场距离本项目的最近距 离均在 6km 以上。 此外,本项目新建设施与针头岩海洋保护区最近距离约km ,距离其他 自然保护区等敏感目标均在km 以上。正常开发生产作业仅对产卵场产生一 定影响,不会对其他敏感目标造成任何影响,但需作为溢油风险评价关注对象。 工程海域附近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具体描述详见报告书“ 第四篇 工程区域环 境概况” 篇章中内容。 2.3.2 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在正常建设、运行情况下环境保护目标为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内的海 水水质、沉积物质量、海洋生物质量及鱼类产卵场等。 溢油情况下的环境保护目标为工程周围海域海水水质、海洋渔业资源、海 洋生态环境等环境敏感目标。潜在事故性溢油对周围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范围 和程度详见报告书“ 第八篇 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价” 中内容。 2.4 评价内容 根据环境影响识别和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确定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 内容主要为建设阶段和正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污染物(主要是钻井液、 钻屑和含油生产水等)对海水水质、沉积物和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及潜 在的溢油事故对海水水质、海洋生态和渔业资源的影响评价。 本次评价的工程内容主要包括 . 新建 HZ26-6DPP 平台; . 新铺设的海底管道(含 1 条海底混输管道和 1 条海底输气管道)。 2.5 评价重点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在对评价项目进行筛选的基础上,确定本次环境影响 评价的评价重点包括 第二篇 总论 第 9 页 共 275 页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惠州 26-6 油田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钻井作业期间排放的钻井液、钻屑对工程周围海水水质、底质和海洋生 态环境的影响范围及程度; . 生产期间含油生产水的排放对工程周围海水水质、海洋生态和渔业资源 的影响范围及程度; .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及合理性分析; . 溢油事故风险分析、防范对策及应急措施可行性分析。 2.6 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19485-2014),海洋工程 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依照建设项目的具体类型及其对海洋环境可能 产生的影响确定,见表 2.6- 1。 表 2.6- 1 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建设项目类型和 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海水水质 环境 海洋沉积 物环境 海洋生态 和生物资 源环境 海洋地形 地貌与冲 淤环境 海洋水文 动力环境 环境 风险 其他评价 内容 海洋油(气)开发 及其附属工程 ★ ★ ★ ★ 备注 ★为必选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为依据建设项目具体情况可选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由表可见,海洋水文动力环境、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的影响评价内容 不是海洋油(气)开发及其附属工程的必选评价内容。鉴于本次惠州 26-6 油田 开发项目新建平台为导管架结构,导管架桩腿间距较大,透水性良好,对水文 动力、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影响轻微;新铺海底管道对路由周边局部范围内底 层流速和流向会有轻微影响,但影响范围很小,不会对管线区域的整体水文动 力环境造成影响。因此,本次评价将对水文动力环境和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影 响进行简要分析。 根据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19485-2014),海洋油(气) 开发及其附属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主要根据污水每天排放量或年 产油量以及所处海域的生态敏感性来确定。 本项目位于中国南海珠江口盆地,与周边海洋保护区距离较远,新建工程 位于产卵场内,属于导则中规定的“ 生态环境敏感区”。本项目投产后,最大年产 油当量约 104t/a (天然气折原油系数为 7.968 10-4t/Sm3 ,原油密度按 0.849t/m3 计算),最大含油生产水产生量为m3/d ,生产水经处理达标后 第二篇 总论 第 10 页 共 275 页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惠州 26-6 油田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排海。根据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19485-2014) 中对评价 工作等级的判据,确定本项目水质环境评价等级为 1 级,沉积物环境评价等级 为 1 级,生态和生物资源环境评价等级为 1 级,见表 2.6-2。 表 2.6-2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工程内容 工程规模 工程所在海域和 生态环境类型 水质 环境 沉积物 环境 生态和生物 资源环境 海洋油(气)开发 及其附属工程 污水排放量大于 10000m3/d 或年产油量大于 100 万 t 生态环境敏感区 1 1 1 鉴于本项目在建设、生产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溢油事故环境风险,参照建 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确定本项目的风险评价等级 为二级,风险评价等级的确定详见报告书“ 第八篇 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价” 中内容。 2.7 评价范围 根据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19485-2014)的要求,评 价范围需根据工程特点、所在海域环境特征及周边海洋环境敏感目标分布等确 定,覆盖工程建设可能影响到的全部海域。 根据本项目各环境要素评价等级,并结合工程排污情况以及新建设施所在 位置,确定以新建和依托设施周围 60km50km 的矩形区域为本项目的环境影响 评价范围,评价范围外延距离本项目新建设施和依托设施约 15km ,评价面积约 为 3000km2。 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四至坐标见表 2.7- 1 ,评价范围示意见图 2.7- 1。 表 2.7- 1 评价范围四至坐标 拐点 经度(E) 纬度(N) A B C D 第二篇 总论 第 11 页 共 275 页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惠州 26-6 油田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图 2.7- 1 评价范围示意图 第二篇 总论 第 12 页 共 275 页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惠州 26-6 油田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3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3.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3.1.1 项目名称与建设性质 建设项目名称为惠州 26-6 油田开发项目,建设单位为中海石油(中国)有 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本项目计划新建 1 座钻采平台(HZ26-6DPP)和 2 条海底 管道,属于新建海洋油(气)开发工程。 3.1.2 地理位置 惠州 26-6 油田位于中国南海珠江口盆地,距深圳市东南约km,距离现 有惠州 26- 1 油田约km ,距离现有惠州 32-5/33- 1 油田km km ,所 在海域水深约m。本项目地理位置见图 3.1- 1,新建及依托设施坐标见表 3.1- 1。 表 3.1- 1 新建及依托设施坐标 设施名称 东经(E) 北纬(N) 新建设施 HZ26-6DPP 平台 依托设施 南海奋进 FPSO 图 3.1- 1 项目地理位置图 第 13 页 共 275 页 第三篇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3.1.3 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项目计划新建 1 座钻采平台(HZ26-6DPP 平台),新铺设 1 条海底混输 管 道(HZ26-6DPP 至 南 海 奋 进 FPSO 长 约 14.3km ) 和 1 条 海 底 输 气 管 道 (HZ26-6DPP 至番禺 30- 1 登陆海管水下三通长约 15.2km)。 本项目投产后预计最大年产油量m3/a,最大年产气量m3/a, 最大年产水量m3/a。本项目总投资约元人民币,基础数据见表 3.1-2。 表 3.1-2 本项目基础数据 项目 惠州 26-6 油田开发项目 产量 最大年产油量 最大年产气量 最大年产水量 开发方式 利用天然能量衰竭式开发 开采方式 油井前期自喷,后期电潜泵采油;气井 自喷 井数 19 口生产井,预留 21 个井槽 设施设计年限 25 年 总投资 预计投产时间 2024 年 11 月 3.1.4 生产物流特性 惠州 26-6 油田气井凝析油和油井原油物性见表 3.1-3,天然气组分见表 3.1-4。 3.1.5 生产预测数据 本项目生产预测数据见表 3.1-5。 第 14 页 共 275 页 第三篇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惠州 26-6 油田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 3.1-3 惠州 26-6 油田油品物性 井区 层位 取样深度 密度(t/m3) 粘度(mPa s) 含硫 含蜡 胶质 沥青质 含水 凝固点 备注 m 20℃ 15℃ 50℃ 80℃ ℃ 第 15 页 共 275 页 第三篇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表 3.1-4 天然气组分(mol) 组分 井区 层位 CO2 二氧化碳 N2 氮 气 C1 甲 烷 C2 乙 烷 C3 丙 烷 iC4 异丁烷 nC4 正丁烷 iC5 异戊烷 nC5 正戊烷 C6 已 烷 C7 庚 烷 C8 辛 烷 合 计 第 16 页 共 275 页 第三篇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表 3.1-5 惠州 26-6 油田生产预测 时间 日均产量 年产量 累产量 油 水 液 气 油 水 液 气 油 水 液 气 m3/d m3/d m3/d 104m3/d 104m3/a 104m3/a 104m3/a 108m3/a 104m3 104m3 104m3 108m3 2024 2025 2026 2027 2028 2029 2030 2031 2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