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23-2油田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docx
锦州23-2 油田开发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JZ23-2CEPB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北 京 二〇二二年九月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锦州 23-2 油田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总 目 录 1 概述 1 1.1 工程项目概述 1 1.2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 2 1.3 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 3 1.4 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3 2 总论 5 2.1 评价依据 5 2.2 评价标准 8 2.3 环境敏感目标与环境保护目标 11 2.4 评价内容 12 2.5 评价重点 12 2.6 评价工作等级 13 2.7 评价范围 14 3 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16 3.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6 3.2 项目开发方案概述22 3.3 新建工程设施概况23 3.4 依托设施校核和改造29 3.5 生产工艺过程35 3.6 工程施工方案40 3.7 产污环节与环境影响分析44 3.8 污染源强核算47 3.9 工程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58 3.10 环境影响要素识别60 3.11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60 4 区域自然环境现状 62 目录 I 4.1 区域自然环境概况62 4.2 环境功能区划及相关规划符合性66 4.3 环境敏感目标筛选83 5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95 5.1 海洋环境现状调查概况 95 5.2 海水水质现状调查与评价 103 5.3 海洋沉积物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09 5.4 海洋生态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10 5.5 海洋生物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14 5.6 海洋渔业资源和渔业生产现状调查与评价 115 6 环境影响回顾性分析与评价 129 6.1 现有工程概况 129 6.2 环评审批与环境保护设施“三同时”和竣工验收 132 6.3 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情况 133 6.4 污染物排放情况及污染防治措施运行情况 133 6.5 环境风险事故回顾 135 6.6 工程海域环境质量情况回顾 135 7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42 7.1 海洋环境影响预测142 7.2 海水水质环境影响评价153 7.3 海洋沉积物环境影响评价155 7.4 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56 7.5 海洋生物资源损失评估158 7.6 对环境敏感目标影响分析163 7.7 对辽东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生态红线区的影响分析164 7.8 通航安全影响分析168 7.9 水文动力环境影响分析169 目录 II 7.10 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影响分析169 8 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价 170 8.1 风险评价概述 170 8.2 风险调查 171 8.3 环境风险潜势初判断 173 8.4 风险识别 177 8.5 风险事故情形分析 179 8.6 地质性溢油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185 8.7 浅层气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 200 8.8 溢油风险后果分析 210 8.9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处置措施 216 9 清洁生产分析与总量控制 234 9.1 建设项目清洁生产分析 234 9.2 建设项目清洁生产评价 237 9.3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与建议 240 10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及其合理性分析241 10.1 建设阶段环境保护对策措施241 10.2 生产阶段环境保护对策措施245 10.3 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符合性分析259 10.4 环保设施竣工验收建议259 11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 261 11.1 环境保护设施和对策措施的费用估算 261 11.2 环境保护的经济损益分析 262 11.3 社会效益分析 263 12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265 12.1 环境保护管理计划 265 12.2 环境监测计划 268 目录 III 12.3 监测方案269 13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71 13.1 工程分析结论 271 13.2 相关政策和规划符合性结论 273 13.3 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结论 273 13.4 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结论 278 13.5 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价结论 281 13.6 清洁生产和总量控制结论 283 13.7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的合理性、可行性结论 284 13.8 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结论 286 附表锦州 23-2 油田海域海洋环境现状调查结果288 附件 1关于锦州 23-2 油田开发工程环评委托书289 附件 2固废处理合同及资质证书290 附件 3相关环评报告批复文件291 附件 4锦州 23-2 油田开发工程通航安全影响咨询报告专家咨询意见291 附件 5锦州 23-2 油田开发工程对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影响 专题论证报告专家审查意见及复核意见 291 目录 IV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锦州 23-2 油田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 概述 1.1 工程项目概述 锦州 23-2 油田位于渤海辽东湾海域,东经** ,北纬** 。本油田距岸最近 距离约 27.2km ,西北距已建的锦州 9-3 油田约 32km ,西距兴城市约 80km , 东北距营口市约 50km 。本油田范围内水深在 9.3m 10.9m 。锦州 23-2 油田开 发工程高峰年产油为**m3 ,高峰年产气为**m3 ,采用前期蒸汽吞吐后期转蒸 汽驱的方式进行开发,预计投产时间为 2024 年 6 月,开发投资约**元人民币 (不含税)。 锦 州 23-2 油 田 开 发 工 程 依 托 锦 州 9-3 油 田 开 发 。 本 项 目 拟 新 建 JZ23-2CEPA 和 JZ23-2CEPB 两座中心平台,共钻 67 口井,并预留 21 个井槽; 新铺设 2 条海底混输管道(长约 2km/6″ 的 JZ23-2CEPAJZ23-2CEPB 海底混 输管道、长约 40km/12″ 的 JZ23-2CEPBJZ9-3CEPD 海底混输管道)和 2 条海 底电缆(长约 40km 的 JZ9-3CEPDJZ23-2CEPB 海底电缆 、长约 2km 的 JZ23-2CEPBJZ23-2CEPA 海底电缆),并对依托设施进行适应性改造。 锦州 23-2 油田新建的 JZ23-2CEPA 和 JZ23-2CEPB 平台所采井流经各自 平台的原油一级处理系统进行油气水分离后,JZ23-2CEPA 平台分离出的含水 原油经新建海底混输管道输送至 JZ23-2CEPB 平台,两中心平台的含水原油混 合后通过新建海底混输管道送至 JZ9-3CEPD 平台,进入 JZ9-3CEPD 平台的生 产处理流程处理成合格原油后,送至锦州 9-3 油田的储油沉箱平台 JZ9-3SLPW 储存与外输。JZ9-3CEPD 平台原油处理系统分离出的含油生产水经处理达到 注水水质标准后全部回注地层。新建的 JZ23-2CEPA 和 JZ23-2CEPB 平台分离 出的伴生气去燃料气系统处理后用作锅炉燃料,分离出的生产水送去生产水 除砂及动力液系统处理后用作射流泵动力液,当生产水量无法满足动力液用 量时由水源井补充,当生产水在满足动力液用量之外仍有富裕时,通过外输 掺水泵进入外输海管,油水混输至 JZ9-3CEPD 平台进一步处理。 锦州 23-2 油田依托锦州 9-3 油田联网供电,并在 JZ23-2CEPB 平台增设 原油电站补充电力不足。 第一篇 概述 第 1 页/共 291 页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锦州 23-2 油田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 受建设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的委托(详见附件 1),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环评单位)承担了锦州 23-2 油田开发工程的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建设单位在确定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后 7 个工作日内在自 然资源报开展了“锦州 23-2 油田开发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第一次公示。 环评单位接到任务委托书后开展了资料收集、以及相关法规和标准等与本项 目有关文件的研究工作,收集的资料主要包括工程资料、相关法规和标准文 件、已批复的依托设施相关环评文件等。 通过对锦州 23-2 油田开发工程的工程资料分析、相关法规和标准等文件 研究、环境敏感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筛选等工作确定了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的评价内容、评价重点、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并对本项目海洋环境功 能区划及相关规划符合性进行了分析。 本项目春、秋季两次海洋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工作均由国家海洋局 北海环境监测中心承担;本项目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价内容主要来源于辽宁省 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的调查结果,并开展了锦州 23-2 油田开发工程对辽东湾 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的影响专题论证报告。 根据本项目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结果,开展了本项目的环境 影响预测与评价工作。结合工程分析以及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结论,本项目 开展了清洁生产分析、环境保护对策措施及其合理性分析、环境风险分析与 评价、总量控制建议、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以及环境经济损益分析等专题研 究。根据各专题研究结果,完成了锦州 23-2 油田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 编制。建设单位组织了国内海洋工程类相关领域专家对本报告书开展了内审 工作,根据专家内审意见对本报告书进行修改完善后形成征求意见稿,并开 展第二次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建设单位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报批锦州 23-2 油田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 告书前开展了第三次公示,公示内容包括锦州 23-2 油田开发工程环境影 响报告书全文和“锦州 23-2 油田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公众参与说明 ”。 第一篇 概述 第 2 页/共 291 页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锦州 23-2 油田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本项目完成三次公示后,完善后的锦州 23-2 油田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上报至生态环境部待审批等相关工作。 1.3 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 锦州 23-2 油田开发工程新建设施均位于辽东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 区内;新建海底混输管道和海底电缆的部分路由段位于辽东湾国家级水产种 质资源保护生态红线区(限制开发区);本项目新建设施位于鳀鱼、银鲳、 黄姑鱼、 白姑鱼和海蜇产卵场内以及黄姑鱼索饵场内。 本项目在正常作业情况下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和环境影响是钻完井期间 排放的钻井液和钻屑、铺设海底混输管道和海底电缆挖沟埋设时掀起的悬浮 物排放对上述环境敏感目标及周围海域的海水水质、底质和海洋生态环境的 影响范围及程度。 本项目在环境风险事故情况下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和环境影响是溢油污 染环境事件对工程设施周围海域的环境敏感目标、海洋生态环境、渔业资源 等的潜在影响。 1.4 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锦州 23-2 油田开发工程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符合全国海洋功能区划 (20112020 年)、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 年)、全国海 洋主体功能区规划、辽宁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和调整后的辽宁省 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根据自然资源部办公厅 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 开展生态保护红线评估工作的函、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局 生态环境 部自然生态保护司关于印发生态保护红线评估有关材料的函等文件要求, 全国各省开展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根据最新的辽宁省生态保护红线 划定方案(报批稿,尚未正式公布),锦州 23-2 油田新建工程设施均位于 调整后的生态红线之外,其中新建 JZ23-2CEPA 平台距离最近的生态红线区约 5.9km ,新建 JZ23-2CEPB 至 JZ9-3CEPD 海底管缆距离最近的生态红线区约 1.2km。本项目开发方案较为充分地考虑了该油田开发工程可能对周围海洋环 境造成的影响,从工艺设计、施工方案选择及生产运营各阶段均将采取一系 第一篇 概述 第 3 页/共 291 页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锦州 23-2 油田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列环境保护措施;本项目的生产工艺先进, 自动化程度高,符合清洁生产的 要求。本项目的开发建设与最新的辽宁省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报批 稿,尚未正式公布)相协调。 本项目所在海域的海水水质、海洋沉积物和海洋生态环境现状基本稳定, 评价范围内的环境敏感目标主要是辽东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辽东 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生态红线区、黄姑鱼索饵场以及鳀鱼、银鲳、黄 姑鱼、 白姑鱼和海蜇产卵场。本项目在建设阶段主要污染物包括钻完井作业 产生的钻屑、钻井液和海底混输管道/电缆挖沟埋设时产生的悬浮物,其对环 境的影响属于短期、可恢复性。正常生产阶段所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含油生 产水和生活污水,其中含油生产水经处理后部分作为动力液、其它部分全部 回注地层,新建平台产生的生活污水处理达标后回注或回用;其它污染物排 放量相对较小,拟采取的清洁生产和污染防治措施得当,污染物排放后对周 围环境(水质、底质及生态)的影响范围和程度较小。本项目的建设和生产 对海洋生态和渔业资源会产生一定影响和损害,需要采取有效的保护或补偿 措施。本项目存在溢油风险,将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溢油防范措施和应急对策 措施。 评价认为,在建设单位落实了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生态保护措施、风险 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的前提下,本项目对周边的环境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是 可以接受的。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本项目建设可行。 第一篇 概述 第 4 页/共 291 页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锦州 23-2 油田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2 总论 2.1 评价依据 本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根据锦州 23-2 油田开发工程的可研方案和基本设 计方案,在各项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环保法规的要 求进行评价,评价依据如下。 2.1.1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4.4.24 修订)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7.11.04 修正)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8.12.29 修正)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01.10.27 颁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3.12.28 修正) .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8.10.26 修改)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7.6.27 修改)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21.4.29 修订)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20.4.29 修订) .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8.10.26 修订) .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12.2.29 修订) 2.1.2 环境保护行政法规、政策、管理文件 .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2017.7. 16 修改) .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管理规定(国家海洋局,2017.4.27) . 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国务院,2018.3.19 修订)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 1983.12.29) . 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国务院,2006.2. 14) .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务院,2017.10.7 修订) 第二篇 总论 第 5 页/共 291 页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锦州 23-2 油田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2021 年修改)(发展改革委, 2019.10.30 ,2021.12.30 修改)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 年版) (生态环境部, 2021.1. 1 施行) . 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国务院,2018.3. 19 修订) . 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及其有关作业活动污染海洋环境防治管理规定 (交通运输部,2017.5.23 施行) . 沿海海域船舶排污设备铅封程序规定(交通运输部,2007.4. 10)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作业和活动通航安全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 2021.9. 1 施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国务院,2013.12.7 修改) .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农业部,2009.5. 1 施行) .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管理暂行办法(农业部,2011.3. 1 施行) . 农业部关于做好“十三五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的指导意见(农业 部,2016.4.20 实施) .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的通知(农业部, 2017.7. 10 发布) .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生生物资源保护 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 境保护部、农业部,2013.8.5 发布) . 关于进一步加强石油天然气行业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生态环境 部,2019.12. 13) .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 年版)(生态环境部,2021.1. 1 施行) .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境保护部, 2012.7.3) . 铺设海底电缆管道管理规定(国务院,1989.2. 11) . 铺设海底电缆管道管理规定实施办法(国家海洋局,1992.8.26) . 海底电缆管道保护规定(国土资源部,2004.1.9 颁布) .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国家 第二篇 总论 第 6 页/共 291 页 海洋局,2016.1.5 修改) . 国家海洋局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应急预案(国家海洋局,2015.4.3 起 施行) .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化学消油剂使用规定(国家海洋局,2015.11.23 公布) . 关于印发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污染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环 海洋函[2022]27 号) 2.1.3 其他依据 . 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2015.8) . 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 年) . 辽宁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2017.8) . 辽宁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 年) . 辽宁省(渤海海域)海洋生态红线区划定报告(2014.5) . 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 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 景目标纲要 . 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 标纲要 . “十四五 ”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 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08-2020 年) . 辽宁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6-2020 年) . 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 年) . 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2018.11.30) .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 .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 19485-2014) .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 . 海洋调查规范(GB12763-2007) . 海洋监测规范(GB17378-2007) . 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SC/T9110-2007) 第二篇 总论 第 7 页/共 291 页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锦州 23-2 油田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SY/T 5329-2012) . 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20 年) . 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交海发[2018]168 号) . 海洋生态资本评估技术导则GB/T 28058-2011 . 水上溢油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JT/T1143-2017)* . 船舶溢油应急能力评估导则(JT/T 877-2013)* 注* 由于行业适用性,部分采用。 2.1.4 基础资料 . 锦州 23-2 油田开发工程环评委托书 . 锦州 23-2 油田开发工程可研深化报告(2021.7) . 锦州 23-2 油田开发项目基本设计简缩本(2021.8) . 锦州 23-2 油田开发项目总体开发方案报告(2021. 10) . 锦州 23-2 油田开发工程地质性溢油风险评估报告(2021.6) . 锦州 23-2 油田开发项目浅层气风险分析报告(2021. 10) . 锦州 9-3 油田东区调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009.5) . 锦州 9-3 油田主体区西侧调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010.3) . 锦州 9-3 油田主体综合调整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2013.4) 2.2 评价标准 2.2.1 环境质量标准 锦州 23-2 油田开发项目位于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中的辽 河三角洲海域和渤海中部海域。本项目 JZ23-2CEPB 平台至 JZ9-3CEPD 平台 新建海底管道/电缆部分位于辽河三角洲海域,新建海底管道/电缆其余部分、 新建两座中心平台均位于渤海中部海域。辽河三角洲海域主要功能为海洋保 护、矿产与能源开发、渔业;渤海中部海域是我国重要的海洋矿产资源利用 区域,主要功能为矿产与能源开发、渔业、港口航运。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中所采用的环境质量标准见表 2.2- 1。 本项目正常生产情况下的评价范围内,部分站位位于辽宁省海洋功能 第二篇 总论 第 8 页/共 291 页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锦州 23-2 油田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区划(2011-2020 年)和(或)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区内,执行所在功能区规 定的相应标准。本项目春、秋两次现状调查评价中采用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 的站位有 1 个,采用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有 22 个,采用第三类海水水质标 准的有 1 个,其它按不劣于现状评价的有 11 个;本次海洋沉积物现状调查与 评价采用第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的站位有 7 个,采用第二类海洋沉积物 质量标准的有 2 个,其它按不劣于现状评价的有 11 个。 表 2.2- 1 本项目采用的环境质量标准 项目 采用标准 等级 适用对象 海水 水质 海水水质标准(GB 3097- 1997) 执行所在 功能区划 或生态红 线区规定 的相应标 准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 海洋 沉积物 海洋沉积物质量(GB 18668-2002) 海洋沉积物质量评价 海洋 生物 海洋生物质量(GB 18421-2001) 海洋生物质量评价(贝类) 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 查简明规程 海洋生物质量评价(甲壳类和鱼类的 生物体内污染物质,除石油烃、砷和 铬外) 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 技术规程(第二分册) 海洋生物质量评价(鱼类的生物体内 石油烃) 2.2.2 污染物排放标准 锦州 23-2 油田位于渤海辽东湾海域,根据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排 放浓度限值(GB4914-2008),本项目所在海域属于一级海域;根据海洋 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生物毒性 第 1 部分分级(GB18420.1-2009),本项 目所在海域属于一级海区。本项目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相关污染物 的处置与排放标准见表 2.2- 2。 表 2.2- 2 本项目采用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污染物 采用标准 等级 标准值 适用对象 非油层 水基钻 井液和 钻屑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 排放浓度限值 (GB4914-2008) 一级 排放的非钻井油层钻屑和钻 井液需满足含油量≤1,重晶 石中 Hg≤1mg/kg, Cd≤3mg/kg 钻井作业排放 的非油层水基 钻井液和钻屑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 生物毒性 第 1 部分分级 (GB18420-2009) 一级 生物毒性≥30000mg/L 第二篇 总论 第 9 页/共 291 页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锦州 23-2 油田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污染物 采用标准 等级 标准值 适用对象 油层段 水基钻 井液和 钻屑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 排放浓度限值 (GB4914-2008) 一级 钻井油层钻屑和钻井油层钻 井液不得排放 钻井作业产生 的油层段钻屑 和钻井液 生产水 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 指标及分析方法 (SY/T 5329-2012) / 处理达到回注标准后全部回 注地层 生产阶段产生 的含油生产水 的处置 生活 污水 / 生产阶段产生 的生活污水中 的灰水的处置 生活垃 圾/生产 垃圾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 排放浓度限值 (GB4914-2008) 一级 禁止排放或弃置入海 建设/生产阶段 产生的生产/生 活垃圾处置 船舶含 油污水 沿海海域船舶排污设备铅 封管理规定 / 全部运回陆地交有资质单位 处理 建设/生产作业 船舶含油污水 船舶生 活污水 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 准(GB3552-2018)、73/78 防污公约、国内航行海船 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20 年) / 采用下列方式之一进行处理, 不得直接排海 a)利用船载收集装置,排入接 收设施; b)利用船载生活污水处理装 置处理,达到以下规定要求后 在航行中排放(1)在 2012 年 1 月 1 日以前安装(含更换) 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船舶, BOD5 ≤50mg/L ,SS≤150 mg/L ,耐热大肠菌群≤2500 个/L;(2)在 2012 年 1 月 1 日以后安装(含更换)生活污 水处理装置的船舶,BOD5 ≤25 mg/L,SS≤35mg/L,耐热大肠 菌群≤1000 个/L ,CODCr≤ 125mg/L,pH68.5,总氯(总 余氯)0.5mg/L。 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生活污 水处理装置出水口。 距最近陆地 3 海里以内(含) 的海域产生的 船舶生活污水 同时满足下列条件 (1)使用设备打碎固形物和 消毒后排放; (2)船速不低于 4 节,且生 活污水排放速率不超过相应 船速下的最大允许排放速率。 3 海里12 海里 的海域 船舶 垃圾 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 准(GB3552-2018)、73/78 防污公约、国内航行海船 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20 年) / 禁止排海, 收集并排入接收设施。 塑料、废弃食用 油、生活废弃物 等 / 在距最近陆地 3 海里以内(含) 的海域,应收集并排入接收设 施;在距最近陆地 3 海里至 12 海里(含)的海域,粉碎或磨 碎至直径不大于 25 毫米后方 可排放;在距最近陆地 12 海 里以外的海域可以排放。 食品废弃物 船舶大 气污染 物 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 区实施方案(交海发[2018]168 号) / 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应满足 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 区实施方案的要求 船舶 2.3 环境敏感目标与环境保护目标 2.3.1 环境敏感目标 锦州 23-2 油田附近海域主要环境敏感目标有自然保护区、生态红线区、 国家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重要渔业水域、养殖区和旅游区等。本项 目新建设施均位于辽东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内;新建海底混输管道 和海底电缆的部分路由段穿越辽东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生态红线区 (限制开发区);本项目位于黄姑鱼索饵场内,位于鳀鱼、银鲳、黄姑鱼、 白姑鱼和海蜇产卵场内;本项目 JZ23-2CEPB 平台至 JZ9-3CEPD 平台新建管 道/电缆距离最近的确权养殖区约 0.6km;本项目新建工程设施距其他环境敏 感目标在 8.9km 以上。本油田正常开发生产作业情况下不会对这些环境敏感 区造成影响,但需作为溢油风险评价关注对象。 本项目附近主要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具体描述详见报告书“ 第 4 篇 区域自 然环境现状” 篇章中内容。 2.3.2 环境保护目标 锦州 23-2 油田开发工程在正常建设、生产情况下环境保护目标为环境影 响评价范围内的海水水质、海洋沉积物质量和海洋生物质量以及辽东湾国家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锦州 23-2 油田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辽东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生态红线区、锦州 浅海养殖区、黄姑鱼索饵场、以及鳀鱼、银鲳、黄姑鱼、 白姑鱼和海蜇产卵 场等重要渔业水域等。 溢油情况下的环境保护目标为工程周围海域海水水质、海洋渔业资源、 海洋生态环境、辽东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以及锦州浅海养殖区等环 境敏感目标。潜在事故性溢油对周围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范围和程度详见报 告书“ 第 8 篇 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价”。 2.4 评价内容 本次评价的工程内容主要包括 . 新建 JZ23-2CEPA 和 JZ23-2CEPB 两座中心平台; . 新铺设 2 条海底混输管道(长约 2km/6″ 的 JZ23-2CEPAJZ23-2CEPB 海底混输管道、长约 40km/12″ 的 JZ23-2CEPBJZ9-3CEPD 海底混输 管道)和 2 条海底电缆(长约 40km 的 JZ9-3CEPDJZ23-2CEPB 海底 电缆、长约 2km 的 JZ23-2CEPBJZ23-2CEPA 海底电缆); . 依托设施 JZ9-3CEPD 、JZ9-3SLPW 等平台进行校核和适应性改造。 根据环境影响识别和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确定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主要为建设阶段和正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污染物(主要是钻井液、钻 屑、管缆挖沟产生的悬浮物等)对海水水质、沉积物和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 价,以及潜在的溢油风险事故对海水水质、海洋生态和渔业资源的影响评价。 2.5 评价重点 根据锦州 23-2 油田开发工程的特点,在对评价项目进行筛选的基础上, 确定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重点包括 . 钻完井作业期间排放的非钻井油层水基钻井液和非钻井油层水基钻井 液钻屑对周围海域的海水水质、底质和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 度; . 海底混输管道和电缆铺设期间掀起的悬浮物排放对周围海域的海水水 质、底质和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及其程度; 第二篇 总论 第 12 页/共 291 页 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锦州 23-2 油田开发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环境影响回顾性分析与评价; .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与清洁生产分析; . 本项目开发建设对辽东湾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辽东湾国家级 水产种质资源保护生态红线区的影响分析; . 环境风险事故对工程设施周围海域的环境敏感目标、海洋生态环境、 渔业资源以及渔业生产的潜在影响,以及环境风险事故防范对策和应 急措施可行性分析。 2.6 评价工作等级 根据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GB/T 19485-2014),海洋工 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依照建设项目的具体类型及其对海洋环境可 能产生的影响确定,见表 2.6- 1。 锦州 23-2 油田开发工程为全海式工程项目,泥面以上主要新建工程设施 是两座中心平台,平台导管架桩腿间距较大,透水性良好,对水文动力和地 形地貌与冲淤环境影响轻微;且本项目不涉及填海、疏浚等对水文动力环境 和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产生明显影响的工程内容。因此,本次评价将对海洋 水文动力环境、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表 2.6- 1 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建设项目类型和 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海水水质 环境 海洋沉积 物环境 海洋生态 和生物资 源环境 海洋地形 地貌与冲 淤环境 海洋水文 动力环境 环境 风险 其他评价 内容 海洋油(气)开发 及其附属工程 ★ ★ ★ ★ 注★为必选环境影响评价内容;为依据建设项目具体情况可选环境影响评价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