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中19-6气田13-2区块5井区开发项目环评报告.docx
编号 HYHJ-030-HP-2021 渤中19-6气田13-2 区块5井区开发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建设单位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环评单位 海油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2022年4月 目 录 概 述 1 一、工程项目特点 1 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1 三、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 2 四、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2 1 总论 3 1.1 评价任务由来与评价目的 3 1.2 编制依据 4 1.3 评价标准 7 1.4 评价内容 10 1.5 环境影响要素识别 10 1.6 评价等级 11 1.7 评价范围与评价工作重点 12 1.8 环境敏感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 14 2 工 程 概 况 15 2.1 建设项目概况 15 2.2 工程组成及整体工艺流程 20 2.3 工程开发方案 21 2.4 依托平台现状及改造工程内容 29 2.5 海上施工和建设方案 33 2.6 依托设施能力校核 37 3 工程分析 47 3.1 工程各阶段污染环节与环境影响分析 47 3.2 工程各阶段污染源强核算 48 4 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54 4.1 水文气象概况 54 4.2 海洋资源和海域开发利用概况 57 4.3 环境敏感目标 59 5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65 5.1 水文动力现状调查与评价 65 5.2 地形地貌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75 5.3 海水水质现状调查与评价 81 5.4 沉积物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04 5.5 海洋生物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 108 5.6 生物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21 5.7 海洋渔业资源现状调查与评价 129 6 回顾性环境影响评价 145 i 6.1 依托工程开发生产状况回顾 145 6.2 依托工程环评及验收情况 145 6.3 环保设施运行情况 147 6.4 现有工程溢油风险事故回顾 149 6.5 海洋环境质量回顾性分析 149 7 环境影响预测与分析 160 7.1 水文动力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160 7.2 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167 7.3 水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价 167 7.4 沉积物环境影响分析171 7.5 海洋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 172 7.6 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影响分析 178 8 环境风险分析与评价 181 8.1 风险调查及评级等级 181 8.2 环境风险危害识别与事故频率估算 183 8.3 环境风险事故影响分析 193 8.4 地质性溢油风险分析与评价 206 8.5 浅层气/气层研究及应对措施 217 8.6 环境风险防范对策措施和应急方法 221 8.7 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243 9 清洁生产与总量控制 245 9.1 清洁生产 245 9.2 总量控制 253 10 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254 10.1 施工阶段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254 10.2 建设项目生产阶段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255 10.3 建设项目海洋生态保护对策措施 256 10.4 环保竣工验收 258 10.5 污染防治措施、环境保护及生态保护措施汇总 258 11 环境保护的技术经济合理性 261 11.1 环境保护设施和对策措施的费用估算 261 11.2 环境保护的经济损益分析 261 11.3 环境保护的技术经济合理性 263 11.4 生态保护环保投资效益分析 263 12 海洋工程的环境可行性 265 12.1 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符合性分析 265 12.2 海洋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 266 12.3 海洋生态红线符合性分析 267 12.4 国家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 267 12.5 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 267 ii 13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 275 13.1 环境管理 275 13.2 环境监测 276 1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 279 14.1 工程分析结论 279 14.2 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结论 279 14.3 环境影响预测分析与评价结论 283 14.4 清洁生产和总量控制结论 285 14.5 环境保护对策的合理性、可行性结论 285 14.6 区划规划分析与政策符合性结论 287 14.7 公众参与结论 287 14.8 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结论 287 附录现状调查生物种名录 289 2021年5月现状调查生物种名录 289 2020年11月现状调查生物种名录292 附件 297 iii 渤中19 - 6气田13 - 2区块5井区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概述 一、工程项目特点 渤中19-6气田位于渤海湾盆地渤海中部海域,东经 北纬 构造上处于渤中坳陷的西南部,渤中13-2区块位于渤中19-6气田西 北部。 本项目拟建一座无人井口平台BZ19-6WHPD, 通过新建栈桥与现有BZ13-1BOP 平台相连。BZ19-6WHPD平台共布设20个井槽,本次拟钻井16口,预留4个井槽。 BZ19-6WHPD 井口物流经高压分离器分离后,部分气相物流在本平台经三甘醇 系统脱水, 一路去往注气压缩机回注注气井,富裕气经 BZ13-1WHPB平台外输渤西 终端;超过BZ19-6WHPD平台三甘醇系统处理能力的气输送至 BZ13-1BOP平台, 与BZ13-1WHPB、BZ13-1BOP 物流汇合后共同进入BZ13-1BOP 三甘醇系统脱水, 脱水后一路气去往BZ19-6WHPD新增注气压缩机压缩注气,另一路与BZ19-6WHPD 脱水富裕干气汇合外输渤西终端。BZ19-6WHPD平台高压分离器的液相物流去往 BZ13-1BOP 平台低压分离器,经再次减压脱气后通过经混输海管往 BZ26-2WHPA平 台进一步处理。新建平台所需电力依托渤中-垦利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 本项目实施后,最高日产天然气量为 10-Smd, 最高日产油量为 ■m/d; 最高年产气量■10m/a, 最高年产油量 10ma。 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HJ2.1-2016和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 价技术导则 GB/T19485-2014 的要求,本次环评的工作程序为 ●接受建设单位评价任务后,评价单位对相关法规、标准及项目设计文件进行 研究,识别筛选项目环境影响因子,确定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范围和评价重点, 并根据分析和筛选结果进行现状调查资料收集工作;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路线进行工程分析等工作,开展环境现状评价; ● 根据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调查结果,对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的范围和程度进 行预测根据预测结果形成针对本项目的环境保护对策措施、环境管理与监测、环 1 渤中19 - 6气田13 - 2区块5井区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境经济损益分析、产业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等内容; ●完成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后,协助建设单位送审政府主管部门,并根据环 境影响报告专家审查意见对报告进行修改及报批。 三、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 本项目正常建设和生产情况下,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钻井期间排放的钻井液、 钻屑产生的悬浮物对环境敏感目标及周围海域的海水水质、底质和海洋生态环境的 影响。在风险事故情况下,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是油气泄漏事故对工程设施周围海 域的环境敏感目标、海洋生态环境、渔业资源以及渔业生产的潜在影响。 四、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本项目为海洋油气勘探开采工程,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 中鼓励类“常规石油、天然气勘探与开采”,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本项目符合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 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7-2020年的相关要求。本项目位于山东省 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山东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山东省渤海海 洋生态红线区划定方案2013-2020年范围外。本项目周围海域海水、沉积物和 生物环境质量现状较好。 本项目在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钻屑、钻井液,对环境的影响属于短 期性、 一次性、可恢复性影响。生产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含油生产水 和海水冷却水,含油生产水经生产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回注,海水冷却水排放后 对周围海域环境水质、底质及生态的影响范围和程度较小。 本项目从设计和施工方案上采取了一系列污染治理、环境保护措施,采用的生 产工艺流程及设备、污染防治措施等均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本项目的建设和生产 对海洋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会产生一定影响和损害,需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本项 目存在一定的溢油风险,需采取切实可行的溢油应急防范对策措施。 在建设单位落实了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生态保护措施、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预 案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本项目建设可行。 2 渤 中 1 9 - 6 气 田 1 3 - 2 区 块 5 井 区 开 发 项 目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 1 总论 1.1评价任务由来与评价目的 1.1.1 任务由来 渤中19-6气田位于渤海湾盆地渤海中部海域,东经 北纬 ,构造上处于■■助陷的西南部,渤中13-2区块位于渤中19-6气田西 北部。2020年12月,自然资源部油气储量评审办公室批准13-2区块5、7井区新增 探明石油地质储量 101 10*m, 探明溶解气地质储量 10m。 本项目拟建一座无人井口平台 BZ19-6WHPD, 通过新建栈桥与现有BZ13-1BOP 平台相连,工程开发依托周边渤中13-1油田、渤中26-2油田、渤西终端和垦利终端, 及相关海底管道和电缆。 BZ19-6WHPD 平台共布设20个井槽,本次拟钻井16口,预留4个井槽。 BZ19-6WHPD井口物流经高压分离器分离后,部分气相物流在本平台经三甘醇系统 脱水, 一路去往注气压缩机回注注气井,富裕气经 BZ13-1WHPB平台外输渤西终端; 超过BZ19-6WHPD平台三甘醇系统处理能力的气输送至BZ13-1BOP 平台,与 BZ13-1WHPB、BZ13-1BOP 物流汇合后共同进入BZ13-1BOP 三甘醇系统脱水,脱水 后一路气去往BZ19-6WHPD新增注气压缩机压缩注气,另一路与BZ19-6WHPD脱 水富裕干气汇合外输渤西终端。BZ19-6WHPD 平台高压分离器的液相物流去往 BZ13-1BOP平台低压分离器,经再次减压脱气后通过经混输海管往 BZ26-2WHPA平 台进一步处理。新建平台所需电力依托渤中-垦利油田群岸电应用工程。 本项目实施后,最高日产天然气量为 10 Smd, 最高日产油量为 md; 最高年产气量■ 10ma, 最高年产油量 10m/a。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 规定,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委托海油环境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进行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国家主管部门审查。 1.1.2 评价目的 3 渤中19 - 6气田13 - 2区块5井区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本次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为 ● 识别本项目施工及运营阶段可能对海洋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污染因子,并核 算其污染源强; ● 在充分研究本项目工程方案的基础上,结合现场海洋环境调查资料,评价工 程所在的区域周围环境现状质量水平; ● 根据项目工程分析,预测与评价工程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对附近海域生 态影响进行分析;针对项目特征和污染物特征预测对海洋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范围 和程度,并提出污染物排放控制建议和减缓环境影响的对策建议; ● 分析本项目采用的清洁生产和污染防治措施,并提出进一步减少污染的合理 化建议; ● 分析潜在的环境风险和风险防范措施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措施; ● 论证项目的环境可行性,为项目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提供决策依 据,为项目的环境保护设计提供合理建议,为建设单位环境管理提供科学基础。 1.2编制依据 1.2.1 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修订,2015年1月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2017年11月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13年12月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2月修正,2012年7月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8年10月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环境防治法2017年6月修正,2018年1月实 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全国人大常委会,2021年12月通过, 2022年6月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4月修订,2020年9 月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2021年4月修订,2021年9月施行; 4 渤中19 - 6气田13 - 2区块5井区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2007年11月;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的通知 国发〔2006〕 9号,2006年2月; 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 国发〔2011〕35号,2011 年10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645号,2013 年12月修改;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2号,2017年10月实施; 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98号, 2018年3月修订; 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环境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98号,2018年3月修订;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 委员会令第29号,2020年1月实施; 国家海洋局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溢油应急预案国家海洋局,2015年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 源部令第64号,2016年1月实施;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20号,2009 年5月施行; 农业部关于做好“十三五”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的指导意见农业部, 2016年4月实施;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的通知农业部办 公厅,2017年7月;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 77号,2012年7月实施;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生生物资源保护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 发〔2013〕86号,2013年8月; 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4号,2019年1月实施; 关于进一步加强石油天然气行业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办环评函 2019910号,2019年12月;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21版; 5 渤中19 - 6气田13 - 2区块5井区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 2021年版 生态环境部部令第15号,2021年1 月起施行; 沿海海域船舶排污设备铅封管理规定 交通运输部,2007年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上水下作业和活动通航安全管理规定交通运输部, 2021年9月施行; 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的通知交海 发〔2018〕168号,2018年11月实施。 1.2.2 功能区划及规划 全国海洋功能区划2011年-2020年国函〔2012〕13号,2012年3 月 ; 全国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2015年8月; 全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7年-2020年 2018年2月; “十四五”海洋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22年1月 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 20112020年 ; 山东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2017年8月; 山东省渤海海洋生态红线区划定方案 2013年12月; 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鲁政发202112号。 1.2.3 导则、技术规范与标准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 HJ2.1-2016; 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GB/T19485-2014;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169-2018;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 HJ19-2022 代替HJ19-2011; 船舶溢油应急能力评估导则 JT/9T877-2013; 水上溢油环境风险评估技术导则 JT/T1143-2017; 水运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JTS149-20182019 年10月局部修订; 海洋监测规范 GB17378.1~7-2007; 海洋调查规范 GB/T12763.1~11-2007; 建设项目对海洋生物资源影响评价技术规程 SC/T91 10-2007; 6 渤中19 - 6气田13 - 2区块5井区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建设项目海洋环境跟踪监测技术规程 国家海洋局,2002年4月; 海洋生态损害评估技术指南 国家海洋局,2013年8月; 海洋生态资本评估技术导则 GB /T28058-2011。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GB4914-2008 ;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生物毒性 GB18420-2009 ; 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 G B 3552-2018; 海水水质标准 GB3 097-1997; 海洋沉积物质量 GB 18668-2002; 海洋生物质量 GB18421-2001; 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简明规程; 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技术规程 第二分册。 1.2.4 项目基础资料 渤中19-6气田13-2区块5井区总体开发方案报告2022年1月; 渤南二期油田调整井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2020年2月; 渤中19-6气田13-2区块5井区开发项目工程地勘、物探、海洋环境参数 调查及地震安全性评价 2021年12月; 渤中19-6气田13-2区块5井区开发项目地质性溢油风险分析2022年 3 月 ; 渤中19-6气田13-2区块5井区开发基本设计中间审查报告简缩本, 2022年3月; 渤中19-6气田13-2区块5井区开发基本设计部分平台原油分离器和海管 校核报告2022年4月。 1.3评价标准 1.3.1 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海水水质标准 GB3097-1997、海洋沉积物质量GB 18668-2002 和海洋生物质量 GB18421-2001, 对照山东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 年、河北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山东省渤海海洋生态红线区 7 渤中19 - 6气田13 - 2区块5井区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划定方案2013-2020年和河北省生态保护红线2018年6月中对各功能 区水质、沉积物、生物质量管理目标要求,确定各调查站位水质、沉积物、生物质 量评价执行标准情况。 本项目及春秋两季海洋环境质量调查站位均位于各功能区划定范围之外,因此, 水质、沉积物、海洋生物质量均从第一类标准开始评价,评价至符合某类标准为止。 具体标准执行情况见下表。 表1.3-1 环境质量标准 项目 采用标准 等级 适用对象 海水水质 海水水质标准 GB 3097-1997 第一类、第二类、第三 类、第四类 海水水质现状评价、环 境影响评价 沉积物 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 GB 18668-2002 第一类、第二类、第三 类、第四类 海洋沉积物质量评价 海洋生物 质量 海洋生物质量 GB 18421-2001 第一类 海洋生物质量评价双 壳贝类 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 查简明规程 软体动物、鱼类、甲壳 类重金属 第二次全国海洋污染基线调查 技术规程第二分册 软体动物、鱼类、甲壳 类石油烃 1.3.2 污染物排放标准 根据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排放浓度限值 GB4914-2008, 本项目所在 海域属于一级海域;根据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生物毒性第1部分分级 GB18420.1-2009, 本项目所在海域属于一级海区。 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污染物有施工作业船舶产生的生活污水、机舱含油污水、 生活垃圾,施工作业垃圾施工过程中产生的边角料等,钻井过程中产生的钻井 液、钻屑等;运行期产生的污染物有含油生产水、生产垃圾和海水冷却水等。本 项目所在海域属于渤海中部海域,污染物排放标准执行情况见下表。 8 渤 中 1 9 - 6 气 田 1 3 - 2 区 块 5 井 区 开 发 项 目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 表1.3-2 污染物排放标准 污染物 采用标准 等级 标准值 适用对象 油层段水基钻井液、 钻屑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排放浓 度限值GB4914-2008 一级 油层段钻屑和油层段水基钻井液不得排放 钻井作业排放的 油层段钻屑、油层 段水基钻井液 非油层段水基钻井 液、钻屑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排放浓 度限值 GB4914-2008 一级 Hg≤1mg/kg Cd≤3mg/kg 钻井作业排放的 非油层段钻屑、非 油层段水基钻井 液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生物毒 性分级 GB 18420.1-2009 一级 生物毒性容许值≥30000mg/L 生活污水钻井船 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物排放浓 度限值 GB 4914-2008 一级 COD≤300mg/L 钻井作业生活污 水和生产垃圾 船舶机舱含油污水 沿海海域船舶排污设备铅封管理 规定交海发[2007]165号 / 运回陆地处理 船舶污染物的排 放 船 舶 垃 圾 塑料制品及 其他垃圾 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GB 3552-2018 禁止投入水域 食品废弃物 在距最近陆地3海里以内含的海域,应收集并排入接收设 施;在距最近陆地3海里至12海里含的海域,粉碎或磨碎 至直径不大于25mm后方可排放;在距最近陆地12海里以外的 海域可以排放 船舶生活污水 2012年1月1日以前安装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船舶执行 BODs≤50mg/L、SS≤150mg/L、耐热大肠菌群≤2500个/L; 2012年1月1日及以后安装的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船舶执行 BOD5≤25mg/L、SS≤35mg/L、耐热大肠菌群≤1000个/L、 CODCr≤125mg/L、PH68.5、总氯总余氯0.5mg/L 船舶大气污染物 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实施 方案 / 应使用硫含量不大于0.5m/m的船用燃油 船舶 9 渤中19 - 6气田13 - 2区块5井区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4评价内容 根据环境影响识别和有关技术规范的要求,确定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内 容主要为海上施工阶段和正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对海水水质、沉积物和 海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及潜在的溢油事故对海水水质、海洋生态和渔业资源的 影响评价。 工程内容包括新建BZ19-6WHPD井口平台;新建BZ19-6WHPD至 BZ13-1BOP 栈桥;依托设施改造。 1.5环境影响要素识别 本项目海上施工阶段,非油层段水基钻井液和钻屑排放会在短时间内造成海水 中悬浮物浓度增加,进而影响海洋生态环境。大颗粒泥沙最终沉降在海底,会在一 定程度上改变海底沉积物性质,并对局部的底栖生物生态产生不利影响。此外,海 上施工阶段参加作业的人员和船舶将产生少量的船舶机舱含油污水、生活污水、生 活垃圾及生产垃圾。船舶机舱含油污水、生产及生活垃圾食品废弃物处理至颗粒 直径小于25mm 排海运回陆地处理,不会对海洋环境产生影响;生活污水经处理 达标排海,将对海洋环境产生局部轻微影响。 本项目海上生产阶段,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含油生产水将全部回注地层不外排, 不会对海洋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注气压缩机冷却水系统的海水冷却水排放会对海洋 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此外,海上建设和生产阶段环境风险事故状态下的油气泄漏事故会对海水水质、 海洋沉积物和海洋生态环境等造成危害。具体环境影响要素识别见下表。 表1.5-1 污染环境影响要素识别 阶段 污染物 主要污染因子 排放方式 影响对象 影响 程度 施工 阶段 机舱含油污水 石油烃 运回陆地处理 无 船舶生活污水 COD、大肠菌群、 SS 达标间断排放 海水水质、海洋生态 环境 小 船舶生活垃圾 食品废弃物、包 装物等 除食品废弃物处理至颗 粒直径小于25mm排海 外,其余运回陆地处理 无 生产垃圾 废弃边角料、油 运回陆地处理 无 10 渤中19 - 6气田13 - 2区块5井区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阶段 污染物 主要污染因子 排放方式 影响对象 影响 程度 渣、油棉纱等 水基钻井液、钻 屑 悬浮物 油层段水基钻井液、钻 屑运回陆地处理,非油 层段水基钻井液、钻屑 排放 海水水质、海洋生态 环境 中 生产 阶段 生产垃圾 废弃边角料、油 渣、油棉纱等 运回陆地处理 无 含油生产水 石油烃 全部回注 无 海水冷却水 温升 直接排放 海水水质环境 小 事故 状态 施工期船舶碰撞 环境风险事故下 的溢油 船用柴油 直接排放 海水水质、海洋沉积 物、海洋生态环境 大 运营期管道破裂 导致油气泄漏 原油 直接排放 海水水质、海洋沉积 物、海洋生态环境 大 运营期地质性溢 油 原油 直接排放 海水水质、海洋沉积 物、海洋生态环境 大 1.6评价等级 本项目属于海洋油气开发及其附属工程,根据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 术导则 GB/T19485-2014 中评价等级划分原则,确定单项海洋环境影响要素为 海水水质环境、海洋沉积物环境、海洋生态和生物资源环境、环境风险等。 表1.6-1 海洋工程建设项目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建设项目类型 和内容 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海水水质 环境 海洋沉积 物环境 海洋生态 和生物资 源环境 海洋地形 地貌与冲 淤环境 海洋水文 动力环境 环境 风险 其他评价 内容 海洋油气开发 及其附属工程 ★ ★ ★ ★ 注1★为必选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注2为依据建设项目具体情况可选环境影响评价内容。 由表可见,海洋水文动力环境和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的影响评价内容不是 海洋油气开发及其附属工程的必选评价内容。鉴于本次工程新建平台为透水式 结构,对水文动力和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影响轻微;此外,本项目不涉及填海、疏 浚等对海洋水文动力环境和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产生明显影响的工程内容。因 此,本次评价对海洋水文动力环境和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影响进行简要分析。 根据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GB/T19485-2014, 海洋油气 开发及其附属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主要根据年产油量以及工程所处海 11 渤中19 - 6气田13 - 2区块5井区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域的生态敏感性来确定。本项目投产后,BZ19-6WHPD 平台最高产油约 10* ma 2027年,约 万ta; 通过敏感目标识别,本项目位于蓝点马鲛的产卵场内, 位于鲲、中国毛虾、中国对虾的索饵场内,位于白姑鱼产卵场、三疣梭子蟹索饵场 外侧边缘,属于生态环境敏感区。因此,确定本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1级。 表1.6-2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 海洋工程分类 工程类型和 工程内容 工程规模 工程所在海 域特征和生 态环境类型 评价等级 水质 环境 沉积物环 境 生态和生物 资源环境 海洋矿产资源 勘探开发及其 附属工程类 海洋油气 开发及其附 属工程 污水排放量 5000-1000m/d 或年产油量 50-20万t 生态环境敏 感区 2 3 I 根据建设项目风险评价技术导则 HJ169-2018 确定油类危险性物质的临 界量为2500t, 经计算,本项目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比值Q1, 项目风险潜势为I。 根据风险潜势判断,本项目的风险评价等级为简单分析。 本项目将选取油气开发工程施工期和运营期代表性事故开展预测分析,并根据 预测结果进行风险防范措施可行性分析。 1.7评价范围与评价工作重点 1.7.1 评价范围 根据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GB/T19485-2014, 评价范围的界 定主要依据被评价海域及周边海域的生态完整性确定,调查与评价范围应覆盖可能 受到影响的海域,本项目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1级,根据导则规定,1级评价扩 展距离一般不小于8km30km。当建设项目所在区域有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自然保护区 时,调查评价范围应适当扩大,将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自然保护区涵盖其中,以满足 评价和预测环境敏感区和自然保护区所受影响的需要。 根据本项目污染物排放负荷和排放方式及可能影响的范围、自然环境特征及重 点环境保护目标,确定本次评价范围为以工程用海外缘线为起点、分别向主潮流方 向及垂直主潮流方向各外扩15km。 本项目评价范围约900km 海域,评价范围如下 12 渤中19 - 6气田13 - 2区块5井区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1.7-1 评价范围控制点坐标 控制点 东经 北纬 A B C D 图1.7-1 评价范围示意图 1.7.2 评价工作重点 依据工程特点和评价海域环境特征,结合本项目分析识别出的环境影响因子和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结果,确定出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重点为 1非油层段水基钻井液、钻屑排放产生的悬浮物对工程周围海水水质、沉积 物、底栖生物、渔业资源及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给出生态环境保护对策措施。 2工程建成后的依托可行性分析,依托平台、依托海底管道的可行性分析。 3工程施工期及运营期环境风险识别,可能发生的油气泄漏事故对工程周围 渔业资源以及环境敏感目标的潜在影响,给出溢油风险防范对策措施。 4地质性溢油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13 渤中19-6气田13-2区块5井区开发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8环境敏感目标和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位于蓝点马鲛的产卵场内,位于鲲、中国毛虾、中国对虾的索饵场内, 位于白姑鱼产卵场、三疣梭子蟹索饵场外侧边缘。 表1.8-1 评价范围内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类型 敏感目标名称 主要保护对象 保护期/产卵期 位置关系 渔业 “ 三 场一 通道 ” 蓝点马鲛产卵场 蓝点马鲛及其 生境 产卵期为5月至6月,产卵 盛期5月中旬至6月上旬 位于其中 鲲索饵场 鳗及其生境 位于其中 中国毛虾索饵场 毛虾及其生境 产卵盛期6月 位于其中 中国对虾索饵场 中国对虾及其 生境 位于其中 白姑鱼产卵场 白姑鱼及其生 境 产卵期为5月至6月 北,外侧边缘 三疣梭子蟹索饵场 三疣梭子解及 其生境 南,外侧边缘 本项目距离祥云岛海域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最近约 km, 距离东营利 津底栖鱼类生态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约 k m, 距离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 区约 km, 距离黄河口半滑舌鲷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最近约| km, 距离 养殖区最近约| km。 主要环境敏感目标分析详见报告书“4 区域自然环境概况”篇章中内容。 14 本项目与蓝点马鲛洄游分布位置关系 本项目与中国毛虾洄游分布位置关系 本项目与白姑鱼洄游分布位置关系 本项目与鲲洄游分布位置关系 本项目与中国对虾洄游分布位置关系 本项目与三疣梭子蟹洄游分布位置关系 图1.8-1 评价范围内环境敏感目标分布情况 渤 中 1 9 - 6 气 田 1 3 - 2 区 块 5 井 区 开 发 项 目 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 2 工程概况 2.1建设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渤中19-6气田13-2区块5井区开发项目 项目性质新建 建设地点渤海中部海域 工程类型海洋油气开发及其附属工程 建设单位中海石油中国 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预计投产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