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旗物流园区地灾评估报告.docx
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物流园区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中国地质矿业有限公司 二〇二一年四月 目 录 前 言 1 一、任务由来 1 二、评估工作的依据 2 三、主要任务和要求 3 第一章 评估工作概述 4 第一节 工程和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围 4 第二节 以往工作程度 11 第三节 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11 第四节 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14 第五节 评估的地质灾害类型 14 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 16 第一节 区域地质背景 16 第二节 气象、水文 17 第三节 地形地貌 18 第四节 地层岩性 20 第五节 地质构造 22 第六节 岩土体类型及工程地质性质 22 第七节 水文地质条件 23 第八节 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25 第三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27 第一节 地质灾害类型特征 27 第二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 29 第三节 现状评估结论 31 第四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32 第一节 工程建设中、建设后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32 第二节 建设工程自身遭受已存在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36 第三节 预测评估结论 37 第五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段评估及防治措施 39 第一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及量化指标的确定 39 第二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40 第三节 建设用地适宜性分区评估 41 第四节 防治措施 42 第六章 结论 43 一、结 论 43 二、建 议 43 附 图 目 录 图号 图 名 比例尺 1 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物流园区评估区地质灾害分布图 125000 2 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物流园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 125000 附件目录 1、附件 1 乌拉特中旗口岸物流园区规划范围坐标 2、附件 2 (1)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建设内蒙古甘 其毛都口岸物流园区的批复内政字[2012]320 号 (2)蒙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文件关于内蒙古甘其毛都口岸物流园区总 体规划的批复内建院 C201435 号 前 言 一、任务由来 为了落实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全区“放管服 ”改革,优 化营商环境,切实做好“六稳 ”工作,落实“六保 ”任务,更好服务市场主体, 激发市场活力,全面提升服务保障乌拉特中旗高质量发展能力,根据内蒙古自 治区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的通知(内政办发[2020] 19号)“在依法设立的各类开发区(包括经济技术开 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等)、新区和其它有 条件的区域探索推行区域评估,由政府根据区域条件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进行 选择性区域评估 ”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 动经济社会发展专项整改台账文件精神,乌拉特中旗人民政府拟对乌拉特中旗 甘其毛都口岸物流园区(含城镇区)(以下简称“物流园区”)进行地质灾害危 险性评估工作。 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是我国对蒙古国的第二大公路口岸,口岸物流园区 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批准的自治区级口岸物流园区。随着甘其毛都口岸过货量的 不断快速增长,现有的通关效率、园区布局、基础设施、交通状况等已无法满足 日益增长的进出口贸易和产业发展所带来的物流需求。为了充分发挥口岸的优 势,尽快形成物流畅通、快捷准时、经济合理、社会化、专业化的现代口岸物流 体系,将园区建设成为乌拉特中旗集仓储、运输、配送、流通、加工、信息服务 及各种增值服务功能于一体的自治区级大型综合物流园区。该口岸的建设对整合 和合理配置物流资源、规范物流市场、促进口岸经济快速发展、改善投资环境、 增强经济辐射能力,促进乌拉特中旗经济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 394 号令)和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关于全面推行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内自然资字﹝2021﹞104 号)相关文件要求,为了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对物流园区建设项目造成的损失, 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乌拉特中旗自然资源局于 2021 年 3 月组织进行乌 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物流园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招标采购工作,确定中国地 1 质矿业有限公司为该项目的中标单位。中国地质矿业有限公司于合同签订日后立 即开展了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物流园区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二、评估工作的依据 (一)法律法规 1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 394 号); 2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 号); 3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保护条例2012 年 3 月 31 日内蒙古自治区第 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修订通过; (二)规范规程 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 2 、地质灾害分类分级DZ0238-2004; 3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000)(DZ/T0261-2014); 4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 0221-2006); 5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 6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相关规程规范。 (三)相关文件及技术资料 1、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 69 号); 2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关于全面推行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的通知(内自然资字﹝2021﹞104 号); 3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建设内蒙古甘其毛都口岸物流园区的 批复(内政字 2012]320 号); 4 、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中国甘其毛都口岸总体规划的批 复(内建规[2011]371 号); 5 、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海口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内蒙古甘 2 其毛都口岸物流园区总体规划(2013-2030 年)(2013 年 12 月)。 (四)合同依据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合同书。 三、主要任务和要求 (一)主要任务 本次评估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物流园区进行地质 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与综合评估,对物流园区建设场地的适宜性作出 评价,针对存在和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与治理建议,有效地 避免或减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的损失,提 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二)要求 1 、充分收集评估区自然地理、气象、水文、区域地质、地层岩性、水文地 质、工程地质等相关资料,调查并阐明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 2 、查明评估区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范围、规模、特征、损失情况 及影响因素和引发因素等,并对其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 3 、对物流园区工程建设中或建成后可能引发和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对 工程建设本身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预测评估。 4 、在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根 据危险性分区、防治难度和防治效益对其规划场地适宜性进行评估。 5 、针对存在和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与治理建议。 3 第一章 评估工作概述 第一节 工程和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围 一、位置与交通 1 、位置 甘其毛都口岸物流园区位于乌拉特中旗西北部中蒙边境 703(原 288)界标 附近,北与蒙古国相邻,东南距乌拉特中旗政府所在地海流图镇约 130km,行政 区划隶属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镇管辖 。地理坐标为北纬********至 ********,东经********至********之间。 2 、交通 口岸物流园区交通较发达,省道 S212 线(甘其毛道口岸五原县)纵贯南 北,北可直通蒙古国,南可直达 110 国道、京藏高速及包兰铁路;国道 G242(甘 其毛都临河)一级公路可直达巴彦淖尔市政府所在地临河区;甘泉(甘其毛都 万水泉)铁路将甘其毛都口岸和包头市连接,是物流园区主要的铁路对外运输 通道;国道 G331 从物流园区南部东西向穿过。交通较便利。 口岸物流园区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见图 1- 1。 二、 工程概况 口岸物流园区评估工作范围包括城镇区和物流园区,统称为“ 口岸物流园 区 ”。根据中国甘其毛道总体规划(2010-2020 年和内蒙古甘其毛都口岸 物流园区总体规划(2013-2030 年),口岸物流园区分为城镇区和物流园区二 个大区,综合分为城镇区、物流配套区、物流作业区、出口货物作业区、物流发 展用地五个小区(见图 1-2)。口岸物流园区各区工程概况分述如下 (一)城镇区 甘其毛都口岸是 1992 年 6 月 24 日经国务院批准,同年 7 月开通的国家陆路一 类季节性双边口岸,2004 年 7 月提升为双边性常年开放口岸。 规划根据口岸城镇性质及功能,在空间上分为中心商务区、互市贸易区、专业 市场区、生活区、保税物流区、配送物流区六大区域,由居住用地(R)、公共设施 用地(C)、仓储用地(W)、对外交通用地(T)、道路广场用地(S)、市政设施 用地(U)、绿地(G)七大类用地组成。规划城镇区面积 2.22km2 。详见表 1-1、图 1-2。 4 图 1-1 交通位置图 5 图 1-2 口岸物流园区规划分区图 城镇区居住用地位于规划城镇西南侧,以二类居住用地为主,为口岸提供与 口岸商务贸易办公相对应,环境优美、生活便利、流动性强的居住空间。居住组 团教育配套设施包括一所小学,二个幼儿园;城市级公共服务设施依托于城镇商 务休闲核心。规划居住用地 39.63 hm2。 公共设施用地包括规划行政办、公商业和服务业及旅馆业、文化娱乐、医疗 卫生、市场用地,规划总用地 81.34 hm2 ,建筑最大限高 30 米。 6 表 1-1 城镇建设规划用地表 用地代号 用地名称 规划面积(公顷) 占城镇规划建设用地() R 居住用地 39.63 17.83 C 公共设施用地 81.34 36.59 其 中 行政办公用地 15.02 6.76 商业用地 23.45 10.55 服务业用地 5.70 2.56 旅馆业用地 1.21 0.54 市场用地 33.44 15.04 文化娱乐用地 1.00 0.45 医疗卫生用地 1.52 0.68 W 仓储用地 32.64 14.68 T 对外交通用地 1.48 0.67 S 道路广场用地 51.29 23.07 其 中 道路用地 51.05 22.96 社会停车场用地 0.24 0.11 U 市政设施用地 3.44 1.55 其 中 供水用地 0.42 0.19 供电用地 1.11 0.50 供燃气用地 0.14 0.06 供热用地 0.48 0.22 加油站用地 0.57 0.26 消防站用地 0.72 0.32 G 公共绿地 12.48 5.61 合计 城镇建设用地 222.30 100.00 规划仓储用地主要位于城镇区东部和南部,规划用地面积为 32.64 hm2 ,高 度限制 20 米。 规划市政公用设施用地 3.44 hm2 ,主要安排水厂、变电站、供燃气站、供热 站、消防站、加油站等设施用地。 对外交通用地规划长途汽车客运站一处,占地 1.48 hm2 ,主要承担国际、国 内长途客运,建筑层数为三层。 城镇建设区规划面积 4.52km2 。口岸城镇区现已建设居住区、公共设施、物 流仓储、对外交通、道路广场、市政设施和部分绿地。已建建筑物主要为砖混结 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楼房建筑,建筑物高 2-6 层。 7 8 照片 1-1 地标性建筑 照片 1-3 学校、居住区 照片 1-2 行政办公楼 照片 1-4 商业楼 照片 1-5 街道 照片 1-6 居民区 (二)物流园区 甘其毛都口岸物流园区主要包括物流作业区块、出口货物区块、物流配套区 块、物流发展用地。见图 1-2 ,照片 1-7~照片 1- 10。 1 、物流作业区块 物流作业区块位于国道 S212 东侧,规划面积 3195hm2 。以铁路站场、煤炭 集运等设施为依托,为煤炭生产企业提供服务、监管、配载、运输、信息服务、 装卸、理货等物流服务。主要包括铁路装车线、站台及全钢结构封闭煤炭储运货 场,公路运输煤炭中转仓储,信息服务等。现已建铁路站场、煤炭储运货场等。 物流作业区块已建项目建筑物面积合计约 100000m2 ,建(构)筑物高度 5-20m ,跨度 30-60m ,结构主要为砖混、框架、钢结构。 2 、出口货物区块 出口货物区块位于国道 S212 西侧,规划面积 530hm2。 依托口岸物流园服务业发展建材、农副产品、食品包装等作业服务。主要包 括农副产品、食品的冷链加工及城乡配送服务,配套散货流通区、提升产品附加 值和食品包装方式创新等功能。 出口货物区块已建项目建筑物面积合计约 60000m2,建(构)筑物高度 5-20m, 跨度 20-50m ,结构主要为砖混、框架、钢结构。 3 、物流配套区块 物流配套区块位于城镇区东南,规划面积 420hm2。 以专业性汽车维修、保养等商贸载体为平台,立足于口岸通货车流量大的特 有资源,打造一站式汽车服务,满足物流运输全方位的需求。主要包括境内外汽 车停靠,汽车维修、保养、改装、美容服务,司机住宿、餐饮、文娱的场所和实 施服务,物流信息管理、发布、查询等服务。现已建汽车停靠、维修、保养等。 物流配套区已建项目建筑物面积合计约 80000m2,建(构)筑物高度 5-25m, 跨度 20-80m ,结构主要为砖混、框架、钢结构。 4 、物流发展用地 物流发展用地位于规划区南,规划面积 1048hm2。 9 规划的物流发展用地以铁路站场、煤炭集运等设施为依托,为煤炭生产企业 提供服务、监管、配载、运输、信息服务、装卸、理货等物流服务。主要包括全 钢结构封闭煤炭储运货场,公路运输煤炭中转仓储,信息服务等。现状物流发展 用地区域未开展工程建设。 10 照片 1-7 已建铁路站场 照片 1-8 已建煤炭储运场 照片 1-9 在建货物 照片 1- 10 已建汽车停靠维修场 三、规划范围 (一)口岸城镇区 根据中国甘其毛都口岸总体规划(2010-2020 年),规划口岸 2020 年建 设建设用地 3.20 km2 ,远景规划用地 1.32 km2 ;现实际规划开发面积 4.52 km2。 (二)物流园区 根据内蒙古甘其毛都口岸物流园区总体规划(2013-2030 年),该项目规划 范围为东起经增二路,西至西环路(242 国道),南起纬八路,北至中蒙国界,规划 面积 51.93km2 ,规划物流园区分为1、物流作业区块,2、出口货物区块,3、物流 配套区块,4、物流发展用地。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和物流仓储用地等。 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物流园区规划范围面积合计 56.45km2,规划范围拐 点坐标见附表。 第二节 以往工作程度 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物流园区项目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 西北部地区,该区域基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工作程度较低。 主要研究成果 1 、1960 年内蒙古地质局 102 地质队提交了巴音查干区域地质普查报告。 2 、1979-1980 年内蒙古地质局 105 地质队提交的巴音查干盆地煤田勘探地 质报告。 3、1980 年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区域地质调查队提交的 120 万巴音杭盖幅矿产 普查报告及图件。 4 、1979 年,中国人民解放军 00919 部队提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水文 地质普查报告准索伦、乌珠尔舒布特幅(K-49-13、14)。 5、1980 年解放军 00911 部队提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巴音查干、潮格旗幅(K-48-18、24)120 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6、2012 年 7 月,核工业二〇八大队提交的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甘其 毛道口岸水文地质调查(150000)。 7 、2007 年 12 月,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提交的内蒙古自治区乌 拉特中旗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1250000)。 8 、2018 年 6 月,内蒙古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了巴彦淖尔市地质灾 害防治规划(2018-2025 年)。 上述资料为本次评估工作的主要基础地质资料。 第三节 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一、工作方法 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严格遵循评估工作程序(图 1-3),主要的工 作方法有资料搜集和整理、编制工作计划、野外实地调查、综合分析研究、编 11 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1 、根据规划区项目的特点,充分搜集和研究现有气象、水文、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区域地质资料(见表 1-2),确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调查区 范围、评估区范围和评估级别。 图 1-3 工作程序框图 12 2、对规划区采用 110000 地形图做底图进行地质灾害调查,对重点区域进 行详细调查,调查工作以线路穿越方法和追索法进行调查,调查点利用手持 GPS 卫星定位仪进行定位、并进行现场描述、拍照,调查地质环境条件和存在的地质 灾害类型、分布及特征。 3 、对搜集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 评估规范要求,编制评估报告,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 合评估并提出防治措施,最终作出评估结论。 表 1-2 收集资料明细表 资料名称 编制/提交单位 提交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矿产普查报告 巴音杭 盖幅(K-48- ⅩⅧ 120 万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局第一区域 地质调查队 1980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巴音 查干、潮格旗幅(K-48-18、24)(120 万) 中国人民解放军 00911 部队 1980 年 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地质灾害调查与区 划报告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 2007 年 12 月 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道口岸水文 地质调查(150000) 核工业二〇八大队 2012 年 7 月 巴彦淖尔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8-2025 年) 内蒙古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 2018 年 6 月 内蒙古甘其毛都口岸物流园区总体规划 (2013-2030 年) 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 海口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3 年 12 月 中国甘其毛都口岸总体规划(2010-2020 年) 海口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0 年 11 月 二、完成工作量 本次评估工作自 2021 年 3 月 8 日开始,于 2021 年 4 月 20 日完成评估报告 送审稿。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见表 1-3。 13 表 1-3 工作量统计表 工作内容 单位 工作量 调查区面积 km2 60.00 调查点 个 85 调查线路 km 56 收集资料 份 7 照片 张 93 第四节 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一、评估范围 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城镇区面积 4.52km2,物流园区规划面积 51.93km2, 均为面状工程。根据口岸城镇区和规划物流园区项目分布特点、地质环境条件及 项目建设引发、遭受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等因素,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 范(DZ/T 0286-2015)中有关规定,确定评估区范围为城镇区范围和物流园区 规划范围,以及两区之间相连接的区域范围,评估区总面积为 58.60km2。 二、评估级别的确定 根据内蒙古甘其毛都口岸物流园区总体规划(2013-2030 年),到 2030 年,甘其毛都口岸物流园区将建设成为自治区级大型综合物流园区,规划年通货 量 5000 万吨,就业人口为 1.5 万人;口岸城镇区人口 1.0 万人;依照建设项目重 要性分类(附录表 B.2),确定评估区为重要建设项目;评估区位于缓坡丘陵和 波状高平原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 中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标准(表 1),确定该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 为一级。见表 1-4。 第五节 评估的地质灾害类型 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要求与评估区的实际情 况,确定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灾种包括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 地裂缝、地面沉降。 14 表 1-4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分析表 项 目 条 件 分析结果 评估级别 地质环境 条件复杂 程度 1 、区域地质构造条件简单,规划区附近无全新世活动 断裂,地震基本烈度Ⅵ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05g 2 、地形较简单,相对高差小于 200m,地面坡度小于 8 , 地貌类型较单一 3 、岩性岩相变化小,岩土体结构较简单;工程地质条 件良好 4 、地质构造较复杂,有褶皱、断裂分布,裂隙发育 5 、单层含水层,水位年际变化小于 5m ,水文地质条 件良好 6 、地质灾害不发育,危害小 7 、人类活动较强烈,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破坏较严重 中等 一级 建设项目 重要性 物流园区(包括城镇区) 重要 建设项目 15 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 第一节 区域地质背景 一、区域地层岩性 区域上评估区属于华北地层大区、赤峰哈尔滨地层区、锡林浩特磐石地 层分区,本分区内地层发育较全,特别是石炭二叠纪岩石地层较丰富,主要有 元古界温都尔庙群,古生界奥陶系、志留系,中生界白垩系等,岩性主要为石英 岩、大理岩夹云母石英片岩, 变质粉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绿泥绢云石英片岩、 绿帘绿泥片岩, 千枚岩、变质长石石英砂岩、变质砂砾岩、结晶灰岩和砂质泥岩、 含砾砂岩、砂砾岩等。 二、区域地形地貌 评估区区域地貌属于内蒙古北部高原,主要地貌形态为低山丘陵、高平原和 盆地。总体地势是南高北低,海拔高程为 1100~1400m,盆地和高原均为中生代 所形成,多为白垩系陆相碎屑岩。 三、区域地质构造 区域上评估区位于内蒙古中部地槽褶皱系、苏尼特右旗晚华力西地槽褶皱带 西段。受宝音图隆起、杭乌拉隆起和巴音查干坳陷三个次级构造单元所控制。苏 尼特右旗晚华力西地槽褶皱带板块聚合带西端巴音毛道复向斜,基底原为宝音图 台隆,因长期剥蚀已准平原化,晚石炭世台隆下沉、海侵,沉积阿木山组及二叠 系。华力西期构造变动表现为大规模的断裂活动,主要有北东东向、北东向逆冲 断层及碎裂岩带、糜棱岩带与北西向正断层。相应有大规模花岗岩和闪长岩侵入 及小规模角闪辉长岩侵入。华力西期褶皱以短轴褶皱构造为主。见图 2- 1。 四、区域地壳稳定性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 2015),评估区地震动峰值加 速度为 0.05g ,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 0.35s,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评估 区历史上未有发生强震记录,评估区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16 图 2-1 内蒙古大地构造分区略图 第二节 气象、水文 一、气象 甘其毛都口岸地区处于我国中温带干旱气候区蒙甘气候亚区,为典型的大陆 性气候,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白天较热,昼夜温差大,年日照时数 3200~3400h, 平均温度 4.0℃ , 多年平均降水量 139.42mm,多年平均蒸发量 2631mm,冻土深 度最大 2.0m。(见表 2-1)降水量主要集中在 7-8 月份,平均降水量 84mm,占 全年平均降水量的 60,而 12、1、2 月份平均仅有 2.62mm,只占全年的 1.1, 历年平均降水量日数为 52 天。降雪多集中在 11、12、1 三个月,年降雪日数多 年平均 16 天,平均积雪日数 57 天。但一般降雪量较少,而且大部分被风吹扬。 降水多集中于夏季,以暴雨为主,一般比较短促,仅延续一小时左右,形成地表 径流很快汇集于地形低洼处。 17 表 2-1 甘其毛道地区气象资料统计表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历年 平均 气温℃ -15. -11. -3.6 6.8 13.7 19.1 21.1 19.3 12.5 4.6 -5.3 -13. 4.04 降水量mm 0.9 0.7 1.9 6.6 7.8 14.4 45.2 38.8 12.2 8.2 1.7 1.0 139. 蒸发量mm 46.0 72.9 141. 294. 430. 410. 347. 311. 263. 185. 76.9 49.1 2631 气压mb 850. 847. 847. 846. 845. 842. 841. 845. 850. 852. 852. 851. 848. 绝对湿度 1.2 1.2 1.9 2.8 4.3 6.8 10.8 10.9 6.4 3.4 2.1 1.3 4.38 相对湿度 60.1 50.9 37.7 31.4 29.5 33.7 44.9 52.0 45.2 43.5 50.3 59.1 44.9 冻土深度 cm 141.4 171.2 183.2 197.5 / / / / / 7.0 57.0 82.6 128.6 该区全年大部分时间受高空西风环流的控制,气候干燥,风大沙多,全年 8 级以上大风日数可达 60 天以上,最大风速可达 27m/s,风力达 10 级,一般集中 于冬春两季。 二、水文 评估区属于内陆河流域,区内没有河流,仅有一些干沟,只在洪水期有瞬时 的水流。干沟多为北西南东向,与地形倾斜方向基本一致。切割不深,长度一 般较小。 第三节 地形地貌 评估区地形总体趋势为南东高北西低,海拔最高点位于评估区东南部乌尼 图,海拔高程 1220 m,最低点位于评估区北部口岸边境一带,海拔高程 1100 m, 海拔一般为 1200m~1100m,相对高差小于 200m,主要由缓坡丘陵、波状高平原 及沟谷组成。 区内地貌受岩性、地质构造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按地貌成因分为二种地貌 形态类型。根据形态特征又可划分出三个亚类,现分述如下 一、构造剥蚀地形Ⅰ 1.平缓丘陵Ⅰ1) 分布于评估区中西部、中南部地区,分布范围较大,山顶多呈浑圆状,坡度 18 10 左右,海拔高程 1120m~1200m,相对高差一般小于 50m。岩石裸露,植被较 少。主要由志留系、温都尔庙群一套浅变质岩系,及各期中酸性岩与超基性岩组 成。上覆以薄层第四系,一般为 0.5-1.0m,植被发育一般。 2.波状高平原Ⅰ2) 主要分布在评估区南部、东北部及北部边境线一带,属白音查干盆地东北隅 及蒙古国戈壁拗陷盆地南缘范围的一部分。在白音查干盆地一带,向北西方向微 倾斜,高平原呈南西方向延伸,植被较发育,海拔高程一般 1140m-1160m,相对 高差小于 20m,主要由上白垩统红层与下白垩统灰色泥岩、砂岩、砂砾岩组成; 在北部边境一带,海拔高程一般 1100m-1120m,相对高差小于 10m,主要由上白 垩统泥岩、砂岩组成。整体坡度 3 左右。上覆以薄层第四系,一般为 1.0m 左 右,植被较发育。 照片 2-1 平缓丘陵地貌 照片 2-2 波状高平原地貌 19 二、堆积地形Ⅱ 评估区堆积地形为沟谷洼地Ⅱ1沟谷主要分布与评估区北部,由第四系 冲洪积砂、砂砾石组成。沟谷呈北北西向,一般为宽浅“U ”形谷,其谷深多小 于 5m,沟谷坡度一般为 7‰左右,最长可达 20km,短者 5-10km,宽窄不一,多 为雨季排洪通道,平时均为干谷。上覆第四系,一般为 1.0-2.0m,植被发育一 般。 照片 2-3 沟谷洼地地貌 第四节 地层岩性 一、地层 评估区出露的地层比较齐全,元古界至新生界皆有(表 2-2、附图 1),由 老至新简述如下 (一)中元古界温都尔庙群(ChJxW) 中元古界温都尔庙群是评估区一个古老的变质岩系。主要分布在评估区北部 甘其毛都口岸城镇区南及东南部,出露较连续,地层走向为 NEE 向。可分上、下 两段。 1.上段(ChJxW2 )以绢云石英片岩为主,底部含绿泥石英绢云母片岩,厚度 1279m。 2.下段(ChJxW1)以含铁石英岩、绿泥片岩与绢云石英片岩多次互层为特征, 厚度 1395m。总厚度 2674m。 20 表 2-2 地 层 简 表 地 层 代号 接触关系 厚度 (m) 界 系 群 组(段) 新生界 第四系 Q 角度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 <52 8634 1216 2674 中 生 界 白垩系 乌兰素海组 K2w 古 生 界 下古 生 界 志留系 徐尼乌苏组 S2X 奥陶系 包尔汉图 OBr 元古界 新元古 界 艾力格庙 组 Qna 断层接触 不明 整合接触 断层接触 中元古 界 温都尔庙 群 上段 ChJxW 2 下段 ChJxW1 (二)新元古界艾勒格庙组Qna 新元古界艾勒格庙组仅分布于评估区南部乌尼图地区,覆于古生界志留系徐 泥乌苏组及志留纪石英闪长岩之上。岩性为单一的白云岩,局部可见迭层石构造。 白云岩为灰褐色,块状构造,亮晶结构,矿物成分白云石约 90。 (三)下古生界奥陶系包尔汉图群(OBr 该地层主要出露于评估区中部地区,出露范围较小,以各类变质火山岩为主, 主要为灰绿色蚀变拉斑玄武岩、英安岩、流纹岩和变质石英砂岩,夹红色或绿色 碧玉岩透镜体和凝灰质砂岩,厚度大于 1261m。 (四)下古生界中志留系徐尼乌苏组(S2x) 该地层分布于评估区中南部乌尼图以北地区呈近东西向条带状分布,厚度 大于 1086m。岩性主要为灰色、紫灰色石英砂岩、石英粉砂岩夹灰色亮晶内碎屑 灰岩,厚 1086m。 (五)中生界白垩系乌兰素海组(K2w) 分布于评估区北部、东北部地区,地层为一套河湖相的红色碎屑岩组合。主 要岩性为砖红色砂质泥岩、泥质砂岩为主夹含砾砂岩、砂砾岩、泥灰岩透镜体。 砂岩为块状构造,中粗粒结构,成分包括石英 60,黑云母 1,岩屑和长石 30, 分选较好,钙质胶结。 (六)新生界第四系(Qh ) 第四系地层根据成因的不同分为冲洪积堆积砂砾石层(Qhplal )和风积、堆 积沙土、砂砾石层(Qhpleol)二类。 21 第四系冲洪积堆积砂砾石层(Qhpleol)分布于评估区沟谷中,地层岩性主要 为冲洪积砂砾、中粗砂层,厚度一般<5m。风积堆积沙土砂砾石层(Qhpleol)主 要分布与评估区南部,以风成砂为主,堆积厚度较小且不均匀,厚度<5m。 二、侵入岩 评估区侵入岩主要分布于中南部乌尼图北部一带,呈近东西向零星分布,主 要岩性为早古生代晚期中细粒石英闪长岩,其次有中生代碎裂二长花岗岩等。 第五节 地质构造 评估区区域上位于内蒙古中部地槽褶皱系、苏尼特右旗晚华力西地槽褶皱带 西段。分别受宝音图隆起、杭乌拉隆起和巴音查干坳陷三个次级构造单元所控制。 受加里东期、华力西期等多次构造运动影响,岩浆活动较强烈,岩石变形、变质 作用多次叠加,褶皱形态复杂多样。综合资料分析,评估区断裂构造不发育,除 推测的南北向平移断层外,多数构造方向为 NEE 方向。从构造形成历史分析,本 区地质构造为中新生代及以前形成,进入新生代后构造活动较弱。 第六节 岩土类型及工程地质性质 一、岩土类型 根据评估区岩土体结构和工程地质性质,将评估区岩土体划分为三种类型, 分别为较硬岩、较软岩和砂土类土。 二、岩土工程地质性质 1、较硬岩 主要分布于评估区中南部地区,岩性主要为含铁石英岩、白云岩、玄武岩、 英安岩、流纹岩和变质石英砂岩、石英粉砂岩等。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一般在 30-60MPa 之间,属较硬岩类,岩石整体呈块状,较完整,弱风化,岩石的稳定 性较好,工程地质性质良好。 2、较软岩 主要分布于评估区北部,岩性以绢云石英片岩、含砾砂泥岩夹砂岩砂砾岩及 砂质泥岩、泥质砂岩等,单轴饱和抗压强度一般在 15 MPa -30MPa 之间,属较软 岩类,岩体较完整,稳定性较好,工程地质性质良好。 22 3、砂土 主要分布于评估区沟谷中。岩性以风积粉细砂和冲洪积砾砂为主。承载力特 征值一般 fak120 KPa -180KPa ,工程地质性质良好。 综上,评估区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第七节 水文地质条件 一、含水层分布及赋水性 评估区地下水含水层主要有第四系松散岩类含水层组、白垩系碎屑岩类含水 层组和基岩裂隙含水层组三种类型。 1、第四系松散岩类含水层组 主要分布在丘陵区与高平原区内的沟谷中,含水层的分布受地貌、岩性控制。 含水层岩性沿河谷由上游至下游由砂砾石渐变到细砂,厚度一般小于 1m,水量 均小于 10m3/d,富水性差。 2、白垩系碎屑岩类含水层组 白垩系碎屑岩类含水层组主要分布于评估区北部、东北部和南部一带,含水 层岩性多为泥质砂岩、泥质砂砾岩,含水性弱,涌水量一般小于 10.0m3/d,赋水 性差。北部含水层主要为泥质砾岩、泥质粗砂岩,含水性弱。东北部含水层主要 为细砂岩、中粗砂岩、砂砾岩,泥质含量高,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