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榆泉700万吨改扩建项目环评报告.docx
山西鲁能河曲电煤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上榆泉煤矿700 万吨/年改扩建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 工程编号H7378 工程规模7.00Mt/a 2022 年 9 月 目 录 概 述1 1 总 则6 1.1 项目由来6 1.2 评价目的及指导思想6 1.3 编制依据7 1.4 评价标准15 1.5 评价内容、等级范围及评价因子21 1.6 环境保护目标26 1.7 工作程序29 2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30 2.1 现有工程概况30 2.1.1 现有工程环保手续办理情况30 2.1.2 现有工程组成30 2.2 改扩建工程概况40 2.3 井田资源条件44 2.4 项目组成46 2.5 工程分析60 2.6 环保措施实施及运行情况79 2.7 污染物排放总量情况94 2.8 污染物达标排放情况95 2.9 污染物排放“三本账”及以新带老措施96 2.10 建设项目过程回顾98 3 项目建设与有关政策及规划的符合性分析103 3.1 项目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符合性分析103 3.2 相关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104 3.3 项目建设与环保政策的符合性117 3.4 项目建设与国民经济规划、煤炭工业规划的符合性分析120 3.5 选址合理性分析122 4 区域环境概况123 4.1 自然环境概况123 4.2 社会环境概况126 5 地表沉陷预测及影响评价128 5.1 采煤沉陷环境影响回顾分析128 5.2 改扩建后地表沉陷影响预测分析130 6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37 6.1 概述137 6.2 生态环境现状及区域环境变化138 6.3 生态环境影响回顾145 6.4 生产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150 6.5 生态保护措施与综合整治规划156 6.6 生态管理及监测计划159 6.7 生态影响评价结论161 6.8 生态影响评价自查表162 7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164 7.1 概述164 7.2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167 7.3 调查区水文地质与环境地质概况168 7.4 调查区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170 7.5 地下水环境影响回顾171 7.6 煤炭开采对地下水水资源量的影响分析174 7.7 煤炭开采对地下水水质的影响分析178 7.8 煤炭开采对水源地的影响分析182 7.9 地下水保护措施可行性分析184 8 环境空气影响评价188 8.1 概述188 8.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188 8.3 环境空气影响回顾性评价190 8.4 改扩建后环境空气影响评价190 8.5 污染物排放量核算及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192 9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195 9.1 概述195 9.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196 9.3 地表水环境影响回顾198 9.4 改扩建后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198 9.5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结论201 9.6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202 10 声环境影响评价208 10.1 概述208 10.2 产能核定后声环境影响评价208 10.3 噪声监测计划214 10.4 声环境影响评价结论与建议214 10.5 声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215 11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216 11.1 评价内容216 11.2 产能核定后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216 11.3 已采取固废处置措施有效性分析及改进措施218 12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219 12.1 土壤环境影响识别219 12.2 土壤环境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及敏感目标220 12.3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221 12.4 土壤环境影响回顾性分析223 12.5 改扩建后项目土壤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223 12.6 保护措施及对策225 12.7 小结226 12.8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227 13 环境风险影响评价230 13.1 评价依据230 13.2 环境敏感目标调查230 13.3 环境风险识别230 13.4 油脂库泄漏风险事故影响分析231 13.5 危废库泄漏风险事故影响分析232 13.6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情况233 13.7 分析结论235 13.8 环境风险评价自查表235 14 环境经济损益分析237 14.1 环境保护工程投资分析237 14.2 社会效益影响分析237 15 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238 15.1 环境管理238 15.2 环境管理的优化调整243 15.3 环保设施验收清单243 16 资源综合利用与清洁生产评价246 16.1 资源综合利用246 16.2 清洁生产分析246 17 结论与建议255 17.1 改扩建后工程概况255 17.2 项目环境影响回顾及已采取措施的有效性256 17.3 结论与建议261 上榆泉煤矿 700 万吨/年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概述 概 述 一、建设项目概况 山西鲁能河曲电煤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上榆泉煤矿(以下简称上榆泉煤矿)位于山西 省忻州市河曲县境内,行政区划隶属河曲县巡镇管辖,井田东西长 8.790 公里,南北宽 6. 149 公里。 上榆泉煤矿始建于 2003 年,2003 年 7 月 13 日,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以环审〔2003〕 194 号文对山西河曲矿区上榆泉矿井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予以批复,批复上 榆泉矿井设计规模 300 万吨/年,配套建设同等规模选煤厂,2006 年 7 月 20 日原国家 环境保护总局以环验〔2006〕092 号文出具了项目环保竣工验收意见,同意主体工程 正式投入运行。 2013 年 11 月 5 日,山西省煤炭工业厅晋煤行发〔2013〕1541 号对上榆泉煤矿核定 生产能力进行了批复,批复上榆泉煤矿核定生产能力为 500 万吨/年。2016 年 11 月,山 西大学编制完成了山西鲁能河曲电煤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上榆泉煤矿 500 万吨/年矿井产 能提升项目现状环境影响报告,矿井及选煤厂生产规模均为 500 万吨/年,2016 年 12 月 30 日,忻州市清理整改环境保护违法违规建设项目工作指导组办公室对山西鲁能河 曲电煤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上榆泉煤矿 500 万吨/年矿井产能提升项目进行环保备案(备案 编号 2016-0039)。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 发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和核定标准的通知(安监总煤行〔2014〕61 号)、关于做 好符合条件的优质产能煤矿生产能力核定工作的通知(发改运行〔2017〕763 号)等 通知,2019 年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向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申请释放上榆泉煤矿优质产能, 发挥其产能作用。2020 年 12 月 10 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以发改办运行〔2020〕924 号文关于山西鲁能河曲电煤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上榆泉煤矿等 3 处煤矿核增生产能力产 能置换方案的复函,同意山西鲁能河曲电煤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上榆泉煤矿的产能置换 方案,上榆泉煤矿公告生产能力 500 万吨/年,申请核增生产能力至 800 万吨/年,通过 购买产能置换指标进行产能置换,落实产能置换指标 300 万吨。2021 年上榆泉煤矿委托 山东省煤炭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编制了山西鲁能河曲电煤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上榆泉煤矿 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对矿井生产能力进行了核定,核定报告对煤炭生产系统各环节处 理原煤能力进行了计算,其中提升系统能力为 887.0 万 t/a,副井提升系统能力为 2497.2 1 上榆泉煤矿 700 万吨/年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概述 万 t/a,排水系统排水能力为 879 万 t/a、供电系统能力为 967 万 t/a、采掘生产能力为 712 万 t/a 、通风能力为 787 万 t/a 、地面生产能力为 887.0 万 t/a ,根据煤矿生产能力核定 标准的相关要求,以最薄弱环节核定能力为准的原则,以最小的采掘系统能力 712 万 t/a 作为矿井生产能力的限定条件,按照核定能力的档次标准以及就近下靠的原则,最终 核定该煤矿矿井综合生产能力为 700 万 t/a。2021 年 9 月 10 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综合 司出具了矿安综函〔2021〕168 号文,同意上榆泉煤矿生产能力由 500 万吨/年核增至 700 万吨/年。 同时依托其配套的选煤厂选煤,2016 年 12 月 30 日,忻州市清理整改环境保护违法 违规建设项目工作指导组办公室对山西鲁能河曲电煤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上榆泉煤矿 500 万吨/年矿井产能提升项目进行环保备案(备案编号 2016-0039),批复其选煤能力为 500 万吨。另改扩建增加的 200 万吨/年的原煤依托紧邻上榆泉煤矿南侧的山西晋神沙坪煤业 有限公司,已签订原煤委托洗选合同。该项目于 2016 年 12 月 30 日由忻州市清理整改 环境保护违法违规 建 设 项 目 工作 指 导 组 办 公 室对其进 行环保 备案(备案编 号 2016-0040),批复其选煤能力为 400 万吨。 产能核定批复后上榆泉煤矿即逐步按照核定 700 万吨/年生产规模生产至今。为保证 现有矸石填沟造地工程达到服务年限后矸石不在地面堆存,本次改扩建拟建矸石井下充 填系统,拟采用井下矸石分选及采空区原矸充填和泵送浆体采空区冒裂带充填方式处理 分选矸石。同时优化水平划分,其他现有工程设施均满足改扩建后 700 万吨/年生产能力 的要求。其余地面和井下无新增生产系统及设施,均依托现有工程。 上榆泉矿井为低瓦斯矿井,截至 2021 年 12 月底,全井田保有资源量 90808. 1 万吨, 设计可采储量 58941.0 万吨,改扩建后矿井剩余服务年限为 60 年。井田内可采煤层自上 而下有 9 、10 上、10 、10 下、11 上、11 、11 下、12 、13共 9 层,现矿井主采煤层为 10 煤层。矿井采用斜井-平硐混合开拓方式,项目改扩建后划分二个水平开采,采用长 壁后退式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采用综合机械化放顶煤采煤工艺,掘进工艺 采用掘锚工艺。煤质属于低中灰~高灰、特低硫~中高硫、低热值~特高热值的长焰煤 (CY)。煤矿配套选煤厂选煤工艺采用 50-200mm 块煤 TDS 智能干选机分选,50- 1.5mm 末煤有压两产品重介旋流器分选,1.5-0. 15mm 粗煤泥螺旋分选机分选,-6mm 粉煤不洗 选或部分洗选,-0. 15mm 细煤泥经浓缩后由加压过滤机和板框压滤机联合回收,洗水实 现一级闭路循环。 上榆泉煤矿主要布置矿井工业场地、风井场地、矿井工业场地与选煤厂工业场地联 合布置。项目供电来自工业场区变电所和上榆泉村尧龙坡变电所。工业场地建筑物供热 2 上榆泉煤矿 700 万吨/年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概述 与依托西安米达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提供供热服务,井下热风由工业场地的 2 台ZY-3750X 电锅炉提供。矿井产品煤全部依托现有阴塔~火山支线铁路专用线外运。项目工业场地 生活污水排至生活污水处理站,经深度处理后再生水用于绿化、道路、场地洒水及选煤 厂用水等,全部回用,不外排。改扩建后矿井水经矿井水处理站处理后回用于洗煤厂补 水、井下生产系统补水、矸石充填站用水,不外排。矸石排入西石沟矸石填沟造地工程 二期,经自卸汽车拉至西石沟填沟造地,预计 2022 年 10 月填满达到服务年限。改扩建 后矸石进行井下回填,预计 2023 年 9 月建成。矸石在过渡期间依托河曲县正大新型墙 体材料有限公司和河曲县晋华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制砖,已签订协议;另与神华神东 电力山西河曲发电有限公司签订协议,矸石作为该发电有限公司配比和掺烧原料。 本项目全矿在籍职工总数为 1450 人,本项目建设总资金为 75045 万元,环保投资 为 664 万元, 占建设总投资的 0.88。 二、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发改 办运行〔2021〕722 号文的要求,山西鲁能河曲电煤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于 2021 年 9 月委 托中煤科工集团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承担山西鲁能河曲电煤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上榆 泉煤矿 700 万吨/年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接受委托后,我公司即组织技术人员对项目的相关技术文件进行初步分析,开展现 场踏勘和调查,并委托监测单位进行了必要的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和污染源监测,委托地 下水调查单位对项目区地下水环境水文地质进行了调查。2021 年 9 月建设单位在当地主 流媒体网站忻州网进行了第一次公众参与调查,无反馈意见。2022 年 4 月当环境影响报 告书公示稿完成后,建设单位分别通过网站、报纸和张贴公告的形式进行了第二次公众 参与调查,2022 年 7 月在报告书完成后在忻州网进行了上报前公示,在此基础上于 2022 年 7 月对山西鲁能河曲电煤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上榆泉煤矿 700 万吨/年改扩建项目进 行完善,现呈报环境主管部门,请予审查。 三、分析判定相关情况 上榆泉煤矿位于山西省忻州市河曲县城南 25 公里处黄河东岸巡镇境内,改扩建后 矿井规模为 700 万吨/年,目前项目煤矸石填沟造地,改扩建后矸石进行井下回填,矿井 水经过处理后全部回用于生产,项目建设符合煤炭工业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 的相关要求,项目均符合产业政策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中鼓励类项目的要求; 项目开采煤层硫份均小于 3 ,符合国务院国函〔1998〕5 号文“禁止新建煤层含硫大于 3的矿井”。 3 上榆泉煤矿 700 万吨/年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概述 上榆泉矿井是山西省晋北煤炭基地河保偏矿区规划内的改扩建矿井之一。上榆泉采 矿权范围全部位于规划范围内,原规划批复上榆泉矿井由 300 万吨/年扩建到 600 万吨/ 年,本次改扩建根据产能核定批复扩建至 700 万吨/年,与原总体规划及规划环评不符, 2021 年 10 月 11 日,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出具了关于山西省历史遗留问题煤矿和保 供煤矿纳入矿区总体规划调整的承诺函,将上榆泉煤矿纳入矿区总体规划调整。目前山 西省能源局正在组织编制山西河保偏矿区总体规划(修编)及山西河保偏矿区总 体规划(修编)环境影响报告书。 2021 年 6 月 30 日忻州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忻政发〔2021〕12 号文,关于印发忻州市 “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的通知,根据分区管控本项目位于一般管控单元 内。上榆泉煤矿井田范围内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区。井田处于天 桥泉域西部岩溶地下水径流区,不在泉域重点保护区。评价范围内分布着 16 处文物。 其中陆家寨烽火台、石梯子二号烽火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余 14 处文物、遗址、 墓群未定级。根据现场调查,为洼遗址、凉水沟遗址、治家坪遗址、王家梁遗址位于采 空区上方,此次改扩建均留设保护煤柱,确保文物不受沉陷沉陷影响,同时要求矿方积 极开展文保方案的编制,并上报文物局审批,按照批复文件要求对文物实施保护,确保 文物保护目标不受到破坏,项目占地符合煤炭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 改扩建后项目矿井水和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全部资源化利用,目前项目矸石填沟造 地,本次改扩建建设单位拟建设矸石井下充填系统,后期矸石将全部回填井下,矸石不 在地面堆存。项目污染物经过处理后全部达标排放,根据现状监测结果及预测分析,项 目改扩建后当地环境质量可接受,不会改变项目区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为煤炭开采和 洗选业,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本项目不属于国家规定的限制 类和淘汰类项目。 综上初步判定,上榆泉煤矿改扩建项目建设符合所在地三线一单管控要求。 四、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 本项目主要环境问题为井下煤炭开采后对井田内地下水及生态环境的影响,项目运 行期对所在区域大气环境、地表水环境、声环境和土壤环境的影响以及矿井水、生活污 水、煤矸石的综合利用等。本次改扩建工程与原环评及验收阶段对照,拟新增矸石井下 充填处理系统,其余全部依托现有工程设施。由于项目目前已按照改扩建后 700 万吨/ 年进行生产,因此本次评价的污染源监测数据可代表生产能力达到 700 万吨/年时项目主 要污染物的排放,本次评价主要通过分析该项目现有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对已采取的措 4 上榆泉煤矿 700 万吨/年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概述 施有效性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对项目存在的环保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对改扩建新 增污染源的环境影响进行预测分析,指导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五、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结论 上榆泉煤矿符合国家鼓励高产、高效、高技术含量的大规模现代化生产矿井产业政 策要求,符合项目所在地“三线一单”管控要求,符合国家关于优质产能释放的相关要求, 目前的生产能力能够满足核定产能要求,无新增主要生产系统工程。本次评价对项目污 染源及环保设施进行调查分析后认为,上榆泉煤矿矿井水处理设施的能力和效果能满足 处理要求,矿井水及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和效果满足要求,全部回用不外排;掘进矸石不 出井,洗选矸石过渡期运往砖厂和河曲电厂综合利用,矸石井下充填系统建成后矸石井 下充填,生活垃圾、污泥和危险废物等进行了妥善处置。项目生态和地下水影响调查表 明,上榆泉煤矿开采对项目区及周边生态环境和地下水环境有一定的影响,本次评价在 对目前采取的措施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综合整治和地下水防治整改措施,使得项 目对环境的影响进一步得到缓解。在采取了评价对现有污染防治措施、生态保护措施及 资源综合措施优化调整后,上榆泉煤 700 万吨/年改扩建项目从环保角度而言是可行的。 5 上榆泉煤矿 700 万吨/年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总则 1 总 则 1.1 项目由来 2019 年山西鲁能河曲电煤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山东省煤炭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编制完成了山西鲁能河曲电煤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上榆泉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报告书。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综合司于 2021 年 9 月 10 日出具了关于核定陕西德源府谷能源 有限公司三道沟煤矿等 2 处煤矿核定生产能力的复函(矿安综函〔2021〕168 号), 同意上榆泉煤矿生产能力由 500 万吨/年核增至 700 万吨/年。2021 年 9 月 15 日,国家 发改委联合生态环境部等 4 部委发布了发改办运行〔2021〕722 号文“ 关于解决煤矿生 产能力变化与环保管理要求不一致历史遗留问题的通知”,根据该通知精神,上榆泉煤 矿应办理 700 万吨/年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手续。2021 年 9 月 22 日,山西鲁能河曲电煤 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我公司编制上榆泉煤矿 700 万吨/年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书。 1.2 评价目的及指导思想 1.2.1 评价目的 应当遵循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与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 目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等文件相衔接,综合考虑矿区 与项目的关系,全面反映建设项目的实际环境影响,客观评估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有 效性。 本项目属于煤矿改扩建工程,根据本项目特点,结合井工矿的污染特点及项目所 在地的环境特征,确定本次评价的目的是 (1)分析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项目区“三线一单” 生态环境分区管 控要求,生产工艺过程是否符合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政策; (2)根据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对项目开发以来的环境影响进行回顾,对污染 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论证评价,并提出补充方案和措施; (3)对项目已造成的开采沉陷、生态环境影响以及地下水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总结经验修正沉陷及地下水预测相关参数,为以后开采造成的生态及地下水影响提供 参考,并进一步提出可行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6 上榆泉煤矿 700 万吨/年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总则 (4)在前述工作的基础上,从环境保护角度对项目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使项 目真正能够满足“达标排放” 、“ 总量控制” 、“ 增产不增污” 和“ 节能减排” 的要求,为项 目开展环境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2.2 评价指导思想 (1)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清洁生产和全过程控制的现代管理思想及循环经济 理念为指导,以国家和地方的有关环保法规、技术规范的要求为依据,紧密结合煤炭 行业特点和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以科学、求实、严谨的工作作风开展本次评价 工作。 (2)在对现有工程情况及已经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和对生 产能力核增工程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摸清新、老工程污染源及污染物排放状况及 地表沉陷与生态环境影响情况,以“ 以新带老、达标排放、总量控制、增产不增污” 为 原则,以控制污染排放与减缓生态破坏为重点,综合采用实际监测的方法,对项目建 设开发给各环境要素造成的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最终给出项目改扩建后环境 影响评价的结论性意见。 (3)项目废气、废水、固废和噪声污染源较原环评阶段、验收阶段有所变化,因 此本次评价对项目已建成污染源进行现状调查,重点依据污染源和污染现状监测数据 进行现状评价和对未来影响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4)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促进矿井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努力推动清洁生产工艺的实施,分析矿井水及煤矸石等资源化利用途径可行性,结合 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矿井周边生态综合整治的方案,将本项目建设成环境和经济、社 会协调发展的环境友好型煤矿。 1.3 编制依据 1.3.1 任务依据 (1)山西鲁能河曲电煤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上榆泉煤矿 700 万吨/年改扩建项目环 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委托书,2021 年 9 月 21 日; (2)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关于三道沟和上榆泉煤矿产能核增批复(矿安综函 〔2021〕168 号),2021 年 9 月 10 日; (3)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山西鲁能河曲电煤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上榆泉煤 矿等 3 处煤矿核增生产能力产能置换方案的复函(发改办运行〔2020〕924 号),2020 7 上榆泉煤矿 700 万吨/年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总则 年 12 月 10 日; (4)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山西省历史遗留问题煤矿和保供煤矿纳入矿 区总体规划调整的承诺函,2021 年 10 月 11 日。 1.3.2 法律法规 1.3.2.1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修订),2015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修订),2018 年 12 月 29 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2018 年 10 月 26 日起施行;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修正),2018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5)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2022 年 6 月 5 日起施行;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修正),2020 年 9 月 1 日 起施行; (7)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2019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8)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修改),2012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8 年 10 月 26 日起施行; (1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009 年 8 月 27 日起施行;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18 年 10 月 26 日起施行; (14)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2016 修正),2016 年 11 月 7 日; (15)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修正),2018 年 10 月 26 日起施行; (16)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修正),2018 年 10 月 26 日起施行。 (17)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2013 年 6 月 29 日起施行; (1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改),2020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修订),2020 年 7 月 1 日起施行; (20)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2022 年 1 月 1 日施行); (21)黄河流城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 2021 年 10 月 8 日); (2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17 年 11 月 4 日修正)。 (2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682 号,2017 年 10 月 1 日; 8 上榆泉煤矿 700 万吨/年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总则 (24)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修订)(2016 年 2 月 6 日); (25)土地复垦条例,国务院令第 592 号,2011 年 3 月 5 日起施行;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 278 号,2016 年 2 月 6 日; (27)基本农田保护条例(修订),国务院令第 257 号,2011 年 1 月 8 日; (28)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 743 号,2021 年 9 月 1 日起实施); (29)地下水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748 号,2021 年 12 月 1 日; (30)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国务院,国发〔2016〕 7号; (31)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意见,国务院,国发〔2011〕35 号,2011年10月20日; (32)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务院,国发〔2013〕 37号,2013-9- 10起施行; (33)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务院,国发〔2015〕 17号,2015年4月2日起施行; (34)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务院,国发〔2016〕 31号,2016年5月28日起施行; (35)关于做好建设煤矿产能减量置换有关工作的补充通知,国家发展和改 革 委员会、国家能源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发改能源〔2016〕1897号,2016年8月; (36)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国家发改委第29号令,2019年10 月30日; (37)关于印发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家发改委, 发改能源〔2014〕506号,2014年3月24日); (38)煤矸石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第18号,2015年3 月1日; (39)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国家林业局,财政部,林资发〔2017〕34号, 2017年5月8日; (40)关于发布 的通知,环发〔2005〕 109号; 9 上榆泉煤矿 700 万吨/年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总则 (41)关于加强煤炭矿区总体规划和煤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 环办〔2006〕129号; (42)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境保护部, 环发〔2012〕77号,2012年7月3日; (43)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境保护部, 环发〔2012〕98号,2012年8月7日; (44)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环境保护部,环发〔2012〕 134号,2012年10月30日; (45)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环发〔2013〕103号,2013年11月14日; (46)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环境 保护部,环发〔2014〕30号,2014年3月25日; (47)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违法项目责任追究的通知,环办函〔2015〕 389号,2015年3月30日; (48)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 公厅印发,2017年2月7日; (49)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办法,(生态环境部部令第4号,2018年7月16 日); (50)关于加强和改进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工作的通知, 自然资源部、农业农 村部, 自然资规〔2019〕1 号,2019 年 1 月 3 日; (5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生态环境部令第16号,2021年 1月1日); (52)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生态环境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文件,环环评〔2020〕63号,2020年11月4日; (53)关于解决煤矿生产能力变化与环保管理要求不一致历史遗留问题的通知 (发改办运行〔2021〕722 号,2021 年 9 月 15 日); (54)生态环境部关于发布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辐射环境监督管理名录的公告, 公告2020年第54号,2020年11月24日; (55)生态环境部令第23号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2022年1月1日; (56)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关于印发的通知 (中煤协会政研[2021]19号,2021 年5月29日)。 10 上榆泉煤矿 700 万吨/年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总则 1.3.2.2 地方相关法规、条例 (1)山西省环境保护条例实施办法,2020 年 1 月 23 日; (2)山西省泉域水资源保护条例,2010 年 11 月 26 日; (3)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 总量核定办法的通知,晋环发〔2015〕25 号; (4)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关于印发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 建设项目目录(2015 年本)的通知,晋环发〔2015〕64 号,2015 年 5 月 15 日; (5)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9 年 1 月 1 日; (6)山西省水污染防治条例,2019 年 10 月 1 日; (7)山西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2020 年 1 月 1 日; (8)山西省环境保护条例,2017 年 3 月 1 日; (9)山西省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条例(修正),1997 年 7 月 30 日; (10)山西省节约用水条例,2013 年 3 月 1 日; (11)山西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2018 年 1 月 25 日; (12)山西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21 年 5 月 1 日起施行; (13)山西省减少污染物排放条例,201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14)山西省永久性生态公益林保护条例(山西省人大常务委员会),2017 年 3 月 11 日。 (15)山西省人民政府“ 关于山西省泉域边界范围及重点保护区划定的批复” (晋政函〔1998〕137 号),1998 年 11 月 9 日; (16)山西省关于深化煤炭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共山西省委办公厅晋发 〔2015〕3 号),2015 年 1 月; (17)关于加强环境保护促进开发区绿色发展的实施意见(山西省人民政府 办公厅,晋政办发〔2017〕152 号),2017 年 1 月 23 日; (18)关于加强煤炭开发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山西省晋环发 〔2006〕445 号),2006 年 11 月 27 日; (19)关于进一步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山西省环境保护 厅,晋环发〔2013〕4 号; (20)关于加强我省矿产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山西省环境保 护厅,晋环发〔2013〕23 号); (21) 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办法 (晋环发 11 上榆泉煤矿 700 万吨/年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总则 〔2015〕25 号),2015 年 2 月 28 日; (22)关于在全省范围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的公告,山西省环境保 护厅和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8 年第 1 号; (23)关于深化“放改服” 改革规范矿业权和建设用地报批涉及各类保护地核查 工作的通知,晋自然资发〔2019〕25 号; (24)关于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