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旗加工园区地灾报告.docx
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中国地质矿业有限公司 二〇二一年四月 目 录 前 言 1 一、任务由来 1 二、评估工作的依据 2 三、主要任务和要求 3 第一章 评估工作概述 5 第一节 工程和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围 5 第二节 以往工作程度 9 第三节 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10 第四节 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12 第五节 评估的地质灾害类型 13 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 14 第一节 区域地质背景 14 第二节 气象、水文 15 第三节 地形地貌 16 第四节 地层岩性 18 第五节 地质构造 19 第六节 岩土体类型及工程地质性质 20 第七节 水文地质条件 21 第八节 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22 第三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24 第一节 地质灾害类型特征 25 第二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 31 第三节 现状评估结论 33 第四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34 第一节 工程建设中、建设后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34 第二节 建设工程自身遭受已存在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37 第三节 预测评估结论 39 第五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段评估及防治措施 40 第一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及量化指标的确定 40 第二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41 第三节 建设用地适宜性分区评估 44 第四节 防治措施 44 第六章 结论 46 一、结 论 46 二、建 议 47 附 图 目 录 图号 图 名 比例尺 1 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评估区地质灾害分布图 125000 2 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 125000 附 件 目 录 1、附件 1 乌拉特中旗口岸加工园区规划范围坐标 2、附件 2 (1)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总体规 划的批复(内建规[2013]6 号); (2)乌拉特中旗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关于甘其毛都口岸物流园区金泉北 集装箱转运服务中心总体规划(2020-2035)的批复,乌中政办字【2020】146 号 前 言 一、任务由来 为了落实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全区“放管服 ”改革,优 化营商环境,切实做好“六稳 ”工作,落实“六保 ”任务,更好服务市场主体, 激发市场活力,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 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内政办发[2020] 19号),实施方案要求“在 依法设立的各类开发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 工业园区、物流园区等)、新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区域探索推行区域评估,由政府 根据区域条件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进行选择性区域评估 ”;为了全面提升服务 保障乌拉特中旗高质量发展能力,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 区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 公厅印发的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专项整改台账文件精 神,乌拉特中旗人民政府拟对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以下简称“ 口 岸加工园区 ”)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批准的重化工基地。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巴彦淖尔 市总体规划(2011-2030)和乌拉特中旗海流图镇总体规划(2012-2030) 总体要求,依托甘其毛都口岸进口资源、重点发展煤化工和金属冶炼为主导产业 的国家级进口战略资源加工园区,围绕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建设国家级战略 资源引进加工基地和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重点利用境外资源和地方 矿产资源发展煤炭和石材深加工产业;充分利用地域优势,大力加强现代转运服 务中心和现代物流园建设。加工园区的建设是乌拉特中旗全面发展的经济增长 点,对改善乌拉特中旗投资环境、增强经济辐射能力,促进乌拉特中旗经济快速 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 394 号令)和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 关于全面推行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内自然资字﹝2021﹞104 号)相关文件要求,为了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对物流园区建设项目造成的损失, 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乌拉特中旗自然资源局于 2021 年 3 月组织进行乌 1 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物流园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招标采购工作,确定中国地 质矿业有限公司为该项目的中标单位。中国地质矿业有限公司于合同签订日后立 即开展了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二、评估工作的依据 (一)法律法规 1、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 69 号); 2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关于全面推行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的通知(内自然资字﹝2021﹞104 号); 3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 394 号); 4 、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 号); 5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保护条例2012 年 3 月 31 日内蒙古自治区第 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修订通过; 6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 (内政发[2011]96 号); 7 、内蒙古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总体规划 的批复(内建规[2013]6 号)。 (二)规范规程 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 2 、地质灾害分类分级DZ0238-2004; 3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 0221-2006); 4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试行T/CAGHP006-2018; 5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 6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相关规程规范。 7 、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标准)150000(GB/T 14158-93)。 2 (三)相关文件及技术资料 1 、乌拉特中旗人民政府关于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现代物流园发展规划 (2015-2030 年)的批复(乌中政字[2017]46 号); 2 、乌拉特中旗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石材加工园总 体规划(2020-2035 年)的批复(乌中政办字[2020]26 号); 3 、乌拉特中旗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综合服务区总 体规划(2020-2035)的批复(乌中政办字[2020]85 号); 4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关于全面推行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的通知(内自然资字[2021] 104 号); 5 、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6 、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现代物流园发展规划(2015-2030 年); 7 、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石材加工园总体规划(2020-2035 年); 8 、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综合服务区总体规划(2020-2035)。 9 、内蒙古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金泉北集装箱转运服务中心总体规划 (2020-2035) (四)合同依据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合同书。 三、主要任务和要求 (一)主要任务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 估工作的通知,开展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 作,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本次评估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规划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进行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与综合评估,对口岸加工园区建设场地的适 宜性作出评价,针对存在和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与治理建 议,有效地避免或减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 的损失。并为园区开发及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地质灾害防治依据。 3 (二)要求 1 、充分收集评估区自然地理、气象、水文、区域地质、地层岩性、水文地 质、工程地质等相关资料,调查并阐明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 2 、查明评估区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范围、规模、特征、损失情况 及影响因素和引发因素等,并对其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 3 、对规划的口岸加工园区工程建设中或建成后可能引发和加剧地质灾害的 可能性及对工程建设本身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预测评估。 4、在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基础上对口岸加工园区规划工程进行地质灾害危险 性综合分区评估,根据危险性分区、防治难度和防治效益对其规划场地适宜性进行 评估。 5 、针对存在和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与治理建议。 4 第一章 评估工作概述 第一节 工程和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围 一、位置与交通 1 、位置 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位于乌拉特中旗政府所在地海流图镇南 偏东约 30km,东南距德岭山镇约 10km,行政区划隶属乌拉特中旗德岭山镇管辖。 园区地理坐标为 北纬********~********; 东经********~********。 2 、交通 口岸加工园区西距省道 S212 约 2km ,北部紧邻甘(甘其毛都)泉(万水 泉)铁路,南部固查线东西向横穿本区。经 S212 和固查线可去往包头、呼市、 临河和甘其毛都口岸,交通便利。 项目区地理位置及交通状况见图 1- 1。 二、 规划概况 根据海口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的中国甘其毛都口岸城镇总体规划 口岸加工园区由金泉北集装箱转运服务中心、石材加工园区、现代物流园区、加 工园区和综合服务园区组成见图 1-2。规划区面积合计 40.62km2。 (一)规划建设工程及规划区已建工程 1 、金泉北集装箱转运服务中心 金泉北集装箱转运服务中心为规划拟建工程,根据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 金泉北集装箱转运服务中心总体规划(20202035 年)相关资料,金泉北集 装箱转运服务中心位于口岸加工园区西北部,北部紧邻甘(甘其毛都)泉(万水 泉)铁,规划面积 0.46km2 。主要承担集装箱存放、维修、转运功能,建设工程 主要包括交通场站和道路及广场绿地等。金泉北集装箱转运服务中心规划建设建 筑物面积为 50000m2 ,建筑物高度 5- 15m ,建筑物结构主要为砖混、彩钢、钢结 构。 5 图 1-1 交通位置图 6 图 1-2 口岸加工园区平面图 2 、石材加工园区 石材加工园为在建工程,石材加工园位于加工园区东北部,海流图河西侧, 规划面积 2.53km2 。石材加工园主要进行石材运输、初加工、精深加工、展览销 售及石材相关产业为一体的现代化循环经济产业园。石材加工园在建的建筑以钢 结构、砖混结构为主,钢结构建筑占地面积约 25000m2 ,建筑物高度约 5- 15m 。 砖混结构建筑物占地面积约 2000m2 ,建筑物高度约 12m 。石材加工园后期规划 拟建建筑物面积为 20000m2 ,建筑物高度 5- 15m ,建筑物结构主要为砖混、钢结 构、彩钢,建筑物跨度 50- 150m。 3 、现代物流园区 现代物流园规划拟建工程,位于加工园区东部,规划面积 16.94km2。主要进 行铁路站场、加工制造、物流仓储和综合服务等项目建设。分为物流加工区、货 运配载区和仓储物流区。后期规划拟建建筑物面积为 80000m2 ,建筑物高度 6-20m ,建筑物结构主要为砖混、彩钢、钢结构,建筑物跨度 30- 100m。 7 4 、加工园区 加工园位于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的中部,是占地面积最大的园区,规划面 积 18.84km2。规划定位重点发展煤化工、金属冶炼及深加工、非金属深加工、能 源及装备制造五大产业。 加工园区已建项目多为煤化工和金属、非金属冶炼等项目,已建项目建筑物 面积合计约 250000m2 ,建(构)筑物高度 5-50m,跨度 50- 100m ,结构主要为砖 混、框架、钢结构。 加工园区后期规划拟建建筑物面积为 600000m2 ,建筑物高度 5-50m ,建筑 物结构主要为砖混、框架、钢结构。建筑物跨度 30- 150m。 5 、综合服务园区 综合服务区为规划拟建工程,位于加工园区西部,规划面积 1.85km2 。规划 定位是为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提供居住、办公、物流、配套服务为主的综合服 务园区。规划拟建建筑物面积约 100000m2 ,建筑物高度 10-30m ,建筑物结构主 要为砖混、框架结构。 (二)规划园区中其他已建工程 1 、防洪工程评估内防洪工程布置于海流图河、乌不浪口沟、煤窑沟,为 浆砌石导流坝,导流坝高度 1.0-2.0m ,评估区内防洪导流坝长度累计约 11.0km。 2 、拦洪坝拦洪坝分为东西两段,东段长 3.5km ,位于甘泉铁路北侧,东 侧拦洪坝将洪水拦截导入海流图河。西段长 2.1km ,位于甘泉铁路南侧;西侧拦 洪坝将洪水拦截导入煤窑沟。拦洪坝迎水面为浆砌石,迎水面坡度约为 30 -40 , 坝高度 1.5-3.0m ,坝顶宽 5- 10m ,拦洪沟槽较平坦,沟槽宽度 10-30m。 3 、铁路评估区已建甘泉(甘其毛都-万水泉)铁路和金泉车站,主要为货 物运输。甘泉铁路线在评估区内长度约为 12km,铁路路基高度 3.0-5.0m,路基顶 宽度 3.0 、底宽约 7.0m。铁路站场位于评估区东部, 占地面积约 30000m2 ,主要 建有铁路调度、货场、办公生活区,建筑物高度 10- 15m ,建筑物结构主要为砖 混、框架、钢结构。 4 、村庄评估区南侧、东南侧为规划拟建区域,未开展园区建设,现状为 8 原地貌和村庄,村庄中村民住宅多为砖木结构单层建筑。 以上工程已形成规模,规划后期不再进行扩建。规划建设区域内涉及的村民 住宅后期规划建设中将进行拆建。 三、规划范围 根据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各园区总体规划,口岸加工园区规划范围东起东 海流图河,西至乌不浪口西西羊场东,南起规划的新固查线,北至甘(甘其毛都) 泉(万水泉)铁路,规划区面积共计 40.62km2,规划用地为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和物流仓储用地等。 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规划范围拐点坐标见附表。 第二节 以往工作程度 规划的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项目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 特中旗德岭山镇,该区域基础地质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环境地质工作程度较 低。主要研究成果 1 、1980 年,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区域地质调查队提交了 120 万五原县幅区 域地质矿产普查报告(K-49-XXV); 2、2009 年 11 月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查院提交的内蒙 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金泉工业园区供水水文地质详查报告(150000); 3 、1981 年内蒙古自治区一一四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进行了 120 万区域水 文地质普查工作,提交了乌拉特中旗幅(K-49-[19])120 万区域水文地质普 查报告; 4、1972 年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局第一区域地质测量队提交了 120 万中华人 民共和国区域地质测量报告(乌拉特中后联合旗幅,K-49-XIX); 5 、2007 年 12 月,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提交的内蒙古自治区乌 拉特中旗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1250000) 6 、2018 年,内蒙古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巴彦淖尔市地质灾害防 治规划(2018-2025 年); 9 上述资料为本次评估工作的主要基础地质资料。 第三节 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一、工作方法 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严格遵循评估工作程序(图 1-3),主要的工 作方法有资料搜集和整理、编制工作计划、野外实地调查、综合分析研究、编 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图 1-3 工作程序框图 10 1 、根据规划区项目的特点,充分搜集和研究现有气象、水文、水文地质、 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区域地质资料(见表 1- 1),确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调查区 范围、评估区范围和评估级别。 2、对规划区采用 110000 地形图做底图进行地质灾害调查,对重点区域进 行详细调查,调查工作以线路穿越方法和追索法进行调查,调查点利用手持 GPS 卫星定位仪进行定位、并进行现场描述、拍照,调查地质环境条件和存在的地质 灾害类型、分布及特征。 表 1-1 收集资料明细表 资料名称 编制/提交单位 提交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矿产普查报告 五原 县幅(K-49-XXV)(120 万)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局第一区域地 质调查队 1980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乌 拉特中旗幅(K-49- [19])(120) 内蒙古自治区一一四水文地质工 程地质队 1981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测量报告(乌 拉特中后联合旗幅,K-49-XIX)(120 万)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局第一区域地 质测量队 1972 年 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地质灾害调查与 区划报告 内蒙古地质环境监测院 2007 年 12 月 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金泉工业园区供 水水文地质详查报告(150000)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水文地质工程 地质勘查院 2009 年 7 月 巴彦淖尔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2018-2025 年) 内蒙古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 2018 年 6 月 内蒙祥光铜冶炼地下水环评的水文地质勘察 包头地质勘察施工有限责任公司 2014 年 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总体规划 (2011-2020 年) 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 海口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11 年 11 月 内蒙古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金泉北集装箱 转运服务中心总体规划(2020-2035) 乌拉特中旗自然资源局 内蒙古博大规划设计咨询有限责任 公司 2020 年 9 月 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现代物流园发展规划 (2015-2030 年) 海口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石材加工园总体规划 (2020-2035 年) 乌拉特中旗自然资源局 大地建筑事务所(国际) 2018 年 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综合服务区总体规划 (2020-2035) 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 公司 2011 年 11 3 、对搜集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 评估规范要求,编制评估报告,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 合评估并提出防治措施,最终作出评估结论。 二、完成工作量 本次评估工作自 2021 年 3 月 3 日开始,于 2021 年 4 月 20 日完成评估报告 送审稿。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见表 1-2。 表 1-2 工作量统计表 工作内容 单位 工作量 调查区面积 km2 55.00 调查点 个 80 调查线路 km 42 收集资料 份 12 照片 张 150 第四节 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一、评估范围 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规划面积 40.62km2 ,由 1、金泉北集装箱 转运服务中心,2 、石材加工园区,3 、现代物流园区,4 、加工园区,5 、综合服 务园区组成,均为面状工程。根据各规划园区分布特点、地质环境条件及项目建 设引发、遭受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等因素分析,因北部为低山丘陵区,沟谷较发 育,按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 0286-2015)中有关规定,考虑到 乌拉特中旗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北侧沟谷对园区可能造成的影响,因此确定北 部规划区外影响区以分水岭为北界,南部至加工园区南界,金泉北集装箱转运服 务中心、石材加工园区、现代物流园区、加工园区之间连接形成的闭合范围界线, 以及综合服务园区范围作为评估区范围,评估区面积为 53.89km2。 12 二、评估级别的确定 根据内蒙古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总体规划(2013-2030 年)等,到 2030 年,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将建设成为依托甘其毛都口岸进口资源、重点发展煤 化工和金属冶炼为主导产业的国家级进口战略资源加工园区,规划就业人口约 10 万人;依照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附录表 B.2),确定评估区为重要建设项目; 评估区位于低山丘陵和山前冲洪积平原,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根据地 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中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标准(表 1),确定该项目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一级。见表 1-3。 表 1-3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分析表 项 目 条 件 分析结果 地质环境 条件复杂 程度 1 、区域地质构造条件简单,规划区附近无全新世活动断裂, 地震基本烈度Ⅷ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 0.20g; 2 、地形较复杂,相对高差 285m ,地面坡度以小于 8 为主, 地貌类型较单一; 3 、岩性岩相变化小,岩土体结构较简单;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4 、地质构造较复杂,有褶皱、断裂分布,裂隙较发育; 5 、单层含水层,水位年际变化小于 5m ,水文地质条件良好; 6 、地质灾害不发育,危害小; 7 、人类活动较强烈,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破坏较严重。 中等 建设项目 重要性 口岸加工园区(综合服务园区) 重要 建设项目 评估级别 重要建设项目,地质环境条件中等 一级 第五节 评估的地质灾害类型 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要求与评估区的实际情 况,确定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灾种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 裂缝、地面沉降。 13 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 第一节 区域地质背景 一、区域地质构造 评估区在区域上属于华北地台北缘狼山- 白云鄂博台缘裂陷带。狼山 白云 鄂博台缘裂陷带由狼山渣尔泰山褶断束和白云鄂博褶断束两个三级构造单元 组成。该裂陷带内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均很强烈,岩浆岩活动频繁而发育。见图 2- 1. 图 2-1 内蒙古大地构造分区略图 二、区域地壳稳定性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 2015),评估区地震动峰值加 速度为 0.20g ,地震动加速度反应谱特征周期 0.40s,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评估 区为区域地壳较不稳定区。但第四纪以来未发现有明显的新构造运动和与地震活 动有明显关系的断裂存在。 14 第二节 气象、水文 一、气象 评估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具有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少雪, 夏季短促、炎热、降雨量小且集中,春季干燥、多风,秋季温和凉爽,蒸发量大, 全年干旱少雨,无霜期短,气候差异较大的气候特征。 根据乌拉特中旗气象站多年资料,多年平均气温 4.5℃ , 极端最高气温 38.7℃ , 极端最低气温-39.4℃; 多年平均降水量 198.46mm,年最大降水量 432.6mm(1979 年),年最小降水量 87.4mm(1972 年),小时最大降水量可达 38.2mm;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年内降水强度也有较大差异,各月降水量以 6 9 月最多,1 月、2 月和 12 月最少; 7、8 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57左右, 夏季(6~9 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 70以上。年日照时数 3100~3250 小 时,蒸发强烈,多年平均蒸发量 2311.4mm;平均风速 3.2m/s,无霜期 99~129 天,冰冻期为 11 月至次年的 4 月,最大冻土深度 1.93m。 二、水文 评估区属于黄河水系,主要有海流图河、乌不浪口沟、 煤窑沟、枣树口沟、 得巴沟、榆树沟,这些沟谷多为季节性沟谷,平时沟谷中地表水迳流量很少或无 地表迳流,仅汛期洪水流急、量大、历时短。相对较大的沟谷为海流图河、乌不 浪口沟和煤窑沟。 1、海流图河 主沟长 91km,流域面积 1981km2,主沟平均坡降 7.3﹪, 径流量 1785 万 m3。上 15 游建有德岭山水库,水库 总库容 7996 万 m3,水库 正常蓄水位 1137.2m。德 岭山水库位于评估区东 北,直线距离约 4.5km, 德岭山水库水域面积 4.16km2。 照片 2-1 德岭山水库 2.乌不浪口沟(敖布拉格沟) 主沟长 96km, 流域面积 1981km2, 主沟平均坡降 5.8﹪, 径流量 424.6 万 m3, 其支流红格尔高勒河上建有红格尔水库,水库总库容 5.84 万 m3,水库洪水位 1323.65m,正常蓄水位 1321.15m。 3、煤窑沟 主沟长约 10km, 流域面积 28km2, 主沟平均坡降 1.6﹪, 为季节性沟谷。 第三节 地形地貌 评估区地形总体趋势为北高南低,海拔高程一般为 1040m~1325m,相对高 差 285m;最高点位于评估区西北部,海拔高程 1325 m,最低点位于评估区南部 山前平原,海拔高程 1036 m。 根据评估区所处位置和地貌形态特征,将评估区地貌类型分为低山丘陵、山 前阶地和山前冲洪积平原。见照片 2-2。 照片 2-2 评估区地貌 一、低山丘陵Ⅰ 分布于评估区北部山区,海拔高程为 1110m~1325m,相对高差 215m。主要 有二叠系下统砂岩、砂砾岩及华力西晚期中细粒黑云闪长岩、角闪闪长岩和中粗 粒花岗岩组成,山顶多呈浑圆状,山体坡度较小,一般坡度 10 度左右。 低山丘陵沟谷较发育,有大小沟谷十余条;其中海流图河、乌不浪口沟、煤 窑沟沟谷宽约 10m~1000m;沟岸坡度一般小于 30 , 植被覆盖率约 20左右。 沟谷纵坡降一般为 5‰~15‰左右,沟谷形态多为宽浅“U ”形谷,松散物质堆 积厚度一般 0.2m~1.5m。 16 枣树沟、得巴沟、榆树沟- 1 、榆树沟-2沟谷呈“V ”型,沟岸植被覆盖度 约 15﹪20﹪ , 岸坡岩石风化较强烈,主沟和支沟纵坡降较大,主沟坡降约 48‰ - 123‰,松散物质较丰富,本区域降水强度一般较小,水流畅通-水流基本畅通。 见照片 2-3。 照片 2-3 低山丘陵地貌 二、山前阶地Ⅱ 山前阶地呈带状近东西向分布于低山丘陵与山前倾斜平原之间,海拔高程为 1060m-1110m,相对高差一般小于 50m。主要由第四系中、下更新统卵砾石、砾 砂夹粉土、粉细砂组成,坡度向东南倾斜,坡度为 10‰左右。见照片 2-4。 照片 2-4 山前阶地地貌 照片 2-5 山前平原地貌 17 三、山前冲洪积平原Ⅲ 山前冲洪积平原位于评估区南部,分布范围广,海拔高程为 1040m-1060m, 相对高差一般小于 20m;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系全系统冲洪积砂砾石、砾砂、粗 砂、粉细砂;由山前冲洪积扇相连而成,东西走向起伏不平,起伏小,地势由北 向南倾斜,坡度 7‰左右。见照片 2-5。 第四节 地层岩性及侵入岩 一、地层 评估区出露的地层主要有古生界二叠系变质砾岩、变质砂岩夹炭质板岩,新 生界第四系中下更新统粉砂质泥层夹细砂层及砂砾岩和第四系全系统冲洪积砂 砾、中粗砂等。 1、古生界二叠系(P1d) 二叠系变质砾岩、变质砂岩夹炭质板岩分布于评估区北部,颜色为青灰色、 深灰色,厚层状结构,块状构造,风化厚度 2-8m。地层厚度 1200m。 2、新生界第四系中下更新统(Q1-2) 分布于评估区中部山前阶地,地层岩性为粉砂质泥层夹细砂层及砂砾岩,具 水平层理,厚度约 300m。见照片 2-6。 3、新生界第四系全系统(Qhalpl) 广泛分布于山前倾斜平原,地层岩性以灰褐色砂砾石、中粗砂和粉细砂为主。 河流和沟谷中厚度一般为 1~6m 之间,山前倾斜平原厚度一般大于 20m。见照片 2-7。 照片 2-6 第四系中下更新统(Q1-2 ) 照片 2-7 第四系全系统(Q4alpl) 18 二、侵入岩 评估区侵入岩主要有华力西晚期和印支期,分布于评估区北部低山丘陵区。 1、华力西晚期δμ 岩性为中细粒黑云闪长岩、角闪闪长岩、黑云石英闪长岩、。 2、华力西晚期γ4 分布于评估区西部,出露面积小。岩性以浅肉红色(风化面灰褐色)中粗粒 花岗岩为主,粒状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较发育。 3、印支期γδ5 分布于评估区西部,出露面积较小。岩性以中细粒钾长花岗岩为主,粒状结 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 第五节 地质构造 评估区跨越两个二级构造单元,北部为二级构造单元内蒙台隆中的三级构造 单元阴山断隆,南部为二级构造单元鄂尔多斯台坳中的三级构造单元河套断陷, 其基底为太古界,基底埋深自北向南呈增加趋势。在山前大断裂附近大于 600m, 往南大于 1100m ,评估区位于阴山纬向构造带中段与狼山弧形构造带之复合部 位,褶皱、断裂较发育。 狼山复背斜背斜轴部位于德岭山,呈东西向延展,由太古界乌拉山群组成, 本身为一保存不完整的背斜,评估区位于其翼部,由元古界渣尔泰群和下二叠统 大红山组组成,其枢纽走向南东,地表构造节理与风化裂隙都很发育。 狼山山前纬向断裂近东西向延展,经过本区,断裂性质为压扭性正断层, 断层倾角大于 70 , 为阻水性断层。 圐圙布隆-乌加河断裂新生代喜山运动使河套断陷沿边缘断裂下沉,并在 其附近产生一些新的断裂,如工作区外南部的圐圙布隆-乌加河断裂,它位于河 套断陷北缘,走向近东西向,断层倾向向南,段距 500m 以上。下盘为中新世、 上新世的泥岩、砂砾岩,上盘为广厚的第四系覆盖,断层性质为正断层。 海流图河断裂位于工作区的东侧,呈北东-南西向延展,断裂两侧地层时 代、岩性有较大差异,断层性质为倾向西的张性正断层。 19 第六节 岩土类型及工程地质性质 一、岩土类型 根据评估区出露地层岩性、结构和特征,可划分为硬质岩和砂类土二种类型。 1、硬质岩 包括二叠系变质砾岩、变质砂岩夹炭质板岩及华力西、印支期侵入岩。 2、极软岩 中下更新统粉砂质泥层及砂砾岩石(Q1-2 );主要为第四系中、下更新统粉 砂质泥层及砂砾岩、卵砾石、砾砂夹粉土、粉细砂组成,具水平层理,地表及近 地表呈强风化~中等风化。 3、砂土 全系统(Q4alpl )的砾砂、中粗砂等组成。 二、岩土工程地质性质 1、硬质岩 主要为二叠系及华力西、印支期侵入岩,分布于评估区北部低山丘陵地区。 岩性为青灰色、深灰色变质砾岩、变质砂岩夹炭质板岩和中细粒黑云闪长岩、角 闪闪长岩、黑云石英闪长岩及中粗粒花岗岩、中细粒钾长花岗岩,岩石致密坚硬, 块状构造;地表及近地表呈强风化~中等风化,强风化基岩承载力特征值 600 800KPa,弱风化基岩承载力特征值 1500~2000KPa。工程地质性质良好。 2、极软岩 主要为第四系中、下更新统粉砂质泥层及砂砾岩、卵砾石、砾砂夹粉土、粉细砂 组成,具水平层理,地表及近地表呈强风化~中等风化,强风化基岩承载力特征值 200~240KPa,弱风化基岩承载力特征值 600~800KPa。工程地质性质良好。 3、砂土 分布于评估区北部山前阶地和南部倾斜平原地区。岩性为粉砂质泥层夹细砂 层及砂砾岩和冲洪积砾砂、粗砂、粉细砂,承载力特征值一般 Fak180KPa 300 KPa,工程地质性质良好。 20 第七节 水文地质条件 一、含水层分布及赋水性 1、第四系松散岩类含水层 分布于山前冲洪积平原,由多个冲积扇裙相连而成,含水层分布自北向南有 明显的水平分带性。即由扇裙顶部向前缘地带,含水层颗粒由粗变细,由含卵砾 砂渐变为粗砂、中细砂,在冲洪积扇之间的接触带有土黄色、灰黄色粉质粘土夹 层,厚度分布不均且不连续,但含水层连续分布。含水层赋水性中部大、南北小, 单井出水量一般 500-1000m3/d,赋水性中等。 2、基岩裂隙水 基岩裂隙水分布与评估区北部,区域上属于狼山山地水文地质区,主要赋水 性基岩风化裂隙水,由于基岩裂隙发育一般,降水量偏少,补给条件差,基岩裂 隙水赋水性不均且差,涌水量小于 100m3/d。 二、地下水类型及动态特征 根据评估区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和水力特征,将地下水划分为第四 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二种类型。 1 、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分布于山前冲洪积平原,含水层岩性主要以灰黄色角砾、青灰色砾砂、灰黄 色粗砂、细砂组成,分选性较差、级配较好。含水层厚度一般在 15~40m 左右, 水位埋深一般 25~65m,埋藏条件随地形的起伏而变化,由北向南水位埋深变浅, 由北部的水位埋深大于 60m,向南逐渐变化 24.4m。地下水大致由北向南流动。 单井出水量一般 500-1000m3/d,中部较大。矿化度小于 1g/L,水化学类型为 HCO3 Cl-Na、HCO3 S04-Na 型水。 2、基岩裂隙水 基岩裂隙水含水层岩性主要由砂岩、砾岩及闪长岩、花岗岩风化裂隙组成。 地下水水位、含水层厚度随基岩风化裂隙带深度变化而变化。由于基岩裂隙发育 一般,降水量偏少,补给条件差,基岩裂隙水水量贫乏。矿化度小于 1g/L,水 21 质较好,水化学类型为 HCO3 -CaMg 型水。 三、地下水开采与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是接受山区地下水的径流补给,其次接受山区地表水地 下水侧向径流补给,地下水整体大致由北向南流动,排泄方式以人工开采和径流 排泄为主。 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由高处(低山丘陵)向南部(山前平原) 径流,排泄方式主要以径流形式补给排泄于山前倾斜平原和沟谷。 综上所述,评估区地下水主要以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水为主,地下 水位埋深一般较大,对评估区岩土体影响较小,水文地质条件良好。 第八节 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根据现场实地调查,评估区内规划的金泉北集装箱转运服务中心区、现代物 流园、综合服务园现状无工程建设,石材加工园正在建设中。规划区内已建工业 工程全部位于加工园区内;加工园区内已建工程有煤化工、金属冶炼、能源、装 备制造、物流仓储等。评估区内已建的防洪工程、甘泉(甘其毛都至包头万水泉) 铁路(部分)、铁路站场、工程等位于规划区外评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