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羊海地灾报告.docx
乌拉特中旗牧羊海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中国地质矿业有限公司 二〇二一年四月 目 录 前 言 1 一、任务由来 1 二、评估工作的依据 2 三、主要任务和要求 4 第一章 评估工作概述 5 第一节 工程和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围 5 第二节 以往工作程度 12 第三节 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14 第四节 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16 第五节 评估的地质灾害类型 17 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 18 第一节 区域地质背景 18 第二节 气象、水文 19 第三节 地形地貌 20 第四节 地层岩性 2 1 第五节 地质构造 22 第六节 岩土体类型及工程地质性质 22 第七节 水文地质条件 23 第八节 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24 第三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25 第一节 地质灾害类型特征 26 第二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 27 第三节 现状评估结论 28 一 第四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29 第一节 工程建设中、建设后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 估 29 第二节 建设工程自身可能遭受已存在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31 第三节 预测评估结论 3 1 第五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33 第一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 33 第二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34 第三节 建设用地适宜性分区评估 34 第四节 防治措施 35 第六章 结论 36 、结 论 36 二、建 议 36 附 图 1 、乌拉特中旗牧羊海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图 比例尺 110000 2 、乌拉特中旗牧羊海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 比例尺 110000 附 件 目 录 乌拉特中旗人民政府文件,关于牧羊海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发展规划 (2014-2030)的批复,乌中政办字【2017】40 号 前 言 一、任务由来 为了落实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进一步深化全区“放管服” 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切实做好“六稳 ”工作,落实“六保 ”任务, 更好服务市场主体,激发市场活力,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办公厅关于 印发自治区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内政办发[2020]19号),实施方案要求“在依法设立的各类开发区 (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综合保税区、工业园区、 物流园区等)、新区和其他有条件的区域探索推行区域评估,由政府 根据区域条件对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进行选择性区域评估 ”;为了全 面提升服务保障乌拉特中旗高质量发展能力,根据内蒙古自治区政 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进一步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 方案的通知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 部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专项整改台账文件精神,乌拉特中旗人民政 府拟对乌拉特中旗牧羊海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 估工作。 巴彦淖尔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西部河套平原和乌拉特草原,发展 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近年来,巴彦淖尔市把肉羊产业作 为推动现代畜牧业转型发展的重要引擎,通过实施“龙头做强、基地 做大、品牌做强、产业链延长 ”的发展思路,巴彦淖尔市已成为全国 地级市中“饲养量第一、常年育肥出栏第一、四季均衡上市第一 ”的 肉羊生产加工商品基地。但整体来看,巴彦淖尔市畜牧业现代化和产 业化发展中,仍面临草场过渡载畜、精深加工能力不足、产业链延伸 较短等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发展规模化畜牧养殖和现代化屠宰加工成 为当务之急。 1 牧羊海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是乌拉特中旗加快畜牧业转型升级 的重大平台,是巴彦淖尔市做精做深、做大做强肉羊产业,建设“北 方羊城 ”的重要举措,对内蒙古自治区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建 设国家“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 394 号令)和内蒙古自治区 自然资源厅关于全面推行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内 自然资字﹝2021﹞104 号)相关文件要求,为了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 对农牧业产业园区建设项目造成的损失,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 全,乌拉特中旗自然资源局于 2021 年 3 月组织进行乌拉特中旗牧羊海 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招标采购工作,确定中国地 质矿业有限公司为该项目的中标单位。中国地质矿业有限公司于合同 签订日后立即开展了乌拉特中旗牧羊海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地质灾害 危险性评估工作。 二、评估工作的依据 (一)法律法规 1 、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通知(国土 资发﹝2004﹞69 号); 2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关于全面推行区域地质灾害危险 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内自然资字﹝2021﹞104 号); 3、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 394 号); 4、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国发[2011]20 号); 5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保护条例2012 年 3 月 31 日内蒙 古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修订通 过; 6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转发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2 工作的通知(内政发[2011]96 号)。 (二)规范规程 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 2 、地质灾害分类分级DZ0238-2004; 3 、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 0221-2006); 4 、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试行T/CAGHP006-2018; 5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 6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相关规程规范。 7 、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中华人民 共和国国家标准)150000(GB/T 14158-93)。 (三)相关文件及技术资料 1 、巴彦淖尔市国土资源局提交的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地 质灾害防治规划(2016-2020 年); 2 、2017 年 09 月,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编制的,乌拉特中旗人 民政府提交的牧羊海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发展规划(20142030 年); 3 、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改方案及规划修 改对规划实施影响评估报告; 4 、乌拉特中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9-2020 年)文本、 说明; 5 、2007 年 12 月,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编制的内蒙 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 6 、1980 年,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区域地质调查队绘编的,地质 矿产图(20 万-五原县幅)。 (四)合同依据 3 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牧羊海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地质灾 害危险性评估合同书。 三、主要任务和要求 (一)主要任务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发布的关于全面推进区域地质灾 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开展乌拉特中旗牧羊海现代农牧业产业 园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 本次评估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规划的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 牧羊海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建设项目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预测评估与综合评估,对建设场地的适宜性作出评价,针对存在和可 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与治理建议,有效地避免或减 轻工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的损失, 并为园区开发及相关产业发展提供地质灾害防治依据。 (二)要求 1 、充分收集评估区自然地理、气象、水文、水文地质、工程地 质、区域地质等相关资料,调查并阐明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 2 、查明评估区已发生的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范围、规模、特征、 损失情况及影响因素和引发因素等,并对其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 3 、对规划工程建设中或建成后可能引发和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 性及对工程建设本身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预测评估。 4 、在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基础上对拟建工程进行地质灾害危 险性综合分区评估,根据危险性分区、防治难度和防治效益对其建设 场地适宜性进行评估。 5 、针对存在和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与治理 建议。 4 第一章 评估工作概述 第一节 工程和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围 一、位置与交通 1、位置 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牧羊海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位于巴彦 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境内,地处蒙西地区牧畜养殖基地的中心区位。行 政区划隶属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德岭山镇管辖。地理坐标 东经******~****** 北纬******~****** 2、交通 牧羊海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地处蒙西地区牧畜养殖基地的中心 区位,北距乌拉特中旗城关镇海流图 50 公里,西南距巴彦淖尔市区 100 公里,东南距包头市区 130 公里,园区 2-3 小时时空圈覆盖了 巴彦淖尔市内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乌拉特前旗、五原县、磴口 县,以及包头市、鄂尔多斯市、乌海市等牧畜养殖区域。园区内交通 便捷,省道 212 一级公路和固察线(已提升为国道)贯穿境内,北 距口岸加工园区甘泉铁路(甘其毛都-口岸加工园区)7 公里,南距 京藏高速和京兰铁路 30 公里,西距巴彦淖尔机场 60 公里,东距包 头机场 200 公里,距国家常年开放口岸甘其毛都口岸 160 公里。同 时,规划中的西甘线(西小召-甘其毛都)一级路位于园区东侧,规 划中的西金(西小召-口岸加工园区)、青金(青山-口岸加工园区) 铁路分别位于园区东侧和北侧。交通方便(见交通位置图)。 5 图 1-1 交通位置图 6 二、工程概况 根据牧羊海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发展规划(20142030 年), 牧羊海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规划的近期至 2020 年,远期至 2030 年;规划区面积 6.53km2 。牧羊海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现状已有少量 企业入驻,入驻的企业主要是以养殖业为主的蒙羊物业。 牧羊海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规划了以下区域规划工业区、规划 政府办公区、规划居住小区、规划体育馆、规划学校、规划商业街、 规划商务区、规划公园。 1、规划工业区占地面积约 3.98km2 ,规划工程高度 6-20m,规划 工程跨度 30-100m。 2、规划规划政府办公区占地面积约 0.40km2 ,规划工程层数为 6-10 层,高度 18-30m,规划工程跨度 50-200m。 3、规划居住小区占地面积约 1.20km2 ,规划工程层数为 6-8 层, 高度 18-24m,规划工程跨度 50-60m。 4、规划体育馆、学校、商业街区占地面积约 0.30km2 ,规划工程 层数为 6-12 层,高度 18-35m,规划工程跨度 50-120m。 5、规划商务区占地面积约 0.30km2 ,规划工程层数为 6-12 层, 高度 18-35m,规划工程跨度 50-120m。 6、规划公园占地面积约 0.35km2,规划公园区工程多为单层,高 度 3-5m,规划工程跨度 20-30m。 图片 1-1 规划工业区 图片 1-2 规划政府办公楼 7 8 图片 1-3 规划商务区 图片 1-4 规划商业街 图片 1-5 规划居住小区 图片 1-6 规划学校 图片 1-7 规划公园 图 1-2 规划分区示意图 牧羊海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根据规划的园区功能及产业体系,规 划了发展目标和发展定位。 (一)发展目标 按照科学谋划、从容建设、乘势推进、打造精品的总体要求,加 快推进牧羊海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的开发建设,实现“近期打基础、 远期成规模 ”的发展目标。 1、近期(2014-2020 年) 目标,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园区 奠定基础 抓紧重大交通、市政等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拉开园区开发建设总 体框架;蒙羊肉羊加工园区基本建成,规模化农业种植和畜牧养殖基 地形成雏型;牧羊海环境保护和治理取得成效,生活服务区和旅游度 假区初具规模,城镇服务功能明显增强。规划城镇人口规模 2 万人, 规划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约 3.0 平方公里,GDP15 亿元,产业结构为 107020,污水处理率9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100,建 9 成区绿化覆盖率为 60。 2、远期(2021-2030 年) 目标,主体功能基本形成,园区发展 成熟 城镇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农牧产品加工、旅游休闲、商贸物流、 现代农业等主导产业凸显竞争力;蒙羊肉羊加工园区功能进一步优化 提升;生活服务区、旅游度假区、环湖旅游带基本建成,城镇风貌独 具特色。城镇人口规模 4.5 万人,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约 6.53 平方 公里,GDP40 亿元,产业结构为 56035,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 害化处理率达到 10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 60。 表 1-1 主要发展指标 类别 指标 2020 年目标 2030 年目标 1 城镇人口规模(万人) 2 4.5 2 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平方公里) 3 6.53 3 GDP(亿元) 15 40 4 产业结构 107020 5 6035 6 污水处理率() 90 100 6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100 100 7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 50 60 (二)发展定位 牧羊海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发展定位国家现代农牧业示范园 区,蒙西地区重要的绿色农牧产品及食品加工基地、知名的滨水生态 旅游度假区。 1、国家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 创新农牧业产业园区产业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促进农牧结 10 合、农旅结合以及生产加工和销售结合,推动规模化农业种植和畜牧 养殖,加强农牧产品加工向生产、销售等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将园区 建设成为集科研、示范、推广于一体,种养殖、生产、加工、仓储、 物流、配送、出口于一身的现代农牧产业基地,积极发挥旅游业对农 牧业的带动效应,率先走出一条生态优先、产业联动的可持续发展道 路,规划建设成为国家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 2、蒙西地区重要的绿色农牧产品加工基地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绿色有机循环为原则、以促进农牧业产业升级、 提高农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为目标,依托蒙西地区肉羊等农 牧产品生产基地,以大型农牧产品加工企业为龙头,逐步扩大农牧产 品加工规模,提升本地区域的农牧业产业化水平。 按照生态绿色和全产业链发展要求,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延伸引进中 下游配套企业,推动形成养殖标准化、生产专业化、经营产业化、服 务社会化和管理科学化的大牧业生产格局,打造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 的农牧产品加工产业集群,规划建设成为蒙西地区重要的绿色农牧产 品加工基地。 3、蒙西地区知名的滨水生态旅游度假区以面向蒙西地区为目 标市场,以牧羊海湿地生态资源为基础,融入区域“边境-草原-山地 -湖泊-黄河 ”旅游格局,积极发展滨水旅游、休闲度假、农牧业观光、 体验娱乐、康体运动、保健疗养等旅游项目,打造具有景观和文化多 样性的蒙西地区知名的滨水生态旅游度假区。 牧羊海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 2030 年 GDP 目标 40.0 亿元。 11 图 1-3 产业园区全产业链示意图 三、征地范围 根据牧羊海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发展规划(20142030 年) 规划区总占地面积 6.53km2。规划的牧羊海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范围 拐点坐标见表 1-2。 第二节 以往工作程度 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牧羊海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位于内蒙 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境内。规划区所处地区以往地质、水文地质 工作研究程度较低,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可利用的工作成果 主要有 1、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队在本区进行了 1/20 万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于 1982 年编制完成了 120 万区域地质 调查报告(五原县幅(K-49- ⅩⅩⅤ ; 2、1972 年内蒙古自治区地质局进行了 120 万区域地质测量, 12 提交有 120 万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测量报告(乌拉特中后 联合幅(K-49- ⅩⅠⅩ ; 3、2007 年 12 月,内蒙古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了巴彦 淖尔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8-2025 年); 4、2007 年 12 月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提交的内蒙古 自治区乌拉特中旗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125 万)报告; 5、2017 年 9 月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编制的牧羊海现代农牧业 产业园区发展规划(20142030 年)。 上述资料为本次评估工作的主要基础地质资料。 表1-2 园区范围拐点坐标表 点号 CGCS2000 坐标系 西安 80 坐标系 X 坐标 Y 坐标 X 坐标 Y 坐标 1 ******** ******** ******** ******** 2 ******** ******** ******** ******** 3 ******** ******** ******** ******** 4 ******** ******** ******** ******** 5 ******** ******** ******** ******** 6 ******** ******** ******** ******** 7 ******** ******** ******** ******** 8 ******** ******** ******** ******** 9 ******** ******** ******** ******** 10 ******** ******** ******** ******** 11 ******** ******** ******** ******** 12 ******** ******** ******** ******** 13 ******** ******** ******** ******** 14 ******** ******** ******** ******** 15 ******** ******** ******** ******** 16 ******** ******** ******** ******** 17 ******** ******** ******** ******** 13 第三节 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一、工作方法 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严格遵循评估工作程序(图 1-4), 主要的工作方法有资料搜集和整理、编制工作计划、野外实地调查、 综合分析研究、编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图 1-4 工作程序框图 14 1 、根据规划园区的特点,充分搜集和研究现有气象、水文、水 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区域地质资料(见表 1-3),确定地 质灾害评估区范围、评估级别及调查区范围。 2、对规划区采用 110000 地形图做底图进行地质灾害调查,对 重点区域进行详查,调查区域内以线路穿越方法和追索法进行调查, 调查点利用手持 GPS 卫星定位仪定位、并进行现场描述。 3 、对搜集资料和实地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按照地质 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要求,编制评估报告,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 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并提出防治措施,最终作出评估结论。 表 1-3 收 集 资 料 明 细 表 资 料 名 称 比例尺 提 交 单 位 提交时间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地质调 查报告(乌拉特中后联合幅) 120万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区 域地质调查队 1972 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水文地 质普查报告(临河县幅) 120万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水 文地质工程地质队 1982 年 巴彦淖尔市地质灾害防治规 划(2018-2025 年) 内蒙古地质勘查有限 责任公司 2018 年6 月 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地 质灾害调查与区划 125万 内蒙古地质环境监测 院 2007 年 12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图 (五原县幅) 20 万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 区域地质调查队修 测 1980 年 牧羊海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 发展规划(20142030 年) 规划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 2017 年 9 月 15 二、工作量完成情况 本次评估工作自 2021 年 3 月 12 日开始,通过前期工作、野外调 查工作、综合研究与报告编写三个阶段,于 2021 年 4 月 25 日完成评 估报告送审稿。完成的主要工作量见表 1-4。 表 1-4 工作量统计表 工作内容 单位 工作量 调查区面积 km2 7.0 调查点 个 35 调查线路 km 25 收集资料 份 5 照片 张 85 第四节 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一、评估范围 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牧羊海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建设项目 规划区面积约 6.53km2 ,全部为面状工程。根据产业园区规划工程布 置特点、项目建设方式、项目区地质环境条件及项目建设引发、遭受 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等因素。确定规划的产业园区范围作为评估范 围,评估区面积为 6.53km2。 二、评估级别的确定 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中旗牧羊海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为规划园区 建设工程,属重要建设项目;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 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中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标准, 确定该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一级。 16 评估级别的确定依据详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分析表(表 1-5)。 表 1-5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析表 项 目 条 件 分析结果 评估级别 地质环境 条件复杂 程度 1 、区域地质构造条件简单,规划区附近无全新世 活动断裂,地震基本烈度Ⅷ度;地震动峰值加速 度 0.20g; 2 、地形较简单、地貌类型较单一,相对高 差小于 5m ,地面坡度 5 ; 3 、岩性岩相变化小,岩土体结构较简单; 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4 、地质构造较简单,无褶皱、断裂、裂隙 发育; 5 、单层含水层,水位年季变化小于 5m ,水 文地质条件良好; 6 、地质灾害不发育; 7 、人类活动一般,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破 坏小。 中等 一级 建设项目 重要性 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 重要 建设项目 第五节 评估的地质灾害类型 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的规定与项 目区的实际情况,确定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灾种主要为崩塌、 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 17 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 第一节 区域地质背景 一、区域地质构造 评估区在区域上属于华北地台北缘狼山-白云鄂博台缘裂陷带。 狼山 白云鄂博台缘裂陷带由狼山渣尔泰山褶断束和白云鄂博褶 断束两个三级构造单元组成。该裂陷带内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均很强 烈,岩浆岩活动频繁而发育,见图 2-1。 图 2-1 内蒙古大地构造分区略图 18 二、区域地壳稳定性 评估区历史上未有发生强震记录,评估区附近自公元 849 年以 来发生的较大地震有 7 次,见表 2- 1,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 2015),评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20g,地震动加速 度反应谱特征周期 0.40s ,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评估区为区域地壳 不稳定区。但第四纪以来未发现有明显的新构造运动和与地震活动有 明显关系的断裂存在。 表 2-1 评估区附近地震烈度统计表 编号 年 月 日 纬度 经度 震级 地名及震中烈度 1 849- 10-24 40.8 109.8 7 内蒙古包头西北 2 1929- 1- 14 40.7 111.3 6 内 蒙 古 毕 克 齐 Ⅷ 3 1929- 1-20 40.7 111.3 5.5 内 蒙 古 毕 克 齐 Ⅶ 4 1934- 1-21 41 108.3 6.25 内 蒙 古 五 原 Ⅷ 5 1978-8-25 41.2 108. 1 6 内 蒙 古 五 原 Ⅶ 6 1979-8-25 41.05 108.2 5.2 内蒙古五原 7 1996-5-3 40.8 109.6 6.4 内 蒙 古 包 头 Ⅷ 第二节 气象、水文 一、气象 评估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区,具有冬季漫长、寒冷 干燥、少雪,夏季短促、炎热、降雨量小且集中,春季干燥、多风, 秋季温和凉爽,蒸发量大,全年干旱少雨,无霜期短,气候差异较大 的气候特征。 根据乌拉特中旗气象站多年资料,多年平均气温 4.5℃ , 极端最 19 高气温 38.7℃ , 极端最低气温-39.4℃; 多年平均降水量 198.46mm, 年最大降水量 432.6mm(1979 年),年最小降水量 87.4mm(1972 年), 小时最大降水量可达 38.2mm;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年内降水强度 也有较大差异,各月降水量以 6~9 月最多,1 月、2 月和 12 月最少; 7、8 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 57左右,夏季(6~9 月)降水量 占全年降水总量的 70以上。年日照时数 3100~3250 小时,蒸发强 烈,多年平均蒸发量 2311.4mm;平均风速 3.2m/s,无霜期 99~129 天,冰冻期为 11 月至次年的 4 月,最大冻土深度 1.93m。 二、水文 评估区属黄河水系,评估区南侧地表水体为牧羊海;牧羊海海子 面积 28.3 平方公里(4.25 万亩),是巴彦淖尔市第二大湿地。 评估区内地表水体不发育,无季节性沟河。评估区内有人工灌溉 渠系分布,人工灌溉渠系底宽约 5m,顶部宽约 8m,深度约 2.0m,人 工灌溉渠系水深约 1.0-1.5m。评估区内内人工灌溉渠系长度共计 5500m。地表水以径流和蒸发的方式排泄。 第三节 地形地貌 根据成因类型及形态特征,评估区地貌类型为冲湖积平原地貌。 评估区地形总体上较平坦,地势北高南低,起伏变化小,坡度约 4‰左右;地面高程在 1020~1023m 之间,高差为 3.0m。地表岩性以 第四系冲湖积粉土、粉质黏土、细砂等。地表为第四系冲积、湖积 层覆盖,植被较发育。见照片 2-1。 20 照片 2-1 冲湖积平原 第四节 地层岩性 一、地层 评估区地层主要为新生界第四系更新统和全新统冲积、湖积 地层,地层厚度达数百米,主要为粉土、粉质黏土、细砂等,呈 层状分布于评估区内,一般厚度稳定且连续。 第四系全新统(Qhall ) 分布于整个评估区,主要为粉土、粉质黏土、细砂及粉质黏土。 评估区内第四系全新统地层分布广、地层连续、厚度稳定,呈互层 状,颜色以黄褐色、灰褐色为主,评估区厚度一般大于 20m。 二、侵入岩 评估区内无侵入岩出露。 21 第五节 地质构造 评估区北部为狼山山前纬向断裂距离评估区约 5km,近东西向 延展,断裂性质为压扭性正断层,断层倾角大于 70 , 为阻水性断 层。 评估区地处河套断陷区,区内断裂构造不发育,从区域构造中分 析,评估区周围的断裂在近代历史中很少活动,从场区地层结构分析, 第四纪以来新构造活动微弱,未发现地层褶皱现象,区域附近无全新 活动断裂通过,评估区地质构造不发育。 第六节 岩土类型及工程地质性质 一、岩土体类型 评估区地层主要为新生界第四系冲湖积地层,表层岩性主要为 粉土、粉质黏土、砂土组成,分布于整个评估区(见附图),根据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评估区岩土体类型为砂土。 二、土体工程地质性质 砂土分布于评估区。岩性以冲湖积粉土、粉质黏土、细砂为主, 承载力特征值一般 Fak140 KPa ~180 KPa,工程地质性质良好。 1、粉土黄褐色,稍湿,松散状态,物质成分以粉土为主,含 植物根系;该层分布较连续,层厚 0.40~0.50m,平均厚度 0.50m。 2、粉质黏土(Qhall )黄褐色,软塑~可塑状态,土质均匀, 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该层呈夹层或透镜体状分布,层位发育不稳 定,层厚 0.40~2.80m,平均厚度 1.10m。该层土密实度中等,具中 22 等压缩性,强度中等偏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150KPa。 3、细砂(Qhall )黄褐~灰褐色,饱和,中密状态,矿物成分 以石英、长石为主,局部相变为粉砂;该层分布较连续,层位发育较 稳定,层顶深度 6.90~10.50m,层底深度 8.30~11.80m,层厚 0.90 2.90m,平均厚度 1.50m。该层土密实度中等,具中等压缩性,强度 中等偏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180KPa。 4、粉质黏土(Qhall )灰褐~灰蓝色,软塑~可塑状态,土质 均匀,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局部含有机质;该层分布连续,层位 发育较稳定,层厚 0.60~1.40m,平均厚度 0.90m。该层土密实度中 等,具中等压缩性,强度中等偏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160KPa。 第七节 水文地质条件 一、含水层分布及赋水性 评估区地下水含水层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含水层,分布与整个评估 区。单井出水量一般 500-1000m3/d,赋水性中等。 二、地下水类型及动态特征 评估区地下水含水层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 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分布于整个评估区,含水层岩性主要 为粉砂及细砂,厚度约 2~10m,透水性较好,地下水位埋深 1.0 5.2m,年水位变化幅度在 0.50~1.00m 之间。第四系孔隙潜水单井出 水量一般 500-1000m3/d,矿化度1g/L,水化学类型为 HCO3 Cl Mg KNa 型水,水质较好。 23 三、地下水开采与补给、径流、排泄条件 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是接受山区地下水的径流补给,其次接受灌 溉渠、地表水地下水侧向径流补给,地下水整体大致由北向南流动, 排泄方式以人工开采和径流排泄为主。 综上所述,评估区内地下水含水层厚度稳定,分布连续,赋水性 中等,评估区水文地质条件良好。 第八节 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评估区及周边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现有少量的工 业企业;农作物主要为小麦、玉米、土豆、葵花等;评估区已有工程 主要为住宅及工业建筑、输电线路工程、道路工程等(照片 2-2~照 片 2-6)。评估区的已有建筑物主要为居民住宅,有少量的工业厂房 建筑,现状还有灌溉渠系的建设;居民住宅多为原农场遗留的建筑物; 原农场的建筑物为砖混结构的楼房及平房;工业建筑为砖混及彩钢结 构的单层建筑。评估区人类工程活动一般,人类工程活动规模较小, 对自然地质环境的负面影响小,评估区周围无采矿工程建设活动。 总之,评估区内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一般。 24 25 照片2-2 企业 照片2-3 耕地 照片2-4 原有建筑 照片2-5 道路 照片2-6 乡村住宅 第三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第一节 地质灾害类型特征 评估区地貌形态为山前冲湖平原,规划区场地地形较为平缓,沟 谷不发育,工程地质性质、水文地质条件良好,人类活动一般。 规划的牧羊海现代农牧业产业园区分为六个区1、规划工业区; 2、规划居住小区;3、规划政府办公区;4、规划体育馆、学校、商 业街;5、规划商务区,6、规划公园。 评估区内已有建筑物主要为居民住宅,居民住宅在评估区内分散 布置;居民住宅多为原农场遗留的建筑,建筑为砖混结构的楼房及平 房,楼房为 2-3 层,高度 6-9m,跨度为 20-30m;平房砖木结构,高 度 3-4m,跨度为 3-5m;已有的居民住宅占地面积共计约 60000m2 。已 进驻园区的企业为蒙羊牧业,位于规划工业区内,蒙羊牧业的建筑为 砖混结构、或彩钢结构,高度 5-12m,跨度为 20-50m。现有牧业产业 建筑占地面积约 50000m2。 照片 3-1 产业建筑 26 评估区已建工程未进行大规模开挖,基建工程进行的基础开挖深 度一般为 2.5-4.5m 左右,工程施工中进行了支护。 根据现场调查,评估区内无地下采矿工程和集中供水水源地;现 状评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地质灾 害不发育,危险性小。 第二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 评估区的已有建筑物主要为居民住宅,居民住宅多为原农场遗留 的建筑;原农场的建筑为砖混结构的楼房及平房,楼房为 2-3 层,高 度 6-9m,跨度为 20-30m;平房砖木结构,高度 3-4m,跨度为 3-5m; 已有的居民住宅占地面积约 60000m2 ;现有少量企业进驻园区,进驻 园区企业的工业建筑为砖混结构、或彩钢结构,高度 5-12m,跨度为 20-50m。现有工业建筑占地面积约 50000m2 。评估区已建工程未进行 大规模开挖,基建工程进行的基础开挖深度一般为 2.5-4.5m,基建 工程施工中进行了支护。 1 、评估区为冲湖积平原,地形较平坦,小于 5 , 无高陡边坡、 无临空面,地层分布稳定,无不良地质现象。现状条件下评估区不具 备滑坡、崩塌灾害形成的地形地貌条件。据调查访问,现状条件下评 估区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不发育,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 2 、评估区内水系不发育,沟谷不发育,无常年性地表水体;评 估区内有人工灌溉渠系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