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西工业园区地灾评估报告.docx
赤峰市林西县工业园区建设项目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二○二一年十一月 目 录 前 言1 第一章 评估工作概述6 第一节 工程和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围6 第二节 以往工作程度10 第三节 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11 第四节 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15 第五节 评估的地质灾害类型18 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20 第一节 区域地质背景20 第二节 气象、水文20 第三节 地形地貌23 第四节 地层岩性26 第五节 地质构造27 第六节 岩土类型及工程地质性质29 第七节 水文地质条件30 第八节 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31 第三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35 第一节 地质灾害类型特征35 第二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35 第三节 现状评估结论55 第四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57 第一节 工程建设中、建设后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57 第二节 建设工程自身可能遭受已存在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62 第三节 预测评估结论65 第五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66 第一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66 第二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67 第三节 建设用地适宜性分区评估68 第四节 防治措施70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72 第一节 结论72 第二节 建议73 附图 序号 图名 比例尺 1 赤峰市林西县金鼎工业园区项目地质灾害分 布图 (110000) 2 赤峰市林西县东台子清华网络园区项目地质灾害 分布图 (110000) 3 赤峰市林西县金鼎工业园区项目地质灾害危 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 (110000) 4 赤峰市林西县东台子清华网络园区项目地质 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图 (110000) 前 言 一、任务由来 为了促进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中小型产业的发展,建立新 的创新的经济模式,带动全县的发展。林西县计划建设三处工业园区, 促进当地的发展。园区的建设可以为当地村民提供很多就业岗位,提 高居民的收入,整合村庄集体土地,集约利用。可以加快城镇化建设 的步伐。优化工业园区产业结构,保障工业园区发展规模,完善工业 园区配套设施,深入实施“项目带动、资源开发、产业升级 ”战略, 构建规模化、区域化、专业化、循环化的产业体系,促进工业经济由 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增强园区工 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园区建设成为内蒙古重要的自治 区级高新技术智慧园区、自治区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赤峰市经济发 展新的增长极,力争进入国家级工业园区行列。 为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集约利用的规划指导思想,建设资源 集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改善赤峰市林西县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 境,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令(国务院令 394 号)及国土资源部关 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 号 文)等有关规定,规划的工业园区需要编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林西县自然资源局委托中核(内蒙古)矿业投资有限公司编制赤峰林 西县工业园区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等工作。 二、评估工作依据 (一)法律法规 1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 年修订)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 年修订)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 年修订) 4 、中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2018 年版)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自 2009 年 1 月 1 日 起施行) 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 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4〕54 号) 7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办发〔2017〕7 号)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 若干意见(中发[2019]18 号) 9、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关于印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 年版)的通知(发改经体〔2018〕1892 号) 10、内蒙古自治区特定地区规划管理办法试行(内建规〔2013〕 564 号) 11、内蒙古自治区特定地区总体规划编制导则(2013 年) 12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关于全面推行区域地质灾害危险 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内自然资字〔2021〕) 13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保护条例2021 年 7 月 29 日,内 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修订 通过。 2 14 、赤峰市林西县城市总体规划(2015-2030) (二)规范规程 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试行)(DZ/T0286-2015); 2 、地质灾害分类分级(DZ0238-2004); 3、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试行)(T/CAGHP006-2018); 4 、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试行)(DZ/T0218-2013); 5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25000~150000); 6 、地质灾害分类分级标准(试行)(T/CAGHP001-2018); 7 、地质灾害防治基本术语(试行)(T/CAGHP002-2018); 8 、 场 地 地 质 灾 害 危 险 性 评 估 技 术 要 求 (试 行 ) (T/CAGHP025-2018); 11、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三)相关文件及技术资料 1 、1979 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〇〇九一九部队完成120 万区 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林西幅 K50-05); 2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6-2020 年)内蒙古 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3 、2015 年,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完成内蒙古自治区 林西县地质灾害调查报告(15 万),并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国土资 源厅组织的评审; 4、1968- 1971 年,辽宁省地质局第二区域地质测量队完成的 120 万地质矿产报告(林西幅 K-50-05)。 3 5 、2018 年,由核工业二四三大队编写的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 矿山地质环境详细调查报告(1100000)。 6 、其它有关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规范及规程; (四)合同依据 赤峰市林西县工业园区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服务合同。 三、评估工作目的与任务 (一) 目的 评估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地质灾害防治能力、补充办理工程建 设项目审批等相关手续提供依据,在系统收集赤峰林西县工业园区项 目地质环境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地质灾害现场调查基本查明项目区的 地质环境条件,对建设项目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 和综合评估,并评估建设场地的适宜性等级,针对评估区的地质灾害 类型,提出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和建议,避免和减轻因不合理人类工 程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危害,为项目建设及办 理征地等相关手续提供相关技术依据。 (二)主要任务 (1)充分收集项目区内的水文、气象、地质、水文地质、工程 地质、环境地质资料,调查并阐明该区的地质环境条件。 (2)重点查明项目区范围内地质灾害的类型、特征、规模、分 布及稳定状态和危害程度等,特别是针对项目区地质环境条件,对评 估区内的地质灾害危险性和危险程度逐一进行现状评估。 (3)对已建完工程可能引发或加剧的和工程本身可能遭受的地 4 质灾害的可能性和危险性分别进行预测评估。 (4)在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半定量分析 法对项目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估。并依据地质灾害危险性, 防治难度和防治效益,对项目区用地的适宜性做出评估。 (5)提出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5 第一章 评估工作概述 第一节 工程和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围 一、工作区地理位置及交通 1 、位置 林西县工业园区为“一区三园 ”,三园分别为金鼎工业园区、东 台子工业园区和清华网络科技园。金鼎工业区位于赤峰市林西县西北 角,行政区划隶属林西县林西镇管辖, 东台子工业区位于赤峰市林西县西北角,行政区划隶属于林西县 新城子镇管辖。 清华网络科技园位于赤峰市林西县西北角,行政区划隶属于林西 县新城子镇管辖。 项目区地理坐标为(2000 国家大地坐标系) 东经 118 21 ′50 ″~118 05 ′56 ″, 北纬 43 19 ′32 ″~43 30 ′40 ″。 2 、交通 金鼎工业规划范围北至嘎斯汰河南岸,南至规划纬十八街,西至 林西中心城区规划南外环路,东至规划经十八路,对外交通以公路运 输方式为主,主要为 G210 国道、S204 省道升级为 G306 国道。铁路 为集通铁路,从规划区北部穿过。 东台子工业区规划范围北至规划纬一路,南至规划经七路,西至 规划经一路,东至规划科创路,以公路运输方式为主,主要为 G306 国道(省际大通道)和丹锡高速公路。目前尚未有铁路线,未来巴新 6 铁路途径工业区东端而过。 清华网络科技园规划范围北至宏林大道,南至东台子水库北侧规 划滨水大道,南至规划滨水大道,西至规划滨水大道西段,东至白音 长汗大道东段,以公路运输方式为主,主要为 G306 国道(省际大 通道)和丹锡高速公路。目前尚未有铁路线,未来巴新铁路途径工业 区东端而过。交通位置见图 1- 1。 图 1- 1 评估区交通位置图 二、工程概况 项目名称赤峰市林西县工业园区项目 园区管理单位林西县金鼎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 建设地点赤峰市林西县 7 建设性质已有城镇区进行改造规划。 金鼎工业园区建设内容居住、行政办公、文化、医疗等设施均 与中心城区共享。海拔高度在 850-950 之间。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 地 13.30 公顷, 占规划建设用地的 1.3 。其中商业用地(B2)12.66 公顷,加油加气站用地(B41)0.64 公顷。规划工业用地 802.39 公 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 77.59 。其中二类工业用地(M2)298.23 公顷,三类工业用地(M3)504. 16 公顷。规划物流仓储用地 6. 11 公 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 0.6 ,均为一类物流仓储用地。规划道路与 交通设施用地 93.01 公顷, 占规划建设用地的 9. 12 ,均为道路用 地(S1)116.27 公顷。规划公用设施用地 27.09 顷,占规划建设用地 的 2.66。其中,供应设施用地 12.71 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 1.25。 环境设施用地 13.78 公顷, 占规划建设用地的 1.35 。安全设施用地 0.6 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 0.06。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 78.32 公顷, 占规划建设用地的 7.68。其中公园绿地(G1)3.04 公顷,防护绿地 (G2)74.39 公顷,广场用地(G3)0.89 公顷。水域和交通用地 47.43 公顷, 占规划建设用地的 2.49 。基本农田占 5.56。 东台子工业区与清华网络科技园建设内容海拔高度在 750-850 之间。规划二类居住用地(R2)65.21 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 11.87。 规划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5.29 公顷, 占规划建设用地的 0.96 ,均为行政办公用地(A1)规划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 13.77 公 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 2.51 。其中商业用地(B1)13.24 顷,加油 加气站用地(B41)0.53 公顷。规划工业用地 278 公顷,占规划建设 8 用地的 50.62 。其中一类工业用地(M1)129. 17 公顷,三类工业用 地(M3)148.82 公顷。规划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 81.60 公顷,占规划 建设用地 14.86 ,均为道路用地(S1)。规划公用设施用地 12.03 顷,占规划建设用地的 2. 19 。 其中,供应设施用地 7.53 公顷, 占规划建设用地的 1.37 。环境设施用地 4.44 公顷, 占规划建设用 地的 0.81 。安全设施用地 1. 19 公顷, 占规划建设用地的 0.22 。 规划绿地与广场用地 93.27 公顷, 占规划建设用地的 16.99 。其中 公园绿地(G1)48.07 公顷,防护绿地(G2)45.21 公顷。 三、规划用地范围 赤峰市林西县工业园区项目属于已有城镇进行扩展。规划用地总 面积为 1902. 1 公顷,拐点坐标,面积见(附件一)。但由于压覆了 基本农田,刨除基本农田之后的面积为 1788 公顷。赤峰市林西县工 业园区项目部分已进行建设,本次评估主要目的是为项目建设办理相 关土地征用手续提供依据(图 1-2,图 1-3)。 9 图 1-2 金鼎园区工程分布图 图 1-3 东台子园区和清华园区工程布局图 第二节 以往工作程度 项目区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作研究成果包括 10 1、1968 年 1971 年,由辽宁省地质局第二区域地质测量队完成 120 万地质矿产报告(林西幅 K-50-05)。 2 、1979 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〇〇九一九部队完成120 万区 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林西幅 K-50-05)。 3 、2003 年,由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完成内蒙古自治 区环境地质调查报告 150 万。 4 、2010 年,由林西县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完成林西 县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分析报告。 5、2015 年,由内蒙古地质环境监测院完成了内蒙古自治区林 西县地质灾害调查报告(15 万)。 6、2017 年,由林西县气象局完成了 2017 年2016 年气象资料。 7、2017 年,内蒙古地质环境监测院提供 1∶5 万地理底图及遥 感影像。 8 、2018 年,由核工业二四三大队编写的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 矿山地质环境详细调查报告(1100000)。 9 、2021 年,由内蒙古地矿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编写的赤峰市利 拓矿业有限公司林西县边家大院铅锌银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上述成果为本次评估工作的主要基础地质资料。 第三节 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一、工作方法 本次评估严格执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 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T/CAGHP025-2018), 11 首先对项目区内已有水文、气象、区域地质、环境地质等资料进行收 集(表 1- 1),编制工作计划(图 1-2),然后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 在野外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编制地质灾害评估说明书。 表 1-1 主要资料收集一览表 序号 收集资料名称 编制/提交单位 时间(评 审、发布) 组织评审/发布机 构 1 120 万地质矿产报告(林西幅 K-50-05) 辽宁省地质局第 二区域地质测量 队 1968- 1971 年 2 120 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林西幅 K-50-05) 中国人民解放军 〇〇九一九部队 1979 年 3 内蒙古自治区环境地质调查报 告 150 万 内蒙古自治区地 质环境监测院 2003 年 内蒙古自治区国 土资源厅 4 林西县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分 析报告(赤峰市十四五规划) 林西县第二次土 地调查领导小组 办公室 2010 年 内蒙古自治区土 地调查规划院 5 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地质灾害 调查报告(15 万) 内蒙古地质环境 监测院 2015 年 内蒙古自治区国 土资源厅 6 2007 年2016 年气象资料 林西县气象局 2017 年 7 1∶5 万地理底图及遥感影像 内蒙古地质环境 监测院 2017 年 8 内蒙古自治区林西县 矿山地质环境详细调查报告(1 100000) 核工业二四三大 队 2018 年 9 赤峰市利拓矿业有限公司林 西县边家大院铅锌银矿矿产资 源开发利用方案 内蒙古地矿科技 有限责任公司 2021 年 项目协议签订后,我单位组织技术人员开展了野外实地调查,工 作方法以较为详细的地面路线穿越调查为主,现场调查和访问相结合。 地质调查点采用手持 GPS 定位仪定位,并进行现场描述。项目区采 12 用以林西县 15000 地形图为工作底图,结合工程总平面布置图,对 项目区内的地质、地貌、第四系地质点进行了详细纪录、拍照,对项 目区及周边建(构)筑物的分布情况等进行了较详细的调查。取得了 对建设项目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必要资料。 室内将收集资料和野外资料系统分析,深入研究综合整理,利用 地理信息系统(MapGIS)进行各种图件的计算机数字化成图,在此 基础上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预测和综合评估工作。 13 图 1-2 工作程序框图 二、工作量完成情况 通过野外调查工作,基本查明了项目区内地层岩性、地质构造、 地貌特征和地质灾害点,查明了项目区现状条件下地质环境条件。完 14 成实物工作量见表 1-2。 表 1-2 完成工作量一览表 工作内容 单位 工作量 收集资料 份 9 调查面积 公顷 1788 调查路线长度 km 70 地质调查点 个 90 照 片 张 151 录 像 分 5 本次工作收集 9 份资料,涉及地质、水文、气象、测量及岩土工 程等领域。 第四节 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一、评估范围 根据赤峰市林西县工业园区项目地质环境条件、项目建设方式以 及项目布置的实际情况和项目建设引发地质灾害的影响范围等因素, 确定将规划范围做为评估区范围,评估区面积 1788 公顷。 二、评估级别的确定 1、建设项目的重要性 赤峰市林西县工业用地项目总规划占地面积 1788 公顷。根据场 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T/CAGHP025-2018)建设项目重 要性分类表,属于民用建筑行业建设项目中的规划区,重要程度为重 要建设项目,详见表 1-3。 表 1-3 民用建筑行业建设项目重要性分类表 项目类型/ 类别 重要建设项目 较重要项目 一般建设项目 15 项目类型/ 类别 重要建设项目 较重要项目 一般建设项目 规划区 开发区、城镇新区及大于 1500 人的新建村庄 小于 1500 人的新建村庄 2、评估区地质条件复杂程度 (1)金鼎工业园区评估区地貌类型由西向东从尖顶状、长梁状 中山变为黄土丘陵地貌,微地貌形态河谷平原,地表基本被第四系覆 盖,未见断裂、褶皱地质构造形迹。根据已收集的基础地质资料,评 估区地质构造不发育。 清华科技园工业园区评估区地貌类型为尖顶状、长梁状中山,地 表基本被第四系覆盖,未见断裂、褶皱地质构造形迹。根据已收集的 基础地质资料,评估区地质构造不发育。 东台子工业园区评估区地貌类型为尖顶状、长梁状中山,地表基 本被第四系覆盖,未见断裂、褶皱地质构造形迹。根据已收集的基础 地质资料,评估区地质构造不发育。 (2)根据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 ,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35s。 (3)地层岩性及工程地质性质简单,主要为碎石土和粉土,该 场地土层单一,无软土分布。 (4)地质构造简单,无褶皱、断层,岩体较破碎,节理裂隙不 发育。 (5)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简单,地下水埋深为 10m左右,地下水 对岩土体性质或工程影响小。 16 (6)现状条件下评估区内存在大量的基建工程,区内地下水开 采等其它人类工程活动,区内人类活动较强烈,对地质环境影响、破 坏较严重。 (7)评估区内现状有小型崩塌及小型滑坡地质灾害发育,属地 质灾害发育现状中等型。 综上所述根据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 和场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T/CAGHP025-2018)地质 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确定分级(表 1-4)。评估区地质条件复杂 程度为中等。 表 1-4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分类表 判别因素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 复杂 中等 简单 地形 地貌 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样, 地形坡度以大于 25 为 主,相对高差大于 200m 地形较简单,地貌类型 少,地形坡度以 8 25 为主,相对高差 50m~200m 地形简单,地貌类型单 一,地形坡度小于 8 , 相对高差小于 50m 区域地质 背景 区域地质构造条件复杂, 场地内发育有全新世活动 断裂,位于区域地壳不稳 定或次稳定区,地震设防 烈度>Ⅷ度,地震动峰值 加速度>0.20g 区域地质构造条件较复 杂,场地附近有全新世 活动断裂,位于区域地 壳基本稳定区,地震设 防烈度Ⅶ度Ⅷ度,地 震动峰值加速度 0.10g~0.20g 区域地质构造条件简 单,场地及附近无全新 世活动断裂,位于区域 地壳稳定区,地震设防 烈度≤Ⅶ度,地震动峰 值加速度<0.10g 地层岩性 及工程地 质性质 岩性岩相变化大,岩体以 碎裂、散体结构为主,或 岩溶发育;有多层土体性 质或厚度差异巨大,有特 殊性土(软土除外) 岩性岩相有变化,岩体 以薄厚层状为主,岩 溶较发育;多层土体性 质或厚度变化较大,有 软土分布 岩性单一,岩体以厚层 整体为主,岩溶不发 育;土层简单,无软土 分布 地质 构造 地质构造复杂,褶皱断裂 发育,位于区域性断裂带 上或多组断层交错,岩体 破碎,节理裂隙发育 地质构造较复杂,有褶 皱、断裂分布,岩体较 破碎,节理裂隙发育 地质构造简单,无褶 皱、断层,岩体较破碎, 节理裂隙不发育 水文地质 条件 水文地质条件不良,水位 年际变化>20m,地下水对 水文地质条件较差,水 位年际变化 5m~20m, 水文地质条件良好水 位年际变化<5m,地下 17 判别因素 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 复杂 中等 简单 岩土体性质或工程影响大 地下水对岩土体性质或 工程影响中等 水对岩土体性质或工 程影响小 地质灾害 发育现状 地质灾害发育强烈,地质 灾害存在两种及以上且规 模为中等以上;或单种地 质灾害规模为大型的,灾 情大 地质灾害发育中等,地 质灾害存在两种以下或 规模为小型的;单种地 质灾害规模为中型及以 下的,灾情中等 地质灾害不发育,一般 无现状地质灾害或个 别小型地质灾害,灾情 小 人类工程 活动 改变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 活动强烈,有不稳定边坡 且影响大,有浅埋洞室; 地下采空区规模较大 改变地质环境的人类工 程活动强烈,有稳定性 较差的边坡;有地下洞 室;地下存在采空区 改变地质环境的人类 工程活动一般,无不稳 定边坡,无地下洞室, 无地下采空区 根据以上条件判断评估区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为 中等 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及建设规 模分类,赤峰市林西县工业园区项目工程确定属于重要建设项目;评 估区地质环境复杂程度中等。确定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一级。 详见表 1-5。 第五节 评估的地质灾害类型 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的规定与项 目区的实际情况,确定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灾种包括滑坡、崩 塌与风蚀沙埋。 18 表 1-5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分析表 级别划分依据 分析结果 评估级别 项目 类型 规划占地面积 1788 公顷。 重要建设 项目 一级 地质 环境 复杂 程度 金鼎工业园区评估区地貌类型由西向东从尖顶状、 长梁状中山变为黄土丘陵地貌,微地貌形态河谷平原, 地表基本被第四系覆盖,未见断裂、褶皱地质构造形 迹。根据已收集的基础地质资料,评估区地质构造不 发育。 清华科技园工业园区评估区地貌类型为尖顶状、长 梁状中山,地表基本被第四系覆盖,未见断裂、褶皱 地质构造形迹。根据已收集的基础地质资料,评估区 地质构造不发育。 东台子工业园区评估区地貌类型为尖顶状、长梁状 中山,地表基本被第四系覆盖,未见断裂、褶皱地质 构造形迹。根据已收集的基础地质资料,评估区地质 构造不发育。 根据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1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反 应谱特征周期为 0.35s。 地层岩性及工程地质性质简单,主要为碎石土和 粉土,该场地土层单一,无软土分布。 地质构造简单,无褶皱、断层,岩体较破碎,节 理裂隙不发育。 水文地质条件较为简单,地下水埋深为 10m 左右, 地下水对岩土体性质或工程影响小。 现状条件下评估区内存在大量的基建工程,区内 无采矿、地下水开采等其它人类工程活动,区内人类 活动较强烈,对地质环境影响、破坏较严重。 中等 19 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 第一节 区域地质背景 评估区大地构造单元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赤峰市内,内蒙大 兴安岭褶皱西南段,南部为西拉沐沦河深大断裂。(图 2-1)。 图 2-1 评估区构造纲要图 第二节 气象、水文 1、气象 20 评估区属中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特点是 春季少雨而干旱,夏季炎热而短促,降水集中,秋季昼夜温差变化大, 日照充足,冬季寒冷干燥,降水稀少。根据林西县气象局资料,全县 多年平均气温 4.8℃ , 年极端最高气温 40.4℃(2000 年 7 月 14 日), 年极端最低气温-32.2℃(1979 年 2 月 1 日)。2007 年-2016 年降水 量逐月平均 373.0mm ,年最大降雨量 469.85 mm , 日最大降雨量 96.6mm(2011 年 7 月 25 日) ,小时最大降雨量 42mm(2009 年 6 月 7 日),10 分钟最大降雨量 18.7mm(2009 年 6 月 7 日),降水主 要集中在 6~8 月份, 占全年降水的 76 ,并且多暴雨。多年蒸发量 逐月平均 1817.3 mm(见表 2- 1)。县境内无霜期 105- 138 天。多年 平均日照时数为 2950.5 小时。冰封期为 11 月中旬至翌年 4 月中旬。 且春季多风,最大风力达 10 级。平均冻土深度为 2.0m。 21 表 2-1 林西县 20072016 年逐月降雨量、蒸发量(单位mm) 月份 年份 1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7 月 8月 9 月 10月 11月 12 月 合计 2009 降雨量 0.25 1.63 6.19 21.24 18.06 69. 12 164.02 62.23 15.32 7.72 2.42 0.82 369.03 蒸发量 36.54 62.63 128.82 229.46 348.51 259.40 221.59 199.10 178.20 136.34 72.35 35.60 1908.53 2010 降雨量 4.73 2.13 10.08 5.36 65.97 12.33 112.08 89.82 79. 11 42.74 4.47 1.47 430.29 蒸发量 39.05 36.43 81.05 175.07 215.79 287.38 236.47 183.43 161.20 110.98 83.40 46.84 1657.09 2011 降雨量 0.25 4.01 0.07 3.92 9.71 38.48 133.76 72.15 9.21 5.00 3.21 0.22 279.99 蒸发量 27.40 41.33 109.63 250.55 301.24 279.48 176.83 186.90 176.71 132.56 61.62 31.85 1776. 11 2012 降雨量 0.63 1.50 9.80 1.67 25.03 71.20 146.58 37.23 49.21 13.37 6.49 1.27 363.99 蒸发量 26.95 35.45 94.23 322.42 343.90 197.89 201.58 197.95 157.69 138.02 45.20 25.40 1786.66 2013 降雨量 2.37 2.51 3.62 17.15 6.26 113.82 127.34 116.59 34.38 5.70 0.40 0.42 430.55 蒸发量 47.96 40.21 114.98 173. 11 351.93 218.71 206.89 195.72 160.56 133.96 81.78 47.88 1773.69 2014 降雨量 0.38 2.70 8.69 9.18 46.87 95.73 53.09 56.25 25.34 16.70 0.07 0.47 315.48 2015 降雨量 2.07 0.94 0.07 21.42 26. 14 76.96 157.35 104.49 61.76 3.78 12.94 1.92 469.85 2016 降雨量 0.72 2.88 1.74 5.94 24.97 36.63 149.40 85.60 17.60 30.07 2.70 1.50 359.76 2017 降雨量 3.15 4.97 2.53 4.24 34.32 23.33 125.67 65.87 27.75 5.65 1. 12 3.39 426.69 2018 降雨量 2.98 3.32 2.93 18.23 22.56 24.56 188.68 101.38 24.67 23.54 1.48 1.38 493.23 2019 降雨量 3.93 3.75 3.03 19.32 41.21 24.86 134.58 73.89 52.56 12.48 3.93 2.63 384.48 2020 降雨量 4.01 4.47 3.52 11.22 33.21 21.94 136.48 83.48 53.88 18.48 4.38 2.48 43.94 22 2、水文 调查区属于辽河水系,调查区内主要河流有 1 条,为嘎斯汰河(图 2-2 林西县水系图)。其中嘎斯汰河是西拉沐沦河的二级支流(在县 境东部均汇入查干沐沦河)。流向总体自西向东,在林西县东南流出 区外,最终汇入辽河。嘎斯汰河河流长度46km,境内流域面积992.2km2, 平均比降 1/230 ,平均径流量 1.52m3/秒。 图 2-2 评估区水系图 23 第三节 地形地貌 评估区地处大兴安岭南段,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表高程 在 750-900m 之间。区内地貌类型主要受地质构造、地层等因素的控 制,地表水流影响着地貌形态特征。根据地貌成因类型和形态特征, 可将调查区地貌划分为中山、丘陵、风积沙地 3 个形态类型。 中山地形坡度较陡,沟谷及河谷发育,山顶多呈尖顶状、长梁状。 山势陡峭险峻,山脊呈锯齿状,山体走向呈北东向延伸,坡角一般为 15 -30 。主要由砂岩、凝灰岩、花岗岩组成(照片 2- 1)。 照片 2-1 中山地形地貌照片 丘陵区地形波状起伏,丘陵顶部较平呈浑圆状,地形呈波状起伏, 坡度较小,第四系沉积物较厚。主要由上更新统黄土状粘砂土、砂粘 土组成,部分沟谷中可见红色粘土。山坡下部为较平缓的斜坡,多为 耕地和荒草坡,有零星居民点。山坡上部,植被覆盖差,生长一些稀 疏荒草坡度一般小于 20(照片 2-2)。 24 照片 2-2 丘陵地形地貌照片 风积沙地地貌形态为固定半固定沙丘及沙地,沙丘一般高 5m 左 右,丘顶多呈浑圆状、长垄状,丘坡角 10 -15 , 由白色、灰白色 粉细砂组成(照片 2-3)。 照片 2-3 风积沙地地形地貌照片 金鼎工业园区位于林西县林西镇,由西向东分别为中山、丘陵、 风积沙地。西部地势高,东部地势低。 东台子工业园区和清华网络科技园位于林西县新城子镇,地貌类 型为中山。 25 第四节 地层岩性 据相关地质资料及实地踏勘,评估区内出露地层为古生界奥陶系 (O)、古生界石炭系上统本巴图组(C2bb)和新生界第四系上更新 统坡洪积层(Qp3dl-pl )、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hal )、第四系全新统 风积层(Qheol )。 1 、古生界奥陶系(O) 主要分布于调查区南部西拉沐沦河北部,上部为一套浅绿、绿色 结晶片岩,以及石英片岩、角砾状结晶灰岩;下部为紫灰色角闪片麻 岩、二长片麻岩、花岗片麻岩等。厚度大于 937m。 2 、古生界石炭系上统本巴图组(C2bb) 主要分布于调查区中、南部,北部也有零星分布。上部以黑色片 理化板岩为主,其中夹有少量变质砂岩及泥灰岩透镜体;下部为黑色 泥质板岩与灰黑色片理化变质砂岩、钙质砂岩、黄灰色细粒硬砂岩互 层,其中夹有多层砾岩、砂砾岩。厚度大于 2488 m, 与上覆地层接触 关系不清。 3 、新生界第四系上更新统坡洪积层(Qp3dl-pl) 分布于区内丘陵、沟谷缓坡地段及沟床岸边,岩性为灰黄、黄褐 色黄土状砂粘土、粘砂土,具有垂直节理、大孔隙、钙质网纹及斑点。 夹有砾、碎石透镜体或其底部形成砾碎石层。厚度变化较大,一般在 5-25m 之间。 4 、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hal) 该地层呈条带状分布于区内河谷平原,多呈双层结构,岩性上部 为薄层灰黑色、褐黄色粘砂土、砂粘土,下部为杂色、灰白色砂砾卵 石。卵砾直径一般为 3-7cm 。厚度变化较大,一般 5- 10m ,最厚可达 35m。 5 、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风积层(Qheol) 该地层零星分布于丘陵边坡及河谷岸边部位,岩性为灰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