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新能源集团发展有限公司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意见.docx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评审表 矿山名称 乌海市新能源集团发展有限公司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矿山企业名称 乌海市新能源集团发展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王文 编制单位名称 内蒙古云帆地质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隋桂贤 专家组名单 乔文光、陈建信、刘怡敏、王海军、宋利军 主审专家 乔文光 专家评审意见 2022年12月23日,乌海市自然资源局组织有关专家名单附后在呼和浩特市召 开会议,对内蒙古云帆地质环境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编制的乌海市新能源集团发展有限公 司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进行了评审,与会专家认真审阅了方案和图件, 并听取了报告编写人的汇报,经认真讨论形成审查意见如下 一、方案充分收集了评估区气象、水文、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工程 地质、环境地质等资料,经实地调查,阐明了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 二、新能源煤矿矿区面积为2.4668km,根据矿区地质环境条件、开采方式,外排土 场、办公生活区、储煤场在采矿证范围之外。由此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范围,评估面积 4.4056km。,矿山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设计生产能力为4510t/a,本方案服务年 限由生产服务年限、治理复垦期、监测管护期组成,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新能源集 团发展有限公司煤矿2021年储量年度报告内蒙古中石矿业有限公司,2022年1月, 露天矿设计服务年限8.3年,考虑到最后阶段治理复垦期1年,管护期3年,本方案服务 年限为12年2022年10月-2034年9月。由于矿山剩余服务年限较长,存在不确定性, 所以本方案适用年限为5年,即2022年10月~2027年9月。方案编制基准期为2022年 10月。从方案批准备案后,每5年修编一次,当开采发生变化或超过适用年限的,应及 时进行修编。在此期间,采矿权人变更开采方式、矿区范围和生产规模的,应当重新编制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三、新能源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境内,行政区划隶属于乌海市海南区管辖。 2020年12月14日,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为新能源煤矿颁发采矿许可证,证号 C1500002011061120114179,经济类型有限责任公司,开采方式露天开采,生产规模 45.00万吨/年,矿区面积2.4667km,有效期限2020年12月14日至2023年12月14 日。矿区范围由18个拐点圈定,开采深度1310~1100m标高。新能源煤矿采矿许可证范 围拐点坐标见表1。 1 表1新能源煤矿采矿许可证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3带,中央经线108 拐点编号 X Y 拐点编号 X Y 1 4378209.8881 36408919.7018 10 4375459.8755 36408434.7315 2 4377754.8860 36409134.7030 11 4375434.8755 36407814.7190 3 4377239.9036 36408159.6994 12 4374839.8628 36407934.7299 4 4377104.9030 36408364.7103 13 4374839.8726 36408534.7423 5 4376759.9014 36408364.7105 14 4374959.8841 36409524.7564 6 4376549.9004 36408612.7216 15 4375524.8964 36409384.7455 7 4376107.8884 36408684.7221 16 4377309.9141 36409134.7133 8 4376107.8986 36409034.7336 17 4377859.8866 36409484.7044 9 4375519.8860 36409034.7340 18 4378209.8881 36409284.7034 面积2.4668km,开采标高1310~1100m。 四、该矿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矿山生产建设规模为“小型”露天开 采45万t/a, 评估区重要程度为“一般区”,依此确定本次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精度为 “三级“。 五、评估区现状及预测地质灾害影响程度、矿山开采对含水层、地形地貌景观及水土 污染影响程度如下 现状评估表明评估区有发生地质灾害的隐患,影响程度较严重;矿山开采对含水层 的影响程度较严重;现状采坑、内排土场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程度为严重,储煤棚对地 形地貌景观的影响程度为较严重,已治理外排土场、工业场地以及其他区域对地形地貌景 观的影响程度为较轻,采矿对水土污染程度较轻。 预测评估表明矿山建设和生产引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地质灾害发 育程度弱,危害程度较严重,工业场地及矿区其他建设工程自身遭受崩塌、滑坡地质灾害 的危害程度小,地质灾害危险性小;矿山开采对含水层的影响程度较严重;最终采坑、内 排土场对原生的地形地貌景观影响及破坏较大,影响程度严重;其他未损毁区域对地形地 貌影响较轻。需要注意得是,按照开发利用方案,西南部外排土场由于压占了最终采坑, 采坑到界后需要损毁部分外排土场,预计宽度约100m 左右,需损毁面积约600m。 易引 发外排土场产生滑坡,外排土场需与采坑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在施工前需聘请有资质的 专业机构进行论证安全距离和稳定性,在安全情况下方可实施。 六、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分区原则及方法,将该煤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与恢复治理范围划分为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三个区。 重点防治区包括排土场和最终采坑;次重点防治区包括储煤棚, 一般防治区包括工业 2 场地、排土场治理验收区。 七、本项目复垦责任范围为已损毁、拟损毁和已治理区域土地共同构成的区域,包括 最终采坑、内排土场、外排土场、储煤棚和办公生活区等,面积385.76hm。已治理外排 土场及内排土场治理区将不再进行重复设计。本次需复垦的面积为385.76hm。土地复垦 率为100。全部复垦为其他草地。 八、本方案共部署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2项,分别是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工程、 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治理工程边坡整形544854m,设置围栏网1800m,警示牌50 块,清理危岩22500m,回填310424.34m。监测工程布置各类地质灾害监测点,即地 形地貌监测点、地质灾害监测点、水环境监测点等。本方案共涉及土地复垦工程3项,分 别是矿山土地复垦工程、土地复垦监测工程和植被管护工程。复垦工程平整1126564.8m, 覆土751043.2m,拆除2500m,清运2500m,清基52767.5m,撒播草籽3755216m。 监测工程布置土地损毁情况监测点、土壤质量监测点和复垦植被监测点。设计对恢复的 植被进行管护,共管护3年9次。主要治理工程详见下表 表2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工程量汇总表 治理措 施 治理单元 边坡整形 m 清除危 岩体 m 干砌石 m 土方回填 网围 栏 m 警示 牌 块 地质灾 害监测 次 地下水 监测 次 土壤环 境监测 次 地形地 貌景观 监测 次 近 期5年 露天 采场 15000 1396 10 180 80 5 5 排土 场 302146 849.67 12304 20 小计 101957.75 15000 849.67 12304 1396 30 180 80 5 5 中远期 露天 采场 22500 282972.34 1800 10 120 48 3 3 排土 场 544854 4041.38 27452 40 储煤 棚 办公 生活 区 工业 场地 小计 544854 22500 4041.38 310424.34 1800 120 48 3 3 合计 544854 22500 4041.38 310424.34 1800 50 300 128 8 8 3 表3土地复垦工程量汇总表 治理措施 治理单元 平整m 覆土m 拆除 m 清运 m 清基 m 植被恢复 m 植物病 虫害监 测次 土地质 量监测 次 植物管 护次 近 期 五 年 排土场 411387 274258 1371290 25 5 9 小计 411387 274258 1371290 25 5 中 远 期 露天采 场 48459.3 32306.2 161531 15 3 排土场 1063292.1 708861.4 3544307 办公生 活区 2961.9 1974.6 500 500 4396.5 9873 储煤棚 11851.5 7901 1000 1000 19752.5 39505 工业场 地 1000 1000 28618.5 小计 1126564.8 751043.2 2500 2500 52767.5 3755216 15 3 合计 1126564.8 274258 2500 2500 52767.5 3755216 40 8 9 九、新能源煤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总费用由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与土地复垦 两部分费用组成。其中动态总投资7502.73万元,静态总投资6068.93万元,价差预备费 1433.80万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动态总投资为1790.93万元,其中,静态总投资为1448.67 万元,价差预备费342.26万元。静态总投资为1448.67万元,包括工程施工费1265.07万 元,其它费用86.88万元,不可预见费40.55万元,监测费56.17万元。矿山地质环境土 地复垦工程动态总投资为5711.80万元,其中静态总投资为4620.26万元,价差预备费为 1091.54万元。静态总投资为4620.26万元,包括工程施工费4095.48万元,其它费用161.81 万元,不可预见费129.51万元,监测管护费233.44万元。 总之, 方案资料收集充分,内容齐全,章节安排合理,结论正确,具有一定的可 操作性,符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指南的要求,评审予以通过。 专家组长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