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布尔碱十二号矿井专家意见的认定.doc
关于对托克逊县博胜煤炭矿业开发有限公司新疆托克逊县克布尔碱矿区十二号矿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修复方案 专家意见的认定 新自然资三合一审发[2024] 号 二○二四年 月 日 1、申请采矿权范围拐点坐标表 井田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 点号 国家2000坐标 点号 国家2000坐标 Xm Ym Xm Ym 1 4777865.68 29597376.08 6 4774267.75 29602516.90 2 4778637.31 29599512.58 7 4774289.81 29601928.44 3 4777741.18 29603595.22 8 4773720.89 29601032.05 4 4775815.61 29604845.68 9 4776042.07 29599346.89 5 4773696.06 29603498.24 首采区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 点号 国家2000坐标 点号 国家2000坐标 Xm Ym Xm Ym 1 4776921.51 29598923.69 8 4777522.18 29602309.61 2 4776868.15 29599017.75 9 4777618.32 29602447.49 3 4776901.05 29599417.36 10 4777490.29 29602823.02 4 4777000.59 29599920.70 11 4776584.47 29602323.55 5 4777159.26 29600723.09 12 4776047.68 29599344.08 6 4777313.24 29601501.79 13 4776654.07 29598699.11 7 4777394.04 29601910.38 2、勘探报告资源量估算标高900~-200米,地面最高标高为1128米,因此本次申请采矿权开采标高为1128~-200米。 3、矿区范围内地表最高标高1128m。 4、生产规模1.5Mt/a。 5、服务年限矿井服务年限为56.7年,其中一水平(400米水平以上)可采储量5434.67万吨,服务年限25.9年;二水平(400米~100米水平)可采储量4718.82万吨,服务年限22.5年;三水平(100米~-200米水平)可采储量1752.51万吨,服务年限8.3年。储量备用系数取1.4。 6、开拓方案井工开采,主、副斜井开拓方式,三个水平上山开采,水平标高分别为400m、100m和-200m。 7、开采顺序矿井一水平划分为三个采区,二水平划分三个采区,三水平划分一个采区,共划分为七个采区。一、三、四、五、六、七采区内采用双翼开采,二采区采用盘区开采。采区接续为一采区二盘区三采区四采区五采区六采区七采区。一采区为投产采区,采区内煤层原则上按照由上而下的顺序开采,首采4-2煤层与接续KB煤层与上部煤层无茬关系;同一煤层内区段开采顺序为先采上区段、后采下区段。 8、采煤方法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井田内5-3、5-1、4-2、KB、1-2和1-1煤层为中厚煤层,采用综采一次采全高采煤工艺,采区采出率80;5-2煤层为厚煤层,采用综采放顶煤采煤工艺,采区采出率75。全矿井综合回采率63.6。 9、选煤方法矿井选煤厂位于矿井工业场地东侧,生产能力为1.5Mt/a。选煤方法为干法分选系统,原煤进入选煤厂后8030mm块煤采用智能干选,306mm采用复合式干法风选,<6mm末煤不分选。选煤回收率93.17。 附件呼图壁县红三沟煤炭有限责任公司昌吉白杨河矿区中小煤矿整合区红三沟煤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修复方案专家审查意见 附件 托克逊县博胜煤炭矿业开发有限公司新疆托克逊县克布尔碱矿区十二号矿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修复方案专家审查意见 托克逊县博胜煤炭矿业开发有限公司新疆托克逊县克布尔碱矿区十二号矿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修复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由山东涣泽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完成。2024年01月11日,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委托自治区自然资源改革发展研究中心地质学会在乌鲁木齐市组织有关专家对该方案进行了现场会审,聘请地质、采矿、选矿、经济、地环、土地复垦等专业的9名专家组成专家组(名单附后)。 经专家组充分讨论和评议,提出了修改意见。会后,编制单位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经专家组复核,方案符合规范要求。现形成评审意见如下 一、采矿权基本情况及编制目的 本次设计编制方案目的新申请采矿许可证生产规模为150万吨/年,依据为国家能源局“关于新疆克布尔碱矿区十二号煤矿项目核准的批复”(国能发煤炭[2023]69号),核准规模1.5Mt/a;为本矿山的采矿权出让收益评估提供依据;为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对矿山开采依法进行监管提供技术依据;在确保技术可行的前提下,尽量做到持续稳产;方案采用成熟先进的工艺和设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为矿山企业实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和监测及土地复垦提供技术依据,将矿山企业的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目标、任务、措施和计划等落到实处;为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实施管理、监督检查以及生态保护修复基金的计提等提供依据,为自然资源管理部门监督、检查、督促矿山企业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责任义务提供重要依据;使矿山开采造成的地质环境破坏得以有效恢复,使被损毁的土地恢复并达到最佳综合效益的状态,努力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设计利用资源储量政策符合性 方案资源储量经过评审备案,类型确定合理,设计利用资源储量、可采储量的确定符合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相关政策要求。 三、设计利用储量、设计开采规模及服务年限 根据2019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炭综合勘探院编制完成的新疆托克逊县克(布)尔碱矿区十二号井田补充勘探报告及批复(新自然资储备字[2020]20号、新国土资储评〔2020〕20号),截止2019年10月31日,勘探范围内保有资源量为18706万吨,其中探明资源量5400万吨,控制资源量3791万吨,推断资源量9515万吨。探明控制占全井田资源量的49.13。方案对推断资源量可信度系数取值1.0,矿井工业资源量18706万吨,经计算可采储量为11906万吨。 先期开采地段(首采区)获得(探明)(控制)(推断)资源量7248万吨,其中探明资源量4684万吨;控制资源量866万吨;推断资源量1698万吨;探明占首采区地段总资源量的65;探明控制占首采区地段总资源储量的77。 井田内煤层气不具开发利用条件,井田内与煤层伴生的有益矿产主要为镓、锗、锰、镍、锂共5种元素,未达到工业品位,不具备开采价值。 本次设计矿山生产规模为150万t/a,服务年限为56.7年,其中一水平(400米水平以上)可采储量5434.67万吨,服务年限25.9年;二水平(400米~100米水平)可采储量4718.82万吨,服务年限22.5年;三水平(100米~-200米水平)可采储量1752.51万吨,服务年限8.3年。储量备用系数取1.4。 四、采矿及选矿方案 矿山采用地下开采,主、副斜井开拓方案,共布置有3条井筒,为主斜井、副斜井、斜风井。主斜井装备一台带宽1000mm带式输送机(Q500t/h,ST4500S钢丝绳芯阻燃输送带),担负煤炭提升任务。副斜井选用轨道运输,担负矸石提升、运送设备、材料任务。斜风井装备2台FBCDZ№29/2220型对旋式轴流通风机,一用一备。 矿井划分为3个水平上山开采,一水平标高为400m,二水平标高为100m,三水平标高-200m。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式,主、副斜井进风,斜风井回风,通风方法采用机械抽出式。 矿井一水平划分为三个采区,二水平划分三个采区,三水平划分一个采区,共划分为七个采区。一、三、四、五、六、七采区内采用双翼开采,二采区采用盘区开采。采区接续为一采区二盘区三采区四采区五采区六采区七采区。一采区为投产采区,采区内煤层原则上按照由上而下的顺序开采,首采4-2煤层与接续KB煤层与上部煤层无茬关系;同一煤层内区段开采顺序为先采上区段、后采下区段。 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方法,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井田内5-3、5-1、4-2、KB、1-2和1-1煤层为中厚煤层,采用综采一次采全高采煤工艺,采区采出率80;5-2煤层为厚煤层,采用综采放顶煤采煤工艺,采区采出率75。全矿井综合回采率63.6。 五、产品方案 矿井选煤厂位于矿井工业场地东侧,生产能力为150万吨/年。 选煤方法为干法分选系统,原煤进入选煤厂后8030mm块煤采用智能干选,306mm采用复合式干法风选,<6mm末煤不分选。 选煤回收率93.17。 六、绿色矿山建设 设计采取的开采工艺以及选矿工艺符合本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和节约与综合利用要求。设计采矿回采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指标为 采矿回采率根据开采技术条件,本矿采用井工开采,全矿井回采率指标应达到60,本次设计全矿井回采率为63.6,回采率指标符合指标要求。采区采出率符合规范要求。 选矿回收率设计选矿回收率93.17,符合要求。 综合利用率矸石定期排放,全部外销综合利用,矸石利用率100; 建设期间掘进矸石全部用于回填工业场地和作为场外公路路基材料,生产期间井下矸石尽量回填废弃巷道;生活污水处理后废水复用于矿区道路除尘和绿化,不外排;井下排水处理后用于地面浇灌绿地、浇洒道路、消防、井下消防及除尘作业,其余部分水量,夏季用于工业广场外周边绿化,冬季用于场地降尘,综合利用率100。 七、矿区地质环境治理恢复 (一)本次工作查明了矿山环境现状,分析了矿山环境发展趋势,其论述内容基本全面,结论基本正确。 (二)确定评估级别为一级,评估区面积41.366平方千米,评估等级划分正确,评估范围确定合理。 (三)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进行了现状分析评估,主要评估结论 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区现状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缝和不稳定斜坡灾害不发育,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1处地下采空区,发育程度强,危害程度小,危险性中等。预测评估矿山地质灾害的影响程度“较轻-较严重”。 含水层破坏现状矿山开采对含水层结构破坏程度较严重、对含水层水位和水量影响程度较轻、对附近水源影响程度较轻、对地下水水质影响程度较轻。现状评估矿山开采对地下含水层的影响程度为“较轻-较严重”。 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现状现状工业场地和矿山道路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程度“较严重”,其他地段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程度“较轻”。 水土环境污染现状和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区内矿山开采对水土环境影响程度为较轻。 现状评估分区将评估区划分为矿山环境影响较严重区和较轻区,面积分别为75.49公顷、4061.11公顷。 (四)预测了采矿活动对矿山地质环境的影响评估,主要评估结论 地质灾害预测预测矿山采矿活动不易遭受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缝和不稳定斜坡地质灾害的危害,发育程度弱、危害程度小、危险性等级小;采矿活动可能遭受规划矸石周转场边坡滑坡地质灾害的危害,发育程度弱,危害程度小,危险性等级小;采矿活动易遭受地面塌陷灾害的危害,发育程度强、危害程度大、危险性等级大。预测评估矿山地质灾害的影响程度“较轻-严重”。 含水层破坏预测预测评估矿山开采对含水层结构影响程度较严重、对含水层水位和水量影响程度较轻、对附近水源影响程度较轻、对地下水水质影响程度较轻。预测评估矿山开采对地下含水层的影响程度为“较轻-较严重”。 地形地貌景观破坏预测预测地面塌陷区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程度“严重”,原有工业场地、规划工业场地、规划矸石周转场、规划水源地及供水管线、已有矿山道路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程度“较严重”,其余地段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较轻”。 水土环境污染现状和大气环境污染预测预测矿山开采对水土环境影响程度为较轻。 预测评估分区评估区划分为矿山环境影响严重区、较严重区和较轻区,面积分别为2535.20公顷、41.5788公顷和1559.8222公顷。 (五)确定了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原则、目标和任务,对矿区进行了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并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治理以及监 测方案,并进行了经费概算。 1.矿山环境保护与综合治理分区 划分了重点防治区、次重点防治区和一般防治区,重点防治区为预测地面塌陷区,面积2535.20公顷;次重点防治区为规划工业场地、规划矸石周转场、规划水源地及供水管线、原有工业场地、原有矿山道路,面积41.5778公顷(扣除位于预测地面塌陷区内面积5.67公顷);般防治区为除重点区和次重点区外的其他区域(Ⅲ1),该区域未受采矿活动影响,面积1559.8222公顷。 2.地质环境治理工程 (1)地质灾害防治2023~2026年基建期在预测地面塌陷区外围设置围栏和警示牌,基建期仅对首采区预测地面塌陷区外围设置围栏和警示牌,围栏总长10.7km,警示牌22个;首采区开采完毕后对预测地面塌陷区外围设置围栏和警示牌,围栏总长20.8km,警示牌42个。 (2)含水层破坏防治严格按设计进行开采,尽量减少地下开采对含水层的影响;布置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工业场地内修建污水处理和矿井水处理池,对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分别采用沉淀及深度化处理工艺,严格按设计集中收集,达标排放并综合利用;避免矿井及下游水环境质量受到影响。。 (3)地形地貌景观防治优化开采方案,尽量避免或少破坏土地;原有工业场地于基建期将地面建筑物拆除,可利用材料外运,建筑废弃物拉运至托克逊县建筑垃圾填埋场处置,对场地进行平整;地下开采期间地表出现的塌陷区,待其沉稳后,对塌陷区内沉降采取削高填低、塌陷坑和裂缝采取矸石充填等工程措施,按照充填平整流程治理;矿山闭坑后对规划工业场地、规划矸石周转场、规划水源地及供水管线和原有矿山道路等不再留用的地面设施,采取建筑物和硬化地面拆除、井口封堵等工程措施治理,可利用材料外运,建筑废弃物拉运至托克逊县建筑垃圾填埋场处置,对场地进行平整,与周边地形地貌相协调。 (4)水土环境污染防治矿山生产期间,矸石堆放在专门的堆场;工业场地设置矿井水沉淀池、污水处理池、垃圾池、危废储存间等。每天定期清运生活垃圾至托克逊县垃圾填埋场掩埋处理;采选矸石集中堆放在选煤厂矸石仓,全部回填地面塌陷和采空区;矿山生产过程中机械设备及汽车维修保养产生少量的废机油、废润滑油临时存放在危废储存间,集中收集后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的单位处理;矿井水处理池沉淀煤泥全部混入原煤一同销售;污水处理池产生污泥运至托克逊县垃圾填埋场处理。 (5)大气污染防治矿山生产期间,带式输送机、原煤缓冲仓、矸石仓、混煤仓、高位翻车机站等均为封闭式设计,并采用以喷雾洒水除尘器为主要设备的除尘系统,工业场地、矸石仓和矿山道路采取洒水抑尘措施,以减轻扬尘对大气的污染。严格落实环评报告提出的各项大气污染防护措施,加大环保力度,减轻大气污染。 八、矿区土地复垦 1. 损毁土地面积 近期5年拟损毁195.0578公顷;矿山服务年限拟损毁面积2576.7778公顷,其中扣除了预测地面塌陷区与规划矸石周转场、规划供水管线、原有工业场地重叠面积5.67公顷。损毁土地利用类型为工业用地、采矿用地、公路用地、天然牧草地、其他草地、农村道路、水工建筑用地、沟渠、内陆滩涂、河流水面、裸岩石砾地,损毁形式为压占、挖损和塌陷。 2.土地复垦区与复垦责任范围 本项目复垦区面积2576.7778公顷,复垦责任区范围面积为2576.7778公顷,土地复垦率为100,包括规划工业场地、规划矸石周转场、规划水源地及供水管线、原有工业场地、原有矿山道路、预测地面塌陷区。 3. 土地复垦工作部署 矿山基建期2年6个月,设计服务年限为56.7年,闭坑后地表稳沉期为6年6个月,土地复垦期为1年,矿山涉及总年限为66.7年。以及原则上以5年为一阶段进行土地复垦工作安排的要求进行土地复垦阶段划分。矿山土地复垦总体工作部署划分4个阶段,分别为基建期2年6个月(2023年10月-2026年4月)、近期5年(2026年4月-2031年4月)、中期5年(2031年4月-2036年4月)、远期54年3个月(2036年4月-2090年7月)。 4.矿区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矿区范围内的草地植被覆盖度约4,小于5,因此在后续的复垦措施中,不对其进行表土剥离和植被恢复工作,对塌陷区域经治理后,使其自然恢复;因此本方案不涉及表土剥覆工程。 本项目复垦为天然牧草地和其他草地区域总面积37.877公顷,计划于复垦期1年内浇水5次,以保证植被成活率。每次浇水量为2400立方米/公顷,则总需水量为45.4524万立方米。矿山正常涌水量为3940m3/d,年涌水量143.81万立方米,可满足植被浇水需求。复垦过程中用水为生活用水及机械用水,引自东侧的克尔碱沟水源地,用水量较小。因此本项目土地复垦工程可实现水源供需平衡。 5.土地复垦工程措施 本方案划分6个土地复垦单元,分别为预测地面塌陷区、规划工业场地、规划矸石周转场、规划水源地及供水管线、原有工业场地和矿山道路。土地复垦措施主要包括表土剥离、土壤翻耕、建筑拆除、矸石充填、土地平整、覆土工程、土壤改良、植被重建等工程,土地复垦工程在矿山闭坑后完成。 6.土地复垦监测 对各矿建设施损毁土地面积、类型、程度进行监测,不设专门的监测点,每年对评估区利用无人机进行测绘,监测频率为每年2次,近期5年监测10次,一采区服务年限6.7年监测14次,矿山服务年限56.7年监测113次。 7.土地复垦实施年限 本矿山服务年限56.7年,基建期2年6个月,闭坑后稳沉期为6年6个月,土地复垦期为1年,涉及总年限为66.7年。近期土地复垦工作包括矿山基建期和生产期5年。。 九、技术经济指标 1. 矿山资源开发利用总投资 本项目建设投资为156162.16万元,吨煤投资为1041.08元/t,其中矿井建设投资142402.69万元,选煤厂建设投资为13759.47万元。 矿井建设投资142402.69万元,吨煤投资为949.35元,其中井巷工程为26969.12万元,土建工程为26215.50万元,设备购置为39799.46万元,安装工程15609.42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为17426.58万元,工程预备费16382.61万元。 选煤厂建设投资13759.47万元,吨煤投资为91.73元/吨,其中土建工程5622.24万元,设备购置费4529.36元,安装工程1498.06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090.59万元,工程预备费1019.22万元。 项目投资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8.31大于相应的基准收益率8,项目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11.64大于相应的基准收益率11,财务净现值也大于零,总投资收益率7.16,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15.95。 2. 矿山地质环境与土地复垦总投资 方案适用期5年本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程静态总投资538.21万元,其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工程静态总投资估算费用约494.09万元,土地复垦工程静态总投资为44.12万元。方案适用期5年矿山复垦土地面积4.58公顷,亩均投资为0.64万元/亩。 一采区服务年限本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程静态总投资705.74万元,其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工程静态总投资估算费用约661.39万元,土地复垦工程静态总投资为44.35万元。一采区服务年限矿山复垦土地面积4.58公顷,亩均投资为0.65万元/亩。 矿山服务年限本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工程静态总投资22310.10万元,其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工程静态总投资估算费用约5943.79万元,土地复垦工程静态总投资为16366.31万元。矿山服务年限矿山复垦土地面积2576.7778公顷,亩均投资为0.42万元/亩。 十、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做好探放水工作,做到“预测预报,先探后采、先治后采,有疑必探”,建议矿权人加强水文地质工作及矿井防治水工作,开采前对老窑进行勘查,查明老窑采空区分布及积水情况。 2.严格执行井下探放水“三专”要求和“两探”要求,执行防治水“三专两探一撤”规定进行探放水工作。 3.本方案适用期内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土地损毁程度较严重,损失较大,应引起高度重视;严格按照本方案制定的目标、任务分期、分阶段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建立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年度考核制度。 4.开采企业应改进开采方法,优化生产工艺,积极建设绿色矿山,尽可能的降低矿山开采对矿区环境的破坏,根本上减轻地质灾害、地形地貌景观破坏。 5.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对潜在的地质灾害及土地损毁,应及时进行处理,尽量减少地质灾害和土地损毁对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的危害。 6.矿山在开采过程中,应设专门机构加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发现地质灾害迹象或地质环境问题应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应及时处理。 7.建议矿山企业严格按照矿山开发利用方案设计开采,对矿山生产期结束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开展综合研究,完善闭坑后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工作。 8.矿井应按本方案要求,认真组织落实,配合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做好方案实施的监理、监测和监督工作,严格执行工程监理制度,对各类措施的实施进度、质量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以保证工程质量。 9.矿山开采过程中加强对废水资源和固废资源利用,提高综合利用率。矿山闭坑后加强矸石的综合利用,减轻、消除矸石堆放对环境破坏和土地占用。 10.生态保护修复方案不替代矿山建设各阶段的工程地质勘察及有关的评估、设计工作,不替代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设计,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也不能作为煤层自燃、水灾、瓦斯灾害、顶底板等各类灾害治理的依据。同样,工程地质勘察也不能替代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建议矿山企业在进行矿山初步设计、安全设施设计、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和土地复垦及其他专项设计、咨询、评估时,应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专项工程勘察、设计及咨询、评估等的编制。 附表资源/储量类别调整前后对照表 表 资源/储量类别调整前后对照表 矿区范围内评审通过的资源/储量及类别 设计调整的资源/储量及类别 可采资源/储量 设计损失及采矿损失量 类别 矿石量(万t) 类别 矿石量(Mt) 矿石量(Mt) 探明 5400 证实储量 3437 1963 控制 3791 可信储量 2413 1378 推断 9515 推断资源量 6056 3459 探明控制推断 18706 证实储量可信储量推断资源量 11906 6800 附件托克逊县博胜煤炭矿业开发有限公司新疆托克逊县克布尔碱矿区十二号矿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修复方案评审专家组名单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