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2023—2035年)的通知.pdf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晋政办发 号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山西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 年的通知 各市、 县人民政府, 省人民政府各委、 办、 厅、 局 山西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 年 已经省人 民政府同意, 现印发给你们, 请认真组织实施.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年 月 日 此件公开发布 山西省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 年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 国务院决策部署及 国家适应气候变 化战略 , 进一步提高我省气候风险防范和抵御能力, 高效统 筹减缓与适应、 发展与安全, 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 发展, 编制本方案.本方案目标期到 年, 在具体实施中将根 据形势变化和工作需要适时调整. 一、 基本形势 一 影响和风险 世纪中叶以来, 全球平均温度增速达 / 年, 预计 到本世纪中期, 气候系统的变暖仍将持续, 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风 险将不断加剧.我国气温上升明显, 至 年平均气温升 温速率达 / 年, 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我省自 年 以来, 平均气温升温速率高达 / 年, 是全国增暖趋势较为 明显的区域. 气候变化已对我省自然生态系统带来显著影响和不确定性风 险, 并不断向经济社会系统蔓延渗透.洪涝、 干旱、 局部暖干化导 致水资源安全风险明显上升, 植被带分布北移, 森林火险、 荒漠化、 水土流失风险增多; 气温上升造成部分地区地表水面积锐减, 地表 旱化, 湿地生态环境恶化, 减弱了陆地生态系统自然恢复功能, 生 态系统稳定性面临挑战.整体变暖与局部小气候交错相互作用, 冬小麦、 小杂粮等农业气候区划、 农业种植方式和作物布局改变, 气象灾害和病虫害防治难度增加; 倒春寒频发增加了林果产业生 产不稳定性; 极端寒潮威胁晋北牧业生产.与高温热浪等极端天 气气候事件相关的健康风险增加, 媒传疾病增多, 并可能诱发多种 过敏性及慢性疾病, 增大了儿童、 孕妇、 各类慢性疾病患者与老人 等脆弱人群健康风险.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给能源、 交通等基 础设施安全稳定性和可靠耐久性带来挑战, 城市生命线系统运行、 人居环境质量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也受到严重威胁.气候变化对 我省气候敏感型产业带来不利影响, 能源生产、 运输和能源安全受 到威胁, 木制古建筑和不可移动文物等气候变化脆弱型旅游资源 受损严重.气候变化引起的资源利用方式、 环境容量和消费需求 改变, 对我省资源型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还可能造成潜在影响. 未来,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气候系统不稳定变化背景下, 山西省 出现持续高温、 洪涝、 季节性干旱、 低温冻害、 冰雹等极端气候事件 的可能性将进一步增加.随着气候变化对自然生态系统带来的严 重不利影响不断向经济社会系统蔓延渗透, 陆地生态系统、 水资 源、 农业、 人体健康、 基础设施、 气候敏感型产业和城市人居环境等 领域受到不利影响的风险可能进一步加大. 二 现状与成效 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持续完善. 年以来, 我省先后印 发 山西省应对气候变化办法 山西省应对气候变化规划 年 , 提出加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 开展重点领域适应 气候变化行动和增强气候变化适应性的目标.“ 十四五” 我省相继 发布气象、 生态环境保护、 水利、 城乡建设、 交通、 金融等相关政策 文件, 也融入了适应气候变化理念和要求, 为我省进一步深化适应 气候变化工作奠定了基础. 气候监测预警水平不断提高.极端天气监测预警水平不断增 强, 建立了省市县三级气象防灾减灾业务支撑平台, 灾害性天气实 现实况综合监测和自动报警, 气象防灾减灾基础数据实现综合显 示和管理, 预报预警服务产品实现快速制作和共享发布.气象信 息化水平不断提高, 云计算、 大数据、 物联网、 移动互联网、 人工智 能等新技术在气象监测、 预报、 预警中得到初步应用, 国家级气象 站观测数据传输时效从分钟级提高至秒级, 强降水、 强降温和高温 等过程预测有序开展, 汛期、 盛夏、 雨季进程监测一体化业务初步 建立. 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逐步提升.生态修复和保护力度 进一步加强, 太行山、 吕梁山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有序推进, “ 七 河” 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显著.农业灌溉工程、 大水网骨干工 程和县域小水网工程有序开展, 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水旱灾害 防御能力进一步提升.绿色交通示范工程、 交通运输科技创新重 点工程广泛开展, 交通基础设施气候韧性有效增强.能源结构绿 色转变, 光伏、 风电等装机规模不断扩大, 产业化进程加速发展, 能 源系统结构与布局的气候适应性调整取得一定进展. 适应气候变化意识日益增强.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和应对气候 变化工作人员能力建设培训工作有序开展, 取得积极成效.围绕 “ 六五” 环境日、 全国低碳日、 世界气象日、 防灾减灾日、 气象科技活 动周等重要时点, 充分利用新媒体等宣传推广手段, 多角度、 多层 面开展适应气候变化科普宣传, 公众适应气候变化意识和能力显 著提高. 适应气候变化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初见成效.极端事件及灾害 性天气监测预警和客观化气候监测预测系统建设加速.温室气体 监测评估、 农业气象服务、 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等专项气象 服务逐步完善.覆盖全省的生态遥感动态监测评估有序开展, 环 境气象预报和评估能力不断提升.重点区域关键季节大气污染气 象条件评估时效性不断增强.人工影响天气保障工程稳步建设,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不断提升. 三 机遇和挑战 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 我省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仍面临诸多挑 战.一是对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的分析评估不足, 对气候变化直 接和间接威胁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复杂性、 广域性和 深远性的认识亟待提升.二是适应气候变化治理体系有待完善. 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尚未全面纳入相关部门和各级工作重点, 适应 气候变化工作协作机制有待优化, 还未完全形成“ 气候系统观测 影响风险评估采取适应行动行动效果评估” 的闭环工作体系. 三是适应气候变化基础性工作欠账较多, 相关理论研究与技术研 发相对薄弱, 知识和经验供给仍不充分, 全社会适应气候变化意识 和能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四是技术支撑体系仍有不足.温室气 体观测站网建设有待加速, 未实现市级全覆盖, 各类先进气象监 测、 预警、 评估系统建设与适应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省市之 间、 地市之间已有的监测系统之间信息衔接、 共享程度需要加强和 整合, 监测、 预警效率和质量有待提升.五是重点领域适应气候变 化行动力度有待加强.生态系统气候适应性、 农业对暖干化趋势 和季节性干旱频发的适应能力以及房屋、 水利、 交通等基础设施的 气候适应性和能源、 旅游等重点产业防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能 力等亟需提升. 二、 总体要求 一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全面贯彻党 的二十大精神,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 平总书记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 立足新发展阶段, 完整、 准确、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 统筹发 展与安全, 实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战略, 坚持减缓和适应并 重, 有效应对气候变化不利影响和风险, 将适应气候变化纳入全省 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推进适应气候变化 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强化自然生态系统、 经济社会系统适 应气候变化能力, 助力我省生态文明建设、 资源型经济转型和高质 量发展, 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作出山西贡献. 二 基本原则 主动适应, 预防为主.充分认识强化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重 要性和紧迫性, 主动投入、 积极作为, 利用有利因素、 防范不利因 素, 最大限度采取趋利避害的适应行动.坚持预防为主, 坚持风险 导向, 树立底线思维, 提升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气候韧 性, 各领域规划目标指标体系中要统筹考虑适应气候变化因素, 努 力防范和化解气候变化的不利影响和风险. 科学适应, 顺应自然.科学评估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 基于经 济社会发展状况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因地制宜采取合理有效的 适应举措.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与适应气候变化有机结合, 通 过加强生态系统保护、 修复和可持续管理, 有效发挥生态系统服务 功能, 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综合能力. 系统适应, 突出重点.将适应气候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 “ 两 山七河一流域” 生态保护修复治理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相关部 署有机衔接, 逐步形成全社会、 各领域、 各区域积极适应气候变化 的工作格局.聚焦气候敏感脆弱领域和关键区域, 重点开展适应 气候变化行动, 提升重点领域和战略区域适应气候变化水平. 协同适应, 联动共治.坚持适应和减缓协同推进, 优先采取具 有减缓和适应协同效益的行动举措.科学处理适应气候变化与碳 达峰碳中和目标、 资源型经济转型、 国土空间布局优化之间的关 系.统筹考虑全局和局部、 中远期和近期、 发展与安全, 强化协调 联动和资源共享, 深化信息互通和交流互鉴, 推动多主体参与, 形 成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合力. 三 主要目标 到 年, 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初步形成, 气 候变化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预警能力持续增强, 气候变化不 利影响和风险评估水平有效提升, 干旱、 洪涝、 冻灾等气候灾害防 治体系和防治能力取得重大进展, 各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适应气 候变化行动有效开展, 先进适应技术得到应用推广, 全社会自觉参 与适应气候变化行动的氛围初步形成. 到 年, 适应气候变化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基本完善, 气 候变化观测预测、 影响评估、 风险管理体系基本形成, 适应气候变 化行动全面开展, 自然生态系统和经济社会系统气候脆弱性明显 降低, 陆地生态系统、 水资源、 农业、 人体健康、 基础设施、 气候敏感 型产业和城市人居环境等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明显提升, 全社 会适应气候变化理念广泛普及, 初步形成适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 和标准体系, 气候适应型社会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到 年, 气候变化监测预警能力大幅提升, 气候风险管理 和防范体系基本成熟, 重特大气候相关灾害风险得到有效防控, 适 应气候变化技术体系和标准体系得到广泛应用, 全社会适应气候 变化能力显著提升, 气候适应型社会基本建成. 三、 加强气候变化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 一 完善气候变化观测网络 建设多圈层多要素观测网络.推动构建“ 地空天” 一体化气候 观测网, 统筹开展气象、 水文、 森林、 草原、 湿地、 土壤、 荒漠综合调 查监测.实施水文站提档升级, 推广新型监测手段应用, 扩大在线 监测范围, 完善水文监测体系.优化自然灾害监测站网布局, 推动 建成全域覆盖、 全程贯通、 韧性抗毁的自然灾害风险感知网络. 省气象局、 省生态环境厅、 省自然资源厅、 省林草局、 省水利厅等 按职责分工负责.各市、 县政府需结合实际落实相关事项, 以下不 再一一列出 加强自然生态系统气象观测.推动建设生态系统气象观测站 网, 开展气象要素、 辐射平衡、 地气碳水循环综合观测.在 “ 两山七河一流域” 重点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地等重点区域, 开 展水土流失、 植被覆盖、 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动态监测. 省生态环境厅、 省气象局、 省自然资源厅、 省林草局、 省水利厅等 按职责分工负责 细化经济社会系统气象观测.优化调整农业气象观测站观测 任务, 拓展小杂粮、 冬小麦等特色农业适应性生产观测任务.建立 卫星遥感气候适应型农业气象作物监测评估业务, 开展土壤水分、 植被及物候自动观测和农田渍涝灾害监测.加强农业气象标准化 工作, 鼓励各级气象部门针对各地特色和作物适应气候变化需要, 研究制定地方观测标准.加强非农领域气象观测基础能力.加大 重点基础设施、 地质灾害易发区、 重点旅游景区、 矿山区域、 社区等 的气象观测设施布局, 积极开发相关领域气象观测产品与服务. 省气象局负责 二 强化气候变化预测预警 提高气候预报预测水平.深化气候系统多圈层、 多时间尺度 相互作用机理研究.加强天气气候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 开展 精细化网格预报预测.构建年代际气候预测系统, 提高对未来 至 年的气候预测水平.到 年, 形成以无缝隙、 全覆盖、 智 能数字为主要特征的天气气候预报预测完整业务体系. 省气象 局、 省科技厅、 省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强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预警.建设气候变化风险早期预警平 台和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系统, 提升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和山洪 灾害、 地质灾害、 森林草原火灾等预警准确率、 精细度和提前量. 实现提前小时预警局地强天气、 提前周预报灾害性天气, 强化 预警信息发布和风险防范. 省气象局、 省科技厅等按职责分工负 责 三 加强气候变化风险评估 提升气候变化评估基础能力和水平.培育省级气候观象台, 提升基本气候变量观测能力.建立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和风险、 气 候承载力评估指标体系, 开展气候变化影响和风险归因分析.提 高气候资源区划和评估精细化水平.探索开展重大规划、 重大工 程建设气候可行性论证.强化温室气体监测评估工作, 继续完善 温室气体观测站网建设, 补齐我省温室气体监测短板, 开展全省碳 源汇反演评估. 省气象局、 省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加强敏感领域和重点区域气候变化风险评估.探索构建气候 变化对敏感领域、 脆弱地区 灾害多发区、 矿山区域等 、 重大工程 的综合评估方法体系.开展针对重点文物、 地质灾害易发点、 重大 基础设施、 重要敏感库区的气候承载力专项评估.开展风能、 太阳 能等气候资源普查、 区划、 监测和精细化评估. 省气象局、 省生态 环境厅、 省文旅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 提升综合防灾减灾能力 强化自然灾害综合治理.加强气象灾害综合风险监测预警和 评估制度建设, 强化综合风险形势会商研判, 提升气候灾害易发区 域的多灾种、 灾害链综合治理能力.改善城乡防灾基础条件, 提升 基础设施系统和基层防灾能力及标准, 加强城市灾害综合治理. 省应急厅、 省生态环境厅、 省住建厅、 省自然资源厅等按职责分工 负责 增强自然灾害应急能力.立足“ 全灾种、 大应急” , 提升综合性 消防救援队伍的正规化、 专业化、 职业化水平, 加强先进装备配备, 强化训练演练, 提高极端条件综合救援能力.推动智能化防控技 术应用, 提升极端条件下抗损毁和恢复能力. 省应急厅、 省消防 救援总队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专栏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工程项目 推进碳中和目标下气象监测能力建设工程项目、 极端天气黄土体灾 变防控技术装备研发项目、 适应气候变化气象保障建设项目等. 四、 提升自然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一 水资源适应气候变化行动 推进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严格落实用水总量和强度控制, 强化适应气候变化节水约束性指标管理.开展农业用水精细化管 理, 推进适水种植、 量水生产, 在蔬菜、 果品等特色种植区实施水肥 一体化技术.积极推行水循环梯级利用, 严格控制生态脆弱、 严重 缺水和地下水超采地区高耗水行业新建、 改建、 扩建项目.开发利 用空中云水资源.结合海绵城市建设, 将系统性节水贯穿于城市 规划、 建设、 管理各环节, 推进城镇节水改造.提升非常规水利用 率, 统筹利用好再生水、 雨水等用于农业灌溉和生态景观.广泛开 展节水宣传教育, 增强全民节水意识.到 年, 全省用水总量 控制在 亿立方米以内. 省水利厅、 省农业农村厅、 省发展改革 委、 省住建厅、 省自然资源厅、 省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以 山西省现代水网建设规划 年 为依据, 加快推进大水网四大骨干工程建成达效, 以“ 三 纵九横” 省级水网为骨架, 扎实推进一批水网骨干工程建设, 进一 步完善全省水资源空间布局, 提高全省域水资源调配能力和应急 供水能力.加强城市应急备用水源、 乡村水务供水和重点水源工 程建设, 有序推进设区市第二水源工程建设, 加快构建城市多水源 供水格局, 实施供水管网城乡一体化、 向农村延伸等工程, 提高应 对特大干旱、 突发水安全事件的能力. 省水利厅、 省住建厅、 省农 业农村厅、 省应急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加强水生态修复和水资源保护.全力推进以汾河为重点的 “ 两山七河一流域” 、 “ 五湖” 、 岩溶大泉、 湿地水生态保护修复, 持续 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着力保护水 文化遗产资源, 深入挖掘和弘扬传统水文化的丰富内涵, 保护弘扬 黄河水文化, 推进水利风景区建设. 省水利厅、 省文旅厅等按职 责分工负责 提升水旱灾害防御能力.加强水旱灾害防御、 旱情监测预警 综合平台建设, 以病险水库 水闸 除险加固、 重点河段治理、 中小 河流治理和重点山洪沟道防洪治理等薄弱环节为重点, 提高水旱 灾害防御能力.进一步提升我省黄河干流大北干流、 小北干流、 三 门峡库区和小浪底库区段防洪体系.推动实施中小河流防汛抗旱 水利提升治理项目. 省气象局、 省水利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推进水利智慧化建设.优化监测站网布局与建设, 探索构建 天空地水一体化水利透彻感知体系, 全面加强河流湖泊、 水资源、 水利工程、 水旱灾害防御等涉水信息监测能力建设.充分运用数 字映射、 数字孪生、 仿真模拟等信息技术, 积极发展“ G智能 水务” 模式, 提高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和智能调度能力, 实现科学治 水和精准治水.对各主干网络、 坝库网络系统及信息系统、 工控系 统进行网络安全建设、 升级改造以及运维保障, 加强水利网络安全 能力建设. 省水利厅、 省气象局、 省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 责 专栏水资源适应气候变化工程项目 强化“ 水源” 保护, 以水源置换、 关井压采等方式进一步推动以汾河 谷地为中心的地下水位回升, 加强岩溶大泉保护和修复. 加快“ 水权” 改革, 发挥全省水权分配与交易平台功效, 推广水权制 度改革试点经验.积极探索开展水权收储与处置、 水权绿色金融. 补齐“ 水利” 短板, 以县域为单元, 以河流水系为脉络, 扎实开展水系 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试点工作.以汾河和永定河生态保护修复为 试点, 积极推进水利投融资改革, 探索更加符合山西实际的建管模式. 建强“ 水工” 系统, 试点并推行取水许可电子执照的应用.进一步提 升污染源自动监控水平, 规范排污单位和工业园区污染源自行监测监 控, 实施污染防治设施在线视频监控试点, 避免水质性缺水.建立完善 汾河流域水生态流量调度和监管机制, 开展水生态流量监测预警试点. 夯实“ 水务” 管理, 推动非常规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 在水资源匮 乏的市县, 开展非常规水利用试点, 积极推进工业园区工业废水近零排 放及资源化利用试点, 开展矿井水综合利用试点示范.以城镇生活污水 资源化利用为突破口, 推动建设一批再生水利用试点示范. 二 陆地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 加强典型生态系统保护与退化生态系统恢复.科学开展国土 绿化行动, 构筑黄河流域生态防护屏障、 环京津冀生态安全屏障、 中条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屏障三大生态屏障带.因地制宜实施水土 保持重点工程, 重点治理水土流失和降低土壤侵蚀.实施三北防 护林、 天然林保护等生态工程, 保护生态资源安全.系统治理山水 林田湖草沙, 预防土地沙化, 科学推进防沙治沙区域沙化土地治 理, 积极申报国家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 提升沙尘暴监测预报预 警、 信息报送、 决策指挥、 灾情评估等沙尘暴应急监测能力.坚持 以水定绿, 工程、 生物、 保护措施结合, 乔灌草立体配置, 综合治理. 加强未成林管护和国家储备林建设, 对新造幼林地进行封山育林, 推动造林绿化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省生态环境厅、 省水利厅、 省林草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提升林草灾害预警、 防御与治理能力.坚持预防为主, 加强与 应急、 公安、 气象等部门协调配合, 共建森林草原防灭火一体化体 系.着力提升林草有害生物防治能力, 完善林草有害生物灾害防 控体系, 组织开展全省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物种普查 工作, 防止外来有害生物入侵, 提高公众防范意识, 维护全省自然 生态系统健康稳定. 省林草局、 省气象局、 省农业农村厅、 省应急 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强化陆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统筹优化现有自然保护 地布局, 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管理和监督制度, 积极推进自然保 护地及野生动植物保护体系建设, 提升自然生态空间承载力.分 区分类开展自然生态系统修复, 建立各类各级自然保护地监测网 络体系, 确保我省森林、 草原、 湿地、 荒漠等重要自然生态系统、 自 然遗迹、 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得到系统性保护.建设珍稀濒危 植物种质基因库, 坚持生境保护、 物种保护、 生物遗传资源保护有 机结合, 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安全. 省自然资源厅、 省生态环 境厅、 省林草局、 省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建立完善陆地生态系统保护与监管体系.加强自然保护地、 重点生态功能区、 生态敏感脆弱区的监管, 加强陆地生态资源分级 管理, 突出保护重点, 依法合理利用.加大永久性生态公益林林 地、 林木资源保护力度, 运用远程监控、 无人机等装备和遥感、 地理 信息系统、 数据库等技术, 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健全森林管护责 任制, 加强天然林资源保护, 严格执行 山西省永久性生态公益林 保护条例 ,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和管理, 强化执法监督, 深入开展打 击涉林草违法专项行动, 完善林草执法监督制度体系. 省自然资 源厅、 省林草局、 省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专栏陆地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工程项目 山西省重点区域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项目、 黄土高原科学绿化工 程、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小流域综合治理、 淤地坝建设、 生态清洁 小流域建设, 淤地坝远程监视预警试点、 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 理, 草原生态修复治理、 人工种草生态修复、 黄河流域草地植被恢复和草 地改良, 矿山生态修复治理、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五、 提升经济社会系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 一 农业与粮食安全适应气候变化行动 优化农业气候资源利用格局.精细化农业气候资源区划, 聚 焦稳粮保供, 结合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优势区, 调整优化 农业种养结构、 生产规模和农产品贸易格局.适应性调整晋南、 晋 中、 晋北的作物品种和播期, 以及耕作、 施肥、 施药等田间作业, 有 效调整农业病虫害防治部署.因地制宜开展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选择高附加值经济作物开展气候友好型低碳优质农产品认证试 点, 提升具有地域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潜力, 依托特色气候资源, 坚 定实施农业“ 特” “ 优” 战略, 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 省农业农村 厅、 省气象局、 省发展改革委、 省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完善农业减灾工作体系.加强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建设, 完善农业农村气象监测站网, 开展农村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和 区划, 完善农业防灾减灾合作机制、 农业天气预报、 农业气象灾害 评估指标体系等.加强智慧农业气象服务平台建设, 适时组织开 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推动实施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 加强旱涝 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和农业生产防灾救灾保障. 省气象局、 省农业 农村厅、 省水利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增强农业领域气候韧性.加快构建现代科学施肥技术体系、 管理体系和制度体系, 应用多元肥料替代单质肥料、 有机肥替代化 肥、 新型肥料替代传统肥料、 机械施肥替代人工施肥, 提高肥料利 用效率.大力推广生态调控、 生物防治、 理化诱控、 科学用药等绿 色防控技术, 推进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融合发展.加强外来入侵 物种监测预警, 不断完善农业种质资源收集保护, 有效保护珍稀、 濒危、 特优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山区立体农业, 打造气候智慧型农 业. 省农业农村厅、 省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建立适应气候变化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夯实农业生产基 础, 实施“ 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 战略, 坚持永久基本农田主要用于 粮食生产, 改造提升一批已建高标准农田, 实施优质粮食工程.优 化结构布局, 因地制宜发展各类型的标准化粮食生产基地, 巩固提 升优势产区.依托优势科技资源, 推进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 心建设, 强化农田水分高效利用、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耕地质 量保护与提升、 轮作休耕、 减肥减药、 绿色防控等生产环节的技术 研发, 推广间作套作、 秸秆覆盖、 全膜双垄沟播、 膜侧播种等广适性 技术.不断完善农业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搭建农业大灾风险数据 共享平台, 建立健全农业大灾风险防范和预警机制, 打通农业保险 “ 最后一公里” . 省农业农村厅、 省科技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专栏农业与粮食安全适应气候变化工程项目 农村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项目, 保护性耕作工程项目, 耕地轮作 试点项目, 省级政策性小麦、 玉米完全成本保险、 产量保险、 收入保险和 未转移就业收入损失保险试点项目, 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建设项目, 农 林文旅康产业融合试点建设项目, 购买式造林、 生态效益补偿等机制建 设,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 二 健康与公共卫生适应气候变化行动 开展气候变化健康风险和适应能力评估.研究制定气候变化 健康风险评估方案和指南, 建立全面性、 经常性评估机制, 有效厘 清和识别气候变化健康风险及脆弱人群.基于气候变化健康风险 评估结果, 充分考虑各地区气候特征和脆弱人群健康风险暴露水 平, 开展医疗卫生系统及重点脆弱人群适应气候变化能力评估. 省卫健委、 省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加强气候敏感疾病的监测预警及防控.加强部门联动和数据 共享, 充分整合利用新技术, 完善气候敏感疾病监测网络和数据报 告系统, 有效提升鼠疫、 乙脑等重点传染病监测和预警能力, 加强心 血管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非传染病的监测与防控.加强对气 候敏感疾病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下健康风险的防控规划, 制定应急 预案、 应急救治管理办法, 提高卫生应急能力.坚持以人为本, 提高 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环境下作业的劳动防护标准, 有效控制热 射病等发病率. 省卫健委、 省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提升暴露人群和脆弱人群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开展气候变化 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健康风险的宣传教育, 提高儿童、 孕妇、 各类 慢性疾病患者、 岁以上老人等脆弱人群的风险防护能力.加强 对高温、 大风、 低温等极端天气的监测和预警能力, 对农业、 建筑等 高温暴露度较大的职业做高温预防和其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 增强对于山区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的预警和应急能力, 降低 农村人群在极端气候事件下的暴露度.增强重大气象灾情安置能 力, 强化临时安置区的消毒防疫工作和饮水质量保障.加大城市 电路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坚决防范极端降水漫水漏电造成的人身 伤害. 省卫健委、 省应急厅、 省农业农村厅、 省住建厅、 省自然资 源厅、 省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专栏健康与公共卫生适应气候变化工程项目 “ ” 兴医工程、 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 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建设试点、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中医专科联盟和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 设、 名中医和基层中医馆建设、 国家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试点省 建设、 国家级城市医联体建设试点. 三 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适应气候变化行动 加强基础设施气候风险管理.因地制宜、 分类施策, 推动建设 “ 实时监测信息传递风险评估动态调度效果分析” 的全链 条风险管理体系.结合物联网、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 技术,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重大工程气候变化影响监测和风险预 警, 有效监控薄弱环节和各类风险点, 动态评估风险等级与强度. 针对山西省滑坡、 泥石流等灾害发生风险增大、 灾害损失增加等问 题开展试点示范工程, 以加强灾害监测预警和风险管理系统、 灾害 应急响应系统、 防治灾害信息化等系统建设为重点, 推广防御极端 天气事件应急系统建设的经验. 省应急厅、 省自然资源厅、 省气 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推动基础设施气候韧性建设.在交通强国试点建设中考虑气 候变化因素, 按照气候适应性原则优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标准. 加强能源基础设施正常运行保障, 提高耐受积雪、 暴雨、 高温、 洪涝 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能力.通过“ 能源气象” 信息深度融合, 提 升能源供应安全保障水平.加强供电、 供热、 供水、 通信、 排水等城 乡生命线系统建设, 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造、 运行和维护技术标 准, 保障设施在极端天气气候条件下平稳安全运行. 省交通厅、 省能源局、 省气象局、 省住建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突破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关键适应技术.重点研发基础设施 与重大工程气候影响监测和风险预警技术, 提高监测预警能力. 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生态保护与恢复、 公路扬尘污染治理、 柴油货车 深度治理, 有效提高交通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适应气候变化的能 力.水利基础设施领域充分运用数字映射、 数字孪生、 仿真模拟等 信息技术, 提高极端天气预报预警预演预案能力.积极开展水利 工程建设与管理、 智慧水利等气候适应性关键技术研究.积极发 展高效、 高值、 清洁利用技术和可再生资源的清洁低成本利用技 术.开展太阳能、 风能资源开发潜力精细化评估, 优化开发布局, 加强极端天气下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装备与电力系统安全防护. 省科技厅、 省交通厅、 省水利厅、 省生态环境厅等按职责分工负 责 专栏 基础设施与重大工程适应气候变化工程项目 太原市智能交通试点, 阳泉市交通强国试点, 超低能耗、 近零能耗建 筑, 零碳建筑试点, 城镇老旧小区综合改造,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电 网友好型建筑建设, 建筑用电设备智能群控技术、 “ 光储直柔” 技术等为 特征的新型建筑电力系统, 太阳能、 地热能、 低品位余热等清洁能源建筑 高效利用技术. 四 城市与人居环境适应气候变化行动 调整优化城市功能布局.加快推进城市排水设施建设, 增强 城市排涝能力.系统化全域推进全省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提高城 市雨水管理能力, 缓解城市内涝, 使城市在适应气候变化、 抵御暴 雨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 弹性” 和“ 韧性” .进一步加强城区河道网 络建设, 沿河增绿, 充分发挥城区河道对“ 热岛” 效应的疏散作用和 汛期泄洪功能. 省住建厅、 省水利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推进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推动老旧小区综合改造, 融入气 候适应型改造内容.加大老旧供热设施、 管网改造力度, 加大太阳 能、 风能等气候资源在城市供热取暖上的应用.强化城镇污水集 中处理设施碳减排措施, 减少基础设施碳排放.增强交通工具、 公 交站台、 轨道交通、 停车场对大风、 高温、 暴雨、 内涝等的防护能力. 鼓励各设区市积极申报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探索打造省级 气候适应型新型智慧城市试点, 将气候适应性原则纳入省级新型 智慧城市试点建设, 在智慧生活、 智慧生产、 智慧治理、 智慧生态四 大领域考虑气候变化因素. 省住建厅、 省交通厅等按职责分工负 责 加强城市适应气候重点环节管理.建立城市极端天气气候事 件监测预警机制, 发展精细化气象灾害预警预报体系, 提高安全风 险监测预警公共服务水平和应急处置的智能分析研判能力.建设 源头减排、 蓄排结合、 排涝除险、 超标应急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 坚持城市防洪与内涝治理并重、 生态措施与工程措施并举, 拓展蓄 滞洪空间、 改造管网泵站、 打通排涝通道、 构建城市健康水循环体 系, 整体提升城市内涝治理水平.加强供水管网漏损检查和改造. 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下老旧楼宇、 建设工地、 窨井盖、 桥梁、 地下 空间等承灾体危险源的动态监控、 风险排查和隐患治理. 省气象 局、 省住建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专栏城市与人居环境适应气候变化工程项目 省级新型智慧城市试点, 气候适应型城市信息模型平台建设, 气候 适应型城市试点示范项目, 海绵城市建设示范, 气候敏感脆弱领域、 区域 和人群的适应能力提升工程. 五 气候敏感产业适应气候变化行动 能源产业适应气候变化重点任务. 提高能源行业气候韧性.重点针对高温、 冰冻、 暴雨等极端天 气气候事件, 开展气候变化对能源生产、 输储、 利用的影响及风险 评估.加快建设可再生能源存储调节设施, 强化多元化智能化电 网基础设施支撑, 提升新型电力系统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适应 能力.加强气候变化对能源供需影响监测, 强化智能电网应用以 适应气候变化带来的用电峰谷波动.加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下输 配电系统保护和应急调度, 强化电力设备监测和巡视维护, 推动储 能、 智能电网和数字化等技术应用, 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提高电力 基础设施安全风险预测预警、 防御应对和快速恢复能力. 省能源 局、 省气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加强能源生产安全防护工作.加大煤矿矿区和地下巷道气象 隐患排查力度, 加大对存在气象灾害隐患区域煤矿的整改力度, 强 化大型煤矿通风、 排水设施建设, 加强高温天气瓦斯溢出安全隐患 排查.探索改进能源设施防护标准和能源应急储备, 提升能源设 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适应性. 省应急厅、 省能源局等按职责分工 负责 专栏 能源行业适应气候变化工程项目 太阳能资源开发潜力精细化评估工程, 高炉煤气精脱硫关键技术研 究与示范, 煤基烟气脱硝废催化剂分级分质循环利用关键技术与示范, 整县 市、 区 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 光伏发电和抽水蓄能项目, 风 电、 地热能和生物质能项目, 能源互联网试点. 旅游产业适应气候变化重点任务. 提升旅游气象观测和灾害预警水平.加强旅游区气象灾害风 险评估, 及时排查旅游景区特别是自然地质类旅游景区的气象地 质灾害风险.加大旅游气象服务发展力度, 优化旅游景区气象监 测设施布局, 推进旅游气象灾害信息、 预警信息发布及时化, 提升 旅游气象服务精细化、 专业化水平. 省文旅厅、 省气象局等按职 责分工负责 强化景区极端天气事件处置能力.建立完善旅游景区气象地 质灾害防治建设标准, 加大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户外旅游区域 应恰当选址, 建设防寒、 防山洪应急场所.建立完善景区极端天气 救援保护响应机制, 组建相关应急力量, 制定极端气候事件引导疏 散应急预案, 增强景区极端气候事件灾害处置能力.加大景区工 作人员气象灾害防范处置能力培训, 增强景区第一时间发现、 排 查、 处置灾情险情的基本能力. 省文旅厅、 省气象局、 省应急厅等 按职责分工负责 加强旅游资源气候适应性保护.加强气候变化对旅游资源影 响的技术性评估工作, 确定应采取的抢救与保护措施, 实施气候适 应性保护.加强云冈石窟、 应县木塔、 悬空寺、 晋商大院等所在地 区的空气湿度、 酸度监测, 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提高对应县木 塔、 鹳雀楼等木质古建筑的防火、 防虫和防腐能力.高标准配备气 候灾害防范设备, 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省文旅厅、 省气象局、 省文 物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发展气候适应型旅游产业.趋利避害、 因地制宜, 开发避暑旅 游、 康养旅游, 推进“ 中国天然氧吧” “ 避暑旅游目的地” 申报.根据 物候、 气象景观、 通达条件、 气候引起的市场需求变化, 调整旅游活 动时空布局与内容.发挥山西文化底蕴资源的气候敏感度较低优 势, 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 推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