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矿产资源的特点.doc
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地处东经12111′- 13505′北纬4325′- 5333′之间,是我国东北部的边境省份。北部和东部隔黑龙江、乌苏里江与苏联相望, 南与吉林省接壤, 西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南北最大距离约1120公里, 东西最长距离约930公里。面积46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总面积的 4.8, 居全国第六位。全省总人口3488.8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2458.5万人; 满、朝鲜、回等49个少数民族人口199.1万人。人口密度为76.75人/平方公里。现辖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鸡西、伊春、双鸭山、七台河、鹤岗、黑河11个地级市, 68个县和1个自治县, 71个区。省人民政府驻哈尔滨市。 黑龙江省的矿产勘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发现了17种矿产,只有煤矿一种曾探求出一定储量。黑龙江省现已发现的矿产达131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74种。石油、石墨、矽线石、铸石玄武岩、石棉用玄武岩、水泥用大理岩、颜料黄土、火山灰、玻璃用大理岩和钾长石等10种矿产的储量居全国之首,煤炭储量居东北三省第一位。黑龙江省现已开发利用的矿产达39种,各类矿产年产值居全国第二位。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的特点 (一)矿产种类比较多,到1985年底共发现矿产114种,占全国同期发现147种矿产的77.6。 (二)金属矿产中,单一组分的矿床少,多为共生、伴生矿床,矿石组分复杂。如翠宏 山铁多金属矿床,探求出的储量锌、钨为大型矿床,铁、铅、钼为中型矿床,铜为小型矿床 。多宝山铜矿床,为大型矿床,其中的伴生金也达大型规模。这有利于综合利用,使一矿变 多矿,但在选矿上增加了复杂性。 (三)一些金属矿产贫矿多富矿少。在探求出的铁矿储量中92.62是贫矿,富矿只占7.38。在探求出的铜矿储量中92是贫矿,富矿只占8。 (四)既有优势矿产,也有短缺矿产。优势矿产有石油、煤、黄金、铜、石墨、矽线石 、黄粘土、玛瑙、花岗岩类石材、铸石玄武岩、火山灰、熔炼水晶、沸石、泥炭等14种。短缺矿产有铁、锰、铬、铝、汞、磷、钾、岩盐、石膏、天然碱等10种。优势矿产中,大庆油田为大型油田,其储量及开采量均居全国首位。煤矿储量居全国第十二位,但煤质好,主要是炼焦用煤。黄金储量居全国第三位,其中砂金储量居全国第一位。晶质石墨储量非常大,不仅居全国首位,而且位于世界前列。矽线石在中国首次探求出储量。黄粘土,通称老莱黄粘土,随着温度的升高可改变颜色,是国内少有的矿产,花岗岩类石材的材质非常好,铸石、玄武岩储量居中国第一位。多宝山铜矿的储量居全国铜矿床第五位,亟待开发利用。 黑龙江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到1985年底已开发利用的矿产有34种,占全省已探出储量的56种矿产的60.7。已开发利用的矿产有石油、天然气、煤、铁、金、铜、铅、锌、银、镉、铟、镓、硒、萤石、石 墨、硫铁矿、磷(伴生)、石棉、沸石、黄粘土、火山灰、珍珠岩、铸型用砂、耐火粘土、 陶瓷粘土、压电水晶、熔炼水晶、水泥用石灰岩、水泥配料粘土、铸石玄武岩、石材花岗岩 、熔剂用石灰岩、地下水、矿泉水等。已开发利用的矿产地近1000处,其中石油采区7处,天 然气采区2处,煤矿区(井田)791处(统配煤矿32处,地方煤矿80处,乡镇煤矿679处),金矿采区22处(砂金21处,岩金1处),铁矿15处,铜矿2处,水泥用石灰岩8处,水泥配料粘土5处,石墨4处,熔剂用石灰岩2处,萤石,铸型用砂、耐火粘土,磷矿(伴生)、石棉、沸石 、黄粘土、火山灰、陶瓷粘土、珍珠岩、压电水晶、熔炼水晶,铸石玄武岩各1处。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自治区处于著名的蒙古高原东南部,大多数地方海拔在1000米以上,地形地貌多种多样。内蒙古高原是我国四大高原中的第二大高原,从东北向西南绵延3000多公里,可划分为呼伦贝尔高原、锡林郭勒高原、乌兰察布高原和巴彦淖尔、阿拉善及鄂尔多斯高原四部分 内蒙古是我国的矿产大省,特别是稀土资源储量居世界之首。为更好地发挥矿产资源优势 ,创造良好的矿业环境,从1996年起,自治区15个行政部门联合行动,依 法对全区矿业秩序进行综合治理。整顿中,有关单位自上而下开展了声势浩大、 形式多样的矿业法规宣传活动。主管部门则根据全区784个大小矿产地的开发 现状,分别以黄金、煤炭、稀土等热点矿种为突破口,坚持疏堵结合,标本兼治 的原则,加大了依法行政的力度,并通过了国土资源部的检查验收。 内蒙古矿产资源富集,目前,世界上已查明的140多种矿产中,现已发现矿产种类128种,其中储量居全国前十位的有56种,探明储量的78种,22种列前3位,7种居全国首位,特别是煤炭处于我国北方露天矿群的集中地带,储量极其丰富。现已查明含煤面积达10多万平方公里,累计探明储量2400亿吨,占全国探明储量的25以上,居全国第二位。预测储量12000亿吨,仅次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依克昭盟、锡林郭勒盟、呼伦贝尔盟、赤峰市和哲里木盟等地区煤的储量最为集中,占全区总量的95以上。鄂尔多斯煤田已探明的储量约占全国总储量的1/10,居内蒙古及全国之首。内蒙古大部分煤田地质构造简单,煤层稳定,厚度大,埋藏浅,便于开采。该区煤的品种也比较齐全,特别是依克昭盟东胜煤田的精煤和阿拉善盟的无烟煤著称于世。据初步测算,内蒙古煤炭资源的潜在价值为11.2万亿元,居各种资源之首。内蒙古的铌金属储量约190多万吨,芒硝储量、天然碱储量、硫铁矿、稀土氧化物储量居全国第一,包头地区的白云鄂博以铁、铌、稀土等多种金属共生矿藏驰名,是内蒙古最大的铁矿,它的稀土储量比世界其他各国已探明储量的总和还多好几倍。此外,内蒙古的铬铁、铜、铅、锌、钨、钼、锰、金、银等有色金属和贵重金属,萤石、石灰石、石油、石墨、石棉、石膏、水晶石、硫磺等非金属的蕴藏量也都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吉林省 吉林省简称吉,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现辖l自治州、25市、20县、3自治县。面积18万多平方千米。有汉、朝鲜、满、回、蒙古、锡伯等民族,共2466万人。一月平均气温一般在-20 - -14℃之间,兴安岭、长白山区在-23℃以下,七月平均气温大部分地区在20-23℃之间。年平均降水量为350-900毫米,东南山区可达1000毫米以上。主要河流有第二松花江、牡丹江、浑江、图们江中朝界河、鸭绿江中朝界河等。著名湖泊有松花湖即丰满水库和白头山天池中朝界湖。 矿产资源 现发现矿产136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84,探明储量的矿产有88种,占全国探明储量矿种的50,是国内有较多矿种的省区之一。在已发现的矿产中,既有能源矿产,又有金属和非金属矿产,5大类矿产基本齐全。在已探明的矿产中,有39种矿产在全国同类矿产中居前10位。其中硅灰石、油页岩、浮石、火山渣等居全国首位。伴生、共生矿产多。全省伴生矿占1/3,大部分探明储量的铜、铅、钼、镍、金等有色金属和贵金属伴生多种有益元素。贫矿多,富矿少。铁矿石品位在30以下的贫矿占总储量的99以上,铜矿富矿仅占总量的7.4。非金属及钼、镍矿等储量丰富,煤、铜等能源和金属储量少。 辽宁省 辽宁省简称辽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南临黄海和渤海。面积l5万多平方千米。辖28市,20县、10自治县。有汉、满、蒙古、回、朝鲜、锡伯等民族,共3946万人。主要河流有辽河、鸭绿江中朝界河、大凌河、太子河、浑河、绕阳河等。一月平均气温-15--5℃,七月沿海八月22-26℃。年平均降水量400-1000毫米。 辽宁省地质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种类齐全配套,区位条件好,全省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中小矿床多、大型特大型矿床少,部分支柱性矿产如铁矿贫矿和难选矿多,富矿少。 截至2000年底,在辽宁省境内共发现各类矿产资源110多种,全省有探明储量并纳入辽宁省矿产储量表的矿产共70种;固体燃料矿产3种;非金属矿产42种,矿产地668处,各类矿山企业6千余外个,矿产储量潜在价值为1.06万亿元不含石油、天然气、煤成气、铀、地热、地下水、矿泉水、玉石和含钾岩石等矿产。保有储量在全国居首位的矿产有铁矿,红柱石,菱镁矿、熔剂灰岩、硼矿、金刚石、透闪石7种;居第二位的矿产有玉石、滑石、玻璃用石英岩;居第三位的矿产有油页岩、饰面用辉长岩、珍珠岩;居前五位的矿产还有石油、锰、冶金用石英岩、冶金用白云岩、冶金用砂岩、硅灰石、水泥配料页岩、水泥肥料页岩、水泥大理岩。此外,天然气居全国的第七位,钼矿、耐火钻土、石煤居全国的第八位。 矿产资源 黑色金属及冶辅助原料矿产产地127处按截至2000年底有保有储量的矿产地统计,下同,有铁、锰、红柱石、菱镁矿、普通莹石、熔剂灰岩、熔剂 白云岩,冶金用石英岩、冶金用砂岩及耐火粘土共10种,其中铁矿储量占全国的 四分之一、菱镁矿储量约占全国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铁矿辽宁是全国铁矿集中产地之一,产地70处,保有储量109.48亿吨,其中工业储量56.48吨,占总量52%。矿石类型以含铁石英岩贫矿为主,矿体厚度大、埋藏浅,适于大规模露天开采。主要集中分布于鞍山、辽阳及本溪地区、约占全省总储量90%以上。主要生产矿山有鞍山齐大山南采区、齐大山北采区、眼前山眼前山区、东鞍山、大孤山;本溪南芬、歪头山、北台;辽阳弓长岭一、二矿区等。 锰矿主要分布于辽西朝阳瓦房子及凌源太平沟、均为贫锰矿石、产地3处保有储量3814万吨,其中工业储量1134万吨,占总量的30%。 菱镁矿主要分布于海城--营口一带,产地11处,保有储量25.6亿吨。其中工业储量11.2亿吨,占总量44%。 熔剂用灰岩主要分布于辽东半岛及本溪地区,产地10处,保有储量14.4亿吨,其中工业储量8.8亿吨,占总量61%。 冶金用白云岩产地7处,保有储量5.4亿吨,其中工业储量4.7亿吨,占总量的87%。 有色金属、贵金属及稀散元素矿产 有色金属、贵金属及稀散元素矿产地148处,是全国有色金属重要产地之一。 铜产地18处,保有储量铜27.0万吨,其中工业储量12.8万吨,占总量的32%。 铅产地20处,保有储量铅31.7万吨,其中工业储量7.7万吨,占总量的24%。 锌产地22处,保有储量锌95.2万吨,其中工业储量30.4万吨,占总量的32%。 钼产地8处,保有储量钼27.6万吨,其中工业储量10.0万吨,占总量的36%。 金分布遍及全省,相对集中于丹东、抚顺、阜新及朝阳等地区。岩金、砂金 、伴生金共55处。大多数产地已开发利用,主要生产矿山有五龙、四道沟、白云 、二道沟、新甸、柏杖子、红透山等。 银产地11处,主要生产矿山有红透山及八家子等。 能源矿产 石油、天然气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为20.6亿吨、天然气21.9亿立方米。 煤产地井田144处,保有储量60.2亿吨,其中工业储量53.9亿吨,占总量85%。 全省煤矿产地主要分布于沈阳、铁岭、抚顺、阜新、北票、锦州、朝阳等地区。省内煤种以气煤、长焰煤及长褐煤为主。 油页岩产地3处,主要集中分布在抚顺,全省保有储量36.4亿吨,其中工业储量32.8亿吨,占总量90%。 化工、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 化工、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34种,产地160处,非金属矿产种类多、分布广、储量丰富。全省有探明储量的矿产为硼,硫铁矿、电石灰岩、含钾砂页岩、砷、磷、泥炭、金刚石、石墨、水晶、硅灰石、滑石、云母、长石、玉石、水泥原料、玻璃原料、饰面石材、高岭土、陶瓷土、膨润土、珍珠岩、沸石、透闪石等共三十多种,其中硼,金刚石、滑石、玉石等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 硼集中分布于凤城、宽甸、大石桥一带。产地18处,保有储量B2O3为2611万吨。其中工业储量1569万吨。主要矿石类型为硼镁石及硼镁铁矿。主要生产矿山有杨木杆、二人沟、栾家沟、后仙峪等。 硫铁矿产地10处不含伴生硫产地,保有矿石储量3908万吨,其中工业储量2467万吨。 水泥灰岩主要分布于辽东半岛及太子河流域,产地39处,保有储量19.6亿吨,其中工业储量12.7亿吨,主要生产矿山有周水子南山、周水子玉山、福金沟、火连寨、牛毛岭、下富尔沟、小屯、双庙子等。 金刚石集中分布于瓦房店一带,原生金刚石产地6处、金刚石砂矿3处,保有储量金刚石2000千克。 玉石保有储量8.3万吨,累计消耗储量占累计总储量95%以上。 膨润土分布于黑山、凌源、建平及法库一带,产地4处,保有储量5391万吨,其中工业储量2349万吨。 饰面用石材主要有饰面用辉长岩、饰面用大理岩等。 玻璃原料主要有玻璃用石英岩、玻璃用白云岩、玻璃用砂等。其中玻璃用石英岩产地7处,保有储量2.6亿吨;玻璃用砂3处,保有储量1782万吨。 北京市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基本构成西、北、东三面环山,东南低缓呈一平川的地形概貌。北部山地属燕山山脉又称军都山,西部山地属太行山脉又称西山。从军都山穿流而过的河谷有温榆河、潮白河及洵河;而发源流经西山的河流有永定河、拒马河、清水河和大石河。陡峻的山峰、蜿蜒伸展的河谷构成了婀娜多姿、峻美妖娆的美丽画卷。北部山区矗立着险峰林立、怪石峥嵘的云蒙山和峰峦起伏、沟谷纵横有着北京最大面积天然林场的海坨山及群峰争秀、溪水长流、林木茂盛的雾灵山。西部山区则坐落着峰隽水美的北京第一高峰东灵山,享有花的海洋的百花山以及奇峰挺秀、峭壁陡岩、玫瑰争芳斗艳的妙峰山。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全国政冶、文化中心,是“中国猿人北京人”的发详地。全市面积16800平方公里,蕴藏着比较丰富的地质矿产资源,矿产开发利用和采冶活动历史悠久,采金、冶铁、陶瓷业始于秦汉,西山煤矿发韧于辽金之前,到元、明、清时期采矿和京能矿业已很兴盛。 在北京发现各类矿产124种,其中列入矿产储量表的有66种,矿产地359处,保有储量潜在价值3232亿元,按单位面积列全国第六位。矿产储量排名全国前三位的有l6个矿种。现全市开采矿山2l70处,其中国有矿山74处,从业人员l3万多人,矿业产值25亿元。产量较大,产值较高的矿种主要有煤、铁、金、建材矿产的石灰石、白云石、花岗石、大理石、砂石粘土以及地下水、地热、矿泉水等。 矿产资源自古以来就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北京地区拥有的各类矿产资源条件在世界各国首都中是少有的,在我国的大型城市中也是得天独厚的。资源品种多、储量丰富,矿种配套比较齐全。一批以北京矿务局的西山煤炭基地、首钢公司的密云铁矿、京都黄金公司的怀柔黄金矿山和北京建材集团的多个建材资源矿山为基础的矿业企业,长期以来对北京的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起着有力的支撑作用,目前年产矿石总量6700多万吨,总量自给率达60以上。还有与北京一千多万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地下水资源,现每年开采达27亿立方米,占总用水量的2/3,已成为全市主要供水水源;北京现有四个地热田,水温多在40。60℃。已有100多口井在利用开发,显示良好的发展前景;矿泉水也很丰富,已勘查91处可供利用;近年来大量具有观赏、科普、保存价值的地质地貌景观和地质遗迹,正作为旅游观光的优良场所被开发利用。随着首都经济的发展,北京矿产资源应用开发的路子越来越广,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矿产资源。 天津市 天津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北屏燕山,东临渤海。全市除蓟县低山丘陵外,一般为海拨2-5米的平原。由上游五源汇成的海河流贯市区,流向东南50千米注入渤海。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港口有80天封冰期,年降水量550毫米左右,大都集中在夏季。 地质矿藏 天津矿产资源较多,蕴藏量较为丰富,已经探明的近30种,其中有金属矿, 非金属矿、能源矿、地下热能等。金属矿主要分布在天津北部蓟县山区;非金属矿主 要分布在山区和滨海平原;能源矿和地热资源主要埋藏在滨海平原下部。 金属矿有蓟县东西水厂锰硼矿,蓟县团山子铀矿,蓟县太平庄黄花山、凤凰山 的钨矿,蓟县钼矿,许家台铜铅矿,蓟县黄花山金矿,蓟县黄花山磁铁矿,铁岭子赤铁 矿。 非金属矿 有产于蓟县山区中上元古界地层的石灰岩、白石岩、石英岩、石英砂 岩和石英,蓟县下营磷矿,蓟县石臼硫铁矿,蓟县小辛庄、刘吉素重晶石矿,蓟县朱耳 钾 矿等。 建筑材料矿盘山花岗岩和黑老山迭层石灰岩,水泥原料石灰岩、粘土,玻璃原料石 英砂、长石 以及紫砂陶土和麦饭石。 能源矿 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炭、地热等。石油和天然气分布在滨海平原和渤海, 现开采集中在海岸一带。煤炭资源多储藏在平原地区的下部,初步探明含煤面积近4000 平方公里,煤层4~14层埋深1000多米。地热资源埋藏深度在60-1000米之间,水温一 般有30~63℃,更深的可达58-96℃。从1936年开凿第一眼地下热水井起,至今已打 出200多眼,王兰庄地热田已进行开发利用,水温37-52℃,单井出水量达80吨/时,开 发前景广阔。 河北省 河北省平原占多数,其次是山地和高原。冀西、北太行山、燕山海拔约1000米,北端坝上高原与内蒙古高原毗连。省东南河北平原,由黄河、海河、滦河冲积而成,海拔200米以下,有洼淀、白洋淀等。海河以卫河为源。全省五分之三面积属海河流域。 矿产资源 河北矿产资源丰富,炼焦煤和石油、铁矿石储产分居全国第一、三位。有著名的华北油田,开滦煤矿及迁安、邯郸铁矿,石家庄、邯郸等新兴工业基地。 河北还是全国矿产资源大省,目前已发现各类矿产116种。其中探明储量的矿产74种,储量居全国大陆省份前10位的有45种。这些资源分布广泛,体系比较完整,具有建设大型钢铁、建材、化工等综合工业基地和发展煤化工、盐化工、油化工的有利条件和良好基础。 河南省 河南省地处黄河中下游,因大部分地区在黄河以南,故名河南。古为豫州之地,故简称“豫”,向有“中州”“中原”之称。省人民政府驻郑州市。河南省地理标北纬31度23分一36度22分,东经110度21分一116度39分。省境东西长580公里,南北宽550公里,总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全省总人口9240万。有回、蒙、满、壮等51个少数民族,1000多万人。 矿产资源 河南矿产资源丰富,现已发现107种矿藏,全省已探明储量的矿藏有76种,其中47种居全国前10位,13种居全国第三位,钥、蓝石棉、天然碱、珍珠岩等7种矿产储量居全国第一位,铝土矿和耐火粘土储量以及黄金、煤炭产量居全国第2位,已探明储量的天然气居全国第3位,玻璃用石英储量居全国第4位,萤石储量居全国第5位。 形成了三大优势矿产系列 其中能源系列煤炭产量居全国第二位,天然气居全国第三位,拥有中原油田、河南油田。 有色金属和贵金属矿产资源系列钼居全国第一,金、铝均居全国第一。 非金属矿产资源系列耐火粘土、珍珠岩、天然碱、溶剂用灰岩、盐、水泥灰岩等六大非金属矿储量均居全国前列。 山东省 山东省简称鲁,地处黄河下游,黄海、渤海之滨。春秋战国时为齐、鲁等国地。大秦置济北、胶东、琅岈等郡,汉属青、兖、徐州,金为山东东西二路,明置山东布政使司,清为山东省。现辖2地区、15地级市、33县级市、61县。约60个市县对外开放。全省面积达15万多平方千米。人口为8871万人(1949年4549万人),仅次于湖南。有汉、回、满等民族。省会济南。 矿产资源 山东省现已发现各类矿产144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75种,其中能源矿产7种、金属矿产24种、非金属矿产42种、水气矿产2种;已发现但尚未探明储量的矿产69种,其中20种已开采利用。探明储量的矿产地1483处,平均每万平方公里94处,为全国平均值的4.2倍。探明矿石总量约900亿吨。截止1996年底,全省探明矿产(不含地下水、矿泉水、地热)保有储量潜在总值45136亿元,为全国矿产资源潜在总值的4.98,居全国第七位,单位面积占有值居全国第3位,人均占有值居全国第11位。 山东省探明矿种比较齐全,探明矿产储量总量较大,储量丰富的一些重要矿产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现已探明的保有储量列全国前10位的矿产有58种,列全国前5位的有36种,其中金矿、自然硫、石膏、玻璃用砂岩等8种矿产居全国第一位;石油、钴矿、菱镁矿、金刚石等7种矿产居全国第二位;晶质石墨、滑石、锂盐、碱用灰岩等8种矿产居全国第三位。国民经济赖以发展的15种支柱性重要矿产在我省都有探明储量,其中煤、石油、铁矿、铝土矿、金矿、钾盐、石灰岩、矿盐等矿产居全问前10位。全省已探明的各种矿产资源,为发展山东经济和矿业开发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山西省 山西省位于中国北部的黄土高原上,地处黄河流域中段。南起北纬3434,北至北纬4044;东起东经11432,西至东经11015。分别与河北省、河南省、陕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为邻。因地处太行山以西而得名山西别称山右;又因位于黄河以东,亦称河东;春秋时期为晋国之地,故简称晋;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国分晋,所以又称三晋。 矿产资源优势 山西是我国的重要能源基地,矿产资源丰富,素有“煤铁之乡“之称。山西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分布广,发现矿产105种,已利用的矿产67种,储量居全国第一位的矿产有煤、铝、耐火粘土、镓矿、铁钒土、沸石及建筑石料用灰岩。 山西煤炭资源的地位一直排在全国的首位,煤炭是山西省最大的优势矿产资源。山西煤炭资源分布从北至南有大同、宁武、西山、沁水、霍西、河东六大煤田及浑源、五台等煤产地,含煤面积6.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9.6,截止1999年底,煤炭总资源储量2681.62亿吨,其中可采、预可采储量为702.87万吨,占26.21;基础储量为1167.63亿吨,占总资源储量的43.54;其余1513.99亿吨均属可研程度低的资源量(包括原表外储量),占总资源储量的56.46;山西另一优势矿种铝土矿,总资源储量为9.89亿吨,其中可采、预可采储量为0.99亿吨;基础储量为1.07亿吨,资源量8.82亿吨,三者占铝土矿总资源储量的百分比分别为10.03、10.84、89.16;铁矿总资源储量为38.97亿吨,其中可采、预可采储量为4.81亿吨,占总资源储量的12.35;基础储量5.49亿吨,占14.08;资源量为33.48亿吨,占铁矿总资源储量的85.92。 矿产资源特征 山西矿产资源丰富,从品种到储量在全国都占重要地位。现在全省发现的矿产已达百种,矿点及矿化点达3000余处。已探明储量的有煤、铁、铝、铜、钼、钛、镓、铅、锌、金、银、钻、石灰石、粘土、石膏、芒硝、镁盐等49种,矿区达620处。其中煤、铝土、耐火粘土、铁矾土、珍珠岩、镓、铂的储量居全国之首;金红石、镁盐、芒硝的储量居全国的第二位,钾长石储量位列第三;钛铁、熔剂石灰石的储量居于第四;长石、石膏、钴、铜、锗、金的储量在全国名列前茅。 分布广泛。煤、铝土矿、耐火粘土、石灰岩、白云岩等沉积矿产分布十分广泛,其中2000米以浅的含煤面积达5.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34.6;水泥用灰岩、电石用灰岩、白云岩等蕴藏量丰富,厚度大,出露面积达2.34万平方公里。 相对集中。占全省90以上的铁矿资源储量分布在五台山区和吕梁山区;石膏均分布在北纬38以南的太原--襄汾和潞城一带;占全省95以上的铜矿储量集中分布在中条山区;芒硝、镁盐和盐矿全部分布在运城盐湖;锰、石墨、银、膨润土、沸石、珍珠岩等矿产分布在晋北阳高、灵丘、大同、浑源一带。 矿石工业类型较全,贫矿多富矿少。煤的种类从褐煤到无烟煤都有;耐火粘土有高铝粘土、硬质粘土、半软质粘土和软质粘土四种类型;石灰岩有电石用灰岩、水泥用灰岩、熔剂用灰岩、玻璃用灰岩、建筑石料灰岩等类型。一些重要的矿产资源富矿少贫矿多,如铁矿中富矿储量仅占6.44,富铜矿占13.86,高铝硅比的铝土矿占12.89,石膏、硫铁矿无Ⅰ级品矿石等。 共伴生矿多。以铝土矿为主的本溪组含矿岩系中,伴生有铌、钪、镓等稀有、稀土金属,并与耐火粘土、铁钒土、山西式铁矿共生;在含煤地层中共生有煤层气、硫铁矿、高岭岩、软质粘土;许多的内生矿产中常伴有多种组份可综合回收利用,如中条山铜矿中伴生有钴、钼、金、银、硫、灵丘县刁泉矿区为铁、铜、金、银综合矿床,小青沟一带是银、锰、铅、锌综合矿床等。 地质条件简单,开采条件好。许多重要矿床地质构造和水文地质条件较简单,矿体多为层状、似层状,规模较大。许多非金属矿床均适宜露天开采。 山西主要的优势矿产资源有煤炭、铝土矿、铁矿及非金属矿;煤炭资源的特点是储量巨大,分布集中,煤田地质构造简单,埋藏浅,易于开采,煤炭品种齐全,品质优良从气煤--无烟煤均有,著名的晋城“兰花炭“早已闻名海内外。炼焦用煤占全国的56.5,无烟煤占全国的43.06。离柳-乡宁优质炼焦煤、晋城-阳城优质无烟煤、大同侏罗系的优质动力煤早已被原国家计委列为我国稀缺矿种;铝土矿是仅次于煤炭的第二大优势资源,分布广且集中,仅埋深在400米以上的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截止1999年底,保有储量9.89亿吨,占全国的41.57,储量位居全国之冠;其它如铜矿、铁矿、金矿及许多重要的非金属资源也都在全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全省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中,具有资源优势并在国民经济、工农业生产和外贸出口方面具有重要地位的矿产为煤、铝土矿、铁矿、铜矿、耐火粘土、水泥用灰岩、电石用灰岩、熔剂用灰岩、芒硝、石膏、硫铁矿等。此外,锰、银、金、石墨、膨润土、高岭岩、硅石、含钾岩石、炼镁 用白云岩、花岗岩、沸石等矿产也有着非常良好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媒体报到较多的山西的煤层气、金红石(钛矿)也越来越吸引国内外投资者的关注。 宁夏回族自治区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是全国五个省级建制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位于中国西北东部黄河上中游。北、西北、东北与内蒙古自治 区相邻,南、西南、东南与甘肃省接壤, 东与陕西省毗邻。 其范围在东径10417′─10739′、北纬3514′─3923′之间,地形南北狭长,东西宽50─250公里,南北长约456公里,是内蒙古西部和陕西、甘肃经济贸易的重要通道,是中国进一 步开发建设大西北的重要依托和前沿阵地。 宁夏土地总面积5.18万平方公里,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下降,平均海拨1000米以上,境内山地迭起,平原错落,丘陵连 绵,沙丘、沙地散布。其中,平原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6.8%,山地、丘陵、台地等占73.2%。黄河干流自南向北穿行于宁夏中 北部,流程达397公里,沿黄河两岸地区,土地平坦肥沃,沟渠成网,农业综合生产水平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名列前茅,素有“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天下黄河富宁夏”等赞誉,在这里麦稻高产,瓜果丰盛,田园如画,自古有“塞上江南”之美称。 矿产资源 宁夏矿产资源丰富。以煤和非金属为主,金属矿产较贫乏,目前已获探明储量的矿产种类达34种。煤炭探明储量300多亿吨,预测储量2020多亿吨, 储量位居全国第六位,人均占有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0.6倍,且煤种齐全,煤质优良,分布广泛,含煤地层分布面积约占宁夏面积的1/3,形成贺兰山、宁东、 香山和固原四个含煤区。石油、天然气分布于灵武、盐池地区,属中小型油(气)田。非金属矿产主要有石膏、石炭岩、白云岩、石英岩(砂岩)、粘土、磷、铸型用砂、硫铁矿、铸石原料和膨润土等,其中石膏、石灰岩、石英岩及粘土为我区优势矿产。石膏探明储量12.77亿吨居全国第5位,集中分布于中部一带。金属矿产除镁(炼镁白云岩)储量规模达中型外,铁、铜、铅、锌、 金和银等矿产均属小型矿床和矿点。 甘肃省 位于我国西北地区,西北与蒙古接壤。全省面积三十九万多平方千米。人口2338万,有汉、回、藏、蒙古、哈萨克、满、等民族。省会兰州。本省地处蒙、新、青藏、黄土高原交汇地带,海拔都在一千米以上。长约一千二百千米的河西走廊、自古丝绸之路通过这里。甘肃各地气温、降水差异大,无霜期4-7个月,年降水量四十到八百毫米不等,河西走廊降水稀2度13分---108度32度,北纬32度31分--42度57分之间。总面积45.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437. 94万人,其中少数 227.8万人。与陕西、西川、青海、新疆、宁夏、内蒙古及蒙古人民共和国接壤,海拔1000----3000米之间,地形复杂多样,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大致分为陇南山地、陇中黄土高原、甘南高原、河西走廊、祁连山地等地形区域。山地、高原占全省面积的55。主要河流有20多条,分属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内陆河流域。 全省设兰州、天水、白银、金昌、嘉峪关五个省辖市;酒泉、张掖、武威、定西、平凉、庆阳、陇南七个地区;甘、临夏两个民族自治州,86年县市、区。省会兰州位于中国地理中心,是中西部地区的交通、通讯枢纽。 矿产资源 已发现矿种158种,已发现矿产地3500余处,已有E级以上储量矿产地1500余处,已有大中型矿床180余处,保有储量居全国前10位矿种数51种,保有储量居全国前5位矿种数32种,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一位矿种数11种(镍、钴、铂、钯、铱、铑、锇、钌、硒、铸型粘土、饰面用蛇纹岩)。 有色金属矿产是优势矿产,其种类较多,探明和保有储量、产量等在全国都占有极为重要地位。贵金属、黑色金属、稀有稀散金属、非金属等矿产也有较大潜力。 镍钴矿拥有储量占世界第三位的金川超大型铜镍矿床,伴生钴、铂族、硒、碲等十几种有益矿产,金川是全国最主要的镍钴原料供应基地。在敦煌金川一带及北山地区有众多的超基性岩体,目前已发现一些重要找矿线索,显示该区有找铜镍矿及其伴生矿产的潜力。 铅锌矿主要分布在陇南西成铅锌矿田和白银铜多金属矿田。全省有大型矿床7处、中型6处,保有储量居全国位数铅矿第六位,锌矿第三位。大中型矿床中有7个已开发。在西成铅锌矿田和白银小铁山铅锌矿区其远景储量尚可增加已探明储量的60100,祁连山和北山等地区的铅锌矿仍有相当的资源潜力。 铜矿已有大型矿床2处、中型矿床5处,保有储量居全国第四位。预测储量可使目前的探明储量翻一番,预测远景区除已知铜矿深部及近外围外,还有肃南地区、文县康县地区及北山地区。 钨矿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七,主要分布在肃北县塔儿沟、红尖兵山(以黑钨矿为主)和肃南县小柳沟(以白钨矿为主)。其中塔儿沟钨矿储量为我国西北,乃至北方最大的钨矿。祁连山和北山地区还有找矿潜力。 锑矿保有储量居全国第五位。主要分布于陇南地区西和县崖湾大型锑矿床,小规模开采。在西秦岭和祁连山地区锑矿资源还很有潜力。 金矿现有大型金矿5处、中型金矿12处。主要分布于西秦岭、北山、祁连山地区。保有储量位居全国前列。金矿勘查和开发近十几年发展较快,目前全省黄金年产量已占全国第六位。金矿资源潜力仍然十分可观。 银矿由于地质工作程度较低,目前发现和探明储量的基本是伴生银矿,保有储量占全国第八。全省银的异常和找矿线索很多,找矿潜力极为巨大。 黑色金属中铬、钒等矿产在祁连山、北山有较大的资源潜力。 非金属中红柱石、重晶石等矿产也占有重要地位,具有开发潜力。 甘肃省的矿产资源潜力巨大,勘查 开发前景广阔。 青海省 青海省位于世界屋脊--中国青藏高原东北部,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约800公里,面积72万平方里。境内有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青海湖,故称青海省,简称“青”。全省平均海拨在3000米以上,地理上按地区可划分为祁连山地、柴达木盆地和青南高原山区。由于自然条件差异大,以日月山为分界线,日月山以西是牧业区,共69万平公里,占全省面积的96%;日月山发东是农业区,共3万平方公里,占全面积的4%。 矿产资源 青海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是一个矿产资源大省,发现的矿产地超过1500处,共有矿种125种,已探明储量的有88种,在已探明的矿产保有储量中,有50种居全国前10位,11种位居全国首位,特别是以下几种资源在全国具有突出的优势。 全省累计发现各类矿产125种,占全国已发现矿产171种的73.1%;探明有储量的矿产105种,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矿产153种的68.6%。在已探明的矿产中,按矿产类型分燃料矿产有4种,金属矿产有42种,非金属矿产有56种,水气矿产有3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陆地边境线长达5400公里,北同蒙古、俄罗斯联邦相邻;西为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毗邻,西南与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接壤,东南靠祖国的青海、甘肃、西藏。新疆是联接亚欧大陆、贯穿东西交通的桥梁,战略地位十分重要,特别是亚欧第二大陆桥的连通,使得阿拉山口这个铁路口岸成了通往中亚、东欧的咽喉,新疆已成为对外开放的 前沿。 新疆矿产资源总的特徵是矿产种类多,配套程度高,有部分特色矿产,远景潜力很大,但矿产分布不平衡,地质勘查程度较低。目前新疆已发现矿产122种,占全国已发现162种矿产的75.3,矿产数在全国各省区中居前茅。在新疆122种矿产中,除伴生矿产等少数矿种外,大多数矿产都探明了一定储量,其中有54种矿产500处产地列入了国家矿产储量表。截止1987年底,探明储量中有20种矿居全国前五位,居全国第六位到第十位有8种,有33种居西北区前两位。居全国首位的矿产有铍、云母、长石、陶土、蛇纹岩、钠销石、膨润土、蛭石等。居全国和西北区前茅的矿产还有铬、镍、铯、锂、石油、天然气、煤、石棉、菱镁矿、铸石辉绿岩、自然硫等。 主要矿产基本特徵 石油 已发现油气田24个,截止1987年底探明储量石油在全国居第五位,天然气居第四位。 煤矿 全疆已探明储量煤矿区101个,截止1988年底探明储量346亿吨,居全国第五位。 铁矿 全疆铁矿目前探明储量为8亿吨,其中已列入国家储量表为7.2亿吨。 铬铁矿 探明储量仅次于西藏,在全国居第二位。主要分布于西准噶尔地区,储量集中于托里县萨尔托海矿区。 金矿 目前新疆金矿探明储不多,已探明储明主要分布于西准噶尔和阿尔泰地区。 铜矿和镍矿 近几年来,在阿尔泰山和哈密找到了岩浆岩型硫化铜镍矿床,目前已探明储量的有喀拉通克、黄山东、黄山等3处大型镍矿,镍矿储量居全国第二位。特别是喀拉通克1号矿床规模大,富矿多,伴生有金、银、铂、硒、硫等多种类型,特别是阿尔泰山的黄铁矿型,远景好、富矿多, 伴生有金、银、硫等元素。 稀有金属矿 目前探明储量以铍矿较丰富,居全国首位。其次有铯、锂、钽、铌等,在全国分别居第三、四、八、十位。目前探明储量石盐约15亿吨,芒硝1.75亿吨,钠硝石391万吨。探明储量在全国的地位,钠硝石居第一位,芒硝居第六位,石盐居第九位。已知各类盐矿200多处,广泛分布于各盆地中,以吐鲁番哈密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现代盐湖矿床,以及塔里木盆地的古代盐类矿较发育。盐类矿常共生,如石盐与芒硝、岩盐与石膏等常共生,同时,盐湖中固相与液相共生。 磷矿和硫铁矿 新疆磷块岩已探明储量2268万吨。主要有10多处,分布于天山地区。主要含磷地层为寒武系,磷矿层厚度小,品位低。磷灰石矿主要为尉犁县且干布拉克,探明储量矿石为6614万吨(折合标矿945万吨),品位低。目前新疆缺大型富磷矿。富矿石从外地运入。新疆硫矿有自然硫,硫铁矿和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