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炉冶炼锰铁提高锰回收率的措施.doc
高炉冶炼锰铁提高锰回收率的措施 高炉冶炼锰铁尽管与冶炼生铁有许多共同点.但更有其自身的特点。最大的不同点是锰比铁难还原。锰的回收率可以在60~90的范围波动,而不象生铁冶炼时,铁几乎全部还原到产品中去。根据这一特点,决定了冶炼锰铁时提高锰的回收率对产量、质量、消耗和成本都有重要的多用。因此,提高锰的回收率是锰铁生产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政策。 一、提高锰回收率的重要意义 (一)降低锰矿消耗 提高锰的回收率,可以大幅度地降低锰矿消耗,节约贵重的锰矿资源,这是高炉冶炼锰铁的一大特点。在不用金属附加物的情况下,高炉冶炼生铁的矿比取决于入炉锰矿的平均品位,而锰铁的矿比则取决于入炉的平均含锰量和锰的回收率。计算公式如下 (1) 式中Q矿-矿比,kg/t 650-标准锰铁的锰量,kg/t Mn-炉矿平均含锰量, ηMn-锰的回收率, 1990年新余钢铁厂入炉平均古锰26.92.锰的回收率平均为85.53.而60年代初平均回收率为65。按1式计算,由于锰回收率的提高,单位产品可降低锰矿消耗892kg/t,相当于每提高锰回收率1.可降低锰矿消耗44.6kg/t;按年产17万t产量计,则可节约锰矿15.16万t。 (二)降低焦比 提高锰的回收率,可以大幅度地降低入炉焦比,这是锰铁高炉区别于生铁高炉的又一特点。在不用金属附加物时,生铁焦比仅取决于焦炭负荷和矿石品位;而锰铁焦比则要取决于焦炭负荷、矿石品位和锰的回收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2) 式中k-入炉焦比,kg/t Q-焦炭负荷,t/t 1990年新余钢厂高炉平均负荷为1.607t/t,其它条件同前,按2式计算.1990年入炉焦比为1758kg/t;如按60年代初平均锰回收率为65计算,其焦比为2312kg/t,仅回收率提高一项就使焦比降低了554kg/t,相当于在现有原料条件下,每提高回收率1.降低焦比27.7kg/t。 (三)提高产量 高炉产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3) 将2式代入可得锰铁高炉产量计算式 (4) 式中Qy-年产量,t/y 365-日历作业天数,d/y V-高炉有效容积,m3 I-冶炼强度,t/m3d η-休风率, 1990年高炉休风率为1.72.冶炼强度为1.085t/ m3d其它条件同前,按3计算,由于回收率提高比60年代初增产41294t/d,增产率31.51。相当于每提高回收率1,高炉增产1. 57。 (四)提高锰铁质量 提高锰的回收率,即在相同原料条件下,提高锰铁古锰量,降低音磷量,从而提高了锰铁质量。1990年本厂锰铁平均含[Mn]=67.28,[P]=0.454,如果以60年代初65的回收率计算,锰铁成分将变为[Mn]=62.35,[P]=0.570。 (五)增加效益 按前所述计算结果,由于回收率提高, 1990年和60年代初比较,以年产17万t锰铁计,现行锰矿平均价格为421元/t(含进口锰矿),焦斑为244元/t。其效益为 a 年节焦降低成本总额 170.654244=2298万元 b 年节约锰矿降低成本总辆 15.16421=6382万元 两项合计,降低消耗共计降低成本8682万元/a,相当于每提高1的回收率,降低成本25.53元/t,由于回收率的提高,克服了原材料提价因素对企业经营效益的影响,使企业站稳了脚跟。 我国锰矿资源中,贫杂锰矿多,富矿少,随着钢铁工业的发展,锰矿供需矛盾突出,高炉用矿逐年贫化。提高锰的回收率,可以大幅度地节约锰矿消耗,可在一定程度上和锰矿供需矛盾。 二、提高锰回收率的主要措施 为了提高锰的回收率,必须弄清高炉冶炼锰铁时,锰在铁、渣和炉尘中的分配情况,查明锰在高炉生产过程中流失的去向,以便采取技术对策(表1)。 表1 1964年8月21-31日1炉锰的平衡 收入量 铁中量 渣中量 炉顶损失 其他 合计 化学损失 机械损失 823.115t 593.691 138.096 6.391 54.248 30.689 823.115 100 72.124 16.80 0.776 6.59 3.71 100 表l说明,以Mn形式流失于渣中的化学损失占入炉总锰量的16.80,占流失总量的60.27,其次为炉顶损失。这为制定提高锰回收率的措施指明了方向。 (一)降低渣中MnO 锰在渣中的化学损失可用下式计算 (5) 式中Mn失-锰在渣中的化学损失,kg/t O渣-渣量,kg/t 55和71-分别为Mn和MnO的分子量 从上式可以看出,锰在渣中的化学损失与渣量和渣中MnO均成正比。矿石越贫、渣量越大,越要降低渣中MnO。主要措施 1、改进选渣制度。目前本厂渣中MnO降到4~5的水平,在国内外属领先地位。各个时期炉渣CaO/SiO2、MgO、MnO变化见表2。 表2 炉渣CaO/SiO2、MgO、MnO变化 时 期 CaO/SiO2 MgO() MnO() 1960-1969年 1.18~1.34 1.91~5.46 12.31~17.83 1969-1979年 1.34~1.41 6.24~7.12 8.20~9.76 1980-1990年 1.40~1.52 8.56~9.97 4.04~5.31 2、改进炉料结构。采用生石灰作溶剂1973年起,生产高CaO/SiO2、高MgO锰烧结矿1980年起。 以上措施的主要作用在于改善炉况顺行和改善炉内成渣条件,以促进锰的还原。 3、提高炉缸温度。锰在高炉内全部靠直接还原,消耗热量大,需要维持充足的炉温和充沛的热量。 提高炉渣CaO/SiO2和MgO,可以提高炉渣溶化温度,有利于提高炉缸温度。 提高风温。60年代初厂风温为745~931℃,1965年起,风温提高到年平均1000℃。 采用富氧鼓风。富氧鼓风能有效地提高炉缸温度.降低炉顶温度,1982年起利用转炉余气补充少量富氧。 从整个措施来看,提高CaO/SiO2和MgO,需要增加一定的渣量,但降低渣中MnO又臧少渣量,同时,由于锰回收率的提高又可降低渣铁比。倒如1979年4季度开始采取低MnO操作,其入炉矿的含Mn量与1979年和1982年大致相当,其渣量比较如表3。 可见降低渣中MnO,起到了减步渣量和降低炉渣中含锰量的双重作用。目前,通过降低MnO,使锰在渣中的化学损失降低到了10左右。 表3 不周氧化锰时的渣量比较 年份 矿石含Mn CaO/SiO2 MgO() MnO() 渣铁比(Kg/t) 1978 22.53 1.41 6.42 8.20 2389 1982 25.90 1.48 9.41 4.65 1965 (二)降低炉顶损失 锰在炉顶的损失,主要表现为机械吹损。降低炉顶损失的措施主要是 1、锰矿水洗过筛,减少入炉粉末; 2、锰烧结矿槽下过筛,减少入炉料的含粉率。 通过这些措施,1984年.炉尘灰出量降到150kg/t,使炉顶损失降到4以下。 (三)减少渣中机械损失 渣中机械损失,是将已还原出来的锰与铁一起混夹在炉渣中的损失。减步这部分损失的主要措施如下 1、在铁口渣沟中设回收坑,创造渣中锰铁的沉降条件; 2、在渣场设置回收坑,回收渣缸中的锰铁; 3、人工手检炉前干渣的锰铁。 通过这些措施,使渣中机械损失降到了0.4的水平。 三、结束语 (一)提高锰的回收率,是高炉冶炼锰铁的核心问题。回收率每提高l,可以降低焦比27.7kg/t,降低矿比44.6kg/t,增产1.57,降低成本25.53元/t。并可提高产品质量。 (二)锰的损失主要是以MnO形式进入渣中的化学损失,其次是炉顶损失和渣中机械损失。 (三)降低渣中Mn0是提高回收率的主攻方向,采用高CaO/SiO2、MgO渣操作,是降低渣中Mn0的有效措施。新余钢厂渣中Mn0降至4~5的水平,在国内外属领先地位。 (四)在锰矿贫化,渣量大的情况下,新余钢厂回收率达到85,在国内领先。渣量越大,越要降低渣中Mn0。下一步的努力方向应将MnO控制在3.5~4.5,使其平均值控制在4左右,使该项损失控制在10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