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业矿井供水施救系统规划方案.doc
矿井供水施救系统规划方案 通 风 部 三〇二五年一月 矿井供水施救系统规划方案 为进一步提高矿井安全防护和应急救援水平,保障矿工生命安全,促进矿井安全生产,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文件安监总煤行[2010]146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除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一十八条规定要求设置三通及阀门、地面消防水池外,还要在所有采掘工作面和其他人员较集中的地点设置供水阀门,保证各采掘作业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实现提供应急供水的要求。根据集团公司文件建设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工作方案精神,特制定我公司矿井供水施救系统规划方案。 一、成立矿井供水施救专项领导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通风部,联系电话1234567。二、工作目标 建立完善的矿井供水施救系统,为矿井生产的正常运行提供所需水源,同时起到井下防尘降尘的作用,保证各采掘地点在灾变期间能够实现提供应急用水的要求,为事故救援和人员生存提供可靠保证。 三、供水施救系统管理责任区划分及职责分工 1、综采队负责综采工作面风运两巷及工作面切眼所有供水施救管路及设施的安装、使用、维护及设施的标准化工作,保证供水管路畅通,供水阀门完善可靠开关灵活。 2、掘进、开拓队负责本工作面巷道内供水施救管路和设施的安装、使用、维护及标准化等工作,保证管路畅通,供水阀门完善可靠开关灵活。 3、机运一队负责地面皮带廊、新旧主井底装载硐室、清撒斜巷内供水施救管路及设施的安装、使用、维护及煤尘冲洗工作,机运二队负责所管辖采区皮带巷内供水施救管路及设施的安装、使用、维护及设施标准化工作。 4、机电队负责所管辖变电硐室供水施救管路及设施的安装、使用、维护工作。 5、安装队负责所管辖安装工作面及两顺槽内供水施救管路和设施的安装、使用及维护等工作,保证供水管路畅通,供水阀门完善可靠开关灵活。 6、搬运队负责井下所有绞车硐室及采区轨道巷内供水施救管路及设施的安装、使用、维护工作。 7、通风队负责除以上区域外所管辖范围以外的主要进回风巷和采区巷道的供水施救管路及设施的安装、使用、维护工作。 8、水暖队负责供水施救系统地面水源管理和供应工作。 四、矿井供水施救系统现况 1、地面系统组成。 我公司井下目前采用供水施救系统管路与防尘消防管路共用一个系统的方式,灾变时防尘系统及时转换为供水施救系统。矿井供水施救系统水源取自地面污水处理600m的消防水池,水质达到生产用水水质标准,另地面污水处理站建有一个生活用水池,储水能力达到200m,水质达到生活用水水质标准,作为供矿井发生灾变时,井下供水施救系统用水水源。 2、主管路系统。 矿井供水施救系统管路从主立井敷设下井,下井管道为8寸无缝钢管。并在井下增设减压阀限压,井下消防水管网呈枝状结构向南、北两翼辐射,管材采用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采用快速接头和法兰盘连接。井下所有巷道都敷设有防尘供水管路,6寸防尘供水管有4850余米,4寸防尘供水管有27357余米。采区及采区以上巷道防尘水管直径6寸,采掘工作面防尘水管直径4寸,个别旧巷道防尘水管直径3寸。 3、避难硐室供水施救系统。 灾变发生时供水施救系统管网引自生活清水池,有Φ50主管426钻孔引入井下送至应急避难硐室供水点,并加装闸阀和可调式减压阀,事故时由应急输水车运输至急救输水点进入供水施救管网。同时从井下消防洒水管路上设三通,引入DN50支管与硐室内的井下应急避难专用水净化设备连接,处理后与供水软管连接,加装可调式减压阀和闸阀。井下永久避难硐室内管道采用不锈钢钢管,进入避难硐室前20米的管路采用底板埋管,埋管深度不低于500mm。 4、在井底车场附近的主要硐室内、井下所有的主要进回风大巷、采区进回风巷、采煤工作面进回风巷、掘进巷道、胶带运输机巷道内每隔50m设一个支管和阀门,统一采用Φ50mm的阀门。另外,在皮带机头,机尾附近5m以内,回采工作面进、回风巷口50m以内,掘进工作面进口处均安设一个支管和阀门。各采掘面通过Φ25mm高压管接入ZGJ-1供水施救装置,供水施救装置出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并对供水施救装置内的棉滤芯、活性炭滤芯、超滤膜等进行更换。 5、井下静压水管路布置 一采区静压管路线地面水池→副井→副井底车场→北翼皮带运输巷→北翼轨道上山→北翼集中轨道巷→二采区上部水仓→一、二采区轨道交叉口→一采区轨道巷、皮带巷→各工作面 二采区静压管路线地面水池→副井→副井底车场→北翼皮带运输巷→北翼轨道上山→北翼集中轨道巷→二采区上部水仓→二采区轨道巷、皮带巷→各工作面 三采区静压管路线地面水池→副井→副井底车场→南翼轨道运输巷→各工作面 五、供水施救系统的管理 1、井下目前采用矿井供水施救系统管路与防尘消防管路共用一个系统的方式,应采取措施保证灾变时防尘消防转换为供水施救系统。 2、所有供水施救支管阀门处,均应在阀门前加设过滤器,保证灾变期间供水装置的出水水质。供水管道阀门高度距巷道底板一般1.2-1.5米左右。 3、备用水池(生活用水水池),储水能力为200m,水质达到生活用水水质标准,并保持储水池内24小时有水,在切换阀前应设管道过滤器。 4、井下供水施救装置安装完毕后应对系统进行供水和调试,并进行清洗和全面质量检查。 5、应在枝状管网末端设置用于实时监测整个供水管网系统压力、流量、水质等参数的放水试验装置,并能实现管网参数异常时报警。 6、供水施救用水点应设明显标识,供水施救装置应挂牌板管理。 7、应设专人定期检查静压水池、下井管路、减压阀站和井下供水管道。保证全天24小时连续安全供水。各使用单位必须指定专人对各自管理范围内的公司年会管路进行检查,对不合格、失效的要及时进行更换。各单位要对各自管理范围内的管路三通进行编号挂牌管理,明确责任人。 六、供水施救系统维护 1、井下供水施救管路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灾变破坏。每隔一个月对供水施救管路进行维护,定期检修、测试,防止管路出现跑、冒、滴、漏,保证在灾变期间提供应急供水。 2、接入避难硐室前的20米供水管路要采取保护措施。进入避难硐室前20米的管路沿巷道底板埋地敷设或采用高压软管。 3、地面井下水处理站清水池和生活用水清水池应采取防冻和防护措施,保证用水水源可靠。 4、与避难硐室内设供水管道连接的外部供水管道间加装软管接头,防止管道断裂或受损,增加抗冲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