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测量专业技术规范.doc
矿井测量专业技术规范 总 则 矿井测量是煤矿生产建设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工作,矿井的一切采掘工程都必须以可靠的测量资料为依据。为此,必须加强矿井测量工作,更好地研究与解决煤矿生产建设中的各种问题,以适应煤矿生产建设的需要。 矿井测量是指从矿井基本建设开始,直到矿井开采结束为止这一期间的全部测量工作。 矿井测量工作必须坚持为生产服务的方向,根据矿井不同生产条件,按照生产建设各个阶段的特点和要求进行。 矿井测量工作的基本任务 1、建立矿区地面和井下(露天坑)测量控制系统,为煤矿各项测量工作提供起算数据; 2、依据设计文件,进行采掘(剥)、土建、管线和机电安装等工程测量工作,并在煤矿基本建设和生产各个阶段,对采掘(剥)工程是否按设计施工进行检查和监督; 3、利用测绘资料,解决煤矿生产、建设和改造中提出的各种测绘问题,并为煤矿灾害的预防、救护提供有关的测绘资料; 4、测绘各种煤矿测量图,满足煤矿生产、建设和规划各阶段的需要; 5、定期进行矿井“三量”(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和回采煤量)、露天矿“二量”(开拓煤量、回采煤量)和露天矿采剥量的统计分析;正确反映煤矿采掘(剥)关系现状。按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的要求;对煤矿各级储量动态及损失量进行统计和管理工作,对煤炭资源的合理开采进行业务监督; 6、建立地表、岩层和建(构)筑物变形观测站,开展矿区地表与岩层移动规律、采矿或非采矿沉陷综合治理以及环境保护工作的研究; 7、根据矿区地表与岩层移动变形参数,设计和修改各类保护煤柱。参与“三下”(铁路下、水体下和建筑物下)采煤和塌陷区综合治理以及土地征用和村庄搬迁的方案设计和实施; 8、进行矿区范围内的地籍测量; 9、参与本矿区(矿)月度、季度、年度生产计划和长远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 第一章 矿井测量基础工作 1、建立井上、下测量控制系统 1.1、布设地面控制网 1.1.1、收集资料利用航测测量矿区地形图,到上级测绘部门收集测量高级控制点资料(坐标、标高、点之记等)。 1.1.2、进行方案设计、论证。 应满足如下要求 等 级 一般边长(km) 测角中误差(″) 起算边边长相对中误差 最弱边边长相对中误差 三 等 网 四 等 网 一级小三角网 二级小三角网 59 25 1 0.5 1.8 2.5 5.0 10 1/200000(首级 1/150000加密 1/150000首级 1/ 80000 加密 1/40000 1/20000 1/80000 1/40000 1/20000 1/10000 1.1.3、组织人员到野外踏勘、选点。 1.1.4、埋点尽可能埋设在便于观测、保存的地点。标石埋设深度在无冻土地区应不小于0.6m,在冻土地区盘石顶面与冻结线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0.3m。 1.1.5、建造乩标为便于观测,需在标石上方建立永久乩标。 1.1.6、外业观测布设完控制网后,便可进行外业观测。水平角的观测应满足如下要求 等 级 测角中误差 (“) 三角形最大闭合差 (“) 方向观测测回数 DJ1 DJ2 DJ6 三 等 网 四 等 网 一级小三角网 二级小三角网 1。8 2。5 5。0 10 7 9 15 30 9 6 12 9 3 2 6 3 1.1.7、内业处理外业观测结束以后,需对外业观测的全部原始记录进行全面验收,原始资料合格后,对控制网进行概算、平差。 1.1.8、提交成果对控制网平差结果进行精度评定,满足测量规程的要求后,才可提交成果资料,供生产中使用。 1.2、矿井联系测量 1.2.1、矿井联系测量必须如下精度 联系测量类别 限差项目 最大允许值 几 何 定 向 由近井点推算的两次独立定向结果的互差 一井定向2′ 两井定向1′ 陀螺经纬仪定向 井下定向边两次独立定向结果的互差 7导线边40″ 15导线边60″ 导入高程测量 两次独立导入高程的互差 H/8000 1.2.2、地面连测导线测量地面由近井点至井口(定向连接点)的连测导线。边数应不超过3条。导线点应埋设标石。连测量导线须用测角中误差不超过5″的导线敷设。导线应敷设成闭合导线或复测支导线。 1.2.3、导入高程可用水准、钢尺或钢丝法进行。 1.3、井下控制网建立 1.3.1、进行方案设计、论证。 方案设计必须满足下表要求 井田一翼长度(km) 测角中误差(“) 一般边长(m)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闭(附)合导线 复测支导线 ≥5 <5 7 15 60~200 40~140 1/8000 1/6000 1/6000 1/4000 1.3.2、按规程要求在井下主要巷道中选点、埋桩。 1.3.3、水平角测量用测回法或复测法进行水平角观测。 井下经纬仪导线水平角观测,所采用的仪器和作业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导线类别 使用仪器 观测方法 按导线边长分(水平边长) 15m以下 15~30m 30m以上 中次数 回数 中次数 回数 中次数 回数 7"导线 DJ2 测回法 3 3 2 2 1 2 15"导线 DJ6 测回法或复测法 2 2 1 2 1 2 观测限差应符合下表之规定 仪器级别 同一测回中半测回互差 检验角与最终角之差 两测回间互差 两次对中测回复测间互差 DJ2 DJ6 20“ 40“ ------------40“ 12“ 30“ 30“ 60“ 在观测过程中气泡偏离不得超过一格,否则应整平后重测。 1.3.4、边长丈量用钢尺丈量边长时,应按以下要求进行。 1.3.4.1.分段丈量时,最小尺段长度不得小于10m,定线偏差应小于5cm。 1.3.4.2.对钢尺施以比长时的拉力,悬空丈量并测定温度。 1.3.4.3.每尺段应以不同起点读数三次,读至毫米,长度互差应不大于3mm。 1.3.4.4.导线边长必须往返丈量,丈量结果加入各种改正数的水平边长互差不得大于边长的1/6000。 在边长小于15m或倾角在15◎以上的倾斜巷道中丈量边长时,往返水平边长的允许互差可适当放宽,但不得大于边长的1/4000。 1.3.5、内业处理外业观测结束以后,需对外业观测的全部原始记录进行全面验收,原始资料合格后,对控制网进行概算、平差。 1.3.6、提交成果对控制网平差结果进行精度评定,满足测量规程的要求后,才可提交成果资料,供生产中使用。 第二章 矿井日常测量工作 2.1、生产测量 2.1.1开口 检查设计图纸,准备开口资料,包括开口位置和开掘巷道的方位。 由技术员对开口资料进行审核,确认无误后,签字认可。 准备开口所用仪器和工具J2型经纬仪一台、50米长钢尺一把,羊角锤一把,铁钉(钢钉)、白线绳若干等。 从已知导线点量取距离确定开口位置,并在需开口处设立导线点,在已知导线点,安置仪器,检查水平角和导线边长,然后测量导线。 在开口处导线点上安置仪器,后视已知导线点,根据计算拨角,指示开口方向,并在顶板施放一组中线,然后检查前、后视读数,以确定拨角正确。 2.1.2测量导线 2.1.2.1、抄录起始数据,并经两人核对; 2.1.2.2准备需要的经纬仪,50m长钢尺,白线绳,钉子等工具和物品; 2.1.2.3根据导线路线和等级确定导线点位置,导线点要设有巷道顶帮牢固、无淋水、便于安置仪器,尽量不影响运输和生产并且通视良好; 2.1.2.4导线点一般用小木桩上钉小钉,外露20mm,并在对应巷道帮上画标志,注明点号; 2.1.2.5在已知导线点上,安置经纬仪,检查前次测量的最后一个水平角和边长,符合煤矿测量规程限差要求后,方可搬站,继续测量导线; 2.1.2.6边长丈量边长大于尺长时在导线间分段定线,并测量倾角,边长定线横向误差不许超过50mm,最小尺段不得小于10m,每测段往返丈量两次,或错尺1m以上丈量两次,两次丈量的互差应小于符合煤矿测量规程限差; 2.1.2.7为保证成果正确,测量导线的人员不能少于5人。 2.1.3水准测量 2.1.3.1、水准点一般用导线点代替; 2.1.3.2、已知高程点作后视,竖立塔尺,根据视线长度或待定点位立前视塔尺,塔尺须垂直; 2.1.3.3、将水准仪置于前后视中间,进行水准测量。 2.1.4三角高程测量 2.1.4.1、安置经纬仪同前测量导线 2.1.4.2、观测两点间的倾角,正倒镜观测,并往返观测,量取仪器高和觇标高,量至毫米,并量注测点至底板高度。 2.1.5延线 2.1.5.1、安置经纬仪同前测量导线 2.1.5.2、后视导线点,转动仪器180度或倒镜,指示中线方向,设立一组中线,检 查仪器是否变动,以及前后视读数,以保证中线正确。 2.1.6皮带中线放样 2.1.6.1、按设计图纸准备放线资料,经有关人员审查后备用。 2.1.6.2、携带仪器和工具下井。 2.1.6.3、沿巷道垂直方向按导线点位量取皮带中线点(至少两个)。 2.1.6.4、安设经纬仪同前,瞄准另一皮带中线。 2.1.6.5、在视线方向上,每隔10-20米作一油漆标记,长度小于10厘米、宽度小于1厘米。 2.1.6.6、遇有导线点时,须在导线点旁划一标记,并用小卷尺量取标记与导线点间距,检查是否与准备的资料一致。如不一致,须重新重复上述工作,直至满足要求为止。 2.1.6.7超出视线之外时,搬站。重复上述各步,直至完成工作。 2.1.7操平 2.1.7.1、携带水准仪、钢板尺或带毫米刻划的塔尺到工作场所。 2.1.7.2、选择合适的位置(视眼开阔,尽可能多看目标的地方),安置好水准仪。 2.1.7.3、将钢板尺(或塔尺)竖在基准点上,注意钢板尺(或塔尺)必须保持铅垂,用水准仪读数,读至0.1mm,并记录。 2.1.7.4、在需要操平的设备或基础上的拐角分别竖立,按上述要求读数,并记录。 2.1.7.5、将上述要操平的设备或基础画一草图,并将各立尺点按顺序编号。 2.1.7.6、计算各立尺点与基准点之高差。 2.1.7.7、按设计要求向施工单位交底。 2.1.8验仓 2.1.8.1、携5米小钢卷尺一把下井。 2.1.8.2、到工作面后,先观察支护情况是否完整,只有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下面的工作。 2.1.8.3、量取护巷煤柱的长度,并记录。 2.1.8.4、目测采宽、采高、浮煤厚度,并记录。 2.1.8.5、上井后,将上述数据记录到测量工作日志上,以备月末计算煤量使用。 2.1.9停采线标定 2.1.9.1、按设计图纸准备标定资料,每条巷道的停采位置必须和该巷的距停采线最近的两个导线点相联系,以便于检查标定位置是否正确。 2.1.9.2、携停采标志牌、钢尺、米丝、钳子下井。 2.1.9.3、到工作地点后,找到距该巷停采线最近的一个导线点。 2.1.9.4、将该导线点的线绳挂上重物,使其自然下垂。 2.1.9.5、将钢尺零点对准线绳,按资料拉出停采线位置,用粉笔作出标记。] 2.1.9.6、用另一导线点的数据检查停采线的位置是否正确。 2.1.9.7、将停采牌用米丝固定。 2.1.9.8、另一巷道的停采位置的确定同上。 2.1.10巷道收尺 2.1.10.1、按矿规定的日期到井下所有工作面现场收尺。 2.1.10.2、为保证收尺正确无误,收尺时要和导线点连接起来,从导线点拉到工作面,往返拉两次,两次读数差要小于0.3米。 2.1.10.3、在收尺本上记录数据,并签上收尺人的名字和日期,确认无误后方可上井。 2.1.11综采(放)面收尺 2.1.11.1、按矿规定的日期到井下所有采煤工作面现场收尺。 2.1.11.2、为保证收尺正确无误,收尺时要和储量标志牌连接起来(至少要和两个连续的标志联系起来),从储量标志牌拉到工作面,往返拉两次,两次读数差要小于0.2米。 2.1.11.3、在收尺本上记录数据,并签上收尺人的名字和日期,确认无误后方可上井 2.1.12日常采高检查 2.1.12.1、每旬派专人到井下所有采煤工作面现场检查。 2.1.12.2、每2030架量取一个数据。 2.1.12.3、在验收本上记录数据,并签上收尺人的名字和日期,确认无误后方可上井 2.1.13煤山测量 2.1.13.1、按矿规定的日期到地面储煤场现场测量。 2.1.13.2、安设经纬仪在最高点上,按煤山大小布点,实测各点方向值和高程。 2.1.13.3、记录测量数据,并签上观测者和记录者的名字和日期。 2.1.13.4、计算煤山体积和重量。 2.1.13.5、经检查无误后,按标准表格填写,经领导签字,加盖单位公章后,向调度室报出。 2.1.14土方工程测量 2.1.14.1、携水准仪、塔尺、钢尺等到现场测量。 2.1.14.2、安设水准仪在最高点上,按测量范围的大小布方格网,实测各交点的高程,并量出土方范围。 2.1.14.3、记录测量数据,并签上观测者和记录者的名字和日期。 2.1.14.4、计算所有方格和土方面积和体积。 2.1.14.5、按基准面划出填方和挖方的分界线。 2.1.14.6、将填方和挖方分别进行合计。 2.1.14.7、用AUTOCAD制图,按规定的比例输出。 2.1.15建筑物放样 2.1.15.1、检查设计图纸,准备放样数据。 1.1.15.2、安设经纬仪在已知控制点上,拔出方位,按计算的长度定出放样点。 2.1.15.3、记录测量数据,并签上观测者和记录者的名字和日期。 2.1.15.4、在放样点打木桩作为标记。 2.1.16村庄范围测量 2.1.16.1、按村庄所在地控制点的多少,决定测量方法(直接测量、后方交会、前方交会等)。 2.1.16.2、安设全站仪在最高点上,,实测村庄各拐点方向值和平距。 2.1.16.3、记录测量数据,并签上观测者和记录者的名字和日期。 2.1.16.4、计算各拐点的坐标,并展绘在地形图上。 2.1.16.5、经检查无误后,可用作留设保安煤柱的依据。 2.1.17保安煤柱留设 2.1.17.1、测量要留设保安煤柱的村庄范围。 2.1.17.2、根据规程要求划出受护边界的地质剖面图。 2.1.17.3、计算各点垂线长度。 2.1.17.4、计算各拐点的坐标和压煤量。 2.1.17.5、经检查无误后,按标准表格填写,经领导签字,按红头文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出。 2.1.18小窑井口测量 2.1.18.1、按小窑所在地的大致位置准备控制点数据。 2.1.18.2、安设全站仪在已知控制点上或井口工业场地上(按不同的测量方法),实测各点方向值和高程,直至井口。 2.1.18.3、记录测量数据,并签上观测者和记录者的名字和日期。 2.1.18.4、计算各点坐标和井口坐标。 2.1.18.5、经检查无误后,填入小窑资料台帐 2.1.19小窑巷道测量 2.1.19.1、将地面资料导入小窑井下。 2.1.19.2、安设经纬仪(或全站仪)在已知点上,向小各巷道延伸导线 2.1.19.3、记录测量数据,并签上观测者和记录者的名字和日期。 2.1.19.4、计算各巷道方位和各点坐标。 2.1.19.5、经检查无误后,填入小窑实测图上备用。 2.1.20贯通点标定 2.1.20.1、计算贯通点位置,准备标定数据。 2.1.20.2、经检查无误后,派两人下井标定。 2.1.20.3、按控制点和标定数据拉出贯通点位置,用另一导线点进行检查。 2.1.20.4、确认无误后,用红油漆标记,并醒目写出“贯通点”三字。 2.1.20.5、向施工单位的人员现场交底,并交待贯通注意事项。 2.1.21曲线巷道放样 2.1.21.1、检查设计图纸,准备放线数据。 2.1.21.2、安设经纬仪在导线点上,读取后视读数,拔出曲线的弦线方向。 2.1.21.3、记录测量数据,并签上观测者和记录者的名字和日期。 2.1.21.4、在视线方向上打出一组中线(最少四根)。 2.1.21.5、经检查无误后,上井。 2.1.21.6、根据曲线大小,按12米的间隔计算垂直于弦线的巷宽数据。 2.1.21.7、绘制曲线大样图,向施工队交底。 2.1.22竖曲线的放样 2.1.22.1、检查设计图纸,准备放线数据。 2.1.22.2、在现场找出曲线始点和终点。 2.1.22.3、安设水准仪在始点旁,整平。 2.1.22.4、将已知高导至第一个腰线点,按放线数据放样。 2.1.22.5、依次放出其它腰线点。 2.1.22.6、至曲线终点时,将高程与已知高程点联测。 2.1.22.7、计算曲线始、终点高差,与设计高差比较,小于规定值时,表明放线成功。否则,应重新放样。 2.1.22.8、向施工队进行书面交底。 2.1.2.腰线的放样 2.1.23.1、审核设计图纸,根据设计和测量资料确定腰线施工放样方案。 2.1.23.2、安设水准仪,依据方案和计算进行实地标定一组腰线点于巷道两帮。 2.1.23.3、用线绳将腰线点连起来,进行检查,以确定腰线是否符合要求。 2.1.24购地边界放样 2.1.24.1、根据资料、图纸进行计算,建立与测量控制点的几何关系。 2.1.24.2依据计算结果,在控制点上安设经纬仪,用极坐标法,进行现场施工放样。 2.1.25、巷道贯通联测 2.1.25.1、整理计算测量原始记录,进行测量内业处理并存档。 2.1.25.2、根据测量资料在交换图上展出各特征点,并依据实测情况,将各点依次连线。 2.1.26、贯通通知书的发放 2.1.26.1、根据测量资料进行贯通最短距离、贯通位置的计算,经两人对算、审核,确认无误后,填写贯通通知书,画出草图,注明贯通最短距离、贯通位置等事项。 2.1.26.2、根据要求,下发贯通通知书给相关单位和个人,并填写发放记录。 2.1.26.3、所有资料存档。 2.1.27、技术交底 2.1.27.1、根据测量资料进行各种测量相关计算,经两人对算、审核,确认无误后,填写测量技术交底单,画出草图,注明各种数据,与注意事项。 2.1.27.2、根据要求,下发测量技术交底单给相关单位和个人,并填写发放记录。 2.1.27.3、所有资料存档。 2.2、测量资料整理 2.2.1原始资料 2.2.1.1、井下所有原始资料记录本必须使用标准化标准规定的记录本记录。 2.2.1.2、除采面验收本外,一律用铅笔记录。 2.2.1.3、按标准化标准规定的格式记录,严格执行对原始资料的修改规定。 2.2.1.4、根据使用时间进行顺序编号、归档。 2.2.1.5、每年年初必须更换新的记录本,并将旧的记录本归档保存。 2.2.2建立台帐 2.2.2.1、井下所有测量成果必须及时登入各类台帐。 2.2.2.2、台帐要有编号、目录,除草图外,一律用钢笔填写。 2.2.2.3、按标准化标准规定的格式记录,严格执行对台帐的修改规定。 2.2.2.4、台帐用完后,必须更换新的,并将旧的台帐归档保存。 2.2.3测量用图 2.2.3.1、按原始资料记录的数据进行绘制。 2.2.3.2、按标准化标准规定的图例进行绘制。 2.2.3.3、所有测量用图必须严格执行审核制度。 2.2.3.4、出图,晒图。 2.2.4资料归档 2.2.4.1、所有测量资料归档按技术资料分类目录进行分类。 2.2.4.2、打印类别号、索引号、顺序号。 2.2.4.3、填写资料明细表。 2.2.4.4、按资料明细的顺序将资料顺序放入档案盒(袋)内。 2.2.4.5、放入防火、防盗的资料柜内。 2.3、仪器管理 2.3.1日常维护 2.3.1.1、井下所有测量仪器上井后必须将煤尘擦拭干净。 2.3.1.2、打开仪器箱1~2小时,使仪器壳体内的潮气散发出来。 2.3.1.3、检查仪器是否缺少部件,水准器是否正常。 2.3.1.4、仪器缺少部件或水准器不正常时,要进行及时修配。 2.3.1.5、不能修复时,要在仪器卡片上及时标记,停止使用。 2.3.2建立明细 2.3.2.1、井下所有测量仪器按类别全部登入台帐。 2.3.2.2、仪器的型号、编号、出厂日期、入库日期、启用日期、经手人等必须一一在台帐中登记清楚。 2.3.2.3、新领入的和报废的要及时进行登、消帐。 2.3.3定期检校 2.3.3.1、井下所有测量仪器每年必须按检校。 2.3.3.2、未经检校的测量仪器一律不能使用。 2.3.3.3、检校合格的仪器必须有仪器计量器具检定证书。 2.3.4、按期报废 2.3.4.1、井下所有测量仪器都有一个规定的服务年限,超过其服务年限时,仪器的稳定性、准确性将不能保证。 2.3.4.2、到报废期限的仪器,必须停止使用。 2.3.4.3、填写报废申请单,向矿主管部门提出报废申请。 2.3.4.4、申请批准后,将仪器报废。 2.3.4.5、将报废的仪器消帐。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