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冲击.ppt
國際能源危機對全球經濟的衝擊,,目錄,石油數據探討全球石油市場第一至第三次次石油危機及全球經濟歷次石油危機-台灣之因應國內浮動油價機制2008年石油飆漲的原因及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全球能源情勢變遷,世界各國原油蘊藏量與生產量,,,可開採年數大於70年之國家,全球石油市場,五大現貨市場,參考資料陳昱亨,商品交易介紹二-日盛銀行;「油品避險及避險規範」,台灣綜合研究院。,全球石油市場續,俄羅斯計畫將在近期內設立全球第六個石油交易所,設立交易所後,將有利於盧布成為全球強勢貨幣之一,而此功能亦為成立交易所能帶與該國家的好處之一。中國的成品油零售中準價就是參照國際市場鹿特丹、紐約、新加坡三地價格製訂的。,全球石油市場續,五大期貨市場,全球石油市場續,紐約商業交易所的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WTI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商品期貨,也是全球石油市場最重要的定價基準之一。英國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交易的北海布倫特原油也是全球最重要的定價基準之一,全球原油貿易約有50左右都參照布倫特原油定價。日本和新加坡的石油期貨市場雖然歷史很短,但交易量增長很快,在亞洲地區的影響力也不斷增強中。,全球石油市場續,國際石油交貨價格如何決定期貨市場價格在國際石油定價中扮演主要角色。國際市場原油貿易大多以各主要地區的基準油為定價參考,以基準油在交貨或提單日前後某一段時間的現貨交易或期貨交易價格加上升貼水作為原油貿易的最終結算價格。以地域劃分在北美生產或銷往北美的原油都以西德州原油作為基準來作價。從原蘇聯、非洲以及中東銷往歐洲的原油則以布蘭特原油作為基準來作價。,參考資料搜狐財經,全球石油市場續,中東產油國生產或從中東銷往亞洲的原油以前多以杜拜原油為基準油作價。中國大慶出口的原油是以印度尼西亞的米納斯原油作為定價基準的。,第13次石油危機及全球經濟,第一次石油危機1973-1974年1973年石油輸出的主要力量為阿拉伯國家,他們因不滿西方國家支持以色列而採取石油禁運,導致石油危機。1973年10月第四次中東戰爭爆發。石油價格從每桶3美元漲到12美元,上漲了4倍,從而觸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最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參考資料國際在線財經網-前三次石油危機,,第13次石油危機及全球經濟續,持續3年的能源危機對發達國家的經濟造成了嚴重的衝擊美國的工業生產下降了14,GDP下降了4.7;日本的工業生產下降了20以上,GDP則下降了7,歐洲GDP下降了2.5。危機之後,以美國為首的一些發達國家組成了國際能源機構,這個機構要求成員國必須保持相當於前一年90天進口原油的儲備量。,第13次石油危機及全球經濟續,第二次石油危機1979-1980年1978年底,伊朗爆發革命後伊朗和伊拉克開戰,石油日產量銳減,引發第二次石油危機。油價在1979年開始暴漲,從每桶13美元猛增至1980年的35美元。危機導致西方主要工業國經濟出現衰退,據估計,美國GDP下降了3左右。,第13次石油危機及全球經濟續,第三次石油危機1990年1990年爆發的海灣戰爭,直接導致了世界經濟的第三次危機。油價在三個月內由每桶14美元,急升至42美元。美國經濟在1990年第三季度加速陷入衰退,拖累全球GDP增長率在1991年降到2以下。國際能源機構啟動了緊急計劃,每天將250萬桶的儲備原油投放市場,油價一天之內暴跌10多美元,OPEC也迅速增產。這次高油價持續時間並不長,與前兩次危機相比,對世界經濟的影響要小得多。,,,,歷次石油危機-台灣之因應,1973年石油危機,對台灣的影響,台灣因生產成本劇增、出口大幅下降、以及退出聯合國等因素使投資意願下降。油價暴漲3倍,導致1973年躉售物價上漲22.9%;出口成長率高達50%;M1b年增率達45.4%;M2達28.5%。,因應辦法,1.1974年推動十大建設,;公布「農業發展條例」穩定農村經濟。2.1974年降低石油進口關稅與油品貨物稅,石油進口稅率1973年為10,1977年降為5,1978年再調為2.5,各油品之貨物稅採定額稅。3.政府採取強烈緊縮措施,包括央行調升重貼現率,自9.5升至14,外銷貸款融通利率自7.5調高至12,各調升4.5個百分點。,,參考資料林美萱,「台灣因應國際經濟衝擊之對策與表現」-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歷次石油危機-台灣之因應續,1979年石油危機,對台灣的影響,石油價格連續上漲兩倍,國際經濟不景氣延續四年之久。台灣經濟在國際經濟長期不振之下,加上1979年中美斷交的衝擊,民間投資低落,政府財政赤字。,因應辦法,1.1979年制定「十年經濟建設計畫」,將機械、電子、電機訂為「策略性工業」,除代替進口供應國內需要外,並以外銷為主。2.勞力密集工業則促進其改善生產技術及經營管理,提高勞動生產力及產品品質,以促進工業的全面升級。3.1980年修訂「獎勵投資條例」,屬策略性工業之保留盈餘從實收資本額的一倍提高為二倍,以及技術密集工業及主要出口工業投資給予10至15的投資抵減。4.1980年設立新竹科學園區,以優惠鼓勵投資高科技產業。,,歷次石油危機-台灣之因應續,1990年石油危機,對台灣的影響,與前兩次石油危機相比,對世界經濟的影響要小得多,而台灣的高科技產業由於已轉型成功,因此似乎影響不大。,因應辦法,1.1990年「國家建設六年計畫」,以公共投資促進產業發展。2.1990年公布「產業升級條例」,發展通訊、資訊等十大新興行業。3.自由化與國際化1989年開放民間設立新銀行;逐步推動公營企業民營化。4.1997年成立台南科學園區以優惠鼓勵投資高科技產業。,,國內浮動油價機制,調價指標70Dubai30Brent,取小數二位,採四捨五入。調價幅度每週上週五至本週四調價幅度取「調價指標當週均價當週匯率均價與調價指標前週均價前週匯率均價比較」之80變動幅度計算,取小數二位,採四捨五入。,97.11.28修正實施,參考資料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國內浮動油價機制續,Ex假設Brent上週與本週價格維持不變,美元匯率不變上週一Dubai收盤價100美元/每桶本週一收盤價106美元/每桶→中油「只反映八折」670803.36若中油目前95無鉛汽油的未稅批發價每公升是32元,則本週調漲3.3632元1.0752元→中油調整後價格3210.033633.0752(元),,漲幅6%,國內浮動油價機制續,調價公布時間每週五下午5時公布新油價。調價生效時間新油價公布次日零時起生效。,台灣19712009.02年物價總指數,基期2006年100,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處。,,第一次石油危機,,第二次石油危機,第三次石油危機,,,2008,2008年的石油價格變化,2008年石油價格飆漲的原因,石油枯竭論從2002年起,油價開始有往上走的趨勢。物以稀為貴。2007年11月末,石油礦業聯盟發佈了預告「世界上能夠生產的石油將在68年後枯竭」;而日本社團法人石油學會的有賀正夫則認為,原油還能用上200多年。,參考資料高油價衝擊下我政府及台商因應之道,葉明峰;「國際油價飆漲七大原因」,世界商業報導,2008年石油價格飆漲的原因續,供需失衡論需求面的因素全球經濟持續成長,使石油需求居高不下。首季北半球天候寒冷。歐美夏季旅遊旺季,致汽油需求大增。避險與投機基金介入炒作。,2008年石油價格飆漲的原因續,供給面的因素全球煉油產能不足。OPEC閒置產能水準偏低。產油國家工人罷工、颶風破壞、恐怖攻擊等突發事件頻繁。主要產油國政治軍事局勢緊張。,2008年石油價格飆漲的原因續,美元貶值論美國跟OPEC有協定,用美元作為石油的結算貨幣。為保證產油國的利益不受到損害,在美元大幅度貶值的今天,只有不斷地推高油價,這樣做是符合美國的戰略意圖和利益的。在國際油價衝破110美元時,花旗集團能源分析師蒂姆埃文斯就說,油價飆升與供需結構無關,而是由於美元貶值及通脹壓力增大。石油輸出國組織輪值主席沙基卜哈利勒也表示贊同。,2008年石油價格飆漲的原因續,美元持續貶值為國際投機熱錢紛紛進入原油和黃金期貨市場進行炒作提供了機會,從而導致油價和黃金價格不斷攀高。投機炒作論華爾街策略公司高級分析師康尼特納指出,市場投機炒作才是推動油價飆升的根本原因,而各種短期消息只不過是炒作油價的一個由頭而已。由於資金的介入,市場會把任何可能導致油價上漲的消息放大。,2008年石油價格飆漲的原因續,季節規律論夏季是用油高峰期,北半球逐步進入夏季,生產、生活用油都將進入增長時期。每年的5月到11月為美國的颶風多發季節,一旦有颶風到來的消息都將影響油價上漲,這已成為一個定勢。,2008年石油價格飆漲的原因續,地緣政治論科威特前副石油大臣奧恩日前發表言論表示,世界主要產油區地緣政治局勢緊張是推動近來國際市場油價大幅飆升的主要原因。從史上三次石油危機的情況來看,高油價將進一步加重地區的地緣政治風險,如1978年的兩伊戰爭和1990的海灣戰爭,其根本目標依然是對石油資源的爭奪,這就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越是地緣政治不穩定,越是迫使各方哄抬油價。,2008年石油價格飆漲的原因續,長短期陰謀論長期陰謀論指美國石油巨頭實際上已經有很成熟的能源替代技術,量產後該技術也十分廉價。事實上,當油價在50美元一桶的時候,該技術就可以完成產業化了,但為了維護既得利益,美國石油巨頭並不著急推出新技術。指美國總統布希就是美國石油集團推出來的寵兒,布希為了「報恩」,因此美國政府有意推動油價上漲。,2008年石油價格飆漲的原因續,短期陰謀論到目前為止,石油並沒有出現絕對的短缺,但油價卻成倍上漲,這與近年來很奇怪的「美國現象」有關在石油價格高漲的時候,美國政府一定擴大石油儲備,石油價格低的時候卻出售儲備。而且,在石油價格高漲之時,美國石油公司封存了一些油井,這些逆向操作都指向了布希政府。,2008年石油價格飆漲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全球經濟增長前景嚴重低迷,世界石油需求增長明顯放慢美日歐等發達國家經濟處於衰退邊緣。新興經濟體增長也將明顯減速。中國因週期性、結構性和外需減弱等因素作用下,經濟增長也進入調整期。,參考資料華新網;「金融危機對石油石化行業的影響及應對策略」,中國報告大廳市場研究報告網。,2008年石油價格飆漲對全球經濟的影響續,需求萎縮石油與金融市場歷來息息相關,經濟滑坡抑制了全球原油需求,加劇了原油市場上的供求失衡。全球主要發達經濟體原油庫存持續上升也印證了需求的低迷。歐美等發達國家消費能力下降消費市場活力不足,需求不景氣使企業經營困難,不少企業縮減開支,裁減人員,導致失業率上升。,2008年石油價格飆漲對全球經濟的影響續,實體產業受到衝擊金融危機發生後,各國尤其是發達國家的實體經濟受到嚴重影響,國內消費、投資急劇萎縮,進出口大幅下滑,失業率顯著上升。從宏觀經濟層面看,工業生產、社會零售總額等多項指標明顯惡化。,2008年石油價格飆漲對全球經濟的影響續,融資困難在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前,石油行業許多上遊開採項目就因為融資原因而延遲,金融危機的爆發更加劇了這一問題,特別是許多規模較小的石油公司因缺乏流動性而陷入危機。分析人士認為,不管是OPEC主動減產保價,還是石油公司因融資困難被迫減少投資,其結果都將造成石油生產的萎縮。,全球能源情勢變遷,考量後京都時代溫室氣體減量、高能源價格及區域能源競合等趨勢可知,未來全球能源發展情勢將會呈現幾個面向能源資源競奪將會日趨激烈。區域能源合縱連橫布局將會日益明顯。後京都全球因應溫室效應新架構(後2012年國際氣候變遷協議)主導權的競爭。新及再生能源或替代能源的積極推動發展。,資料來源台灣經濟研究院。,全球能源情勢變遷續,我國因自有能源稟賦不足、高度依賴進口,能源供應體系獨立缺乏備援,非核家園發展目標等之能源特質,加上缺乏參與國際或區域組織活動的機會,對我國能源供應安全面臨極大的挑戰。,全球能源情勢變遷續,區域能源發展趨勢全球能源競奪方興未艾世界主要能源消費國家如美國、歐盟、中國、日本及印度等爭奪能源的態勢明顯,主要以中東及中亞地區為競逐地,其次為俄羅斯西伯利亞及庫頁島,以及非洲、拉丁美洲、東南亞等地區;各方勢力爭奪的標的,包括能源資源的探採開發,以及伴隨的油氣輸送管線暢通與走向。,全球能源情勢變遷續,俄羅斯能源勢力崛起由於中東石油蘊藏逐漸耗竭、產能擴充有限及政治局勢不穩,俄羅斯豐富的能源蘊藏及近年來採行市場開放態度,即成為世界各國尋求能源供應的替代管道之一,是跨國能源企業眼中具投資潛力的區域。,全球能源情勢變遷續,中國能源戰略布局繼已開發國家之後,新興的發展大國如中國和印度等已成為能源進口及消費大國。中國更是繼美國之後成為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能源安全及能源外交業已成為中國國家戰略的焦點之一。東北亞國家能源合作從東北亞國家能源需求增長趨勢,未來十年很可能成為全球能源需求成長最快的區域,亦是近期全球能源發展變化最為受矚目的地區。,全球能源情勢變遷續,受石油能源危機衝擊,歐美等國家積極開發玉米、大豆轉化成「生質能源」,導致進口玉米連番飆漲,將帶動高飼料榖價時代提前來臨。減少煤、石油、天然氣等石化燃料的能源供應,增加火力發電與核能發電,將對環境繼續造成更大的污染。火力發電將大量排放溫室氣體。核能發電更帶來棘手的核廢料還有安全上的風險。,全球能源情勢變遷續,亞洲經濟增長可能被高油價抵消。發展中國家更難抵禦新的石油危機發達國家經濟總量中消耗相對少,即單位GDP消耗的石油少於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經濟結構中製造業比重普遍低於發展中國家,而製造業是能源消耗較多的產業。發展中國家最重要的產業是製造業,能源危機對經濟活動衝擊最厲害的領域就是製造業。,全球能源情勢變遷續,發達國家經歷了兩次石油危機後,政府和民間企業在能源供需各個環節普遍建立了充足的石油儲備,大致有一年的消費量。發達國家節約能源普遍做得比發展中國家好。發達國家價格調控的經驗十分豐富,市場調節和政府干預相結合,可以將價格調控在合理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