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 T 391—1995 凤煤钻技术条件.pdf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行业标准 MT /T3 9 11 9 9 5 风煤钻技术条件 T e c h n i c a lC o n d i t i o n s f o rA i rC o a lD r i l l i n g 1 9 9 5 - 0 9 - 2 8发布1 9 9 5 - 1 0 - 0 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批 准 目 次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 2 引用标准1 3 技术要求1 4 试验方法1 5 检验规则3 6 标志、 包装、 贮存4 Ⅰ MT/T3 9 11 9 9 5 风 煤 钻 技 术 条 件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风煤钻的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 标志、 包装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井下使用的风煤钻。 2 引用标准 G B1 1 8 4 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的规定 G B/T1 8 0 4 一般公差 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G B5 8 9 8 凿岩机械与气动工具噪声测定法 工程法 G B1 0 1 1 1 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 3 技术要求 3 . 1 一般要求 3 . 1 . 1 产品应符合本标准要求, 并按照经规定程序批准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3 . 1 . 2 图样上未注公差的尺寸应符合G B1 8 0 4中I T1 4的规定。 3 . 1 . 3 图样上未注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同轴度、 对称度、 直线度应符合G B1 1 8 4中D级的规定。 3 . 1 . 4 自制件、 外协件经检验合格, 外购件应具有检验合格证或经检验合格方可装配。 3 . 2 外观质量要求 3 . 2 . 1 风煤钻表面不得有飞边、 毛刺、 损伤等缺陷。 3 . 2 . 2 风煤钻表面应采取防锈措施。输出轴处的外露旋转部分涂红色油漆, 其余外露表面涂便于井下 识别的颜色。外露涂层应光亮、 色泽均匀、 不得有皱纹、 脱皮和流痕等缺陷。 3 . 2 . 3 风煤钻零、 部件的连接应牢固。 3 . 2 . 4 风煤钻进、 排气口应带有防护盖。 3 . 3 性能要求 3 . 3 . 1 用手扳动输出轴时, 输出轴应能自由转动, 无卡阻现象。 3 . 3 . 2 操作手把应动作灵活, 开闭准确。 3 . 3 . 3 风煤钻在空载运转时, 转动应均匀, 无异常声响和震动等现象。 3 . 3 . 4 在供气压力为0 . 4 5MP a时, 风煤钻输出转速和输出扭矩应不低于额定值的9 0。 3 . 3 . 5 在供气压力为0 . 4 5MP a时, 风煤钻耗气量应不大于额定值的1 1 0。 3 . 3 . 6 在供气压力为0 . 4 5 MP a时, 风煤钻噪声应不大于8 5d BA 。暂 时达不到标 准时, 允许 到9 0d BA 。 3 . 3 . 7 风煤钻的效率应不低于2 0。 3 . 4 质量保证期 在用户遵守产品保管和使用规定的条件下, 从制造厂发货之日起六个月内确因制造原因不能正常 工作时 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易损件除外 , 制造厂应无偿地为用户修理或更换。 4 试验方法 4 . 1 一般要求 4 . 1 . 1 试验所用介质 1 MT/T3 9 11 9 9 5 自然空气。 4 . 1 . 2 试验方式见图, 其中 a .试验所需用的计量器具见表1, 并应由法定计量单位检验合格后在有效期内方可使用; b .稳流箱的容积应不小于2m 3。 表1 名称规格测量范围准确度最小分度值数量 气体压力表 Y - 6 001MP a1 . 5级0 . 0 2MP a2 数字式转速表 HT - 4 1 15 03 0 0 0 0r/m i n1r/m i n1r/m i n1 流量计 L Z B - 5 01 61 6 0m 3/ h1 . 5级1m 3/ h1 扭矩仪 P Y Z A05 0Nm11 扭矩传感器 J Z - 5 005 0Nm11 声级计A声级 Ⅱ级Ⅱ级1 1气源;2单向节流阀;3稳流箱;4、7气体压力表;5排气节流阀;6流量计; 8数字式转速表;9被测风煤钻;1 0扭矩传感器;1 1加载装置;1 2扭矩仪 图1 试验装置示意图 4 . 1 . 3 试验装置应无气体泄漏。 4 . 1 . 4 试验时, 气源的供气压力应稳定, 其波动值应不大于0 . 0 2MP a。 4 . 1 . 5 试验时所有使用的计量器具读数应同时读取、 记录。每个被测参数的测量次数应不少于三次, 并取其算术平均值作为测量值。 4 . 2 外观质量检查 用目测法按本标准3 . 2 . 1、 3 . 2 . 2、3 . 2 . 3、3 . 2 . 4条的规定进行检查。 4 . 3 空载运转试验 4 . 3 . 1 试验前, 用手检查本标准3 . 3 . 1、3 . 3 . 2条。 4 . 3 . 2 按“ 图1” 布置试验系统。 4 . 3 . 3 接通气源, 调节单向节流阀, 缓慢增加供气量。当流量计指示达到额定值时, 风煤钻旋转5m i n 后, 检查本标准3 . 3 . 3条。 4 . 4 输出转速、 输出扭矩和耗气量的测定 4 . 4 . 1 采用空运转试验合格的产品进行测定。 4 . 4 . 2 接通气源, 使风煤钻旋转。调节单向节流阀, 缓慢提高供气压力, 并使其稳定在0 . 4 50 . 0 2 MP a, 时间应不少于1 5m i n。同时记录气源压力、 耗气量、 输出轴的转速和扭矩。 4 . 5 噪声测定 4 . 5 . 1 供气压力为0 . 4 50 . 0 2MP a, 噪声测定按G B5 8 9 8的规定进行。 4 . 6 效率计算 2 MT/T3 9 11 9 9 5 风煤钻的效率按下面公式计算 ηP Q Pi 1 0 0 式中 η 风煤钻效率,; Pi 风煤钻输入功率,kW; PQ 风煤钻输出功率,kW。 PiQP 6 0 式中 Q 输入风煤钻流量,L/m i n; P 压缩空气压力,MP a。 PQ πn 3 0 M 式中 n 风煤钻输出转速,r/m i n; M 风煤钻输出扭矩,k Nm。 5 检验规则 5 . 1 出厂检验 5 . 1 . 1 产品应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检验合格, 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允许出厂。 5 . 1 . 2 产品应按表2规定项目逐台检验。 表2 序号检测项目出厂检验型式检验 13 . 1 . 4 √ 23 . 2 . 1√√ 33 . 2 . 2√√ 43 . 2 . 3√√ 53 . 2 . 4√√ 63 . 3 . 1√√ 73 . 3 . 2√√ 83 . 3 . 3√√ 93 . 3 . 4 √ 1 03 . 3 . 5 √ 1 13 . 3 . 6 √ 1 23 . 3 . 7 √ 注 “ ” 表示该项目不检验; “√” 表示该项目检验。 5 . 2 型式检验 5 . 2 . 1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 应进行型式检验。 a .新产品或老产品转产的试制定型鉴定; b .正式生产后, 如结构、 材料和工艺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3 MT/T3 9 11 9 9 5 c .正常生产时, 每三年检验一次; d .停产一年后再恢复生产时; 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 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检验的要求时。 5 . 2 . 2 型式检验按表2规定项目进行。 5 . 2 . 3 型式检验由国家煤矿防尘通风安全产品质检中心负责。检验合格后, 发给合格证。合格证有效 期三年。 5 . 3 抽样和判定规则 5 . 3 . 1 从出厂检验的合格产品中按G B1 0 1 1 1的规定抽取样品, 样品数量至少二台 抽样基数不少于十 台 作型式检验。 5 . 3 . 2 型式检验时, 本标准3 . 3 . 4条一项不合格应加倍抽样检验。若仍有一台不合格, 则判该批产品 不合格。其他项目中有两台项不合格, 则应加倍抽样, 对不合格项目复检。若仍有两台项不合格, 判该 批产品不合格。 5 . 3 . 3 产品抽样检验过程中, 不得调整和更换零件、 部件。但对新产品样机检验允许调整和更换零件、 部件。 6 标志、 包装、 贮存 6 . 1 标志 6 . 1 . 1 产品铭牌应固定在明显的位置。铭牌上的字迹应清晰、 耐久。 6 . 1 . 2 铭牌应包括下列内容 a .产品名称、 型号; b .出厂日期和出厂批号; c .制造厂名称。 6 . 2 包装 6 . 2 . 1 产品采用木质包装箱, 包装箱应符合以下要求; a .产品在箱内能固定。当几台产品放入一个箱内时, 应防止相互碰撞。 b .坚固、 牢靠。 6 . 2 . 2 每台产品应附有下列文件, 并封存在防水袋中, 装入包装箱内。 a .产品合格证; b .产品使用和维护说明书; c .装箱单。 6 . 2 . 3 产品的随机易损件、 拆装工具应固定在包装箱内。 6 . 2 . 4 包装箱上的文字和标记应整齐、 清晰、 耐久。 6 . 2 . 5 包装箱上应表明 a .产品名称和型号; b .制造厂名称和地址 发站 ; c .出厂日期; d .包装箱外形尺寸和毛重; e .“ 轻放” 、 “ 防雨” 、 “ 防潮” 等标志; f .收货单位名称和地址 到站 。 6 . 3 贮存 6 . 3 . 1 产品应贮存在通风良好、 无腐蚀性气体的仓库内。 4 MT/T3 9 11 9 9 5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煤矿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煤炭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瓦斯防治及设备分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负责起草和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梁尤桓、 曹道鑫、 李华甫。 5 MT/T3 9 11 9 9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