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505-1996 声控自动喷雾降尘装置通用技术条件.pdf
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煤 炭 行 业 标 准 MT 5 0 5 一 1 9 9 6 声控自动喷雾降尘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1 主肠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煤矿用声控自动喷雾降尘装置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 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煤矿用声控自动喷雾降尘装置 以下简称装置 。 2 引用标准 1 9 1 包装储运指示标志 ”8 低压电器基本试验方法 一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 A低温试验方法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 B 高温试验方法 BBBB GGGG G B / T 2 4 2 3 . 4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D b 交变湿热试验方法 G B 2 4 2 3 . 5 电 工电 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E a 冲击试验方法 G B 2 4 2 3 . 1 。 电 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试验F e 振动 正弦 试验方法 G B 3 8 3 6 . 1 爆炸性环境用防 爆电 气设备 通用要求 G B 3 8 3 6 . 2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隔爆型电气设备 “ d “ G B 3 8 3 6 . 4 爆炸性环境用防爆电气设备本质安全型电路和电气设备 “ i t G B / T 4 9 4 2 . 2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 B 1 0 1 1 1 利用随机数般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 3 术语 声控自动喷雾降尘装置 放炮产生的声波被声控传感器接收后转换成电 信号, 此信号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磁阀开启或关闭, 实 现自动喷雾的装置。 4 技术要求 4 . 1 装置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照经规定程序审批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 4 . 2 外观 装置表面应平整,涂、镀层均匀,外壳无变形、开裂、腐蚀及机械1 di . 4 . 3 装置使用防 爆电 磁阀, 水压适应范围 0 . 2 - 7 . O M P a o 4 . 4 声控传感器灵敏度 传感器接收到不小于1 1 5 d B A 的声响时, 应有4 -2 0 m A或1 -5 V的 信号 输出。 4 . 5 装置控制器输入信号 4 2 0 m A或1 -5 V, 4 . 6 装置适应电压波动范围士2 0 , 4 . 7 装置动作维持时间范围6 0 0 - 1 2 0 0 s ,设定时间允许误差为士3 0 s ,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工业部1 9 9 6 一 0 3 一 1 3 批准1 9 9 6 一 0 8 一 0 1 实施 MT 5 0 5 一 1 9 9 6 4 . 8 装置接线端子与金属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不低于2 0 Mn . 4 . 9 交变湿热试验后, 装置接线端子与金属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不低干1 M a t ; 耐压试验应无击穿、 闪 络现象。 4 . 1 0 装置应能适应下列环境条件 a . 工作温度5 - 4 0 0C; b . 储存温度一4 0 - 5 5 0C; c . 相对湿度9 5 ; d . 有瓦斯、 煤尘爆炸危险性的场所。 4 . 1 1 装置的防爆性能应符合G B 3 8 3 6 . 1 , G B 3 8 3 6 . 2 , G B 3 8 3 6 . 4 的有关规定。 4 . 1 2 装置外壳防护性能为I P S 4 . 1 3 装置经工作温度、 储存温度、 文变湿热、 振动、 冲击和运枪试验后, 均应符合4 . 4 , 4 . 5 , 4 . 7 , 4 . 8 和4 . 9 的要求。 5 试验方法 5 . 1 试验环境温度 1 5 一2 5 C。 5 . 2 试验设备和器材 a . 电压、电流源; b . 万用电表准确度2 . 5 级; c . 调压器0 -2 5 0 V, 3 k V A; d 升压变压器 0 -I O O O V , 3 k V A; e . 兆欧表5 0 0 V ; t . 声级计; B . 水泵 压力调节范围0 -l O M P a ; b电动扬声器频率范围8 5 -1 2 0 0 0 H z ; i . 压力表 量程0 - l o m p a ,准确度1 . 5 级; I 秒表 最小分度值。 . I s . 5 . 3 外观检查 用目测法。 54 装置水压适应范围试验 按下图连接, 装置在额定电压下处子工作状态, 按表 1 要求进行试验。 MT 5 0 5 一1 9 9 6 装置水压适应范圈与电压波动范围试验系统图 1 -喷嘴; 2 一电磁阀. 3 一控制器, 4 一传感器. 5 一电 像; 6 调压器; 7 一水泵; 8 -压力表 表 1 试验水压 M P . 每次持续时间 勺 1 i 盆 n 开关次数 次 要求 0 , 221 0 1 ‘ 电磁阁开关自 如, 2 电磁阀关闭后的断水时间不大于l o s7 . 021 0 5 . 5 声控传感器灵敏度试验 装置处于工作状态, 在背景噪声不大于6 0 d B A 的条件下, 将声级计与声控传感器并放在一起, 由电 动扬声器发声, 当 声级计接收到不小于1 1 5 d B A 的声波时, 用万用电 表能测到4 2 0 m A或1 - 5 t/的输出信号。 5 . 6 装置控制器箱入信号试验 用电流源或电压源给控制器翰入4 - 2 0 m A的电流或1 -5 t/的电压, 控制器应能改变控制状态。 5 . 了 装置适应电压波动范围试验 按上图连接, 装置处于工作状态。 调节调压器, 使系 统工作电 压为撅定电 压的8 0 , 水压为7 . O M P a t b . 调节调压器, 使系 统工作电压为额定电 压的1 2 0 , 水压为0 . 2 M P a c . a , b 试验各重复三次, 每次都必须正常工作。 s8 动作维持时间范围试验 a . 装置处于工作状态, 调节延时电 路, 使之动作维持时间处于最小值给控制器抽入信号, 装置动 作维持时间用秒表测定。 b . 完成试验a 后, 再调节延时电路, 使之动作维持时间处于最大值给控制器输入信号, 装置动作 维持时间用秒表测定。 a , b 试验各进行两次, 取各自 算术平均值。 5 . 9 绝缘电阻试验 用s o o t/兆欧表测量装置接线端子与金属外壳之间的绝缘电阻。 MT 5 0 5 一 1 9 9 6 5 . 1 0 耐压试验 按G B 9 9 8 进行。 5 . 1 1 交变湿热试验 按G B 2 4 2 3 . 4 中D b 进行。 周期6 d ; 严酷程度 4 0 “C , 交 变湿热试验后, 按5 . 9 1 5 . 1 0 试 验。 5 . 1 2 工作温度试验 5 . 1 2 . 1 低温试验 按G B 2 4 2 3 . 1 中A b 进行。 待续时间 2 h ; 严酷等级5 C。 5 . 1 2 . 2 高温试验 按G B 2 4 2 3 . 2 中B b 进行。 持续时间 2 h ; 严酷等级4 0 C 。 5 . 1 2 . 3 试验后, 在正常环境下恢复2 h , 按5 . 5 , 5 . 6 试验。 5 . 1 3 储存温度试验 5 . 1 3 . 1 低温试验 按G B 2 4 2 3 . 1 中A b 进行。 持续时间 2 h ; 严酷等级 一 4 0 0C , 5 . 1 3 . 2 高温试验 按G B 2 4 2 3 . 2 中B b 进行。 持续时间 2 h ; 严酷等级 5 5 0C , 5 - 1 3 . 3 试验后,在正常环境下恢复2 h , 按5 . 5 , 5 . 6 试验. 5 . 1 4 防爆性能试验 按G B 3 8 3 6 . 1 , G B 3 8 3 6 . 2 , G B 3 8 3 6 . 4 进行。 5 . 1 5 防护性能试验 按G B 4 9 4 2 . 2 进行。 防尘试验时间 8 h ; 溅水试验时间1 0 m i n , 5 . 1 6 振动试验 按G B 2 4 2 3 . 1 0中F c 进行。 颇率范围 1 0 - 1 5 0 H z ; 加速度 2 g ; 每一轴线上的扫描循环次数 5 次. 5 . 1 7 冲击试验 按G B 2 4 2 3 . 5 中E a 进行。 峰值加 速度 3 0 g ; 脉冲 持续时间 6 士l m s ; 每一轴向的冲击次数 3 次。 MT 5 0 5 一 1 9 9 6 . 1 8 运输试验 经包装的装置固定在强化模拟汽车运输试验台上,试验时间l h a 检验规则 检验项目见表 2 e 表 2 序号 检验项目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出厂检验 型式试验 全检抽检 1外观 4 . 25 . 3丫 丫 2装置水压适应范围 4 . 35 . 4 州侧 3 声控传才 0 i 响尼 岁主 装置拄利竺协入件号 4 . 4 5 . 5侧了 4 . 55 . 6丫 侧 4 5 装置适应电压波动范围 4 . 65 . 7侧侧 6 动作维持时间范围 4 . 75 . 8丫 了 7 绝缘电阻 4 . 85 . 9侧 州 8 耐压 4 . 95 . 1 0丫 甲 9 交变湿热 4 . 95 . 1 1 创 1 0工作温度 4 . 1 05 . 1 2 丫 1 1储存温度 4 . 1 05 . 1 3 了 1 2防姗性能 4 . 1 15 . 1 4 了 1 3防护性能 4 . 1 25 . 1 5丫 1 4 振动 4 . 1 35 . 1 6 丫 1 5 冲击 4 . 1 35 . 1 7丫 1 6运输 4 . 1 35 . 1 8 丫 注 “ 丫”表示应检,“ ”表示不检. 6 . 2 出厂检验 装置应经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检验,检验合格并发给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6 . 3 型式试验 遇 F 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试验 a . 连续批量生产的装置,每三年应进行一次; b .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试验有较大差异时; c正式生产后,在结构、工艺和材料有重大改变,可能影响装置性能时; d . 转厂生产时; e . 停产一年再恢复生产时; f .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试验的要求时。 6 . 4 型式试验样品在出厂检验合格的产品中按G B 1 0 1 1 1 的规定抽样两台。 6 . 5 判定规则 6 . 5 . 1 出厂检验时, 表 2 中,1 , 6 项不合格,可返工处理后复检, 复检不合格则判为不合格;2 , 3 , 4 , 7 , 8 项如有一项不合格或者其他有两项不合格, 则判为该台不合格; 再重抽两台, 若仍有一台不合 格,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MT 5 0 5 一1 9 9 6 6 . 5 . 2 型式试验时, 表2 中2 , 3 , 9 , 5 , 7 , 8 , 1 0 , 1 1 , 1 2 项如有一项不合格或者其他有两项不合 格时,应加倍取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试,复试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产品不合格。 7 标志、包装、 运输、储存 了 . I 标志 71 - , 产品标志 7 . 1 - 1 . 1 外壳明显处应设置清晰的永久性凸纹或凹纹标志 “ E x “ , 7 . 1 . 1 . 2 应具备 “ MA “安全标记。 7 . 1 . 1 . 3 外壳明显处应设置牢固的警示牌和铭牌, 铭牌应包括以下内容 a . 装置名称及型号; b 右上方有明显的 “ E x “标志, c . 防娜标志; d . 主 要技术指标, e . 防爆合格证号; f . 安全标志编号; 9 生产编号与制造日 期; h 卜 生产单位。 7 . 1 - 2 包装标记 7 . 1 . 2 . 1 包装储运标志应符合G B 1 9 1 的规定。 7 . 1 - 2 . 2 包装箱外壁应有明显的标志,内容包括 a . 厂名或厂标; b产品名称及型号; 外型尺寸和质量; d . 出厂日 期。 了 . 2 包装 了 - 21 包装方式由产品标准规定。 7 - 2 . 2 包装箱内应提供下列文件 装箱清单; b . 匕品合格证; c . 使用说明书; d . 其他技术文件。 了 . 3 运输 装置可采用包括水运、 陆运和空运在内的各种运输方式. 了4 储存 装置应储存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防止与腐蚀性气体物质接触。 MT 5 0 5 一1 9 9 6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煤炭工业部煤矿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粉尘防治及设备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负责起草和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永科、林建国、张燕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