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焘) 煤矿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专题培训课件(2018.8技术中心).pptx
煤矿风险分级管控标准体系专题培训交流提纲,四川省煤炭设计研究院唐焘TEL(qq)133981892292018.8,本专题交流的主要内容1、四川省煤矿生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建设指南(川安监〔2017〕80号附件1)的编制依据2、指南的架构(主要内容)3、理解和实施指南的方法4、术语定义5、风险辨识评估方法6、风险分级7、指南的理解与操作,一、四川省煤矿生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建设指南(川安监〔2017〕80号附件1)编制依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四川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川省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指南的通知(川安办〔2017〕25号)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试行)(煤安监行管〔2017〕5号)参考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协调小组2017年3月编制的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基本方法(征求意见稿),二、指南的架构(主要内容),四川省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指南共计14章、29节。第一章提出了“工作目标”,按照提出的目标,后面的章节从“工作准备”到“持续改进”提出了一些具体的要求和做法,这些要求和做法又是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相一致的。所以我们的想法就是把这个“双控”建设好了,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相应的内容也就一并做了。详细按80号文附件1。,三、理解和实施指南的方法,抓住一个核心,顺着一根主线在划定区域内有哪些危险有害因素(风险)在哪里(风险点)有多大(评估分级)怎样控制(风险管控)应该谁来管控(分级管控)应该和实际达到的管控效果如何(风险可控,人们可接受),四、术语和定义,4.1风险发生危险事件或危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严重性的组合。(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风险R=可控制实施状态(M)暴露的频繁程度(E)事故的可能后果(S)4.2风险点可能导致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风险点也被称为危险源。4.3重大(安全)风险是指具有发生事故的极大可能性或发生事故后产生严重后果,或者二者的结合的风险。4.4风险辨识风险辨识是识别组织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的风险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4.5风险评估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4.6风险分级采用科学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量或定性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划分等级。根据四川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川省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指南的通知(川安办〔2017〕25号)第十四条,风险分级按照风险高低和需关注程度进行排序,风险点的风险等级原则上从高到低分为重大风险(1级)、较大风险(2级)、一般风险(3级)、低风险(4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4.7风险管控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及经营运行情况等,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控制措施,将风险尤其是重大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程度。企业在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⑴可行性;⑵安全性;⑶可靠性;应包括⑴工程技术措施;⑵管理措施;⑶培训教育措施;⑷个体防护措施。4.8风险信息是指包括危险源名称、类型、存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4.9危险因素参照GB64411986企业伤亡事故分类,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20类。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括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爆炸等引发的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是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飞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割、刺等伤害,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机械伤害;起重伤害是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触电包括雷击伤亡事故、电灼伤等;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透水淹溺;灼烫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碱、盐、有机物引起的体内外灼伤)、物理灼伤(光、放射性物质引起的体内外灼伤),不包括电灼伤和火灾引起的烧伤;火灾造成人员伤亡的企业火灾事故;高处坠落是指在高处作业中发生坠落造成的伤亡事故,不包括触电坠落事故;坍塌是指物体在外力或重力作用下,超过自身的强度极限或因结构稳定性破坏而造成的事故,如挖沟时的土石塌方、脚手架坍塌、堆置物倒塌等,不适用于矿山冒顶片帮和车辆、起重机械、爆破引起的坍塌;冒顶片帮指矿山开采、掘进及其他坑道作业发生的顶板冒落、侧壁垮塌;透水指矿山开采及其他坑道作业时因涌水造成的伤害;爆破是指爆破作业中发生的伤亡事故;火药爆炸是指火药、炸药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运输、贮存中发生的爆炸事故;瓦斯爆炸含瓦斯、煤尘与空气混合形成的混合物的爆炸;锅炉爆炸指工作压力在0.07MPa以上、以水为介质的蒸汽锅炉的爆炸;容器爆炸包括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其它爆炸是指可燃性气体、粉尘等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触引爆能源时,发生的爆炸事故(包括气体分解、喷雾爆炸);中毒和窒息包括中毒、缺氧窒息、中毒性窒息;其它伤害是指除上述以外的危险因素,如摔、扭、挫、擦、刺、割伤和非机动车碰撞、轧伤等。(矿山、井下、坑道作业还有冒顶片帮、透水、瓦斯爆炸危险因素。),4.10危险源可能导致人员伤害和(或)健康损害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危险源的构成--根源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的物理实体。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压力容器、矿井水、矿井内瓦斯、一氧化碳、硫化氢、等等。--行为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状态包括物的状态和作业环境的状态。风险是危险源的属性,危险源是风险的载体。,4.11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品,且危险物品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单元是指一个(套)生产装备、设施或场所,或同属一个生产经营单位且边缘距离小于500m的几个(套)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通常情况下,煤矿井下的重大危险源主要有1)危险物质瓦斯掘进工作面、回采工作面上隅角、顶板冒落的空洞内、老空区、低风速巷道的顶板附近、采掘机械切割部附近、报废和临时停工的独头巷道内及采空区边界等处的瓦斯易积聚,作为重大危险源;煤与瓦斯突出;顺槽、工作面、采空区自然发火煤层;水;一氧化碳;炸药、雷管。2)顶板掘进巷道经过松软的煤岩层、流沙层、地质破碎带和遇复合顶板;三岔门、四岔门施工;采煤工作面遇顶板松软或破碎、过断层、过老空、过老巷、过煤柱、过陷落柱或冒顶、托伪顶、复合顶板开采、初采初放及撤面搬家等;开采冲击地压煤层,开采三面或四面被采空区包围的采煤工作面孤岛工作面;沿采空掘进施工;采煤工作面旋顶。3)设备设施通风系统;排水系统;供电系统;运输提升系统;采掘生产系统。4)场所采掘工作面;采空区;火药库。5)人的不安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环境因素。,五、风险辨识评估方法,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评估方法主要有定性、定量、半定量三种,这些方法有的既可以用于风险辨识也可用于风险评估,有的则侧重于风险因素的辨识或风险评估分级。安全风险的辨识评估过程中常常交替使用,用的恰当与否主要在于使用者是否把方法的精髓贯穿到风险辨识评估的分析过程中,得出的结论是否准确适用。,四川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四川省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指南的通知(川安办〔2017〕25号)附件2推荐的风险辨识方法主要有询问与交流、现场检查、查阅有关记录、检查表法、头脑风暴法、流程图法、系统分析法、场景分析法、历史个例排序、综合推断法;推荐的定性评估方法主要有检查表法、类比法、现场调查法、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故障类型与影响分析法、经验分析法;推荐的半定量方法主要有风险矩阵法、层次分析法、影响图分析法、事件树、故障树、历史演变法;推荐的定量方法有概率法、指数法、灰色理论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机模拟分析法、信息扩散法等。,根据煤炭矿井生产系统特点和主要危险有害因素种类,结合煤矿安全评价工作经验,我们介绍几种比较容易掌握的常用方法。(一)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预先危险性分析法(PHA)是一种定性的评价方法,其评价目标是对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分析,对其危险性进行等级划分。该方法的特点是讨论分析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触发事件、事故类型,根据事故的危害大小对其进行分级。最后根据事故的原因事件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措施。该方法简便易行,要求分析评价人员熟悉系统,有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但该方法受评价人员的主观因素影响大。预先危险性分析表格如表5-2-1-1所示。,预先危险性分析时,为了比较各种危险的危险性,便于采取相应对策措施,通常我们对各种危险进行等级划分。危险等级的确定除按本行业实际情况确定外,通常按表5-2-1-2划分。注意该等级划分采用罗马数字表示,级别数字越小危害程度越低,应与4.6中的划分区别开来。,(二)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评价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评价从业人员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危险性的半定量评价方法。本法认为影响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因素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和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其分值见表5-2-2-1、表5-2-2-2、表5-2-2-3。用D=LEC来评价作业条件的危险性。该方法是指南中推荐的方法,后面我们再详细介绍。,(三)矿山工程安全评价法矿山工程安全评价法起源于隧道工程的安全评价。针对其主要危险,分别给出不同的评价函数,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评价函数中评价因子的数值,然后计算评价函数的函数值,最后根据函数值的大小,划分危险等级,并采取相应措施。矿山工程安全评价法危险评价函数如表5-2-3-1所示,评价因子的评分标准如表5-2-3-2所示,危险评价分级如表5-2-3-3所示。注意矿山工程安全评价法危险分级仍采用大写罗马数字表示,但与前述方法不同的是,此处罗马数字越小危险程度越大。,(四)安全检查表法(SCL)安全检查表法是进行现场调查、发现潜在危险的一种有效而简便易行的方法。定性评价时既可用于简单的快速分析,也可用于更深层次的分析,定量评价时若赋值合理科学,又能比较准确地划分安全程度等级。运用安全检查表法必须先根据系统特点,结合相关规程、规范、文件、规定等编制安全检查表。,六、风险分级,根据安委办〔2016〕11号文要求安全风险等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其中,重大安全风险应填写清单、汇总造册,按照职责范围报告属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依据安全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绘制企业“红橙黄蓝”四色安全风险空间分布图。,根据川安办〔2017〕25号风险点的风险等级原则上从高到低分为重大风险(1级)、较大风险(2级)、一般风险(3级)、低风险(4级),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表示。所以川安监〔2017〕80号文附件1四川省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指南中,风险分为四级重大风险(1级)、红色;较大风险(2级)、橙色;一般风险(3级)、黄色;低风险(4级)、蓝色。这样就达到了与川安办〔2017〕25号相统一。,风险分级中的几个层次,1、风险(地)点安全风险分级2、岗位风险分级3、矿井安全风险等级的划分(国家局关于矿井风险四色分布图指导意见)初稿,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分级管控说的是哪一级风险要有谁去牵头抓,不是说其他人、部门就不管了。事实上所有的风险管控,每一个从业者(每一个岗位人员)、所有的班组级都是管控者;风险等级不同,管控力度不同、管控措施不同、需要协作的单位不同、重视程度不同,这才有了分级管控。一般来说,重大风险(1级,红色)、较大风险(2级,橙色)就需要公司级、矿级来牵头,其他区队级、班组级部门,相应的岗位级都是参与者,这就是全员参与、共同管控。一般风险(3级、黄色)至少区队级要牵头,班组级、相应的岗位工人参与管控。至于低风险(4级、蓝色)就是每一个岗位工人自行管控,非要找个牵头的部门的话,那就是班组了。,七、指南的理解与操作,按四川省煤矿生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建设指南(川安监〔2017〕80号附件1)共同理解怎么做,成果,机构与制度文件过程记录文件(结合标准化评分方法完成)年度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各专项安全风险辨识评估报告以上报告中含有矿井安全生产风险点登记表煤矿年度重大安全风险清单及管控措施矿井重大安全风险公告警示牌岗位安全风险告知卡煤矿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政府与公众及如下,谢谢大家,